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论文文献综述)
谢艳红[1](2019)在《试论刘博平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音同音近,刘博平提出六种方法考求它们的意义联系,即其训释语是否有"同字为训",研究者是否理解训释语背后蕴含的意义从而发现其意义相同相近或相互包含,是否"以意逆志"在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背景下去理解词义,是否"因音义互足"从而"由此以知彼",是否"举一反三"类推其义,两词是否有"读如""读若"注音字与被注字的关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博平提出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六种方法,其理论具有开创性,有助于同源词系联。其理论涉及词汇研究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词汇研究来说都很重要。
董国华[2](2014)在《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史论》文中研究指明汉字谐声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语音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密不可分。本文以学术史论的形式,梳理以汉字谐声材料研究上古音的演进历程:蒐集南宋吴棫,明代杨慎、陈第、赵宦光,清代顾炎武、潘咸、万光泰、段玉裁、严可均、姚文田、戚学标、安吉、江沅、江有诰、张惠言、陈立、朱骏声、苗夔、陈澧、时庸劢、傅寿彤和近现代章炳麟、高本汉、王力、董同龢、李方桂等二十多位学者的古音学著作,分析和总结其以谐声研究上古音的理论、材料和方法,归纳和比较各家的汉字谐声偏旁表(谱)与古音研究成果(上古韵母和上古声母),评价其谐声古音研究的贡献、影响和不足。结合梳理,讨论谐声字及《说文解字》谐声系统的性质,论证汉字谐声系统的古音学价值,辨明汉字谐声古音学的历史源流和发展阶段,展望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的发展前景。
刘赜[3](1962)在《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文中研究表明■造《汉语言文字音系》,讫未脱稿,所为《略例》一文,亦殊未臻允惬,顷写竟《说文古音谱》,疑以此《略例》移附其后,藉资寻省.因先将此文重加修订,仍■留心斯学者指正其疵谬也.
黄雪晴[4](2013)在《《音韵阐微》的音系与反切改良》文中认为《音韵阐微》(简称《阐微》)是清初的官修韵书,是研究汉语近代官话音系和反切改良的重要材料。《阐微》由李光地、王兰生编撰,始编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完成於雍正四年(1726)。作为清代权威的官修韵书,《阐微》在汉语语音史[的地位很重要,对现代汉语音系与注音方法的影响尤为显要,值得深入研究。《阐微》的主要特点在於,将时音系统巧妙地融入中古传统韵书框架之中,形式上承用中古音系的基本格局,实际上暗含时音的官话音系。又用“合声、从旧切、今用、借用、协用”五类新造反切展现反切改良成果,全面优化反切注音法,最大限度地靠近“音素直拼”,为汉语新型注音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阐微》成书近三百年来,前修时贤在成书背景、反切改良、音韵系统等方面对其有所研究,但一般都只是单方面地讨论,未能宏观地将这些问题综合在一起进行作系统的研究,也缺乏共时、历时相结合的整体考察。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本论文以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音韵阐微》为底本,建立《阐微》音切数据库,对其文献和音切资料进行全面研究。主要是框定《阐微》五类反切的全部材料,进行有定文本的封闭式穷尽性的语音材料研究。又建立研究反切改良史所需的唐宋至晚清、近代多种相关韵书、字典、辞典的音切数据库。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做出数据分类统计,排列表格,比较互证,通过定量来定性,然後进行相关理论的探求。本论文对《阐微》进行深入的综合考察,主要分两个角度:一是对《阐微》本身的系统研究。以《阐微》韵谱、韵书正文所录材料为研究对象,理清《阐微》成书前相关参与者在韵书宗旨、编撰原则方面所做的探讨与磋商,分析《阐微》五类新造反切的真正内涵及其在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归纳出《阐微》传统韵书框架下的时音系统,从而概览《阐微》作为一部韵书在注音体例、音系性质等方面的全貌。二是将《阐微》与汉语语音史结合起来,进行纵向的历时研究。以《阐微》五类新造反切所承载的反切改良思想为基点,精选并清理唐宋至明清千多年来反切改良方面的代表性韵书,追溯《阐微》反切改良的历史源头。再延及晚於《阐微》的清代末期的部分韵书,直至民国初年的老国音的注音方案、新中国成立后的汉语拼音方案,考察《阐微》反切改良对後人的影响。这样,将《阐微》的反切改良与各个时代的韵书反切、注音方案所体现的拼音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就可归纳出《阐微》在反切改良史所处的地位,阐明其特点与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阐微》一书的版木、体例等基本情况,以及今人对《阐微》一书的研究概况,并交代本文写作的具体事宜。《阐微》是官修韵书,从差别不很大的不同版本中选取刊刻质量最好的版本作为研究底本,是研究《阐微》的重要前提。熟悉《阐微》的韵书体例,是研究《阐微》的基本要求。而广泛搜集现有的《阐微》研究成果,综合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得与失,则是进一步全面研究《阐微》的必备步骤。第二部分详细阐述《阐微》的作者、背景及编撰宗旨。厘清《阐微》与同时代的《谐声韵学》、《字典》、《佩文韵府》、《词谱》之间的关系,详细介绍《阐微》前所附韵谱与韵书之间的对应情况。《阐微》的编撰实际上与康熙皇帝、李光地、王兰生三人有关,清理《阐微》编撰之前的相关历史资料,对了解《阐微》的编撰思想大有裨益。同时从共时层面考察《阐微》与同时代的几本韵书、字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确定《阐微》在清初文化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对比分析《阐微》韵书正文前所附的韵谱内容,为建构《阐微》的音韵系统提供参考。第三部分讨论《阐微》新造反切的具体形式,有“合声、从旧切、今用、借用、协用”五类新造反切。合声反切是《阐微》最为推崇的优化反切,上字取固定的阴声韵字,下字取零声母字,注重上下字诸音素的和谐,从而达到直拼的效果。从旧切、今用、协用、借用四类反切,都是合声反切的变通形式。建立五类反切的数据库,分别考察各类反切上字、下字的音韵地位及特点,归纳各类反切的实际操作规则,分析各类反切的优化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阐微》的五类反切进行定位与定性,进而深入了解《阐微》反切改良思想的真实内涵。