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论文文献综述)
康琦[1](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赵希庄,程伯福[2](1996)在《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文中研究表明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赵希庄,程伯福集体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各抒己见,集中每个成员的智慧,进行充分的比较和论证,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党委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但这一优势在有些单位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从形式上看,会都开了,大家也都讨论过了,却没有充分体...
谭诗民[3](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孔瑞[4](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王梦琪[5](2020)在《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文中提出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是其整个创作生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阶段也是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的成熟期和高峰期,能够集中反映和代表其后期文学写作的整体情况。沈从文在这二十年间从未放弃文学思考和写作试验,但学界对此论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研究成果零散、表面且不系统,因此本研究基于作品文本和文学史料,更为深入且完整地展现沈从文这一阶段的文学写作。本文所重点研读和分析的,正是沈从文1956-1976年间所有的文学写作成果,同时辅以作家后期留存的各类文字材料,详细勾勒作家这二十年间丰富且特殊的文学道路与写作风貌。本文在结构框架上,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设有“写作选择与立场”、“写作形态与特征”、“写作价值与困境”三个章节。时代的变动深刻影响沈从文后期的文学思想走向,通过细读其后期文学写作成果及相关着作材料,能够更为清晰、全面梳理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写作道路的选择,充分、系统考察其后期文学写作的内容和形态,深入、细致挖掘文学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对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写作形态、特征的总结和论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期打破当前学界对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研究“述”大于“论”的局限,使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更加完整。本研究着重对沈从文1956-1976年所有文学写作成果进行精读,阐述作家后期“第二次改业”和“第三次改业准备”两次人生经历,从中探索“抽象的抒情”这一重要概念,分析他后期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态度和看法,以及“生命”、“历史”两个核心写作理念,讨论其后期“独自为战”的写作选择与独立自由的基本立场。沈从文秉持“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原则,重新向现实学习,适时调整文学写作状态。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鲜明体现了文体写作特征,以小说、散文和旧体诗三种文体创作为主,并呈现出四次高涨阶段。沈从文延续前期对个体生命和社会历史的关注,重点书写旧的历史记忆、新的生命形式两方面内容,强调文学之于年青一代的教育作用。沈从文不断进行文体试验,以其他文体形式替代小说、散文等受限文体的创作,呈现出书信体散文、旧体新诗和历史小品文三种代偿效果,在语言表达、叙事结构、背景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写作方式的尝试和突破。沈从文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总体上呈现抒情和潜在的性质,验证了沈从文对个人信仰的坚守,体现了对作家生命的自主把握。此外,与同时期代表性文学作品相比,可以发现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作品既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坚定维护了文学自由和独立,彰显了理性思辨色彩,传达出个人经验,显示出活泼的艺术审美特性;但同时还暴露了文学创作的困境,语言的过度抒情致使作品内在张力的削弱,思想上的时代隔膜引发了用笔的新旧冲突。多元的文学价值和文体写作的局限,体现出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他的文学写作也是现代作家在当代创作选择上的一个特例。总之,沈从文后期从未放弃文学创作,他以素朴踏实的“学习”态度进行文学探索,在特殊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于主流写作、别样多元的文学风景。
张红梅[6](2019)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在语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与理论的学习,也要关注高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诸如缺乏语文阅读学习兴趣,语文阅读能力不足,对语文阅读重视不够等传统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情况和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试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方向,它不同于传统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侧重研究个体不好的心理问题,而是更注重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并对此加以运用。积极体验,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构成部分,它更关注人的美德与力量,希望通过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发展人类的巨大潜力。比如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尊重鼓励学生等方式,来激发高中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教育方法和观点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相符。所以,运用积极心理学来指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并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可行的。因此,笔者尝试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探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首先,在积极情绪体验理论的指导下注意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热情;其次,运用积极人格理论,培养高中师生的积极人格,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时进行实例分析,努力使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
