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研究

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研究

一、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大华[1](2015)在《整流变压器绕组漏磁计算及线圈结构优化》文中提出在电解行业中,大容量的整流变压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些大容量整流变压器,流过低压线圈中的大电流必然会感应出大的漏磁场,再加上漏磁场分布的特殊性,并绕导线之间会产生循环电流,增大绕组的附加损耗,导致绕组局部过热,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各并联支路的电流,对降低环流损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整流变压器漏磁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添加多个线圈,如移相线圈、高压线圈或者几个低压线圈。由于变压器的磁场具有轴对称性,因而根据轴对称场的特性来建立磁场方程,并结合该变压器的电路方程,推导出环流损耗的计算公式,然后用C#语言编译环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和交互界面,最后计算了一台60000kVA变压器的环流损耗,与商业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说明了该软件的优势,比如可以直观的观察变压器线圈模型、计算涡流损耗、观察磁力线等。本文还分析了低压线圈端部的高度对端部电流的影响,及改变低压线圈每饼匝数时环流损耗的差异,最后以单螺旋线圈为例,对其线圈结构进行优化,找出了最优换位点,这些结果对变压器的设计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敏[2](2004)在《高温超导变压器中电磁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温超导变压器是高温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根据高温超导带材的电磁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温超导变压器中的电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铁心运行温度、高温超导带材高电流密度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高温超导绕组交流损耗的分析等,可为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在材料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设计,并根据设计的初步结果,深入研究了高温超导变压器中的电磁问题。分别采用解析法、二维有限元法和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高温超导变压器绕组中的漏磁场分布,根据对比分析确定了适合于变压器漏磁场分析的二维剖面,并研究了工作温度、铁心材料、铁心结构、线圈类型以及线圈端部导磁环的材料、尺寸和位置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优化了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并联高温超导绕组间的电流分配原则。由于高温超导带材的低阻抗特性,不均匀换位方式也会引起很大的环流,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换位方式对并联绕组间环流的影响。 由于高温超导变压器的能量损耗为了研究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分别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与短路故障状态下对高温超导变压器的铁心损耗、绕组交流损耗、线圈所受电动力和绕组承受的应力进行了分析。为了兼顾正常运行状态下超导绕组的载流能力、短路损耗和短路电动力的要求,本文选择了同心放置的双饼式线圈结构,并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采用全局优化方法对采用该结构的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包括导磁环的结构参数。 本文还验证了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电流分布与漏磁问题可以简化成单相变压器的模型来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大容量三相/单相高温超导变压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党成涛[3](2013)在《电力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变压器绕组并绕导线之间产生的循环电流会使绕组附加损耗增大,导致绕组局部过热,因此准确计算各并联支路的电流,对降低环流损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型变压器漏磁场及其引起的环流损耗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电磁场的相关理论和场路耦合的有限元方法,对变压器的漏磁场和环流损耗进行了深入分析,以Fortran和VB语言为平台,开发了计算电力变压器连续式、螺旋式绕组的环流损耗软件,为分析变压器附加损耗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首先,利用开发的软件计算一台SSZ11-31500kVA/110kV的变压器分别在高中、高低运行状态下的漏磁场、各支路的实际电流以及环流损耗,与某变压器厂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有较好的吻合性,满足工程的需要。其次,针对变压器螺旋式、连续式绕组换位方式的不同,利用MagNet软件分别建立两种绕组简化时谐场模型,进而计算了漏磁场和环流损耗,并与自编程软件、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通过短路阻抗、二次侧感应电流的设计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本文分别对螺旋式、连续式绕组换位方式进行研究,针对31500kVA/66kV的螺旋式绕组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分别采用2.1.2换位、4.2.4换位、2.4.2换位三种换位方式,分析了在螺旋式绕组中并绕导线根数与换位方式的关系。对于连续式绕组,采用一种改进式换位方式,提出了降低连续式绕组的环流损耗措施。