第四部分考察《阐微》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从而确定其语音系统的性质。建立《阐微》全文音切数据库,归纳“合声、从旧切、今用、借用、协用”五类反切的特点,利用《阐微》凡例、按语的说明,结合汉语语音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出《阐微》暗含在中古传统韵书体制模式下的时音系统,用材料事实证明《阐微》语音系统的特点就是一古一今两种音系并存。第五部分纵观汉语反切改良史的传承与革新,探讨《阐微》在中古、近代直至现代的汉语注音史中的地位与特殊作用。《阐微》的反切改良思想是有历史传承的,早在唐代就己经有了反切改良的相关尝试。改良反切也是汉字注音法发展的必然要求。将《阐微》的反切改良融入汉语反切改良史的历史背景中,才能更好地凸显《阐微》在反切改良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能更清楚地看到汉字反切注音法的局限性,论证汉字反切注音必然要走向拼音化注音。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1、经过多方而的文献考察,可论定《阐微》的性质是一部承用传统韵书体制来表现时音官话的韵书。康熙皇帝传承汉文化正统的思想,定下韵书框架“不遽变古”的宗旨:时音现实与科举应用,又定下韵书必然反映当时官话读书音系的实际;推崇满文、西文“音素直拼”,追求“合声”反切的最大优化,促进了韵书反切改良。2,为在传统框架下表现时音,《阐微》在小韵代表字下先标传统韵书反切以存中古音,再加注五种新型反切4423条以体现时音:“合声”511条,是全面优化的反切,上字只取六个阴声韵尾字,下字用零声母字,上下字在韵、呼、等、韵尾、声母、声调上力求和谐,最大限度接近“音素直拼”,因受严格限制,只能造出合声反切511条,只占新造反切的11.55%.“今从旧切”310条,是《广韵》、《集韵》反切中基本合乎《阐微》时音要求的反切,优化度与“合声”近似,为数甚少。“今用”反切3063条,对“合声”反切放宽限制以求变通,因而构造灵活,能产性强,应用面最广,成为《阐微》时音音系建构的主体材料。“协用”459条、“借用”80条,协用是对“今用”反切的缺陷作补正和变通,借用是放宽尺度对协用的再补正和变通。这五类新造反切在语音性质上,是用来表现《阐微》时音系统的,是研究《阐微》旧框架下隐含的时音系统的主体音切材料;在反切改良上,它们都是优化於传统反切的改良成果。3,《阐微》编撰原则是“不遽变古”,既要保存传统韵书的框架,又要兼顾时音系统的语音特点,将时音系统巧妙地融入中古传统韵书体例之下。韵书形式上用中古平水韵106韵基础上的112韵、36字母、“平上去入”四声的音系框架,又据时音按“开、齐、合、撮”四呼的介音不同进行韵母分类,用五类新造反切来具体表现,加上凡例、按语所交代的古今音变内容,就把时音的声、韵、调在传统韵书框架中表现出来了。经细心剥离,仔细分析,考察并建构出《阐微》实际的时音官话语音系统:声母19个,韵母61个,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去、入”5个,除了[-m]尾韵、入声韵与调是在读书音系中著意存古外,其它多为口语时音的实际反映。4,《阐微》在反切改良史和汉语注音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阐微》“合声”反切法,有音理依据,有明确的拼切规则,有使用成果,是最接近“音素直拼”的优化反切,对清代後期乃至现代的韵书、辞书注音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既褐示了《阐微》吸收“音素直拼”类语言的长处在反切改良上的创造性,又比较分析了《阐微》对唐宋以来反切改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说明《阐微》的反切改良并非突然性的,而是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时,《阐微》的反切改良达到了优化反切的高峰,而其严格意义上的“合声”反切却数量有限且能产性不强,这就充分褐示了汉字反切注音法的局限性,证明汉语注音方法走向完全“音素直拼”的拼音字母化是必然趋势。在这个意义上说,《阐微》创造了反切改良的高峰,又推动反切注音法彻底走向消亡,从而催生了现代注音符号、汉语拼音注音法的诞生。因此,《阐微》在汉语注音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5、由於《阐微》在传统韵书的框架下表现时音系统,共时、历时交互,其音切系统就会展示或蕴含很多汉语语音发展的特点。本论文在实际分析中不时涉及到历史音变的问题,其中有不少是对汉语语音史研究大有裨益的。其中,四呼在《阐微》时代基本定型,但撮口呼还有一部分字处在变动过程中;入声韵字用作合声反切上字与阴声韵合流,但入声调还独立运用,说明入声消失还是不彻底的;“疑、微”二母基本上零声母化了,“日”母零声母化似乎还不够明显,说明《阐微》处在近代零声母化的後期而未彻底完成;等等。因此,《阐微》的音切材料对於汉语语音史的深入研究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此前学者往往对此认识不足,或认为《阐微》音切材料兼杂古今而不可信,或认为《阐微》音切表现时音不准确,甚至简单认为《阐微》就是传统平水韵系的韵书。本论文的研究说明,这些看法是片面的或有偏颇的,《阐微》音切材料在音韵学研究上的价值是很高的,可深入发掘的地方还有很多,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彭春凌[5](2011)在《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文中研究表明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是通常所言的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它们与戊戌以降中国儒教传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历史关联。本文提出“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就是表明这层意思。谈到儒教传统与新文化的关系,既往的相关研究往往围绕新文化“逆流而上”,追溯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本文的思路与之不同,相较而言,更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分辨“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新生转进”之环节在特殊历史境遇中辨证展开自身逻辑的过程。具体的讲,全文着重论述戊戌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关涉“民族生命之站立”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代表的儒教精英知识人怎样调整自身的思想认知,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环境际遇他们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方案,而其成果通过怎样的途径、脉络乃至逻辑,如何影响到新文化中的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文章力图条分缕析地梳理和呈现历史生成过程中多重的动力因子,期望融化世人眼中“新文化”的刻板印象——“打孔家店”、以白话的“活文学”对抗文言的“死文学”。