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熊彼得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申[1](2021)在《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发展道路的选择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境况。1893年至1917年十月革命前,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俄国的基本国情,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了俄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怎样走这条发展道路的问题,形成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的列宁,其俄国发展道路思想随着俄国革命实践的推进而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对此,学界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上承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理论,下启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向多国发展,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和实践。由于时代因素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有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处,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来龙去脉,分析和厘清列宁在探索俄国发展道路中的心路历程,总结其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明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正如习近平所说:“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概括的说,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就是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立足俄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员和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农民阶级共同斗争,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尽快摆脱沙皇专制,消除农奴制度,缩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实行工农民主专政,尽可能减少俄国人民的痛苦,在此基础上努力使俄国率先走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推动西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最终促使全世界成功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探索。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所谓列宁主观想象、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依据、时代依据、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它是俄罗斯民族立国千年来向东还是向西的阶段性表现,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基因,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历史依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并在俄国传播的结果,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时代依据;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农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现实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依据。列宁个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俄国国民性和俄国国情的谙熟、勇于和善于联系实际等主观条件也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依次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列宁据此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列宁联系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结合俄国具体国情,对俄国未来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列宁认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沙皇政府得到扶持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俄国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既有通过革命推翻专制政权,消灭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又有对沙皇专制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和妥协性。他们担心民主革命中工农运动的壮大和兴起会威胁到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必定会在革命的关键节点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因此,资产阶级不能担当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建了统一政党的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应当而且能够承担起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坚强同盟军,通过满足农民的利益组成巩固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保障。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走一条新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进行下一步的社会主义变革准备条件。列宁指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跳跃式和剧烈冲突的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迫在眉睫。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无产阶级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策略的指导下,俄国完全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以《列宁全集》60卷为依据,结合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进程,系统研究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发掘其时代价值。研究按照形成依据、形成过程、形成内容、形成意义的逻辑理路展开。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三大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社会背景。通过阐述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理位置、交汇东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特征和近代以来俄国统治阶级和思想界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索以展示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文化渊源、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依据;通过阐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原料产地和世界市场使列强大肆入侵落后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思潮,促进了源自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的俄国的广泛传播,论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时代依据;通过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沙皇政府资产阶级改革促进了各社会力量组建政党表达政治诉求,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敢也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基本国情,即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等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厚重的理论依据。通过概述列宁个人成长学习经历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思维特点,阐释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主观依据。第二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演进。通过阐述列宁探索俄国发展道路的三个阶段论证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演进。第一阶段,1893年到1905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俄国经济社会实际,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过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第二阶段,1905年到1914年,列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剖析俄国社会各阶级,阐释了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领导农民等小资产阶级在俄国走工农民主专政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第三阶段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列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腐朽性和垂死性决定这一阶段必然向新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革命形势要求俄国无产阶级应当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巴黎公社制的新型国家——苏维埃共和国。第三章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列宁相关论着,阐释列宁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历史进步性、特殊性和落后性的思想,雄辩的说明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城乡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具有一定历史进步性。但俄国资本主义和农奴制同步形成同时发展的并存性和对内对外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俄国资产阶级对沙皇政权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性、软弱性和滞后性,内外矛盾交织尖锐,使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第四章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通过分析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论着,论证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外因思考和探索,阐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等思想。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完全有条件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对沙皇专制的彻底胜利,才能以最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形式完成民主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列宁认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之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掀开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以帮助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五章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通过研读《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论着,阐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及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阐释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论断和俄国无产阶级应立即夺取政权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列宁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阶梯,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应当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大胆出击,在本国无产阶级努力和欧洲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实现从民主革命想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第六章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影响和价值。