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国外拼装房屋的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赵超[1](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绿色、环保等优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多种构造形式,近些年关于叠合楼板新构造形式研究一直止步不前,研究叠合楼板的新构造形式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对叠合楼板的构造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共同进行研究,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从国内外装配式叠合楼板发展和研究状况开始进行介绍,主要了解国内外叠合板发展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论述总结普通叠合楼板制作工艺、施工工艺、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列举了四种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构造、制作工艺和特点,彼此构造上的优势对比,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叠合板生产和施工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完整的了解叠合楼板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的全过程,为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楼板构造形式研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重点分析了新型叠合楼板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理念、材料、构造形式、制作工艺、吊装安放以及施工工艺,论述总结了现阶段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缺点,分析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为确定叠合板合理选用类型,对不同构造形式装配式叠合板进行材料预算分析。结论如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整个材料预算造价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单向板和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适用于小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双向板整体材料预算造价相对偏高,但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选用。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在小跨度时造价偏高,随着跨度的增加,相对造价越低,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图[75]表[22]参[58]
张平[2](2019)在《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整体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装修特别是室内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中式、简欧式室内装修的流行,让室内木饰面装修成为炙手可热的装修需求。传统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污染大的特点,现代建筑室内装修迫切需要优化这些不足,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应运而生。工业集成化赋予了室内木饰装修成本低、工期短、环保绿色等诸多优点,更满足现代业主对建筑室内木饰装修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工业化设计思想为指导,探索利用工业化实现建筑室内木饰装修集成化的道路。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开分析,得出木饰装修是当前室内装修的热门,且工业集成化对优化室内木饰装修现存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整理的当前装饰工业集成化的研究现状,对文献展开述评,并写明了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第二部分为建筑室内工业集成化概述部分,阐述了建筑室内装修及木饰面装饰的概念内涵,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的优势,集成化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以及房屋测量、木饰部品模块化、深化标准设计等技术内容,为做进一步集成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集成化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国内木饰工程预制现状、现场施工现状、集成技术推广现状以及木饰装修集成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设计技术对策,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室内木饰装修预制、施工及集成技术推广的优化策略,提出了调整规划制定发展新目标、转变思路筹划发展新方案、强化培训以新人才促发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五部分为某会所实证研究部分,结合自身在建筑装饰企业工作实践期间参与的室内木饰装修项目,对木饰装修集成化的具体实施流程进行了总结。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木饰面装饰企业实现工业集成化具有积极意义,对丰富国内有关建筑装饰工业集成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具有理论意义,同时研究成果可作为建筑室内装饰企业在具体实践中的参考。但由于本文研究过程仅结合一个实证项目展开探讨,所得出的成果不够全面,在具体实践中,还要结合不同业主的个性化装修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的装修工业集成化方案。