与此同时,无论是儒教传统现代转换的路径和方向,还是“新文化”本来拥有的多维层次、多元空间,也能相应地获得历史的开启与激活。康有为、章太炎不仅是近代儒教不同派别的代表,分别为孔教运动的领导者与批儒思潮的发动人,两者之间进行着持续的思想对话;他们还同时是新文化人的老师或主要论敌,和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间具有紧密、微妙的师生敌友关系。本文借助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使宏观的历史演变命题——儒教转型与新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拥有了具体的承载对象和论述途径。文章立足于发掘新材料,探索新问题,从康有为、章太炎及相关的新文化人传记资料中多元、个别的因素出发,以详细的文本分析开始,进入与政治、社会剧变相联动,与明治日本、现代欧美思想相冲撞,与传统经今古文论争、汉宋学差异相勾连的思想转型历史。全文以儒教转型在四个层面的历史动力、内生问题为架构,分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令中国的精英知识人必须面对吸附到明治日本“国体论”中的儒教,并在似同实异的跨文化语境中重审中国儒教的内涵。章太炎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殖民地台湾,在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对话过程中直面如此既熟悉又陌生的儒教,深深思索变革期的中国自身伦理的根底、政治的图景与信仰的构成,进而时时甄别“真儒”与“伪儒”。随着日本侵华行为的扩展,这一方面的发展脉络也延伸到新文化人的批儒言论之中。第二,在基督教侵入的大背景下,传统信仰格局受到冲击,加之变法、革命等现实政治的不断推动,促使儒教精英知识人持续思虑正信何为,以及正信与淫祀异端的关系等问题。近代儒教的正信与异端之争,既体现在儒教与其他信仰形式之间,又发生于儒教自身之内,呈现出“外争”与“内斗”纠葛并存的复杂态势。到民初,儒教内部的紧张关系甚至超越了儒教与其他信仰的对立。儒教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抵制“敬天”的一派,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崇尚“祀天”的一派视为“淫祀之首”、最大异端,最终与新文化的反孔教运动合流。第三,孔教曾经是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教义上缺少现代“国民”的维度,在戊戌后持续高涨的“国民”思潮刺激下,它必然面临制度转型。康有为、梁启超师弟逐渐皆认同孔教“为国民义”,并提出“建立国教”与“发育学会”不同的转型方案。由于民初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两次帝制的“回潮”,同样深受“国民”思潮影响的陈独秀等新文化人视孔教为“奴隶”的道德,将其与复辟的政治捆绑在一起,持续批孔。孔教没有跨越其现代转型最大的屏障。第四,清世“经儒”的正统派以小学为基础,视“治经”为职志;在剧变的时代中,他们冲破了对其学问“纤细破碎”的质疑,以语文学的专长参与创构建国理想,同时亦安放自身的职业归宿。章太炎将考古的小学与经学剥离,转型为整理活语言、通俗致用的“语言文字学”,并创建“一返方言”的语文建国理想。在章门弟子钱玄同、周作人、沈兼士等参与的新文化语文运动中,章太炎的思想和观念逐渐被有选择地继承了下来,转成新文化人对中国语文进行积极建设的有效资源。
马重奇[6](2004)在《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文中认为 二、1998-2003年中古音研究概述(一)声母研究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主要论文有: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47-51),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373-431),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
朱樂川[7](2014)在《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封章太炎先生的研究已涉及到他的方方面面,而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当试对章太炎语源学理论造行研究,此裸题属於章太炎捂言学的范畴,而封章太炎的研究阴始最早且持续最久的即是他的语言学。经过百年的时间,封章太炎捂言学的研究理应进入既全面又深入的陪段,而封他语源学的研究也应呈现出這种状态,但由於章太炎捂源学的相关著作构思之精妙、理论之创新、说解之深奥、内容之充盈,所以读通并理解并非易事,加之章太炎的音转理输多被人所葫病,使得许多学者封以《文始》为代表的章太炎捂源学理输有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从而尊致还没阴始研究它就已经排斥它。正因为以上诸多原因,所以现在学衍界封章太炎捂源学的研究呈现出魔而不深的状况,这的确是可惜的、也是不公的。鉴於此,本文试图对章太炎的捂源学理论进行一次全面探索。本文封章太炎捂源学理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从章太炎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他相关学术思想与主张(包括经学和史学),分析他把小学从经学的附庸独立出来,并最终形成独立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必然性。同时总结章太炎以语源学作为其小学研究重点,并试图通遇此来唤醒人们爱国激情,避免亡国亡种危险的原因所在;第二,封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探用抓重点的方法,著重研究了章太炎的转注舆假借理论、燮易与孳乳理输、右文学说、声韵的划分及音蒋理输,徒而避免以偏概全、不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研究各理论时,不是进行单一的、共峙的分析,而是把几种语源学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同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章太炎捂源学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胍络:第三,本文在研究章太炎捂源学的理论实践时,主要选取《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和《文始》作为封象,其原因有二:一为这雨种材料关系密切,在章太炎的语源学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和傅承性,二为系统研究这雨种材料的人甚少,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则更少。