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宋怡欣[1](2014)在《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文中认为按揭贷款从其诞生到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各国的按揭贷款制度逐步走向趋同,继而在英美法与大陆法系中形成了以抵押贷款为核心的银行业务制度,并为各国银行业所普遍采用。从表面上看,按揭贷款制度以房产为抵押、并可兼顾质押保证等方式,又属于零售贷款风险较小,但从实质上看按揭贷款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既与银行业相关又与房地产业联系密切,与银行业相关使其可能对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使其充满风险,因此按揭贷款制度实际上是一项风险波动极大的制度。也正是因此,虽然按揭贷款制度已经存续了百年,但各国有关按揭贷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却从未停止过,之所以会如此在于虽然各国的按揭贷款制度是近似的,但各国按揭贷款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却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是各国往往需要根据本国的市场情况对按揭贷款制度进行调整,从而确立适合于本国的按揭贷款体系,以最早确立按揭贷款制度的美国而论,虽然其本身的按揭贷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在其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中专门就有对于按揭贷款问题的新增规定。按揭贷款风控制度十分强调有关的体系性建设,而这一制度的核心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狭义的按揭贷款制度指银行向居民贷出的以其使用贷款所购买的商品房为抵押的一种银行零售业务,而广义的按揭贷款制度是随着现代按揭贷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形式不断多样、风险不断加剧而形成的以控制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险为目的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因此亦可称为按揭贷款风控制度。按揭贷款风控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基础按揭贷款业务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控制制度。按揭贷款制度设计之初的目的在于通过房产抵押保证银行获得还贷,但是作为一种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对贷款的审核制度与借款人的征信制度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按揭贷款总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其次,对按揭贷款资产管理活动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控制。按揭贷款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差,期限长,根据《巴塞尔协议》之规定会对银行产生比较高的资本要求,由此引发了银行对按揭贷款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些活动多以表外业务的方式进行且交易方式复杂,继而将引起按揭贷款业务在性质上的变化,从而在按揭贷款市场交易各方之间产生风险;最后,对按揭贷款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控制。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来自于按揭贷款总量增加所带来的杠杆率的提高与业务种类复杂化所引发的法律责任上的不确定性,是量变与质变共同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整个市场的判断失误,是各国监管部门最为关注的风险,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往往风险难以避免。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性风险控制既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银行参与。通常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外部监管制度与内部风控制度。外部监管制度塑造市场结构、市场环境。我国的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起源于1997年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之后在2005年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表外业务的试点工作但直到今日进展缓慢,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按揭贷款市场的风险逐渐暴露,针对系统性风险的限贷政策逐渐出台并不断被强调但却收效甚微;内部风控制度是银行风险控制的业务规范,从体系上看主要是以《巴塞尔协议》系列为核心,适当配属业务规范,但是这一体系的建设却始终无法得到重视,致使其推进缓慢。继而得出按揭贷款市场的基本制度体系: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外部监管资产管理(亦可称为表外业务)制度、外部监管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内部风控资产管理制度、内部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而本文的核心问题即在于找出这六类制度相互之间的关联即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按揭贷款市场风控制度的核心。风控制度的目的在于控制风险,因此关键的问题是找出风险来自于何处,笔者认为按揭贷款市场作为一种借贷业务,最大的风险即来自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在按揭贷款市场广泛存在:从按揭贷款基础业务制度的角度看,银行是否能获得还贷取决于对房价与借款人收支情况的准确了解,其中常见的是借款人对于自身还款能力的欺诈;从按揭贷款债权管理的角度看,银行作为交易的发起人往往与其他交易对手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各种交易中介组织之间对按揭贷款资产池的处理亦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角度看,监管部门力图控制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这一风险实际起源于银行的微观按揭贷款业务,只有银行才知道其真正的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会造成监管部门风险信息的缺乏,亦有可能延误对有关风险的及时处理。由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按揭贷款市场有三大帮助:一是提高按揭贷款市场的资产质量,降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二是提高按揭贷款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信息的对称可以降低机构之间的成本从而允许更多的专业机构存在,继而使市场成熟起来;三是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处理效率,降低银行的杠杆率。由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对按揭贷款风控体系中制度不协调问题的研究继而得以开展。上述六方面制度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核心的思路就是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处理,外部监管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主要是信息披露,具体到基础制度领域是指按揭贷款人的征信制度,表外业务领域是指交易对手的信息披露制度,系统性风控领域则是指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披露制度;内部风控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主要是信用评级,银行的信用评级发展趋势表现为由外部评级向内部评级的发展,从法理上看,两种制度刚好可以从外部与内部共同促进市场各方的信息对称性。目前我国风控制度中的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为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外部监管的发展趋势是相关制度的加速、扩张发展,也许不是刻意的,但监管部门的大量立法都以外部监管为导向解决市场问题,随着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加剧,限贷政策出台频繁但效果却甚微,从而使监管部门的权力过于膨胀;内部风控制度的发展趋势则刚好相反,呈现出逐步细化继而集中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源于《巴塞尔协议II》所确立的基础风险内部管理制度的稳固。两种制度之间协调性的缺乏表现为彼此之间都力图确立本身的体系性却忽视了彼此之间可能带来的阻碍与促进,继而影响制度整体的发展。对于协调性缺乏的解决思路以两种制度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方式以及制度的地位为出发点。在基础业务制度中,外部监管确立了市场的基本框架,统一的按揭贷款业务框架是业务得以开展的出发点,由此决定了所有银行的按揭贷款风险内控规则应该以此为基点发展,从而避免内控制度过于宽泛没有重点的情况;在系统性风控制度中,目前的以外部监管为主的信息不对称性风控制度似乎走到制度发展的尽头,虽然监管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利,但真正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于银行,且也只有银行才具有真正的了解并且能够及时处理自身所面对的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由此认为系统性风险的控制应该以银行内控为中心,外部监管制度应该围绕其中。由此得以建立两种制度的联系:对于基础业务制度,内部风控制度中的评级制度应该以外部监管所确立的征信制度为基点开展,对于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外部的系统性风控制度应该以对评级市场的监管与银行的内部评级监管为主要方向。从按揭贷款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制度有关信息不对称性的联系继而可以找出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整体发展趋势。基础业务制度中外部监管的核心地位意味着对其有关的立法规范应该被重点关注,其中最为核心的制度是对借款人的外部征信制度,即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的建立长期以来缺乏制度规制,直到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才算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刚刚开始制度化进程,离建立适应按揭贷款市场的规范尚距离很远;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中内控制度的核心地位意味着银行有关按揭贷款的资本计量不应再继续作为重点,更加主动的将评级结果纳入信息不对称性风控体系进行实际操作的规范应该逐步开始探索。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外部监管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内部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由此形成了按揭贷款制度体系的发展趋势: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介入应该逐步间接化,譬如建立征信制度、监督评级机构等,而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该更加自主化,建立更加全面的贷款审核机制与系统性风险处理机制。按揭贷款风控体系对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具有顺序性的过程。制度的推进应该是渐进式的,监管部门监管的间接化过快将会导致市场风控体系的真空,而内控机制发展过快同样也肯能引发对业务效率的抑制,相比之下,采用先发展内控机制外部监管逐步退出的模式更加合理,同时应该注重的是两者之间的衔接,制度不宜整体推进,从推进的次序上看应该采用的顺序是:外部监管基础规则、银行内部风控方面的基础业务规则、银行内部表外业务规则、银行内部系统性风控规则、外部系统性风险监管规则、外部表外业务准入规则,这一顺序意味着银行与监管机构在制度体系的推进中具有不同的地位:银行根据市场的变化要发展业务,就必须在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整体性的完善其基础制度、表外业务制度与系统性风控制度,表外制度不可能单独发展,否则将会使银行难以面对风险,由此决定了银行是按揭贷款风控体系制度推进的重要推动力;政府的责任则是根据银行的系统性风控变化决定外部系统性风控的监管,继而根据整体的制度变化情况决定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在此处属于守夜人的角色。本文共八章内容,大体框架如下所述:首先,本文的前三章主要着力于通过对我国现有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的介绍与分析形成一个外部监管的制度发展架构,从而理出该体系的立法思路、趋势与不足:第一章探讨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基础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按揭贷款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以赎回权为抵押的表现形式,后逐步发展为现代的按揭贷款制度;美国1930年后逐步引入了按揭贷款的制度体系,并将政府外部监管的概念引入了按揭贷款市场;香港地区是“按揭贷款”一词的发源地,我国的按揭贷款制度主要源于香港。我国的按揭贷款基础规则由法律与具体规范组成,法律确定按揭贷款的合同、抵押等基础制度,使具体的规范有了制度依据,规范则建立起了按揭贷款的基础交易形式,使银行按揭贷款业务得以开展。按揭贷款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房产交易法律关系、资金借贷法律关系与担保法律关系,三项法律关系在按揭贷款制度中缺一不可,但担保法律关系是其核心,抵押是担保法律关系的主要形式,但质押、保证亦可,期房是按揭贷款的主要形式,而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则在于解决银行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我国的按揭贷款的外部监管制度相对简单,包括对相关指标的控制以及对银行业务的检查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银行能够充分审核借款人的资信情况,但由于按揭贷款不但涉及银行业,同时还涉及房地产业,同时还包括公积金管理,因此对按揭贷款的管理包括各种行政机构,权力架构十分复杂,最终导致了监管者自身的信息不对称性。第二章探讨按揭贷款债权管理外部监管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银行对于按揭贷款债权的管理是基于本身按揭贷款的特点所决定的,银行之间按揭贷款债权各有特点,因此这种管理的方式不会相同,其主要是通过表外业务的方式开展,基本的方式包括证券化,进一步发展还涉及按揭贷款的其他衍生品业务。我国从2005年后开始试点按揭贷款的表外业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相关的制度,目前按揭贷款表外业务主要以信托方式开展,法律关系主体涉及银行、信托机构、服务银行、资金保管银行等多个中介机构,客体包括债权、资产池、信托财产、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并由此展开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对其性质的认定,由此引入了表外业务的核心理念经济实质原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变得明显从而需要进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规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信息的有效披露,比较先进的方法是交易各方之间建立诱导机制或采用《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超额资本机制。第三章探讨按揭贷款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伴随着按揭贷款的系统性风险逐步提高,由此形成了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视。目前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由于按揭贷款总量的增加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过热,手段主要是限贷政策;二是对于按揭贷款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问题,其手段主要是进一步规范相关的业务制度。从法理的角度看,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动态调节,《巴塞尔协议III》中的逆周期超额资本是一种创新,是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的结合,外部监管机构将根据对有关指标的判断决定银行的超额资本要求并由银行作为其内部风控的部分,其理念主要在于强调动态化。按揭贷款风险披露是整个风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对按揭贷款及其资产管理信息的定量披露与定性披露,是对按揭贷款宏观信息的一种披露。其次,本文的第四到第六章着力于通过对我国建立在《巴塞尔协议》上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的介绍与分析形成一个内部风控制度的发展架构,从而理出该体系的立法思路、趋势与不足:第四章探讨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对信息不对称性的处理。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在我国并未受到重视,我国的银行业风控制度在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逐步开展,核心是《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共有三个版本,呈现逐步细化演进的趋势,其中《巴塞尔协议II》是最为详细全面的一个版本,是我国按揭贷款风险内控的主要依据。按揭贷款基础业务的风险内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贷款审核。