刘元[3](2019)在《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建筑结构的防连续倒塌问题成为我国工程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防控结构连续倒塌研究主要集中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较少有人涉及。传统装配式结构在梁柱结合处较为薄弱,其抗连续倒塌能力较差。而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装配式结构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有机结合了装配式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二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为研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中柱破坏时的抗连续倒塌能力,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对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在中柱失效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破坏形态等,得出了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探讨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对试验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其进行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验证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设计制作了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对其进行拆除中柱下的竖向加载拟静力试验,获得了框架各层水平位移、钢筋应变、梁端转角、柱脚转角以及竖向荷载等与中柱加载位移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框架的破坏形态探讨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2)试验表明,在加载过程中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框架的混凝土裂缝开展与破坏集中在框架梁梁端与框架柱牛腿结合部,其中靠近中柱端破坏较为严重,混凝土压碎与剥落现象较为明显,牛腿结合面裂缝较大。框架柱无明显破坏,结构属于“强柱弱梁”构型;将框架的受力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铰发展阶段以及悬链线机制阶段四个阶段,框架的悬链线效应较为明显,承载力在塑性铰发展阶段未下降,预应力筋对承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梁端混凝土压溃时,预应力筋仍未屈服,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连续倒塌能力。(3)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得出了结构在拆除中柱后的铰状态结果和荷载-位移曲线,通过分析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塑性铰的开展顺序与发展情况,并与试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并验证了框架的抗倒塌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塑性铰首先出现于梁端且靠近中柱一端发展更为快速,结构基本上满足“强柱弱梁”构型,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4)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结构在拆除中柱后的铰状态结果和相关时程曲线,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并与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以及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连续倒塌动力能力,其倒塌破坏机制与非线性静力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规律较为一致;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超过了GSA等规范中2.0的限值。
王瑞峰[4](2016)在《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对木结构建筑认知的提高,国内外均出现了大力推广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和木结构建筑理念的现象。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中国木结构建筑也有了一个复苏的机会。针对木结构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即是对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思想和传统特色的发掘与再次运用,也对我国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针对本课题中“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新型木材料,也包括使用新型木材料营造的新型木结构建筑。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资料综述、简述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论文研究框架等基本内容。第二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第二章主要通过从新型木结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入手,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当前新型木结构建筑所用木材的性质、属性、种类、类型、加工方法以及应用技术。第三章主要分析新型木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对格栅式轻型木结构房屋、以交错层压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高层木结构建筑、以及应用单板层积材的大跨度木结构建筑三种木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广泛应用在木结构建筑中的五种节点连接方法进行了阐述。第四章则主要阐述新型木结构建筑中的维基房屋(一种板材拼装式木结构建筑)的实例与营造过程,并阐述对维基房屋中特定案例studio4.0的模拟营造过程。第五章主要分析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内容包括对外国木材市场形势的分析,当今时代情况下中国发展新型木结构建筑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新型木材料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的影响与意义,最后分析我国发展新型木结构建筑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紧密地围绕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营造的各方面进行,并对其进行性分析比较与讨论,最终落脚于中国国情与实际情况。这是因为研究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将其应用到今后国内的建筑行业上,并希望其成果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与启迪。