通过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俄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来论述十月革命前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俄国价值、世界价值和中国价值。首先,通过阐述这一思想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指明了俄国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论证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和策略,坚定了俄国党和人民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引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其次,论述这一思想对十月革命后俄国巩固政权和国家建设的影响。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源头,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直接影响了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展道路探索和实践。再次,阐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探求独立解放道路的影响。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联系俄国革命的经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党建设、统一战线、革命策略等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和民主民族独立斗争的开展,坚定了他们开辟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关于民主革命性质理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农民地位作用理论、革命发展阶段理论、革命前途理论等对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理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领导权理论、工农联盟理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理论等的直接影响来说明这一思想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和实践的重大理论指导作用。第五,论述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通过阐述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全球化理论等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制和平相处理论的重大启示说明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启迪。第六,通过阐释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在时代主题认知、革命家集团培养、意识形态教育、历史机遇把握、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利弊、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理论贡献,说明这一思想在决策制定、领导核心建设、人才培养、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等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杨冬珍[2](2021)在《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1924-1994)原名阿道夫·米利班德(Adophe Miliband),英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社会学家,英国“新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享有盛名。米利班德的学术地位主要来源于其国家理论,他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承继和对社会主义的执着追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20世纪60、70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复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留有很大的空间。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通过对其理论相关文本的解读和分析,纵向勾勒其生成演进,横向剖析其内容特点,力求客观、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理论整体,了解其理论核心,同时亦指出其理论不足。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对其国家理论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翻译,然后通过归纳整理,对其理论不同阶段的进阶进行了概括和划分。通过对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性考察,认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在以工具主义为主的分析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结构主义的观点,反对给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贴上绝对工具主义国家理论的标签。本文共设置6章,分析框架从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谈起,通过其不同时期的文章和着作来梳理其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在厘清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对其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有了清楚的认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权力精英)统治的国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控制国家的阶级与拥有资本的阶级享有共同的利益,并通过政治和裙带关系的捆绑来加强彼此的联系。将其理论核心思想与本质特征及构建方法综合整理后,再现米利班德国家理论产生之后的影响。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视角,对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进行辩证评价,探寻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境遇中的理论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消极方面也足以引起我们警醒。在当下,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两者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同时对二者的本质区别要有清醒的把握,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回归实践,在现阶段的中国,必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此,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主体部分完成。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国家理论总是具体历史条件中的国家理论,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是他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二战之后,英国处在巨大的变化当中,已有的观点和理论很难解释清楚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每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米利班德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国家理论,其理论主要是立足英国并对英国未来走向进行思考的理论。在现阶段、新时代的中国,最符合我国国情,并能有效指导我们实践的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最新结合,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尚明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钟丽丽[4](2020)在《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经济上,英国进入了“丰裕社会”,工人阶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可见的社会差距缩小,社会群体趋于稳定。政治上,工党首次组建多数党政府,建立了福利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之后工党连续两次竞选失败,国有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共识政治的出现则意味着保守党与工党政府在意识形态和经济、社会政策方面趋同,这使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不像过去那样明确了,社会主义对传统资本主义的批判也几乎过时了,社会主义本身的目标也需要重新检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克罗斯兰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提出了新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分析。克罗斯兰是工党卓越的修正主义者,是英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标志性人物。他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后资本主义”论和关于福利与平等的新社会主义观使得他成为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处的时空方位和其思想理论在工党政治思想史上承上启下的地位也使得他在工党的战后转型过程中堪称中坚。但是,国内关于这样一位在工党历史上,特别是工党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研究却很少。国外关于克罗斯兰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但研究者多是工党自己的理论家、政治家,或者与克罗斯兰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囿于其立场,多对克罗斯兰溢美而少批判,也缺少关于克罗斯兰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轨迹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遵循“背景——内容——影响——评价”这一逻辑顺序,对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在简单介绍了克罗斯兰的生平和着述之后,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参照。第二章根据发展历程将其社会主义思想分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初步形成时期、五十到六十年代初的成熟时期以及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晚期反思时期。第三章介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起点的“后资本主义”论、作为其社会主义思想本质的平等观、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对国有化、计划化的再认识、温和渐进的政治策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观。第四章和第五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工党和工党政府的影响。根据工党发展的历史演变,将工党的发展划分为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分析了在这两个发展阶段中克罗斯兰对工党以及工党政府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这一部分这也是全文的落脚点。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和论证了以下观点和结论。首先,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克罗斯兰虽然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但其父母都是利物浦兄弟会的,崇尚简单的宗教仪式和活动,信仰“上帝眼中众生皆平等”,这种平等主义对克罗斯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国内和国际的时代变迁也影响和塑造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除此之外,伯恩施坦的经典修正主义和英国工党所特有的修正主义也都促成了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为克罗斯兰修正所有制理论提供了经济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者洛拉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现实分析的局限性,从而对克罗斯兰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和瑞典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为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参考。其次,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多方面、立体式的。他基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论。