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赫[1](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彭波[2](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彭美贵[3](2013)在《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强调人格和谐,人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能否得以全面、自由乃至和谐地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进路,运用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厘清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相关概念、建构维度、相关理论及着力分析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及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继而提出并阐述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及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格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挥作用,其中内在包含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人的兼具实然与应然两重属性并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第二,要充分理解和谐人格的含义,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格的各个单元(即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即整体)。整体构造的和谐人格,一般来说包含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四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人格的这四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才得以构成完整意义上个体和谐人格的实在样态。第三,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多维推进、和谐交往、整体协调等原则,采用努力提高人格认知、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均衡协调艺术陶冶等方法,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相关机制、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何小忠[4](2005)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偶像崇拜被凸显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但偶像崇拜却是一种产生于人类远古并延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对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广义教育活动,教育学界的理论探索却极为缺乏。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在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全面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并通过实证调查和个案分析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问题置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视野中,进行综合性解读,并提出教育和文化的建设性构想。全文共七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历时考察、现实描述、多维解读和实践建构。第一部分由三章组成,主要在历时维度上考察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在概念内涵和文化现象上的发生、演变历程及其意义,这是全文的基础。其中,第一章揭示了偶像是个体或群体自我选择和认同并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现代人心目中的偶像主要有“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宗教的偶像等。偶像与榜样存在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格符号,在人的生存本体论意义上,偶像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第二章指出,崇拜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人格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钦佩、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在简析崇拜心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崇拜行为产生的根源,区别分出崇拜的几种对立性类型及其特征,如理性崇拜和非理性的崇拜、屈从性崇拜与创造性崇拜、表层性崇拜和实质性崇拜、抽象崇拜和具象崇拜等。第三章首先从两个维度解释偶像崇拜:一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偶像崇拜是特定个体或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钦佩、尊敬、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心理、情感及其行为。其主要类型主要有宗教偶像崇拜、杰出人物崇拜、“明星崇拜”、虚拟人物崇拜及其他人格形象崇拜等。二是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模式,偶像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它具有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沉湎式依恋等特征。与其相对应的是以人物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与依恋,即榜样学习。然后以个案的方式考察了传统偶像崇拜和新偶像崇拜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偶像崇拜具有社会认同与整合、规训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寄托和抚慰的个体功能。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首先从流行的公众人物和影视中所塑造的青年典型形象两个方面,描述了20世纪后半期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描述了新世纪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基本状况,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对象、内容、方式和特征。论述了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与传统宗教偶像崇拜相区别的、以明星为主要对象的新偶像崇拜,并揭示新偶像崇拜的实质是信仰转向导致信仰悖论之后而产生的自我幻像。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在多维视野中对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的归因分析。得出

杜延玺[5](2019)在《社区矫正措施有效性实证研究 ——以B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在刑罚体系和刑罚执行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作用发挥如何、社区矫正各项矫正措施的实际效果如何、每一项矫正措施分别对社区矫正对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仅仅依靠规范研究难以证实或者证伪。这些问题答案的缺失,事实上已成为社区矫正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检验社区矫正措施的有效性,从理论上测度并回答社区矫正的作用和价值,显得尤为必要。当前对社区矫正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短期监禁刑的反思和对再社会化的认识。对于社区矫正效果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国外制度经验的学习、对再社会化等理念的阐释和对实践的个案分析,通过实证方法研究社区矫正措施效果的文献较少。近年来一些本领域的实证研究,侧重于悔罪程度、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等,研究方法大多为统计性描述、少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现有的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一是基于比较经验、理念阐释和对实践的个案分析的研究固然具有其价值,但缺乏扎实的实践论据支持其观点;二是少数实证研究缺乏对社区矫正措施及效果的系统梳理,缺乏可信的研究方法,缺乏系统的实践检验;三是我国当前尚无科学、系统化的针对有关各项措施与效果之间联系的研究。本文尝试细化社区矫正的不同措施和效果的不同维度,通过更为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验证、探索社区矫正的效果以及措施和效果间的联系,尝试填补我国当前对社区矫正效果论据和认识的空白。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一,通过阅读既有文献,对于社区矫正效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现有的社区矫正措施和措施产生的效果进行类型化;其二,本研究采用的实证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和方差分析。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的各类信息,综合分析措施和效果的联系;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探索各类措施产生的效果和各类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对效果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研究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其三,本研究对若干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社区矫正对象等主要参与方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探索数据分析结论的合理解释。我国社区矫正教育矫正措施可分为三类:帮助支持类措施、帮扶发展类措施和强制教育类措施。其中,帮助支持类措施包括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改善家庭关系、提供法律支持和生活帮助。帮扶发展类措施则诸如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为未成年的社区矫正对象协调就学等。强制教育类措施包括强制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一般预防的作用较弱并无异议,但是否能实现再社会化以追求特殊预防仍然存疑。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社区矫正的特殊预防效果。社区矫正致力于再社会化,因此评价社区矫正的效果应当逐项、具体地分析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犯罪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方法,于特殊预防的意义上使得受矫者“再社会化”。换言之,犯罪原因与矫正目标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可以认为,只有“对症下药”,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施以矫正措施,才更有可能达到降低再犯可能性、实现特殊预防并使其复归社会的最终目标。因此,本文梳理已有研究,将社区矫正的效果分为五类:生存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犯罪认识、道德水准以及自我认识。在问卷发放区域的选择上,选择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很有代表性的B市。挑选了B市的城市中心区、郊区、城乡结合区等多种类型的5个市辖区。