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春[1](2022)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创新力量》文中研究指明在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有一幅非常恢宏的历史画面,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在中国的成功,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胜利和成功,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因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成功实践。因此,从思想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传播和实践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地本土化并不断飞跃发展的历史。
王淼[2](2022)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原创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系统阐发十八大以来党的原创性思想,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精华,2021年12月12日,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办、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主题,
刘宝明,乌小花,丁赛,李静,黄伟[3](2021)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建党百年的历史经验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了向新征程奋进的伟大号召。这一伟大号召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必将化作深化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劲动力,促使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在百年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陈培永[4](202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基本问题——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不是指特定历史时间点的选择,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是从受资本逻辑主导的附属国家走向主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有偶然性的主体选择在其后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通过纯粹文本研究、理论逻辑推演能提出来的,它实质上反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理解的教条主义,以及过于看重经验而看不到思想、理论价值的经验主义,本身包含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是包含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时代会开辟思想的新境界,会赋予思想以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开辟新境界,必须不断地做出原创性贡献,才能去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宣传应该抓住的主线是:品鉴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感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应该坚持的学术旨趣是: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学理的回应,推进思想的发展,助推实践的进步。
李安增,尤文梦[5](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问题理析》文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飞跃。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格决定了其会随着各国实践发展而不断被创新发展,出现若干具有飞跃性质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性主要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初步解决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飞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张明[6](2021)在《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的学术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整体性历史看,理论飞跃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阶段性变化到整体性跃迁有机结合的系列复杂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核心主题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集中回答如何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理论设想的情况下,即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次飞跃"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会随着实践的推进而发生阶段性变化,因而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的不断"结合",在不断"结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若干次阶段性飞跃,陆续形成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主题的回答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总体性特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产生了诸多原创性理论贡献。诸如"新时代论"、"新矛盾论"、"两大布局论"等,特别是随着后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中国将进入"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在新时代开启了一个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的新起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马忠,安着吉[7](2019)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历史维度》文中认为历史维度是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重要维度。从历史维度进行研究,就是在历史回溯中,找到历史源头、发现历史线索、厘清思想主线,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体现的历史方法中,找到理论的分析视角和思想主线。仔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注重对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善于从"文明史、抗争史、运动史"视角审视历史,总结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历史飞跃,从"方向、道路、命运"高度确定了历史方位,从而深刻阐述了党肩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体现出深厚的历史逻辑。
严书翰[8](2015)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文中研究表明充分认识和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关系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关系到坚持我们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关系到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几次"飞跃"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理论界都在研讨,自《共
刘明福,王忠远[9](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孙静[10](2005)在《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几次飞跃”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几次重大飞跃,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存在着一次飞跃论、两次飞跃论、三次飞跃论和四次飞跃论的不同观点。学术界并就飞跃的标志是什么,意义何在等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不同观点的提出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社会主义作为学说和运动的统一体本身的发展变化着眼,将这一理论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创新力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自主自觉、智慧而正确的选择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文化上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理念上和学理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融通性 |
四、要继续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和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大众化 |
(2)十八大以来党的原创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决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历史性论断 |
二、立足“两个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思维方式 |
三、立足“理论贡献”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重大意义 |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刘宝明:中华民族矢志复兴再出发的行动纲领 |
一、“两个确立”奠定根本保证 |
二、重大成就标注前行底气 |
三、宝贵经验昭示强大定力 |
四、伟大号召激发奋进动力 |
乌小花: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道路实践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
丁赛: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民族地区深入、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
二、党的领导和对民族地区以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思路谋划,是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
三、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走在时代前列、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 |
李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十大经验”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理论创新 |
四、中华民族共同建设的精神之魂:坚持独立自主 |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道路 |
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类情怀:坚持胸怀天下 |
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不竭动力:坚持开拓创新 |
