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萨尔》中的苯教文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增宝当周[1](2021)在《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文学研究、文化阐释、艺人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区域化特征解析、史诗遗迹遗物普查、史诗艺术研究等方面均有不少力作问世,尤其在新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格萨尔》史诗文学研究的口头诗学转向、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实践及非遗语境下对史诗传承传播的关注更使《格萨尔》史诗研究在新世纪有了新的发展向度。
王万平,杨么梅[2](2021)在《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四川省九寨沟县和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中流传着一个名为《阿尼嘎萨》的故事。这是一部关于英雄祖先的宏大叙事,可以视为白马藏人的史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山神之子,从"卵状物"中诞生,兄弟姐妹都是苯教神灵,具有鲜明的斯巴苯教色彩。这个故事与其他涉藏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有着相同结构,包括英雄的诞生、成长、娶亲、降妖、除魔等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抑强扶弱、为民除害的主题,演述形式也是边讲边唱、讲唱结合。因此,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应该是格萨尔史诗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一个文本。文章认为,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为研究早期苯教形态提供了生动材料,是研究《格萨尔王传》形成演变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汉藏文化交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应该成为"格萨尔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李若碧[3](2021)在《《格萨尔》批评文本研究(1986-1999)》文中提出
郑睿[4](2021)在《新世纪以来《格萨尔》批评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琪佳[5](2021)在《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格萨尔》史诗活态化重塑》文中提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至今仍旧以传承人说唱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这也是史诗保持“活态化”的重要原因。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活态化”是其传承与保护的核心要义。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来探讨《格萨尔》史诗的“活态化”传承。从媒介自身的技术逻辑来分析史诗传播的特点。采用横向传播特征对比与纵向历史梳理相结合的思路,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在横向上分别从媒介的物质性、媒介的时空偏向、媒介物质性与身体传播三个维度来考察媒介如何影响史诗的传播实践,纵向上梳理媒介发展历史与史诗传播历史,以期发现史诗在使用媒介进行传播如何从“活态化”走向“文本化”,并且展望数字媒介如何重塑《格萨尔》史诗的“活态化”。第一章主要阐释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并介绍《格萨尔》史诗及艺人。第二章主要介绍口语媒介的物质性、时空偏向以及口语媒介与艺人身体关系,阐释史诗在口语媒介时期“活态化”的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复制媒介如何造成《格萨尔》史诗文本化,阐述书写媒介与电子媒介的技术逻辑,媒介技术设备如何限制史诗的“活态性”。第四章阐述当下数字媒介下史诗传播的技术逻辑,数字媒介重塑《格萨尔》史诗“活态化”的合理性,展望未来赛博空间中的格萨尔史诗传播。第五章主要阐述从口语媒介到复制媒介的转变对史诗产生的影响,从传播者身份、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三方面论述史诗“文本化”特征。
洛绒涛格[6](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认为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刘晓鑫[7](2021)在《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文中提出苯教中有关蝙蝠的仪轨已经失传,现只留存祭仪文本。笔者在梳理民间苯教文献的过程中,共发现15篇《蝙蝠经》文献,这些文本除结构和叙述方式具有地域性差异外,其内容均大同小异。本文拟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3个文本进行研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译注和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这些文本对蝙蝠身体的超能、效能等都虽有不同的描述,但蝙蝠却几乎都是以人神使者的身份出现。受宗教、世俗文化的影响,蝙蝠在藏族文学、艺术、史诗中均具有双重角色。