李想[7](2019)在《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在集体研习、相互交流中建构新的专业主体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式。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模式,名师工作室注重发挥名师资源,构筑交流、共享的机制,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与教研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岳阳市7个名师工作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对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现状、职责定位、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名师工作室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引领教师提升教研能力、引导教师树立良好师德、激励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等方面成效显着。但工作室也存在教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运行机制有待完善、预期效果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支持力度不够、教师工学矛盾的影响以及主持人自身能力有待加强等。为了使名师工作室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保障机制建设,学校应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名师工作室要强化内涵建设,参与教师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李小婷[8](2019)在《高中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从政策文本的层面上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还处于不断地摸索和实验当中,很多学者和一线语文教师纷纷开始进行课堂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如长沙市明德中学蒋雁鸣老师主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给出了十几个教学案例,涵盖了古典名着、现代小说、外国名着、诗文典籍、科幻小说、人物传记、散文着作以及书信体着作等八大类型的整本书着作,既进行了详尽的课前准备和精心的活动设计,又有可供参考的课堂教学实录,可谓课课生动,部部精彩。在这一阅读基础上,笔者结合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试图从指导策略上,为当前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的思路,以使整本书阅读教学这朵向阳之花更加娇艳地开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整本书阅读指定的四本书,即《红楼梦》《堂吉诃德》《杜甫传》和《乡土中国》,将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着作分为三大类型,选取《杜甫传》《乡土中国》和《月亮与六便士》作为样本设计了三个初步的阅读活动方案,以期望在具体的实践中起到一点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分别界定了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等概念,并结合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介绍了当前存在的整本书阅读的三种类型。第二章主要论述传记类文本的指导策略,包括抓住传记的基本要素、品味传记的创作语言、鉴赏传记的创作方法以及领会作者的创作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杜甫传》的整本书阅读活动。第三章主要论述学术类文本的指导策略,包括激发阅读学术着作的兴趣、介绍方法理解学术着作的内容以及引导感悟学术着作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活动。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小说类着作的指导策略,包括梳理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鉴赏小说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月亮与六便士》的整本书阅读活动。
陈鹏程[9](2006)在《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历史行程的推进,各民族文明的交流日趋加强,并呈现出一种汇融的态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各文明之间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长期存在,如果各文明主体不能以一种“多元共荣”的文明观来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关系,那么相互之间就会形成对立甚至是冲突,这就会带来人类的悲剧。因此,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加强中西两大文明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受中西民族历史实践活动的决定,中西文明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有着一致性,即如庞卓恒先生所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中西文明的特色在其形成初期——先秦和古希腊时期就已形成,并表现于他们的精神产品——神话传说中。先秦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体现出这个两个民族在初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本文就拟对先秦与古希腊民族神话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观照中西文明的异同。 全文共分“绪论”“上编”“中编”和“下编”四个部分。 由于笔者的着眼点是透过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来考察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就决定了在“绪论”中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科研究现状溯源工作:一是先秦与古希腊神话各自的研究及二者比较研究的状况;二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进程及现状。在第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先秦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或者更宽泛地说中西神话的比较研究正在成为神话研究的主战区,并且研究者呈现出明确的、自觉的中西文化比较意向性;但由于缺乏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这种比较研究带有强烈的主观印象式认识、琐碎性和穿凿附会等局限。在第二个方面笔者着重分析了近代中国以来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两次高潮的得失,并指出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根本弊端是二元对立的文化分析模式,而没有从中西民族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比较中西文化。 “上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共分五章。第一章集中探讨了克里特文明残余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奥林匹斯诸神形象及其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三章集中探讨了古希腊英雄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对作为古希腊神话传说最高范本的荷马史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文本考察,来探讨它所体现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第五章则在前四章的基础上,对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希腊先民价值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尚争”与“神本”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的本质内容。 “中编”部分笔者集中探讨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本编亦共分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重点探讨作为先秦神话传说主体的古史圣王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一章集中分析了“三皇五帝”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夏商周部族祖先的神话传说。第三章探讨了后羿神话、夸父逐日神话、精卫填海神话和共工神话等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五章探讨分析了先秦神话传说所体现的自然价值观。 “下编”部分是在上编和中编的基础上对先秦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比较研究。第一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二章对先秦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所体现的价值观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中西民族的社会历史实践去分析其原因。第三章则是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
