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散脉冲发射机系统的微波相位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向辉[1](2011)在《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发射机的要求也远远不止于早前的简单功能性的要求了,而是对于发射机的性能指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一部现代雷达发射机,不仅有频段、输出功率、信号形式等基本指标上的要求,还有依据雷达系统性能需求而提出的频率稳定度等指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各种指标的性能指标的综合实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注速调管技术从俄罗斯引进我国,随后在我国相关研究机构的努力下,实现了国产化,从此,多注速调管以其优异的性能,在雷达发射机里得到广泛应用,多注速调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微波器件,代表了雷达发射机的一个发展方向。本论文以某型号机载PD雷达发射机系统为实践基础,研究了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各项技术,并且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高综合性能的实现方面。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多注速调管的研究现状以及它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讨论了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现状,接着研究了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技术指标,并对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相位噪声的形成原因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从而为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深入讨论了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系统与电路设计,包括系统放大链、高压电源、调制器、辅助电源等方面的设计,最后还提供了工程样机的主要测试数据。
林宏翔[2](2015)在《合肥光源储存环高频系统升级和相关物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至2014年合肥光源进行了重大维修改造,光源品质和稳定性获得了提高。束流自然发射度降低到40nm*rad,流强大于300mA,满足了同步辐射应用面向未来科学发展的需求。储存环高频系统相应进行了全面升级。其中全固态发射机取代了真空四极管发射机,模拟低电平系统升级为数字低电平系统,高频系统附属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也进行了软硬件的升级改进。本论文课题承担了合肥光源高频系统总体升级方案的调研和设计、核心部件的研制、离线测试、系统安装、在线测试以及高频系统带束流运行调试等任务。课题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调研世界上各大光源的高频系统及其核心设备如功率源和低电平控制系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制定了合肥光源高频系统升级改造方案,以及固态发射机和数字低电平系统研制的技术路线。在固态发射机研制中,依据本次改造工程对高频功率的要求,并兼顾将来可能的升级,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功放模块的工作效率,设计了30kW/40kW两种工作模式,分别采用48个和64个650W功放模块,通过8*6和8*8的合成方式完成功率合成。构建了固态发射机高功率测试平台,测量了功放模块和合成器的特性。功放模块的增益为25±0.1dB,调整后的插入相移偏差小于±0.2。;合成器的驻波比小于1.02。进行了30kw/40kW两种工作模式下固态发射机的高功率测试,输出功率分别达到44kW和33kW。通过长时间高功率考验,验证了固态发射机的稳定性。测量了部分功放模块失效对固态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影响,测量值接近理论计算值,证明了合成器和分配器的制作和装配取得了成功。研究了环形器损坏对固态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影响。发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环形器的损坏有可能导致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大幅下降,并通过相关实验予以证实。构建了数字低电平离线测试平台,完成数字低电平系统技术参数的离线测量。数字的低电平系统最大增益为30dB,经过长时间测试,其幅度和相位控制稳定度分别小于±1%和±0.1。,满足设计要求。完成了高频附属测量和控制设备的升级及其控制程序的编制。采用Fluke2680数据采集系统完成对固态发射机功放模块的温度,电源模块的电流、电压,以及水冷板流量等参量的监测。在Labview环境下编写了高频系统控制程序,将信号源、数字低电平系统、快速连锁保护模块,Fluke2680数据采集器、EA417功率计的监测和控制集成到一起,并实现与EPICS系统的数据通讯和远程操作。完成了高频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带束流运行。固态发射机采用8*6合成方式,输出功率为30kW。研究并测量了低电平环路参数与束流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对数字低电平系统参数的优化调整,高流强下高频场幅相稳定度分别达到了±1%和±0.1。,并实现了最高流强460mA的带束流稳定运行。对储存环高频噪声与束流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高频系统所存在的噪声会激励束流纵向振荡,降低束流的品质。对高频噪声的影响的研究历来为世界上各加速器实验室所重视,现已发展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如Pedersen模型和迭代方程等。束流受扰后的纵向振荡会改变它在高频腔中的建场,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束流运动,两者的关联较为复杂。现有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一些近似处理,在低流强小扰动的情况下非常有效,但对于高流强大扰动的情况则会产生较大误差。本课题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改进,依据谐振腔的瞬态冲击响应模型,对束流振荡所引起的高频腔瞬态场变化进行逐束团累积计算(不做近似处理),同时跟踪场的改变所造成的束流运动变化。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分析了束流在相位调制的高频场中的纵向运动,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测量数据较为吻合。例如,计算表明当相位调制频率在同步振荡频率附近时,束流同步振荡将被激发,这一结论与实验测量结果相一致。
王泽键[3](2020)在《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移动设备产品的增加使得无线通信的服务需求呈现出了爆炸性地增长。高效、灵活地利用好频带资源,是解决好无线通信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关键性因素,这驱动着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理论与实现的变革。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数字发射机,由于其灵活、可重构及硬件集成度高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软件无线电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基于FPGA的数字射频发射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发射机的基本架构,并介绍了数字发射机相较于传统模拟发射机的优势。