2004年开始银监会出台了有关规则,但遗憾的是过于笼统;二、资本计量。《巴塞尔协议》所确立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以资本计量为主,即由监管当局给出风险权重乘以按揭贷款的风险暴露得出按揭贷款业务的资本要求,较高级的方法是通过银行内部自己计量按揭贷款的有关违约数据确定风险权重,被称为内部评级法,但这一评级体系的引入对银行的风险内控管理却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三、风险缓释。由于按揭贷款的长期性,将会占用银行较大量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选择购买专业机构的担保或衍生产品以降低其资本要求。第五章探讨按揭贷款债权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形式多样复杂,对其应该采用经济实质原则进行风控,具体而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债权的权属归属问题与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由此产生出资本计量与风险缓释两种风险内控思路。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核心问题是风险评估,根据银行评估能力的由弱到强依次是非外部评级法、外部评级法、推测评级法、评级基础法、监管公式法、内部评估法,其中主要涉及对银行数据收集统计能力的能定与计量能力的认定。风险缓释问题同样涉及到按揭贷款债权资产池的评级,除了抵押、质押、保证等风险缓释方法的不同,相同评级的按揭贷款资产池与不同评级的按揭贷款资产池所能够达到的风险缓释在效果上是有所差异的。第六章探讨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内控机制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对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内控制度的改革源于2008年次贷危机后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其中主要包括对原有计量体系的改革、内部风险控制的系统化与周期化、流动性风险计量。对按揭贷款资本计量体系的改革包括修改指标来有效应对按揭贷款信用风险及信用估值调整、降低按揭贷款的资产价值相关性(Asset valuecorrelation,AVC)乘数、对折扣系数的修改;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涉及到银行资本的认定问题,内部风险控制的系统化与周期化包括重建按揭贷款风险控制的资本计量体系、超额资本留存机制与逆周期超额资本计量体系的建立;按揭贷款偿付的分期性使其成为银行稳定的流动性来源,流动性风险强调压力情况下银行应具有充足的流动性以防止其违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入了短期的流动性覆盖率(LCR)与长期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进一步对按揭贷款贷后管理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行了细化。再次,第七章主要对上述按揭贷款体系中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缺乏联系的弊端进行分析并由此形成一个以信息不对称为联系的按揭贷款体系。按揭贷款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目前表现为各自独立发展:外部监管体系呈现出扩张化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表现出的制度效率却在逐渐降低,内部风控呈现出集约化的立法趋势,但却无法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很明显问题的根源是制度之间缺乏联系,外部监管的主要思路是信息披露,内部风控的主要思路是信用评级,两种制度从内外两个方向促进着信息的对称性,对于基础市场制度,外部监管决定着市场的架构,由此内部风控制度应该围绕外部监管制度开展,以避免内控精力的分散,主要应该建立细致的贷款审核制度;对于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比外部监管的效率更高,由此决定了系统性风险的外部监管工作应该围绕内部风控开展,主要是建立对评级机构与银行内部评估的监管。最后,第八章对该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性的发展趋势及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运行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除了第七章的基础制度内部风控改革与系统性风险外部监管的改革外,基础制度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的系统性风控制度同样需要改革,改革的思路则是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基础制度领域的改革强调征信制度的建立,系统性风险内控制度则强调将资本计量应用于按揭贷款业务的实践操作进行风险的主动调节,由此得出的整体立法趋势是政府外部监管介入市场的间接化与银行内部风控的自主化。通过分析这一趋势的改革必须逐步进行,外部监管间接化过快容易引发风险,风控自主化过快容易与外部监管冲突降低效率,但总的趋势是内控自主化适当领先于监管间接化。内控领域要得以发展必须依靠制度的整体发展,这一发展如上文所述具有一定顺序,银行与政府在其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本文以解决按揭贷款体系的协调性为目标,共得出三项有关的结论:一、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于解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外部监管制度以信息披露为主要手段,而内部风控制度则以评级为主要手段;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改革趋势为政府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与银行内部风控的自主化,银行的自主化发展应领先于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以避免风险;三、风控体系应该渐进的顺序性发展,判断这一目标是否达成的责任在于政府,而完成这一目标主要的推动力是企业对于按揭贷款市场业务扩展的需求。
苏阳[2](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在收支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决定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体现出组织内部资本积累的成效和水平,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降低流动性风险,进而维持信用体系稳定。实际上,受制于政策、市场、客户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该方面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因此,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盈利模式转型升级的角度探索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为“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形式、以分业监管为主要监管模式”。银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仅意味着银行业市场化机制建设提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也将终结。同时,以余额宝、活期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也将加快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此外,我们看到,自2010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III)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苛的资本监管约束①,亟需调整战略,应对全新监管要求。金融环境的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型。长期以来,宏观层面受到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中观层面受到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制约;政策层面受到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存在“两个主体”的现状:一是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主体,二是批发业务占利差收入的主体。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呈现三方面特点:第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第二,重规模、轻效益、缺乏统一规范,中间业务创收能力低;第三,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成因、转型的障碍及驱动因素等维度展开研究。之后,以美国、德国、瑞士和香港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然后,本文以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2005年-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利用Stata11.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面板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间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与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比起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综合盈利能力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因而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战略调整上可向非利息收入业务倾斜;第三,与传统存贷业务相比,开展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业务对营业利润的提升更为有效,且这种趋势在加剧,这也为我们倡导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业务主导向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第四,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税前人均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九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合成,该合成指标可以测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管理、未来成长能力、资产质量管理、股本扩张能力、成本管理水平、资本获利水平等若干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15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落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指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跟踪监测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及时调整业务重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一个目标,四个维度”。一个目标即: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增长的粗放型高风险模式向利差模式与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型盈利模式转型。而四个维度即:以维持当前净利息水平为基础,以拓展非利息收入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研发水平为驱动,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以期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战略发展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思路。
吕耀明[3](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刘国强[4](2003)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一股开发新业务的浪潮,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表外业务空前活跃,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把表外业务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经营取向。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表外业务成为继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之后的第三大业务支柱,其重要性日益提高,规模也直逼资产负债业务。表外业务不但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对资本要求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等特点为现代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而且起到了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作用,因而受到国外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逐渐壮大,更使业务表外化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二大发展趋势之一。 本论文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归纳与具体分析、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结合,以及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生的原因、引发的影响、进展的状况及其风险管理、风险监管等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构想。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的一种尝试,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以金融创新理论为起点,从约束诱导、规避管制、委托——代理理论、竞争市场、TRICK理论、投资不足、临界点与逆转、特征需求等多个不同角度探求表外业务产生及发展的理论根基。 2、在澄清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对表外业务概念与中间业务概念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中间业务概念界定不准,其特征含义容易引起误解;而表外业务是国际金融界、国际会计界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公认的名词概念,概念准确、清晰。所以从规范的角度出发,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本文主张统一使用“表外业务”概念。 3、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主要源于当时金融环境的变化:一是金融环境的剧烈动荡;二是金融当局对银行经营限制的放松;三是金融脱媒现象所导致的激烈同业竞争;四是逃避资本管制的需要;而此间科技进步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表外业务的出现并迅速拓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以其所具有的信用创造功能扩张了社会信用总量。此外,表外业务还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加大了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 4、收益与风险的不可分割性告诉我们,表外业务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风险。所谓其避险功能不过是风险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在整个金融体系内风险并没有消失。本文从研究表外业务风险案例入手,选取巴林银行、大和银行、奥兰治县财政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典型分析,归纳总结导致亏损的共性原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突现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必要性。并利用VaR(在险价值)这种测量风险的新技术,重点对表外业务中出现频率最高、最重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严厉而不失灵活的内外部风险监管是表外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提出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监管的三个层次,即商业银行的自身监管(内控制度)、交易所及行业协会的监管(行 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业自律)、金融监管当局及国际组织的监管(外部监管)。 5、充分的信息披露是表外业务监管的重要环节,而这必须有赖于准确的会计记录。由于传统会计制度对表外业务只以附注形式进行记录的做法,己经无法满足充分披露信息的要求,所以,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传统会计制度提出了挑战,进而对会计的后续工作——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会计报表,以及审计准则、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会计、审计制度的未来改革提出了建议。 6、本文最后对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近况进行了比较,并阐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同时,本文将一般企业战略管理中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运用到商业银行这个特殊的行业中,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所处金融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带来的威胁进行逐一的细致分析。在SWOT分析矩阵的基础上,笔者站在科学的、客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设想。