张涵之[10](2017)在《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民主从最初的理想、口号、宣言和纲领走向真正的政治实践。中国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的代议民主形式,并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从近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效率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上的理想和优势还没有完全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设想的实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可以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细节规范、操作程序、合理性、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正日益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凸显出来,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本文结合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试图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看作是由众多小的制度部件如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会议制度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并按照其内在价值和原则运行的集合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并受到内在价值与工程规范的影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化和完善,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的内在价值和工程规范,在价值和规范的框架中发现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和性能不良的部件,从而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升级或重建部件,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整体制度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人大制度部件的具体细节和程序设计的角度,结合代议制度的一般规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工程学、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来考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问题和优化方案。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和第一章,重点在于根据本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并试图提出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建构一个自己的“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代议制度工程学”原理是指代议制度的运行效能取决于其制度体系的结构和组成部件的性能,并受到制度体系内在价值与运行原则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中外代议制度的机构设置、职权与功能、运行原则和程序正义优先方面,阐述了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制度部件、工程规范和内在价值,以期为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分析搭建一个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至四章,重点在于结合实际案例,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部件,具体包括代表选举制度、代表履职制度、代表监督制度、代表罢免制度、会议提案制度、审议表决制度、发言质询与列席旁听制度、财政监督制度、人事监督制度和工作监督制度等的程序和细节进行分析。研究证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这些具体的制度部件均存在程序和细节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而这些缺失与不足,正日益消解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当性与民主性的制度设计初衷。甚至可以说,正是细节规范和程序设计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想效能无法完全实现。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与结论,重点在于提出从细节和程序方面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优化的对策与方案。在借鉴大量制度创新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根据“代议制度工程学”的原理,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制度部件在程序和细节方面优化和完善的具体办法,以期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些许的理论借鉴。尽管本文作者深知,程序的正义并不必然带来制度的正义,即使完善了上述制度细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中国式民主”要真正运转起来,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
1.4.3 评述 |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
2.1.1 收集来源确定 |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
2.1.3 收集结果 |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
2.4 研究框架 |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
3.1 时代背景 |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
3.2 地理环境背景 |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
3.3 人文背景 |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
3.3.5 园林记录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
4.2 山石造景理法 |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
4.3 山石造景流变 |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
4.4 本章小结 |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
5.2 水景造设方法 |
5.2.1 水景来源处理 |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
5.3 水景造设流变 |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
5.4 本章小结 |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
6.2 建筑布局 |
6.2.1 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建筑平面形式 |
6.3 建筑类型 |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
6.4 建筑营造流变 |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
6.5 本章小结 |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
7.2 植物应用种类 |
7.2.1 食用植物 |