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他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福利与平等,并区分了社会主义的目标与手段,改变了以往人们以所有制判定社会性质的标准,认为国有化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计划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特征和属性。他提倡私人生活中的自由和快乐、强调文化价值的社会责任的文化观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提出通过改革教育、改变消费观念、改革税收制度以及重新分配财产和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等措施实现社会主义。虽然克罗斯兰的目标很激进,但在实现策略方面,他又是温和而渐进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待税收改革、教育改革和民主政治的态度方面。再次,根据工党自身的发展和政治思想的演进,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及工党政府的影响分为20世纪五十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工党现代化改革时期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成熟,加上他在威尔逊-卡拉汉政府中的任职经历,使得他在工党意识形态转型、党内左右翼之争、竞选策略以及教育和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政策方面直接影响了工党和工党政府。第二阶段包括八十年代后期金诺克、史密斯领导的“政策反省”运动、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以及2012年艾德·米利班德提出的“全民国家”。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管是承认还是否定,工党的每一步改变或转型都直接或者间接受到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最后,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福利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区分了手段与目的,将国有化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之一。但他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其关于社会、经济和国家的分析还存在着缺陷与不足。这种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来源于他对二战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源于其学术观点的内在弱点。此外,克罗斯兰的着作中很少提及性别、女性主义以及合法性和认同等议题,而正是这一系列议题影响了新左派并最终塑造了九十年代“新工党”,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的相关性,凸显出其思想的不足。即便如此,克罗斯兰对于当下的工党政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原因在于他在主张将政治原则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的同时,还留下了一种在新社会中践行社会民主政治的方法论。一方面,他强调工党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但政治原则和政治权力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冲突,工党可以在不放弃核心信念的前提下,通过民主的竞选程序上台执政;另一方面,他主张制度手段与意识形态目的的分离,而且强调这是修正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工党必须永远以一个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的身份,又必须以一个真正无阶级社会的名义,成为全国性政党来赢得选民支持。他强调社会主义是一种道德事业,工党必须要充分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变化的复杂性,并积极地接受和适应这些变化。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克罗斯兰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根本区别,是非科学的。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固有矛盾,生产力提高,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和地位提高,不存在马克思所预言的阶级关系紧张和阶级矛盾尖锐。但实际上这些变化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本质变化。他认为所有制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关键因素,以平等这一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否定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认为只要社会主义的因素不断增长,就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丁明春[5](2020)在《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文中提出在当今时代,民主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政府形式,对民主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然而,传统的民主理论普遍侧重于从宏观价值的角度阐释民主的内涵及意义,尤其关注掌握权力的主体是多数还是少数,却对民主统治的程序过程重视不够。程序民主本质上属于经验民主的范畴,它关注民主的实现过程与运行机制,重视对民主过程的描述性分析,将民主视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规则与机制,以促进民主价值、理念、目标等实体内容得到实现。同时,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民主政治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通过民主程序所作的决定及其产生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最符合正义要求的,但现代民主政治依然被大多数热忱的民主主义者视为实现民主价值以及理想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式。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主理论家倾向于从程序的角度阐释和理解民主,程序民主逐渐成为民主问题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分别作为当代西方三大主要民主流派——精英民主、多元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核心代表人物,他们都特别强调程序民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致力于摆脱传统民主理论所遗存的价值纷争,试图以一种相对中立的程序化的方式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拟在阐释程序民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熊彼特的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达尔的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以及哈贝马斯的商议性程序民主观进行评述分析,系统论述三种不同的程序民主观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条件等内容,进而对三种程序民主观进行深层次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主要的异同之处,并对程序民主的未来发展进行初步的思考。熊彼特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竞争性政治选举。熊彼特认为,18世纪的古典民主学说所预设的“共同幸福”及“人民意志”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所谓“人民的统治”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理论的虚构。在熊彼特看来,人民的任务主要是选举政府而不是直接进行统治,民主政治最终只能是少数职业政治家的统治。也就是说,民主只是遴选政治精英的程序设计与制度安排,它只是一种选择政治领导人目的的途径或方式。一旦选举程序结束,普通民众便自行退出政治舞台,由被选举出来的职业政治家承担具体政治事务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的责任。在熊彼特那里,民主选举过程本质上是竞争政治权力的过程,政治精英通过竞争选民的选票获得政治领导职位进而掌握政治权力,并以此维持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转。因此,熊彼特的程序民主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了民主价值纠缠不清的争论,使得民主更加贴近现实的政治生活,从而更加具备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达尔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在达尔看来,多元主义民主建立在多元共享的权力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以相对独立的自治组织为载体,并主张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多重少数人统治的过程。多元化的社会组织或利益集团通过与政府机构的互动合作与博弈,构成了表达民意、保障民权以及制约权力的重要力量。达尔认为,理想的程序民主具体体现为一系列民主程序标准和条件,包括有效的参与、投票的平等、充分知情、对议程的最终控制以及成年人的公民权,其程序民主理论的主旨在于围绕这些程序标准与条件构建一种具备现实基础的理想的程序民主制度。同时,达尔强调权利是民主统治过程的关键性构成要素,民主体制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利体制,从而使政治平等成为了程序民主重要的价值导向。由此,达尔的程序民主包含了自由、平等权利等实质性民主成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统一。哈贝马斯商议性程序民主观的核心在于理性协商与交往预设的制度化。与熊彼特和达尔不同,哈贝马斯在汲取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模式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通过理想的商谈与决策程序将二者融合起来构建了一种程序主义的规范民主模式。在哈贝马斯看来,商议性政治的程序构成了民主过程的关键环节,民主政治实际上就是一种公共协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想的商谈环境为理性交往奠定了基础,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话语沟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平等主体之间的自由商谈,从而为公民意见或公共舆论的形成,以及交往权力转化为行政权力提供了支撑与保障。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实际上体现为一种双轨制的商议民主结构,既包括建制化商谈程序所主导的宪政民主政治,也包括非正式地发生于公共领域之中公民意见或公共舆论形成过程的商议政治,这一民主模式将商谈、对话、自我理解的话语及正义的话语交织在一起,为达成公正合理的结果奠定了基础。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思想均体现了民主程序与实质相对分离、民主现实与理想相互依存,以及权力制约与权利保护并重的理论特质和实践逻辑。尽管如此,由于受到特定文化背景、所属民主流派思想观念以及各自生活阅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对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以及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等方面的理解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之处。具体来讲,关于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熊彼特和达尔倾向于坚持“以投票为中心”的竞争性选举,他们认为民主政治其实就是选举政治,民主政治运行中的选举程序是不可或缺的;与此同时,达尔强调在合理保障公民平等投票权的基础上,促进政府决策间接地体现选民的意志和利益;哈贝马斯则认为,投票选举并不足以实现真正的民主,民主是通过协商与对话的方式实现的,“以对话为中心”才能体现民主实现形式的真意。关于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熊彼特和达尔偏向于自由主义对民主过程的理解,认为民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妥协过程,主要是通过利益交换来实现特定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达尔还特别强调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妥协,以弥补个体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不足;而哈贝马斯更倾向于强调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商谈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充分的理性商谈与审慎互动,在合理保护个体利益的基础上有效维护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关于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熊彼特和达尔侧重于强调个体理性,以追求和实现最大化的个体利益;在此基础上,达尔主张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来实现和维护个体公民的利益;而哈贝马斯更加强调公共理性的作用,致力于通过公共理性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决策方案。关于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熊彼特强调公民参与仅限于投票选举政治领导人,具体的政治事务交给经由选举程序遴选出来的政治精英负责;达尔强调公民参与不应局限于选举政治领导人,还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力;哈贝马斯认为,商议民主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与理性商谈的基础之上,公共协商通过公民参与来维持运转,积极、普遍的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稳定运转的必要条件。