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陈接胜[1](1995)在《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文中认为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可以看作是一类微观建筑。它们均含有周期性排列且分布十分均匀的孔道或孔穴。这些孔道(穴)的直径介于0.2nm和15nm之间。空旷骨架化合物的骨架结构由相应的结构基元搭构而成。结构基元为TX_n配位多面体,T代表Be,B,Al,In,Si,Ge,Sn,P,As,Zn,Co等元素。X代表O和S或Se,n=3-6。很多其它元素还可以对T元素进行同晶取代。空旷骨架无机物可用作择形催化剂及纳米粒子的宿主。
魏钊[2](2019)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面临图形、动画、视频等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时候比语言能更清晰、直观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复杂的概念。加工这些信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具有较高空间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和处理复杂思想的心理表征,从而在STEM学科学习中表现出创新能力。为了突出空间能力在STEM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的教育和实践,美国专门成立了空间智能与学习中心,促进相关实践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同时,化学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涉及空间信息的化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有必要深入研究化学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测量与评价问题。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研究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接着,为了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地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化学空间能力”;在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学中关于空间能力的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述评;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在科学史上化学空间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指明了化学空间能力的加工对象是微观层面的物质结构问题。其次介绍了科学教育领域的视觉化理论和化学教育领域的三重表征理论。指出化学空间能力本质上是微观表征能力的一部分。第二章是建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化学空间问题的相关论述。然后,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SOLO分类理论、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以及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的儿童空间发展理论为基础,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成4个水平,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涉及的化学知识、几何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内容。最后,为了检验建构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邀请大学的化学教育学者、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化学教师和化学竞赛教练等4类专家,进行了德尔菲法研究。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修订和优化了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开发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首先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和Rasch模型等相关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然后在测量理论的指导下,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接下来对测评工具进行了两轮的质量检验,并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后,检验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的质量达到了进行大样本测试的要求。第四章是运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实施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的数据表明,首先,研究者所建构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其次,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再次,经过训练以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学校层次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有显着性的差异。第五章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首先认为研究的理论创新是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较高质量的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并通过大样本的测试发现: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呈正态分布等实证研究的贡献。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命题,提出了策略方面的建议。最后,结过反思发现,本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还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过少和定量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这也指明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安建成[3](2007)在《几种钒磷酸盐孔道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有机分子作为结构导向剂,水热合成成分或结构新颖的类沸石型孔道结构化合物,拓展了孔道结构研究的新领域,成为目前材料学和结构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钒磷酸盐是孔道结构过渡金属磷酸盐中重要的一种。