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敢于斗争 |
九、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法宝:坚持统一战线 |
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支撑:坚持自我革命 |
黄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 |
一、深刻认识“飞跃”一词的科学内涵 |
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伟大的理论创新贡献和指导实践成就 |
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伟大里程碑意义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基本问题——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历史的选择”? |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一定要中国化? |
三、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如何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关系? |
五、应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问题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断产生具有飞跃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 |
(一)理论创新是永葆马克思主义青春活力、更好指导实践的需要 |
(二)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品质使理论创新成为可能 |
(三)马克思主义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备了第三次飞跃必备要件 |
(一)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
(二)初步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 |
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定位为第三次飞跃意义重大 |
(一)有助于塑造和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 |
(二)更好发挥这一理论指导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三)有助于提升中国发展新方案的国际认同度 |
(6)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的学术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并非一蹴而就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过程 |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必然性 |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介与环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部存在从阶段性变化向整体性跃迁的过程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过程中的整体性跃迁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主题及其范围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原初语境及其历史延续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的最初提出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的最初推动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持续推进 |
(二)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主题的内在继承 |
1. 新时代实践与理论创新的新情况与新特征 |
2. 新时代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总体性问题持续进行探索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是有机衔接的整体性过程 |
4. 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
(一)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新起点 |
1. 新时代的时间跨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新起点 |
2. 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新特征 |
3. 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主客观条件 |
(二)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新境界 |
1.“新时代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重新锚定 |
2.“主要矛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境况的精准把握 |
3.“两大布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规划的重新认识 |
(7)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历史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方法:对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 |
1.重视历史: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 |
2.研究历史: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 |
3.借鉴历史:弄清楚我们往哪儿去 |
二、历史视角:文明史、抗争史、运动史 |
1.“文明史、抗争史、运动史”蕴含的理论动因 |
2.“文明史、抗争史、运动史”昭示的重大诉求 |
3.“文明史、抗争史、运动史”体现的鲜明特色 |
三、历史飞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
1.“三次飞跃”的时间维度 |
2.“三次飞跃”的历史任务 |
3.“三次飞跃”的内在关系 |
四、历史方位:方向、道路、命运 |
1.把握方向:要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 |
2.坚持道路:历史选择源于“三个独特” |
3.掌握命运:站在世界地图前思考中国 |
五、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从时代先锋角度理解历史使命 |
2.从民族脊梁角度理解历史使命 |
3.从“答卷人”角度理解历史使命 |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理论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几次“飞跃”的讨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
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9)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
1、习近平论挑战 |
2、六大矛盾 |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
1、习近平论“赶考” |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志” |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路” |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
1、中国梦与“强军梦” |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
1、中国梦与“和平梦” |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
1、中国梦与“安全梦” |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
1、中国梦与“法治梦” |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魂” |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风” |
2、神州大地起新风 |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
3、天下兴亡看风气 |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官” |
2、习近平论“反腐败” |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
6、破除“官本位”思想 |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力” |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
1、中国梦与“经济梦” |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1、中国梦与“生态梦” |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才” |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声” |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书” |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
1、打铁还需自身硬 |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
(10)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几次飞跃”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究竟经历了哪几次飞跃 |
二、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三次飞跃的历史意义 |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的伟大意义。 |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飞跃的伟大意义。 |
3.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 即第三次飞跃的意义。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创新力量[J]. 张国春. 南海学刊, 2022(01)
- [2]十八大以来党的原创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J]. 王淼.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2(01)
-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刘宝明,乌小花,丁赛,李静,黄伟. 贵州民族研究, 2021
-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基本问题——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思考[J]. 陈培永. 浙江社会科学, 2021(06)
-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位问题理析[J]. 李安增,尤文梦. 观察与思考, 2020(10)
- [6]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的学术思考[J]. 张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7]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历史维度[J]. 马忠,安着吉.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6)
-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J]. 严书翰. 当代世界, 2015(03)
- [9]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 [10]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几次飞跃”研究综述[J]. 孙静. 实事求是,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