任青山[5](2019)在《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由于城市地面空间有限,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集中,在地铁工程中,盾构法隧道施工难免会下穿建筑物,易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预测和控制因盾构施工开挖造成的地表和建筑物沉降,是盾构施工所面临的一个重难点。为了保证地铁施工、地面及建筑物的安全,国内外一些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本文以国内第一条跨城际地铁线路广佛线中南洲沥滘区间盾构工程为背景,简要介绍了盾构施工原理及施工工序,通过理论研究、现场监测,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沉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为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盾构在砂层中下穿建筑物,计算了建筑物的沉降量,利于对盾构下穿时可能引发的沉降问题作出预控,可为类似地层施工提供数值模拟方面的参考意见。(2)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时,易造成建筑物的损坏,通过连续的盾构掘进、土仓压力的控制、掘进速度的设定、渣土改良、限定出土量、防止地下水位下降、调整盾构姿态、及时同步注浆及做好盾尾密封等控制沉降措施,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3)盾构在砂层中下穿建筑物时,得出了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横向及纵向沉降的影响范围,沉降最大值发生在盾尾经过房屋以后,当盾构距建筑物二倍隧道直径处时,地层的纵向沉降开始明显增加,盾构通过时,沉降增幅较为显著,在离开房屋二倍隧道直径距离后沉降逐步减小并趋于稳定。(4)结合广佛地铁南沥区间盾构下穿建筑物,总结了盾构在砂层中掘进的主要施工参数及监测数据,为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时提供了盾构施工参数参考。
刘思远[6](2016)在《北京地区新型“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关键性构造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走集约化和轻型绿色环保的住宅建造形式概念已经由来已久,在如今住宅形式愈发走向施工简化、一体化和绿色化的时代,加之国内建筑及建筑相关产业的耗能占社会总能耗的46.7%以上这样让人警醒的现实引导我们需要更加开拓住宅产业事业形成更加着眼于未来的结构体系。现如今,住宅作为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的体系在国外十分完备,尤其在底层独立结构体系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技术和政府扶植力度优势,而我国在这一领域方向起步晚,技术和施工人员配备多数还处于照搬外国理念的阶段,更加没有考虑到国情和地域适应性,尤其是底层钢结构住宅多打上了“贵族专享”的标签,而这种前景优越的住宅形式则鲜有走向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规划之路。首先论文对我国北京地区现有农村住宅和村镇整体规划形式以及当地人文传统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解析,对既有的传统住宅形式和选材以及派生出的环境关系进行评估,得出现有农宅形式的多方面不足和存在的未来隐患,并和已有钢结构装配式农宅进行对比得出后者优势。立足于这一情况,本文核心阐述了一种新型“钢结构板拼式装配化住宅”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结构和构造。“钢结构板拼式装配式农宅”是以集成板(包含墙板和墙骨一体集成化成板;地板管线一体集成化成板;屋面层次一体式等等)作为住宅结构的主要成分,以几乎完全干作业的螺钉锚固和榫卯式插接方式来完成构件拼合。基于这种结构构造的体系方式从而结合我国大力支持的新农村发展建设的导向,本文着重研究新型“钢结构板拼装配化农宅”体系下,在北京地区气候和自然条件下农村居住环境中的建造的构造节点的选取、分析、探索和优化研究,并兼顾当地人文精神的保留和发扬,从而为在北京地区的新农村装配式住宅建设提供高效有用施工策略和人文关怀。本文主要探索此结构中骨架结构中关键性构造节点的分析选择,和基于北京地区农村人口需求的优化策略;以及此结构中围护结构中关键的构造层次做法,和对当地气候适应性以及农村人口对生活文化需求的探索。后基于实验小组的科研成果和成果对实体产品的转化,形成一套完整独特的新型体系研发和综述。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工程投产,涉及城镇化建设和单个旧建筑改造等多个领域。最后,本文希望通过对“钢结构板拼装配化农宅”的结构和构造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一套设计思路针对实际项目做出成果,实现北京地区新农村普适性的高效、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案。
李能[7](2019)在《预制拼装RC拱桥立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作为交通运输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在保证路网正常、快速、高效运行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桥梁结构在地震中发生破坏,整条路线将失去通行能力,影响救援人员及物资的进出。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节点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受力部分,对于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均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于预制节点的研究和认识仍然不足。随着近年来快速化生产的要求,预制装配式桥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工程项目当中,因此需要对预制拼装式桥墩进行抗震性能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基于建筑结构及桥梁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成果,以怒江碧福大桥加固改造为背景,根据6号排架立柱设计了 10个不同加强、加固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并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CAE建立了4个构件的数值模型模拟往复加载过程,从多个角度对比研究了预制节点构件的抗震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节点抗震性能理论研究。基于文献数据库资源进行大量的文研及归纳,对影响桥墩看抗震性能的因素加以总结分析,如配筋率、截面几何特性、及荷载作用等。(2)对怒江碧福大桥进行了调研,依据调研资料确定了节点加强、加固方案,制定了合理的拟静力试验方案。制作了拱-立柱节点试验构件,设置位移、应变传感器对混凝土和钢筋在柱节点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过程中进行了响应测试。(3)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对比研究。对10个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试验现象进行分析,对试验构件破坏模式进行总结,从构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性能及耗能能力等多个角度对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4)基于数值模拟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构件,采用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与试验构件具有相同尺寸、强度和配筋情况的数值分析模型。模拟拟静力试验加载过程,观察试件的最终破坏状态,将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
