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发”注释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赵彬[1](2020)在《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助读系统是指除了文本以外所有可以辅助教学的资料,包括扉页、前言、目录、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注解、插图、旁批、课后习题、知识补充、后记。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的内容丰富,是辅助古诗文教学的有力手段。本研究从该教材目前拥有的助读系统进行从类型、编写特色进行研究,进而给出使用时的参考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学有帮助。正文分四个部分。首先,分析导语、注释、插图、作业四部分的具体组成:导语,从所处的位置分为单元导语、职业模块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插图,从图画的内容分为肖像、情节、景物;作业,根据作业的特点分为工具性作业、理解性作业、“文道合一”的作业;注释,根据知识的类型分为文字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其次,分析编写特色,包括整体与差异性、多元的工具与主体性、深厚的文化。再次,分析它的不足,编写方面的瑕疵:名字不定、名与实分离的嫌疑;书写体例的不统一;古诗文助读系统内容相互重复;异文的注释标注取舍不一;缺少“知识补充”。注释方面的不足体现在:注释字义错误;注释模糊;杂糅释义;处理“争议”不当,留下疑惑;人物生平错误。最后,提出意见,编者:回归教材本位,崇尚简洁;增加“知识补充”,做到名与实相合;标注异文时以影响文本理解为参考因素之一;校勘注释。教师:从助读系统寻找教学依据;灵活运用助读系统融入实际教学;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时关注助读系统;复习时使用助读系统;培养质疑能力。不同的建议供他们采纳,希望师生可以灵活使用助读系统,更好地完成语文古诗文教学。
齐珂洁[2](2019)在《鲁教版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记录了我国古代汉民族的智慧与行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重要载体,是古代汉语的精髓,也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文言文虽为现代汉语的基础,二者间的差异不言而喻,高中生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注释作为连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纽带,是教材文言选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选入各版本教材的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推敲的,不同版本教材的注释总得来说准确、简明、妥帖,但注释的数量、格式等不尽相同,释义上也会由于文献版本、校对或编者的整理等因素使得不同版本教材有同词异注的情况。基于以上考量,本文以2016年印刷出版的鲁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的注释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目的、选题意义,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状,其中研究对象部分还对两版教材相同文言文选文出处和版本情况做了简要补充;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具体对比并分析了鲁教版、人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同与异,并总结二者的特点和不足;第三部分也就是第二章,将两版教材同词异注问题展开,逐一分析考辨;最后在第三章中,综合前文的研究,对教材注释的修订进行反思,提出编写教材注释要多关注内容的适教性、格式的简明性等问题,同时对教材注释的使用者,也就是教师和学生,提出几点高效利用注释的建议,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江鸳[3](2018)在《《北里志》校注》文中研究表明《北里志》是我国第一部以娼妓爲中心的笔记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僖宗、懿宗两朝平康妓女的生活及其与文人士子之间的交往。因其成书时间较早且受题材的限制,早期流传不广,故而书中文字或有)误。因其史料价值及校勘价值显着且未有校注善本,故本文在尽量全面蒐集《北里志》版本的基础之上重点对其文本进行校勘和注释,以期爲今後的研究者提供接近原貌的善本。