对数字发射机中涉及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进行说明,同时分析对比Deltasigma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脉冲宽度调制(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Pulse Width Modulation,DFT-PWM)等不同量化调制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确定Delta-sigma调制作为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发射机的量化调制技术方案。在数字电路实现中,对量化调制器进行分析改进,提出一种新的量化调制器架构,同时提出一种提高射频信号性能的方法,并在硬件平台上完成验证与测试。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前瞻运算的Delta-sigma调制器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时间交织Delta-sigma调制器的逻辑深度,提高了Delta-sigma调制器的工作频率;设计了一个四分支的二阶Delta-sigma调制器,并对基于此调制器的数字发射机进行系统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20MHz带宽的LTE信号,通过本文设计的数字发射机链路后,射频信号的邻道泄漏比(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e,ACLR)达到-43d Bc,Delta-sigma调制器的速率达到1GHz。2.研究提高射频信号输出性能的方法,设计了合路滤波方案,实现对射频输出信号的近端噪声抑制。通过相位控制模块和幅度控制模块实现对多路射频信号进行独立的相位控制和幅度控制,并采取多个高速数字接口合路的方式输出,仿真结果表明合路输出射频信号的ACLR提高至-49d Bc。3.在硬件平台上对本文设计的数字发射机进行实现与验证;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设计了数字射频发射机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多相插值滤波、多相数字混频、基于前瞻运算的Delta-sigma调制器、幅相控制等模块;经过数字信号处理的发送信号最终通过FPGA上的高速收发器发送端连接到功率合成器进行输出;最后对数字射频发射机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戴俊彦[4](2019)在《时域超表面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编码超表面是一类从数字信息的角度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和设计的电磁超表面,是传统超材料的数字信息化发展。该方法简化了设计流程,扩大了调控范围,并将传统信号处理中的一些算法应用于超表面的设计,带来全新的调控功能与物理现象。自2014年编码超表面概念首次被提出以来,人们在空间维度上对超表面做了非常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成果,如波束偏折、全息成像、超薄透镜、随机表面等。本文在时间维度上研究了一种全新的编码超表面--时域编码超表面,从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加工制造、实验验证等角度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其灵活调控电磁波的机理,并讨论分析了其在通信领域内的全新应用形式。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如下:·提出了时域编码超表面的全新概念及其理论与设计方法。详细讨论了具有时变电磁特性的编码超表面对电磁波调控机理,并揭示了出许多全新的物理现象,如频谱调控、非线性谐波生成、频率转换等。在实验中设计了一款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反射相位可调超表面,其反射相位取决于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偏置电压。利用定制的控制系统平台输出特定的变容管偏置电压波形,通过实验发现,超表面可对反射波的各阶谐波幅度进行调整,验证了理论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中的时移特性,通过将时域编码超表面的控制信号进行适当的延时,提出了一种独立调控谐波幅度/相位的方法,并与传统空间编码相结合,实现了电磁波特定的谐波方向图与强度的独立调控。在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款加载变容二极管的反射相位可调超表面,通过加载不同的控制信号并观察其散射特性及频谱特性,证明了反射波谐波方向图与强度独立调控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超表面的高效率频率合成方法,利用线性变化的反射相位,以实现对特定谐波的高效生成,同时极大的抑制其它谐波。在实验中,以能量转化效率,即所需合成谐波能量占电磁波总能量之比,作为衡量超表面频率合成性能的指标。实测结果显示其对电磁波的能量转化效率比之前同类产品有了巨大提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的简化无线通信发射机架构,在该架构下只需使用时域编码超表面以及单音载波激励就能实现信息调制与传输。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时域编码超表面信息调制的基本原理,分别设计了两款不同调制方案的新架构无线通信发射机,验证了其信息传输功能并测试了相关通信性能指标。最终结合传统通信技术,在实际室内场景中实现了视频流的实时无损传输。·提出了一种利用时域编码超表面实现多调制方案无线通信的方法。利用连续线性变化的反射相位分布结合傅里叶变换的时延特性生成了多种基带信号在载波上的调制,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该方法只需使用反射相位可调的时域编码超表面就实现了高阶调制方案,降低了超表面的设计难度。最终在实验中利用时域编码超表面实现了三种调制方案下的无线通信,并分别对其通信性能进行了讨论分析。
胡健强[5](2017)在《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微波诊断系统作为一种无扰的测量技术,在等离子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微波反射计作为常用的一种微波诊断系统,可以高时空分辨地测量聚变等离子体的多个参数,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现代主流的各个磁约束聚变装置上。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EAST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的测量原理、模拟设计、搭建测试、数据处理以及托卡马克物理实验测量结果等内容展开。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综合微波反射计系统主要由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Doppler Backscattering System, DBS)和2道的电子密度剖面反射计这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两套系统共用一套准光学前端,能够互为补充地为EAST的等离子体放电实验中提供如电子密度分布剖面、等离子体极向旋转速度分布剖面、径向电场的径向分布、湍流强度径向分布以及湍流波数谱等多个物理参量的高速高分辨率的测量,可以进行如输运与约束机理以及高约束模和低约束模之间的转换(L-H转换)机理等物理问题的研究和湍流模式鉴别。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本论文从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于剖面反射计系统,文中讨论了密度反演的方法,以及密度涨落、相对论效应、误差场、多普勒效应、极化角耦合等的影响以及与密度零点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多普勒反射计系统,文中介绍了几种求频移的和模分析方法,讨论了模分析中采样时钟等问题。并从模拟上给出了 SOL区对测量光路的影响。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详细地介绍了 EAST上的先进集成反射计系统的设计、搭建、校准和测试的过程。该系统包括共用的准光学收发前端、双波段(Q-band,33-50GHz 和 V-band,50-75GHz)的双极化(O-mode 和 X-mode)连续波频率调制FMCW超快扫频单发单收零差式剖面反射计以及可以同时测量8个频率位置(55,57.5,60,62.5, 67.5,70,72.5和75GHz)的单发单收外差式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8道DBS)。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配套的子系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保护系统、温控系统、反射镜驱动和监测系统、供电系统等子系统。并给出了各子系统的设计、校准和测试的过程,特别是准光学测试、VCO的线性化和动态校准、8道DBS的调试和通过旋转光栅轮进行的频移校准测试。并介绍了在为搭建和测试本套集成反射计而开发的新颖的测试和校准的平台。本论文最后给出了利用该套反射计在EAST放电实验中实际测量的基本结果,包括在利用剖面反射计测量L-mode和H-mode放电时的电子密度剖面分布、台基区演化、以及用8道DBS系统在L-H放电和在低杂波加热中等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套反射计系统的测量能力。