于宏[8](2019)在《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政府的积极倡导,节能、环保、高效是现在迅猛发展的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专属标签,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模式;模块化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升级,是建筑发展的最前沿,相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的建筑构件预制比例更高,优点更为突出。目前大多数国家模块化建筑仅适用于低层建筑,我国模块化建筑仅适用于4-8层,在高层建筑应用有所突破的仅有处于模块化技术前列的澳大利亚-西科瑞阁第六代模块化技术,所以要想将模块化建筑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一些技术难关还亟待解决,需要不断研究。积木式的模块单元是模块化建筑拼装的基础单元,其稳定性是影响模块化建筑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内容就是将模块化建筑化整为零,以最先进模块化建筑技术——西科瑞阁模块化建筑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模块单元的抗侧性能,文中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改变轴压比,研究不同模块单元力学性能的不同,并对其内力分布进行了对比,之后通过改变半刚性模块单元角柱与中柱节点刚度比值,研究内力分布变化的情况;最后,针对如何提高模块单元整体的抗侧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偏心支撑,并增加了两种防屈曲措施,在相同轴压比的情况下,对各支撑模块单元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轴压比下,半刚性模块单元与刚性模块单元相比,具有更好的延性变形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半刚性节点可以使模块单元构件发生内力重分布,且改变角节点与中节点的刚度比值,可以调整内力分布的效果;新型偏心支撑均可提高模块单元的延性变形能力,其中方管中部带肋板H型钢的支撑模块单元在抗屈曲方向延性最好;新型偏心支撑中,方管中部加套筒或带肋板H型钢均可延后支撑屈曲,提高模块单元的耗能能力,其中加套筒的措施效果最为有效。
朱明磊[9](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袁怡欣[10](2019)在《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坊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地区存有丰富的传统木构建筑遗产,随着对建筑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建筑保护修缮需求也在增加。在当前现代化工具应用的背景下,木构建筑的保护修缮过程中,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现状如何?为探究该问题,因而展开本文研究。本文研究围绕苏州地区传统木作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化演变展开,首先以苏州文庙大成殿为建筑案例展开研究,并结合文献梳理传统木作工艺。在此基础上对负责大成殿维护修缮的工坊关于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现状展开田野调查;并以张家港王家木匠班为案例就传统木作工艺的传承、习得模式与演变展开口述历史调查,以此与工坊田野调查中的工匠进行类比分析。最后通过对木作工艺现状与文献材料所载的传统木作工艺的异同对比,于木匠班中木匠的从师、从业经历的异同对比,分析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化演变状况。全文共计六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了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范围与内容、展开研究的方法步骤和结构框架,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现状,为后续进行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调研提供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三、四章,以文庙大成殿作为建筑案例,对其木作体系结合文献进行木作工艺的梳理,并对其修缮过程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与传统木作工艺相比发生的变化。接着以负责文庙大成殿的修缮单位为案例,对工坊内木作的工序流程、工艺操作与工具使用的现状,展开工坊的田野调查。再以木匠班与工坊调研为类比,对传统木作工艺的传承、习得模式与演变对木匠展开口述历史调查。第三部分为第五、六章,在前三章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木作工艺现状与传统木作工艺进行异同对比分析,对木匠师傅的从师、从业经历进行异同对比分析。最后,对前文的调查内容与分析结果按照木作体系进行归纳,由此说明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化演变。
二、一种国外拼装房屋的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国外拼装房屋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叠合板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叠合板试验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叠合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叠合板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介绍 |
2.1 引言 |
2.2 叠合楼板的典型受力特性 |
2.3 普通叠合楼板的制作与施工 |
2.3.1 叠合板底板制作工艺 |
2.3.2 预制过程注意事项 |
2.3.3 现场施工工艺 |
2.3.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
2.4 叠合楼板的优缺点 |
2.4.1 叠合楼板的优点 |
2.4.2 叠合楼板的缺点 |
2.5 典型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2.5.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
2.5.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4 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
2.5.5 构造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
3.1 概况 |
3.2 材料 |
3.2.1 M型轻钢 |
3.2.2 金属板网 |
3.2.3 保温板 |
3.2.4 焊接材料与紧固件 |
3.3 材性试验结果 |
3.4 制作工艺 |
3.5 吊装安放及施工工艺 |
3.5.1 预制底板的吊装和安放 |
3.5.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
3.6 部分构造要点介绍 |
3.6.1 叠合板构造 |
3.6.2 底部构造钢筋连接 |