李仲林[5](2018)在《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然而由于银行业自身携带的“高负债、高风险”的先天基因,世界各国不得不对其采用严苛的监管策略与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勃兴,社会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固守传统借贷业务,只能使银行业的收益、业务范围不断萎缩。在此语境下,选择变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利器,主要表现为银行业务范围的开疆拓土,覆盖整个金融市场,渐次演变为具备综合化经营的“全能银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非但没有降低源于银行“高负债”先天基因所带来的风险,反而会与传统监管策略与方式之间产生隔阂与错配积聚更为严重的风险,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是典型的范例。由此观之,对于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应当成为金融法治建设亟需认真对待的话题。金融监管的核心使命在于有效的防控金融市场的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进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在不断满足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监管当局的重大课题之一。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当以分业监管为主体框架的监管体制,面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产生的种种风险时,能够调用的规制策略、思路、方式往往却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二者之间的背离与抵牾之处,正是金融监管寻求变革的逻辑起点。基于上述论断,本文选择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以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所衍生的种种客观风险为根基,采用“理论基础—历史演进—现实状况—供给需求及非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域外经验—方案完善”的论证框架,利用法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制度均衡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历史演进的归纳和梳理,总结出确保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效率是推动监管制度变迁的重大力量,并指出综合化经营监管是未来的趋势,而不是回到原来的分业经营监管模式;在分析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规避监管弱化金融调控效率、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四大风险特征;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供求及非均衡分析,梳理出金融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与规则监管非均衡、跨行业业务特征与分业监管体制非均衡、易发系统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制度非均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五大特征,为将来监管制度的重构指明了方向;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成本收益进行实证检验,其收益在于可以保证金融安全即防范银行风险,其成本在于影响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效应即效率损失,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应该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之间进行权衡;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原则监管导向、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的监管适应性变革提供参考;结合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现状以及域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完善方案,内容不仅包括了原则导向监管的具体建构,还有注重成本收益、监管协调、风险预警新型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不同业务模式的具体监管规范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的构建,以期通过监管制度的完善,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动力。
王玚[6](2015)在《影子银行发展成因、影响及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冲击,也给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研究普遍认为,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影子银行体系是导致危机产生和恶化的一大根源,“影子银行”成为千夫所指的元凶,一时间人们谈“影”色变。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学界、金融行业从业者、监管当局分别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反思,提出并实施了多项监管改革的措施。中国由于自身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等原因,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我国非传统商业银行融资体系近年来发展快速,有论者以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名列世界三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影子银行的概念和范围、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宏观政策的影响、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发展的深层原因和症结、如何借鉴国际监管改革经验,改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避免重蹈覆辙,正当其时。影子银行并非凭空而成,在实践和理论上也不是无迹可寻。在本文第二章的理论综述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金融中介创新理论、监管理论等学术理论为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外学术界对欧美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概念、特点、产生发展、业务规模、风险影响、监管对策等方面研究数量众多,认知存在不小差异。大部分研究认为,欧美国家影子银行的机构和业务主要是基于资产证券化、提高流动性和放大杠杆产品以及对冲基金等;而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避开当前我国间接融资利率、规模的管控限制而出现的主要提供融资功能的信用中介体系,因而范畴、特点、规模、影响和监管对策均与欧美实践有所差异。毫无疑问,要研究和把脉我国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和业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必须追本溯源,进行横纵比较,方能有的放矢。为与欧美国家进行对照研究,本文在第三章中首先考察了欧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而对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通过研究分析,论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以及哪些业务应该属于影子银行进行了界定,这对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发展原因、探讨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宏观政策等方面原因、以及提出监管改革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第四章考察欧美影子银行体系,不难看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进步的浪潮兴起,金融创新成为包括影子银行体系在内的欧美金融体系的发展主旋律。但本文也辩证地提出,中国影子银行不是欧美影子银行的“孪生子”。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呈现出各种原因,具体包括监管套利、投融资缺口、收益因素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行验证。论文选取影子银行规模增量的一阶、二阶滞后项、当月新增贷款/当月工业增加值、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收益率差异等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当月新增贷款/当月工业增加值的增加会导致影子银行规模的增加,说明当前阶段我国信贷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内生金融需求,法律允许的正规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同时,实证分析得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系数在5%水平下显着小于零而拨备覆盖率系数并不显着的结论,表明了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对于影子银行规模增量会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说明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客观上反映出了银行进行监管套利的动力,进而影响银行影子规模的变化。拨备覆盖率虽然也对银行进行监管套利具有影响,但其指标的严厉程度及对于影子银行规模的影响程度不及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利差系数在模型计量结果中显示为不显着,与之前的假设有所不同,论文分析出现相关可能原因,并提出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论文第五章详述欧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得出欧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挥了巨大负面作用的结论,并对应地考察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上述方面的潜在影响和风险,提出尽管影子银行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推动金融体系发展创新、支持金融市场层次丰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还是给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风险积聚、金融稳定以及宏观政策有效性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和风险,分析说明了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合为时而着。论文第六章力图通过以中国为主的国际比较,对改善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给出监管建议,为中国金融改革略尽绵力。论文就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情况及对策进行分析,借鉴国际组织、美国、英国和欧盟监管机构上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实践和改革经验,分析当前影子银行体系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基本目标和思路,提出发挥市场和监管的作用,规范影子银行发展、构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架构、对我国影子银行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深化金融改革等方面的监管建议。
陈洪波[7](2017)在《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监管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影子银行在当代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伴随我国金融深化及创新的逐步推进,影子银行在规避监管的条件下诱发了大量系统性风险,并成为危害金融体系安全及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影子银行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关于影子银行监管体制及困境等问题的研究不断增加,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尚缺乏相应的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支撑,所探究的问题较为单一,所做的分析较为浅层。伴随VAR、最优资本监管及动态博弈等分析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国内对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该领域全面系统性的深度研究还存在广泛的探索空间,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以金融创新、虚拟资本及相关监管理论为分析基础,通过运用IS-LM曲线、博弈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宏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影子银行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文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背景,辩证分析了影子银行的市场作用及监管必要性。首先,阐明了该体系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强调了其系统性风险性与危害金融安全及稳定等负面影响;其次,明确了该体系是金融创新为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必然产物,肯定了它可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正向作用;最后,列举了国内外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重要监管措施,指出了我国现有监管水平较之西方的不足与强化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提炼了一些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观点。文章汲取了中外研究成果中的优秀观点,并找出了现有成果的不足之处。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研究依据。第三,系统性分析了与本文直接相关的金融理论。首先,通过对金融中介创新、约束诱导及金融深化理论的阐述,分析了金融创新与深化对影子银行产生及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通过对网络银行资本、知识资本理论的探讨,分析了虚拟资本在当前影子银行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金融脆弱性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公共利益与公共强制、金融约束、博弈论及金融监管套利理论进行分析,明确了现有监管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思路。第四,创新性地从资产规模角度出发,将其边界确定为六个方面;又根据监管力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重点防控类别,增强了界定结果的全面性及规范性,避免了监管边界确立的模糊性。这是通过对影子银行的业务功能、监管强度及载体特征的探索分析,重新对影子银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五,通过对影子银行资金流动、信用中介过程及运行机制的图谱绘制,明确了其运行机理及风险传导模式。首先,通过绘制不同资金主体的资金流动图谱,探究了资金及风险流动的来源及去向;其次,借助图示分析了信用中介过程、交易及融资类的运作机理,掌握了该体系的信用链条结构、业务经营模式与内部运行机制;最后,论述了其作用于实体经济、信用创造、货币政策的影响作用,并借助IS-LM曲线重点讨论了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同时,从会计账户、投资者的从众心理与货币传导机制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了风险传导过程的成因。第六,利用影子银行从1978年发展至今的相关数据,重点研究了影子银行的产生条件、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问题成因,得出了富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首先,通过对2003至2016年社会融资缺口变化,1996至2010年的居民金融资产分布情况与金融监管缺位现象的分析,明确了影子银行的产生条件;其次,阐明了发展各个时期内规模情况、业务模式、监管主体及监管措施,该体系的演变路径;再次,探究了在该体系发展期间内,传统银行、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居民储蓄贷款、实体经济及区域经济金融的变化情况,以此概括了它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重点论述了广义影子银行及银行资产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影子银行负债方的风险来源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剖析了现存问题及其成因。