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汤明远,王重润[1](1998)在《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汤明远王重润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特征是其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带动性: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的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发生支配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壮大,而且带动其它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刘朝晖[2](2000)在《中国城镇住宅市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把住宅建设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的需要,有效探索解决当前住宅市场存在诸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从住宅市场的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两方面对住宅市场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 在内部要素分析中,以住宅市场供求关系为基本线索研究了供求基本理论,并对市场供求的体系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住宅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服务支持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 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方面的分析中,从住宅住房制度、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市场法规、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有关理论、实际现状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优化市场环境的各项措施和完善住房政策的有关设想。 主要的对策措施有:①加快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住宅发展的新机制;②理顺住宅价格关系,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扩大有效需求;③培育住宅开发主体,改善有效供给;④配套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加大对住宅市场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以利于住宅消费;⑤积极培育,稳步发展住宅消费市场,促进住宅流通;⑥建立专门的住宅法,保证住宅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李志刚,张勃,张志斌,石培基,杨春[3](1997)在《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安居小区开发规划总体研究》文中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安居小区开发规划总体研究●李志刚张勃张志斌石培基杨春(西北师大地理系兰州,730070)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已于1996年底取得“软着陆”的成功,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过热”...
王旻[4](2010)在《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中国境内引入REITs产品一直是业界与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背景,在总结归纳出次贷危机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经验教训后,着重研究REITs作为证券化的不动产所兼具的双重特质,为中国推出REITs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房地产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中国投资者对REITs产品的投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REITs产品的推出提供现实依据。最后,基于前述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本文设计出符合国情的交易所市场REITs产品发展模式。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REITs产品双重特质研究、REITs在中国的需求研究以及交易所市场REITs产品发展模式研究等。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对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的成因及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各国储蓄率的严重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体系失衡、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导致国际贸易失衡难以及时纠正,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缺乏约束等国际背景下,低利率政策推动其房地产市场长期牛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和金融创新推动次级房贷快速膨胀,而庞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进一步扩散了次级房贷的风险,从而导致次贷危机爆发;房地产泡沫破裂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如果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多级次贷产品创新成为金融危机的传导链,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则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催化剂。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教训,即交易所市场是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是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在金融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更应当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其次,本文从模型推导与实证检验两方面探讨REITs的双重特质,模型推导的结果表明, REITs价格不仅仅受其内在价值的影响,即受房地产市场的具体运行状况影响,而且,REITs价格还受到证券市场的运行状况影响。因此,REITs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交易时,REITs价格不但与房地产市场价格成正相关,也受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表明REITs的价格行为兼具房地产与股票的双重特质。同时,利用美国、日本与新加坡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REITs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显着的双向G ranger因果关系,而且,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REITs与房地产市场之间也均存在显着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综合REITs同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REITs兼具了证券资产与不动产的双重特质。再次,本文还以问卷调查方式研究中国境内市场潜在需求者对REITs产品的投资意愿及重点考虑的因素。实证结果发现,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小额投资、优惠性、安全性、报酬率、规模大小、标的物(租金)市场风险、年龄及经历等因素显着影响其购买受益证券的意愿。