关于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熊彼特与达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偏好聚合,通过竞争性选举、投票等方式将个体偏好和利益聚集起来,以多数人的共识代替民主共识;同时,达尔主张个体公民通过加入社会组织或利益集团,以实现更加有效的利益或偏好聚合;而哈贝马斯则寄希望于通过转换偏好的方式获得共同的善,并认为普通公民在商谈与对话的基础上适时改变个体偏好更有利于培养独立人格以及达成民主共识。综上所言,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思想分别代表了当代西方精英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对于程序民主问题的理解与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可知,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程序民主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危机与困境。因此,在推进程序民主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的融合,防止陷入程序至上主义的困境,还应当加强民主程序建设,构建完善的程序控权机制,以推进现代民主政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程晓辰[6](2020)在《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是驱动国家机器运转的中枢力量,政党政治变化是透视一个国家政治状态的“显微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虚无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尘嚣日上,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右翼力量高歌猛进,而左翼力量则陷入到群体性迷失中。面对不利的发展形势,传统左翼政党不同程度的选择了向“右”转,社会民主党部分的接受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政治光谱上由左翼滑向了更温和的中左翼,与中右翼政党的同质化也越来越明显。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比社会民主党更加不利的形势,一部分共产党选择解散党或者是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完全转型成为一个社会民主党,还有一部分共产党尽管保留了共产党的名称,但选择部分按照社会民主党的建党原则进行革新,出现了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向。传统左翼政党向“右”转并向温和化转型是二十世纪末一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最显着趋势,其实质是削弱意识形态色彩并使得左翼政党在政治光谱上向“中间”移动,这给传统左翼政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政治身份认同模糊、阶级基础弱化、理论战略主张特色不足、组织力量碎片化加剧等,使左翼政党特别是共产主义政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很大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到制度性、结构性、全面性危机中,持续衰退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混沌焦灼的政治形势和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都使得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不断积聚,公民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激进抗议运动频繁爆发,政党政治发展持续变动。我们应当看到,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仍未彻底摆脱多重危机的“泥沼”,这对于左翼政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南欧国家处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多重危机直接冲击的第一线,其左翼政党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后全球左翼政党的发展动向,特别是随着南欧地区新兴激进左翼政党的快速崛起,社会民主党的主流地位遭遇严重挑战,过去在左翼“一党独大”的状况已经难以复现,而共产主义政党则面临着更加被边缘化的窘况。可以说,传统左翼政党日渐势衰,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是当前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最显着趋势。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对其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和规律性总结,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趋向是多维度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从温和到激进的流变。具体表现在:在政治组织力量上,持有激进立场的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快速崛起,左翼政治力量格局发生激变;在政治表达方式上,民众的不满情绪正日益通过频频爆发的激进抗议运动表达出来;在政治身份认同上,重新定义“左翼”、回到“左翼”已经成为南欧左翼政党变革的主要方向;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左翼民粹主义滥觞和列宁主义复归等都带来左翼政党指导思想的“极化”;在政治战略主张上,民粹主义、反建制主义、疑欧主义等多股政治思潮的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同时,就某一政党或不同类型政党来说,其转向激进的程度又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和类型的差异,因而这里的激进转向核心讨论的是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南欧左翼政党向“右”转、进行温和化改革,又在金融危机后逐渐向“左”转、强调回到“左翼”和转向激进的这样一个过程和趋向。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厘凊激进转向的发生机理,找到引发这种转向的根源。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在南欧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反映。窥探“后危机”时代南欧左翼政党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风云诡谲的形势变化与左翼政党的起伏波澜是相一致的,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也导致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并最终演化为一系列的激进抗议运动,使得南欧左翼运动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公民选择诉诸更加激进化的政治表达方式,与其合法利益表达渠道长期以来被建制派精英垄断和阻塞不无关系,自由民主的选举制的制度运行已然与制度设计初衷相悖,因而其存在的形式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已经无法及时准确的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这是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政党政治产生激烈变动的根本原因。当然,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所形成的强大的技术控制力,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围绕着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进行研究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对激进转向实质的分析。金融危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是南欧左翼政党在多重危机下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并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出现的政治乱象(如频繁大选、频繁组阁、频频陷入政治僵局等)让普通民众对选举活动日益感到厌倦,对传统政党的不信任感也陡增,并将选票投向政治身份定位更加清晰、理论战略主张特色更加鲜明以及更擅于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造势和宣传的新兴政党,带来南欧国家政党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大变动,这预示着南欧国家传统“准两党制”格局的崩解,也意味着西式民主衰退和新自由主义的神话破灭。同时,金融危机的爆发还加剧了南欧社会的深层撕裂,普通民众的金融恐慌和对政府出台紧缩政策的严重不满是激进抗议运动频频爆发的直接“导火索”,这引发了普通民众社会心理特征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而在选举政治下政党迎合选民意向成为一种必然。值得注意的是,南欧国家左翼政党所作出的调整与变革不仅是由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包含了对右翼力量联合攻击的策略应对。随着极右翼政党在南欧国家逐渐站位脚跟并日渐势大,以及中右翼与极右翼等右翼力量联合攻击趋势的增强,左翼政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这也迫切要求南欧左翼政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变革,能够在“内忧外困”的不利形势下充分把握好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战略机遇期,努力推动左翼的复兴和发展。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左翼向何处去始终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热议的话题,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左翼政党重回“左翼”、转向激进是新形势下左翼政党变革与调整的主要方向,但回到“左翼”也并不完全是回到过去的“左翼”,而是对“左翼”进行一个重新的界定和厘凊,使左翼政党的“左翼”身份特征鲜明、特色突出,更容易获得选民的支持和信赖,也更好的推动左翼政党迈向持续向好发展的轨道上去。总体而言,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南欧激进左翼政党转向激进的研究是对其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规律性、前瞻性的把握,也是以南欧左翼政党为蓝本对金融危机后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极化现象所进行的一个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当然,南欧的政治发展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每个国家和每个政党的发展都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也旨在洞察南欧左翼政治发展的方向,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政治形势变化,以期为促进中国与南欧国家交流合作,推动中国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宋浠睿[7](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程文[8](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张晓琴[9](2018)在《顾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历经40个春秋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重温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缅怀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丰功伟绩。我们也不能不回眸最早研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顾准、孙冶方等理论先驱的探索足迹。作为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的顾准的理论贡献,更具有开拓性。新中国历经的磨难和顾准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对新中国成立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现的弊端和矛盾进行深刻思考,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顾准冲破计划经济教条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由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的观点,因而成为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凯恩斯在其经典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后一章留下了一段至理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认为自己不被知识分子左右的普通人,常常沦为一些三流经济学家的奴隶。掌权的狂人,将自己的意志充满了空间,他们的疯狂,正是借用无耻文人几年前的陈词滥调来彰显。我相信,相比于潜移默化的思想侵蚀,既得利益的权力被过度夸大了。……或迟或晚,对我们更加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本文梳理了顾准经济思想的四大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及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研究了顾准经济思想的五大组成部分: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顾准价格思想;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顾准的经济思想产生于他受难时期,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可以说顾准是“因罹难而思想”。