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裴倩倩[1](2017)在《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资源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白虾(脊尾白虾、安氏白虾)历史上是长江口“五大渔汛”之一,是长江口重要的渔业捕捞对象,同时在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的影响,长江口生态系统全面衰退,脊尾白虾资源和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对长江口水域脊尾白虾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脊尾白虾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繁殖生物学、资源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丰富、更新和储备长江口脊尾白虾的研究资料,为长江口脊尾白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1.长江口白虾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2015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长江口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结合该水域的水文情况,研究长江口白虾的季节资源丰度、平面分布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脊尾白虾和安氏白虾丰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均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脊尾白虾主要分布在北支水域,安氏白虾主要分布于南支水域;通过对两种白虾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脊尾白虾和安氏白虾的分布主要受盐度、水温、溶解氧和pH等影响。2.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研究通过周年逐月采样,对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脊尾白虾体长范围为257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3555 mm,平均体长(48.32±9.07)mm;周年间月性比变化介于0.891.63,年平均性比为1.12±0.22,雌雄数量差异不显着(P>0.05);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期在310月,繁殖高峰期在58月,其中56月繁殖群体以越年虾为主,7月繁殖群体以当年虾为主;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6608000egg,与体长(L)呈直线相关,F=68.86L-2072(R2=0.498);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重(W)也呈直线相关,F=318.5W+267.0(R2=0.504)。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2.97154.35egg/mm,个体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107.871964.66egg/g。F、FL与各生物学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FW仅与空壳重、成熟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F、FL与体长、体重、空壳重、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与卵巢重呈线性相关;FW与卵巢重呈幂函数相关,与成熟系数呈线性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F与卵巢重密切相关。3.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参数及持续渔获量分析运用FiSAT II软件对脊尾白虾的生长参数以及种群补充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雌虾的体长组成范围为2774mm,其中3550mm的个体占绝对优势;生长系数(K)和极限体长(L∞)分别为1.01和79.8mm,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4.81、1.9和2.87。当前长江口近岸水域脊尾白虾的资源开发率(E)为0.597,大于Fopt(0.5)。利用长度结构的VPA方法估算的年平均资源量为2.234×109ind,463.54t。通过对单位补充量产量、资源量、渔获产量分析表明,该群体利用合理,开捕体长亦处最佳位置,同时建议在78月实休渔期。
裴倩倩,张涛,杨刚,赵峰,宋超,庄平[2](2017)在《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对长江口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脊尾白虾体长在257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3555mm,平均体长(48±9)mm;周年间月性比变化介于0.891.63,年平均性比为1.12±0.22,卡方检验雌雄数量差异不显着;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期在3—10月,繁殖高峰期在5—8月;5—6月繁殖群体以越年虾为主,7月繁殖群体以当年虾为主;个体绝对生殖力(F)在6608000粒,与体长(L)呈直线相关,F=68.86L-2072(R2=0.498);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重(W)也呈直线相关,F=318.5W+267.0(R2=0.504)。
温周瑞,谢平,徐军[3](2012)在《太湖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对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的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梅梁湾采样期间日本沼虾的月性比变化于0.61~1.77之间,总平均性比为1.03,贡湖湾采样期间的月性比变化于0.55~1.65之间,总平均性比为0.99,卡方检验雌雄数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梅梁湾与贡湖湾日本沼虾主要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9月下旬.抱卵率出现6月和8月两个高峰,前者高于后者.5~7月繁殖群体以越年虾为主,8月份以小规格的当年虾占绝大部分.绝对抱卵量与体质量呈直线相关,与体长成指数关系.相对抱卵量与体质量、体长没有相关关系.8月份越年虾绝对繁殖力显着大于当年虾,但相对繁殖力没有明显差异.梅梁湾5月、8月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了显着高于贡湖湾,抱卵虾体长、体质量也较贡湖湾大.5月份、8月份梅梁湾日本沼虾性腺成熟系数分别为(21.0±8.7)%(n=5)、(15.7±6.2)%(n=63),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
