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Delphi(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姝[1](2021)在《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利益诉求增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研究已经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指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可见,近年来国家安全思想已上升到重要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各种事故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巨灾风险的防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社会安全类风险,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重大突发事件产生的诸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立足于系统理论及5W1H方法,融合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机理展开研究,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在对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进行实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1)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基于系统理论及5W1H分析方法定义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内涵,突破传统从单一维度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的局限,从系统观角度出发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要素、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行为要素(Who)、事件舆情信息要素(What)、事件事理要素(Why)、事件时间要素(When)、事件环境要素(Where)。系统性地从Who(谁推动、促进了事件演变)、What(事件演变的内容是什么)、Why(事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等多维度视角研究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最终基于事件的演变机理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2)从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维度(Who)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重大突发事件主体行为的演变过程,明确博弈主体是由政府为代表的决策方、以网民为代表的参与方、以媒体为代表的推动方三部分组成,对其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最后对所构建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拟了事件发展热度、事件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政府奖惩机制介入情景下三方主体行为的演变,得出的结论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主体的管理策略提供现实参考依据。(3)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维度(What)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内容问题。基于知识图谱理论,提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构建框架模型及技术架构,进而构建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利用舆情知识图谱挖掘舆情知识三元组、网络传播的路径结构等内容。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通过舆情知识的进一步提取分析得到事件舆情的话题演变、舆情知识网络结构演变等过程。所得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分析结论有益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舆情治理。(4)从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维度(Why)解读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解释了事件演变的原因问题。基于事理图谱理论,采用事理图谱构建的相关方法,通过本体构建、事件抽取、事件关系抽取等步骤构建了面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理图谱及其抽象事理图谱。基于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过程中的事理逻辑知识,深入分析事件之间的演变规律和模式,弥补以往未能详尽阐述重大突发事件在微观层面的演变机理和运行过程的短板。基于知识驱动视角,通过事件逻辑知识演变分析、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等角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逻辑与规律,进而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脉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5)提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How)。依据事件的演变机理得出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阐述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应如何应对的问题。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研究内容,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1)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的主体管理策略;(2)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演变的舆情信息治理对策;(3)基于事件主体行为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三个维度的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问题。理论层面上,立足于系统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知识图谱理论、事理图谱理论、5W1H等多种理论方法,从事件的主体演变、事件舆情信息演变以及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挖掘等多维视角入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模型。通过博弈论、知识图谱、事理图谱等方法剖析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阐述事件演变的本质,发现事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应对策略。基于数据驱动思想,多维度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基于知识驱动思想,挖掘重大突发事件演变逻辑,促进了传统研究范式转型,科学地认识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可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和预警,提高事件的总体态势感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爬取微博、中国新闻网、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平台上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构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基于真实数据对理论推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服务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研究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提供依据,极大地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和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于翔[2](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朱康文[3](2021)在《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面源污染(ANSP,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问题是各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污染防治中长期主要关注点源污染很长时间忽略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比重很高。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项文件提出长江经济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较重,需加快推动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重庆具有农村比例高、肥药施用强度大、丘陵山地占比高、雨量大且集中等本底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大、驱动强、范围广。