张杭俊[6](2020)在《基于信号基因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文中提出雷达辐射源识别是电子对抗中关键的一环,随着雷达技术与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环境愈趋复杂,现有的基于常规特征的辐射源识别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电磁环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比生物基因,引入了信号基因特征,探索性的研究了信号基因特征的提取方法,结合VGG的堆叠和ResNet的残差特性,提出了利用VGG-ResNet网络结合基因特征增强对雷达辐射源进行识别的方法。本文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雷达信号外在差异成因分析、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提取和雷达辐射源识别。具体工作如下:1.对雷达辐射源信号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以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射机内部模块参数对信号的影响。以经过不同模块的信号会发生何种变化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亚德诺半导体公司提供的实际芯片参数,对信号经过实际芯片时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S参数模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主振式雷达发射机,并对各模块参数变化对信号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2.研究了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模型。研究了生物基因的表征模型,结合生物基因表征的确定性模型,对雷达发射机中主要模块的20个元器件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其中5个对信号波形影响最明显的参数作为基因特征。以5个基因特征推导出雷达信号的基因特征表征模型,通过Weierstrass逼近定理求解表征模型的传输系数矩阵和系数矩阵,得到雷达信号基因特征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5个基因特征能够对信号波形差异产生较大影响。3.基于提取的基因特征,提出了基于VGG-ResNet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利用前述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模型,对不同雷达辐射源分别产生4种不同信号进行基因特征提取。利用VGG-ResNet深度学习网络对辐射源进行个体识别。该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参数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深度学习网络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深度学习网络均能够对辐射源进行正确识别,且VGG-ResNet的性能优于VGG和ResNet。此外,利用VGG-ResNet网络对雷达辐射识别,采用特征增强比未采用特征增强识别性能平均提升近2d B。
陈松[7](2018)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重构数传发射机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空间技术的日益成熟,各国对卫星通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卫星数传发射机的输出信号载波频点,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较为固定,一旦发射之后就没法实现灵活可变。90年代提出的软件无线电具有可软件编程的特点。为了解决传统的数传发射机功能单一,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设计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传发射机,可以实现频率,调制方式,数据率,带宽和信道编码等方面的在轨可重配置。因此,本文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平台及上变频系统,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通过研究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理论,设计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传发射机方案;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系统组成,并设计X波段上变频系统方案。研究X波段上变频系统组成,确立上变频系统方案和主要性能指标,研究上变频系统模块原理,并进行混频器、放大器、频率合成器、滤波器等模块的电路设计、射频仿真以及系统功能调试,设计实现了一次变频的低功耗低成本的上变频系统,可用于微纳卫星平台。结合软件无线电平台和X波段上变频系统,进行可重构数传发射机系统调试。实现了地面模拟在卫星平台上的数传发射机的可重构功能。验证了在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软件编程的数传发射机试验。发射机的调制方式、数据率和输出功率可重构,调试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游飞[8](2009)在《E类功率放大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类功率放大器(功放)是一种高效率的开关类功放,并且,基于E类功放的极坐标发射机能够改善传统发射机的低效率性能。考虑到极坐标发射机对E类功放的技术需求,本文主要针对E类功放及其应用进行了三部分的研究:改进的高效率E类功放设计方法;漏极电压调制对E类功放性能的影响分析;极坐标发射机的原理验证及其幅度放大通道的非理想特性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具有串并联谐振回路的E类功放设计方法,并经过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测试的验证。通过串并联谐振频率的不同组合,可以提高E类功放的功率输出能力、负载阻抗、最高工作频率等性能指标;2.提出了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2类功放设计方法,通过对等效并联谐振频率及负载网络设计参数的调整,能够改善E类功放的功率输出能力、负载阻抗、最高工作频率等性能指标,该设计方法也通过了仿真及实验测试的验证;3.提出并证明了逆E类LDMOS功放在漏极供电电压升高时性能下降(即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压缩,相位失真)的原因是受晶体管允许通过的最大漏极电流制约,并由此定义了逆E类功放的增益及最大输出功率;4.提出并证明了E类MOSFET功放在漏极供电电压降低时性能下降的原因是受到MOSFET晶体管非线性输出电容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低供电电压条件下通过降低栅极直流偏置电压来提高漏极效率的方法;本文的其它主要工作有:1.分析了晶体管输出电容对逆E类功放漏极效率、输出信号幅度及相位等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逆E类功放最佳工作频率受晶体管寄生电感、漏极耐压等因素制约的结论;2.组建了基于E类功放的WCDMA极坐标发射机原理验证系统,频域与时域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结构的可行性,且表明其输出信号质量受E类功放漏极调制和电源调制器的线性度制约;3.分析了极坐标发射机中幅相信号分离后幅度信号频谱扩展的程度,并得到了极坐标发射机输出信号EVM指标与电源调制器重构低通滤波器带宽的显式关系。指出并证明了幅度放大通道的有限带宽会造成△∑电源调制器输入输出AM-AM关系出现类记忆效应的发散特性;分析并证明了△∑电源调制器由非零的晶体管转换时间造成的的脉宽传递误差会造成其AM-AM关系出现非线性增益的特性。最后仿真证明了使用Hammerstein ARMAX模型对△∑电源调制器的非线性类记忆效应进行建模的归一化均方误差性能满足要求。