我们分析了雨者在击联同源词实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後的原因,以通遇具体的实例来研究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从中来发现他理论的成就舆不足。第四,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封章太炎关于某些字本羲的判断和封部分同源词的繁联进行证寅或证伪。同时利用汉藏捂系中的亲属语封章太炎的捂源学研究进行佐证。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如下几点:一、《蒋注假借说》201组蒋注字中,在《笔记》中直接出现的有158组,占78.6%;其中羲同类133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0组,占75.1%;羲近类12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组,估83.3%;羲相反或相封类56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48组,估87.2%。二、章太炎韶为的蒋注是建立一个声韵的类别,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共有一个藉根,这一语根的读音稱作声首;同时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羲。三、章太炎的假借理论中加入了符号假借和形容假借(表现形式为重言双声叠韵),然而问题有二:(1)引申不应入假借;(2)符号假借、形容假借在实隙操作中出现分类的失误。四、在研究章太炎的燮易与孳乳理论峙,我们比较了黄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燮易与孳乳的单独用例和综合用例,归纳了变易、孽乳同形、音、羲三者的关系(详见第三章“表八”),又归纳了燮易、孳乳的发展屠次(祥见第三章“图八”、“图九”)。五、在研究章太炎的右文学说时,我们比较了割师培的相关理论,发现有三:(1)章太炎并没有完全否定右文说;(2)章太炎批判了右文说不合理的地方;(3)为了避免右文说的极端性,章太炎采取摒案的态度,亚以因声求羲的办法研究捂源以及燮易孳乳的规律,但结果欲走向了“无所不转”的新极端。六、以《成均图》为代表的章太炎音蒋理输多被人诟病,但我们发现章太炎音转理论的出发点是为训诂学、语源学服务,故不必纠结於部舆部之间的对转关系是否精确,而是通过韵转来因声求羲,从而探讨汉语的语源和发展规律。七、总结了章太炎捂源学理输的成就舆不足,成就表现在创新性、系统性、理论性、傅承性、质疑性、高速性等方面;不足表现在封部分同源词分析错误、封甲骨文基本持否定态度、关于语根的建立设想和操作有问题、部分概念出现模糊性和混杂性、以《成均图》为代表的音转理输多被人诟病、部分语族的组成过於鹿大和梭杂等。另外在论文中,我们还提出了“前捂源”、“後语源”等相封“语源”而出现的新概念,以此封“语源”、“语源学”造行更为精确的定羲。
袁晓光[8](2019)在《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说文解字》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段时期《说文解字》研究的水平和进程,认识这一段时间《说文解字》研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对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的梳理也可为《说文解字》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信息,有助于拓展研究思路与视野,从而推动今后《说文》学更加自觉、深入的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搜集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梳理《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并归纳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十三个章节。第一部分包括一至三章,第一章说明四十年来对许慎其人的生平经历、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及《说文·叙》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梳理四十年来对《说文解字》版本、校勘及注本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对四十年来从整体上研究《说文解字》的成果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四至七章是对《说文解字》本体的研究成果。第四章“《说文解字》体例研究”主要是梳理《说文解字》的编排条例、说解条例、引证条例以及其他条例的研究成果。第五章“《说文解字》六书研究”主要是梳理总体上研究六书的成果及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六章“《说文解字》部首研究”是关于部首注释、部首性质、立部归部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七章“《说文解字》形体研究”主要是梳理对《说文解字》中的字体,即篆文、古文、籀文、或体、俗字及整体上对《说文解字》重文进行研究的成果。第三部分八至十一章是从语言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的成果。第八章“《说文解字》古文字研究”梳理了研究《说文解字》与古文字关系的成果及运用古文字考证《说文解字》说解的成果;第九章“《说文解字》语音研究”整理了《说文解字》上古语音系统研究、《说文解字》中古音反切研究及《说文解字》注音的研究成果;第十章“《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主要是梳理揭示《说文解字》训诂学价值、《说文解字》词义研究、《说文解字》训诂方式研究及《说文解字》词汇研究的成果。第四部分是十一章和十二章,相比于传统《说文》学,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说文》学研究成果。第十一章“《说文解字》文化研究”回顾了全面揭示《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及对《说文解字》中所蕴含的社会状况、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分别研究的成果。第十二章“《说文解字》其他方面研究”梳理了《说文解字》相关文献整理、《说文解字》检索及《说文解字》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五部分是最后一章,总结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特点及不足。此外,本文的参考文献部分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的成果,可看做是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的《说文解字》研究论著索引,为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