第七,从理论和方法创新的视角,利用现有法律法规、MPA考核体系及博弈模型,重点探究了政府监管面临的问题及成因。文章系统性分析了当前影子银行监管机制的构成,分类论述了传统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中介的监管制度及其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探究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信息披露指标在传统银行监管中的应用,并借助博弈论中的捕鹿模型证实了交叉经营性影子银行监管的无效。第八,系统研究了欧美及其他国家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变迁历程,汲取了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的失败教训与监管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各国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及效力的情况,明确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失败原因;其次,阐述了欧美国家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俄罗斯的监管变迁,阐明了它们的监管改革主要立足于减少金融市场摩擦、降低系统性风险产生概率、构建可使金融市场内博弈各方达到共赢的监管体制;再次,分析了其他国家中南非、日本、巴西、印度及沙特的监管演变,明确了它们的改革主要立足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审慎监管、提高内部协调性与保障消费者权益。最后,结合以上经验和教训,联系我国监管实际,从改进货币政策,规避双重多头监管模式,重视市场约束作用与实行分类监管方式等角度,对完善我国监管体制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九,在“以促代管”的监管导向下,借助回归模型与宏微观监管措施,重点阐述了针对影子银行监管制度构建的创新设计。一方面,明确了监管及保护对象,并细化了监管目标;另一方面,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重点探究了该体系与传统银行业务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以此得出传统银行强化资本流动监管的具体建议。此外,在以促代管的监管导向下,提出了合理推进金融创新、完善宏微观审慎监管、优化监管工具及指标、协同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等构想及设计。最后,基于国际及国内的宏观环境及政策导向,归纳总结了现有概况与未来发展的主要前景。提出未来需将强化监管效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合理引导该体系发挥信贷市场优势作为工作的侧重点。同时,需借助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方式,在“以促代管”的监管导向下,多层面地完善影子银行的监管体制。
于亮[8](2014)在《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领域的竞争可谓日新月异。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银行体系是否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各国的监管当局在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目标以及监管框架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正在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银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和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自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主体、人民银行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银行监管框架体系。经过十年的发展,银行监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明了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框架是基本有效的,但是相比国际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来看,我国的银行监管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银行业混业发展趋势的加剧和国际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愈加频繁,这一监管体系框架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文章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及体系框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账面指标,包括银行的总体规模、资产质量、盈利水平、抵御风险能力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银行业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否意味着我国银行监管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呢?本文随后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来源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取得的成绩一部分源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高的存贷利率差水平和一些政策性扶持等外生变量的共同作用。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日益壮大,逐渐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影子银行虽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也有可能引发潜在的风险。本文对影子银行体系及其脆弱性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实证分析,指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较晚,规模较小,引发危机的可能性很小,目前不会成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但也不能放松对其监管。第二,随着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不断加剧,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已经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通过对国外资本账户开放与银行业发生危机的实证研究,得出资本账户的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显着的关联,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第三,本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对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的资本监管是有效的,符合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加强。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还存在很多问题,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本文还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并根据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系统性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一些宏观经济变量,指出了目前中国银行体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泡沫、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等,对银行体系可能带来巨大的冲击,监管当局应密切监管,加强防范。第五,针对我国可能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我国银行监管当局该如何化解,文章中列举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优势与不足,为化解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了解决方案。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改变了全球的金融面貌,并对全球银行体系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监管改革。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监管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了国际监管改革的潮流和趋势,为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了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上演,《巴塞尔协议Ⅲ》正式出台。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该协议的出台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在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后,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同时,对于我国如何防范各种系统性风险,如何制定符合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框架体系,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如何监管,如何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如何构建适合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础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有针对性、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为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银行体系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肖璞[9](2013)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动荡,金融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完全散去。危机之后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具有内在联系,金融监管的缺位与失职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痛定思痛,世界各国在危机后更加重视金融监管问题,相约相继推出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中国也就金融监管改革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不过从实施效果与现实情况来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最终实现有效金融监管还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通过历史考察、横向对比与实证研究,着重对中国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有效监管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考察发现,尽管中国金融监管近些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比国际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首先,监管的微观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离监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其次,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诸多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第三,宏观经济失衡、法制环境不健全、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市场约束软弱等金融生态问题突出,有的甚至在恶化。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本文依照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评估办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鉴于中国金融正处于增长转段、发展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的国情,本文提出有效监管建设必须与深化银行改革和改善外部环境相结合。根据危机后全球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空前关注这一现实,立足于中国银行业近十年具体市场微观主体的改革情况,本文提出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关键,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在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历程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不仅如此,针对如何实现有效金融监管,本文还从建立可持续平衡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特色主要在于:首先,从监管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检讨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机制性问题,提出需要从更新监管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来增进监管的有效性。其次,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从有效监管出发界定监管者的责任,将应对市场的非正常波动、给投资者正确的信号和引导、监控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监管、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箱等内容纳入到有效监管的范畴,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第三,强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CoVaR方法,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量化了我国上市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贡献率,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识别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四,从宏观经济效应、行业效果以及监管效率三个方面给出了关于有效监管的具体的标准,构造了衡量监管有效性的综合指标体系,使用门限回归方法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时间维度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的有效性做出了客观评价。本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思路和方法,界定相关概念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相关梳理、总结与评价。第二章,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进行综述。对学术界有关金融监管理论演进进行了陈述,同时梳理了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并就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反思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三章,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这一章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及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本章得出了后危机时代加强和改进有效监管的诸多启示。第四章,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照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其评估办法,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以此作为深化我国有效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现实出发点。第五章,中国金融市场微观主体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本章对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基于实证研究,这一章对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六章,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成效这一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评价标准,并做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从更广泛的视角考虑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新框架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雷洪光[10](2014)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挑战,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客户需求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存贷款立行的经营模式,即通过存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来赢得利差收入。