在校注的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此书存在争议的作者问题、识语出处、附录五则的来源等问题进行考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校注散论部分《北里志》一书中所载诗歌的价值、北里妓与士子的关系、《北里志》的文献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从中凸显出《北里志》一书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文章的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涉及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兼论《北里志》一书的目录着录情况与版本情况;第一部分就《北里志》存在争议的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第二部分针对他人的研究对《北里志》一书的价值和意义做出综合的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爲文章主体的校注部分,呈现出《北里志》的整理和注释本。总得来看,学者们对《北里志》一书的史料价值认识比较充分,但对文献本身的关注度还不够。此书的丛书本较多,易於获取、引用,但未经校勘的版本往往存在文献上的)误,限制其价值的体现。本文的研究从基础文本着手,通过对不同版本《北里志》的对比、校证,择善而从,尽量呈现出一个更加准确、完备的本子,爲今後的研究提供便利。
钱振宇[4](2015)在《历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文中提出钱钟书《管锥编》云:“词章中一书而得为‘学’,堪比经之有‘易学’、‘诗学’等或《说文解字》之蔚称‘许学’者,惟‘《选》学’与‘红学’耳。寥落千载,俪坐俪立,莫许参焉。”此语足以表明选学之价值。王书才《<昭明文选>研究发展史》一书是第一部通观历代选学的学术着作。本论文在王书之后,拟对历代选学再做审视。第一章:通过对《大唐新语》和新旧《唐书》相关史料的分析,认为《旧唐书·李邕传》关于李善“尝受《文选》于同郡人曹宪”的记载,仅为孤证。结合学界关于曹宪《文选音义》和李善注文本及音注关系的研究成果,认为李善师承曹宪之观点,尚需进一步论证。李善注之所以形成以“释事”为主的注释特征,与当时类书的编纂和宫廷诗歌注重“事”、“文”结合的二元结构有关。五臣注对李善注的反动,不是五臣主观上欲回归汉魏以来集部注释的传统,而是与初盛唐时期诗风嬗变有关。经过考证,李善乾封年间的外出地,乃《旧唐书·儒学传》记载的经城,外出性质应为贬谪。据《册府元龟》和贺兰敏之墓志的记载,可知李善生平两次担任崇贤馆直学士和秘书郎(兰台郎)。通过对《文选钞》和陆善经注的文本细读,发现《文选钞》对解题的重视已为理性自觉,且五臣注之解题有明显沿袭《文选钞》的痕迹。《文选钞》的散佚,与其未能进入唐代官方图书系统有关。陆善经注之简约特征,是其有意识追求的结果。通过对陆善经的注骚类部分与洪兴祖《楚辞补注》做了互读,发现两者暗合之处颇多,可证明陆善经注骚类部分的价值。揭示了姚合诗歌化用《文选》之处,并做了句图分析,从中可见晚唐诗人仍重视《文选》,然有意淡化借鉴痕迹。第二章:《文选》一书在北宋初期尚有继续经典化的趋势。范、欧、王三人的科举改革,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对北宋初期社会崇尚《文选》现象的正面对抗。孙复、石介、胡瑗、李觐、周敦儒、邵雍、张载、二程等人,皆直接或间接为此种对抗营造声势。同为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的苏轼,在其中亦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种对抗的政治意味大于文学意味。通过对宋人集部注释学的研究,证实了王安石改革之后,《文选》一书在北宋时期的文学影响仍在继续。并据大量史料和相关记载,论证了南宋时期《文选》一书有恢复经典化的倾向。通过对宋代《文选》考证现象的分类探析,发现宋人对《文选》文本的考证较为谨慎;考证李善注的热情高于五臣注,且大多成立;考证五臣注之误大多不能成立。其中方崧卿《韩集举正》有关《文选》的考证,可以得出毋昭裔本五臣注正文已经参据李善注正文的结论。通过对宋代集部注释学征引《文选》情况的考察,发现宋人仍然视《文选》为重要借鉴对象,李善注征引语源的注释精神,已深入宋代集部注释学。以唐宋诗歌为背景,追寻“草称王孙”、“梅称驿使”、“月称望舒”和“山水称清晖”语境形成过程,认为陆游所谓“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的四个例证并不成立,但是不影响其结论的合理性。陆游的认知观念的背后,恰是《文选》在南宋初期经典化的体现。第三章:明代立国至天顺,近百年间,文选学极端寥落。成化二十三年(1487),唐藩朱芝址刻本《文选》出现,对明代选学有重要影响。成化至崇祯年间,以删注和评点为主流的明代文选学走向成熟,其俗化倾向较为明显。明人重视《文选》的文学世界,多于重视其学问世界。关于明代重要文学流派与《文选》的关系,前后七子与云间派较为重视《文选》,但是《文选》明显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前后七子的复古需要。李梦阳的古诗借鉴《文选》之迹,极为明显,可作为前后七子诗歌借鉴《文选》的代表。关于明代《文选》删注现象,南宋吕祖谦和朱熹注书中的删注行为是其先导,王阳明心学和明代市民阶层崛起对其亦有深刻影响。第四章:从清人重视《文选》及李善注的文化背景入手,用统计方式,证明清初至乾、嘉、道时期,清代学术着作征引《文选》及《文选》注的现象,愈来愈明显,此是《文选》及《文选》注有助于清代学术的表现。清人在小学、经学、史学、子学等领域,不断征引李善注,故李善注之多元价值不断得到认可。在此过程中,李善注的阙失也逐渐表现出来,如征引文字舛误,训诂不够严谨等。于是,出现一批高质量的校正、考证李善注的文选学专着。清代文选学就在这样的局面下,走向辉煌。余萧客与《文选音义》考论一节,确凿考证出余萧客的生卒年问题,解决了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议,同时认为《文选音义》的匆忙刊刻与乾隆二十二年的科举改革有关。清人注唐诗征引《文选》现象亦很明显,在形式上借鉴宋人注唐诗,在精神上有加重考证的倾向,征引《文选》过程中对李善注和五臣注的不同选择,亦很值得重视。