李晓松[4](2005)在《单相300KVA/25000V/860V高温超导变压器电磁设计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特点; 较详细综述了国内外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超导变压器的一些电磁特性如临界电流、漏磁场、环流、短路阻抗及突然短路、空载合闸和过电压过程等。主要内容有: 1)临界电流。临界电流受漏磁场和温度影响较大,在一定温度下,与自场条件下的临界电流比较,实际超导装置的临界电流将减小40~60%。多根高温超导带材迭合使用时,每根带材的平均临界电流较单根使用时为小。另外,漏磁场径向分量对临界电流的影响较轴向分量大得多。2)磁场与环流。与常导变压器比较,漏磁场和环流是超导变压器设计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两个问题。漏磁场尤其是径向分量减小绕组的临界电流,增加交流损耗。超导材料由于没有电阻,绕组各并联支路电抗微小的不平衡可能引起很大环流。A. 较全面地研究了不同铁心结构和多种绕组形式对漏磁场分布的影响。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具体计算了2 种铁心结构7 种绕组形式的漏磁场分布; 研究了减小漏磁场径向分量的一些措施。提出了在二次侧绕组饼间或匝间采用不均匀气隙来削弱漏磁场径向分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三柱外铁式结构的漏磁场径向分量较两柱窗式结构小; 绕组饼间或匝间采用不均匀气隙可减小漏磁场径向分量10%以上; 另外,验证了在本设计中采用分磁环来减小漏磁场径向分量是不可取的。B. 首次较深入地研究了超导变压器绕组的环流问题, 填补了高温超导变压器在环流研究方面的空白。用“场—路”结合的方法具体计算了铁心为三柱外铁式时,一次绕组为饼式,二次侧绕组分别为层式、螺旋式和饼式等3 种形式8 种情况的环流分布; 并分析了支路电阻对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环流分布来说,层式绕组的环流最小,螺旋式绕组次之,饼式绕组较差; 对于双螺旋式绕组,两个串联连接的线圈采用不同导线换位方式时其环流差别相当大。另外,对于层式绕组,不能将各层线圈两端短接用铜线串联各层绕组以代替并绕导线在层间的换位。3)漏抗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参数。本课题研究中,从电气绝缘和减小环流考虑, 高、低压绕组采用了不同形式; 为了减小漏磁场,绕组安匝分布较为稀疏。因此,绕组磁势沿轴向分布是不均匀的,漏抗计算必须计入由此而产生的横向漏磁的影响。本

刘玉仙,郭爱华,李文平[5](1992)在《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纵向漏磁沿线圈轴向分布不均,它对线圈环流的影响不可等闲视之。本文从变压器实际漏磁场分布出发,分析研究了各种线圈换位方式的环流损耗,指出了目前几种常用经典换位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计算和实践表明,提出的改进型换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文章认为,在简化漏磁场条件下导出的环流损耗计算公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变压器容量增大,计算误差也急剧增加,应进一步明确它们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本文最后提出,按实际漏磁场分布设计适应线圈换位的设计思想。

张安红[6](2005)在《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影响电力变压器制造和运行成本较高的损耗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 1.研究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就空载损耗附加系数、单位损耗、重量等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统计出空载损耗附加系数,讨论影响空载损耗附加系数的各种因素,提出降低空载损耗的具体措施。 2.深入研究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就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变压器局部过热的因素,绕组涡流损耗、结构件杂散损耗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降低涡流损耗、杂散损耗的具体措施。有效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其更节能更环保。 3.运用漏磁场分析软件,以180MVA/220kV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超标为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有工程实用价值的结论: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从根本上应尽可能减少变压器辐向漏磁。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变压器的涡流损耗、杂散损耗,又能够减小局部过热对变压器造成的潜在危害,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小短路电动力,较大程度地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文中对如何降低辐向漏磁做了系统论述。 4.对于高阻抗变压器的设计,以150MVA/220kV高阻抗变压器漏磁场分析为例,通过设计、试验数据对比,用漏磁场分析软件就短路阻抗、绕组涡流损耗、结构件杂散损耗和短路电动力等进行分析很有效,对提高该类高阻抗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该类高阻抗变压器,分别在箱盖、箱壁、箱底采取完善屏蔽措施很有必要。 5.对变压器性能数据进行约化,建立优化设计模型,对比分析多种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全局优化方法用于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编制、调试完成35kV、110kV级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程序,应用于多台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邓行行[7](2019)在《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变压器作为电力网络中的关键设备,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减少能量损失,对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变压器损耗、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525 kV节能变压器,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结合试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节能变压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自耦变压器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目前变压器绕组的要求、形式及适用范围;对变压器空载损耗中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附加损耗进行分析,基于其经验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损耗的影响因素;对变压器有载损耗中的基本铜耗、绕组涡流损耗、环流损耗和结构件杂散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不同损耗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恰当的措施实现降损和节能变压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结合变压器设计计算流程,本文设计了525 kV单相三绕组自耦节能变压器。