在利率受到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稳定的存贷利差盈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资金价格,造成资源错配,无法使利率经济杠杆的角色得到充分发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利率市场化将不可避免的收窄银行的存贷利差,这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带来了挑战,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在大力发展传统业务领域的同时,实施多样化的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才能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价格竞争引致的经营风险,才能创造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本文首先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与归纳,并对基本概念给予交代,接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进行理论上分析其转型的动因、实质、转型必要性等,并从实证上论证利率市场化引致的价格竞争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与绩效将产生显着影响,价格竞争导致存贷款净利差收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益;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加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因此,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培育服务性金融机构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中间业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中间业务转型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有效途径,最后着重从创新与风险两个角度对中间业务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根据以上思路,论文采用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按照提出假设、设立模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步骤,从商业银行创新、存贷利率变化、利率的波动、银行的竞争、银行业的脆弱性等方面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接着从多元化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等方面提供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理论依据;从规避监管效应假说、商业银行风险分担假说、道德风险假说等方面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因;从金融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功能弱化、中间业务发展与银行功能转变两个方面论述中间业务发展的实质;从金融脱媒、资本约束、存贷利差减少、银行竞争等方面论述中间业务发展的必要性。在实证分析中,论文首先对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安全进行实证分析,论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净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变动趋势,并考察了存贷款净利差与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通过实证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业务还集中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抗风险能力不高;银行业发展不均衡,上市银行具有较高的抵御价格竞争风险的能力,而非上市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价格竞争则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不宜过快,否则将使得上市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存活下来,而以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为主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则很可能在竞争中亏损,甚至出现被其他银行兼并、破产的风险;应该给予区域性商业银行一定的转型时间,发展中间业务,建立现代的金融服务体系。接着,对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主要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间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通过实证,论文得出结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银行业竞争将逐日激烈,存贷利差的减小会导致银行经营绩效的降低,因此寻找新的绩效增长点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最后,论文在概念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与风险两个角度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商业银行要树立正确的中间业务经营理念,在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化定位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开发差异化的中间业务产品,采用模块化的产品开发策略;商业银行在模块式产品开发后,针对不同的市场可以采用成本加成的产品定价策略、竞争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关系导向的产品定价策略;最后,商业银行应制定有效地风险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强化信息披露,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确保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的统一。在论文的研究中,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一)实证论证我国中间业务发展是倒逼型的金融改革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由于价格竞争使得其面临较大的竞争风险;本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是倒逼型的转型,传统业务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得其不得不进行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服务质量,规避竞争风险。(二)从资本约束的角度分析中间业务发展金融危机后,G20集团颁布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成为新的国际银行业监管标杆,中国银监会也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格的资本约束。在资本约束不断强化、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继续扩大资本高消耗型业务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只有发展中间业务等资本低消耗型业务,才能有效应对监管约束带来的挑战。(三)引入价格竞争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交乘项本文在研究中,为验证中间业务发展与利率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引入了价格竞争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交乘项,通过实证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能过抑制价格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也能够弥补利差收入下滑带来的经营利润下降问题。(四)分别以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进行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微观发展因素的实证研究中,现有研究多以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而本文的实证研究中既包含了上市银行也包含了非上市银行,并按照是否是上市银行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考察,并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由于作者学术理论还有待提高,个人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作者认为本文还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本文由于大量的非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披露更是难以收集,仅仅收集了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数据,并未达到全覆盖,可能会对论文的实证结果有所影响,但是,根据大样本原理,本文所选择的样本数涵盖了1/3-1/2的商业银行数,即使样本没有包含所有的商业银行,但其结果仍然具有可信性。其次,在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策略设计部分,由于本人的实务经验还不是很多,覆盖面和策略的高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是我长期坚持的研究方向,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务中,我将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改进,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供借鉴。
二、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 研究范围与论文结构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按揭贷款表内业务的基础监管法律制度及其信息不对称性 |
第一节 英美、中国香港按揭贷款法律制度的演进及价值 |
一、 英国按揭法律制度—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二、 美国按揭贷款法律制度—制度的成熟 |
三、 香港按揭贷款法律制度—我国按揭贷款制度的渊源 |
第二节 我国按揭贷款基础法律规则的架构 |
一、 基本法律体系的构建 |
二、 相关监管法律规则的配套 |
第三节 按揭贷款基本法律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一、 房产买卖交易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二、 资金借贷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三、 担保法律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四节 基础监管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及缺憾 |
一、 市场主体准入标准的确定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 |
二、 对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监管的法律措施 |
三、 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配置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二章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的信息不对称性及其监管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法律界定 |
一、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范畴的法律界定 |
二、 表外业务制度在按揭贷款风控法律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我国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 |
一、 国外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起源 |
二、 我国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引入 |
三、 现有信息不对称问题下我国表外业务的法律体系 |
第三节 我国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一、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主体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二、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客体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三、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四节 以信息不对称性为核心的表外业务外部监管 |
一、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监管原则:经济实质 |
二、 核心监管原则下的相关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 |
三、 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下的具体监督措施 |
四、 监管措施对信息不对称行为的规制实践 |
第三章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外部监管 |
第一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性与制度发展 |
一、 监管法律目标的变迁 |
二、 监管法律目标变迁对表内业务监管手段的影响:动态化 |
三、 监管法律目标变迁对表外业务监管政策的影响:体系化 |
四、 监管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强制规定取代自由选择 |
五、 外部监管制度的整体架构 |
第二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性的监管思路 |
一、 切入点与定位 |
二、 银行主体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义务 |
三、 我国相关规则与《巴塞尔协议》的比较 |
四、 按揭贷款市场信息披露的制度管理 |
第三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动态监管 |
一、 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立法思路 |
二、 实现信息不对称风控的动态监管原则 |
三、 监管原则下的具体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 |
四、 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的动态调整 |
第四章 按揭贷款表内业务内控规则对信息不对称性的处理 |
第一节 以信息不对称性为核心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体系 |
一、 风险内控规则的制度意义 |
二、 以资本计量为手段《巴塞尔协议》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 |
三、 我国信息对称性风险内控的制度框架 |
第二节 表内业务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的内控规则 |
一、 借款人真实情况审核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二、 相关信用风险控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三、 贷款中介机构选择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四、 贷后清收管理程序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五、 现有风险内控规则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的缺憾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内部风控计量手段的发展 |
一、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初级市场下标准法的适用 |
二、 信息获得能力提高后内部评级法的发展 |
第四节 对局部风险信息的分析确定制度 |
一、 评级体系的规则结构设计 |
二、 针对信息不对称性风险评级体系的运作规范 |
三、 信息不对称风险量化计量的规则要求 |
第五节 担保方式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风险控制 |
一、 质押方式对按揭贷款债权风险的缓释 |
二、 保证方式对按揭贷款债权风险的缓释 |
第五章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内控制度对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控制 |
第一节 表外业务对信息不对称性内控的制度框架 |
一、 表外业务风险暴露认定的法律原则 |
二、 按揭贷款债权转移的认定标准 |
三、 表外业务风险暴露的法定形式 |
四、 表外业务下按揭贷款风险转移信息不对称性的规制标准 |
第二节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制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处理 |
一、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法律适用 |