张志云[5](2017)在《宋代嘉礼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是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宋人通过对先秦、汉唐以来传统文化加以总结,将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宋代制礼活动极为兴盛,既有频繁的官方编修礼典,亦有大量的私修仪注。本文选取宋代五礼制度中的嘉礼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宋代各类嘉礼的修订及实际运作,兼及各类礼仪的具体仪式。在此基础上,对宋代嘉礼反映的时代变化、宋代嘉礼如何强化皇权以及如何对基层社会施以教化与控制等问题加以分析。全文共分为八章,首章讨论“五礼”制度的形成、嘉礼内涵的变化以及宋代文献中嘉礼条目的分类。第二章至第六章分门别类讨论宋代登基礼与大朝会、上尊号仪与册封礼、宴飨与巡幸之礼、冠笄与婚嫁之礼、养老与乡饮酒礼。第七章分析宋代嘉礼所反映的宋代的时代变化;第八章从强化皇权与基层社会教化与控制来探讨宋代嘉礼的功能。第一章探讨“五礼”制度的形成及“嘉礼”内容的演变。本章主要分析宋代《政和五礼新仪》中嘉礼在唐《开元礼》基础上作出变更的原因,指出其与宋徽宗在修礼典时企图恢复《周礼》的意图直接相关。第二章为登极与朝会之礼。赵宋帝王登基礼多有“告祭天地宗庙”仪式,且即位均实行过大赦。宋代四次内禅,以徽宗与高宗内禅相比较,后者仪式明显严格规整,其原因不仅体现在两次即位背景的差异,更反映了宋代对礼制建设的重视以及由此而产生宋代礼制建设的进步。宋代大朝会在承续前代礼制基础上作了适度变更,表现对当权者刘太后权力的突显。第三章为上尊号仪与册封礼。本文认为古代尊号制度实始于北周。通观两宋尊号制度的运作及演变,宋代尊号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即从“尊君”转变为“行孝”,当然这与自北宋后期以来皇帝内禅政治密切相关。宋代册封礼以册皇后仪规格最高,但现实中的很多册命未必遵照礼典实行。第四章为宴飨与巡幸礼仪。宋代宴飨主要分为大宴和曲宴,此外还有节日赐宴和赐进士宴等。宋代诸宴飨均有一定仪制,且针对大宴违礼现象制订弹劾制度。北宋巡幸途中会对州郡施以恩赐,并考察地方制度;而南宋高宗朝所谓“巡幸”只是金人南侵背景下的南逃。此外,本章还讨论了宋代皇帝游观及三元观灯之仪制。第五章为冠笄及婚嫁之礼。本章指出唐宋时期冠礼荒废已久,虽有士大夫极力倡导,然已无力扭转冠礼这种颓势。古代婚礼被赋予诸多伦理责任。宋代官方礼典中首次编订士庶人婚冠之礼。宋代对宗室嫁女有所限制,但在北宋后期遭到财富因素的严重冲击。居丧不婚的礼法规定在哲宗朝虽出现波折,最终还是被延续下来。第六章为养老与乡饮酒礼。宋代养老礼反映出对皇权的强化;宋代的乡饮酒礼有州县贡士时的鹿鸣宴以及州郡尊老序齿的乡饮酒礼。南宋绍兴时期地方科举考试曾一度与乡饮酒礼紧密联系,然很快又被分离而并行不悖。南宋地方官员非常重视乡饮酒礼并积极筹措经费加以推行,以期建立良好地方秩序。第七章讨论宋代嘉礼折射的时代变化。本章试从相关嘉礼来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庶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宋代礼法关系的融合。第八章探讨社会控制视域下的宋代嘉礼。本章分析登基礼和养老礼在礼制修定和仪节上彰显皇权至上;但大朝会和上尊号仪在特定历史时期又会作出变通来迎合当时最高当权者,其原因是礼制会随着政治权力变化而作出适时的修正。宋政府及士大夫群体试图利用嘉礼中婚冠之礼、乡饮酒礼以及官方旌表对地方社会加以教化和控制,以期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
冯雪冬[6](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王佳玲[7](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感悟,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凸显了注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颁布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从设计理念到具体的设计环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就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而言,不论是注释的数量还是内容,都有了不小的调整与改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注释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决定了教材应当选取哪些内容作注,又或是应当如何作注的问题,这取决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的定位和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所要达到的标准。本研究以“提升学生的文言能力”和“培养语文素养”作为出发点,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注释分为语言类和文化类,同时明确各类注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语言类注释在于提升学生的文言能力,而文化类注释则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此完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内容,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绪论主要明确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同时对现有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对研究结果有大致的了解。