在问卷发放渠道的选择上,通过各区司法局发放至所辖司法所,点对点送达调查对象,发放范围为5个区列管的全部社区矫正对象。本次问卷共发放799份,回收有效问卷共684份,有效回收率85.6%。建立了问卷数据库,在数据库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社区矫正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如下:第一,帮助支持类措施会降低社区矫正对象的谋生能力,降低其独立性。“心理咨询”影响不显着,并起到负向作用;“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提供法律支持”和“提供生活帮助”会降低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能力。第二,帮扶发展类措施整体对社区矫正对象生存能力、犯罪认识、自我认识有正向影响,对道德水准有负向影响。“提供就业信息”会降低社区矫正对象的道德水准;“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三,强制教育类措施整体对于社区矫正对象在各个维度均没有显着影响。但“强制教育学习”会显着降低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能力和自我认识;相反,“强制社区服务”措施能显着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同时,结果指出青少年、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犯罪认识等各类群体在社区矫正各项措施和效果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法学研究,验证了社区矫正各项措施促进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具有特殊预防的作用,为逻辑演绎提供了实证论据;同时也探索了社区矫正各项措施可能产生的负向影响,提出了过多帮助会导致过犹不及、相同措施对不同社区矫正对象群体产生具体的不同效果等新的发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三类政策建议:宏观制度方面,建议加快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及配套制度建设,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中观理念方面,建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应用技术手段、改进矫正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分类管理、完善监督激励机制;具体措施方面,分别对帮助支持类措施、帮扶发展类措施、强制教育类措施、特殊群体社区矫正措施和青少年社区矫正措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黄晓丽[6](2015)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成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1世纪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增加了学校体育改革的紧迫感,更需要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乃至未来需要的思想为指导。学校体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看法,是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学校体育实践,并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思潮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得到普遍认可,并迅速传播的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思想的源头,代表着某时期的阶级利益或愿望。本文以当代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和历史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代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发展历程的回顾,厘清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我国当代不同历史阶段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特点、产生的背景、现实作用及其历史局限的基础上,把握了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发展演变的规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今后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1)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得到了学校体育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的思想潮流。(2)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缘起于和谐教育思想、健康教育思想及素质教育思想,并产生于我国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文化观念的更新的历史背景下。(3)思潮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根据、以复杂性理论为视角的教育思想。(4)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以“健康第一”思潮为主流,快乐体育思潮、终身体育思潮、阳光体育思潮等为支流的教育思潮,这些思潮推动着特定历史时期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5)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以“健康第一”思潮为主流,快乐体育思潮、终身体育思潮、阳光体育思潮等为支流的教育思潮,这些思潮推动着特定历史时期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6)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特征是借鉴融合的教育思想,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追求整体和谐的教育思想。其实质是维护学生健康为主旨的教育,以改变传统积弊为主旨的改革,以实现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为主旨的思想。(7)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推动了学校体育实践的发展。是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反思,是对学校体育“安全极端论”的批判,是对“绝对主体”论的否定以及对健康教育异化的审视。(8)从复杂性思维视角重新审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认为: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发展方向、倡导全人教育、体现和谐教育是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未来发展方向。

佘双好,马国亮[7](2010)在《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提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性知识了解渠道有限;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基础生理素质依然脆弱;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比例少,有时有的心理问题比例较高,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对当前生活感到不满足,生活满意度总体不高,生活动力有待提升。应加强青少年生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拓展青少年了解青春期发育知识渠道;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提高青少年基础身体素质和疾病应对能力;加强青少年心理引导,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能力;激发青少年生活动力,调动青少年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积极性;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特点进行精细处理。

秦文哲[8](2019)在《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第二个十年”发生的生物及社会心理的迅速变化影响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变化使青少年成为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独特时期,同时也是为成年期健康打基础的重要时期。随着青春期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都对青少年健康进行了重点关注。联合国、WHO、UNICEF等发布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2016—2030年)》,首次纳入10~19岁青少年作为全球健康行动策略的核心人群之一,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措施和监测指标。在中国,从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到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对青少年健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相关举措。青少年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时期,疾病负担较低,然而,目前青少年的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大多数慢性非传染病有关的健康危险因素开始于青少年时期,或者在这一时期得到巩固;超重肥胖、视力低下、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以及其他的一些健康问题均呈普遍化和低龄化趋势。这些行为和因素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和发展,以及未来成年时期的健康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急需要开展青少年健康的监测和评价,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目前有关青少年健康状况评价方面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某个单一指标,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较少;且已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为综合指数法、判别分析等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因此,采用人工智能分析方法以及时空分析方法对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掌握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以山东省2014年-2018年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库中10-18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对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疾患等指标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对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在对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布描述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演变的特征并进行变化收敛性检验,同时纳入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医疗资源因素,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综合健康状况时空分布差异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从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健康疾患等方面了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2014-2018年青少年上述各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2)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青少年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评价;(3)分析山东省17地市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时空分布模式,揭示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变化收敛性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4)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结论,根据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提高山东省青少年健康水平,改变日趋下滑的趋势,完善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资料主要包括:一是山东省青少年体检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8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库;二是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和医疗资源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公办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年龄段为10-18岁的青少年。