藏族及其周边文化中蝙蝠意象的类同,无疑是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具体例证,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本篇论文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已经出版的民间苯教文献版本以及经文的保存现状。第二章从搜集的15篇《蝙蝠经》文献中选译3篇书写较为规范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第三章对选译的3篇《蝙蝠经》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第四章从民俗文化中蝙蝠的称谓、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族医药入手,探讨蝙蝠在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双重意象特征。
杜璐[8](2020)在《“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来对藏地的书写,是以藏地文化变迁为主轴,突出对藏地文学真实性的追寻,对“有生命的共同体”的祈愿,对藏地现代性的反思等,这也因此具有了“民族志”的性质。虽有学者介入此话题,却留有较大延伸空间。正因为如此,笔者借鉴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序,细读阿来的小说以及其他作品,呈现藏民族从古至今的社会文化变迁史,并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角度,深描阿来民族志书写的情感追求,从中揭示作品体现的独特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具体如下:第一章:“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呈现。王铭铭认为民族志创作者对社会文化的表述离不开基于三种关系的阐释。纵观阿来的文学创作,发现有部分小说和非虚构作品,具有民族志的特征和价值。以时间为序,主要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佛)三个维度为切入点,探寻阿来对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地理风物、价值观念、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的动态呈现。作者把这些文化素材或以文化背景融入作品,或以文化片段的形式直接插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民族志般的文化记忆功能。第二章:“民族志”书写的情感理路。从追求藏地文学“真实性”、消除民族隔阂以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以及现代性反思等角度阐释阿来民族志书写的情感追寻。面对藏地文学市场上存在的文化误读现象,阿来期望以自己的创作实现文学上的“拨乱反正”。他借鉴人类学的写作方式,在“田野归去来”间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并以主客位相结合的视角客观地对其进行解读,从而避免了文化误读。唯有消灭文化误读,正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才能对外实现与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并从传统与现代的对照中实现对本民族内部的现代性反思。第三章:对阿来“民族志”书写的反思。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使作家们开始借用其他不同学科的方法和观念,以期重塑文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阿来以阿坝嘉绒和甘孜康巴为叙述空间,追溯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并以发展的眼光记录下地域民族文化的变迁,实现了对地域民族文化的深描。他又不仅仅沉醉于对地方和民族的表现,而是以此为窗口,从特殊走向普遍,使其作品深具人类性关怀。“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结合以及对藏民族社会文化从古到今的历时性叙述进一步丰富了藏族文学的表现维度。当然,其民族志书写并不是完美无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由于阿来本人对教职人员的质疑和不信教的价值取向导致其作品对宗教内在精神的揭示不够,对史料的过度引用造成其部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性失衡。
完得冷智[9](2020)在《藏族诞生礼仪研究 ——以青海热贡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藏族诞生礼仪是藏族人生礼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藏族人及藏族社会文化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基于藏族诞生礼仪的仪轨文献考释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全面阐述藏族诞生礼仪及藏族传统生育观念、行为和习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诞生礼仪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现代化社会进程中传统生育文化的变迁及原因等内容。其中文献部分有敦煌古藏文文献、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仪轨文献、《格萨尔》史诗文本和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仪轨文献中记载的相关内容进行考释。田野调查部分有“热贡(?)”