第二章主要是介绍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内容:包括类型、数量等以及明确它们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三、四章即对上述注释按不同的分类展开研究,第三章主要针对语音注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第四章则是针对词汇、语法注释的研究,每章又依据具体的问题展开论述:就语音注释而言,研究内容包含语音注释的完整性、规范性系统性问题;字词语法注释包括注释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简明性问题、语法注释的统一性等,同时在每个问题下面又结合教材中出现的具体实例划分为若干小点;第五章主要是针对文化意蕴较强的注释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常识的丰富性等几个方面。第六章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教材的编写及使用建议,具体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统筹兼顾以此来更大效用地发挥注释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胡小宁[8](1995)在《“结发”注释质疑》文中研究表明“结发”注释质疑安徽歙县中学胡小宁教材《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两句诗下有注:“年少时候结为夫妇,相亲相爱地过活,死后在地下,也相依为伴。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例如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
和溪[9](2018)在《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朱子《家礼》是朱子在礼学方面影响范围最广,接受人群最多的着作。朱子秉承《仪礼》,以及宋代官方礼仪,又特别注意吸取司马光《书仪》、程颐、程颢等前人的成果,参酌古今,编订朱子《家礼》,拟定了一套冠、婚、丧、祭和其它家常日用的礼仪制度。这套礼仪制度在制定时,秉承礼义、删繁就简,更多地考虑到社会普通家庭的施行方便,中和了当时的官方礼仪与民间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中国封建社会後期的民间通用礼仪影响颇深。其中冠、婚二礼在程式上删改最多,也流传最广。元代的《至元婚礼》,明代官方通行的婚礼,以及《大明集礼》中的冠礼,皆本於此。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朱子《家礼》冠婚礼进行研究。绪论,作爲一本实用性的礼仪着作,朱子《家礼》所涉名物繁多,距今年代久远,全面深入研究朱子《家礼》,首要的基础性研究就是对其中流传甚广的冠婚礼的名物进行梳理考证。绪论回顾了朱子《家礼》海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朱子《家礼》的文本整理、名物考证、整体性和多元化研究是其未来发展方向。第一章,《家礼》的主体部分《丧葬祭礼》成书于乾道五年九月,后又推之於冠婚,共爲一编,命曰《家礼》。《家礼》初传诸本主要有原稿本、广州本(五羊本)、杨复注本、刘垓孙增注附图本。《家礼》在原稿本分篇不分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五卷本与十卷本两个系统。朱子一生中曾多次对冠婚礼进行实践与推广,有力地证实了《家礼》之不僞。第二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详细阐述了《家礼》冠婚礼程序,并根据所述程序逐条辨释其中所涉名物。第三章,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主要宫室场所爲祠堂、正寝、厅事、室、私室、别室。并尽可能详细的论述了这些宫室场所所处位置及具体形制。第四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根据文献材料及考古资料从功用、形制、材质等方面,详细考证了《家礼》冠婚礼所涉及的各种衣服、冠履、佩饰。第五章,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对《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及的酒注、酒盏、栉、掠、盥盆、匕筯、卺以及酒、色缯、雁等物进行考证,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其具体形态及当时的功用。第六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将《家礼》冠婚制度与其它礼书所载冠婚制度进行对比,总结出《家礼》冠婚制度的三个特点:一爲去其繁缛,简化程序;二爲斟酌古今,秉承礼义;三爲虑及民情,化民成俗。第七章,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自《家(1)礼》成书後起,依朝代之序梳理《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情况及其对东亚各国的影响,继而溯及现代,探究其现代价值。对东亚各国的影响。发现《家礼》冠婚制度在宋、元、明三代,以明代应用最广,至清代,《家礼》冠礼制度於民间渐呈消亡之势,而《家礼》婚礼制度依旧是官、民通行婚礼的主要参照蓝本。此外,《家礼》冠婚制度传至东亚後,对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东亚诸国的政治制度及社会伦理构建皆有不小的影响。其传播、影响最盛时期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就目前所掌握资料看,朝鲜(韩国)爲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日本、越南次之。