研究内容与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从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描述、评价、时空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等角度对2014年-2018年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结归纳目前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青少年健康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采用文献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通过初筛与二次筛选,选取与青少年健康相关的文献,遵循系统评价的流程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综述。(2)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健康疾患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采用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χ2检验、t检验等相关的统计推断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青少年健康指标进行比较,采用线性趋势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对各健康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强度进行分析。(3)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评价指标的前提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文献复习及专家咨询法,纳入与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最为密切的3大类9项指标;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计算合成权重,从而确定一、二级维度指标的权重,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有效学习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BPNN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再利用遗传算法对BPNN的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GA-BPNN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建成并进行训练验证后,固定模型,然后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4)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的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空间分布的异质性,采用变化收敛性检验分析青少年健康变化的收敛趋势,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果2014年-2018年共纳入了 22,311,212名10-18岁中小学生,其中女生占47.10%,男生占52.90%,农村学生占58.00%,城市学生占42.00%。(l)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分析2014年-2018年5次青少年体检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BMI指数在5年间大致呈逐年增大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男生的BMI指数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年龄变化看,青少年BMI指数在各年份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10-14岁时,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2018年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身体形态标准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女生的标准得分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青少年生理功能指标分析2014年-2018年青少年体重肺活量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仅女生表现出轻微的波动上升趋势,各年份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间男生高于女生,城乡差异不明显。2014年-2018年各年份青少年生理功能标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的生理功能标准得分在5年间基本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而男生标准得分在各年份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年份间女生标准得分均高于男生,城乡学生间的差异不明显。(3)青少年健康疾患指标分析①超重肥胜。2014年-2018年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线性趋势性检验,P<0.001),2018年肥胖率达到16.92%。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增加幅度大于男生,农村学生大于城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降低,10-12岁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要高于13-15岁组和16-18岁组。就性别差异而言,无论是总体超重和肥胖率还是经过年龄分层之后,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要明显高于女生(P<0.O01)。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②生长迟缓与消瘦。总体上,2014年-2018年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检出率较低,男生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③血压偏高。2018-2018年各年份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01),2014-2015年农村学生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2016-2018年农村学生开始低于城市学生(P<0.001)。5年间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线性趋势性检验,P<0.001),男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增加幅度大于女生,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情况显示:血压偏高检出率在超重和肥胖组青少年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消瘦组的青少年。随着体重的增加检出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龋齿。青少年恒牙龋齿检出率在2014-2018年间明显降低。2018年比2014年下降了 5个百分点。各年份间,女生的恒牙龋齿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0.001);农村学生总体上高于城市学生(P<O.O01)。⑤视力不良。总体上,从2014年到2017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在2018年又呈突然增高的趋势,提示视力不良仍然需要重点关注。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增高,16-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女生高达80%以上,男生高达75%以上,各年份均具有相同的年龄分布。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显着低于女生(P<0.001),农村地区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显着低于城市地区青少年(P<0.001)。(4)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从总体上看,2014年-2018年青少年综合评价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其他年份相比,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下降幅度较大。在每个年份,青少年健康综合得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趋势,16岁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值,17和18岁有所回升。女生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较高,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低分区主要位于山东省东部的胶东半岛地区,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相邻地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并不是同质的,高分区呈典型的“灶点”分布。(5)青少年综合评价得分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2014年-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5年间的空间分布模式仍表现为“西高、东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各地市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在宏观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高分区趋向于高分区聚集,低分区倾向于低分区聚集;与2014年相比,2018年的健康综合评价得分集聚趋势有所强化。在控制人均GDP、城市化率、环境质量、医疗资源等变量的条件下,2014-2018年各地区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变化存在收敛性,说明各地区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或较高水平。经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14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均GDP对于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的影响系数有正有负,综合所有系数来看,主要为负系数,提示人均GDP越低的地区,青少年的健康综合得分反而越高。