同时结合国家对网格化管理应用于现代农业管理中的重视,网格化管理将是解决多级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为确保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重庆亟需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平台构建以提升风险防控与信息化能力。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问题,发现当前存在多尺度下研究需求差异明显、多级尺度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不统一、测度结果可视化能力与需求不符等关键问题。因此以重庆市不同尺度范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以统一多级网格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区县级网格为相对宏观的研究尺度,重点在于识别大尺度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时空演变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自行构建涵盖压力动能、转化动能、消纳动能三个维度的风险测度PTA3D模型,采用重心、核密度等方法揭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风险评价精度、影响因素。(2)乡镇级网格尺度为宏观政策落地层级,重点在于识别未来发展模式选择影响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演变趋势。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CLUE-S等模型开展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模式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采用输出风险模型揭示各网格风险概率时空演变规律,探讨风险程度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情况。(3)村落级网格尺度为政策具体实施层级,重点在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阻力、输移路径及景观优化效果。以南沱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逐日水位数据为基础开展出露期、淹没期水位线、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解译,引入源汇过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不同时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面、风险等级、传输路径等,探讨阻力模型及景观优化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4)泛地块网格尺度为农户操作层级,重点在于分析高精度数据支持下农户行为视角的田间管理的具体实践与优化调控效益。以睦和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空遥感-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获取影像、NDVI指数等6种高分遥感数据,引进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地物分类与泛地块划分,通过农户行为调研确定各地物的肥药施用情况,探讨随机森林算法精度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消减工程效果。(5)以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尺度管理需求差异在B/S框架下构建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可视化平台,并探讨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县尺度下自建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PTA3D模型精度符合实际,引入的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风险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较为明显的低风险向高风险转化的趋势(高风险、极高风险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7.82、16.63上升到2015年的18.10、16.76)。(2)都市区风险明显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从高到低等级的风险区域的重心位置呈现自西向东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风险、极高风险区域有明显的向东转移趋势(2000-2015年,二者的重心分别按照东偏北1.68°和12.08°运动了4.63km和4.48km)。(3)核密度结果显示高风险主要集聚在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风险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上升的趋势,全市集聚区域的空间破碎度在增加且出现分散集中的趋势。(4)将河流水质、岸线一定范围内地类面积分别与模型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模型测度结果可以反映区域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情况。(5)风险驱动分析显示地类构成对风险强度影响明显,“源地”占比高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强,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耕地被占用是推动高、极高风险区域重心向东运动的因素之一。(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区、高和极高风险集聚区域作为关键区域进行防控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2)乡镇尺度下引进的CLUE-S模型取得很好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效果,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风险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提供很好的支撑。研究发现:(1)涪陵区各镇街、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风险概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靠近大木山、武陵山区域。(2)结合CLUE-S、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5,属高度一致级别。(3)未来的情景模拟有利于识别区域各镇街、子流域在不同发展情景下TN、TP输出风险概率演变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长江以北、乌江以西区域的乡镇风险明显偏高,148、150号等子流域在两种发展模式下均存在风险增高趋势。(4)调整自然发展情景下TP输出系数进行风险变化响应分析反映出子流域输出风险等级对于耕地输出系数变化(即化肥施用水平调整)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例如第3、75、104、141、202、211、259、292、330、398、461号等子流域对输出系数调减的波动响应。(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乡镇、子流域风险特征可以有效应用于未来地类结构优化或肥药施用水平管控,达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目的。(3)村落尺度下引进的阻力模型有利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阻力值、风险区域、传输路径和分析景观优化效果。研究发现:(1)“源-汇”理论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识别区域内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位置、输移路径、风险防控关键区域等方面效果较好。(2)阻力面分析显示阻力值整体呈现“西部低、东部高、高值分散、低值连片”的特点,其中阻力值最高值中a2(>25°耕地)>a6(≤2°耕地)>a3(15°-25°耕地)>a5(2°-6°耕地)>a1(农村居民点)>a4(6°-15°耕地)。(3)季节性水位涨落条件下淹没期比出露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大、传输路径阻力更小、低等级传输路径更多,其中路径阻力值为1级的路径数量呈现a4>a5>a1>a3>a6>a2。(4)水体附近不同范围内“源地”向“汇地”的转换对于风险调控作用明显,水域附近50m和100m范围内耕地调整为林地情景下,a2在1级的输移路径数量相比现状情景分别降低13.79%和53.66%。(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风险分布、输移路径等可以结合景观优化进行有效防控。(4)泛地块尺度下引进的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农户调研等方法在地物分类、负荷风险测度、防控措施效益分析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低空遥感-无人机手段获取的厘米级高分数据极大提升了地物精细分类基础数据精度和栅格内信息纯度,随机森林算法下精细化地物分类精度高达90.05%,有利于泛地块网格划分。(2)基于农户行为调研发现存在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及作物高肥高药施用问题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高。(3)经测算TN、TP施用强度低于200 kg/hm2的泛地块网格比例较低,水质监测结果也反映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4)对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消减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大幅消减污染物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的悬浮物、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OD通过人工湿地后分别消减了近86.67、54.66、81.11、10.67、83.85、59.42%。(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农户行为、泛地块风险特征及人工湿地消减能力可很好的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5)综合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与管理需求开展可视化平台构建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建立信息化、可视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防控能力。(2)基于B/S框架、Web Storm工具开展可视化平台开发,具有技术丰富多样、过程轻量快速、可视效果美观等优点。(3)可视化平台可以很好的展示多级网格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更好的发挥地理学在农学领域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手段。总体上,本论文融合农学、地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同时考虑各尺度在管理、防控方面的需求差异,为多级网格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供了统一风险研究范式,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路径不统一、研究参考性低、成果借鉴性差、结果可视性弱等问题。