7.2.2 药用植物 |
7.2.3 观赏植物 |
7.3 植物种植方式 |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
7.4 植物种植技术 |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
7.5 植物种植特点 |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
7.6 植物造景流变 |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
7.7 本章小结 |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
8.1 空间组构类型 |
8.1.1 广水无山 |
8.1.2 高台(亭)临水 |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
8.1.4 两山间水 |
8.1.5 峰间萦涧 |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
9.1 园林生活 |
9.1.1 个人栖居 |
9.1.2 宴宾交游 |
9.1.3 家族团聚 |
9.2 思想内蕴 |
9.2.1 隐——政治抉择 |
9.2.2 乐——人生追求 |
9.3 本章小结 |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
10.6 本章小结 |
11、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总结 |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
11.2 创新之处 |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
第一节 家庭创伤 |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
第二节 历史创伤 |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
第三节 文化创伤 |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
小结 |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
小结 |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
附录 D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写作选择与立场:“童心”未泯,“爝火”未熄 |
第一节 两次改业与终生“正业” |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三节 “抒情”写作的核心理念 |
一、多元共通的生命观 |
二、古今交会的历史观 |
第四节 “独自为战”的写作选择 |
第二章 写作形态与特征:“抽象抒情”下的延承与试验 |
第一节 写作过程的适时性和阶段性 |
一、三类主要文体 |
二、四个高涨阶段 |
第二节 主题的延承性与内容的新发展 |
一、旧的历史记忆 |
二、新的生命形式 |
第三节 文体的代偿性与方法的试验性 |
一、文体代偿的三种表现 |
二、写作方法的试验探索 |
第四节 整体基调的抒情性和潜在性 |
一、总体风格的抒情气质 |
二、特殊时期的潜在特性 |
第三章 写作价值与困境:“现实而浪漫”的艰难尝试 |
第一节 多元的创作价值 |
一、文学独立的维护 |
二、理性思辨的彰显 |
三、个体经验的呈现 |
四、活泼的艺术审美 |
第二节 文体写作的局限 |
一、内在张力的削弱 |
二、用笔的新旧冲突 |
第三节 现代作家的当代“特例” |
结语 “无从驯服的斑马”——文学写作的赤子心 |
附录一 沈从文文学写作成果详目(1956-1976) |
附录二 沈从文文学写作计划汇总(1950-1980)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
1.3.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1.3.3 积极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可行性研究 |
1.5 创新之处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积极心理学 |
1.6.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教学策略 |
2 积极心理学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
2.1 有利于课程目标中人文目标的全面达成 |
2.2 有助于加强阅读教学理论实施 |
2.3 有利于体会文本的丰富意蕴 |
2.4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
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积极心理学探因 |
3.1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3.1.1 高中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观偏差 |
3.1.2 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不高 |
3.1.3 高中学生缺乏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
3.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积极心理学探因 |
3.2.1 学生缺乏积极的阅读情感体验 |
3.2.2 高中师生缺少积极的人格特质 |
4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 |
4.1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体验的策略 |
4.1.1 调节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消极情绪 |
4.1.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愉悦体验 |
4.1.3 增强学生阅读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
4.1.4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成就感 |
4.1.5 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动力 |
4.2 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策略 |
4.2.1 增强高中语文教师的积极人格品质 |
4.2.2 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心理品质 |
4.2.3 在阅读教学中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2 名师工作室的相关研究 |
1.3.3 名师工作室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概况及运行机制 |
2.1 名师工作室的产生与发展 |
2.2 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与定位 |
2.3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
2.3.1 组建申报机制 |
2.3.2 外部支持机制 |
2.3.3 内部运行机制 |
2.3.4 考核激励机制 |
第3章 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
3.1 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
3.1.1 通过集体备课打磨教学技能 |
3.1.2 通过个性研修精进教学技能 |
3.1.3 通过示范观摩交流教学技能 |
3.2 引领教师提升教研能力 |
3.2.1 在专业阅读中促进智慧成长 |
3.2.2 在深度思考中升华教育理念 |
3.2.3 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理论素养 |
3.3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师德 |
3.3.1 发挥名师魅力 |
3.3.2 营造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
3.4 激励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
3.4.1 名师以身作则形成学习风尚 |
3.4.2 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学习常态化 |
第4章 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4.1 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 |
4.1.1 教研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
4.1.2 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4.1.3 工作室活动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教育行政部门保障支持力度不够 |