居民生活水平对青少年健康综合水平的影响为正,居民生活水平越好,可以对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人口城市化水平越高,青少年健康综合得分越低。环境质量和医疗资源变量对青少年健康的综合水平产生正向影响。结论与对策建议主要结论:(1)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总体上属于良好状态,除超重肥胖、近视、龋齿等健康问题外,血压偏高甚至高血压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新的威胁。(2)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存在波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程度有所降低,呈“西高、东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青少年健康状况分布不均衡。(3)各地区青少年健康综合水平的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在全局和局部均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趋势随时间变化有所强化,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4)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医疗卫生资源等对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水平具有显着影响。对策建议:(1)推进“健康第一”理念的传播,把健康优先作为促进青少年发展的行动准则;(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家庭”;(3)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发挥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针对目前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做到精准发力与分类施策;(5)加强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6)定期开展青少年健康状况监测、评价,及时施加干预,改善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不平等状况。研究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利用2014年-2018年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普查资料,能够获得全部调查对象的相关健康指标,相对于抽样调查数据而言,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2)采用属性层次模型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弥补了以往层次分析法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不足和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点的缺陷,简化了评价程序,使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化。(3)采用面板数据对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时间变化收敛性检验,同时构建嵌入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青少年健康状况存在时空分布差异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及医疗资源因素,为后续的类似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不足之处:(1)受资料可得性限制,本研究仅纳入10-18岁的在校学生,缺少对19岁年龄组以及已经辍学青少年的研究;另外,仅纳入了 2014-2018年的数据,这样的短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较小,因此地市的所包含的信息较少,无法讨论扰动项是否存在自相关,导致后续相关结果的分析不太理想。(2)仅分析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缺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经济、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资源对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影响,缺乏对微观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

郭成[9](2006)在《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文中指出学业自我既是个体自我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一直是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关注的课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学业自我研究资料综述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学业自我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学业自我与心理素质健全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特质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等不同研究取向以及现实与理想、一般与具体、正面与负面等不同角度,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编制了基于多层面等级结构模型的、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的一般学业自我、学科学业自我和负面学业自我的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技术,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当代中国青少年学业自我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分析了学业自我与自我价值感、成就目标定向等人格特征的关系,探讨了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学业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一般学业自我和学科学业自我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分析了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的发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和成就动机的关系;提出了学业自我图式的概念,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的加工偏好、启动效应等实验范式,探讨了学业自我发展不同水平的青少年对学业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证实了学业自我图式的存在及其对学业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提出了积极的学业自我既是青少年学业发展的基础,更是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不同性质的学业自我图式制约着青少年对学业信息的认知加工等重要观点。 整个研究分为6个部分,围绕一般学业自我、学科学业自我、负面学业自我、学业自我的相关因素、学业自我的认知加工等问题开展了16项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系统结构。在层面上,包括一般学业自我、一般学科自我和具体学科自我三个层面;在维度上,一般学业自我包括学业能力、学业行为、学业体验和学业成就四个维度;一般学科自我包括文科学业自我、

陈欣[10](2019)在《社会变迁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的新判断。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践中国梦的主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光荣使命。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主导部分,它反映的是大学生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心理倾向和行为取舍,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价值评价和观念总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历代领导人都曾对此做出过论述。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到:“政治工作,在巩固新战士与提高其战斗力上,是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其极大作用的”;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方面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倡导青少年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及“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鉴于此,培育及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以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其心间,令其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至关重要,意义深远。从现实的维度看,就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价值观从属于文化范畴,它是“文化的内核”,也是社会道德的立足点,体现的是一个社会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主体精神风貌,发挥的是一个社会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风向标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变迁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在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亦带来挑战。因此考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不能脱离社会变迁的实际背景,只有厘清社会变迁的具体表征,并找出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耦合关联,才能深入探索改革创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对策与实现路径,帮助大学生真听、真信、真行。从理论的维度看,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现实诉求等,进而归纳总结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框架,才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从社会变迁视角出发,探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机制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本研究共分六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本文基于导师课题和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的长期关注而确定选题,认为研究社会变迁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于理论意义方面,一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理论建设增进智慧,二是有助于弥补当前基于社会变迁视角来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与影响机制的不足。于实践意义上,一是有利于巩固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二是有利于各级政府及各类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章,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的基础理论。