他“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坎坷经历,也映射到他的全部经济思想体系之中。顾准经济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二补充”。所谓“一体”是指顾准市场经济思想;所谓“两翼”是指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所谓“二补充”是指顾准价格思想及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中。在计划经济全面启动,举国“跃进”的1957年,顾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指出要市场化改革,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经济生产与经济流通,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核算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货币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及社会主义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三个方面。顾准价格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的“社会主义价格理论问题内部讨论会资料”之中。1963-1964年,薛暮桥陆续发表了三篇价格论文,其价格理论实际上是沿着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走的,是成本价格理论,或者是供给决定价格的理论。在讨论薛暮桥(余霖)三篇文章的会议上,顾准撰写了关于价格问题的发言稿——《和余霖同志商榷价格政策中的几个问题》,再次阐明“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的观点,并主张以资金利润率作为价格制定基准。顾准“把需求看作价格决定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研究写作了《粮价问题初探》。顾准经过对价格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价格不光取决于成本、供给,而且决定于需求。既然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有需求的因素,也就与市场的波动和变化有关。这是顾准在价格问题研究上的独特之处。顾准“糊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商城日记》中的记述。1959年3月至1960年1月共十个月,顾准同中国科学院的下放干部队伍一起在河南信阳的商城县进行劳动锻炼。《商城日记》详细记录了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期间顾准在商城劳动改造的所见所闻。此时间段正值我国1959-1961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院张曙光指出,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形态,顾准提出的“糊口经济”,切中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和要害。不仅生动具体,惟妙惟肖,而且入木三分。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顾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的观察、研究与思考。尽管李慎之在《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中点明,“顾准的本行是经济学,到死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肯定在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思想记录大概都在“文革”抄家期间随他的笔记从抽水马桶中冲走了。”但是,在顾准日记及其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在“文革”期间,顾准也念念不忘中华民族的振兴,热烈期待着“我们自己的‘神武景气’的到来”。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革期间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以经济发展为后盾的“中国世界中心”梦及坚信“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顾准现代化思想,是他与胞弟陈敏之讨论“娜拉出走后怎样”即革命胜利后应该怎样的问题的延续与深入。顾准自觉把现代化置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上的意识,使顾准超越了意识形态,用“现代化”一词来论述、研究近现代中国、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准所谓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二位一体的,顾准是抱着现代化问题意识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地研究,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方式”(顾准,1971),他提出,可以有资本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还有五十年代以后“新兴国家”的特殊样式等。中国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顾准现代化思想也包含了“以经济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思想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最后,本文探讨了顾准及其经济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顾准是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顾准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顾准经济思想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内容。顾准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及建立具有深远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从单一僵化的计划经济历经“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答“娜拉出走后怎样”的必然逻辑。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不搞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这个出路实际上就是走市场经济之路——它是中国通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顾准的经济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所处时代的局限性、研究环境的局限性及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孙喜香[10](2018)在《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外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同时,我们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壮大我国综合国力,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①我们要坚持批判的态度研究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思潮,对其进行研究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和建设性,又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我们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批判性的思考和借鉴其合理之处,使之助力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民主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围绕如何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这一总问题展开的,在对这个总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社会民主主义者必然要对实现其社会理想的历史主体问题进行思考。在社会民主主义者看来,只有那些认同和追求平等自由,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并对资本主义秩序展开批判的公民才能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论文将这种具有社会正义感的历史主体界定为民主批判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就是围绕民主批判公民教育展开的。本文主要围绕民主批判公民及其教育观这个中心问题展开研究。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深远的左翼社会思潮。百余年来,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愤怒和对那些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们(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妇女、酷儿、少数族裔和有色人种等)的同情,社会民主主义者致力于通过民主的方式建立一个彻底实现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理想社会。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先验固定的历史图式,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人们对自由、平等和团结等价值理想的追求过程。与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不同,社会民主主义将自由、平等和团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制约并且相辅相成。自由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自由是其价值体系的起点,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团结是实现平等自由的条件。简而言之,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社会是在团结互助基础上形成的每个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民主批判公民是在资本主义民主框架下追求社会正义的公民。社会正义感(认同和追求平等自由)、团结互助精神、民主信念和社会批判能力是民主批判公民的核心品质,上述品质只能在人们积极参与民主批判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社会民主主义者所指的民主批判实践主要是指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框架下,通过集体力量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改良活动,包括工会运动、非政府组织运动和政党活动等多种类型,参与者在这种民主批判活动中接受教育。社会民主主义者非常重视工会运动和政党活动这两种活动的教育意义。民主批判实践一般包括建立工会和政党组织、确立民主批判目标、开展集体行动和产生广泛教育影响这四个基本环节。民主批判公民在民主批判实践中接受价值观、民主参与能力和批判能力教育。人们分别在工会运动和政党领导的政治实践中接受了团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教育;在经济行动和政治行动过程中产生了民主自决意识;在组织工会和政党的实践中积累了团结组织的经验;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政治制度等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认识。社会民主主义者认为,理论家、政治家和诸众在民主批判实践中对自己和他者产生了积极的教育影响,因此他们都是民主批判公民教育的主体。由于他们的价值观、理论修养和能力不同,他们在民主批判实践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不尽相同。诸众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具有经验性,其教育作用具体表现为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增强人们对不平等的敏感性、提供集体行动的组织经验和变革社会秩序的初级方案;理论家的教育作用主要是提高人们对平等自由的合法性、民主的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政治家的组织和领导将诸众和理论家联合在了一起,政治家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社会包容并提高人们立足现实对社会开展变革的能力。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启示,这其中既有启示,也有应对。从理论上讲,“民主批判公民”弥补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消极公民”资格的不足,民主批判公民强调的社会正义感和积极参与民主等思想品质对促进社会正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民主实践教育丰富了公民教育方式。从实践上讲,民主批判公民思想对社会党(国际社会对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等中左翼政党的统称)的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党提倡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新工党在20世纪90年代提倡的社会责任和民主参与精神等都体现了社会民主主义公民教育观的价值底色。民主批判公民教育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并主张在民主参与实践中培养公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体意识,上述教育理念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诸多原因,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仍存在内在理论局限和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民主批判公民资格夸大了公民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的民主变革能力。在民主实践教育过程中,民主批判公民教育思想忽视了公民的独立、竞争、勤奋和创新等劳动美德教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公民道德方面,应加强公民的敬业爱岗和创新等劳动美德,这也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当前应批判性审视社会民主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得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以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来剪裁中国现实,应立足中国当下的社会发展现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这也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亟需面对的时代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二、熊彼得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熊彼得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发展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发展概念的界定 |