曹磊[4](2021)在《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均突破一万亿斤,粮食的安全存储问题也随之而来。粮食在存储时容易受到温度、湿度、虫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粮食的霉变和虫害。每年我国都会因为粮食的霉变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开发一款粮库测控系统至关重要。我国现有的粮库测控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感器技术落后、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不高、扩展性差、缺少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有些还需大量布线等。为此,本文基于Lo Ra无线通信技术给出一种集测量、控制、管理于一体的粮库测控系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粮库管理软件设计。主要包含粮库信息设置、粮情检测、设备控制、报警处理等功能。粮库信息设置包含对用户信息、储粮信息以及粮库信息的管理;粮情检测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方式;报警处理仅当检测的数据超过阈值时会触发;粮情显示通过立体图、折线图和报表三种方式展示温湿度数据;设备控制通过可视化界面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设备。2、测控硬件设计。测控板选用STM32F103作为主控芯片,数据采集模块基于Cortex-M3微控制器实现粮仓的温湿度检测;设备控制模块通过ULN2803A芯片调节电流驱动继电器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无线传输模块是基于E32-TTL-100无线模块实现数据和指令的无线传输。3、无线通信设计。采用Lo Ra技术实现实现无线通信,采用线性调制扩频的方式,增强信号的接收强度和灵敏度,增大通信距离。并且Lo Ra节点工作电流低,能耗小,电池不易损坏。本系统通过拟定数据包格式,基于E32-TTL-100无线模块的布设实现粮库一对多的无线通信,其信号稳定,传输速度快。本文分别从粮库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再分别到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对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等展开详细和完整的描述,并对系统进行安装测试与总体性能分析。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多次测试和优化后,上位机和下位机在一公里的范围内,通信信号稳定,极少出现数据丢包,数据收发错误情况。硬件电路板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电流输出稳定,工作一切正常。图[70]表[14]参[43]
宋怡[5](2021)在《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建构研究》文中指出STEM教育倡导多学科融合、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因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加快STEM教育发展也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教育界引入STEM教育理念以来,在实践蓬勃开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整合性STEM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什么?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应是怎样的?课程推进的阻力和需要的支持要素有哪些?等等。STEM教育科学化、本土化发展亟待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基于实践的反思。需要关注STEM课程对于我国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社会适切性,探寻STEM课程的目标与内涵、课程与教学实践路径,发展对其本质的、本土的理解,从而丰富STEM课程理论,为STEM课程实践提供指导。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的建构,来回答上述问题,为我国STEM课程整合、教学实施和课程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操作性定义和本土化发展的可能行动路径。本研究对STEM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英文关键文献进行了深入研读,并持续追踪课题研究的新动态,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开展培养理论触觉,开拓理论视角。在回溯STEM教育内涵发展、整合性STEM的课程依据、整合方法与路径等基础上,重点对整合性STEM课程形态、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效果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对2012-2020年间发表在核心及CSSCI期刊的239篇我国STEM课程与教学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研究热点时间线,展现我国STEM教育研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趋势和脉络,最终在国内外STEM课程与教学研究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锚点。基于学科整合的基本立场以及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视角,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在关键文献基础上开发“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德尔菲调查问卷,对29名STEM专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历时两个月的三轮调查。探查专家观点,逐步汇聚在“STEM课程价值目标”“STEM课程设计”“STEM课程实施”和“STEM课程实施阻力”四个维度达到共识度和稳定度要求的专家意见,初步得出专家视角下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的应然框架及具体意涵。同时,依据研究问题,参考关键文献,编制STEM教师“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访谈提纲,对8名一线STEM教师进行访谈,体现来自实践的声音。运用扎根理论对15万余字的访谈转录文稿以及访谈札记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并辅以访谈对象的STEM教学公众号、教学资料、讲座、研究论文等资料来验证理论饱和度,析出“STEM课程的价值目标”“STEM课程设计”“STEM课程实施”“STEM课程师资要求”和“STEM课程支持”五个核心范畴,并据此建立理论,揭示教师对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的基于实然的质性理解。最终,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基于专家和教师两个不同视角,通过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相互比照映证,从课程价值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支持四个维度来建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框架,并析出各个维度的关键性要素。研究认为,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框架可由四个维度、16个核心要素构成:维度一,整合性STEM课程价值目标。核心要素为:其一,培养STEM素养是STEM课程的总体目标;其二,STEM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其三,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人素养的培养;其四,有助于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维度二,整合性STEM课程设计。核心要素为:其一,强调跨学科整合,而非面面俱到的多学科拼盘;其二,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面向真实复杂情境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体现学校或地域特征,由专家、教师共同组成跨学科课程开发团队;其三,课程评价以表现性和过程性评价为主;其四,是现行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维度三,整合性STEM课程实施。核心要素为:其一,提倡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其二,主要教学流程包括创设与准备、设计与实施、评价与优化三阶段;其三,兼重能力提升与知识获得方面的学习结果;其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和学习者转变。