孙富中[10](2002)在《《孔雀东南飞》注释质疑三则》文中提出 新编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必修本)语文第三册课文《孔雀东南飞》是传统名篇,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文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现不揣谫陋,以俟方家指正。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结发”,教材注释为:“古时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例如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的。”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似欠准确。课本编注者把“结发”同古代男子“加冠”、女子“及
二、“结发”注释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发”注释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 |
(二)助读系统的内容与作用研究 |
(三)对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概述 |
第一节 导语类 |
第二节 插图类 |
第三节 作业类 |
第四节 注释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编写特色 |
第一节 差异性与整体性 |
第二节 多元的工具与主体性 |
第三节 深厚的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的不足 |
第一节 古诗文助读系统编写的瑕疵 |
第二节 注释的瑕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编写与使用建议 |
第一节 编者编写建议 |
第二节 教师使用助读系统建议 |
第三节 学生使用助读系统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介绍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鲁教版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版教材同篇文言文注释异同比较 |
第一节 两版教材注释的相同之处 |
第二节 两版教材注释的差异之处 |
第二章 两版教材注释之同词异注考证分析 |
第一节 鲁教版注释更贴切举隅 |
第二节 人教版注释更贴切举隅 |
第三节 两版注释均有道理举隅 |
第四节 两版注释均不贴切举隅 |
第三章 对教材注释编写的反思及使用建议 |
第一节 对教材注释编写的反思 |
第二节 对教师使用注释的建议 |
第三节 对学生使用注释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北里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北里志》一书的着录及版本情况 |
1、《北里志》一书的着录情况 |
2、《北里志》一书的流传与版本 |
3、《北里志》校注版本介绍 |
(三)《北里志》研究文献综述 |
一、《北里志》作者问题考析兼论陈继儒识语与附录五则的出处问题 |
(一)《北里志》作者问题考析 |
(二)《北里志》中陈继儒识语的出处问题 |
(三)《北里志》附录五则与《唐摭言》的关系 |
二、《北里志》散论 |
(一)从《北里志》所载诗歌看晚唐诗风和士风 |
(二)从《北里志》看唐末北里妓的特点及文人与妓女的关系 |
(三)从《北里志》的徵引情况分析其史料价值与校勘学价值 |
三、《北里志》校注 |
(一)校注凡例 |
(二)《北里志》校注 |
孙内翰北里志序 |
海论三曲中事 |
天水僊歌 |
楚儿 |
郑举举 |
牙娘 |
颜令宾 |
杨妙儿 |
王团儿 |
俞洛真 |
王苏苏 |
王莲莲 |
刘泰娘 |
张住住 |
附录 |
胡证尚书 |
裴思谦状元 |
郑光业补衮 |
杨汝士尚书 |
郑合敬先 |
北里不测堪戒二事 |
结语 |
附录 |
图一:西京外郭城图 |
图二:西京宫城图 |
图三:西京皇城图 |
表:《北里志》士子登第时间表 |
版本一:涵芬楼本《北里志》 |
版本二:《古今说海》本《北里志》 |
引用文献 |
致谢 |
(4)历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一)隋唐文选学方面 |
(二)宋代文选学方面 |
(三)明代文选学方面 |
(四)清代文选学方面 |
二、本论文的写作原则 |
三、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隋唐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 |
第一节 隋唐文选学考论 |