耿勇[9](2019)在《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整个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数据需要传输和处理。随着数据信息的海量增长,人们对网络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全光信息处理技术。全光信息处理是指直接在光域对光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它突破了传统电域信息处理带宽和速率瓶颈限制,已成为超高速信息处理的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光信息处理正在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硅基波导、Si3N4波导、硫化物波导等集成器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集成克尔光梳的出现,更是为全光信息处理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进一步加速了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的实用化。在光通信领域,集成克尔光梳可为波分复用通信系统提供一种理想的新型多波长相干光源,很大程度上降低相干通信对电域数字信息处理的需求。本文研究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探索集成Si3N4微环谐振器和硅基波导在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针对集成克尔光梳孤子锁模过程中的热不稳定性难题,提出了基于辅助激光加热的微腔热调控这一崭新的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集成克尔光梳孤子锁模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集成克尔光梳的高速光传输系统实验,揭示了克尔光梳相干性在相干光通信中的应用。最后,研究了光子芯片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实验演示了基于高Q值微环腔的载波提取和基于硅线波导的多波长全光信号再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集成微腔耗散光孤子产生及其演化特性,提出并实验验证了基于辅助激光加热的微腔热调控方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具体创新点包括:(1)针对克尔光梳孤子锁模过程中热不稳定性难题,提出了基于辅助激光加热的微腔热调控方案。并基于该方案成功在实验中实现孤子锁模,在集成Si3N4微环中成功产生了光谱宽度大于200nm的耗散光孤子,并详细分析了辅助激光的引入对耗散光孤子相关特性的影响。(2)对标准Lugiato-Lefever equation(LLE)方程进行改进,通过引入辅助激光导致的交叉相位调制项和频率失谐项,建立了辅助激光加热方案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高度吻合。(3)首次观察到微腔耗散光孤子的一些新物理特性。例如,发现了耗散光孤子新的存在区间,其光梳功率曲线呈现出具有负斜率的阶梯状;发现了孤子锁模过程中孤子状态的确定性演化趋势;发现了微腔耗散光孤子的突发产生现象。(4)利用辅助激光加热机制,提出了孤子锁模状态自动恢复的方案,实现了孤子态丢失后的自动恢复,极大增强了孤子态光梳的抗干扰能力,加速了集成克尔光梳的实用化。2.研究基于集成克尔光梳的先进光传输技术,利用克尔光梳的相干性开展了基于克尔光梳的多信道无缝拼接相干通信实验,大大简化了频偏估计和相位估计算法。具体创新点包括:(1)采用Nyquist调制方案实现了克尔光梳光谱分量频率间隔的灵活配置;利用克尔光梳光谱分量频率间隔的高度稳定性,实现了基于克尔光梳的多信道无缝拼接相干通信实验,提高了相干通信的频谱利用效率。(2)提出了基于泵浦激光分发的关联克尔光梳异地再生方案,完成了相隔50km的两个克尔光梳的频率锁定和相位相干实验,实现了发射端载波和接收端本振光之间的相干性。(3)研究了基于关联克尔光梳的相干通信技术,利用关联光梳间出色的相对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频率预估方法,大大简化了频偏估计算法;另外,利用关联光梳间的相位相干性,成功将相位估计操作的频率降低了1000倍以上,并实现了多信道间的联合相位估计。3.研究基于微环集成芯片的载波提取与基于硅线波导的多波长全光再生技术。(1)实验研究了Si3N4微环腔的参量放大效应,证明了其高增益、超窄增益带宽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信号的相干载波提取,并利用再生载波作为本振光进行自零差相干探测,显着降低了接收端相干探测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要求。(2)针对Silicon-On-Insulator(SOI)硅基波导,仿真分析了双光子吸收(Two-photon absorption,TPA)和自由载流子吸收(Free carrier absorption,FCA)对光信号Q值的影响,通过优化时钟泵浦四波混频再生方案中的功率配置,实验演示了三个波长的全光再生,再生信号的消光比、信噪比和Q值可分别提高3dB、0.7dB和3.2dB,时间抖动降低50%。
王凌鹏[10](2018)在《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现代雷达技术发展极快。发射机作为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射机的性能指标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约束,不仅在基本的发射指标,如微波频段、输出功率、信号形式上有了高的要求,还对频率稳定度等射频信号指标有了高的要求。速调管作为一种微波真空管器件,具有输出功率大、效率高、稳定性高、宽频带(大功率时)等优点,所以它经常被设计师们作为高性能雷达发射机的首选。本文设计了一部输出峰值功率为300kW的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并介绍了真空管发射机的一些相关技术。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来源与研究背景,阐述了国内外的一些应用现状;第二章介绍了速调管的工作特性,此次发射机设计的指标情况,并由此介绍了本次发射机系统设计的相关情况;第三章介绍了本次发射机具体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固态刚性调制器设计、高压电源设计、灯丝电源以及各种辅助电源的设计、水冷装置的设计、监控系统的设计。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固态刚性调制器进行了详细了设计;第四章根据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对发射机进行了整机的测试与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发射机设计;第五章对本发射机在研制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可提升点进行了讨论。本论文的主要技术关键点在固态刚性调制器设计。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技术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相关的固态开关器件如IGBT,其串并联技术的发展,使得实现大功率全固态刚性调制器成为了可能。在本次发射机设计中,采用IGBT串并联的变压器耦合型全固态刚性调制器方案。由六路完全相同的IGBT组件利用变压器进行并联合成,并升压至阴极工作电压,实现了电气隔离,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能够适应相关系统指标的要求。
二、离散脉冲发射机系统的微波相位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散脉冲发射机系统的微波相位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高性能发射机的研究意义 |