3.6.3 拼缝构造 |
3.6.4 墙板,梁节点构造 |
3.7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特点 |
3.7.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
3.7.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不足 |
3.8 发展和应用前景 |
3.8.1 发展前景 |
3.8.2 应用前景 |
3.9 本章小结 |
4 不同叠合板材料预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2.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2.2 材料预算 |
4.2.3 预算分析 |
4.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3.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3.2 材料预算 |
4.3.3 预算分析 |
4.4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1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4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5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算分析 |
4.5 叠合板材料预算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调研 |
5.1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 |
5.1.1 公司简介 |
5.1.2 ZDB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5.2 山东省济南市港新园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叠合板的生产和验收把关 |
5.3 中海华山西项目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锚固及拼缝构造要点 |
5.4 调研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片索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2 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发展现状及趋势 |
1.1.3 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的必然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促进装饰业可持续发展 |
1.2.2 规范行业市场 |
1.2.3 提高企业竞争力 |
1.3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住宅工业化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全装修住宅国内外发展及其建设管理研究现状 |
1.3.3 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筑室内木饰装修 |
2.1.2 装修工业集成化 |
2.1.3 装修工业集成化设计 |
2.2 建筑木饰工业集成化装修的优势 |
2.2.1 建筑智能化 |
2.2.2 装修个性化 |
2.2.3 提升建筑品质 |
2.2.4 实现装修绿色化 |
2.2.5 降低装修成本 |
2.3 集成化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
2.3.1 内容 |
2.3.2 流程 |
2.4 集成化设计相关技术 |
2.4.1 现场房屋测量技术 |
2.4.2 木饰装修部品模块化技术 |
2.4.3 深化设计的标准化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化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的发展现状 |
3.1.1 木饰工程预制现状 |
3.1.2 现场施工控制现状 |
3.1.3 集成化技术推广情况 |
3.2 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3.2.1 预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2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3 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设计技术对策 |
4.1 木饰工程化预制技术策略 |
4.1.1 科学化的选料 |
4.1.2 工业集成化的加工 |
4.1.3 木饰整体装修标准化建设 |
4.1.4 木饰装修成品工厂预装 |
4.1.5 成品木饰的包装 |
4.1.6 木饰装修成品运输 |
4.2 木饰装修现场复测技术 |
4.2.1 场地的精准测量 |
4.2.2 精确测量的一般步骤 |
4.3 现场总装配式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策略 |
4.3.1 总装配式施工方式介绍 |
4.3.2 总装配式施工原则 |
4.3.3 木饰装修工程的质量控制 |
4.3.4 木饰装修工程验收程序 |
4.3.5 木饰工业集成化预制在木饰装修中的作用 |
4.4 木饰装修企业实现装修工厂化的推广策略 |
4.4.1 调整规划制定发展新目标 |
4.4.2 转变思路筹划发展新方案 |
4.4.3 强化培训以新人才促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案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预制程序 |
5.2.1 现场量房 |
5.2.2 平面布置设计 |
5.3 施工程序 |
5.3.1 现场开线设计 |
5.3.2 方案和深化设计 |
5.3.3 工艺深化设计 |
5.3.4 方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预制装配式结构概述 |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概况 |
1.2.3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优缺点 |
1.3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
1.3.1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简介 |
1.3.2 日本压着工法施工技术简介 |
1.3.3 国内关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概况 |
1.4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
1.4.1 研究背景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设计方法 |
2.1 结构连续性倒塌概述 |
2.1.1 连续性倒塌的定义 |
2.1.2 连续性倒塌的模式 |
2.1.3 影响抗连续倒塌的因素 |
2.1.4 连续性倒塌的常见设计方法 |
2.2 概念设计法 |
2.3 拉结强度设计法 |
2.4 拆除构件设计法 |
2.4.1 线性静力法 |
2.4.2 非线性静力法 |
2.4.3 线性动力法 |
2.4.4 非线性动力法 |
2.5 关键构件设计法 |
2.6 国内外抗倒塌规范 |
2.6.1 国外规范 |
2.6.2 国内规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试验设计 |
3.1 试验概述 |
3.2 试件的设计制作与拼装 |