地区作为主要田野点,藏族诞生礼仪的仪式过程、结构、特征、功能、内涵、宗教元素、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和原因等内容进行全面叙述,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藏族传统诞生礼仪之文献考释部分;第二章为田野点热贡地区的概况和藏族诞生礼仪之孕前礼仪部分;第三章为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之孕期礼仪部分;第四章为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之诞生后礼仪部分;第五章为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与宗教信仰部分;第六章为热贡地区藏族传统生育文化变迁与原因部分内容。热贡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中,藏族为主多民族文化交流和相融,和谐共存,已成为安多地区多元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典型区域。藏族人生礼仪及诞生礼仪也在本地广泛留存,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特征。对于热贡藏区来说,求子礼是诞生礼仪及孕前礼仪的一部分,若夫妇未有继承的子嗣,一般指男婴,才举行求子礼仪。尤其各村举办的“六月鲁茹”仪轨中,也有繁衍子孙、种族延续等特殊意义的“求子礼”活动,其中浪加村的“阿妈鲁姆”及求子礼内容独具特色,含有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文化现象。“孕期礼仪”是诞生礼仪的中间部分,有保护孕妇和婴儿的忌人、忌物、忌事、忌语、忌食、忌动物、忌时和忌地等孕期禁忌类;护轮、嘎乌、护身结等护身符类;朝圣、转经和念经等积德行善仪轨类;解决突发性疾病和障碍的“嘉哇”仪轨类;为了求男婴而举办的“德吉仪轨”等内容。“诞生后礼仪”是诞生礼仪的最后部分,有保护孕妇和婴儿的分娩期礼仪类;“登喀”、“哒喀”和“努顿”的诞生庆典等内容组成。本土宗教苯教的兴衰和印度佛教的传入,它们互相吸收并完善,已形成特色显明的藏传佛教宗教文化系统。已融入世俗生活的各个领域,诞生礼仪也不另外。有藏族原始宗教信仰之山神崇拜和“吉拉(?)”神崇拜、“鲁(?)”神崇拜、生殖崇拜、禁忌((?))、神巫师与神舞“鲁茹(?)”祭祀等内容。另外苯教信仰体系中的“消除奈止法(?)”和各种禳解仪轨;佛教信仰体系中的布施、放生、转经、护咒和护轮等大小仪轨做法都是为了子孙繁衍、降妖伏魔和消灾辟邪,达到孕妇顺利分娩和胎儿健康成长的仪式目的。热贡藏区诞生礼仪中的生育观念、行为和习俗也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过渡,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发生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变迁,原有的价值观念、结构体系渐渐受到了破坏及消失。虽然传统文化通过变迁调适新的环境,但并非所有变迁都是调适性的。热贡藏区诞生礼仪中的生育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有:现代化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社会法律制度的改革;多民族文化交流;传统生育观念的革新;生活方式转变等原因。
次央[10](2019)在《史诗《格萨尔》专家系列访谈(四)李连荣:《格萨尔》研究路漫漫其修远》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前我国《格萨尔》研究的新一代年轻学者,李连荣从学生时代开始深入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在田野调查和文本资料研究中,特别是对1958—2000年间搜集到的手抄本和木刻本的《格萨尔》进行了详细的编目整理。探究《格萨尔》源头,挖掘其背后的藏文化根基是他在《格萨尔》研究道路上探索不止的原动力。
二、《格萨尔》中的苯教文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格萨尔》中的苯教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格萨尔》史诗的文学研究与口头诗学转向 |
二、《格萨尔》史诗的文化阐释与艺人研究 |
三、《格萨尔》史诗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
四、《格萨尔》史诗区域文化与史诗遗迹遗物研究 |
五、《格萨尔》史诗的艺术研究 |
六、《格萨尔》史诗的学术历程研究 |
七、总结与展望 |
(一)在《格萨尔》史诗研究领域,史诗所反映的 |
(二)21世纪以来,随着口头诗学理论和表演 |
(三)跨学科的《格萨尔》史诗研究是21世纪史 |
(四)《格萨尔》史诗各个环节的专题研究是展 |
(2)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阿尼嘎萨》的田野文本 |
(一)文县的《阿尼嘎萨》 |
(二)九寨沟县的《阿尼嘎萨》 |
(三)平武县的《阿尼嘎萨》 |
二、《阿尼嘎萨》的文化特征 |
(一)山神之子 |
(二)卵生起源 |
(三)苯教神灵 |
三、《阿尼嘎萨》的研究价值 |
(一)斯巴苯教研究方面的价值 |
(二)“格萨尔学”研究方面的价值 |
(三)汉藏文化交融研究方面的价值 |
结 论 |
(5)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格萨尔》史诗活态化重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媒介环境学研究现状 |
(二)关于《格萨尔》史诗的研究现状 |
(三)传播学与《格萨尔》史诗研究 |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媒介环境学视阈解读及格萨尔史诗介绍 |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解读 |
一、媒介环境学理论命题 |
(一)媒介是非中性的 |
(二)每一种媒介都有一套独特的偏向 |
(三)媒介后果:文化/技术的共生 |
二、媒介环境学研究路径:媒介、社会与人 |
(一)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 |