(三)社会发展道路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形成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历史依据:东向还是西向的千年徘徊 |
(二)时代依据:世纪之交世界历史时代的形成 |
(三)现实依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沙皇俄国的基本国情 |
(四)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俄国先进思想家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索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进步的家庭环境 |
(二)接受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熟悉了解俄国国情 |
(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
第二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和初步探索时期 |
(一)联系俄国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方法论 |
(二)论证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三)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领导力量 |
二、形成和基本确立时期 |
(一)对俄国发展道路的深度思考 |
(二)阐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 |
(三)俄国民主革命与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三、发展和成熟时期 |
(一)帝国主义时代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条件 |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途径 |
(三)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第三章 列宁关于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 |
(一)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 |
(三)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四)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力 |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
三、俄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和落后性 |
(一)资本主义和农奴制的并存性 |
(二)俄国资本主义对内外的依赖性 |
(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滞后性 |
第四章 列宁关于俄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
一、无产阶级掌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一)俄国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具有不彻底性 |
(二)俄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
(三)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四)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
(五)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途径和保证 |
二、工农民主专政是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可能性 |
(三)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合适形式 |
三、民主革命胜利后应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二)俄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后要及时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
四、工农民主专政与世界革命 |
(一)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要通过把革命纳入到世界革命体系 |
(二)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
第五章 列宁关于俄国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阶梯 |
(一)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 |
(二)从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
(一)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策源地 |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
三、将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阶段 |
(一)俄国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已经完成 |
(二)俄国已经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前提 |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第六章 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价值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遵循 |
(一)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的科学理论 |
(二)指引俄国党和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
二、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世界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的理论指南 |
(一)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制度的崩溃 |
(二)吸引世界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三)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
三、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依据 |
(一)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 |
(二)提供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 |
四、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借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指导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镜鉴 |
五、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制定正确决策 |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
(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培育合格建设者 |
(四)坚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全面深化改革 |
(五)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利弊,积极主动予以扬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背景 |
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2.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
2.1.3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
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影响 |
2.2.2 哈罗德·拉斯基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2.2.3 C.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理论的影响 |
2.2.4 塔尔科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 |
2.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
2.3.1 英国民主制的传统 |
2.3.2 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
2.3.3 空想社会主义的传统 |
2.3.4 改良主义的传统 |
第3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生成演进 |
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初步阐发 |
3.1.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起点 |
3.1.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准备 |
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形成 |
3.2.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逐步展开 |
3.2.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雏形 |
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完善 |
3.3.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走向成熟 |
3.3.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系统表述 |
3.3.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不断丰富 |
第4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基本架构 |
4.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构建方法 |
4.1.1 阶级分析方法 |
4.1.2 结构功能范式 |
4.1.3 经验主义方法 |
4.1.4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 |
4.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核心思想 |
4.2.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
4.2.2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 |
4.2.3 资产阶级依然维护着统治的合法性 |
4.2.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4.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特点 |
4.3.1 立足于现实 |
4.3.2 富有批判精神 |
4.3.3 敏锐的政治责任感 |
第5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影响 |
5.1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 |
5.1.1 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开始与《新左派评论》的创立 |
5.1.2 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新左派评论》的曲折发展 |
5.1.3 米利班德在“新左派”运动和《新左派评论》中的作用 |
5.2 米利班德与普兰查斯的论辩 |
5.2.1 第一次“米普论辩” |
5.2.2 第二次“米普论辩” |
5.2.3 第三次“米普论辩” |
5.2.4 围绕“米普论辩”的论辩 |
5.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历史效应 |
5.3.1 论辩各方对其国家理论加以补充完善 |
5.3.2 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探讨得以增强 |
5.3.3 多学科理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
第6章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评价 |
6.1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积极性 |
6.1.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观点的坚持 |
6.1.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研究方法 |