3.2.1 试件的设计方案 |
3.2.2 试件的加工制作过程 |
3.2.3 试件的拼装过程 |
3.3 材料性能 |
3.3.1 混凝土力学性能 |
3.3.2 钢筋力学性能 |
3.4 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
3.4.1 试验加载装置 |
3.4.2 试验加载方案与数据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试验结果分析 |
4.1 试件破坏过程 |
4.2 荷载位移曲线 |
4.3 框架水平位移 |
4.4 钢筋应变 |
4.4.1 框架梁钢筋应变 |
4.4.2 框架柱钢筋应变 |
4.5 梁柱转角 |
4.5.1 梁端转角 |
4.5.2 柱脚转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模拟 |
5.1 Midas/Gen软件简介 |
5.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1 梁柱节点半刚性设置 |
5.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 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 |
5.3.1 塑性铰的定义与设置 |
5.3.2 铰状态结果 |
5.3.3 铰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5.3.4 荷载-位移曲线比较 |
5.4 非线性动力分析 |
5.4.1 瞬时加载法中失效时间的设置 |
5.4.2 塑性铰的定义与设置 |
5.4.3 阻尼设置 |
5.4.4 铰状态结果 |
5.4.5 时程曲线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要点及方法 |
1.4 研究意义和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木材的材料研究 |
2.1 我国传统木建筑对木材的应用 |
2.2 新型木材料的性质与特点 |
2.2.1 木材改性方面的研究 |
2.2.2 采用其他植物材料代替木材 |
2.2.3 钢木复合结构充分发挥木材本身性能 |
2.2.4 针对废旧木材再利用的研究 |
2.3 三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木材料 |
2.3.1 定向刨花板(OSB,Oriented strand board) |
2.3.2 单板层积材(LVL,Laminated Veneer lumber) |
2.3.3 交错层压木材(CLT,Cross Laminated Timber) |
2.4 新型木材料的其他技术因素 |
2.4.1 新型木材料OSB、LVL、CLT的应用研究 |
2.4.2 新型木材料的防火处理 |
2.4.3 新型木材料与木结构建筑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研究 |
3.1 新型木结构建筑结构技术概述 |
3.2 格栅体系的轻型木结构房屋 |
3.3 应用交错层压木材的高层木结构建筑 |
3.4 应用胶合木的拱形大跨木结构建筑 |
3.5 木结构建筑中的节点研究 |
3.5.1 穿插、榫卯连接 |
3.5.2 齿连接、抵连接 |
3.5.3 螺栓连接 |
3.5.4 齿板连接 |
3.5.5 特制连接节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模拟建造的方法研究维基房屋 |
4.1 模拟建造的方法 |
4.1.1 接近真实的研究方法-精确的小比例建筑模型 |
4.1.2 模拟建造 |
4.2 板材拼装式木结构-维基房屋介绍 |
4.2.1 阿拉斯泰尔·帕文的维基房屋计划 |
4.2.2 维基房屋系统说明 |
4.2.3 维基房屋节点链接方法说明 |
4.3 维基房屋结构单元的模型研究 |
4.4 模拟建造“维基房屋STUDIO4.0” |
4.5 维基房屋实际案例建造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
5.1 目前我国新型木材料现状 |
5.1.1 目前国内外木材市场形势分析 |
5.1.2 新型木材料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的影响与意义 |
5.2 时代背景与需求 |
5.2.1 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需要新技术 |
5.2.2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低碳材料 |
5.2.3 木材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
5.3 我国对于木材的使用政策 |
5.4 我国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展望 |
5.5 我国发展新型木结构建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总结 |
5.5.1 新型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发展优势 |
5.5.2. 我国发展新型木结构建筑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插图与表格索引 |
致谢 |
(5)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表沉降研究现状 |
1.2.2 盾构穿越建筑物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盾构施工简介及主要工程风险 |
2.1 盾构施工简介 |
2.1.1 盾构隧道施工的基本模式 |
2.1.2 盾构机的基本功能 |
2.2 盾构施工流程 |
2.3 主要工程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盾构隧道设计、选型及参数设定方法 |
3.1 隧道设计及盾构选型 |
3.1.1 隧道设计 |
3.1.2 盾构选型 |
3.2 盾构机主要技术参数 |
3.3 盾构施工参数设定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盾构施工影响周围环境的问题分析 |
4.1 盾构施工引起地层沉降的原因分析 |
4.1.1 地层的损失 |
4.1.2 土体的固结 |
4.1.3 地下水的流失 |
4.1.4 地层应力的变化 |
4.1.5 衬砌管片的变形 |
4.2 盾构施工对地表的影响分析 |
4.2.1 横向地表沉降 |
4.2.2 纵向地表沉降 |
4.2.3 沉降历时规律 |
4.3 盾构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
4.3.1 地表竖向变形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
4.3.2 地表水平变形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
4.3.3 地表曲率变形时对建筑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工程地质情况 |
5.2.3 工程水文情况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施工过程的模拟假设 |
5.3.2 模型建立 |
5.3.3 计算结果 |
5.4 沉降控制措施 |
5.4.1 盾构掘进 |
5.4.2 土仓压力 |
5.4.3 掘进速度 |
5.4.4 渣土改良 |
5.4.5 出土量 |
5.4.6 地下水位 |
5.4.7 盾尾密封 |
5.4.8 盾构姿态 |
5.4.9 同步注浆 |
5.5 施工监测及施工参数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北京地区新型“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关键性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低层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研究现状综述 |