(二)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 |
第二节 《格萨尔》史诗与格萨尔艺人介绍 |
一、《格萨尔》史诗起源 |
二、《格萨尔》史诗内容介绍 |
三、格萨尔艺人介绍 |
四、《格萨尔》史诗特点 |
(一)口头程式化 |
(二)活态性 |
(三)内容开放性 |
第二章 口语媒介与《格萨尔》史诗“活态化” |
第一节 口语媒介环境与《格萨尔》史诗的诞生 |
一、史诗诞生的政治环境 |
二、史诗诞生的经济环境 |
三、史诗诞生的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口语媒介与《格萨尔》史诗物质性分析 |
一、口语媒介与史诗说唱旋律 |
二、口语媒介与史诗程式化的套语 |
三、口语媒介与史诗演说“场景” |
第三节 口语媒介与《格萨尔》史诗的时空逻辑 |
一、口语媒介与史诗的时间偏向 |
(一)史诗的横向同步表演 |
(二)史诗口头记忆的纵向传承 |
二、口语媒介与史诗的空间延伸 |
第四节 口语媒介与《格萨尔》史诗身体传播实践 |
第三章 复制媒介环境与《格萨尔》史诗“文本化” |
第一节 复制媒介环境与《格萨尔》史诗文本化 |
第二节 书写媒介与《格萨尔》史诗的传播 |
一、书写媒介与史诗传播环境 |
(一)藏文创制与吐蕃政权的建立 |
(二)藏文创制与藏传佛教的传播 |
二、书写媒介与史诗传播物质性分析 |
(一)书写工具与史诗传播实践 |
(二)文字的符号逻辑:言语的书面化 |
(三)印刷与排版 |
三、书写媒介与史诗时空偏向 |
(一)史诗传承与书写媒介的留存性 |
(二)史诗表征与书写媒介的封闭空间 |
四、书写媒介与史诗的“离身”实践 |
(一)感官偏向-视觉的延伸 |
(二)《格萨尔》艺人身体的“缺席” |
第三节 电子媒介与《格萨尔》史诗的“拟态化” |
一、电子媒介环境与史诗传播现状 |
(一)西藏广播事业与史诗的声音传播 |
(二)西藏电视事业与史诗的影像传播 |
二、电子媒介与史诗传播物质性分析 |
(一)广播媒介物质性分析 |
(二)电视媒介物质性分析 |
三、电子媒介与史诗传播时空偏向 |
(一)广播与史诗传播的时间偏向 |
(二)电视与史诗传播的时间偏向 |
四、电子媒介与史诗身体传播 |
(一)艺人身体的模拟在场 |
(二)史诗受众感官的调动 |
第四章 媒介环境变迁与史诗“灵光”的消逝 |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与史诗传播形式变迁 |
一、史诗从集体创作到个体创作 |
二、史诗从仪式模式到传输模式 |
第二节 媒介环境与《格萨尔》说唱者身份变迁 |
一、说唱者从游吟诗人到职业化艺人 |
二、史诗艺人从诗性思维到世俗思维 |
第三节 媒介环境与史诗内容变迁 |
一、史诗内容从可创造性到固定化 |
二、史诗主题从原始信仰到佛教化 |
三、史诗从民间文化到精英文化 |
第五章 数字媒介与《格萨尔》史诗活态化重塑 |
第一节 数字媒介的物质性分析 |
一、数字媒介的物质性分析 |
二、数字媒介下的格萨尔史诗传播偏向 |
三、数字媒介与史诗的具身传播 |
第二节 数字媒介重塑史诗传播的合理性 |
一、去中心化传播模拟集体与社区传播 |
二、信息的中性化与史诗内容的“原真性” |
第三节 赛博空间下的史诗活态化重塑 |
一、多媒体性对史诗说唱行为的重塑 |
二、互动性对史诗仪式传播的重塑 |
三、虚拟性对史诗说唱场景还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6)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
二、“八大修传”系统 |
三、小结 |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
一、绛阳钦则旺波 |
二、工珠·云丹嘉措 |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
一、弥旁的父母 |
二、居.弥旁的生平 |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
二、版本与内容 |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
一、语言学作品 |
二、医学着作 |
三、历算着作 |
四、占卜类文本 |
五、工巧明文本 |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
八、小结 |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
二、四无碍智 |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
二、弥旁的辩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利美”观修 |
一、依止本尊文殊 |
二、格萨尔王崇拜 |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
一、弥旁的“利美”观 |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一、对弥旁的评价 |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整理出版的民间苯教文献及保存现状 |
第一节 文献概述 |
第二节 民间苯教文献中的《蝙蝠经》 |
第三节 经文的保存现状及流传的年代问题 |
第二章 《蝙蝠经》选译 |
第一节 《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第一辑)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二节 《古藏文苯教手抄珍本文献》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三节 《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三章 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文本解析 |
第一节 文本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文本内容解析 |
第三节 蝙蝠祭仪出现及失传原因初探 |
第四章 蝙蝠在民俗文化中的意象 |
第一节 蝙蝠的称谓 |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中的蝙蝠形象 |