4.2.2 教师工学矛盾影响工作室的学习效果 |
4.2.3 主持人自身能力有待加强 |
第5章 进一步推动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
5.1 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保障机制建设 |
5.1.1 加强经费保障和政策引导 |
5.1.2 加强主持人能力培养 |
5.1.3 加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 |
5.2 学校应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支持 |
5.2.1 认识到名师工作室对教师及学校的促进作用 |
5.2.2 利用考评机制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工作室活动 |
5.2.3 通过宣传鼓励更多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 |
5.3 名师工作室要强化内涵建设 |
5.3.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
5.3.2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
5.3.3 构建专业共同体促实践性知识学习 |
5.3.4 借助社会力量推进工作室建设 |
5.4 参与教师要强化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
5.4.1 强化自我发展意识 |
5.4.2 提升教师核心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访谈提纲 |
附录2 名师工作室成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湖南省基础教育网络名师工作室终期评估评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概念界定及其相关论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
二、“指导策略”的概念 |
第二节 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类型 |
一、传记类着作 |
二、学术类着作 |
三、小说类着作 |
第二章 传记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
第一节 抓住传记的基本要素 |
一、以事件为中心,梳理人物经历 |
二、以传主为中心,感受人物人格 |
第二节 品味传记的创作语言 |
一、他传以第三人称为主 |
二、严谨客观的纪实性语言 |
三、生动传神的文学性语言 |
第三节 鉴赏传记的创作手法 |
一、选材典型是关键 |
二、叙事线索是特色 |
三、讲究文采是补充 |
四、关注特殊手法 |
第四节 领会作者的创作态度 |
一、传主即作者 |
二、传主非作者 |
第三章 学术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
第一节 激发阅读学术着作的兴趣 |
一、学术类着作的阅读难点 |
二、挑选合适的切入点 |
三、提供理论知识的帮助 |
四、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自由 |
第二节 介绍方法理解学术着作的内容 |
一、方法多样化,阅读学术着作 |
二、角度多重化,理解专业用语 |
三、层次多维性,把握学术逻辑 |
第三节 引导感悟学术着作的主题 |
一、生活化阅读,感受学术主题 |
二、关联性阅读,了解学术价值 |
第四章 小说类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
第一节 重读,读中梳理情节 |
一、从结构上,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 |
二、从写法上,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
三、从方法上,掌握小说的情节设计 |
第二节 重析,分析人物形象 |
一、梳理经历,理清人物关系,整体性感知 |
二、抓住语言,鉴赏人物特征,个性化阅读 |
三、分析描写,感受人物性格,细节化阅读 |
四、关注评价,解读人物形象,全面性阅读 |
第三节 重品,鉴赏小说语言 |
一、从题材上,抓住小说语言的特色 |
二、从内容上,分析小说语言的特点 |
三、从风格上,体会小说语言的趣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杜甫传》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
附录二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
附录三 《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 |
致谢 |
(9)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走进中西先民的精神世界——先秦与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又一维度 |
第一节 中西神话研究的简单回顾 |
一、西方学者神话研究的简单回顾 |
二、中国现代神话学者神话研究的回顾 |
三、中西神话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
第二节 “文化”的概念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简略反思 |
一、中西前贤对“文化”概念的探讨以及我们对“文化”概念的归纳 |
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简单回顾 |
三、先秦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考察范围 |
上编: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研究 |
第一章 克里特文明的古神话遗响及其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克里特文明的宗教神灵信仰及其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克里特文明概况 |
二、克里特文明的神话印记及其价值观 |
第二节 米诺斯王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一、米诺斯王的身世功业传说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迷宫和米诺牛(mino-taur)传说故事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忒修斯与阿里阿德涅(Ariadne)故事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米诺斯王传说中工匠代达罗斯的故事及其折射的价值观 |
第二章、奥林匹斯神系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以奥林匹斯神系为核心的希腊神话传说形成与发展 |
一、迈锡尼文明时期是希腊神话的萌生阶段 |
二、《荷马史诗》 |
三、赫西俄德的《神谱》 |
四、城邦时代古希腊神话的广泛流传和发展 |
五、城邦后期的秘仪宗教神话的价值观 |
第二节 奥林匹斯神系形成以前旧神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一、提坦神系简介 |
二、提坦神系创世神话极其所折射的自然观 |
三、提坦神系诸神斗争神话所折射的社会价值观 |
第三节 奥林匹斯神系主神故事所反映的价值观 |
一、宙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赫拉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雅典娜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阿波罗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五、波塞冬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六、赫淮斯托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七、阿弗洛狄忒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八、阿瑞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九、德墨忒耳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赫耳墨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一、阿耳忒弥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二、赫斯提亚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十三、哈得斯的形象内涵及其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第三章 古希腊英雄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一节 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赫拉克勒斯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赫拉克勒斯神话中所反映的人际交往价值观 |