具体而言,在总体因素方面,投资者认为房地产市场情况越乐观,则其购买REITs的概率会越大;在证券化产品因素方面,投资者对REITs小额投资重视程度越高、优惠性项目越充分、安全性越高、报酬率越高,则其选择购买REITs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在标的物属性方面,投资者越在意REITs本身的属性,受益证券的标的物(租金)市场风险越小,投资者选择购买REITs的概率也越高;在投资者属性方面,投资者年龄越年轻,选择购买REITs可能性也越高,且投资者在不动产与金融方面的经历越久,购买意愿也越大。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境内已经具备推出REITs产品的现实基础。最后,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以及中国境内市场的实际情形,建议在交易所市场推出REITs产品,不但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优化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分散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优化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房地产资产的管理水平。从中国目前的市场条件和风险控制需要出发,REITs产品适宜采取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募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形式,以优质的工商业地产作为标的资产,采用资产分离、专业管理的运营模式,在在其存续期内,投资者只可转让持有的基金份额,而不可以赎回。但为了能使其不失时机地吸纳优质物业,按照国际惯例,REITs成立一段时期之后,还应赋予其根据市场情况可以灵活地选择时机和规模进行增发的功能,即REITs宜采取半封闭式的运作方式。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国内首次研究REITs产品的双重特质问题(研究对象创新)。本文首次从理论与经验证据两方面研究REITs的双重特质,利用境外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REITs产品同不动产市场及证券市场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第二,国内首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引入REITs产品的可行性问题(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首次向REITs产品的潜在投资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利用调查问卷获取的数据分析中国引入REITs产品的可行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第三,国内首次利用推出REITs产品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研究交易所市场REITs产品的发展模式(研究内容创新)。本文首次基于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REITs产品的双重特质以及境内引入REITs产品可行性,设计出交易所市场REITs产品的发展模式。
辛杨[5](2006)在《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理论部分,分为5章,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的内容是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给出相关评述。第二章在剖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模型体系,并详细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之源。第三章提出了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源、政策环境是影响新经济增长点生成的四大类因素,深刻剖析了它们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第四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研究,给出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设计程序和作用。第五章是新经济增长点的开发流程设计,通过准备、开始、选择和评价四个阶段,最终确定了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第二篇以吉林省工业为研究对象,验证本文所取得的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篇共分四章,第六章在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和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势头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通过对重点行业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前景、资源和政策环境分析,得到了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第七章分析和论证了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第八章提出了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第九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和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高辉[6](2005)在《基于风险分析的房地产项目决策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展逐步复苏并活跃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提出发展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随着1992~1993年房地产热问题的暴露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低谷。1998年后政府将住宅业作为群众的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最新的产业分类中,房地产业被划为第三产业,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房地产业具有投资数额大、回收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为了规避风险、扩大收益,对房地产业的投资就必须重视风险分析和投资决策的优化。而且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不成熟的现状,还必须考虑到国家政策和宏观调控对房地产投资所产生的影响。论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作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国房地产发展时间虽短,但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周期性。本文选择的分析样本和数据主要分布在为1993~2002年,基本包含了一个完整的周期。从房地产投资主体、融资渠道、投资结构、投资规模、投资增长方式等方面分析房地产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从房地产投资规模、对GDP的贡献率、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等方面分析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指出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基本实现了向支柱产业的转变。借鉴国外房地产业投资规模发展基本呈现“抛物线”型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预测了行业在逐步成熟和稳定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长期、中期及短期的投资特点。就中长期来说,中国房地产必然要走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道路,这也是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所在。就短期来说,房地产投资拉动行业乃至经济增长的形势还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分析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增大的现象,只能算是有“过热”的苗头,整体是健康的,其更大的问题在于投资主体的盲目性和结构失调等问题,从微观来讲,就是每个投资者都应正确地分析风险,并进行决策的优化。