刘蕊[4](2009)在《渤、黄、东海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逐月与年间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1973~1982年渤、黄、东海蓝点马鲛逐月机轮拖网的渔获量及平均捕捞努力量(CPUE)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了解并掌握渤、黄、东海蓝点马鲛在产卵、生殖和索饵不同生活阶段的洄游分布和资源变动的规律,就蓝点马鲛渔场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加以探讨,并结合由ROMS三维非线性的斜压原始方程模式推导出的温盐数据,分析了渤、黄、东海海区蓝点马鲛渔获量与海表温度(SST)、海表盐度(SSS),CPUE与SST、SSS之间的关系,探求表层水温及盐度对渤、黄、东海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影响及形成蓝点马鲛在集群分布上月际及年际变化差异的原因,以期为蓝点马鲛的渔业生产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安排海洋捕捞生产以及对蓝点马鲛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1973~1982年渔获量及CPUE分布图较明显地反映出蓝点马鲛越冬洄游趋势,每年9月上旬前后,随着近岸水温的降低,鱼群陆续游离渤海开始作适温洄游,部分鱼群已进入黄海北部,在水深20~30m海域索饵;10月上、中旬,蓝点马鲛主群开始南移,主要分布于黄海中北部,30~40米较深水海域中索饵;11月渤海、黄海水温继之下降,鱼群已基本南移,主要分布于黄海中南部水深40m左右的海域,而在渤海和黄海北部此时鱼群已没有或很少分布;12月中、下旬鱼群经长江口和大沙渔场陆续返回黄海南部外海或东海外海越冬场越冬。1973~1982年渔获量及CPUE温盐图显示,蓝点马鲛渔场分布与渤、黄、东海SST及SSS的变动密切相关。1973年4月台湾暖流势力较强,东南风系出现频率大(37%),该年蓝点马鲛中心渔场的位置亦明显偏向西北;1976,1979及1982年受“厄尔尼诺”影响,黄、渤海海表水温较之往年偏高,水温下降减慢,鱼群向南越冬洄游的速度也随之减慢,中心渔场位置偏北;1979年12月,黄海中部沿岸较其他年份盐度梯度较大,蓝点马鲛在海州湾渔场附近有较高CPUE。了解渤、黄、东海海域蓝点马鲛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渔场移动规律对于保护蓝点马鲛资源量,维持我国蓝点马鲛的生产规模,稳定其捕捞产量,合理开发利用蓝点马鲛资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叶建生,王兴强,阎斌伦[5](2007)在《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王兴强,阎斌伦,马甡,董双林[6](2005)在《周氏新对虾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张天时[7](2004)在《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已发表的斑节对虾的30对微卫星引物,在中国对虾、凡纳对虾、日本对虾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所建立的降温PCR(Touchdown PCR)方法对3种对虾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3对引物在3种对虾中均能产生清晰谱带。根据上述结果调整PCR反应体系中各试剂的量及反应条件,建立了中国对虾微卫星DNA稳定的PCR反应体系,获得了丰富的微卫星指纹图谱。研究表明,3种对虾与斑节对虾基因组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根据建立的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对筛选的含微卫星DNA序列的克隆设计了引物,从中筛选出5对微卫星多态性引物,并用这5对引物对中国对虾的养殖群体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这5个微卫星位点中,有4个微卫星位点可产生6~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大小分布在142bp到364bp之间,基本上符合引物设计时理论产物长度。这些微卫星位点的期望杂合度的范围从0.7577到0.8064,表明它们都有较高的杂合度。4个微卫星位点的PIC值较高,在0.7180~0.7709之间。因此这4个微卫星位点均可用于中国对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利用建立的微卫星DNA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不同世代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 1.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第一代和第六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对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扩增,共产生7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产生的等位基因数从3到13不等。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5567到0.8877之间,说明这10个微卫星位点在中国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两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400、0.6300,并通过计算基因型的P值,确定了对Hardy-Weinberg平衡的偏离情况。对Fis值的计算表明两个群体内共有5个微卫星位点存在杂合度观察值过剩的现象。两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830、1.7382,整个选育群体(两个群体作为一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742。从遗传多样性所占的比例来看,96.415%的遗传变异是来自群体内,只有3.585%的遗传变异是来自群张天时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体间。两个群体间的相似性系数高达0.9187,彼此间的遗传距离仅为0.0848,体现出两个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2.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基础群体和4个连续世代共计10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对8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增,共产生7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6到16不等,其大小在159bp一6oobp之间,pIC(polymo印hismInformation Content)值从0.6628到o,905一。在每个世代的各20个个体中,所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比有效等位基因数多。五个世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188,0.5687,0.6188,0.6438,0.66937。五个世代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184、1.8708、1.7989、1.7840、1.8095,整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为1 .9553。群体内遗传变异马斌踢均值为0.9289;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平均值为0.0711,可见绝大部分的遗传变异是在群体内检测到的。通过计算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数目(句、最高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月,以及Fs:值、配对比较的Fs:值、基于基因型的尸值,比较了5个群体的遗传变化。遗传多样性在第一代、第三代至第六代呈现波动变化并无明显偏离。为了证明5个群体的系统进化关系,我们进行了基于不同遗传距离(坏)的UPGMA系统树图的分析。总之,结果均说明5个世代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弱,还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可以继续保持遗传响应,最终保证选种育种计划的成功。另外,本实验中,大部分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四代选育群体中相当,但是也有一些位点,它们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四代群体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选择会使受选择压力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因为是由于进行了人工选育,推测这几个片段与生长性状密切相关。对于定向选择,选择压力主要作用于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位点,因此,这些变化有可能是由于人工选择所造成的,因而与可以作为人工选育的分子标记。