第二节 其他英雄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忒修斯神话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阿耳戈英雄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坦塔罗斯家族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三节 英雄神话传说价值观总论 |
一、敬畏神灵、礼敬神灵的价值观 |
二、古希腊英雄神话中所体现的社会政治交往价值观 |
三、古希腊英雄神话传说的爱情家庭伦理价值观 |
第四章 荷马史诗所体现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荷马史诗中人神关系与神神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荷马史诗中人神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荷马史诗中神与神之间关系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二节 从生产生活实践角度来看荷马史诗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一、荷马史诗经济生产生活领域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荷马史诗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荷马史诗中所反映的婚姻家庭伦理价值观 |
四、社会人际交往中所奉行的伦理价值观 |
第三节 荷马史诗中英雄形象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阿基琉斯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二、阿伽门农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三、赫克托耳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四、奥德修斯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五、奈斯托耳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六、狄俄墨得斯和大埃阿斯等英雄形象所折射的古希腊先民价值观 |
第五章 古希腊神话传说价值观总论 |
第一节 古希腊神话传说社会价值观概论 |
一、古希腊神话传说反映的人神关系观 |
二、古希腊神话传说反映的个人与共同体的政治伦理价值观 |
三、古希腊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家庭家族伦理观 |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传说的自然观概论 |
一、古希腊创世神话中关于宇宙形成的观点 |
二、古希腊星座神话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三、其他自然神话的价值观 |
中编:先秦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第一章 “三皇五帝”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女娲神话 |
一、作为创世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二、作为洪水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三、作为文化起源神话的女娲神话所体现的价值观 |
第二节、黄帝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 |
一、黄帝的神性 |
二、黄帝的功业 |
第三节 尧舜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一、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政治价值观 |
二、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家庭成员交往伦理观 |
三、尧舜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和谐宇宙观 |
第四节 “三皇五帝”中其他古帝王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一、有巢氏、燧人氏和神农氏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二、炎帝神话传说系列价值观研究 |
三、颛顼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四、帝喾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五、太昊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六、少昊神话传说的价值观研究 |
第二章 三王时代夏商周祖先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鲧、禹、启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鲧神话所体现的先秦初民价值观研究 |
二、大禹神话传说所体现的先秦初民价值观研究 |
三、启神话价值观研究 |
第二节 商周先祖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价值观研究 |
一、殷商先祖神话传说价值观研究 |
二、有关后稷的神话传说 |
第三章 英雄神话的价值观研究 |
第一节 羿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羿与后羿的辨析 |
二、作为为民除害英雄的羿神话所反映的价值观 |
三、作为有穷君主的后羿神话传说所体现的价值观 |
四、嫦娥奔月神话所折射的价值观 |
第二节 其他英雄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一、夸父逐日神话价值观研究 |
二、精卫填海神话价值观研究 |
三、共工神话 |
第四章 先秦神话传说社会价值观综论 |
第一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物质生产生活领域的价值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 |
二、先秦神话传说所反映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极其折射的价值观 |
三、能工巧匠的神话传说及其折射的华夏先民价值观念 |
第二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社会政治伦理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人神关系价值观 |
二、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君、臣、民关系价值观 |
三、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部族关系价值观 |
第三节 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家族伦理观 |
一、先秦神话传说所折射的夫妻关系价值观 |
二、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伦理观 |
第五章 先秦神话传说的自然观 |
第一节 先秦创世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一、盘古神话的价值观研究 |
二、混沌母题神话 |
第二节 先秦其他自然神话所折射的自然观 |
一、先秦太阳月亮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二、先秦星辰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三、先秦气象神话及神灵形象所折射的自然观 |
四、先秦山川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五、烛龙神话所反映的自然观 |
下编: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综论 |
第一章 同中有异:先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差异性考察 |
第一节 先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差异 |
一、神本与民本 |
二、和合与分争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差异的探因 |
一、古希腊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及古希腊神话尚分争神本价值观的形成 |
二、华夏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及先秦神话尚和合价值观与民本价值观的形成 |