陈骏峰[7](2002)在《论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文中认为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和深化,实现了2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短缺经济”发展为“过剩经济”。扩大内需,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已成了我国继续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由于住宅业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的国情,政府选择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为完成这一战略选择,我国加速了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实行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来启动住宅市场。经济适用住房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用于解决生存问题的实物分配性住房,也不同于融消费性、投资性完全于一体的商品房。它主要是为广大中低收入者提供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集福利性与商品性于一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将目光放向国外。为了尽快帮助低收入家庭找到栖身之所,美国采取了建设公共住宅和支付租金补贴两大措施;而英国则采取了大面积建设公房和住房资助计划。从两国的情况来看政府都不同程度在干预住房问题。 经济适用住房从98年开始在我国大行其道,市场需求一路高涨,显示了其强盛的生命力,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1、供应对象失控;2、住房面积和房价失控;3、产权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制约着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从城市用地制度、个人信用制度、住房二级市场和重构经济适用住房的体系几个方面做了阐述,指出只有配套措施的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才能突破瓶径,再次迎来其发展的春天。
刘家田[8](1998)在《把握住房建设发展契机 搞好房地产经营》文中研究指明 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今年投资重点时把"加快普通民用住宅建设"列在其中。并表示:今年将积极推进住房体制改革,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住房商品化,使居民住房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低迷多年的房地产市场已呈平稳回升之势。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不断深化,福利性分房将取消,职工无偿分房的历史将要结束;住宅消费已进入我国普通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中,这是我国政府建国以来首次把发展住宅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如何按照国家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政策、把握住这次契机,搞好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开发企业目前的头等大事。
魏娟[9](2010)在《博雅新苑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典型的风险高、投入高、收益高的行业之一。为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者只有对开发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项目的成败。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滨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包括项目的市场定位、经营预期、投资成本及计划、收益预测等,估算项目的成本、计算项目的收益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并运用一系列手法来判断项目的投资可行性,为企业投资决策和今后的房地产项目实施提供有利依据。通过分析研究,对滨州市房地产业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以房地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是推动滨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新经济区域规划设立,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特别是新区域经济区内的房地产行业都有极大的利好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该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有利保障,为滨州房地产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为滨州市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平稳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甘肃工业大学《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面向21世纪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课题组[10](2001)在《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文中研究说明本组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面向 2 1世纪产业升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其主要观点是 :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按照点 (城市 )、线 (经济带 )、面 (大经济区 )等层次展开生产力布局 ;要从实际出发 ,把规律和实际、一般和特殊结合起来 ,选择主导产业 ;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 ,把房地产业培育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城镇住宅市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二、 国内外住宅市场的发展及研究动态 |
三、 论文的思路和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房地产与住宅 |
(一) 房地产 |
(二) 房地产类型 |
(三) 住宅的概念及特性 |
(四) 住宅的分类 |
二、 房地产市场与住宅市场 |
(一) 房地产市场 |
(二) 住宅市场 |
(三) 住宅市场的运行机制 |
(四) 住宅市场的功能 |
第二章 住宅市场供求理论 |
一、 住宅需求理论 |
(一) 住宅需求 |
(二) 住宅需求的类型 |
(三) 住宅需求的特点 |
(四) 住宅需求的影响因素 |
(五) 住宅需求弹性分析 |
二、 住宅供给理论 |
(一) 住宅供给 |
(二) 住宅供给的经济性质 |
(三) 住宅供给的特点 |
(四) 住宅供给的影响因素 |
(五) 住宅市场供给弹性分析 |
三、 住宅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一) 供求均衡状态 |
(二) 供求非均衡状态 |
第三章 我国住宅市场供求矛盾分析 |
一、 我国住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一) 萌芽时期 |
(二) 萎缩时期 |
(三) 探索时期 |
(四) 上升时期 |
二、 我国住宅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
(一) 住宅市场供求失衡 |
(二) 住宅市场供求失衡的形成机理 |
(三) 住宅市场供求失衡产生的原因 |
三、 解决住宅市场供求失衡问题相关对策 |
第四章 住宅市场中介服务支持体系 |
一、 住宅中介的地位和作用 |
(一) 住宅市场中介的必要性 |
(二) 住宅市场中介的作用 |
二、 住宅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与中介主体 |
(一) 中介服务体系 |
(二) 中介主体 |
三、 住宅市场中介服务现状及规范其发展的构想 |
(一) 发展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三) 规范、发展住宅中介行业的主要对策 |
四、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信用保险 |
(一)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信用保险制度现状 |
(二) 国外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 |