黄勃,刘瑞玉,李笑红[8](1999)在《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文中指出
二、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资源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长江口生态环境 |
1.2 脊尾白虾研究现状 |
1.2.1 种类与分布 |
1.2.2 生态习性 |
1.2.3 繁殖习性 |
1.2.4 资源状况 |
1.3 渔业资源评估的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长江口白虾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站点设置与采样方法 |
2.1.2 生物学测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虾四季体长、体重变化 |
2.2.2 白虾丰度季节分布 |
2.2.3 白虾丰度区域分布 |
2.3 白虾的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2.4 讨论 |
2.3.1 白虾丰度区域分布 |
2.3.2 白虾的丰度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三章 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数据测量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脊尾白虾生长状况 |
3.2.2 体长组成 |
3.2.3 性别比例 |
3.2.4 抱卵率 |
3.2.5 繁殖群体的组成 |
3.2.6 生殖力 |
3.2.7 个体生殖力 |
3.2.8 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生长状况和体长组成 |
3.3.2 性别比例 |
3.3.3 繁殖期和繁殖群体组成 |
3.3.4 生殖力 |
第四章 长江口脊尾白虾生长参数及持续渔获量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处理方法 |
4.1.3 单位补充量产量、产值及资源量分析 |
4.2 结果 |
4.2.1 种群动态 |
4.2.2 资源动态 |
4.2.3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分析 |
4.2.4 实际种群分析估算资源量 |
4.2.5 补充类型 |
4.3 讨论 |
4.3.1 FiSAT II技术评估脊尾白虾资源的适用性问题 |
4.3.2 控制开捕体长和开发率对单位补充量产量的影响 |
4.3.3 关于确定禁渔期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数据测量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长组成 |
2.2 性别比例 |
2.3 抱卵率 |
2.4 繁殖群体的组成 |
2.5 生殖力 |
3 讨论 |
3.1 体长组成 |
3.2 性别比例 |
3.3 繁殖期和繁殖群体组成 |
3.4 生殖力 |
(3)太湖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地点与样品采集 |
1.2 虾类测量及分析方法 |
2 结 果 |
2.1 抱卵率 |
2.2 性比 |
2.3 繁殖群体组成 |
2.4 繁殖力与成熟系数 |
2.4.1 绝对繁殖力 |
2.4.2 相对繁殖力 |
2.4.3 成熟系数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性比 |
3.2 繁殖期与繁殖群体组成 |
3.3 繁殖力 |
(4)渤、黄、东海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逐月与年间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数据预处理 |
1.2.1 生产数据的搜集 |
1.3 温盐数据的推导 |
1.3.1 资料的选取与处理 |
1.3.2 边界条件 |
1.4 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渔获量渔场分布的逐月变化 |
2.2 CPUE渔场分布的逐月变化 |
2.3 渔场海表温度(SST)分布的逐月变化 |
2.4 渔场海表盐度(SSS)分布的逐月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蓝点马鲛资源量的变动 |
3.2 SST与SSS对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影响 |
3.3 蓝点马鲛资源的保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5)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
1.1 形态特征 |
1.2 生活史 |
1.3 食性 |
1.4 体长与体重关系及其生长特性 |
2 养殖技术 |
2.1 池塘条件及准备 |
2.2 虾苗放养 |
2.3 饵料投喂 |
2.4 日常管理 |
(7)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及在中国对虾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微卫星DNA标记在海洋生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对虾微卫星DNA标记的筛选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一节 不同对虾种间共用微卫星DNA引物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对虾微卫星DNA引物的设计及筛选 |
第三章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微卫星DNA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第六代和第一代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世代之间的遗传变异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对虾的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3.1 寻找经济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探讨 |
3.2 具有筛选价值的分子标记的进一步分析 |
3.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潜力 |
结语 |
撰写的论文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周氏新对虾历年雌雄性比例值 |
2.2 周氏新对虾历年各月雌雄性比例值 |
2.3 周氏新对虾雌雄性比周年变化规律 |
3 讨论 |
四、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及资源评估[D]. 裴倩倩.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2]长江口脊尾白虾繁殖生物学[J]. 裴倩倩,张涛,杨刚,赵峰,宋超,庄平.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3]太湖日本沼虾繁殖生物学研究[J]. 温周瑞,谢平,徐军.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4]渤、黄、东海蓝点马鲛渔场分布的逐月与年间变化[D]. 刘蕊.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2)
- [5]周氏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 叶建生,王兴强,阎斌伦. 渔业现代化, 2007(03)
- [6]周氏新对虾研究进展[J]. 王兴强,阎斌伦,马甡,董双林. 河北渔业, 2005(03)
- [7]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研究[D]. 张天时.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8]周氏新对虾群体雌雄性比例变化的分析[J]. 黄勃,刘瑞玉,李笑红. 水产学报,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