首先,从核心概念分析入手,分别阐述社会变迁、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机制等核心概念内涵。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逻辑关联,为后文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机制阐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的耦合关联。社会变迁是指包括整个社会的结构、系统、关系以及人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在内的社会形态或过程的变更。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具体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重大事件,由此归纳经济变革、文化转型、社会发展等方面关于社会变迁的具体表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所得基础理论,总结社会变迁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带来的现实基础、机遇挑战与趋势引领,进一步归纳二者之间的耦合关联。第四章,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的实证研究。在对政治价值观的具体维度划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解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具体维度,并以信效度较好的自编问卷作为调研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政治立场、政治信任感、现实满意度、政治效能感、政治价值判断五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探索,并得出结论。第五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从影响机制的相关理论出发,首先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借助多层相关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厘清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借助前文关于影响机制的理论阐述,基于本章前半部分的数据实证,分析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内化机制和外化机制。第六章,促进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创新机制构建。结合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机制,站位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现实诉求,探讨加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创新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质”“量”兼顾,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协同;二是“政”“教”双修,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体协同;三是“动”“静”相宜,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协同。

二、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小结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与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二)健康促进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一)问题行为理论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一)不良饮食行为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三)故意伤害行为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五)物质成瘾行为
        (六)精神成瘾行为
        (七)危险性行为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
        1.1.2 大学生人格危机呼唤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概述
    2.1 人格与和谐人格
        2.1.1 人格
        2.1.2 和谐人格
    2.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
        2.2.1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2.2.2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在构成维度
        2.2.3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外部影响因素
    2.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当代价值
        2.3.1 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价值
        2.3.3 实现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的深远影响
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思想借鉴与理论基础
    3.1 中国传统社会和谐人格思想借鉴
        3.1.1 古代思想家百家争鸣理念中的“和谐人格”
        3.1.2 近代思想家对自由独立“和谐人格”的执着追求
    3.2 西方从传统到现代和谐人格思想
        3.2.1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对自由人性的和谐追问
        3.2.2 中世纪“和谐人格”思想的神学异化及其在文艺复兴的复苏
        3.2.3 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多元化“和谐人格”思想的理论呈现
    3.3 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思想理论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自由和谐人格思想
        3.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和谐人格教育思想
        3.3.3 我国领导人对经典作家和谐人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
    4.1 早期现代化的求索与传统依附性人格的突破
        4.1.1 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求索
        4.1.2 传统依附性人格的革命性突破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与人格的独立性诉求
        4.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求索
        4.2.2 人格的独立发展性诉求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凸显
        4.3.1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
        4.3.2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5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5.1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
        5.1.1 对“和谐人格”概念的解读存在争议
        5.1.2 我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所带来的和谐人格建构理念不确定
        5.1.3 大学生人格发展各个维度不平衡(重智力教育、轻人格教育)
        5.1.4 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固有惯性阻滞着和谐人格的顺利建构
    5.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现实困境的成因
        5.2.1 社会层面和谐人格理论研究及其大众化工作暂不成熟
        5.2.2 现代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产生双重影响
        5.2.3 高校和谐人格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尚不完善
        5.2.4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层面存在大量不和谐因素
        5.2.5 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因素发生阻滞性制约
6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1 自觉坚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
        6.1.1 现代创新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分类指导原则
        6.1.4 多维推进原则
        6.1.5 和谐交往原则
        6.1.6 整体协调原则
    6.2 努力探索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方法
        6.2.1 努力提高人格认知
        6.2.2 全面促进身心发展
        6.2.3 切实加强道德教育
        6.2.4 均衡协调艺术陶冶
7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
    7.1 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
        7.1.1 积极构筑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
        7.1.2 努力强化民主政治特色的制度保障
        7.1.3 持续建设“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
        7.1.4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关心贴心的帮扶网络及运行机制
        7.1.5 全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7.2 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若干机制
        7.2.1 “三全”育人管理机制
        7.2.2 大学生正当权益保障机制
        7.2.3 激励约束教育引导机制
        7.2.4 适当干预及适当救助机制
    7.3 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7.3.1 个体-社会责任心的含义
        7.3.2 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7.3.3 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的重要意义
    7.4 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7.4.1 “正视风险”现代人格意识教育
        7.4.2 “天人合一”环保意识教育
        7.4.3 “贵己重生”珍爱生命意识教育
        7.4.4 “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教育
        7.4.5 “中庸和谐”民族传统意识教育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4)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现状
    四、思路、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 偶像
    第一节 偶像的涵义及其演变
    第二节 偶像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节 偶像与榜样的区别
    第四节 偶像存在的必然性:人的存在本体论考察
第二章 崇拜
    第一节 崇拜的涵义及其演变
    第二节 崇拜心理简析
    第三节 崇拜行为探略
第三章 偶像崇拜