马重奇[9](2004)在《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文中研究指明
乔全生[10](2020)在《中国音韵学研究7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音韵学研究历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1949—1966年——音韵学研究的发轫期;1967—1976年——音韵学研究的停滞期;1977—1999年——音韵学研究的发展期;2000—2019年——音韵学研究的辉煌期。对各个时期的重要论著按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发展期分为音韵学通论和教材、上古音研究、中古音研究、切韵学等韵学研究、对音译音反切研究、诗词用韵研究、近代音研究7个方面;辉煌期集中为上古音研究、中古音研究、近代音研究、音韵学教材、方言音韵及方言语音史研究及在此期内新拓展的音韵学思想史等几个方面。70年来,中国音韵学研究队伍持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资料异常丰富、研究方法日益多样、研究成果斐然可观,呈现出了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
二、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刘博平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由其以同字为训而见者 |
二、有由其以义同义近或义相函为训而见者 |
三、有须以意逆志,由微而知著者 |
四、有因音义互足,由此以知彼者 |
五、有举一可反三者 |
六、有由“读如”“读若”而见者 |
七、结语 |
(2)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本课题的研究材料和方法 |
三、本课题的价值创新 |
第一章 汉字谐声与古音学概述 |
第一节 谐声的本质 |
一、音是形和义的枢纽 |
二、音同假借和音近相谐 |
第二节 古音学及谐声与古音研究 |
一、古音学的历史演进 |
二、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历史演进 |
第二章 宋明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一节 吴械《韵补》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吴械生平、著述简介及其古音学思想 |
二、《韵补》简介 |
三、《韵补》对谐声材料的运用是谐声古音学之发端 |
第二节 明杨慎“音学七书”谐声古音学思想研究 |
一、杨慎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音学七书”简介 |
三、杨慎《古音余》、《古音附录》中的谐声偏旁注音法 |
第三节 明陈第《毛诗古音考》谐声古音学思想研究 |
一、陈第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毛诗古音考》简介 |
三、《毛诗古音考》对《说文》谐声材料的充分重视和自觉运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前期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一节 顾炎武《唐韵正》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顾炎武生平、著述及其古音学成就简介 |
二、《唐韵正》简介 |
三、《唐韵正》首次成熟地运用谐声关系进行古韵分部 |
第二节 潘咸《音韵原流·仓沮元韵》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潘咸生平、著述考略 |
二、《音韵原流》简介及其卷首音论体现的潘咸古音学思想 |
三、《音韵原流·仓沮元韵》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三节 万光泰《古音表考正》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万光泰的生平与韵学著述简介 |
二、从《古韵原本》十三部到《古音表考正》十九部 |
三、万光泰《古音表考正》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四节 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研究 |
一、段玉裁生平及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说 |
二、“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的建立及《古十七部谐声表》 |
三、段玉裁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整体评价 |
第五节 小结: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上升期 |
第四章 清代中期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上) |
第一节 严可均《说文声类》谐声古音学研究 |
一、严可均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说文声类》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严可均谐声与通转理论结合的古音研究 |
第二节 姚文田《说文声系》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姚文田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说文声系》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姚文田审订、增改《说文》谐声字的古音研究 |
第三节 戚学标《汉学谐声》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戚学标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汉学谐声》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戚学标过分尊崇《说文》谐声以定古音的研究 |