二、 标准法下表外业务的资本计量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处理 |
三、 内部评级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法律规则 |
四、 未评级情况下推测评级法律规则 |
五、 针对表外业务外部评级的市场准入法律规则 |
第三节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信息获取方式的法律规制 |
一、 内部评级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规则适用 |
二、 监管公式法下表外业务风险计量的法律规则 |
三、 内部评估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法律规则 |
第四节 表外业务对担保作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内控 |
一、 债权评级等级相同情况下的风险缓释计量规则 |
二、 债权评级等级不相同情况时风险缓释的计量规则 |
第六章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的去杠杆化 |
第一节 按揭贷款内控制度体系化、动态化的发展趋势 |
一、 《巴塞尔协议 III》资本计量的改革思路 |
二、 内控法律体系信息不对称性风控指标的动态化调整 |
三、 按揭贷款债权人资产的去杠杆化 |
四、 对按揭贷款保证人信息不对称性的审慎监督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风险去杠杆化手段之一:资本结构的重新调整 |
一、 内控资本计量法律体系的重构 |
二、 银行超额资本留存义务 |
三、 外部监管机构对风险内控标准的管理 |
四、 对潜在风险的逆周期抑制机制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风险去杠杆化手段之二:流动性指标的计量 |
一、 流动性风险管理在风控法律体系中的制度价值 |
二、 压力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标准的引入 |
三、 净稳定资金比例标准的法律意义 |
第七章 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控法律体系的静态横向构建 |
第一节 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控制度的演进思路 |
一、 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的演进趋势 |
二、 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的演进趋势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性风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一、 外部监管与风险内控风控在体系上的独立性 |
二、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在法律体系上的相互依赖性 |
三、 我国风控法律体系上的不适当性 |
第三节 基于信息不对称性联系下风控体系的建立 |
一、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的制度主线 |
二、 基础业务法律制度中以外部监管信息披露为核心的风险内控 |
三、 系统性风控法律制度中以内部评级为核心的外部监管 |
四、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制度的横向法律联系 |
第八章 按揭贷款风控法律体系纵向协调性的动态构建 |
第一节 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重构 |
一、 市场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协调 |
二、 基础市场外部监管法律架构的转型:征信机制 |
三、 系统性风险内控法律体系的转型:降低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性 |
第二节 以权力转移为动力的风控法律体系协调性目标 |
一、 风控法律体系的协调性重构 |
二、 再论外部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协调性目标 |
三、 再论内部风控法律制度改革的协调性目标 |
第三节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发展的协调性与制度体系的改革 |
一、 表外业务制度发展对风控法律体系协调性的影响 |
二、 风控法律体系发展的协调性路径选择 |
三、 风控法律体系的动态化协调性架构 |
本文的相关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维度综述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框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
一、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二、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与量化指标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依据 |
三、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及特点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及盈利模式定位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特点 |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盈利模式的成因 |
一、 宏观层面: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
二、 中观层面: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 |
三、 政策层面: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障碍 |
一、 体制性残留的经营惯性 |
二、 非息收入战略地位低下 |
三、 金融管制的制度性障碍 |
四、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下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驱动因素 |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驱动 |
二、 金融脱媒化的影响 |
三、 利率市场化的推动 |
四、 资本约束强化的要求 |
五、 客户需求多元的带动 |
第四章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革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国别比较 |
一、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二、 德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三、 瑞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四、 香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一、 样本、数据及方法 |
二、 变量的选取及释义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指标的合成 |
一、 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测算 |
二、 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分及变化趋势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盈利模式相关性分析 |
一、 我国上市银行的的赫芬代尔—赫希曼指数测算 |
二、 基于 ROA 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
三、 基于合成指标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回归结论的汇总分析 |
第六章 提升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多措并举维持适宜的净利差水平 |
一、 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
二、 强化市场导向,完善贷款定价 |
三、 开展价值评估,强化成本管控 |
第二节 强化内控多元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
一、 挖掘深度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
二、 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第三节 注重创新健全金融产品研发机制 |
一、 金融创新的宏观路径与研发机制 |
二、 创新体系与研发机制的构建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1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1) |
附录 2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2) |
附录 3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3) |
参考文献 |
(3)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的逻辑结构框架 |
2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表外业务的理论基础 |
2.1.1 一般创新理论 |
2.1.2 金融创新理论 |
2.2 表外业务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
2.2.1 表外业务的概念 |
2.2.2 表外业务的分类 |
2.2.3 表外业务的特点 |
2.3 小结 |
3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原因及影响 |
3.1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原因 |
3.1.1 金融环境的剧烈动荡 |
3.1.2 对银行经营限制的放松 |
3.1.3 金融脱媒以及同业竞争压力 |
3.1.4 逃避资本管制规避风险的需要 |
3.1.5 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 |
3.2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3.2.1 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2.2 对信用总量的影响 |
3.2.3 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
3.3 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
3.3.1 积极影响 |
3.3.2 消极影响 |
3.4 小结 |
4 表外业务风险的典型案例分析 |
4.1 巴林银行事件 |
4.1.1 事件始末 |
4.1.2 事件分析 |
4.2 大和银行事件 |
4.2.1 事件始末 |
4.2.2 事件分析 |
4.3 奥兰治县事件 |
4.3.1 事件始末 |
4.3.2 事件分析 |
4.4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 |
4.4.1 事件始末 |
4.4.2 事件分析 |
4.5 案例分析的启示 |
4.6 小结 |
5 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
5.1 表外业务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
5.2 表外业务风险的类型 |
5.2.1 市场风险 |
5.2.2 信用风险 |
5.2.3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交融 |
5.2.4 操作风险 |
5.2.5 流动性风险 |
5.3 市场风险的计量 |
5.3.1 关于VaR |
5.3.2 两种分布下的VaR计量 |
5.3.3 VaR的具体测定方法 |
5.3.4 对VaR的评价 |
5.3.5 对VaR方法的补充 |
5.4 信用风险的计量 |
5.4.1 信用风险计量的难度 |
5.4.2 单项投资的信用风险计量 |
5.4.3 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计量 |
5.5 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 |
5.6 小结 |
6 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 |
6.1 表外业务与风险监管的辩证关系 |
6.2 第一层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
6.3 第二层次--行业协会和交易所的监管 |
6.4 第三层次--国内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组织监管 |
6.4.1 资本充足性管制 |
6.4.2 立法管理与报表制度 |
6.4.3 信息披露制度 |
6.5 小结 |
7 表外业务引发传统会计、审计制度的变革 |
7.1 表外业务对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 |
7.1.1 金融衍生工具在会计核算上的难点 |
7.1.2 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
7.2 未来会计制度的重构 |
7.2.1 关于会计要素 |
7.2.2 关于确认标准 |
7.2.3 关于计量基础 |
7.2.4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比较 |
7.2.5 关于会计报表 |
7.3 表外业务对传统审计制度的影响 |
7.4 未来制度的重构 |
7.4.1 审计准则的重构 |
7.4.2 审计方法的重构 |
7.4.3 审计程序的重构 |
7.5 小结 |
8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构想 |
8.1 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近况的比较 |
8.1.1 业务量方面的比较 |
8.1.2 收入方面的比较 |
8.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
8.2.1 增加利润的需要 |
8.2.2 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
8.2.3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需要 |
8.2.4 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
8.3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SWOT分析 |
8.3.1 对我国发展表外业务进行SWOT分析的原因 |
8.3.2 什么是SWOT分析 |
8.3.3 优势分析 |
8.3.4 劣势分析 |
8.3.5 机会分析 |
8.3.6 威胁分析 |
8.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实施 |
8.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之涵义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法律制度供求理论 |
二、法律制度成本收益理论 |
三、法律制度均衡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节 法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中的应用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分析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三、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及趋势 |
第一节 我国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第一阶段:一元金融监管时期(1949—1979年) |
二、第二阶段:初级综合化经营监管时期(1980—1992年) |
三、第三阶段:分业经营监管时期(1993—2000年) |
四、第四阶段:综合化经营监管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进路考察 |
一、美、英、日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 |
二、发达国家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历史检视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与趋势 |
一、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动力 |
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变迁趋势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及风险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的必然性 |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在驱动 |
二、市场竞争倒逼转型升级 |
三、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
四、金融监管环境提供条件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的实现路径 |
一、内部路径:业务综合化 |
二、外部路径:金融集团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特征分析 |
一、业务跨部门跨产品跨市场 |
二、交易结构复杂监管难度高 |
三、规避监管弱化调控效率 |
四、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求及非均衡分析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需求分析 |
一、监管当局:确保金融安全与提高金融效率 |
二、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率 |
三、金融消费者:综合金融服务与权益保护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主体及组织架构 |
一、供给主体:一委一行两会 |
二、基本框架:分业监管供给体制 |
三、协调方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供给的具体维度 |
一、市场准入监管制度供给 |
二、资本充足监管制度供给 |
三、风险暴露监管制度供给 |
四、信息透明度监督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非均衡分析 |
一、综合化现实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二、金融创新与规则监管非均衡 |
三、跨业经营与分业监管非均衡 |
四、系统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非均衡 |