一、萧该《文选音义》的时代背景及曹宪与李善的师从关系 |
二、李善注与初唐时期类书编撰和诗歌创作之关系 |
三、初盛唐之际诗歌风气的改变与五臣注的出现 |
第二节 李善“出为经城令”若干问题新论 |
一、外出地乃经城,非泾城,亦非泾县 |
二、外出性质为贬谪,非升迁,亦非自请外调 |
三、“出为经城令”与李善长流岭外之间的联系 |
第三节 《文选钞》新论 |
一、《文选钞》对作品创作缘起的介绍 |
二、《文选钞》的释词与串释文意 |
三、《文选钞》的引典 |
四、《文选钞》的地位及在中土散佚的原因 |
第四节 陆善经注新论 |
一、陆善经注的注释方式和注释理念 |
二、陆善经注的严谨和粗疏 |
三、陆善经注骚类部分的价值 |
第五节 晚唐诗歌创作与《文选》之关系——以姚合的诗歌创作为中心 |
一、破除“规范”的必然选择 |
二、姚合诗歌创作接受《文选》影响之形式及特征 |
三、姚诗证选之句图 |
第二章 宋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 |
第一节 《文选》在宋代的经典化历程 |
一、北宋前期《文选》的经典化进程仍在继续 |
二、北宋中期部分中下层知识分子开始对抗崇尚《文选》的行为 |
三、南宋时期《文选》有回归经典化进程的倾向 |
第二节 宋人的《文选》考证学 |
一、宋人《文选》考据学的背景 |
二、以《文选》文本为中心的考证 |
三、以李善注为中心的考证 |
四、以五臣注为中心的考证 |
五、以李善注和五臣注为中心的考证 |
六、对宋人《文选》考证学的几点总结 |
第三节 《文选》与宋人集部注释学 |
一、宋人集部注释学征引《文选》情况概说 |
二、宋人注唐集征引《文选》情况 |
三、宋人注宋集征引《文选》情况 |
四、对宋人集部注释学征引《文选》情况的分析 |
第四节“国初尚《文选》”文化语境考察 |
一、草必称“王孙”考 |
二、梅必称“驿使”考 |
三、月必称“望舒”考 |
四、山水必称“清晖”考 |
第三章 明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 |
第一节 明代文选学概论 |
一、明代立国至天顺年间文选学之寥落 |
二、成化至崇祯年间文选学之俗化倾向 |
三、明代文选学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明代重要文学流派与《文选》 |
一、台阁体与《文选》 |
二、前后七子与《文选》 |
三、唐宋派、公安派和竟陵派与《文选》 |
四、云间派与《文选》 |
第三节 《文选》与李梦阳的古诗创作——以李梦阳《空同集》卷九之五言古诗为中心 |
一、李梦阳古诗语汇与《文选》的关系 |
二、李梦阳古诗语汇与《文选》作家的关系 |
三、李梦阳借鉴陆机古诗的深层心理 |
第四节 明代《文选》删注现象研究 |
一、南宋吕祖谦的注书行为与明代《文选》删注现象 |
二、南宋朱熹的注书行为与明代《文选》删注现象 |
三、对明代《文选》删注现象实际情况的考察 |
四、明代《文选》删注现象与心学及明代市民阶层的崛起 |
第四章 清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学术与文选学 |
一、清人重视《文选》及李善注的文化背景 |
二、乾嘉之前的学术与文选学 |
三、乾、嘉、道时期的学术与文选学 |
四、清代学术与文选学的共生关系 |
第二节 余萧客与《文选音义》考论 |
一、余萧客之生卒年问题 |
二、余萧客《文选音义》之刊刻背景 |
三、余萧客《文选音义》引典之价值与阙失 |
第三节 清人注唐诗征引《文选》现象研究 |
一、形式层面主要继承宋注 |
二、精神层面有加重考证倾向 |
三、征引时对李善注和五臣注的不同选择 |
结语:《文选》的实用性与经典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宋代嘉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资料运用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五礼”形成及“嘉礼”内容之演变 |
第一节 “五礼”制度的草创及完备 |
一、《尚书》及《周礼》之“五礼” |
二、先秦及两汉礼仪概略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五礼”之形成 |
四、隋唐时期“五礼”之完备 |
五、宋代以降“五礼”之发展 |
第二节 “以嘉礼亲万民”之流变 |
一、《周礼》所论六类嘉礼 |
二、后世嘉礼内容之演变 |
第三节 宋代嘉礼条目及分类 |
一、宋代嘉礼对唐代的沿承与创新 |
二、《五礼新仪》之“嘉礼”调整及原因 |
三、宋代诸礼典中的嘉礼条目比较 |
四、正史及政书中的宋代嘉礼条目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登极与朝会之礼 |
第一节 登极:事莫大于正位 |
一、宋代登极礼的仪制 |
二、登极之后的改元与大赦 |
第二节 宋代皇帝的内禅及内禅仪 |
一、宋代四次内禅史实及原因 |
二、宋代内禅礼仪的异同 |
第三节 宋代大朝会礼仪 |
一、大朝会的起源及演变 |
二、朝会在宋代五礼体系中的归属变化 |
三、宋代大朝会的仪制及特征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上尊号与册封礼仪 |
第一节 宋代上尊号仪 |
一、尊号制度起始年代考辨 |
二、宋代上尊号的类型及仪制 |
三、宋代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宋代册封礼仪 |
一、册封礼的起源及演绎 |
二、宋代册封礼的类别及仪制 |
三、宋代册封礼的意义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宴飨与巡幸礼仪 |
第一节 宋代宴飨及其仪制考察 |
一、宋代大宴类别及仪制 |
二、宋代曲宴类别及仪制 |
三、宋代时节赐宴及赐进士宴 |
第二节 宋代赐酺及相关仪制 |