1.1.1 国外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状况 |
1.1.2 国内和北京地区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
1.2 把农宅做成钢结构装配式的建设意义 |
1.2.1 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 |
1.2.2 现代社会中新农村生活的多样需求 |
1.2.3“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结构在北京农村的优势 |
1.3 研究目的 |
1.3.1“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结构和关键部位构造的分析研究 |
1.3.2 实施项目设计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京地区农宅的建设现状和问题 |
2.1 北京地区农宅建设现状和问题 |
2.1.1 北京地区农宅现状调研综述 |
2.1.2 调研现状反映问题 |
2.2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北京地区建设其他优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地区“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关键性构造做法研究 |
3.1 不同钢结构住宅体系和“钢结构板拼式装配化”结构简析对比 |
3.1.1 现有不同钢结构装配式结构形式 |
3.1.2“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结构特点和施工顺序示意 |
3.2 北京地区农村“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的骨架结构形式分析 |
3.2.1 住宅钢材的选用 |
3.2.1.1 热轧型钢 |
3.2.1.2 冷弯薄壁型钢 |
3.2.2“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的骨架构件拼装和关键性构造做法 |
3.2.2.1“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结构钢构件总体样式和构造注意问题 |
3.2.2.2 地面集成板骨架拼装和关键构造 |
3.2.2.3 墙面集成板骨架拼装和关键构造 |
3.2.2.4 坡屋面骨架拼装和关键构造 |
3.3 北京地区农村“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的围护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 |
3.3.1 材料选用准则 |
3.3.1.1 保温隔热材料选用准则 |
3.3.1.2 支撑材料选用准则 |
3.3.1.3 饰面材料选用准则 |
3.3.2 墙体材料选用和关键性构造做法 |
3.3.2.1 墙体保温隔热材料 |
3.3.2.2 墙体支撑材料 |
3.3.2.3 墙体饰面材料 |
3.3.2.4 集成墙体板成品 |
3.3.2.5 北京农宅的地域性外墙面装饰构造做法 |
3.3.3 屋面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 |
3.3.3.1 一般屋面构造做法 |
3.3.3.2 农宅自循环被动式屋面 |
3.3.4 地面集成板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 |
3.3.5 热工性能相关其他关键性构造做法 |
3.4“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契合北京农宅需求的建设优势 |
3.4.1 满足北京农村自我风貌的延续需求 |
3.4.2 满足模数优势、空间性能和简易化拼装 |
3.4.3 满足造价低廉和性能良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地区“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项目设计 |
4.1 北京地区“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项目设计 |
4.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预制拼装RC拱桥立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思想 |
1.3 常见节点震害 |
1.4 国内外节点抗震研究现状 |
1.4.1 节点抗震研究现状 |
1.4.2 影响节点抗震性能因素 |
1.4.3 节点加强、加固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意义与工程价值 |
第二章 地震往复荷载下节点传力破坏机理研究 |
2.1 桥墩抗震特性 |
2.1.1 几何特性及配筋 |
2.1.2 材料特性 |
2.2 桥梁节点受力过程 |
2.2.1 节点区受力机理 |
2.2.2 节点区力学响应分析 |
2.2.3 节点区锚固钢筋作用 |
2.2.4 锚固钢筋影响因素 |
2.3 目前桥墩抗震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及规范要求 |
2.3.1 国内桥墩抗震试验 |
2.3.2 国外桥墩抗震试验 |
2.3.3 试验研究成果及各类规范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1.1 试验构件设计 |
3.1.2 试验构件现场制作情况 |
3.1.3 材料性能测试 |
3.1.4 试验加载装置 |
3.1.5 试验加载制度 |
3.1.6 加载流程图 |
3.1.7 试验主要测试内容 |
3.2 主要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2.1 主要试验现象及试验现象总结与分析 |
3.2.2 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2.3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3.2.4 试件特征值及延性分析 |
3.2.5 试件刚度退化分析 |
3.2.6 试件累计耗能能力分析 |
3.2.7 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3 试验构件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BAQUS的实体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ABAQUS软件简介 |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类型 |
4.3 材料本构关系和参数设置 |
4.3.1 材料本构关系 |
4.3.2 模型参数设置 |
4.4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4.5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4.5.1 边界条件 |
4.5.2 加载制度 |
4.6 ABAQUS建模基本流程 |
4.7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7.1 节点塑性铰区变形情况对比 |
4.7.2 节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7.3 荷载特征值对比分析 |
4.7.4 节点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4.7.5 节点刚度退化分析 |
4.7.6 节点强度退化分析 |
4.7.7 塑性铰区长度对比 |
4.7.8 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8)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 |