1.2 多注速调管简述 |
1.2.1 多注速调管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1.2.2 多注速调管的工作原理 |
1.2.3 多注速调管的性能特点 |
1.3 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现状 |
1.4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2 多注速调管发射机性能分析 |
2.1 概述 |
2.2 发射机的性能分析 |
2.2.1 发射机的常规性能分析 |
2.2.2 发射机的高性能性能分析 |
2.3 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相位噪声成因分析 |
2.3.1 发射信号的相位噪声辨析 |
2.3.2 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相位噪声成因分析 |
2.3.3 阴极注电压不稳定形成相位噪声的机理分析 |
2.3.4 射频激励不稳定形成相位噪声的机理分析 |
2.3.5 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相位噪声的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系统的实现 |
3.1 概述 |
3.2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系统组成 |
3.2.1 两种调制方式的对立与统一 |
3.2.2 发射机的系统组成 |
3.3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射频放大链 |
3.3.1 射频放大链分析 |
3.3.2 固态放大器的应用 |
3.3.3 增益补偿网络的应用 |
3.4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高压电源 |
3.4.1 发射机高压电源特殊性分析 |
3.4.2 高频开关高压电源技术 |
3.4.3 提高高压电源稳定性能的措施 |
3.4.4 高压电源技术的继续探索 |
3.5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调制器 |
3.5.1 阴极调制器的前世今生 |
3.5.2 全固态调制器技术 |
3.5.3 全固态调制器的实证 |
3.5.4 固态调制器技术的继续探索 |
3.6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特殊电源 |
3.6.1 保证管内真空度的钛泵电源 |
3.6.2 加热发射阴极的灯丝电源 |
3.7 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的控制与保护 |
3.7.1 控制与保护的功能 |
3.7.2 控制与保护的实施 |
3.7.3 关键项目的检测与保护 |
3.8 本章小结 |
4 工程样机 |
4.1 概述 |
4.2 工程样机的组成 |
4.3 发射机的测试系统及内容 |
4.3.1 发射机的测试系统 |
4.3.2 发射机的测试内容 |
4.4 性能测试结果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合肥光源储存环高频系统升级和相关物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合肥光源重大升级改造工程简介 |
1.1.2 储存环高频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 |
1.1.3 高频噪声与束流相互作用的研究 |
1.1.4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合肥光源高频系统升级方案设计 |
2.1 数字低电平系统调研 |
2.1.1 上海光源SSRF数字低电平系统 |
2.1.2 西班牙ALBA光源数字低电平系统 |
2.1.3 德国FLASH数字低电平系统 |
2.1.4 日本cERL数字低电平系统 |
2.2 固态发射机系统调研 |
2.2.1 SOLEIL synchrotron Light Source |
2.2.2 APS固态发射机研究进展 |
2.2.3 ESRF固态发射机研究进展 |
2.3 高频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2.3.1 数字低电平系统设计方案 |
2.3.2 固态发射机设计方案 |
2.3.3 合作单位 |
第三章 固态发射机研制 |
3.0 预研制过程 |
3.1 发射机最终设计方案 |
3.2 功率合成器的测试 |
3.3 功放模块研制和测试 |
3.4 放大器损坏和环形器短路的影响 |
3.4.1 功率合成器等效电路 |
3.4.2 功率放大模块的放大器损坏对固态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影响 |
3.4.3 环形器损坏对固态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影响 |
3.5 电源模块 |
3.6 固态发射机高功率离线测试 |
第四章 数字低电平系统离线测试 |
4.1 数字低电平系统方案设计 |
4.2 数字低电平系统测试 |
第五章 合肥光源储存环高频控制系统 |
5.1 软硬件方案设计 |
5.1.1 物理量监测要求 |
5.1.2 设备通讯及控制要求 |
5.2 高频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
5.2.1 高频系统监测设备 |
5.2.2 通讯及控制设备 |
5.3 控制程序 |
5.3.1 高频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
5.3.2 Fluke2680A数据采集程序开发 |
5.3.3 E8257D信号源、E4417功率计及快速连锁保护模块控制 |
5.3.4 安川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 |
5.3.5 固态发射机电源模块监测 |
5.3.6 数字低电平系统数据通讯 |
5.3.7 与EPICS控制系统对接 |
第六章 合肥光源高频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带束运行 |
6.1 高频系统安装 |
6.2 高频系统调试及带束运行 |
6.2.1 固态发射机系统调试 |
6.2.2 数字低电平系统调试 |
6.3 总结 |
第七章 高频噪声与束流相互作用的研究 |
7.1 高频噪声分析原理 |
7.1.1 单噪声源分析方法 |
7.1.2 多噪声源分析方法 |
7.2 现有理论存在的不足 |
7.2.1 高频连续信号在腔中所建立的稳态场 |
7.3 离散分析方法 |
7.3.1 离散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7.3.2 束流建场过程的分析 |
7.3.3 束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7.3.4 束腔相互作用中各种矢量的具体关系 |
7.3.5 高频信号的离散化处理 |
7.3.6 离散分析方法求解步骤 |
第八章 高频噪声模拟程序和相关实验 |
8.1 模拟程序的介绍 |
8.1.1 束流建场程序 |
8.1.2 高频信号建场程序的验证 |
8.1.3 电子逐圈跟踪程序 |
8.1.4 束流和高频场的频谱分析 |
8.2 高频调制实验 |
8.2.1 低电平系统开环情况下的高频调制实验 |
8.2.2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8.2.3 低电平系统闭环情况下的高频调制实验 |
8.3 总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9.2 论文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量化调制 |
1.2.2 多通道信号传输 |
1.2.3 高速调制器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字发射机技术的理论与概述 |
2.1 射频发射机架构概述 |
2.1.1 模拟射频发射机架构 |
2.1.2 数字射频发射机架构 |
2.2 数字射频发射机中的量化调制技术 |
2.2.1 PWM调制 |
2.2.2 DFT-PWM调制 |
2.2.3 Delta-sigma调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方案设计 |
3.1 数字射频发射机系统架构 |
3.1.1 插值滤波 |
3.1.2 数字混频 |
3.1.3 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
3.1.4 合路滤波 |
3.2 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优化 |
3.2.1 基于时间交织的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
3.2.2 基于前瞻计算的误差反馈Delta-sigma调制器 |