第三节 宋代帝王巡幸礼仪 |
一、北宋初期的亲征巡幸 |
二、北宋巡幸之仪仗及相关制度 |
三、南宋高宗的“巡幸”及其实质 |
第四节 宋代游观及三元观灯仪制考察 |
一、宋代帝王游观仪制 |
二、宋代三元观灯仪制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冠笄与婚嫁之礼 |
第一节 唐宋社会冠礼的荒废 |
第二节 宋代冠笄之礼 |
一、宋代皇室冠笄之礼 |
二、官方礼典所见品官及庶人冠礼 |
三、《书仪》及《家礼》所见冠笄礼 |
第三节 宋代婚嫁之礼 |
一、宋代纳皇后仪 |
二、宋代皇太子纳妃仪 |
三、宋代公主出降仪 |
四、宋代士庶人婚礼 |
第四节 宋代婚姻的社会属性 |
一、宋代婚姻等级性的弱化 |
二、宋代婚礼伦理性考察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养老及乡饮酒礼 |
第一节 宋代养老礼 |
一、宋以前养老礼述略 |
二、宋对唐养老礼的变更及原因 |
第二节 宋代乡饮酒礼 |
一、宋代乡饮酒礼的制订与变更 |
二、乡饮酒礼的推行与社会教化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宋代嘉礼折射的时代变化 |
第一节 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 |
第二节 庶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
一、“士庶”内涵的嬗变 |
二、宋代的礼下庶人与士庶通礼 |
第三节 宋代礼法的渗透与融合 |
一、援礼入法的延续 |
二、失礼入刑的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社会控制视域下的宋代嘉礼 |
第一节 礼的社会控制功能 |
第二节 宋代嘉礼对君权的强化 |
第三节 宋代嘉礼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
本章结论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图表名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文言文注释的教材版本研究 |
1.3.2 关于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1.3.3 关于文言文注释教学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文言文 |
1.4.2 注释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文本分析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2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注释内容概述及功用 |
2.1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注释内容概述 |
2.1.1 文言文注释数量 |
2.1.2 文言文注释类型 |
2.2 文言文注释功用 |
2.2.1 消除隔阂,疏通文意 |
2.2.2 积累知识,学会运用 |
2.2.3 了解过往,传承文化 |
3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语音注释研究 |
3.1 语音注释的完整性 |
3.1.1 生僻字未注音 |
3.1.2 通假异读字未注音 |
3.1.3 多音字未注音 |
3.2 语音注释的规范性 |
3.3 语音注释的系统性 |
4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字词、语法注释研究 |
4.1 字词注释的完整性 |
4.1.1 难理解的字词未注释 |
4.1.2 古今异义未注释 |
4.2 字词注释的规范性 |
4.2.1 词义和具体语境的关系 |
4.2.2 注句和注字的关系 |
4.3 字词注释的简明性 |
4.3.1 简洁性问题 |
4.3.2 明了性问题 |
4.4 语法注释的统一性 |
5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文化注释研究 |
5.1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5.2 文化常识的丰富性 |
5.3 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
6 统编版初中文言文注释改进及使用建议 |
6.1 教材编写方面 |
6.1.1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6.1.2 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
6.2 教师教学方面 |
6.2.1 建立已有知识的联系 |
6.2.2 探寻重点字词的本源 |
6.2.3 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 |
6.3 学生学习方面 |
6.3.1 注重积累 |
6.3.2 积极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注音统计表 |
致谢 |
(9)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朱子《家礼》研究述评 |
一、朱子《家礼》的真僞 |
二、朱子《家礼》的文本与传播 |
三、朱子《家礼》内在精神 |
四、朱子《家礼》与其他礼书的比较 |
五、朱子《家礼》在东亚的传播 |
六、朱子《家礼》的名物考证 |
七、朱子《家礼》的多元探索 |
八、朱子《家礼》的当代价值 |