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钒磷酸盐孔道结构化合物的概念,水热合成、表征以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此体系化合物存在的问题、难题和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水热合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钒磷酸盐(pipzH2)0.5[(VO)(PO4)],深入研究了此化合物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模板分解,结构破坏,继续升温,结构单元重组,生成(VO)2P2O7;温度继续升高,(VO)2P2O7被氧化成新晶相。对比同骨架不同模板的化合物发现,有机模板的稳定性及其与无机骨架结合的牢固程度不仅影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还影响化合物的热变化过程。水热合成了钒磷酸盐体系中少有的结构中具有多面体共棱连接的孔道结构化合物(pipzH2)2[(VO)3(HPO4)2(PO4)2]·H2O的纯相,详细研究了此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结果显示,化合物在空气中开始失重的温度为274℃,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合物中有机分子分解,同时伴随着重结晶过程,但晶体的外观形貌保持不变直至有机部分分解殆尽。分析相变过程表明,有机模板的稳定性及分解过程不但影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变化过程,还影响原晶体微形貌的保持;无机骨架结合的牢固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将钛引入到钒磷酸盐孔道结构体系中,水热合成了一种新型结构钛钒磷酸盐孔道结构化合物。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解析,确定了其主体无机骨架的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斜方晶系,Ima2,a = 7.1343(15)A , b = 16.831(4) ?, c = 9.293(2)A,V= 1116.0(4)A3,Z=8,Dc=1.987 Mg/m3,R1=0.2315, wR2 = 0.5603。主体骨架的结构特点是:磷氧四面体、钒氧八面体首先连接成八元环和十元环,再进一步组成四面体形状的笼,笼无限延伸形成了化合物的三维孔道结构。成分分析表明,结构中存在Ti部分取代V的现象。深入研究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相变特征,结果表明,化合物失水温度很低,但重结晶温度较高,在较高温度下依然能保持其晶体的微形貌。
张平安[4](2016)在《武术修生论》文中指出人类在生理方面与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出现的种种“错位”现象以及由此而生的诸多“健康”问题,引起了我们研究的关注。我们发现,健康且长久的生命状态必然要求我们在生理上与“环境”保持高度的匹配,即人体这个小宇宙应该与社会、自然这个大宇宙保持高度和谐,才是健康的最高境界。其实,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境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有关人体身心运行规律的理解,早就蕴含着深刻的复杂系统科学思想。“性命双修”就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述,即通过一些修炼方式,使人体这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相协调地“运动”着,在彼此的“共振”运动中,利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能量”进行相互交换、相互补充,并使人能够进入到某种“特殊的状态”来进一步适应大宇宙的变化。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对生命、宇宙、运动的很多理论成果,都在武术发展中得以实践运用,这就意味着武术本身具有这样的功能。武术历来就有“通圣”之学与“入俗”之术的分流。作为“通圣”之学,武术被视为一种“生命的修炼”,其最终目的便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我们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研究的逻辑是:生命是一种“运动”,宇宙是一种“运动”,武术也是一种“运动”,只有这三种“运动”是同一种“运动”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在“统一性”的基础上相互地发生“作用”。进一步说,只有很好地阐释了“天人合一”的运动规律,才能彻底地明白武术“通圣”之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整个研究分为(除导论外)方法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法论”主要运用了量子物理学和人体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些观点,以及“负熵”和“自组织”的概念来重新审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这一概念进行了反思式的理论梳理。另外,对“武术”这一概念的思考,我们首先对88篇有关中国武术哲学研究的专业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揭示出研究现状与所存在的研究问题;然后尝试性地运用FSH功能内稳态的理论对“武术修炼”理论进行了阐释性的研究。整个方法论部分围绕“天人合一”中的“人”进行阐述,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主体不自知”,所以由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的思想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方法论。第二部分“本体论”主要运用了谢林的哲学观、室利·阿罗频多的哲学观、普罗提诺的宇宙观、肯·威尔伯的“一体意识”理论、怀特海的“超体”理论、长青哲学的“存在巨链”理论、以及生物中心主义的观点等对生命宇宙的本体,即“天人合一”中的“一”进行了深度地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对武术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绝不能机械地分割成一种肢体的简单运动去研究,其“复杂性”正是集中表现在其“完整性”上,所以必须考虑到生命运动与宇宙运动的“统一性”。我们认为,武术修炼是“练、体、用”系统性极强的一门独立的、修证的学问。真正的武术修炼应当效法《易经》中“泰”卦这一自然法则,以达到“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的“安泰”之境;通过内劲的修炼来开启“元精、元气、元神”的潜在功能,实现了整个武术修炼过程的功适能提升,这是中华武术独特之处,也是与其他格斗、搏击术的区别之处。第三部分“认识论”围绕“天人合一”中的“天”而展开研究,是整个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理论创新的部分。从武术基础理论构建出发,我们做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如果将武术修炼视为能够推动“生命”进化的过程,那么武术本身必然蕴藏着宇宙演变的规律,这种规律也必然是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之间和谐统一运动的实质。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结论:所谓武术“修生”,就是在宇宙吸引与排斥所构成的“阴阳运动能场”中为了能动性地平衡宇宙的“回收作用”而延缓“耗能堙灭”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智慧”的运动,我们将此称之为“贮能造物”过程。为了阐述并论证我们的观点,我们试图提出一种想象宇宙的新途径,并依此建立一个理性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图景,在这个图景下使万事万物的“运动”形式相互联结,也使我们与大宇宙相协调。