3.3 数字射频发射机系统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实现设计 |
4.1 数字射频发射机平台 |
4.1.1 硬件仿真平台 |
4.1.2 FPGA硬件平台 |
4.1.3 功率合成器 |
4.2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硬件实现 |
4.2.1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实现架构 |
4.2.2 数字射频发射机时钟网络 |
4.2.3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
4.2.4 合路滤波 |
4.2.5 数字射频发射机的系统综合 |
4.3 时序与资源分析 |
4.3.1 时序分析 |
4.3.2 资源消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射频发射机板级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设备与测试步骤 |
5.2 测试与分析 |
5.2.1 测试场景一:Delta-sigma调制器性能测试 |
5.2.2 测试场景二:射频信号合路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时域超表面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超材料介绍 |
1.2 电磁超表面介绍 |
1.2.1 高阻抗表面 |
1.2.2 极化转换器 |
1.2.3 全息超表面 |
1.2.4 可重构超表面 |
1.3 编码超表面介绍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
第二章 时域编码超表面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时域编码超表面机理 |
2.2.1 幅度调制编码 |
2.2.2 相位调制编码 |
2.2.3 幅相联合调制编码 |
2.3 时域编码超表面单元设计与仿真 |
2.4 时域编码超表面控制电路简介与编码设计 |
2.5 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的谐波幅相独立调控方法 |
3.1 引言 |
3.2 谐波幅相独立调控原理 |
3.3 时域编码超表面单元与阵列设计 |
3.3.1 单元设计与仿真 |
3.3.2 阵列设计 |
3.4 实验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时域超表面的高效率频率合成方法 |
4.1 引言 |
4.2 频率合成原理 |
4.3 单元结构设计与数值仿真 |
4.4 控制电路简介 |
4.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的简化无线通信发射机架构 |
5.1 引言 |
5.2 时域编码超表面信息调制原理 |
5.3 BFSK时域编码超表面无线通信发射机 |
5.3.1 消息符号映射关系设计 |
5.3.2 BFSK发射机功能实验验证与分析 |
5.4 QPSK时域编码超表面无线通信发射机 |
5.4.1 消息符号映射关系设计 |
5.4.2 时域编码超表面单元设计 |
5.4.3 QPSK发射机功能实验验证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实现多调制方案无线通信 |
6.1 引言 |
6.2 工作原理与理论分析 |
6.3 多调制方案无线通信实验验证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
(5)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聚变能与托卡马克 |
1.1.1 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格局 |
1.1.2 核聚变能 |
1.1.3 磁约束核聚变与托卡马克 |
1.1.4 ITER托卡马克及ITER计划 |
1.1.5 我国聚变及国内现有的托卡马克 |
1.2 EAST托卡马克 |
1.2.1 EAST的基本特征和参数 |
1.2.2 EAST上的渗断系统 |
1.2.3 密度剖面和等离子体极向旋转以及密度涨落、湍流测量 |
1.3 文章总结 |
1.3.1 本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1.3.2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反射计的理论原理和技术方案 |
2.1 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 |
2.2 反射计诊断原理 |
2.2.1 剖面反射计测量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密度剖面原理和分类 |
2.2.2 剖面反射计测量精度、误差来源分析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
2.2.3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径向电场以及粒子输运等测量原理 |
2.2.4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
2.3 EAST先进综合反射计的技术方案选择 |
2.3.1 剖面反射计的技术实现方案选择 |
2.3.2 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技术方案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值模拟 |
3.1 从中频信号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
3.1.1 外差正交测量系统中的IQ中频信号的信息提取 |
3.1.2 零差系统中的中频IF信号中的信息提取 |
3.2 反射计系统数据处理中的谱分析方法 |
3.3 等离子体密度剖面反演 |
3.3.1 O-mode极化的测量剖面反演 |
3.3.2 X-mode极化的测量剖面反演 |
3.3.3 等离子体完整电子密度剖面反演 |
3.4 剖面反射计中其他的注意问题 |
3.4.1 等离子体密度涨落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
3.4.2 等离子体高温相对论效应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
3.4.3 纵向磁场误差场对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 |
3.4.4 剖面反射计中的多普勒效应 |
3.4.5 反射计的极化角耦合(Pitch Angle) |
3.4.6 等离子体密度零点位置的判断 |
3.5 多普勒反射计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
3.5.0 从中频复信号中求多普勒频移的几种方法 |
3.5.1 SOL区对多普勒反射计的光路影响 |
3.5.2 多普勒系统中相关分析时的采样时钟同步问题 |
3.6 反射计系统中的自动化实时测量方法 |
3.6.1 等离子体密度零点位置自动化实时测量 |
3.6.2 用剖面反射计进行台基区高度、斜率的实时测量 |
3.6.3 用多普勒背向散射仪对等离子体极向旋转速度剖面实时测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EAST上的先进集成反射计的搭建和测试 |
4.1 集成准光学系统 |
4.1.1 准光学前端 |
4.1.2 波导传输线 |
4.1.3 基模波导喇叭和过模皱褶波导的耦合 |
4.1.4 准光学系统的测试 |
4.1.5 准光学系统中的保护措施 |
4.2 电子学系统 |
4.2.1 剖面反射计电子学系统 |
4.2.2 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电子学系统 |
4.3 其他配套辅助系统 |
4.3.1 高速数据流盘采集系统 |
4.3.2 数据存储FTP服务器 |
4.3.3 电源滤波和防浪涌系统 |
4.4 平台测试和校准系统的研制 |
4.4.1 剖面反射计中VCO线性化与动态校准 |
4.4.2 剖面反射计系统的中频降频的方案对比 |
4.4.3 8道DBS输出增益和直流偏置的调节 |
4.4.4 8道DBS一次混频IF信号的滤波器调试 |
4.4.5 8道DBS多普勒频移测试和校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射计诊断系统在EAST的初步实验结果 |
5.1 剖面反射计系统的初步测量结果 |
5.1.1 L-H模式放电中的电子密度剖面测量 |
5.1.2 利用X-mode的数据进行等离子体的密度零点判断 |
5.1.3 L-H约束模转换时台基区高度和斜率的变化 |
5.2 8道DBS系统的初步测量结果 |
5.2.1 8道DBS在等离子体L-H模放电中测量结果 |
5.2.2 LHCD功率调制加热下极向旋转速度的变化 |
5.2.3 ELMs爆发期间多普勒频移的变化 |
5.2.4 ELMs缓解抑制时准相干模QCM研究 |