第三节 民间艺术中的蝙蝠形象 |
第四节 医药中的蝙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民族志的界定及与文学的交融 |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 |
第一章 “民族志”书写的文本呈现 |
第一节 人人关系的本真体现 |
第二节 人物关系的理性反思 |
第三节 人神(佛)关系的深情爬梳 |
第二章 “民族志”书写的情感理路 |
第一节 作“真实”的记录者 |
第二节 构建有生命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现代性反思与族群焦虑 |
第三章 对阿来“民族志”书写的反思 |
第一节 “民族志”书写的价值 |
第二节 “民族志”书写的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9)藏族诞生礼仪研究 ——以青海热贡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对仪式理论的研究概况 |
二、国外藏族人生礼仪及诞生礼仪的研究概况 |
三、国内藏族诞生礼仪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藏族传统诞生礼仪考释 |
第一节 敦煌古藏文文献中藏族诞生礼仪 |
一、敦煌古藏文文献P.T.0055号卷 |
二、敦煌古藏文文献P.T.0127号卷 |
三、敦煌古藏文文献P.T.0739、P.T.0534号卷 |
第二节 苯教文献中藏族诞生礼仪 |
一、《斯塞奥哇达琼(?)》 |
二、苯教古文献《制伏奈止法(?)》 |
第三节 《格萨尔》史诗中藏族诞生礼仪 |
一、《格萨尔》史诗中的孕前礼仪 |
二、《格萨尔》史诗中的孕期礼仪 |
三、《格萨尔》史诗中的诞生后礼仪 |
第二章 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之孕前礼仪 |
第一节 热贡历史文化风貌 |
一、地理环境 |
二、宗教信仰 |
三、民间文化 |
第二节 热贡地区孕前礼仪之求子礼 |
一、求子礼概述 |
二、卜算仪轨 |
三、放生仪轨 |
四、转经和朝圣 |
五、布施和圣物 |
六、拉则、煨桑和风旗 |
七、招运和念经 |
第三节 热贡“鲁茹节”及其求子礼 |
一、“鲁茹”与求子 |
二、浪加村“鲁则” |
三、阿妈鲁姆与求子礼 |
第三章 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之孕期礼仪 |
第一节 孕期禁忌 |
一、何谓禁忌 |
二、孕期禁忌 |
三、孕期禁忌的特征及功能 |
第二节 孕期防护 |
一、藏族防身习俗:“瑟”、“托架” |
二、护身符 |
三、行善、“嘉哇”仪轨 |
第三节 孕期“护咒”及“德吉仪轨(?)” |
一、孕期护咒 |
二、文献记载的“德吉仪轨(?)” |
二、田野中的“德吉仪轨(?)” |
第四章 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之诞生后礼仪 |
第一节 分娩期礼仪 |
一、分娩期护咒 |
二、分娩期禁忌 |
三、分娩期礼仪 |
第二节 诞生后庆典“登喀”礼仪 |
一、生辰卦算 |
二、“登喀”庆宴 |
三、“梅托”火堆和礼物 |
第三节 诞生后庆典“哒喀”和“努顿” |
一、“哒喀(?)” |
二、“努顿(?)” |
三、礼物 |
四、“郭敦(?)”礼仪 |
第五章 热贡地区藏族诞生礼仪与宗教信仰 |
第一节 神灵崇拜 |
一、“阿尼夏吾(?)”崇拜 |
二、“金刚亥母(?)”崇拜 |
三、“吉拉(?)”崇拜 |
第二节 “鲁”、“鲁茹”与生殖崇拜 |
一、“鲁(?)” |
二、“鲁茹(?)” |
三、生殖崇拜 |
第三节 禁忌、禳解与行善仪轨 |
一、禁忌 |
二、“嘉哇(?)”禳解仪轨 |
第六章 热贡地区藏族传统生育文化的变迁及原因 |
第一节 藏族传统生育文化的变迁 |
一、选择生育母体的观念变迁 |
二、自然生育向计划生育的变迁 |
三、男性偏好的传统生育观念变迁 |
四、家庭人口数、家庭规模和结构变迁 |
第二节 藏族传统生育文化变迁的原因 |
一、传统生育观念、行为和习俗的具体变迁 |
二、藏族传统生育文化变迁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10)史诗《格萨尔》专家系列访谈(四)李连荣:《格萨尔》研究路漫漫其修远(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研之路 |
二、结缘《格萨尔》 |
三、《格萨尔》渊源 |
四、《格萨尔》手抄本 |
五、《格萨尔》研究现状 |
四、《格萨尔》中的苯教文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以来《格萨尔》史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增宝当周.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白马藏人的《阿尼嘎萨》:文本、特征及价值[J]. 王万平,杨么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格萨尔》批评文本研究(1986-1999)[D]. 李若碧.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世纪以来《格萨尔》批评文本研究[D]. 郑睿.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格萨尔》史诗活态化重塑[D]. 王琪佳.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6]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7]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D]. 刘晓鑫. 兰州大学, 2021
- [8]“民族志”书写:阿来的作品研究[D]. 杜璐. 西南大学, 2020(01)
- [9]藏族诞生礼仪研究 ——以青海热贡地区为例[D]. 完得冷智.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史诗《格萨尔》专家系列访谈(四)李连荣:《格萨尔》研究路漫漫其修远[J]. 次央. 西藏研究,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