为了与以往的科学概念不发生混乱,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哲学概念,来阐述宇宙演化模式:宇宙原云——“礻勿”动子。“礻勿”(shū),是一个组合创造的字,英文翻译为“spiritter”,代表了“精神与物质的合一”。我们试图用“八纲”即八个研究领域(数学、天演、物理、化学、化物、生物、宇宙演化、概念)来详细阐述“礻勿”动子的“大统一”理论,为未来更深入的“生命宇宙学”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科学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我们坚信事物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最基本的理由,也是我们不能放弃追寻确定性的“第一原因”。因此,我们运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物质”概念。同时,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了自然辨证法“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观点,并运用数象辩证关系、质能守恒原理、放射性物质衰变等自然科学知识,对“天人关系”这一哲学命题进行创新性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放射性物质衰变,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在同一种“母力”作用下大宇宙与小宇宙的运动形式具有的“统一性”,进一步解释了“天人合一”的本质与归宿,即宇宙万物的“耗能堙灭”与“贮能造物”的过程都是在宇宙强大的“回收作用”之下所进行的聚散运动。第四部分“实践论”我们主要运用了后人本心理学的“整合”理论、“层次结构”理论、肯·威尔伯的“全子”理论、“四大象限”理论以及ILP整合式生活练习理论,将“天人合一”中的“合”诠释为“共同进化”的观念。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武修生,是一种生命的进化模式,一种智者的运动方式,一种悟“道”的表达形式。这种在对“道”体悟式描述的自觉系统中所实践的“修生主义”,通过主观能动性下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负熵运动”,完成了宇宙“回收作用”下所进行的“贮能造物”的进化过程。
蔡顺兴[5](2011)在《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以第五次信息革命以来所涌现出的,以数字艺术介入真实与虚拟公共“场所”而产生的数字公共艺术“场”性原理为研究对象,于中借鉴舒尔兹“场所”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原理进行研究,但所涉及的“场”性内容又和舒尔兹“场所”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其致力于围绕数字公共艺术和“场”性有关的综合问题进行探索。由于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艺术原有的“场所”时空关系,从而使公共艺术的艺术形式和“场”性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向,因此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拥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数字公共艺术“场”性的异质混合空间特性,包括人处在异质混合空间中,对数字公共艺术及其“场”的混合体验。首先,数字公共艺术之所以不同于以往传统公共艺术,是由于“场”性的不同;其次,不同空间特性的数字艺术进入公共“场所”,致使呈现“场”出现了异质混合空间现象;第三,由于异质混合空间出现的“真实”与“虚拟”,体验的“在场”与“非在场”等现象,使得公众能够对数字公共艺术及其“场”所呈现出的并置、重叠、交替等混合空间现象进行沉浸式体验。第二部分:针对“场”与数字公共艺术的张力原理进行分析,并就“气场”张力现象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证。一方面,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通过“张力”现象传达艺术的表现性与感染力;另一方面,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存在着“气场”张力现象。“气场”张力的产生,依赖于单体数字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张力性,并与其它种类艺术间的能量相互激荡合力产生的“气场”张力现象场;还依赖于各种不同物质元素所构成的“物理气体”张力。文中还认为“气场”张力现象主要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意在证明“心物场”理论与数字公共艺术“气场”张力原理有着本质的一致性。第三部分:本文借用了本雅明在其艺术理论中的“光晕”概念,来论证数字公共艺术“场”性的审美嬗变。由于计算机技术介入艺术领域,使传统媒体(或称“场”)这一艺术赖以存在的基础被改变,导致新的数字艺术形式的产生正因如此,传统公共艺术的“光晕”转向了新的数字公共艺术,从而使数字公共艺术及其“场”(载体)被赋予了数字艺术“光晕”的含义。就“光晕”转向的本质来说,是审美方式、审美意识的转向。最后,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原理,小仪突破了原有传统艺术的审美范式,还同时建立起了新的审美意识和新的文化发展方向,这种新的审美方向既是数字公共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建立新的审美关系的动力,这就使人类自身世界的逻辑创造更加具有创新性。
黄震方[6](2002)在《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 ——以江苏沿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海滨生态旅游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江苏省海滨生态旅游的开发实际,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对海滨生态旅游的涵义与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海滨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探讨了海洋科学理论、环境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清洁生产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旅游系统理论的内涵及其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第三章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江苏海滨旅游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全面分析评估发展海滨生态旅游的区位、资源、市场与环境条件,确定海滨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与优势地区,进而建立了江苏海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参照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准则并借助于数学方法,分析评价了出江苏海滨地区的旅游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四章对江苏海滨生态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确定了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形象推广与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和旅游地空间布局模式,并对江苏海滨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开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江苏海滨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第五章结合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对策和建立海滨湿地国家公园的构想。 