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制度供给非均衡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及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
一、监管制度的收益分析 |
二、监管制度的成本分析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收益的实证检验 |
一、研究指标 |
二、样本选择及期间 |
三、模型设定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成本的实证检验 |
一、模型设定 |
二、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及启示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之域外借鉴 |
第一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宏观审慎体系 |
一、新型伞式的美国监管体系 |
二、一线多头的日本监管体系 |
三、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之中国借鉴 |
第二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原则导向 |
一、美国的规则导向监管 |
二、英国的原则导向监管 |
三、原则导向监管之中国借鉴 |
第三节 综合化经营监管之消费者保护 |
一、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二、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之监管 |
三、金融消费者保护之中国借鉴 |
第七章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原则导向监管之转型 |
一、加快综合化经营监管的原则导向转型 |
二、实现综合化经营监管的监管工具优化 |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架构之优化 |
一、引入成本收益理念 |
二、健全机构协调机制 |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三节 监管规范体系之健全 |
一、完善综合化业务监管规范体系 |
二、创制金融控股集团监管规范体系 |
第四节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体系之构建 |
一、确立消费者保护目标 |
二、设立独立的保护机构 |
三、实现保护机制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影子银行发展成因、影响及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综述 |
一、关于欧美影子银行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我国影子银行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关于影子银行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金融资本与金融危机的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金融资本的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理论 |
一、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
二、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
三、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四、监管套利理论 |
第三节 关于影子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 |
一、最后贷款人理论 |
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
三、经济管制下的银行业监管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下的监管理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影子银行的界定和特征解构 |
第一节 欧美影子银行的界定及解构 |
一、欧美影子银行的定义和构成 |
二、欧美影子银行的运行机理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及解构 |
一、我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和构成 |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机理 |
三、我国影子银行机构和业务的属性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欧美影子银行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产生发展原因定性分析 |
一、银行监管套利 |
二、融资需求缺 |
三、投资收益缺 |
第三节 我国影子银行产生发展原因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处理 |
三、模型选择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影子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欧美影子银行的影响分析 |
一、欧美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二、欧美影子银行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
三、欧美影子银行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一、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
二、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影响 |
三、我国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风险积聚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影子银行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
一、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二、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三、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四节 我国影子银行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
一、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二、我国影子银行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
三、我国影子银行对产业政策的影响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
一、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
二、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
三、英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
四、欧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
第二节 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分析 |
一、明确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目标和思路 |
二、发挥市场和监管的作用,规范影子银行发展 |
三、构建我国影子银行的宏微观审慎监管架构 |
四、对我国影子银行重点领域加强监管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下一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监管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监管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 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理论 |
2.1.1 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
2.1.2 约束诱导理论 |
2.1.3 金融深化理论 |
2.2 虚拟资本理论 |
2.2.1 网络银行资本 |
2.2.2 知识资本 |
2.3 影子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 |
2.3.1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
2.3.2 公共利益与公共强制理论 |
2.3.3 金融约束理论 |
2.3.4 金融监管套利理论 |
2.3.5 博弈论 |
2.4 主要理论与本文的内在相关性 |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及风险传导分析 |
3.1 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 |
3.1.1 影子银行的内涵 |
3.1.2 影子银行的边界 |
3.1.3 影子银行的性质 |
3.1.4 影子银行的功能 |
3.2 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动与工具 |
3.2.1 传统银行的资金流动 |
3.2.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 |
3.2.3 准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中介的资金流动 |
3.2.4 影子银行的主要工具 |
3.3 影子银行的运行机制 |
3.3.1 影子银行的信用中介过程 |
3.3.2 交易类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 |
3.3.3 融资类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 |
3.4 影子银行的风险传导机制 |
3.4.1 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风险累积效应 |
3.4.2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宏观效应 |
3.4.3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基于IS-LM曲线模型的分析 |
3.4.4 影子银行的风险传导 |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条件及发展历程 |
4.1.1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条件 |
4.1.2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1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 |
4.2.2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 |
4.3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3.1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影子银行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5章 中国影子银行政府监管及困境 |
5.1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运行机制 |
5.1.1 影子银行风险的监管及处罚问责机制 |
5.1.2 影子银行风险的协调机制 |
5.1.3 影子银行风险的信息披露机制 |
5.2 中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措施及工具 |
5.2.1 针对传统银行的监管措施及工具 |
5.2.2 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及工具 |
5.2.3 针对准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中介的监管措施及工具 |
5.3 中国影子银行政府监管困境 |
5.3.1 交叉经营性影子银行监管无效 |
5.3.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违规难察 |
5.3.3 准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尚未形成 |
第6章 国外影子银行监管制度借鉴与启示 |
6.1 欧美国家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
6.1.1 美国 |
6.1.2 英国 |
6.1.3 法国 |
6.1.4 德国 |
6.1.5 俄罗斯 |
6.2 其他国家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
6.2.1 巴西 |
6.2.2 沙特 |
6.2.3 印度 |
6.2.4 南非 |
6.2.5 日本 |
6.2.6 韩国 |
6.3 国外影子银行监管体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
6.3.1 货币政策调节方式的改进 |
6.3.2 双重多头监管弊端的规避 |
6.3.3 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的作用并重 |
6.3.4 实施全面监管、分类管制的监管方式 |
6.3.5 金融危机下国外监管体制建设的教训启示 |
第7章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创新构想与设计 |
7.1 确立监管目标及保护对象 |
7.1.1 金融体系监管 |
7.1.2 金融机构监管 |
7.1.3 消费者利益保护 |
7.1.4 金融市场稳定维护 |
7.2 构建影子银行监管制度新框架的设计 |
7.2.1 政府健全法律法规 |
7.2.2 监管部门改革监管体制 |
7.2.3 金融机构加强微观管制 |
7.2.4 协同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
7.2.5 合理引导具体业务规范发展 |
7.2.6 鼓励合理的金融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银行监管的含义及目标 |
1.2.2 银行监管理论述评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1.3.1 银行业的公共产品特征 |
1.3.2 银行业的不完全竞争 |
1.3.3 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
1.3.4 银行业的负外部性 |
1.3.5 委托代理问题 |
1.4 论文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4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演变历程 |
2.1 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历史变迁 |
2.1.1 监管萌芽阶段(1949—1983 年) |
2.1.2 单一监管阶段(1983—1992 年) |
2.1.3 整顿型监管阶段(1992—1994 年) |
2.1.4 法制化监管阶段(1994—2003 年) |
2.1.5 专业型监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2.2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框架 |
2.2.1 外部监管 |
2.2.2 内部控制体系 |
2.2.3 行业自律组织 |
2.2.4 市场约束体系 |
2.3 中国商业银行账面主要监管指标分析 |
2.3.1 银行业总体规模迅速膨胀 |
2.3.2 资产质量显着提高 |
2.3.3 银行整体盈利水平提升 |
2.3.4 抵御风险能力显着增强 |
2.4 中国商业银行业绩来源分析 |
2.4.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溢出效应 |
2.4.2 较高的利率差水平 |
2.4.3 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 |
2.4.4 政策性扶持与增量稀释降低了不良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监管面临的挑战 |
3.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测 |
3.1.1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 |
3.1.2 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分析 |
3.1.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实证分析 |
3.2 资本项目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实证研究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 |
3.2.2 资本账户开放与银行业危机的实证研究 |
3.2.3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 |
3.3 中国银行业监管中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问题 |
3.3.1 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内涵及实践 |
3.3.2 从微观视角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有效性 |
3.3.3 从宏观视角分析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有效性 |
3.4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问题研究 |
3.4.1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 |
3.4.2 银行系统性风险成因及实证分析 |
3.4.3 中国银行体系面临的主要系统性风险 |
3.5 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优势与不足 |
3.5.1 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 |
3.5.2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优势 |
3.5.3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实践及启示 |
4.1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实践 |
4.1.1 美国银行监管的反思 |
4.1.2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 |