维度四,整合性STEM课程支持。核心要素为:其一,形成STEM课程价值认同,明确课程地位;其二,开发整合性STEM课程资源,配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其三,提升STEM教师队伍素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效能感提升;其四,建构多方参与、和谐联动的STEM课程生态。本研究得出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模型,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课程实践提供界定性的特征框架,促进整合性STEM课程的共识性理解的生成,为课堂层次的整合性STEM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可行策略,为有效的STEM教师专业发展与系统性的STEM课程支持搭建操作框架。依据本研究结果,研究者对我国整合性STEM课程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一,转变功利性目标,追求STEM素养与全人教育价值;第二,体现本土理解,构建平衡、连贯、共享的整合性STEM课程;第三,深化STEM教学理解,提倡基于项目、问题驱动的跨学科教学方式;第四,依托教学共同体,赋能教师的整合性STEM教学实践;第五,凝聚共同愿景,推动整合性STEM教育的系统性转变。在学界尚无统一认识而形态各异的STEM课程与教学实践又纷纷涌现的现状下,本研究试图基于学科整合的立场和课程-教学一体化视角,构建STEM课程特征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性定义,表征和揭示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上体现出一定的创新,研究立意凸显本土价值。论文最后,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郑斯杰[6](2021)在《面向网络攻击行为的可视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网络攻击复杂度的提高,分析人员要想做到彻底、准确、及时的分析,就变得很有挑战性,并且网络安全数据的多源异构性和持续增长的数据量也给分析人员带来了繁重的认知负担,使得全局的网络安全态势很难被掌握。因此,如何帮助分析人员高效的分析网络攻击活动,识别潜在的异常事件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从全局探索到细节分析的可视化模型,本文采用属性相似度和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等算法,视觉叙述、多维、层次等可视化表现形式。从网络攻击过程和网络安全事件两个角度帮助分析人员分析网络攻击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行为模式,提高网络攻击行为的可理解性和可解释性。针对网络攻击行为的可视分析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视觉叙述和决策引导对网络攻击过程的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性分析。针对网络攻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渗透测试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德尔菲法提取关键元素,构建渗透测试过程解释性模型,设计过程决策树图和渗透测试结果桑基图。从全局角度实现对网络攻击方法、流程、结果等特征的探索性可视分析,提高网络攻击过程的可理解性,帮助分析人员获取不同网络攻击活动的有效信息和先验知识。(2)从宏观到微观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层次性分析,包括整体网络分析,网络模式比较和异常活动分析。针对网络状态的多变性,以多源异构的网络安全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事件和信息熵度量网络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分析效率,在径向视觉聚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RadView可视化方法,构建多视图协同分析。从细节角度帮助分析人员发掘网络事件内部的异常信息,分析网络攻击行为的特征,识别不同的攻击模式。(3)基于网络攻击过程可视分析和网络安全事件可视分析,设计并实现了网络攻击行为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多种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和交互方式,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攻击的主要特征和受影响主机的行为模式。通过四个案例分析和一个可用性研究证明本文可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朱倩[7](2020)在《面向多领域服务的GIS模型多层级共享及封装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地理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方法与计算机动态模拟技术来量化和动态地建立一系列地理分析、规划、决策等GIS模型,并以计算机程序形式运行模型完成应用。为解决不同的地理学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研究了大量的GIS应用模型,并通过组件化共享实现模型复用,该共享方式中模型以函数形式组织,隐藏其实现细节,提供接口供外界执行模型统一调用。但对于不同模型而言,在设计与实现方面具有一定的异构性,导致GIS模型的复用性与共享性较差,所以探索一种有效的GIS模型封装方法以屏蔽模型的异构问题,是实现GIS模型共享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人员已研发了一种基于GIS模型组件化共享设计思想的遥感专题应用系统定制平台,大量通用型GIS模型以组件的形式封装于平台中实现共享并得以快速应用。由于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该平台完成的,因此文中所述GIS模型未能是严格意义上广义范围的应用模型,而是特指基于.Net框架下定制开发的地理应用处理模型。总的来说,本文主要是完善了该平台的GIS模型共享与封装机制。首先,平台虽然已封装了Dotspatial开源类库的近百个通用GIS模型,但缺少特定专题应用的GIS模型,且共享效率不高,同时,其影像读取模型存在对百兆影像读取的卡顿问题,影像渲染模型对影像的渲染效果不佳;其次,平台现有GIS模型的封装方法欠佳,未能很好屏蔽模型在结构、开发语言方面的异构问题,文中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平台的组件化共享形式过于单一,对于不同领域的GIS应用需求往往需要多个GIS模型组件配合完成,从而导致多个GIS模型组件往往要重复组装,因此本文提出了将GIS模型以专题应用系统形式组织并共享,扩展了共享层级,其中专题应用系统层级共享可理解为由多个GIS模型组件复合而成的针对特定地理专题的应用处理程序,该层级模型包含着一系列地理分析操作,此处的层级是特指GIS模型的某种组织形式,本文包括组件与专题应用系统两个层级。具体内容如下:(1)从多方面优化现有的组件层级的GIS模型共享。在共享效率方面,论文结合MEF技术与.Net的反射技术设计了GIS模型组件对象的延迟构造方法,使得只在模型组件功能被调用时创建对象,避免了在定制过程中组件对象的频繁创建,节省了内存空间,还提出了共享的动态管理机制,以调整模型组件搭建关系,并运用特性标记操作完成模型组件间的交互;在模型算法方面,提出了影像切分的读取方式解决平台中百兆影像读取卡顿问题,扩展了多种常用的渲染方式以优化渲染效果;在模型来源方面,除Dotspatial开源类库的通用GIS模型,本文还提取了专题应用类的GIS模型与辅助共享的布局类GIS模型,扩大了GIS模型共享范围。(2)添加了专题应用系统层级的GIS模型共享。该层级共享设计思想主要是以XML文档以及可运行程序文件形式描述专题应用系统层级GIS模型,并完成文件的在线共享。该共享层级的添加避免了对专题应用系统的重复开发,满足专题应用系统层级GIS模型复用与共享需求。(3)自主设计了GIS模型封装方法。方法主要包括针对异构模型的封装接口的设计,以完成模型的可视化封装与元数据封装;封装规则的制定,使得模型功能按照各自规则得以调用;封装流程则是基于对异构模型定性的预判,利用封装接口与规则完成GIS模型的完整封装,此处异构主要指GIS模型在编程语言、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论文最后进行了实例展示,以验证本文GIS模型多层级共享与封装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上述的研究内容,一方面使得研究及开发人员能够更专注于GIS模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使得各领域可以根据相应GIS应用需求快速地以多种形式获取GIS模型并实现应用以处理各类的GIS问题,因此对提升GIS模型在各领域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所设计的GIS模型封装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共享中存在的模型异构问题,支持了异构GIS模型在平台中的集成,便于快速的模型拓展,一定程度上扩展了GIS服务范围。