第四节 安吉《韵徵》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安吉生平、著述简介 |
二、安吉的古音学思想及《韵徵》的内容和体例 |
三、安吉附会乐律、“五声”,增收谐声字的古音研究 |
第五章 清代中期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下) |
第一节 江沅《说文解字音均表》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 |
一、江沅的生平、著述和《说文释例》内容简介 |
二、《说文解字音均表》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绍承、订正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古韵分部的研究 |
第三节 江有诰《廿一部谐声表》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江有诰的生平、著述简介 |
二、江有诰古音研究成就及其特色 |
三、精研周秦用韵以明谐声的古音研究 |
第三节 张惠言、张成孙《谐声谱》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张惠言、张成孙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说文谐声谱》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谐声谱”与“丝联绳引表”相发互证的古音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小结: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繁盛期 |
第六章 清代后期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一节 陈立《说文谐声孳生述》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陈立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 |
二、《说文谐声孳生述》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集成诸家的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 |
第二节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朱骏声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思想简介 |
二、《说文通训定声》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说文通训定声》的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 |
第三节 陈澧《说文声表》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陈澧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成就 |
二、《说文声表》体例和内容简介 |
三、《说文声表》分层级罗列谐声偏旁的古音研究 |
第四节 时庸劢《声谐》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时庸劢生平、著述简介 |
二、《声谱》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集成诸家的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 |
第五节 小结: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集成期 |
第七章 近现代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第一节 章炳麟以谐声归纳古声类的研究及上古声母研究的发展 |
一、章炳麟生平、著述简介 |
二、章炳麟以谐声研究古音的成就和方法 |
三、以谐声研究上古声母的历史突破和进展 |
第二节 高本汉《汉文典》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高本汉生平、著述及主要成就简介 |
二、《汉文典》内容和体例简介 |
三、高本汉的谐声分析法和“谐声原则”及其贡献和评价 |
第三节 王力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王力生平、著述及古音学成就 |
二、王力对前人谐声与古音研究的总结 |
三、王力古音研究中的谐声观 |
第四节 董同龢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董同龢生平、著述简介 |
二、董同龢上古音研究概况 |
三、董同龢对高本汉谐声分析法的继承和对其谐声条例的补充 |
第五节 李方桂的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研究 |
一 李方桂生平、著述简介 |
二、李方桂古音研究概况及其谐声原则 |
三、李方桂对高本汉、董同龢的修正及革新 |
第六节 小结: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的新生期 |
第八章 总论 |
第一节 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的发展脉络梳理 |
一、从谐声古音学的萌芽到“谐声同部说”理论的确立 |
二、“说文学”大兴浪潮中谐声古音研究的成熟与完善 |
三、谐声古音研究的步入瓶颈与西方语言理论带来的新生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的贡献、影响及其局限 |
第三节 汉字谐声与古音学新的探索与展望 |
一、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对汉字谐声与古音学的总结性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音韵阐微》的音系与反切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阐微》研究的综述与评议 |
二、《阐微》的研究价值、意义与创新点 |
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章节安排 |
五、论文的格式与规范 |
第一章 《阐微》编撰宗旨与文献构成 |
第一节 康熙、李光地、王兰生与《阐微》的编撰 |
第二节 《阐微》与时音韵书《谐声韵学》之关系 |
第三节 《阐微》与《字典》、《佩文韵府》、《词谱》 |
第四节 《阐微》的版本与韵谱、韵书的文献构成 |
第二章 《阐微》五类优化反切 |
第一节 合声 |
第二节 从旧切 |
第三节 今用 |
第四节 协用 |
第五节 借用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阐微》音韵系统的分析与构拟 |
第一节 《阐微》的声母系统 |
第二节 《阐微》的韵母系统 |
第三节 《阐微》的声调分析 |