首先,给出了所设计节能变压器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其次,本文对变压器空载损耗及有载损耗产生的主要部件:铁芯和线圈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在考虑变压器综合性能最优的前提下,从线圈绕制及铁芯制造两个方面给出了变压器的主要工艺措施;最后,本文对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通过短路电流、电场强度及冲击电压分析计算,以及地磁感应电流影响分析,验证所设计变压器参数设计及整体结构的合理性。(3)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验证,本文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所设计变压器的可靠性及经济性,设计绕组电阻、绝缘电阻、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短路阻抗和短路损耗等多个测量试验,对所设计变压器参数进行测量;最后,通过与常规变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的性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其空载损耗和有载损耗都明显降低,相比于常规变压器,所设计的525 kV节能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了40.71%,有载损耗降低了18.79%。符合安全、可靠、经济要求,为后续节能变压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毛行奎,陈为[8](2006)在《开关电源高频平面变压器并联PCB线圈交流损耗建模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联PCB线圈可很好克服厚导体交流损耗大的不足,提高高频平面变压器的载流能力,但由于并联PCB线圈并联层间特有的环流效应,线圈设计变得十分复杂。通过建立并联PCB线圈交流损耗模型,对并联层间环流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电流频率、原副边线圈交叉换位与组内线圈交错、PCB厚度以及绝缘层厚度等对环流/线圈交流损耗均有很大影响。分析结果和系统化实现的模型为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指导。实验验证了损耗模型的正确性。

姚春球[9](1982)在《大型变压器低压线圈中的环流分布及损耗计算》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变压器漏磁场的实际分布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对大型变压器低压线圈中的环流分布及其损耗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研究。作者用矩阵形式描述了变压器线圈中某支路的导体在换位过程中有规律地分布在不同特定位置的这一关系,从而较方便地导出了螺旋线圈的多种换位方式的漏电势矩阵及环流计算公式,给出能反映环流实际分布趋势的曲线。本文为设计制造及运行部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程计算方法,对检查和控制大型变压器线圈山环流引起的局部过热及损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力[10](2017)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涡流损耗和并绕导线间环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能量密度高、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等优点,在小容量驱动领域已有替代传统电励磁电机的趋势。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向高转速、大容量方向发展,其附加损耗占总损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在高速、大功率工况下运行时附加损耗甚至会超过基本损耗,导致电机内部温升升高,效率降低,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文献研究表明永磁同步电机附加损耗中,其特有的磁钢涡流损耗和定子绕组并绕导线间的环流损耗最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两类附加损耗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抑制措施。对于磁钢涡流损耗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以及对比几种常见抑制措施的基础上,指出磁钢分块是抑制磁钢涡流损耗更为有效的方法,它既能有效地抑制磁钢涡流损耗,又基本上不会对电机性能产生影响。现有文献对磁钢分块的研究并不够深入,往往是在电机设计完成后再对磁钢分块与磁钢涡流损耗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缺乏在电机设计阶段就对磁钢分块数进行确定的有效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磁钢涡流损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磁钢涡流损耗与磁钢尺寸的内在关系,推导并提出了一种最优磁钢分块尺寸与磁钢涡流损耗大小的相对关系式,并采用电磁场有限元的方法验证其正确性,从而为在电机设计阶段快速确定磁钢分块尺寸和分块数提供指导。对于绕组导线内部的环流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环流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危害的基础上,借鉴大型交流电机绕组换位方法,结合永磁同步电机槽内及绕组端部空间相对较小的特点,依据样机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一种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小换位份数下绕组的换位方案,通过两轮样机空载反拖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换位方案能够显着减小绕组导线间环流,从而验证了所提换位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抑制大容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导线间环流提供了便于工程实践和较好效果的解决方案。