    第一节 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偶像崇拜: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作为社会认同与心理依恋的偶像崇拜:模式与特点
    第三节 偶像崇拜的形成:偶像化
        一、传统偶像的形成
        二、新偶像的产生
    第四节 偶像崇拜的功能
        一、认同与整合:社会凝聚力的提高手段
        二、规训和教化:文化软控制的实现方式
        三、寄托与抚慰:心理困惑的消解途径
第四章 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第一节 回溯50年: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演变
        一、从流行的公众人物来看
        二、从影视剧塑造的青年形象来看
    第二节 现状调查:一项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报告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体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对象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内容
        四、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方式
        五、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自我理解
        六、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新偶像崇拜: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传统偶像崇拜的区别
    第四节 新偶像崇拜的实质:自我幻像
        一、信仰转向和信仰悖论
        二、自我幻像
第五章 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归因分析
    第一节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过程中自然、普遍的成长现象
        一、青春感性冲动与青春偶像崇拜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读
    第二节 价值观转型和社会心态流变的符号表征
        一、价值观、社会心态及其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关系
        二、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震荡与青少年偶像崇拜
        三、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社会心态与偶像崇拜
    第三节 转型期文化变迁的直接效应
        一、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特点
        二、悄然勃兴的大众文化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兴起
    第四节 教育偏失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的伴生产物
        一、教育偏失的表现及其后果
        二、青少年片面性素质结构与偶像选择
第六章 偶像教育的理论探析和操作设想
    第一节 作为“教育影响”的偶像和偶像崇拜
        一、偶像和偶像崇拜是一种“教育影响”
        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其表现
        三、怎样看待青少年偶像崇拜
    第二节 偶像教育:一个教育新概念
        一、偶像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意义
        二、偶像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偶像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 建设偶像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导向机制
    第一节 重塑卓有成效的榜样文化
        一、祛魅的榜样文化
        二、重塑新时代的英雄榜样
    第二节 建设合理的文化生态格局
        一、文化生态及其现状
        二、新时期的文化生态建设
        三、个例分析:“流行文化”进教材
    第三节 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第四节 规范公众人物的社会管理
结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5)社区矫正措施有效性实证研究 ——以B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二) 国内研究情况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理论变迁和历史沿革
    一、社区矫正的理论变迁
        (一) 刑事古典学派之于社区矫正
        (二) 刑事近代学派之于社区矫正
        (三) 新旧之争后的社会防卫学派之于社区矫正
        (四) 理论变迁对现代社区矫正的影响
    二、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
        (一) 西方国家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
    三、域外社区矫正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一) 域外社区矫正措施
        (二) 域外社区矫正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 我国社区矫正措施有效性的理论考察
    一、社区矫正措施
        (一) 帮助支持类措施
        (二) 帮扶发展类措施
        (三) 强制教育类措施
    二、社区矫正的效果
        (一) 生存能力
        (二) 人际关系能力
        (三) 犯罪认识
        (四) 道德水准
        (五) 自我认识
    三、社区矫正措施有效性的研究思路
第三章 基本模型建构与研究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三、效度信度检验
    四、基本模型分析
        (一) 模型方法介绍
        (二) 各类措施的整体效果
        (三) 各类措施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
第四章 社区矫正三类措施的具体效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一) 八项措施的描述性统计
        (二) 五类效果的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结果分析
    三、帮助支持类措施分析
        (一) “提供心理咨询”措施的效果分析
        (二) “改善家庭关系”措施的效果分析
        (三) “提供法律支持”措施的效果分析
        (四) “提供生活帮助”措施的效果分析
        (五) 总结
    四、帮扶发展类措施分析
        (一) “提供就业信息”措施的效果分析
        (二)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措施的效果分析
        (三) 总结
    五、强制教育类措施分析
        (一) “强制教育学习”措施的效果分析
        (二) “强制社区服务”措施的效果分析
        (三) 总结
第五章 青少年社区矫正措施效果分析
    一、非刑化的青少年刑事政策体系
    二、青少年特殊刑事政策的依据
        (一) 理论基础
        (二) 心理特征
        (三) 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青少年社区矫正措施的效果分析
        (一) 措施整体效果分析
        (二) 各类具体措施检验结果分析
        (三) 帮助支持类措施分析
        (四) 帮扶发展类措施分析
        (五) 强制教育类措施分析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 制度和队伍建设
        (二) 矫正理念
        (三) 矫正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核心概念界定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核心概念界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思潮的研究
        1.3.2 关于健康的研究
        1.3.3 关于健康教育的研究
        1.3.4 关于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1.3.5 关于“健康第一”理念的理论研究
        1.3.6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
2 历史寻踪: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形成的历史条件
    2.1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发生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1.4 教育背景
    2.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
        2.2.1 和谐教育思想
        2.2.2 健康教育思想
        2.2.3 素质教育思想
3 理论根基: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
    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1 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
        3.1.2 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容
        3.1.3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3.1.4 人的全面发展与学校体育
    3.2 人本主义理论
        3.2.1 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与发展
        3.2.2 人本主义与教育
        3.2.3 人本主义与学校体育
        3.2.4 学校体育人本论的价值取向
    3.3 复杂性理论
        3.3.1 复杂性理论的提出
        3.3.2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
        3.3.3 复杂性理论与学校体育
4 路径选择: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兴起与发展
    4.1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兴起
        4.1.1 学校体育思潮
        4.1.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是一种“潮”
        4.1.3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兴起
    4.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产生机制
        4.2.1 机制的涵义
        4.2.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产生机制
    4.3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
        4.3.1 在百废俱兴的建国初期萌芽
        4.3.2 在苏联式教育理论交汇中碰撞
        4.3.3 特殊时期的挫折与消退
        4.3.4 改革开放时期的高潮迭起
5 现实样态: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表现形态
    5.1 主流形态——“健康第一”思潮
        5.1.1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
        5.1.2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潮的发展
        5.1.3 不同时期健康第一体育教育思潮的宗旨
        5.1.4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教育思潮的现实价值
    5.2 支流形态——“终身体育”思潮
        5.2.1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