九、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其对冠婚礼的实践 |
第一节 朱子《家礼》的编撰 |
一、朱子《家礼》的成书过程及思想渊源 |
二、朱子《家礼》的版本系统及真僞之辨 |
第二节 朱子对冠婚礼的实践 |
一、朱子对冠礼的实践 |
二、朱子对婚礼的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制度名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冠婚制度 |
一、冠礼制度 |
二、婚礼制度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涉名物 |
第三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宫室场所 |
第一节 朱子《家礼》中的寝与厅事 |
一、堂、室、私室与别室 |
二、正寝 |
三、厅事 |
第二节 朱子《家礼》中的祠堂制度 |
一、宋代祭祀与祠堂 |
二、《家礼》中的祠堂 |
三、祠堂所在位置 |
四、祠堂形制 |
五、祠堂内陈设 |
第四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服饰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服饰制度 |
一、冠者服饰 |
二、笄者服饰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服饰制度 |
一、男子婚服 |
二、女子婚服 |
第三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相关人员服饰 |
第五章 朱子《家礼》冠婚礼所用器物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用器 |
一、酒注 |
二、酒盏 |
三、栉 |
四、(?) |
五、掠 |
六、盥盆 |
七、帨巾 |
八、箧笥 |
九、匕筯 |
十、卺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礼中所涉其它物品 |
一、酒 |
二、色缯 |
三、羊酒 |
四、钗钏 |
五、雁 |
第六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与宋代其它礼书冠婚制度之对比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礼制度之对比 |
一、加冠前 |
二、一加 |
三、二加 |
四、三加 |
五、醮子 |
六、命字 |
七、冠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婚礼制度之对比 |
一、纳采 |
二、问名 |
三、纳吉 |
四、纳币 |
五、请期 |
六、亲迎 |
七、婚礼後续程序 |
八、小结 |
第三节 《家礼》冠婚礼制度之特点 |
一、去其繁缛,简化程序 |
二、斟酌古今,秉承礼义 |
三、虑及民情,化民成俗 |
第七章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沿革及影响 |
第一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後世的沿革 |
一、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宋代沿革 |
二、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元代的沿革 |
三、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明代的沿革 |
四、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在清代的沿革 |
五、朱子《家礼》冠婚制度对东亚的影响 |
第二节 朱子《家礼》冠婚制度的现代补益 |
一、诠释家庭文化,明确家庭伦理 |
二、倡导风序良俗,重塑社会价值 |
三、传承礼乐文明、重建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学术成果 |
後记 |
(10)《孔雀东南飞》注释质疑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
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
四、“结发”注释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助读系统研究[D]. 赵彬.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鲁教版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比较研究[D]. 齐珂洁. 聊城大学, 2019(01)
- [3]《北里志》校注[D]. 刘江鸳. 云南大学, 2018(01)
- [4]历代文选学及其周边研究[D]. 钱振宇. 河南大学, 2015(12)
- [5]宋代嘉礼研究[D]. 张志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D]. 王佳玲.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结发”注释质疑[J]. 胡小宁. 中学语文教学, 1995(10)
- [9]朱子《家礼》冠婚礼研究[D]. 和溪.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孔雀东南飞》注释质疑三则[J]. 孙富中. 中学语文, 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