二、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整流变压器绕组漏磁计算及线圈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整流变压器漏磁场及环流损耗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漏磁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变压器各种线圈及其换位方式简介
    2.1 圆筒式(层式)线圈
        2.1.1 线圈种类和适用范围
        2.1.2 不满匝层的放置
        2.1.3 线圈换位
    2.2 螺旋式线圈
        2.2.1 线圈种类和适用范围
        2.2.2 单螺旋式线圈的换位
        2.2.3 双螺旋式线圈的换位
    2.3 连续式线圈
        2.3.1 线圈种类和适用范围
        2.3.2 所用导线
        2.3.3 线段匝数的分数部分计算
        2.3.4 连续式线圈的换位
    2.4 纠结式线圈
        2.4.1 线圈种类和适用范围
        2.4.2 所用导线
        2.4.3 线段匝数的分数部分
        2.4.4 纠结方式
第3章 变压器的漏磁场分析和有限元法介绍
    3.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1.1 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1.2 变压器实际的工作状态
    3.2 有限元方法的简介
        3.2.1 有限元单元法求解问题的的基本步骤
        3.2.2 有限元法的种类
        3.2.3 有限元法剖分
第4章 计算软件的开发
    4.1 整流变压器漏磁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整流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原理
        4.2.1 每根导线中感应电势的求法
        4.2.2 每根导线中电阻的求法
        4.2.3 有限元—场路耦合法
        4.2.4 有限元—电路混合法
        4.2.5 整流变压器涡流损耗的计算原理
    4.3 漏磁场计算软件的界面开发
        4.3.1 文件
        4.3.2 结构
        4.3.3 生成模型
        4.3.4 有限元分析
        4.3.5 线圈计算
        4.3.6 绘图
        4.3.7 帮助
第5章 软件的应用实例
    5.1 双饼连续式线圈环流损耗计算
        5.1.1 环流损耗的计算结果
        5.1.2 线圈内部电流的变化规律
        5.1.3 线圈高度对线圈端部电流的影响
        5.1.4 匝数与环流损耗的关系
        5.1.5 涡流损耗的计算
    5.2 单螺旋式线圈的环流损耗
        5.2.1 单螺旋式线圈环流损耗的传统计算公式
        5.2.2 单螺旋式线圈环流损耗的软件计算
    5.3 线圈结构优化
        5.3.1 换位信息的填写
        5.3.2 换位点对环流损耗的影响
        5.3.3 线圈结构优化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高温超导变压器中电磁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参数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究意义
    1.2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分类与发展现状
    1.3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结构
    1.4 论文工作与内容安排
        1.4.1 论文工作的提出
        1.4.2 论文内容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设计
    2.1 材料性能测试
        2.1.1 铁心材料的磁特性与损耗特性
        2.1.2 高温超导材料的电磁特性
    2.2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设计与计算
        2.2.1 高温超导变压器设计参数的初步估算
        2.2.2 高温超导变压器设计结果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高温超导变压器电磁分析
    3.1 高温超导变压器漏磁场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3.1.1 载流线圈模型
        3.1.2 电磁-电路耦合模型
    3.2 线圈型式与铁芯型式的选择
        3.2.1 螺旋式线圈与饼式线圈产生的磁场的比较
        3.2.2 不同类型的铁芯对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影响
        3.2.3 铁芯类型与线圈型式对变压器漏磁场的影响
        3.2.4 变压器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对漏磁场的影响
    3.3 高温超导变压器漏磁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4 并联超导绕组间的电流分配原则
        3.4.1 不换位的情况下的电流分配
        3.4.2 一次标准换位情况下的电流分配
    3.5 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电磁分析
        3.5.1 三相变压器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3.5.2 三相变压器的漏磁场分析结
        3.5.3 实验结果及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损耗分析与应力分析
    4.1 正常运行状态下高温超导变压器损耗的计算
        4.1.1 铁芯损耗计算
        4.1.2 线圈损耗计算
    4.2 正常运行状态下高温超导变压器电动力计算
    4.3 短路故障时突发短路电流的计算
    4.4 短路故障时高温超导变压器损耗的计算
    4.5 短路故障时最大短路电流下的电动力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不同容量的三相/单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概念设计
    5.1 不同容量的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概念设计
    5.2 不同容量的高温超导变压器的初步设计结果
    5.3 并联绕组数与每匝电势对大容量高温超导变压器的性能的影响
        5.3.1 每匝电势对高温超导变压器性能的影响
        5.3.2 并联带材根数对高温超导变压器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优化