(三) 建立健全住宅抵押贷款保险体系 |
第五章 住宅市场运行的政策环境 |
一、 住宅市场运行政策环境的相关理论 |
(一) 政策目标 |
(二) 政策手段 |
(三) 政策主体 |
二、 我国现行住宅政策分析 |
(一) 住宅政策目标 |
(二) 住宅产业政策 |
(三) 住宅税收政策 |
(四) 住宅金融政策 |
三、 对完善我国住宅市场运行政策的构想 |
(一) 财政政策的完善 |
(二) 金融政策的完善 |
(三) 政府直接调控政策的合理运用 |
第六章 住宅市场运行的经济环境 |
一、 宏观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 |
二、 宏观经济波动对住宅市场影响的表现形态 |
(一) 扩张阶段 |
(二) 衰退阶段 |
(三) 萧条阶段 |
(四) 复苏阶段 |
三、 房地产市场供求周期性变动产生的原因 |
四、 我国房地产周期的特点及其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七章 住宅市场运行的法律环境 |
一、 住宅法律调整、规范的法律关系 |
二、 我国住宅市场的相关立法现状 |
(一) 立法现状 |
(二) 我国住宅立法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 制定我国专门的住宅法 |
(一) 住宅法的法律地位 |
(二) 国外住宅法的立法现状 |
(三) 我国制定专门住宅法的必要性 |
(四) 关于住宅法中有关标准问题的设置 |
(五) 住宅法的结构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论文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工具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2.1.2 房地产信托 |
2.1.3 房地产投资基金 |
2.1.4 房地产资产信托 |
2.1.5 房地产证券化 |
2.1.6 担保债务凭证 |
2.2 房地产市场、REITs 与股票市场关系理论综述 |
2.2.1 REITs 是房地产还是证券 |
2.2.2 REITs、房地产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
2.2.3 关于REITs 发展模式的探讨 |
第三章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 |
3.1 次贷危机的背景与成因 |
3.1.1 次贷危机的国际背景 |
3.1.2 次贷危机的根源 |
3.2 次贷危机的产生与传导机制 |
3.3 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 |
3.3.1 交易所市场是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 |
3.3.2 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EITs 双重特质研究 |
4.1 REITs 双重特质研究——理论模型 |
4.2 REITs 双重特质研究——美国市场的经验证据 |
4.2.1 美国REITs 的发展历史 |
4.2.2 美国REITs 的税收待遇 |
4.2.3 美国REITs 的市场表现 |
4.2.4 REITs 的双重特质研究:美国市场实证 |
4.3 REITs 特质研究——日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
4.3.1 日本REITs 的发展历史 |
4.3.2 日本REITs 的相关要求 |
4.3.3 REITs 的双重特质研究:日本市场实证 |
4.4 REITs 特质研究——新加坡市场的经验证据 |
4.4.1 新加坡REITs 的发展历史 |
4.4.2 新加坡REITs 的相关要求 |
4.4.3 REITs 的双重特质研究:新加坡市场实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问题 |
5.1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及现状 |
5.2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REITs 产品在中国的需求研究 |
6.1 理论背景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REITs 产品模式选择研究 |
7.1 中国资产证券化探索研究 |
7.2 基于交易所市场的REITs 发展模式 |
7.2.1 发展交易所市场REITs 的意义 |
7.2.2 交易所市场REITs 的运作模式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8.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I:REITs 在中国发展之可行性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I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一览 |
致谢 |
(5)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0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篇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1.1.1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2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1.1.3 科学发展观理论 |
1.2 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2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1 关于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研究 |
1.4.2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基本属性研究 |
1.4.3 关于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标准研究 |
1.4.4 经济增长点理论研究评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经济增长点及其形成之源 |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
2.1.1 经济增长 |
2.1.2 经济发展 |
2.1.3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相关性 |
2.2 新经济增长点的内涵 |
2.2.1 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2.2 新经济增长点概念的界定 |
2.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3.1 测度阈值及其作用 |
2.3.2 确定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的原则 |
2.3.3 新经济增长点测度阈值模型体系 |
2.4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的可行性研究 |
2.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2.4.3 物资保证可行性分析 |
2.4.4 生产可行性分析 |
2.5 新经济增长点形成之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经济增长点生成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1 市场需求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1.1 市场需求的基本含义 |
3.1.2 市场需求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1.3 需要注意的问题 |
3.1.4 市场需求作用的数学解释 |
3.1.5 市场需求预测 |
3.2 技术创新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作用机理 |
3.2.1 技术创新的内容 |
3.2.2 技术创新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 资源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3.1 资源的内容 |
3.3.2 资源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3.3 资源支撑度的分析与评价 |
3.4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机理 |
3.4.1 政策环境的内涵 |
3.4.2 政策环境因素对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
3.5 四类因素交互作用结构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研究 |
4.1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结构与类型 |