吕晋[8](2020)在《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先进制造工艺前沿热点预见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利是一种承载人类科技知识的形式,专利分析在技术预见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专利数据呈现飞速的发展的态势,专利数据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增长强劲,挖掘并分析专利数据中潜在的技术前沿热点对于国家、行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布局意义重大。传统前沿热点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有德尔菲调查法、专家会议法等方法,德尔菲调查法面临受邀专家层次领域甄选、统计数据指标离散等实际问题;专家会议法整个过程容易受权威专家的意见压制,易受专家规模、现场主持等影响。鉴于此,本论文结合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国工程院“面向2035年的智能装备与产品技术预见及路线图”等项目课题需要,进行如下研究:(1)分析前沿热点技术预见方法的相关理论。以更有效地融合不同前沿热点技术预见方法为目的,系统性地分析了德尔菲调查法、专家会议法和专利大数据法的相关概念、实施流程和方法特点,为前沿热点技术预见混合模型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前沿热点技术预见混合分析模型。针对德尔菲调查法和专家会议法在技术预见活动中主观性的弊端,本文提出融合专利大数据量化客观分析法及德尔菲调查法和专家会议法(主观经验)的混合模型,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法在技术预见中提供客观分析因子,增强预见模型的客观性、准确性。(3)创新性地提出了 T-Bi-LSTM-CRF前沿热点技术关键词抽取算法。本文前沿热点混合预见模型中专利大数据的分析主要通过商用智慧芽平台进行,针对智慧芽平台上专利地图标签获取算法的不足,在传统Bi-LSTM-CRF算法的词向量表示层中增加时间向量来强化技术关键词的前沿性表征,创新提出T-Bi-LSTM-CRF前沿热点技术关键词抽取算法,应用表明,明显优于智慧芽平台对专利文本中前沿热点技术关键词的挖掘。(4)进行前沿热点预见模型在先进成形工艺领域的应用研究。应用本文提出的前沿热点技术预见混合分析模型在焊接等基础制造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深入开展了焊接相关的热点前沿分析,具体结论如下:1)我国焊接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但较之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高价值专利偏少,专利数量和质量不协调等问题突出。2)搅拌摩擦焊、激光焊接、半导体焊接等技术方向是当前焊接领域技术创新最主要的热点方向。3)搅拌摩擦焊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了国际前列;在激光焊接领域我国与国外技术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需要是围绕激光器核心光学器件、焊接枪头、检测系统、智能化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偏少;在半导体焊接领域的专利数量与国外技术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需结合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加大技术开发力度,确保在该领域先进焊接技术的自主可控。同时,在铸造、锻压、热处理领域也进行了应用研究。(5)开展专利分析在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化协同平台上的集成方案设计。在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化协同平台设计中,集成了专利检索、前沿热点技术抽取功能,构建了专利数据库(约8万条专利),使得该平台可以服务更多人员。
李国成[9](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以来,经过10年的时间,到2005年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命名为“物联网”。现在的物联网主要有四个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M2M系统框架、云计算,主要应用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配电物联网等领域方面。本文在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基础上,借鉴物联网的框架模式,结合现有的传感器技术以及根据现今的配电物联网模式,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软件处理部分与硬件采集部分。对于硬件采集部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采集配电箱以及电表箱箱体内的温湿度,通过干接点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用户的掉电情况,通过电压电流互感器来采集配电箱的进线电压以及进线电流。本文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485信号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采集到的温湿度进行计算分析,以及对电压电流的分析可提高检修效率。该系统配备短信报警系统,当检测到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后台会报警,同时会将异常情况以短息的形式发送给值班抢修人员,从而达到快速抢修的目的,大大提高抢修效率。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遥控的功能,当发现有紧急情况的时候可先远程断电,然后在进行抢修,这样可将损失减小到最小,同时也可保障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为减小上级电站的备用容量、合理的安排检修时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力负荷预测理论以及本系统终端采集数据为依据,进行短期的负荷预测。本文所设计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在硬件采集部分本文主要使用STM公司生产的基于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103rct6为采集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同时配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为核心的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软件,极大的保证了硬件系统上的稳定性。同时在信号传输方面本文同样采用了工业上常用的工程协议modbus协议。为此我们将freemodbus协议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相结合,既减少了开发时间,也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在数据采集部分采用DMA+ADC相组合模式,减少CPU的占用率。在后台软件中,根据负荷预测技术的不准确性、条件性、时间性等特点,建立相对应的数据模型,采用经典预测方法中的趋势外推法和时间序列法以及现代预测法中的专家系统法和模糊负荷预测法来实现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直接利用实时采集的负荷数据,并根据负荷预测的理论,设计建立了 IOT-ARMA负荷预测模型,本模型主要是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算法,使用实时的采集数据为本算法的互补条件,可使预测更为准确。
魏宏涛[10](2020)在《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石化领域自控工程设计过程中,自控专业往往受工艺条件、仪表订货资料等影响,导致自控专业的部分工作量往往压在项目设计周期的后期,无形中造成自控设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设计工作。同时,自控专业的设计文件种类多、设计内容繁杂,当上游专业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往往需要修改一系列的设计文件。面对这种现状,传统的设计方式往往使得设计人员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对此,本文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自控工程设计软件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基于Delphi软件的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工作,旨在解决工程设计过程中原先需要设计人员手动编制,具有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的文件的自动生成问题,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设计文件的准确率,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首先,本文通过分析自控工程设计的业务特点,指出了目前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一款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解决方案。然后,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依次完成了软件的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和软件测试。最终,通过该软件的使用,解决了自控工程设计过程中受各种条件约束、处于设计周期末尾的部分工作量大、重复工作多的设计文件的自动生成问题,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质量,使得设计人员更加专注于设计本身,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劳动。
二、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Delph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Delphi(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外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基于事理图谱的事件演变研究进展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图谱理论 |
2.2 事理图谱理论 |
2.3 5W理论 |
2.4 演化博弈理论 |
2.5 自然语言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基本内容 |
3.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与分类 |
3.1.1 重大突发事件内涵 |
3.1.2 重大突发事件分类 |
3.1.3 重大突发事件特征 |
3.2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3.2.1 事件演变的构成要素 |
3.2.2 事件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 |
3.3 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 |
3.3.1 演变机理内涵 |
3.3.2 演变机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主体行为演变 |
4.1 问题描述 |
4.2 事件主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
4.2.1 博弈主体分析 |
4.2.2 博弈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假设与模型构建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均衡点与稳定性分析 |