4.1.3 对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评析 |
4.2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 |
4.2.1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历程 |
4.2.2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新框架及措施 |
4.2.3 对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评价 |
4.3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 |
4.3.1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方案的出台 |
4.3.2 欧盟银行监管改革方案新框架 |
4.3.3 对欧盟银行监管改革的评价 |
4.4 《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4.4.1 《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背景——次贷危机的爆发 |
4.4.2 解读《巴塞尔协议Ⅲ》 |
4.4.3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可能影响 |
4.5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4.5.1 重新确立监管的内涵 |
4.5.2 注重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
4.5.3 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控制 |
4.5.4 建立健全同业自律机制 |
4.5.5 加强消费者的保护和引导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框架体系 |
5.1.1 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
5.1.2 重视资本账户开放的基础环境建设 |
5.1.3 大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 |
5.1.4 建立健全现代银行制度 |
5.1.5 积极推进银行监管全球化 |
5.2 制定符合我国资本监管的政策框架体系 |
5.2.1 明确我国资本监管的总体目标和框架 |
5.2.2 充分认识我国资本监管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
5.2.3 为资本监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5.3 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 |
5.3.1 明确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主体 |
5.3.2 严格监管国有大型金融机构 |
5.3.3 认清现阶段我国系统性风险和国际成熟市场的差异 |
5.3.4 明确信息共享机制和政策的协调配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与目标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与金融相关的危机概念 |
1.1.2 金融监管 |
1.1.3 有效金融监管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影响有效金融监管的因素 |
1.2.2 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评估 |
1.3 研究范式与结构 |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 |
2.1 传统金融监管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
2.1.2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
2.1.3 经济管制理论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银行监管理论 |
2.2 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 |
2.2.1 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 |
2.2.2 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 |
2.2.3 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
2.2.4 期限转化与流动性风险监管 |
2.2.5 高管薪酬激励限制 |
2.2.6 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控制 |
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 |
3.1 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和教训 |
3.1.1 监管当局的认知偏差及处置不当 |
3.1.2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薄弱 |
3.1.3 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上存在严重缺陷 |
3.1.4 政府应对危机准备不足和操作 |
3.1.5 信用评级机构失职 |
3.2 美国金融危机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
3.2.1 监管要求不能替代监管本身 |
3.2.2 保持对可能导致系统脆弱性的风险苗头的警觉 |
3.2.3 选择恰当的金融发展与政策框架 |
3.3 危机后国际社会的金融监管改革 |
3.3.1 G20 成员国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共识 |
3.3.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框架改革 |
3.3.3 金融监管体制和改革方案的国际比较分析 |
3.3.4 国际监管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4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
4.1 外部监管无法替代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 |
4.1.1 公司治理差距 |
4.1.2 风险管理能力差距 |
4.1.3 管理信息系统差距 |
4.1.4 金融服务与创新能力差距 |
4.2 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 |
4.2.1 准入监管存在一定缺陷 |
4.2.2 针对风险的审慎监管机制不完善 |
4.2.3 持续性监管存在较大的问题 |
4.2.4 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
4.2.5 跨境跨业监管能力较弱 |
4.3 金融监管环境欠佳 |
4.3.1 宏观经济失衡 |
4.3.2 法制环境不健全 |
4.3.3 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
4.3.4 中介机构参与监管不够 |
4.3.5 市场约束软弱 |
4.3.6 系统性保护机制缺乏 |
第5章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 |
5.1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 |
5.1.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
5.1.2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
5.1.3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与改革重组 |
5.2 系统重要性银行与有效金融监管 |
5.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内涵 |
5.2.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的主要方法 |
5.2.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目标 |
5.3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监管 |
5.3.1 数据与模型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3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有效监管建议 |
第6章 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有效性实证分析 |
6.1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创新 |
6.1.1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 |
6.1.2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成效 |
6.1.3 中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经验 |
6.2 中国银行业监管能力建设的评估 |
6.2.1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概述 |
6.2.2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结论 |
6.3 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6.3.1 监管有效性测定的方法与标准 |
6.3.2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衡量 |
6.3.3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加强和改进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
7.1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 |
7.1.1 回归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
7.1.2 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与力度 |
7.1.3 建立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动态平衡 |
7.1.4 实现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7.2 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 |
7.2.1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
7.2.2 建立风险约束长效机制 |
7.2.3 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
7.3 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 |
7.3.1 树立科学监管观 |
7.3.2 增强监管治理的独立性 |
7.3.3 强化监管问责和执行力 |
7.3.4 提高监管透明度 |
7.3.5 培育良好的监管文化 |
7.4 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 |
7.4.1 实行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 |
7.4.2 建立健全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
7.4.3 完善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B 国外金融监管跨部门委员会对比 |
附录 C 国际三大金融改革方案的主要措施 |
附录 D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示意图 |
附录 E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
附录 F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
附录 G 中国上市银行 2010 年主要财务数据表 |
附录 H 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 |
附录 I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2003-2010 年) |
附录 J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演变 |
(10)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综述 |
2.1.1 利率市场化经典理论 |
2.1.2 利率市场化:操作与效率 |
2.1.4 利率市场化:风险与应对 |
2.2 中间业务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1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理论依据 |
2.2.2 中间业务发展的动因 |
2.2.3 中间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 |
2.2.4 中间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 |
2.2.5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利率市场化与中间业务概述 |
3.1 利率市场化概述 |
3.1.1 含义 |
3.1.2 性质 |
3.1.3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
3.2 中间业务概述 |
3.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界定 |
3.2.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3.2.3 中间业务的特点及变化 |
3.3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
3.3.1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史 |
3.3.2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4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
3.4.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史 |
3.4.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综合分析 |
4.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
4.1.1 引发商业银行创新 |
4.1.2 引起存贷款利率先上升后回落 |
4.1.3 缩小银行的存贷利差 |
4.1.4 增加利率的波动性 |
4.1.5 加剧银行间的竞争 |
4.1.6 加剧银行业的脆弱性 |
4.1.7 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
4.2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4.2.1 金融脱媒的影响 |
4.2.2 商业银行竞争的需要 |
4.2.3 存贷利差减少的后果 |
4.2.4 资本约束的要求 |
4.2.5 细化银行考核的需要 |
4.3 中间业务发展的现实性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间业务发展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择与模型建立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现状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创新与风险:关于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的思考 |
7.1 中间业务发展的指导理念与发展方向 |
7.1.1 中间业务发展的指导理念 |
7.1.2 中间业务发展的方向 |
7.2 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策略 |
7.2.1 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的思路 |
7.2.2 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的配套支持 |
7.3 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策略 |
7.3.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方法 |
7.3.2 成本加成定价策略 |
7.3.3 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
7.3.4 关系导向定价策略 |
7.4 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策略 |
7.4.1 细分客户与差别化服务 |
7.4.2 营销渠道建设 |
7.5 中间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
7.5.1 中间业务的风险种类及特征 |
7.5.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防范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D]. 宋怡欣.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2]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 苏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3]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 刘国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3)
- [5]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D]. 李仲林.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6]影子银行发展成因、影响及监管研究[D]. 王玚. 中共中央党校, 2015(12)
- [7]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及其监管制度创新研究[D]. 陈洪波. 吉林大学, 2017(03)
- [8]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 于亮. 吉林大学, 2014(09)
- [9]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 肖璞. 湖南大学, 2013(12)
- [10]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 雷洪光.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