5.2.5 利用多普勒反射计观察到的其他湍流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1.1 先进集成反射计准光学收发前端研制 |
6.1.2 剖面反射计电子学系统的研制 |
6.1.3 8道多普勒背向散射仪的电子学系统 |
6.1.4 其他辅助系统的搭建 |
6.1.5 先进集成反射计系统在EAST实验中的测量结果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6.2.1 密度涨落对电子密度剖面测量的影响的数值模拟 |
6.2.2 减少准光学传输系统中的反射 |
6.2.3 湍流模式和机理的研究 |
6.2.4 湍流的波数谱的绝对定标测量 |
6.2.5 极化方案更改 |
6.2.6 改用一次IQ混频来进行动态校准 |
6.2.7 利用FPGA技术实现实时测量和反馈控制 |
6.2.8 电子学机箱和电源滤波改造 |
附录A 基模高斯光学理论 |
附录B 高斯光束薄透镜变换理论 |
附录C DBS准光学前端设计 |
附录D 主要器件的参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信号基因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特征参数提取现状 |
1.2.1.1 有意调制特征研究现状 |
1.2.1.2 无意调制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基因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2.3 总结 |
1.3 本文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雷达辐射源信号波形差异成因分析 |
2.1 信号基因特征定义 |
2.1.1 电磁基因特征合理性分析 |
2.2 雷达辐射源模块对雷达信号波形的影响 |
2.2.1 发射机主要模块对波形影响的理论分析 |
2.2.1.1 波形生成器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
2.2.1.2 振荡器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
2.2.1.3 放大器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
2.2.1.4 脉冲调制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
2.2.1.5 混频器对信号产生的影响 |
2.2.1.6 频率合成器 |
2.2.2 发射机主要模块对波形影响的仿真分析 |
2.2.2.1 模数转换器 |
2.2.2.2 射频放大器 |
2.2.2.3 混频器 |
2.2.2.4 射频滤波器 |
2.3 主振式雷达发射机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模型 |
3.1 生物基因表征模型 |
3.1.1 生物基因属性分析 |
3.1.2 生物基因表征确定性模型 |
3.1.2.1 图模型 |
3.1.2.2 布尔网络 |
3.1.2.3 微分方程 |
3.2 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模型 |
3.2.1 雷达信号基因特征表征的多项式模型 |
3.2.1.1 多项式模型 |
3.2.1.2 雷达信号的表征模型 |
3.2.2 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提取模型 |
3.2.2.1 Weierstrass逼近定理 |
3.2.2.2 传输系数求解 |
3.2.2.3 系数矩阵求解 |
3.2.3 雷达信号基因特征求解 |
3.2.3.1 单基因特征求解 |
3.2.3.2 多基因特征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VGG-ResNet与信号基因特征增强的雷达辐射源识别 |
4.1 VGG和 ResNet |
4.1.1 VGG算法 |
4.1.2 ResNet算法 |
4.2 特征增强 |
4.3 基于VGG-ResNet和基因特征的辐射源识别算法 |
4.3.1 网络设计 |
4.3.2 基于VGG-ResNet和基因特征雷达辐射源识别流程 |
4.4 实验验证 |
4.4.1 不同网络信号识别性能对比 |
4.4.2 基因特征增强的雷达辐射源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重构数传发射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软件无线电及微波上变频器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现状 |
1.2.2 微波上变频器研究现状 |
1.3 软件无线电发射机研究现状及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及发射机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软件无线电基本理论 |
2.2.1 信号采样理论 |
2.2.2 多速率信号处理 |
2.3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
2.4 基于SDR的可重构发射机系统方案设计 |
2.4.1 需求分析 |
2.4.2 系统方案设计 |
2.4.3 链路预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变频系统功能模块研究及设计 |
3.1 引言 |
3.2 双端口射频器件的网络散射参量 |
3.3 射频传输线的阻抗设计 |
3.4 混频器的研究及设计 |
3.4.1 混频器工作原理概述 |
3.4.2 混频器分类 |
3.4.3 混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3.4.4 混频器的设计 |
3.5 放大器的研究及设计 |
3.5.1 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3.5.2 放大器的设计 |
3.6 频率合成器的研究及设计 |
3.6.1 PLL频率合成技术 |
3.6.2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3.6.3 PLL频率合成器的仿真及设计 |
3.7 滤波器的研究及设计 |
3.7.1 滤波器的分类 |
3.7.2 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3.7.3 平行耦合式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研究及设计 |
3.8 电源供电模块的设计 |
3.8.1 直流降压稳压模块 |
3.8.2 负电压生成模块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变频系统的功能实现 |
4.1 引言 |
4.2 电源供电模块的测试 |
4.3 混频器的功能性测试 |
4.4 功率放大器的测试及优化 |
4.4.1 功放的增益 |
4.4.2 功放的输入回波损耗 |
4.4.3 功放的输入阻抗 |
4.4.4 功率放大器端口失配优化设计与测试 |
4.5 增益模块的测试 |
4.6 PLL频率合成器的调试 |
4.6.1 单片机的SPI总线控制 |
4.6.2 PLL频率合成器测试结果 |
4.7 平行耦合式微带线带通滤波器测试及分析 |
4.8 带通滤波器测试 |
4.9 上变频系统调试 |
4.9.1 上变频系统的线损 |
4.9.2 本振通道的测试及分析 |
4.9.3 上变频系统测试及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重构数传发射机系统功能验证 |
5.1 引言 |
5.2 软件无线电平台调制方案实现 |
5.2.1 BPSK调制信号的发射实现 |
5.2.2 MPSK调制的发射机设计及实现 |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发射机系统的装配调试 |
5.3.1 发射机系统调试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E类功率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与发射机技术的进展 |
1.1.1 无线通信与发射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1.1.2 主要发射机技术介绍 |
1.2 极坐标发射机的研究动态 |
1.2.1 EER发射机 |
1.2.2 极坐标发射机 |
1.3 E类功放的研究动态 |
1.3.1 开关类功放 |
1.3.2 E类功放的基本结构与应用 |
1.3.3 E类功放的研究热点 |
1.3.4 E类功放的竞争优势 |
1.3.5 E类功放国内研究现状 |
1.3.6 E类功放研究的遗留问题和研究方向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改进E类功放性能的非谐波负载网络设计方法 |
2.1 理想E类功放的基本原理 |
2.1.1 经典E类功放原理 |
2.1.2 逆E类功放原理 |