4.4 模拟仿真分析 |
4.4.1 重大突发事件热度影响下的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2 负面影响持续恶化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4.3 政府介入采取奖惩机制情景下主体行为演化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演变 |
5.1 舆情信息演变概述 |
5.1.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
5.1.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 |
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理论模型构建 |
5.2.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构建框架模型 |
5.2.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技术架构 |
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3.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本体构建 |
5.3.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
5.4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
5.4.1 数据源选取及采集 |
5.4.2 数据预处理 |
5.5 基于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的舆情演变分析 |
5.5.1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时序演变分析 |
5.5.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传播路径结构解析 |
5.5.3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知识图谱内容分析 |
5.5.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评论话题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 |
6.1 重大突发事件的事理图谱研究范式 |
6.1.1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内涵 |
6.1.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的逻辑模型 |
6.1.3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的事理挖掘流程 |
6.2 重大突发事件事理图谱构建 |
6.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6.2.2 事理图谱构建流程 |
6.3 重大突发事件抽象事理图谱构建 |
6.3.1 事件泛化 |
6.3.2 公共卫生事件抽象事理图谱 |
6.3.3 事件知识存储 |
6.4 重大突发事件演变的事理逻辑分析 |
6.4.1 因果事件提取 |
6.4.2 事件的因果逻辑知识分析 |
6.4.3 事件演变的传导路径挖掘 |
6.4.4 事件演变的动因剖析 |
6.5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演变 |
6.5.1 事件演变的动力学流图构建 |
6.5.2 仿真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
7.1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概述 |
7.1.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时代背景 |
7.1.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目标 |
7.1.3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特征 |
7.2 基于事件演变机理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及过程 |
7.2.1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思路 |
7.2.2 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 |
7.3 重大突发事件主体管理策略 |
7.3.1 重大突发事件的参与用户管理 |
7.3.2 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平台管理 |
7.3.3 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管理 |
7.4 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治理研究 |
7.4.1 事件舆情信息治理问题的提出 |
7.4.2 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信息治理对策 |
7.5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构建 |
7.5.1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的重大意义 |
7.5.2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面临的挑战 |
7.5.3 重大突发事件的管控模型 |
7.5.4 重大突发事件管控模型功能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污染防治与信息化管理需要 |
1.1.2 重庆市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
1.1.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领域研究亟需推进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热点 |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研究领域 |
1.2.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趋势 |
1.3 风险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特色 |
第2章 区县尺度下基于面板数据的风险测度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于“压力-转化-消纳”过程的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2.3.2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风险测度模型各维度的因子结果 |
2.4.2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综合结果与演变 |
2.4.3 风险防控关键区域识别 |
2.5 讨论 |
2.5.1 风险测度模型的精度评估 |
2.5.2 风险区域重心运动的驱动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乡镇尺度下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测度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基于CLUE-S、Markov模型土地利用情景预测 |
3.3.2 输出风险模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2010年、2015年输出风险时空变化 |
3.4.2 2020年、2025 年、2030年多情景下输出风险演变 |
3.5 讨论 |
3.5.1 限制区和子流域的引入使成果更利于实际管理 |
3.5.2 土地利用演变是输出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之一 |
3.5.3 未来输出风险概率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
3.6 小结 |
第4章 村落尺度下基于源汇过程的风险测度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4.3.1 MCR模型构建 |
4.3.2 景观优化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源地”识别 |
4.4.2 最小累积阻力基面测算 |
4.4.3 阻力面测算及风险分区结果 |
4.4.4 风险传输路径识别结果 |
4.4.5 景观优化成效分析 |
4.5 讨论 |
4.5.1 阻力面识别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 |
4.5.2 如何消减季节性水位涨落对污染风险的负面影响 |
4.5.3 水域附近林草景观对污染物阻隔作用明显 |
4.5.4 景观优化有利于降低风险 |
4.6 小结 |
第5章 泛地块尺度下基于低空遥感的风险测度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
5.3 研究方法 |
5.3.1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物精细化分类 |
5.3.3 泛地块级网格划分 |
5.3.4 污染风险排放调研与测算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特定时期典型地物的各指数信息结果 |
5.4.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地物结果 |
5.4.3 地物分类结果野外实地精度校验 |
5.4.4 泛地块尺度污染负荷排放风险分析 |
5.5 讨论 |
5.5.1 低空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适用于地物精细化分类 |
5.5.2 高强度的TN、TP施用水平对水质威胁风险高 |
5.5.3 人工湿地构建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 |
5.6 小结 |
第6章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构建与防控策略分析 |
6.1 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法 |
6.1.1 需求分析 |
6.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库构建 |
6.1.3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架构 |
6.2 可视化平台构建结果 |
6.2.1 平台界面 |