4.2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设计程序 |
4.3 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设计 |
5.1 准备阶段 |
5.2 开始阶段 |
5.3 选择阶段 |
5.4 评价阶段 |
5.5 新经济增长点开发流程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开发新经济增长点实证研究 |
第六章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研究 |
6.1 工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序 |
6.1.1 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模型 |
6.1.2 各行业综合实力的测算及排序 |
6.2 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重点行业选择 |
6.2.1 重点行业选择依据 |
6.2.2 重点行业的确定 |
6.3 重点行业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
6.3.1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结果 |
6.3.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评价与分类 |
6.4 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前景分析 |
6.4.1 重点行业科技创新成果统计 |
6.4.2 按科技创新成果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 资源与政策环境分析 |
6.5.1 吉林省资源禀赋分析 |
6.5.2 按资源禀赋对重点行业分类 |
6.5.3 吉林省政策环境分析 |
6.5.4 按政策环境对重点行业分类 |
6.6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行业布局 |
6.6.1 吉林省工业新经济增长点选择图谱 |
6.6.2 吉林省工业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行业布局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分析 |
7.1 国内外柴油轿车发展现状分析 |
7.2 柴油轿车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分析 |
7.2.1 柴油轿车市场需求预测 |
7.2.2 柴油轿车生产技术分析 |
7.2.3 资源禀赋分析 |
7.2.4 政策环境分析 |
7.2.5 柴油轿车生成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图谱 |
7.3 柴油轿车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测度阈值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
8.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热点 |
8.2 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新经济增长点的科技含量 |
8.3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延长产业链 |
8.4 加快转换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8.5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表1 吉林省制造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统计数据 |
附表2 重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经济分析指标 |
附录1 综合实力的测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2 市场需求预测模型及其检验评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6)基于风险分析的房地产项目决策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问题的提出 |
1.1 我国房地产投资与开发的现状 |
1.1.1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1.2 房地产资金来源 |
1.1.3 土地开发 |
1.1.4 商品房建设 |
1.1.5 商品房销售 |
1.1.6 经营情况 |
1.1.7 开发企业 |
1.2 我国房地产投资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2.1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
1.2.2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1.3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提升的潜力分析 |
1.3.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3.2 房地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 |
1.3.3 关于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探讨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房地产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 |
2.1 概述 |
2.1.1 房地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和政策相关性 |
2.1.2 房地产项目投资的特点及类型 |
2.1.3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的发展 |
2.2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系统的建立 |
2.2.1 房地产投资风险源系统 |
2.2.2 风险优先与最大可信风险源 |
2.3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定量化分析 |
2.3.1 非线性BP分析法及其应用 |
2.3.2 随机敏感性分析法及案例 |
2.3.3 随机性风险的概率分析法及应用 |
2.3.4 应用灰色组合模型的风险分析及案例 |
2.4 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评价 |
2.4.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2.4.2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2.4.3 风险评价的效果分析 |
2.5 风险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与案例 |
2.5.1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
2.5.2 风险评价报告书案例 |
3.基于风险分析的房地产投资决策优化 |
3.1 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涵义与现状 |
3.2 基于风险分析的房地产项目决策优化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3.2.1 基于风险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及其简便运算 |
3.2.2 熵权多目标决策法及其应用 |
3.2.3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案例分析 |
3.2.4 风险度净现值投资决策分析法及其应用 |
3.2.5 实物期权理论在房地产项目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
3.3 房地产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
3.3.1 房地产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
3.3.2 房地产投资效用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应用 |
4.房地产业政策发展与对策研究 |
4.1 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内涵与影响 |
4.1.1 房地产政策的内涵 |
4.1.2 房地产政策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4.2 房地产投资相关政策与对策研究 |
4.2.1 房地产投资产业政策与对策分析 |
4.2.2 房地产投资土地政策与对策分析 |
4.2.3 房地产投资金融政策与对策分析 |
4.2.4 房地产企业的政策风险对策分析 |
4.3 有关住宅产业投资的政策与对策研究 |