第二章 异中有同: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相同点 |
第一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的相同点概括 |
一、个体对群体的从属与依附 |
二、女性世界对于男性世界的从属 |
三、个体对于家庭的从属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相似探因 |
一、自然经济状态的小农经济是人身依附性价值观产生的最终根源 |
二、从社会政治实践层面上看,无论是先秦社会还是古希腊社会其阶级关系与政治体制中都体现与强化了以等级身份和人身依附为核心的价值观。 |
第三章 先秦文化与古希腊文化比较 |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问题 |
一、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二元论”的学理分析 |
二、我们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认识和主张 |
第二节 先秦与古希腊文化比较的有关结论 |
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领域的价值观 |
二、经济交往领域的价值观 |
三、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领域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宏观整体性研究 |
0.2.2 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制度与选举制度的研究 |
0.2.3 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的研究 |
0.2.4 对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研究 |
0.2.5 对一般性的规则和程序的研究 |
0.3 核心概念界定 |
0.3.1 制度工程学 |
0.3.2 制度与政治制度 |
0.3.3 民主形式与代议制 |
0.3.4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0.3.5 议员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0.3.6 程序与程序正义 |
0.3.7 议事规则 |
0.4 基本逻辑和主要内容 |
0.4.1 基本逻辑 |
0.4.2 主要内容 |
0.5 创新点与难点 |
0.5.1 创新点 |
0.5.2 难点 |
0.6 研究方法 |
1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代议制度工程学” |
1.1 代议制度工程的原理 |
1.2 机构设置:代议制度工程的结构要素 |
1.2.1 代议制度结构与组织概述 |
1.2.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 |
1.2.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所属机构 |
1.2.4 中外代议机构结构与组织比较 |
1.3 职权功能:代议制度工程的制度部件 |
1.3.1 代议制度职权功能概述 |
1.3.2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机构职权 |
1.3.3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职权 |
1.3.4 中外代议机构职权比较 |
1.4 运行原则:代议制度工程的工程规范 |
1.4.1 人民主权原则 |
1.4.2 普选原则 |
1.4.3 法治原则 |
1.4.4 多数决议原则 |
1.4.5 程序原则 |
1.4.6 公开原则 |
1.5 程序正义优先:代议制度工程的内在价值 |
1.5.1 程序正义优先的内涵 |
1.5.2 程序正义优先的意义 |
1.5.3 代议制度设计与运行的程序正义 |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一):代表制度 |
2.1 代表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基础部件 |
2.2 代表选举制度 |
2.2.1 代表选举制度的内容 |
2.2.2 代表选举制度的细节缺失 |
2.3 代表履职制度 |
2.3.1 代表履职制度的内容 |
2.3.2 代表履职制度的细节缺失 |
2.4 代表监督制度 |
2.4.1 代表监督制度的内容 |
2.4.2 代表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2.5 代表罢免制度 |
2.5.1 代表罢免制度的内容 |
2.5.2 代表罢免制度的细节缺失 |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二):会议制度 |
3.1 会议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生产部件 |
3.1.1 民主会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
3.1.2 民主会议制度与中国人大会议制度 |
3.2 会议提案制度 |
3.2.1 会议提案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2.2 会议提案程序实例 |
3.2.3 会议提案制度的细节分析 |
3.3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 |
3.3.1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3.2 发言、询问与质询制度的细节缺失 |
3.4 审议与表决制度 |
3.4.1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4.2 审议与表决程序实例 |
3.4.3 审议与表决制度的细节分析 |
3.5 列席与旁听制度 |
3.5.1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
3.5.2 列席与旁听制度的细节缺失 |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部件的细节缺失(三):监督制度 |
4.1 监督制度是代议制度工程的检验部件 |
4.1.1 代议机关监督的理论基础 |
4.1.2 中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4.2 财政监督制度 |
4.2.1 财政监督制度的内容 |
4.2.2 财政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4.3 人事监督制度 |
4.3.1 人事监督制度的内容 |
4.3.2 人事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4.4 工作监督制度 |
4.4.1 工作监督制度的内容 |
4.4.2 工作监督制度的细节缺失 |
5 从制度部件的细节与程序优化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5.1 政治文明与中国人大制度程序 |
5.1.1 政治文明与现代国家制度的程序立法 |
5.1.2 程序立法的原则 |
5.1.3 人大制度改革的目标 |
5.2 代表制度的细节完善 |
5.2.1 完善代表选举制度 |
5.2.2 完善代表履职保障制度 |
5.2.3 完善对代表的监督制约机制 |
5.3 会议运行制度的细节完善 |
5.3.1 建立和完善会议讨论与辩论制度 |
5.3.2 引导对抗观点的表达 |
5.3.3 完善质询制度的运行机制 |
5.3.4 规范和完善列席与旁听制度 |
5.3.5 完善议事程序和规则 |
5.4 监督制度的细节完善 |
5.4.1 将监督程序纳入人大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
5.4.2 优化公众监督的渠道和程序 |
5.4.3 建立人大代表独立监督的工作机制 |
5.4.4 强化人大工作的独立性 |
5.4.5 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 |
5.4.6 改进人大票决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2]集体研究中不同意见难发表探因[J]. 赵希庄,程伯福. 领导科学, 1996(01)
- [3]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D]. 王梦琪. 山东大学, 2020(11)
- [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张红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李想.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8]高中语文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 李小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 陈鹏程.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
- [10]民主的细节 ——运行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张涵之.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