6.2.2 各级网格尺度下风险可视化图层情况 |
6.3 可视化平台下的管理与防控策略分析 |
6.3.1 区县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2 乡镇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3 村落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3.4 泛地块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
(4)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粮库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粮库测控系统功能需求 |
2.1.1 粮仓类型 |
2.1.2 技术指标 |
2.1.3 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硬件结构设计 |
2.2.2 软件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库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设计 |
3.1.1 传感器选型 |
3.1.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
3.1.3 外围电路设计 |
3.2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3.2.1 通信方式选择 |
3.2.2 LoRa技术介绍 |
3.2.3 E32-TTL-100 无线模块 |
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1 温湿度传感器布置 |
3.3.2 DS18B20 温度检测 |
3.3.3 AM2301 温湿度检测 |
3.4 设备控制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库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相关技术介绍 |
4.1.1 体系架构 |
4.1.2 Delphi开发环境 |
4.1.3 Access数据库 |
4.2 无线通讯协议 |
4.3 数据库设计 |
4.4 功能实现 |
4.4.1 软件注册 |
4.4.2 系统登录和权限设置 |
4.4.3 粮库信息设置 |
4.4.4 粮情监测 |
4.4.5 粮情显示 |
4.4.6 通风管理 |
4.4.7 报警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安装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硬件安装测试 |
5.2 系统软件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STEM教育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1.2.2 STEM教育科学化、本土化发展亟待理论研究的深入 |
1.2.3 课程问题是推动STEM教育的核心关键 |
1.3 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M课程整合的理论框架 |
2.1.1 STEM教育内涵的三种理解 |
2.1.2 整合性STEM教育定义与框架 |
2.1.3 STEM课程整合的依据与方法 |
2.2 STEM课程研究 |
2.2.1 STEM课程形态 |
2.2.2 STEM课程的教学实施 |
2.2.3 STEM课程的评价 |
2.3 我国STEM课程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
2.3.1 发文量趋势分析 |
2.3.2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
2.3.3 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 |
2.3.4 研究热点时间线和时区视图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视角 |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研究创新点 |
3.4.1 基于新视角的研究定位 |
3.4.2 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3.4.3 凸显本土价值的研究立意 |
第4章 基于专家视角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研究 |
4.1 德尔菲法的选择与使用 |
4.1.1 德尔菲法的适用性与特点 |
4.1.2 专家组的选择 |
4.1.3 德尔菲法的数据分析 |
4.2 基于德尔菲法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研究设计 |
4.2.1 研究问题 |
4.2.2 专家组建立 |
4.2.3 研究路线设计 |
4.3 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
4.3.1 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建构 |
4.3.2 德尔菲调查第一轮实施与分析 |
4.3.3 德尔菲调查第二轮实施与分析 |
4.3.4 德尔菲调查第三轮实施与分析 |
4.4 德尔菲调查结果与讨论 |
4.4.1 德尔菲问卷调查结果 |
4.4.2 德尔菲问卷调查结果讨论 |
第5章 基于教师视角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研究 |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5.1.1 扎根理论的原则要点 |
5.1.2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理论抽样 |
5.1.3 资料收集分析与持续比较 |
5.1.4 扎根理论的效度检验 |
5.2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
5.2.1 研究问题 |
5.2.2 访谈对象及资料收集 |
5.3 研究工具 |
5.3.1 访谈问卷 |
5.3.2 分析工具——Nvivo11 |
5.4 研究过程 |
5.4.1 访谈实施 |
5.4.2 访谈资料整理 |
5.4.3 编码及结果分析 |
5.4.4 编码一致性考察 |
5.4.5 对编码结果进行质询 |
5.4.6 理论饱和度检验 |
5.5 建立理论 |
5.5.1 STEM课程的价值目标 |
5.5.2 STEM课程设计 |
5.5.3 STEM课程实施 |
5.5.4 STEM课程师资要求 |
5.5.5 STEM课程支持 |
第6章 基于应然与实然比照的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建构 |
6.1 STEM课程的价值目标 |
6.1.1 培养STEM素养是STEM课程的总体目标 |
6.1.2 STEM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 |
6.1.3 STEM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人素养的培养 |
6.1.4 STEM教师对学科素养提升方面的作用予以更高关注 |
6.2 STEM课程设计 |
6.2.1 对STEM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解 |
6.2.2 STEM课程(项目)开发 |
6.2.3 STEM课程(项目)学习评价 |
6.2.4 STEM教育与现行课程体系的关系 |
6.3 STEM课程实施 |
6.3.1 STEM教学模式的特征 |
6.3.2 STEM教学实施流程 |
6.3.3 STEM学习结果 |
6.3.4 STEM教师角色与效能感 |
6.4 STEM课程支持 |
6.4.1 STEM课程推进的阻力 |
6.4.2 STEM课程师资要求 |
6.4.3 STEM课程实施的支持系统 |
6.4.4 STEM课程生态的建构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2.1 转变功利性目标,追求STEM素养与全人教育价值 |
7.2.2 体现本土理解,构建平衡、连贯、共享的整合性STEM课程 |
7.2.3 深化STEM教学理解,提倡基于项目、问题驱动的跨学科教学方式 |
7.2.4 依托教学共同体,赋能教师的整合性STEM教学实践 |
7.2.5 凝聚共同愿景,推动整合性STEM教育的系统性转变 |
7.3 反思与展望 |
7.3.1 研究反思 |
7.3.2 研究展望 |
附录 A.德尔菲专家研究邀请函及同意书 |
附录 B.第一轮德尔菲法调查问卷及结果报告 |
B1.“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德尔菲调查问卷(第一轮) |
B2.第一轮问卷调查反馈报告 |
附录 C.第二轮德尔菲法调查问卷及结果报告 |
C1. “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德尔菲调查问卷(第二轮) |
C2.第二轮问卷调查反馈报告 |
附录 D.第三轮德尔菲法调查问卷及结果报告 |
D1. “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德尔菲调查问卷(第三轮) |
D2.第三轮问卷调查反馈报告 |
附录 E.扎根访谈研究邀请函及同意书 |
附录 F.STEM教师“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标准和电子公告 |
外文文献 |
着作 |
学位论文 |
期刊类 |
电子公告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面向网络攻击行为的可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网络安全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网络攻击过程可视分析 |
2.1 渗透测试方法相关理论 |
2.2 数据需求和属性分析 |
2.2.1 数据需求分析 |
2.2.2 数据属性分析 |
2.3 渗透测试过程解释性模型构建 |
2.3.1 关键元素选择 |
2.3.2 基于视觉叙述的解释性模型构建 |
2.4 可视设计要求 |
2.5 可视编码设计 |
2.5.1 解释性可视化(DR1+DR2) |
2.5.2 交互设计(DR3) |
2.6 本章小结 |
3 网络安全事件可视分析 |
3.1 多源网络事件的提取与融合 |
3.1.1 网络事件提取 |
3.1.2 网络事件融合 |
3.2 基于信息熵的网络状态度量 |
3.3 可视分析目标 |
3.4 可视编码设计 |
3.4.1 整体网络可视分析(T1) |
3.4.2 网络模式比较可视分析(T2) |
3.4.3 异常活动可视分析(T3) |
3.4.4 交互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网络攻击行为可视分析系统 |
4.1 数据说明 |
4.2 NAVis可视分析流程 |
4.3 系统架构 |
4.3.1 数据处理与存储层 |
4.3.2 业务服务层 |
4.3.3 可视分析模块层 |
4.4 案例分析与可用性研究 |
4.4.1 网络攻击过程可视分析 |
4.4.2 网络安全事件可视分析 |