        5.2.2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潮的发展
        5.2.3 不同时期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潮的主要宗旨
        5.2.4 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思潮的现实价值
    5.3 支流形态——“快乐体育”思潮
        5.3.1 快乐体育思想的兴起
        5.3.2 快乐体育思潮的发展
        5.3.3 快乐体育思潮的现实价值
    5.4 支流形态——“阳光体育”思潮
        5.4.1 学校体育阳光体育思想的提出
        5.4.2 阳光体育思潮的发展
        5.4.3 阳光体育思潮的现实价值
6 本质探寻: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特点与实质
    6.1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
        6.1.1 借鉴融合的教育思想
        6.1.2 和而不同的教育思想
        6.1.3 整体和谐的教育思想
    6.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实质
        6.2.1 以维护学生健康为主旨的教育
        6.2.2 以改变学校体育传统积弊为主旨的改革
        6.2.3 以实现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为宗旨的思想
7 现实考量: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价值审视
    7.1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历史贡献
        7.1.1 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风向标
        7.1.2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源
        7.1.3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助力器
    7.2 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历史局限
        7.2.1“健康第一”导致学校体育等同于学生健康的认识倾向
        7.2.2 安全就是健康,好玩就是健康
        7.2.3“快乐体育”——“快乐的体育”
        7.2.4“阳光体育”演变成“阳光下的体育”
8 未来走向: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发展趋势
    8.1 复杂性思维下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再认识
        8.1.1 非线性思维—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功能的多元性
        8.1.2 关系思维—学校体育健康观的现实考量
        8.1.3 整体思维—学校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系统分析
        8.1.4 过程思维——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的实践路径
    8.2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发展趋势
        8.2.1 遵循素质教育为其发展的基本方向
        8.2.2 倡导“全人教育”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8.2.3 体现和谐教育是其发展的最终追求
9 结论
10 创新点
11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后记

(7)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状况
(一) 身体健康状况
(二) 生活习惯状况
    1. 青少年睡眠情况
    2. 青少年饮食习惯状况
    3. 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
    4. 青少年体检状况
(三) 心理健康状况
(四)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状况 二、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
(一) 生理发育提前, 心理准备不充分, 性知识了解渠道有限
(二) 身体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生活习惯有待改善, 基础生理素质依然脆弱
(三) 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比例少, 有时有的心理问题比例较高, 心理素质有待提升
(四) 对当前生活感到不满足, 生活满意度总体不高, 生活动力有待提升 三、健全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 加强青少年生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 拓展青少年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渠道
(二) 培养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 提高青少年基础身体素质和疾病应对能力
(三) 加强青少年心理引导, 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和心理应激能力
(四) 激发青少年生活动力, 调动青少年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积极性
(五) 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敏感期, 针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特点进行精细处理

(8)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5. 论文的结构安排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1.1 国外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1.2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2. 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2.1 国外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2.2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3. 中国青少年健康现状及主要问题
    4. 儿童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 遗传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质量控制与数据清洗
        2.1 质量控制
        2.2 数据清洗
    3. 研究方法
        3.1 属性层次分析法
        3.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NN)
        3.3 时空分析方法
        3.4 统计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分析结果
    1. 青少年基本情况构成
    2. 身体形态指标分析(BMI)
    3. 身体形态标准得分
第五章 青少年生理功能指标分析结果
    1. 生理功能指标分析
    2. 生理功能标准得分
第六章 青少年健康疾患指标分析结果
    1. 营养状况
    2. 血压偏高
    3. 龋齿
    4. 视力不良
    5. 健康疾患标准得分
第七章 基于GA-BPNN评价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
    1. 基于GA-BPNN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 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情况
    3. 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空间分布情况
第八章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时空差异与收敛性检验
        1.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集聚变化
        1.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时间演变
        1.3 变化收敛性检验
    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于OLS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2.2 基于GTWR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第九章 讨论
    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讨论
    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讨论
    3.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讨论
    4. 时空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2. 政策建议
    3. 研究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写在前面的话
摘要
Abstract
Ⅰ 学业自我的理论探讨
    1 学业自我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学业自我的内涵
        1.3 与学业自我相关的概念
        1.4 学业自我的形成
    2 学业自我的研究方法
        2.1 学业自我的研究取向及方法
        2.2 学业自我的测量
        2.3 学业自我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3 研究综述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综述
        3.4 研究设计
Ⅱ 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研究
    1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内隐观:现实与理想
        1.1 引言
        1.2 目的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小结
    2 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的结构及测验量表的编制
        2.1 引言
        2.2 目的
        2.3 方法
        2.4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2.5 验证性因素分析与量表结构的确定
        2.6 讨论
        2.7 结论
    3 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3.1 引言
        3.2 目的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Ⅲ 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研究
    1 青少年一般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1.1 引言
        1.2 目的
        1.3 方法
        1.4 结果
        1.5 验证性因素分析与结构的确定
        1.6 小结
    2 具体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2.1 引言
        2.2 目的
        2.3 方法
        2.4 结果
        2.5 小结
        2.6 讨论
    3 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3.1 引言
        3.2 目的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Ⅳ 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研究
    1 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
        1.1 引言
        1.2 目的
        1.3 方法
        1.4 结果