    6.1 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6.1.1 优化方法
        6.1.2 设计变量
        6.1.3 优化目标
        6.1.4 约束条件
    6.2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结构优化
    6.3 高温超导变压器线圈端部导磁环的优化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电力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场路耦合问题的研究与发展
        1.2.2 电力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研究现状
        1.2.3 减小变压器绕组环流损耗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环流损耗计算方法及软件的开发
    2.1 计算软件的程序设计
    2.2 计算软件的界面设计
    2.3 实例产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绕组型式的环流损耗计算与验证
    3.1 螺旋式绕组的环流损耗计算
        3.1.1 螺旋式绕组绕制与换位方式分析
        3.1.2 采用经验公式对螺旋式绕组进行计算
        3.1.3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3.1.4 变压器漏磁场分析与环流损耗计算
    3.2 连续式绕组环流损耗计算
        3.2.1 连续式绕组的绕制与换位分析
        3.2.2 240MVA/220kV 变压器的模型的建立
        3.2.3 240MVA/220kV 变压器的磁场分析及环流损耗计算
    3.3 验证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3.4 小结
第四章 降低绕组环流损耗措施的研究
    4.1 单螺旋绕组采用三种换位方式的环流损耗计算对比分析
        4.1.1 采用三种换位方式时绕组的漏磁场分析
        4.1.2 采用三种换位方式时绕组的环流损耗计算
    4.2 改进换位方式降低连续式绕组环流损耗
        4.2.1 改进的换位方式的研究
        4.2.2 改进换位后的各支路电流的计算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单相300KVA/25000V/860V高温超导变压器电磁设计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超导电性
    1.3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究意义
    1.4 超导变压器的特点
    1.5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1.6 高温超导变压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7 发展趋势及主要课题
    1.8 课题来源
    1.9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2 超导变压器电磁设计
    2.1 引言
    2.2 电磁设计特点
    2.3 超导带材BI-2223/AG 的电磁特性
    2.4 有关参数的选择
    2.5 初选方案
    2.6 电磁计算
    2.7 变压器结构图
    2.8 高压绕组线圈饼试验
    2.9 小结
3 基于“场-路耦合”的漏磁场分析
    3.1 引言
    3.2 变压器结构形式
    3.3 漏磁场计算模型
    3.4 用ANSYS 软件进行“场-路”耦合分析
    3.5 计算结果及讨论
    3.6 减小漏磁场径向分量
    3.7 小结
4 绕组环流计算
    4.1 引言
    4.2 变压器结构形式
    4.3 基于电感系数矩阵的环流计算
    4.4 计算结果及讨论
    4.5 各方案比较
    4.6 支路电阻对环流的影响
    4.7 小结
5 磁势不均布的绕组漏电抗计算
    5.1 引言
    5.2 “饼式-层式或螺旋式”绕组
    5.3 “饼式-饼式”绕组
    5.4 计算结果及讨论
    5.5 小结
6 短路电磁力计算
    6.1 引言
    6.2 短路电流
    6.3 电磁力密度
    6.4 线圈受力
    6.5 电磁力密度沿给定路径的分布
    6.6 小结
7 高温超导变压器的交流损耗计算
    7.1 引言
    7.2 超导体交流损耗
    7.3 漏磁场和临界电流分布
    7.4 交流损耗的估算
    7.5 基于APDL 语言的交流损耗计算
    7.6 小结
8 超导变压器的空载合闸及过电压
    8.1 引言
    8.2 空载合闸
    8.3 过电压分析
    8.4 小结
9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电动车组高温超导主变压器"技术设计评审意见
附录3 超导变压器线圈、铁心
附录4 交流损耗计算的APDL 程序

(5)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基本观点
3. 计算条件说明
4. 程序结构简图
5. 单螺旋式线圈
6. 双螺旋或四螺旋式线圈
7. 连续式和纠结式线圈
8. 采用潘戈全分布换位的螺旋式线圈
9. 结论

(6)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概况
        1.1.1 国内现状
        1.1.2 国外现状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降低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的研究
    2.1 空载损耗分析
        2.1.1 空载损耗附加系数k_(P_0)
        2.1.2 工作磁密下的单位损耗
        2.1.3 硅钢片重量
    2.2 空载损耗附加系数的确定
    2.3 结论
第3章 降低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的研究
    3.1 负载损耗分析
        3.1.1 涡流损耗
        3.1.2 环流损耗
        3.1.3 杂散损耗
第4章 180MVA/220kV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超标分析
    4.1 实例分析
    4.2 调压绕组对涡流损耗的影响
    4.3 改进方法
    4.4 结论
第5章 150MVA/220kV高阻抗变压器漏磁场分析
    5.1 样机参数
    5.2 为何要用高阻抗变压器
        5.2.1 双绕组变压器
        5.2.2 三绕组变压器
    5.3 如何生成高阻抗变压器
        5.3.1 双绕组变压器
        5.3.2 三绕组变压器
    5.4 样机分析
        5.4.1 结构分析
        5.4.2 短路阻抗分析
        5.4.3 绕组涡流损耗分析
        5.4.4 结构件杂散损耗分析
        5.4.5 短路电动力分析
    5.5 小结
    5.6 初步构想
第6章 变压器优化设计分析
    6.1 优化方法研究
    6.2 优化分析
    6.3 优化程序设计