2.2 部分非理想因素对逆E类功放性能的影响 |
2.2.1 晶体管输出电容对逆E类功放性能的影响 |
2.2.2 逆E类功放的频率上限 |
2.2.3 非理想因素对逆E类功放性能影响的小结 |
2.3 谐波匹配网络与非谐波匹配网络概述 |
2.3.1 谐波匹配网络 |
2.3.2 非谐波匹配网络 |
2.4 具有等效串并联谐振网络的E类功放设计方法 |
2.4.1 E-SP类功放的原理分析 |
2.4.2 E-SP类功放性能的数值仿真结果 |
2.4.3 E-SP类功放的传输线结构 |
2.4.4 E-SP类功放设计与低频实验验证 |
2.4.5 微带传输线E-SP类功放实验验证 |
2.4.6 E-SP类功放的小结 |
2.5 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_2类功放设计方法 |
2.5.1 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_2类功放原理分析 |
2.5.2 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_2类功放性能的数值仿真验证 |
2.5.3 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_2类功放的实验验证 |
2.5.4 具有有限电感的单端E/F_2类功放的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类功放漏极幅度调制的非理想特性 |
3.1 高漏极直流供电电压时逆E类功放性能的分析 |
3.1.1 高漏压供电对E类功放性能的影响 |
3.1.2 有限漏极电流对逆E类LDMOS功放性能的影响分析 |
3.1.3 受有限漏极电流限制的逆E类功放性能仿真验证 |
3.1.4 受有限漏极电流限制的逆E类功放性能的实验验证 |
3.1.5 高漏压供电时逆E类功放的性能小结 |
3.2 低漏极直流供电电压时E类功放性能的分析 |
3.2.1 低漏压供电对E类功放性能的影响 |
3.2.2 晶体管非线性输出电容对E类功放性能影响的分析 |
3.2.3 晶体管非线性输出电容对E类功放性能影响的仿真验证 |
3.2.4 低漏压供电时E类功放漏极效率提升方案 |
3.2.5 低漏压供电时E类功放漏极效率提升方案的实验验证 |
3.2.6 低漏压供电时E类功放的性能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类功放的极坐标发射机 |
4.1 WCDMA极坐标发射机的原理验证系统 |
4.1.1 WCDMA极坐标发射机方案简介 |
4.1.2 WCDMA极坐标发射机的测试结果 |
4.2 极坐标发射机中ΔΣ电源调制器的非理想特性分析 |
4.2.1 电源调制器晶体管饱和电压对极坐标发射机性能的影响 |
4.2.2 有限带宽和脉宽误差对ΔΣ电源调制器幅度调制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的简介 |
1.2 光子集成芯片中的非线性研究现状 |
1.2.1 光子集成芯片 |
1.2.2 氮化硅波导 |
1.2.3 硅基波导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辅助激光加热的集成微腔耗散光孤子产生 |
2.1 背景介绍 |
2.2 微腔耗散光孤子理论与辅助激光加热方案原理 |
2.2.1 光学微腔主要特征参数 |
2.2.2 微腔克尔光梳DKS锁模机理 |
2.2.3 辅助激光加热基本原理 |
2.2.4 辅助激光加热方案的理论模型 |
2.2.5 辅助激光对DKS锁模过程的影响分析 |
2.3 基于辅助激光加热的Si3N4 微腔DKS产生 |
2.3.1 Si_3N_4 微腔参数测量 |
2.3.2 微腔耗散光孤子的稳定产生 |
2.4 基于辅助激光加热方案的DKS的特性测量 |
2.4.1 DKS相干性测量 |
2.4.2 DKS频率稳定性 |
2.4.3 DKS的时域特征 |
2.4.4 背向散射辅助光对DKS的扰动 |
2.5 基于辅助激光加热方案的DKS新的物理特性 |
2.5.1 DKS新的存在区间 |
2.5.2 确定性孤子产生 |
2.5.3 光孤子突发现象 |
2.5.4 DKS状态的自动恢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集成克尔光梳的先进光传输技术 |
3.1 背景介绍 |
3.2 基于Kerr-EO混合光梳的大容量相干通信 |
3.2.1 Kerr-EO混合光梳的产生 |
3.2.2 基于Kerr-EO混合光梳的相干通信实验 |
3.3 基于关联DKS光梳的大容量相干通信 |
3.3.1 基于收发端频率锁定的多波长光源的相干通信介绍 |
3.3.2 关联克尔光梳的异地再生 |
3.3.3 基于关联克尔光梳的相干通信 |
3.3.4 基于关联克尔光梳相干通信的DSP算法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子芯片的载波提取与全光再生技术研究 |
4.1 基于高Q值集成Si_3N_4 微环的载波提取 |
4.1.1 背景介绍 |
4.1.2 高Q值 Si_3N_4 微环腔中OPA的理论模型 |
4.1.3 高Q值微腔特性测量 |
4.1.4 微腔中的OPA特性研究 |
4.1.5 基于微环腔载波提取的SHD实验研究 |
4.2 基于硅基波导的多波长全光信号再生 |
4.2.1 背景介绍 |
4.2.2 硅基波导中多波长再生的理论模型 |
4.2.3 基于硅基波导的多波长全光再生器方案设计 |
4.2.4 硅基波导中多波长再生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发射机系统设计与分析 |
2.1 速调管的工作特性 |
2.2 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
2.3 发射机系统设计 |
2.3.1 工作原理及流程 |
2.3.2 速调管规范 |
2.3.3 发射机改善因子分配 |
2.4 系统可靠性设计 |
2.5 发射机系统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射机分系统设计 |
3.1 刚性调制器设计 |
3.1.1 设计综述 |
3.1.2 调制器工作原理 |
3.1.3 调制器设计 |
3.2 高压开关电源设计 |
3.2.1 方案综述 |
3.2.2 参数设计 |
3.3 其他辅助电源设计 |
3.3.1 灯丝电源设计 |
3.3.2 磁场电源设计 |
3.3.3 钛泵电源设计 |
3.4 冷却系统设计 |
3.5 监控电路设计 |
3.5.1 发射机加电工作流程 |
3.5.2 监控状态 |
3.5.3 监控分机主要接口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机整机性能测试 |
4.1 发射机测试内容 |
4.1.1 输出功率 |
4.1.2 带内起伏 |
4.1.3 系统功耗 |
4.1.4 发射射频脉冲包络 |
4.1.5 发射机改善因子 |
4.1.6 发射机控保测试 |
4.2 测试保障条件 |
4.2.1 测试仪器仪表 |
4.2.2 测试条件 |
4.3 测试结果 |
4.3.1 输出功率 |
4.3.2 系统功耗 |
4.3.3 射频包络参数 |
4.3.4 改善因子 |
4.3.5 工作性能参数 |
4.3.6 开机时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离散脉冲发射机系统的微波相位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研究[D]. 张向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11(05)
- [2]合肥光源储存环高频系统升级和相关物理研究[D]. 林宏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3]数字发射机中的前瞻运算Delta-sigma调制器设计与实现[D]. 王泽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时域超表面理论研究与应用[D]. 戴俊彦. 东南大学, 2019(01)
- [5]EAST托卡马克上的先进集成微波反射计诊断系统[D]. 胡健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6]基于信号基因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D]. 张杭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可重构数传发射机系统设计[D]. 陈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8]E类功率放大器研究[D]. 游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9]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全光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 耿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一种C波段速调管发射机设计[D]. 王凌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