6.1.3 在对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的批判中揭示资本主义国家本质 |
6.1.4 坚持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唯一替代方案 |
6.2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局限性 |
6.2.1 对阶级概念的误读 |
6.2.2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否定 |
6.2.3 改良主义方案及实现途径的模糊 |
6.3 米利班德国家理论的启示 |
6.3.1 进一步加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
6.3.2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6.3.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拉尔夫·米利班德学术作品目录(1924—199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有关概念界定 |
(一) 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
(二) 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一、克罗斯兰的生平与着述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英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 |
(二) 二战后欧洲的新格局 |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启发 |
(二) 对工党修正主义传统的继承 |
(三) 卢西恩·洛拉的影响 |
(四) 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
四、美国和瑞典的政治实践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一) 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影响了克罗斯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二) 瑞典的社会改革影响了克罗斯兰关于平等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初步形成时期 |
二、成熟时期 |
三、晚期反思 |
(一) 关于平等的思考 |
(二) 关于经济增长的思考 |
(三) 对英国政治未来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
一、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 |
(一) “后资本主义”论的提出 |
(二) “后资本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
(三) “后资本主义”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
二、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 |
(一) 克罗斯兰的福利观 |
(二) 克罗斯兰的平等观 |
(三) 克罗斯兰的福利与平等观的意义 |
三、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 |
(一) 改革私立教育,建立综合式教育体制 |
(二) 改变消费观念,促进合理消费 |
(三) 改革税收制度,重新分配财产 |
(四) 合理分配企业内部的权力和地位 |
四、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
(一) 社会主义与国有化 |
(二) 社会主义与计划化 |
五、温和而渐进的政治策略 |
六、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五十-七十年代工党的影响 |
一、影响英国工党意识形态的转型 |
(一) 工党主流意识形态及党内修正主义的发展 |
(二)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工党意识形态转型的影响 |
二、影响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一)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二) 克罗斯兰与20世纪七十年代工党内部的左右翼之争 |
三、影响工党的竞选策略 |
(一)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提出的背景 |
(二) 克罗斯兰竞选策略的内容及对工党竞选策略的影响 |
四、影响工党政府的社会政策 |
(一) 教育政策 |
(二) 福利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八十年代工党现代化的影响 |
(一) 七十年代末工党左翼重新崛起 |
(二) “政策反省”运动的兴起 |
(三) “政策反省”是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新工党”的影响 |
(一) “新工党”新理念的提出 |
(二) “新工党”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 |
(三) “蓝色工党”对“新工党”的批评与布莱尔主义者的反击 |
三、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对“全民国家”的影响 |
(一) “全民国家”的提出 |
(二) “全民国家”对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
一、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一) 改变了工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二) 促使工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国有化之间的关系 |
二、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一) 对英国政治制度和机构过于乐观 |
(二) 学术观点具有内在弱点 |
三、应客观评价克罗斯兰的社会主义思想 |
(一) 影响英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 |
(二) 影响战后欧洲其他社会党的选择 |
(三) 对当下工党政治仍具有重要意义 |
(四)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的非科学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克罗斯兰年表 |
附录2 克罗斯兰的着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可能的创新及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程序民主基本理论阐释 |
一、程序民主的涵义 |
(一)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 |
(二)程序民主的概念内涵 |
(三)程序民主与实体民主 |
二、西方程序民主观念起源与思想演进 |
(一)古希腊时期程序民主观念的萌芽 |
(二)近代以来程序民主思想的演进 |
三、程序民主的特征 |
(一)程序民主的独立性 |
(二)程序民主的过程性 |
(三)程序民主的交涉性 |
(四)程序民主的公开性 |
(五)程序民主的公正性 |
(六)程序民主的稳定性 |
第二章 熊彼特的精英主义程序民主观 |
一、熊彼特精英民主的思想渊源 |
二、对“古典民主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
(一)对“共同福利”与“人民意志”的证伪 |
(二)对政治中人的本性的分析 |
三、作为一种“竞争政治领导权过程”的民主 |
(一)民主的现实:民主政治是政治家的统治 |
(二)民主的表征:为政治决策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
(三)民主的核心:竞争性的政治选举 |
四、民主价值与事实的相对分离 |
(一)民主的价值与方法:从“人民主权”到“民主选举” |
(二)民主的主体与形式:从“由谁统治”到“如何统治” |
(三)民主的实质与程序:从“实质民主”到“程序民主” |
五、程序民主成功运行的条件 |
(一)足够优秀的政治精英阶层 |
(二)政治决策的有效范围相对有限 |
(三)训练良好并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官僚队伍 |
(四)较强的民主自控能力 |
第三章 达尔的多元主义程序民主观 |
一、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的生成背景 |
二、对传统民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
(一)对“麦迪逊式民主”的批判 |
(二)对“平民主义民主”的超越 |
(三)对“精英主义民主”的扬弃 |
三、作为一种“多重少数人统治过程”的民主 |
(一)民主的基础:多元共享的权力观 |
(二)民主的载体:相对独立的自治组织 |
(三)民主的核心:多重少数人的统治 |
(四)民主的逻辑:以社会制约权力 |
四、理想的程序民主及其衡量标准 |
(一)程序民主的假设与前提 |
(二)民主程序的标准与条件 |
(三)民主程序与实质的融合 |
五、现实的多头政体与程序民主 |
(一)现实的多头政体 |
(二)多头政体与民主程序 |
第四章 哈贝马斯的商议性程序民主观 |
一、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的理论基础 |
二、对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与超越 |
(一)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民主争论 |
(二)对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民主观的超越 |
三、作为一种“公共协商过程”的民主 |
(一)民主的基础:理想的商谈环境 |
(二)民主的核心:商谈与交往预设的制度化 |
(三)民主的理性: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四、双轨制的商议民主结构 |
(一)公共领域与商议性政治 |
(二)非建制化商谈:形成公民意见的途径 |
(三)建制化商谈:制定公共决策的方式 |
五、商议民主与法治国理想 |
(一)人权与人民主权的协调 |
(二)基本权利的商谈论理解 |
(三)商谈论与法治国原则的重构 |
第五章 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比较 |
一、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相似性 |
(一)程序与实质相对分离的民主观 |
(二)现实与理想相互依存的民主观 |
(三)权力制约与权利保护并重的民主观 |
二、熊彼特、达尔与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的主要差别 |
(一)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投票中心、平等投票与对话中心 |
(二)民主运转的核心过程:利益妥协、团体竞争与公共商谈 |
(三)民主互动的理性基础:个体理性、集体行动与公共理性 |
(四)公民参与的层次范围:有限参与、扩大参与与普遍参与 |
(五)民主共识的达成途径:利益聚集、偏好聚合与偏好转换 |
三、三种程序民主观比较的思考与评析 |
(一)三种程序民主观相互关系的思考 |
(二)三种程序民主观的理论贡献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发展的新变化 |
2.1 南欧左翼政党基本概况 |
2.1.1 南欧地区活跃的主要左翼政党 |
2.1.2 意识形态视域下南欧主要左翼政党子类型划分 |
2.2 选举向度下南欧左翼政党在金融危机后的发展现状 |
2.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日渐势衰 |
2.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迅速崛起 |
2.2.3 共产主义政党逐渐被边缘化 |
2.2.4 其它左翼小党发展举步维艰 |
2.3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政治的发展动向 |
2.3.1 从稳定到动荡:激进左翼政党崛起后南欧左翼政治力量出现新格局 |
2.3.2 从温和到激进:左翼民粹主义兴起后南欧左翼政治生态面临新变化 |
2.3.3 从另类到主流:激进抗议运动浪潮后南欧左翼政治发展呈现新趋势 |
第3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表现 |
3.1 政治表达方式转向激进:社会抗议运动高涨推动民意立场持续左转 |
3.1.1 激进抗议运动持续兴起 |
3.1.2 公民政治参与变动无序 |
3.1.3 民意支持立场持续左转 |
3.2 政治身份认同转向激进: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重塑左翼政党身份标识 |
3.2.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从边缘走向中心 |
3.2.2 主流左翼政党政治地位发生动摇 |
3.2.3 主流左翼政党的重塑政治身份标识 |
3.3 政治意识形态转向激进:传统理念回归带来列宁主义指导地位显着提升 |
3.3.1 西班牙共产党的“新列宁主义观” |
3.3.2 希腊共产党的“再激进化”变革 |
3.3.3 葡萄牙共产党的“斗争传统”回归 |
3.4 政治战略主张转向激进:多股政治思潮兴起引发主流政治激荡变革 |
3.4.1 “民粹派”主张对新自由主义模式重新解构 |
3.4.2 “反建制派”呼吁结束传统建制派精英统治 |
3.4.3 “疑欧派”提出对欧盟治理模式的强烈批判 |
第4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根源探究 |
4.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理论奠基 |
4.1.1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
4.1.2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激进民主理论探赜 |
4.1.3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生命政治话语建构 |
4.1.4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的“新共产主义观念” |
4.2 金融危机及其衍生危机的推波助澜 |
4.2.1 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 |
4.2.2 危机造成社会矛盾问题愈加突出 |
4.2.3 危机促使左翼政党重拾信心希望 |
4.3 社会运动和思潮“左”转的直接回应 |
4.3.1 紧缩政策引发公民不满情绪持续上升 |
4.3.2 建制派精英垄断权力使公民利益表达渠道阻塞 |
4.3.3 激进抗议运动激发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
4.4 新媒体工具的话语垄断和技术控制 |
4.4.1 新媒体技术革新带来政治传播方式变革 |
4.4.2 新媒体工具应用形成对舆情的直接引导 |
4.4.3 新媒体政治发展实现对选民的技术控制 |
第5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实质 |
5.1 西式民主衰退和神话破灭后的替代性救赎 |