        6.3.1 软件总体要求
        6.3.2 电磁计算
        6.3.3 优化设计子系统
    6.4 详细设计
        6.4.1 数据结构及子程序
        6.4.2 程序输入内容
        6.4.3 程序输出内容
        6.4.4 优化软件功能简介
    6.5 程序应用实例
        6.5.1 35kV电磁优化设计
        6.5.2 110kV电磁优化设计
    6.6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压器材料的改进
        1.2.2 变压器结构的改进
        1.2.3 变压器线圈排布的改进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变压器基本原理及损耗分析
    2.1 自耦变压器电路分析
    2.2 变压器绕组
        2.2.1 变压器绕组的基本要求
        2.2.2 变压器绕组基本形式及特点
    2.3 变压器的损耗
        2.3.1 空载损耗
        2.3.2 有载损耗
    2.4 本章小结
3 525 kV节能变压器设计
    3.1 变压器设计计算过程
    3.2 525 kV节能变压器设计
        3.2.1 变压器总体结构
        3.2.2 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
    3.3 节能变压器主要部件设计及综合性能优化
        3.3.1 铁芯设计及性能优化
        3.3.2 绕组设计及性能优化
    3.4 525 kV变压器性能计算与仿真分析
        3.4.1 短路电流计算
        3.4.2 电场强度计算与仿真分析
        3.4.3 变压器冲击电压计算分析
        3.4.4 变压器地磁感应电流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525 kV节能变压器试验分析
    4.1 525 kV节能变压器试验分析
        4.1.1 试验内容及遵循的标准
        4.1.2 绕组电阻测量
        4.1.3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吸收指数的测量
        4.1.4 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测量
        4.1.5 短路阻抗和有载损耗的测量
    4.2 性能比较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开关电源高频平面变压器并联PCB线圈交流损耗建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并联PCB线圈损耗模型与实现
    1.1 并联PCB线圈损耗模型
    1.2 并联PCB线圈损耗模型程序化的通用方法
2 影响并联PCB线圈电流分配因素
    2.1 线圈电流频率
    2.2 线圈交叉换位
    2.3 组内线圈交错
    2.4 铜箔厚度
    2.5 并联铜箔间的绝缘层厚度
3 结论

(10)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涡流损耗和并绕导线间环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磁钢涡流损耗及其抑制措施的研究现状
        1.2.2 并绕导线间环流及其抑制措施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2 磁钢分块的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磁钢涡流损耗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2.3 磁钢尺寸对磁钢涡流损耗的影响
    2.4 最优磁钢尺寸计算方法
    2.5 影响磁钢涡流损耗的主要谐波磁场
    2.6 样机最优磁钢长度计算
    2.7 本章小结
3 磁钢分块方法的有限元验证
    3.1 引言
    3.2 磁钢涡流损耗的有限元建模
    3.3 磁钢涡流损耗验证
        3.3.1 额定工况下磁钢涡流损耗验证
        3.3.2 高速运行工况下磁钢涡流损耗验证
    3.4 磁钢分块方法验证
        3.4.1 额定工况下磁钢分块方法验证
        3.4.2 高速运行工况下磁钢分块方法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换位研究
    4.1 引言
    4.2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换位的理论分析
        4.2.1 并绕导线间环流产生的原理
        4.2.2 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换位的方法
    4.3 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换位方案的有限元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换位方案研究
        4.3.3 换位方案的有限元验证
    4.4 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换位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整流变压器绕组漏磁计算及线圈结构优化[D]. 李大华. 南昌大学, 2015(02)
  • [2]高温超导变压器中电磁问题的研究[D]. 陈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4(04)
  • [3]电力变压器环流损耗计算及软件开发[D]. 党成涛. 沈阳工业大学, 2013(07)
  • [4]单相300KVA/25000V/860V高温超导变压器电磁设计及特性研究[D]. 李晓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5]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的研究[J]. 刘玉仙,郭爱华,李文平. 变压器, 1992(01)
  • [6]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D]. 张安红. 湖南大学, 2005(06)
  • [7]525kV变压器节能及综合性能优化设计研究[D]. 邓行行. 重庆大学, 2019(02)
  • [8]开关电源高频平面变压器并联PCB线圈交流损耗建模及分析[J]. 毛行奎,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22)
  • [9]大型变压器低压线圈中的环流分布及损耗计算[J]. 姚春球.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1982(02)
  • [10]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涡流损耗和并绕导线间环流研究[D]. 张力. 重庆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变压器线圈各种换位方式及环流损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