1.2 模块化建筑概述及发展 |
1.2.1 模块化建筑的概述 |
1.2.2 目前模块化建筑的类型 |
1.2.3 模块化建筑的发展 |
1.3 研究背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结构体系选型 |
2.1 模块单元原型 |
2.2 模块单元模型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模型验证 |
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3.2 ANSYS有限元分析 |
3.2.1 模型单元选择 |
3.2.2 网格划分 |
3.2.3 非线性分析准则 |
3.3 模型验证 |
3.3.1 半刚性连接简化方法 |
3.3.2 半刚性节点实现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抗侧性能分析 |
4.1 节点连接方式对模块单元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模型参数设置 |
4.1.2 模块单元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3 模块单元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4 本节结论 |
4.2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内力分析 |
4.2.1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整体应力破坏分析 |
4.2.2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构件应力发展分析 |
4.2.3 本节结论 |
4.3 节点刚度对半刚性模块单元内力的影响 |
4.3.1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构件内力对比 |
4.3.2 不同节点刚度设置 |
4.3.3 本节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偏心斜支撑在模块单元中的应用 |
5.1 新型偏心斜支撑介绍 |
5.2 支撑模块单元设计 |
5.3 支撑模块单元模型参数设置 |
5.4 支撑模块单元力学性能分析 |
5.4.1 支撑模块单元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5.4.2 支撑模块单元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5.4.3 本节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坊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既往研究 |
1.2.1 传统建筑木作研究 |
1.2.2 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研究 |
1.2.3 木作工具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田野调查 |
1.4.2 案例研究 |
1.4.3 比较研究 |
1.5 研究框架 |
2 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艺解析 |
2.1 大成殿木构体系 |
2.1.1 建筑分间定名 |
2.1.2 大木构架 |
2.1.3 牌科 |
2.1.4 戗角 |
2.1.5 装折 |
2.2 传统木作工艺整理 |
2.2.1 备料和选材 |
2.2.2 大木构架 |
2.2.3 牌科 |
2.2.4 戗角 |
2.2.5 长窗 |
2.3 修缮过程中的木作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传统建筑中木作工艺现状调查 |
3.1 工坊调查:木作工艺现状 |
3.2 备料与选材 |
3.3 构件的制作加工 |
3.3.1 大木构架 |
3.3.2 牌科 |
3.3.3 戗角 |
3.3.4 长窗 |
3.4 构件安装 |
3.4.1 预拼装:会榫 |
3.4.2 现场安装 |
3.5 木作工艺现状特征总结 |
3.5.1 木作工具分类 |
3.5.2 木作工艺的现状分类 |
3.5.3 工匠队伍的组成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传统木作工艺的现代化演变过程调查 |
4.1 木匠班调查 |
4.1.1 王家木匠班所在区位 |
4.1.2 木匠班的发展历程 |
4.1.3 木匠班的工作内容 |
4.2 传统木匠工艺的学习模式 |
4.2.1 拜师与木作初步学习 |
4.2.2 构件加工工法的学习 |
4.2.3 构件定位和划线的学习 |
4.2.4 木作工艺学习阶段总结 |
4.3 现代化工具渗入后木作工艺的演变 |
4.3.1 木作内容的改变过程 |
4.3.2 木作工具使用的演变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5 传统建筑木作工艺的传承与演变特征 |
5.1 传统木作工艺与现状工艺比较分析 |
5.1.1 大木构架工艺比较 |
5.1.2 牌科、戗角中工艺比较 |
5.1.3 长窗加工工艺比较 |
5.2 木作工艺中工具使用的变化特征 |
5.2.1 木作工艺使用的工具类型 |
5.2.2 影响木作工具使用选择的因素分析 |
5.3 木作工艺的演变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业著作 |
学位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
网络公告、新闻材料 |
附录1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2 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附录3 田野调查计划书 |
第一次田野调查计划(2017-11-25至2017-11-29) |
第四次田野调查计划(2018-12-29至2019-01-10) |
附录4 工坊调查结果记录 |
工坊调查案例信息 |
工坊调查工艺步骤记录表 |
附录5 口述历史调查采访稿 |
刘延华所长采访录音稿(节选) |
木匠班李新达师父采访录音稿(节选) |
四、一种国外拼装房屋的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D]. 赵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2]建筑室内木饰装修工业集成化研究[D]. 张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D]. 刘元.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新型木结构建筑技术研究[D]. 王瑞峰. 北方工业大学, 2016(08)
- [5]土压平衡盾构在砂层中大坡度下穿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D]. 任青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北京地区新型“钢结构板拼装配式”农宅关键性构造研究[D]. 刘思远.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
- [7]预制拼装RC拱桥立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 李能. 云南大学, 2019(03)
- [8]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D]. 于宏. 广州大学, 2019(01)
- [9]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苏州地区传统建筑木作工坊的工艺研究[D]. 袁怡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