4.3.1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与政策支持 |
4.3.2 我国房改进程与我国房贷政策变迁 |
4.3.3 房地产住宅项目投资策略的研究 |
5.结语 |
5.1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1.1 主要结论 |
5.1.2 相关建议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论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经济适用住房与我国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
§1-2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内涵 |
第二章 国外的住房保障制度 |
§2-1 美国 |
§2-2 英国 |
第三章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要性 |
§3-1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要性 |
§3-2 从住房分配角度看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现状 |
§4-2 经济适用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对策及建议 |
§5-1 实行用地差别政策,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
§5-2 发展金融市场,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
§5-3 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
§5-4 健全政策法规,灵活发展经济适用住房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博雅新苑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博雅新苑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分析 |
2.1 项目开发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滨州市经济发展状况 |
2.1.2 滨州临近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
2.1.3 滨州市交通设施状况 |
2.1.4 滨州市的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 |
2.1.5 滨州宏观环境评价 |
2.2 滨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
2.2.1 滨州房地产市场现状 |
2.2.2 滨州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 |
2.3 项目市场定位分析 |
2.3.1 项目的整体市场定位 |
2.3.2 目标客户确定 |
2.3.3 项目设计定位 |
2.4 项目合规性分析 |
2.4.1 住宅产业政策规定分析 |
2.4.2 商业设施产业政策规定分析 |
2.4.3 项目准入分析 |
第3章 项目规划与投资融资估算分析 |
3.1 项目建设规划 |
3.1.1 规划方案主要内容 |
3.1.2 主要建设内容 |
3.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3.2.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概述 |
3.2.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的作用 |
3.2.3 项目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 |
3.2.4 该项目的建设投资估算 |
3.3 项目融资估算 |
3.4 项目建设投资及融资分析 |
第4章 博雅新苑小区项目财务评价与敏感性分析 |
4.1 分析测算及说明 |
4.1.1 销售收入估算 |
4.1.2 现金流量估算 |
4.1.3 项目资产负债情况估算 |
4.2 项目财务分析评价 |
4.2.1 项目投资盈利能力分析 |
4.2.2 项目投资偿债能力分析 |
4.3 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
4.4 项目敏感性分析 |
4.4.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2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10)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西部大开发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思考 |
一、西部地区选择空间经济增长极的原则 |
二、西部地区空间经济增长极的选择 |
三、促进西部地区空间经济增长点发展的建议 |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主导产业的关联 |
二、西部地区选择主导产业的原则 |
三、西部地区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条件分析 |
四、西部地区选择主导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
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 |
一、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地位与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关系 |
二、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
三、促进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
西部大开发中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问题浅议 |
一、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分析 |
二、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
三、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措施 |
房地产业: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一、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前景分析 |
二、西部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
三、培育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若干思考 |
四、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住宅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行性研究[J]. 汤明远,王重润. 农村金融研究, 1998(01)
- [2]中国城镇住宅市场问题研究[D]. 刘朝晖. 华中农业大学, 2000(03)
- [3]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安居小区开发规划总体研究[J]. 李志刚,张勃,张志斌,石培基,杨春. 开发研究, 1997(05)
- [4]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D]. 王旻.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5]新经济增长点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D]. 辛杨. 吉林大学, 2006(11)
- [6]基于风险分析的房地产项目决策与对策研究[D]. 高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7]论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D]. 陈骏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02(02)
- [8]把握住房建设发展契机 搞好房地产经营[J]. 刘家田. 工程经济, 1998(06)
- [9]博雅新苑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D]. 魏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10]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J]. 甘肃工业大学《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与面向21世纪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课题组. 开发研究,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