第四章 《阐微》在反切改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唐宋时期的反切改良 |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反切改良 |
第三节 清代《阐微》前後的反切改良 |
第四节 《阐微》合声反切对近现代汉语语音的影响 |
本章总结 |
结论 |
一、《阐微》的文献构成特性及其音切的性质 |
二、《阐微》的语音木体研究、语音系统和音系特点 |
三、《阐微》的合声反切及其在反切改良上的地位和贡献 |
附录:《音韻闡微》撮口呼的分佈、特性與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 |
一、儒教转型的动力与问题 |
二、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 |
第一章 "真儒术"认知拥有的明治日本触媒与新文化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章太炎从拥康到反康及其思路的延续 |
引论 章太炎1898从台湾遭遇明治日本 |
第一节 《答学究》与日本"国体论"伦理根底的差异 |
一、康有为形象从"忠臣"、"罪臣"到"乱臣"的滑落 |
二、《答学究》依据的道德观念 |
三、两种"大和魂"论述的对照 |
第二节 《客帝论》等文对明治政治图景的反动 |
二、《客帝》的真相 |
三、"中国"转型为现代政治实体的两个法理基础 |
四、与明治"国体"的龃龉 |
第三节 《儒术真论》的成立及章太炎学问独立意识的完成 |
一、"天意论"与《人定论》 |
二、"祝颂"与《绝颂》 |
三、《儒术真论》的成立 |
第四节 近代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从章太炎到周氏兄弟 |
一、"真儒术"与康章分歧 |
二、超越儒教圈的亚洲构想:《民报》时期的章太炎 |
三、周氏兄弟等"批儒"的跨文化性 |
第二章 儒教正信异端之争的近代裂变及其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以《訄书·原教》篇的渊源及演变为线索 |
第一节 《訄书》初刻本(1900)"王鲁改制"、"鬻庙辟佛"思想与戊戌的改革 |
一、康有为戊戌"保大教、废淫祀"主张的背景 |
二、章太炎与康有为"鬻庙"思想的共振 |
三、章太炎与康有为"正祀"观念的同异 |
第二节 《訄书》重订本(1904)破"文野之见"、立"宗教信心"思想与晚清的革命 |
一、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上):"假借"与表象主义 |
二、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下):革命欲求与宗教信心 |
三、从《原教》(上)(下)到《齐物论释》 |
第三节 《检论》(1915)扬"圣人之知"、抵"淫祀之首"思想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 |
一、康章换位与民初政府"张正废淫"的举措 |
二、章太炎的正信建设:扬"圣人之知"与《周易》的《春秋》化 |
三、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上) |
四、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下) |
第三章 儒教对"国民"思潮的回应与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教之关系——康有为与梁启超、陈独秀 |
第一节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 |
一、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上) |
二、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下) |
三、康有为对"国民义"的接纳与踌躇 |
四、康梁的"同行"与1915年后的再度"分途" |
第二节 陈独秀反孔批康的历史重探 |
一、陈独秀对应孔教与国民的三个层面及其论说的消长 |
二、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上) |
三、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下) |
四、多元舆论的敞开与中滞 |
五、余论 |
第四章 清世经儒小学传统的转型对新文化语文运动的影响——章太炎与其新文化弟子们 |
第一节 章太炎戊戌后将经儒之"小学"转型为"语言文字学"及其建国理想 |
一、从"小学"到"语言文字之学" |
二、以"一返方言"拒斥"汉字统一"论 |
三、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上) |
四、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下) |
五、小结 |
第二节 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
一、周作人所倡方言调查与国语文学建设的关系 |
二、周作人对章太炎语文理想的师承 |
三、沈兼士、钱玄同等现代语言学家对章太炎思路的扬弃 |
四、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
五、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章太炎致康有为佚信考释 |
附录二 章太炎刊发《台湾日日新报》诗文篇目汇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论文提纲范文)
二、1998-2003年中古音研究概述 |
(一)声母研究 |
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 |
2、关于反切上字研究 |
(二)韵部研究 |
1、关于反切下字研究 |
2、关于韵文用韵研究 |
3、关于等韵构研究 |
(三)声调研究 |
(四)综合研究 |
1、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研究 |
2、反切、直音、声训研究 |
3、中古韵书研究 |
4、切韵构拟 |
5、其他研究 |
三、1998-2003年近代音研究概述 |
(一)声母研究 |
(二)韵部研究 |
1、诗歌用韵研究 |
2、词用韵研究 |
3、曲韵研究 |
4、韵书韵部研究 |
(三)声调研究 |
(四)综合研究 |
(7)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錄 |
绪论 |
第一节 章太炎及其语源学论著 |
第二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语源与语源学 |
第一节 语源 |
第二节 语源学 |
第三节 “语源”一词的使用情况 |
第二章 章太炎的转注假借理论 |
第一节 章太炎封他人转注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
第二节 章太炎的转注理论 |
第三节 章太炎的假借理论 |
第四节 初文的转注与假借 |
第三章 章太炎的燮易孳乳理论 |
第一节 变易与孳乳 |