        1.5 验证性因素分析
        1.6 讨论
        1.7 结论
    2 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2.1 引言
        2.2 目的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3 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成就动机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3.1 引言
        3.2 目的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Ⅴ 学业自我的相关因素
    1 一般学业自我与学科学业自我的关系
        1.1 引言
        1.2 目的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2 学业自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
        2.1 引言
        2.2 目的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3 青少年学业自我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
        3.1 引言
        3.2 目的
        3.3 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4 学业自我与学业应对方式和学业成绩的相关
        4.1 引言
        4.2 目的
        4.3 方法
        4.4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5 影响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因素
        5.1 引言
        5.2 目的
        5.3 方法
        5.4 结果
        5.5 讨论
        5.6 小结
Ⅵ 学业自我的加工机制
    1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认知加工偏好
        1.1 引言
        1.2 目的
        1.3 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2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认知启动效应
        2.1 引言
        2.2 目的
        2.3 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Ⅶ 总讨论与总结论
    1 总讨论
        1.1 关于青少年学业自我的结构与测量工具
        1.2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1.3 学业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大鱼小池塘”效应
        1.4 关于青少年学业自我的研究取向
        1.5 关于学业自我的认知加工机制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1.6 学业自我与健全心理素质
        1.7 研究特色及创新
    2 尚待研究的问题
        2.1 学业自我图式及其加工特点的理论尚待完善和验证
        2.2 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索
        2.3 学业自我与心理素质的关系、理想与现实学业自我的表征及其差异尚需进一步实证
        2.4 教育干预实验及其效应检验需要加强
        2.5 研究范围和对象还需扩展
    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社会变迁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3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4 研究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社会变迁
        2.1.2 价值观
        2.1.3 政治价值观
        2.1.4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
        2.1.5 机制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2.2.4 政治社会化理论
        2.2.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
        2.2.6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机制理论
    2.3 研究变量设定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耦合关联
    3.1 社会变迁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3.1.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经济变迁背景
        3.1.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文化变迁背景
        3.1.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社会转型背景
        3.1.4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政治变迁背景
    3.2 社会变迁引起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特征嬗变
        3.2.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从一元走向多元
        3.2.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既屈从又坚守
        3.2.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从分化走向融合
    3.3 社会变迁给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3.3.1 社会变迁冲击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3.3.2 社会变迁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判断
        3.3.3 社会变迁动摇大学生的现实满意度
    3.4 社会变迁给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提供机遇
        3.4.1 社会变迁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3.4.2 社会变迁有助于更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手段
        3.4.3 社会变迁有助于扩大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培育视野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实证研究
    4.1 .调研基本情况
    4.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大学生政治立场状况
        4.2.2 大学生政治信任感状况分析
        4.2.3 大学生现实满意度状况分析
        4.2.4 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状况分析
        4.2.5 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状况分析
    4.3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社会教育功能式微
        4.3.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度不高导致学校教育效果弱化
        4.3.3 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影响力不足
第五章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机制
    5.1 基于实证分析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测量工具
        5.1.2 调查分析
        5.1.3 主要结论
    5.2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
        5.2.1 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内化机制
        5.2.2 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外化机制
第六章 促进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
    6.1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的现实诉求
        6.1.1 大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价值观发展的引导作用
        6.1.2 教师父母朋辈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三大重要人群
        6.1.3 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更具吸引力
        6.1.4 教师认同思政课教育成效但实际教学面临挑战
    6.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6.2.1 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
        6.2.2 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
        6.2.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6.3 创新教学主体协同机制
        6.3.1 搭建政治觉悟高的党政领导班子
        6.3.2 .建设政治素质强的教学师资队伍
        6.3.3 培养政治素养优的校辅导员队伍
    6.4 创新教学内容协同机制
        6.4.1 因是而化,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协同
        6.4.2 因人而异,逐步分层次的实施教育
    6.5 创新教学方法的协同机制
        6.5.1 运用政治文化熏陶法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6.5.2 运用政治价值澄清法纠正大学生的政治判断
        6.5.3 运用政治实践锻炼法増强大学生的参政能力
    6.6 创新教学媒介协同机制
        6.6.1 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介不可替代优势
        6.6.2 积极选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教育媒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状况调查访谈提纲

四、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3]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4]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 何小忠. 苏州大学, 2005(05)
  • [5]社区矫正措施有效性实证研究 ——以B市为例[D]. 杜延玺. 吉林大学, 2019(06)
  • [6]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思潮研究[D]. 黄晓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7]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J]. 佘双好,马国亮. 青年探索, 2010(05)
  • [8]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D]. 秦文哲. 山东大学, 2019(02)
  • [9]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 郭成. 西南大学, 2006(02)
  • [10]社会变迁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机制研究[D]. 陈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