5.1.1 资本主义制度性困境的系统反映 |
5.1.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与破产 |
5.1.3 西式民主衰退及其信任危机 |
5.1.4 民粹主义霸权的重构与替代 |
5.2 民意向“左”的社会心理特征在政党意识中的自觉表达 |
5.2.1 南欧社会深层撕裂与公民政治认同缺失 |
5.2.2 普通民众社会思想意识的“左”转 |
5.2.3 左翼政党迎合民意变化的必然选择 |
5.3 对右翼力量保守倾向的抗争与突围 |
5.3.1 南欧极右翼政党的迅速崛起 |
5.3.2 来自右翼保守力量的强势攻击 |
5.3.3 左翼政党对右翼的抗争与突围 |
第6章 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展望与启示 |
6.1 南欧左翼政党的“自我”和“他者”之鉴 |
6.1.1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对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困境的分析与应对 |
6.1.2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
6.1.3 共产主义政党对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崛起的分析与应对 |
6.2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的未来前景 |
6.2.1 传统主流左翼政党发展遇阻,经历调整还有复兴可能 |
6.2.2 新兴激进左翼政党存在不足,持续勃兴面临现实挑战 |
6.2.3 共产主义政党内部分歧严重,坚持革新仍可把握机遇 |
6.3 南欧左翼政党激进转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
6.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党的思想根基 |
6.3.2 把牢全媒体时代话语领导权,警惕错误思潮诱导 |
6.3.3 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及时回应民意变化 |
6.3.4 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统计表 |
附录二 :金融危机后南欧国家历次大选选举结果统计表 |
附录三 :常用党团名称缩略语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
6.2.3 缩小收入差距 |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
6.4.1 平衡教育资源 |
6.4.2 促进教育公平 |
6.4.3 发展素质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顾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顾准着作的文献述评 |
第二节 顾准人物及其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二章 顾准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顾准的生平简介 |
第二节 顾准的探索研究 |
第三节 顾准的哲学观及方法论 |
一、顾准的哲学观 |
二、顾准的方法论 |
第三章 顾准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商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肌体发展规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二节 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转变 |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
一、斯大林商品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 |
二、斯大林计划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 |
一、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
二、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
第四章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
二、中国经济学界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大讨论 |
三、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
四、从价值规律到“市场取向” |
第二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存在的原因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
第三节 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比较 |
一、顾准对孙冶方的启发 |
二、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 |
三、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的异同 |
第五章 顾准价格思想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 |
一、消费品价格与需求因素 |
二、生产资料价格与需求因素 |
第二节 计划价格的合理基准 |
一、计划价格的制定 |
二、资金利润率定价原则 |
三、资金税制度 |
四、关于工农产品比价 |
第三节 粮食价格问题 |
一、粮食价格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维持“粮价不动”的观点 |
三、关于“粮价调高”的思想 |
四、关于“粮价不动”与“粮价调高”方案的比较 |
第六章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 |
第一节 “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一、“糊口经济”的概念阐释 |
二、“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糊口经济”中的工农业状况 |
二、“糊口经济”的生产关系 |
三、“糊口经济”的生产目的 |
四、“糊口经济”中的人口规律 |
五、改变“糊口经济”现状的办法 |
第七章 顾准“强国梦”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在“文革”期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 |
一、经济发展速度 |
二、经济发展与新技术 |
第二节 顾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评价 |
一、南斯拉夫经济体制 |
二、苏联经济体制 |
第三节 顾准“强国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顾准“强国梦”思想的基础 |
二、“中国世界中心”梦 |
三、“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 |
第八章 顾准现代化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一、现代化的概念 |
二、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第二节 关于资本主义产生问题 |
一、对资本主义的定义 |
二、西方文明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生命力的问题” |
一、内部制度变迁 |
二、外部竞争压力 |
三、“更广泛”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顾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设想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
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思想 |
第九章 顾准及顾准经济思想评价 |
第一节 对顾准的评价 |
一、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 |
二、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 |
三、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的内容 |
第二节 对顾准经济思想的评价 |
一、顾准市场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
二、顾准价格思想与中国价格改革 |
三、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启发 |
四、顾准“强国梦”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 |
五、顾准现代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顾准的“预言” |
二、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一、时代的局限性 |
二、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
三、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
第十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思路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理想 |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厘定 |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和实践旨趣 |
二、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学理区分 |
第二节 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想的历史演进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谋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追求价值社会主义 |
三、20世纪末至当代:价值理想的丰富与发展 |
第三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 |
一、自由 |
二、平等 |
三、团结 |
第二章 价值理想的实现主体——民主批判公民 |
第一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提出 |
一、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需要培育新的历史主体 |
二、重新思考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历史主体 |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界定 |
一、积极参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公民 |
二、改良资本主义的公民 |
三、追求社会正义的公民 |
第三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品质 |
一、社会正义感 |
二、团结互助精神 |
三、积极参与民主 |
四、社会批判能力 |
第三章 民主批判公民的教育形式——民主批判实践教育 |
第一节 民主批判实践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
一、资本主义民主框架下的社会批判实践 |
二、政党政治活动与工会运动相结合 |
第二节 民主批判实践教育的基本环节 |
一、建立工会和政党组织 |
二、提出民主批判的目标 |
三、开展集体行动 |
四、产生广泛教育影响 |
第四章 民主批判公民的价值观教育 |
第一节 重塑公民社会价值观的必要性 |
一、开展资本主义批判的价值前提 |
二、凝聚社会批判力量的思想基础 |
三、评判美好社会秩序的正义性标准 |
第二节 社会运动中的价值观教育 |
一、团体正义感教育 |
二、社会正义感教育 |
第三节 民主批判能力教育 |
一、民主参与意识教育 |
二、团结组织能力教育 |
三、社会批判能力教育 |
第五章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的主体 |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的教育主体观 |
一、参与者即教育主体 |
二、多元教育主体 |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的教育主体构成 |
一、从工人阶级到诸众 |
二、政治家和理论家 |
第三节 多元教育主体的教育作用 |
一、诸众的经验教育 |
二、理论家的学理表达和宣传 |
三、政治家的组织和领导 |
第六章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评析 |
第一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一、提出了新的公民资格理论 |
二、丰富了民主实践教育方法 |
三、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公民教育实践 |
第二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局限和现实困境 |
一、夸大了“民主批判公民”的社会变革能力 |
二、重“政治品质”轻“生产劳动”美德 |
三、忽视公民社会组织和新社会运动对公民的教育 |
四、民主信念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日益受到冲击 |
第三节 民主批判公民教育观的理论得失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 |
二、加强民主教育 |
三、培育公民的生产劳动美德 |
四、培养公民的批判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成果 |
致谢 |
四、熊彼得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十月革命前列宁俄国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焕申.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拉尔夫·米利班德的国家理论研究[D]. 杨冬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4]克罗斯兰社会主义思想及影响研究[D]. 钟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2)
- [5]程序民主研究 ——熊彼特、达尔、哈贝马斯程序民主观比较分析[D]. 丁明春. 吉林大学, 2020(08)
- [6]金融危机后南欧左翼政党的激进转向研究[D]. 程晓辰. 吉林大学, 2020(08)
- [7]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顾准经济思想研究[D]. 张晓琴. 深圳大学, 2018(09)
- [10]社会民主主义的公民教育观研究[D]. 孙喜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