4.4.3 系统可用性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面向多领域服务的GIS模型多层级共享及封装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GIS模型共享 |
1.2.2 GIS模型封装 |
1.2.3 GIS模型组件化共享平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论文结构 |
2 GIS模型组件层级共享优化及专题应用系统层级共享 |
2.1 基于Dotspatial的 GIS模型模块化组织 |
2.1.1 Dotspatial概述 |
2.1.2 GIS模型模块化组织 |
2.2 组件共享的优化 |
2.2.1 基于MEF与.Net反射机制的的组件延迟构造方法 |
2.2.2 组件共享的动态管理机制 |
2.2.3 影像GIS模型算法优化 |
2.2.4 组件共享的GIS模型扩展 |
2.3 专题应用系统层级的GIS模型共享 |
2.3.1 基于XML的专题应用系统层级GIS模型设计 |
2.3.2 GIS模型可运行程序打包方案 |
2.3.3 基于文件共享的专题应用GIS模型共享 |
2.4 本章小结 |
3 多源GIS模型封装方法设计与实现 |
3.1 GIS模型封装接口设计 |
3.2 GIS模型封装规则制定 |
3.2.1 面板类GIS模型封装规则 |
3.2.2 导航类GIS模型封装规则 |
3.2.3 布局类模型封装规则 |
3.3 封装总体流程与实现 |
3.3.1 封装总体流程 |
3.3.2 面板类GIS模型模板化封装 |
3.3.3 导航类GIS模型的模板化封装 |
3.3.4 布局类GIS模型封装集成 |
3.4 本章小结 |
4 GIS模型多层级共享及封装应用实例 |
4.1 GIS模型多层级共享实例 |
4.1.1 基于组件共享的地表粗分类专题应用系统定制 |
4.1.2 GIS模型组件共享优化有效性测试 |
4.1.3 基于XML的地表粗分类应用系统共享 |
4.1.4 基于可运行程序的地表粗分类系统层级共享 |
4.2 GIS模型封装实例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5.2 研究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8)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先进制造工艺前沿热点预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技术预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德尔菲调查法 |
1.2.2 专家会议法 |
1.2.3 专利大数据分析方法 |
1.2.4 研究现状的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前沿热点预见理论及方法对比研究 |
1.3.2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前沿热点预见混合分析模型建立 |
1.3.3 专利文本前沿热点技术关键词抽取算法的改进 |
1.3.4 前沿热点预见混合模型的应用研究 |
1.3.5 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化协同工作平台集成方案设计及应用 |
1.4 研究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前沿热点预见方法的相关理论 |
2.1 德尔菲调查法 |
2.1.1 德尔菲调查法的原理 |
2.1.2 德尔菲调查法的统计特性 |
2.2 专家会议法 |
2.2.1 专家会议法的原理 |
2.2.2 专家会议法的应用 |
2.3 专利大数据分析理论 |
2.3.1 基于TF-IDF方法的关键词提取 |
2.3.2 基于LDA模型的主题词聚类 |
2.3.3 基于神经网络词向量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前沿热点预见混合模型 |
3.1 前沿热点预见混合模型设计 |
3.1.1 前沿热点预见混合模型设计 |
3.1.2 预测模型的实施过程 |
3.1.3 模型的统计分析 |
3.2 专利大数据分析平台 |
3.2.1 基于智慧芽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
3.2.2 智慧芽专利地图前沿热点挖掘 |
3.3 前沿热点技术关键词抽取算法的改进 |
3.3.1 T-Bi-LSTM-CRF算法的整体架构 |
3.3.2 模型详细描述 |
3.3.3 T-Bi-LSTM-CRF算法训练 |
3.3.4 实验验证及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前沿热点预见模型的应用研究 |
4.1 焊接前沿热点技术分析 |
4.1.1 前沿热点混合模型分析 |
4.1.2 摩擦焊技术分析 |
4.1.3 激光焊接技术分析 |
4.1.4 电子封装焊接技术分析 |
4.2 铸造、锻压、热处理前沿热点技术分析结论 |
4.2.1 铸造前沿热点技术分析结论 |
4.2.2 锻压前沿热点技术分析结论 |
4.2.3 热表处理前沿热点技术分析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化协同平台集成方案设计及应用 |
5.1 先进成形与焊接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化协同平台的概述 |
5.1.1 创新网络化协同平台开发背景 |
5.1.2 创新平台整体架构 |
5.1.3 创新平台主要功能概述 |
5.2 创新平台专利文献前沿热点技术检索功能的设计 |
5.2.1 专利文献前沿热点技术抽取功能需求 |
5.2.2 专利文献前沿热点技术抽取模块的设计 |
5.3 创新平台焊接检索应用及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与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技术研究 |
2.2 短期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2.3 IOT-ARMA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方案分析与设计 |
3.1 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
3.2 软件系统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软硬件开发 |
4.1 硬件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调试与数据分析 |
5.1 对单个系统模块进行测试分析 |
5.2 485集线器对信号衰减度整形的测试 |
5.3 实验室整机测试 |
5.4 现场整机测试 |
5.5 后台软件运行展示 |
5.6 负荷预测实验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6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描述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课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自控工程设计分析 |
2.1 自控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2.2 自控工程设计工作流程 |
2.3 自控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工作协调 |
2.4 设计成品文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技术介绍 |
3.1 开发工具选择——DELPHI介绍 |
3.2 关系型数据库——ACCESS数据库 |
3.3 ADO数据访问技术 |
3.4 SQL |
3.5 AutoCAD块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设计 |
4.1 软件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4.1.2 软件模块分解设计 |
4.1.3 数据库访问模式设计 |
4.2 设计文件模板设计 |
4.2.1 《仪表索引表》模板 |
4.2.2 《仪表位置图》模板 |
4.2.3 《仪表接线箱图》模板 |
4.3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3.1 辅助功能模块 |
4.3.2 设计功能模块 |
4.4 数据导入功能设计 |
4.5 操作界面设计 |
4.5.1 设计原则 |
4.5.2 设计成品 |
4.6 数据库的设计 |
4.6.1 设计原则 |
4.6.2 数据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实现和测试 |
5.1 总体介绍 |
5.1.1 程序系统文件清单 |
5.1.2 程序主要工作流程 |
5.2 辅助功能模块的实现和测试 |
5.2.1 登录和登录管理 |
5.2.2 记事本和通讯录 |
5.2.3 虚拟浏览器 |
5.3 设计功能模块的实现和测试 |
5.3.1 数据库连接 |
5.3.2 项目信息建立 |
5.3.3 《仪表索引表》 |
5.3.4 《仪表位置图》 |
5.3.5 《仪表接线箱图》 |
5.4 实际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5.4.1 异常处理 |
5.4.2 程序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软件的工程文件程序代码 |
四、面向对象的可视化语言Delphi(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角的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雅姝.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D]. 朱康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一种粮库粮情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磊.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整合性STEM课程特征建构研究[D]. 宋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面向网络攻击行为的可视分析研究[D]. 郑斯杰.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面向多领域服务的GIS模型多层级共享及封装方法研究[D]. 朱倩. 浙江大学, 2020(02)
- [8]基于专利大数据的先进制造工艺前沿热点预见方法研究[D]. 吕晋.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配网主动运维系统研究与应用[D]. 李国成.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自控工程辅助设计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 魏宏涛.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