第二节 从变易、孳乳的单独分析看形音义的关系 |
第三节 从变易、孳乳的综合分析看形音义的关系 |
第四节 燮易、孳乳发展的层次 |
第四章 章太炎的右文学说 |
第一节 章太炎对右文说认识的发展 |
第二节 右文说在章太炎语源理论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章太炎右文说中右文与形声字的关系 |
第四节 章太炎与刘师培右文说的异同 |
附 右文说来源於转注 |
第五章 章太炎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章太炎的古韵部划分 |
第二节 章太炎的韵转理论 |
第三节 章太炎的古声纽理论 |
第四节 不符合音理的通转例证 |
第六章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实践 |
凡例 |
第一节 《笔记》、《文始》中结论基本一致的同源词 |
第二节 《笔记》、《文始》中侧重点不同的同源词 |
第三节 《笔记》部分同源词疏证 |
结语 |
第一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成就 |
第二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不足 |
附录 |
主要引用和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目标 |
第四节 《说文》研究成果简述 |
第一章 许慎研究及《说文·叙》研究 |
第一节 许慎生平研究 |
第二节 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三节 学术思想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叙》研究 |
第二章 《说文解字》版本、校勘、注本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版本研究 |
第二节 《说文》校勘研究 |
第三节 《说文》注本 |
第三章 《说文解字》通论综述 |
第一节 《说文》通论专著 |
第二节 《说文》通论论文 |
第四章 《说文解字》体例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编排体例研究 |
第二节《说文》说解体例研究 |
第三节《说文》引证体例研究 |
第四节 《说文》其他体例研究 |
第五章 《说文解字》六书研究 |
第一节 六书总论研究 |
第二节 象形、指事、会意研究 |
第三节 形声研究 |
第四节 转注研究 |
第五节 假借研究 |
第六章 《说文解字》部首研究 |
第一节 《说文》部首注释 |
第二节 《说文》部首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七章 《说文解字》形体研究 |
第一节 《说文》篆文研究 |
第二节《说文》重文研究 |
第三节《说文》古文研究 |
第四节 《说文》籀文研究 |
第五节 《说文》或体与俗字研究 |
第八章 《说文解字》与古文字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与古文字资料互证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运用古文字资料考证《说文》说解 |
第九章 《说文解字》语音研究 |
第一节 《说文》上古语音系统研究 |
第二节 《说文》中古音反切研究 |
第三节 《说文》现代注音研究 |
第十章 《说文解字》训诂与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说文》训诂价值的研究 |
第二节 《说文》词义研究 |
第三节《说文》训诂方式研究 |
第四节 《说文》词汇研究 |
第十一章 《说文解字》历史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文化的全面研究 |
第二节 社会状况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文化研究 |
第四节 科技文化研究 |
第十二章 《说文解字》其他研究 |
第一节《说文》资料的整理 |
第二节 《说文》检字研究 |
第三节 《说文》应用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音韵学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音韵学研究的发轫期(1949—1966) |
1. 上古音研究 |
2. 中古音研究 |
二、 音韵学研究的停滞期(1967—1976) |
三、 音韵学研究的发展期(1977—1999) |
1. 音韵学通论和教材 |
2. 上古音研究 |
(1) 古音构拟。 |
(2) 工具书。 |
3. 中古音研究 |
(1) 《切韵》《广韵》音系研究 |
(2) 唐五代韵书研究 |
(3) 宋金韵书研究 |
4. 切韵学等韵学研究 |
5. 对音译音反切研究 |
6. 诗词用韵研究 |
7. 近代音研究 |
四、 音韵学研究的辉煌期(2000—2019) |
1. 上古音研究 |
2. 中古音研究 |
(1) 韵书研究 |
(2) 等韵图研究 |
(3) 对音研究 |
(4) 音释研究 |
(5) 用韵研究 |
(6) 敦煌和黑水城出土文献中语音文献的开发研究 |
3. 近代音研究 |
4. 音韵学教材 |
5. 方言音韵及方言语音史研究 |
6. 音韵学思想史 |
四、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刘博平考求同源词意义联系的方法[J]. 谢艳红. 华中学术, 2019(04)
- [2]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史论[D]. 董国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3]重订《汉语言文字音系略例》[J]. 刘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2(01)
- [4]《音韵阐微》的音系与反切改良[D]. 黄雪晴. 武汉大学, 2013(06)
- [5]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D]. 彭春凌. 北京大学, 2011(10)
- [6]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J]. 马重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 [7]章太炎語源學理論研究[D]. 朱樂川.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8]四十年来〈说文解字〉研究综述[D]. 袁晓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9]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下篇)[J]. 马重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12)
- [10]中国音韵学研究70年[J]. 乔全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