作者认为,海滨生态旅游是实施海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海滨生态旅游地有着与内陆生态旅游地明显不同的景观特征。在海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海洋科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环境经济学等理论指导旅游开发实践,尤其要全面导入了环境伦理、清洁生产和生态友好等发展理念,并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生态旅游系统模型。 作者强调,合理地评估海滨生态旅游资源,科学地评价和测定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海滨生态旅游开发的关键。而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未能充分考虑旅游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潜力,因而难以对生态旅游资源作出科学的评价,对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力测定和评价也无统一、规范的标准和方法。为此,作者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实际,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准主成份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苏海滨主要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评价结果,从而为科学评价海滨生态旅游资源价值,预测其开发利用前景,确定其开发强度和开发规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本文在对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总结了国内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了符合江苏海滨旅游发展实际的生态旅游综合开发模式、旅游地形象推广模式和以点轴结构为主体,同心圆状旅游地结构相结合的走廊型空间布局模式。并对海滨湿地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建设江苏海滨湿地国家公园的设想,为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
二、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二、STEM领域中的空间能力 |
三、化学空间能力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心理学对空间能力的研究 |
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化学空间问题的科学哲学基础 |
一、化学空间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
二、原子论分子学说的演变过程 |
三、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从路易斯到鲍林 |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视觉化 |
一、视觉化的概念 |
二、视觉化的作用 |
三、学生的“元视觉化能力” |
第三节 化学教育中的三重表征 |
一、化学表征 |
二、三重表征理论视角下的化学教学 |
第二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建构 |
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初步建构 |
一、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
二、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
第三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德尔菲法研究 |
一、德尔菲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结果 |
第四节 评价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
第一节 测评工具开发的教育测量理论基础 |
第二节 测评工具的开发路线 |
第三节 测评工具的项目设计 |
一、测评工具的编制 |
二、测评工具的质量检验及改进 |
第四章 大样本测评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实施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研究结果 |
一、测评数据的总体统计 |
二、测评数据的微观分析 |
三、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五、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六、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证贡献 |
三、实践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对象需要扩大 |
二、研究方法需要丰富 |
三、研究水平需要提高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的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初选) |
附录三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一轮) |
附录四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二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3)几种钒磷酸盐孔道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主要研究内容 |
3 完成的主要实验项目 |
第一章 钒磷酸盐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 钒磷酸盐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的概念 |
1.2 钒磷酸盐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二维钒磷酸盐(PIPZH_2)_(0.5)[(VO)(PO_4)]的水热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
2.1 实验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二维钒磷酸盐(PIPZH_2)_2[(VO)_3(HPO_4)_2(PO_4)_2]·H_20 的水热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
3.1 实验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构中引入TI 的钒磷酸盐孔道结构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能 |
4.1 实验 |
4.2 实验结果 |
4.3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武术修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范畴、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与独创性 |
四、整体研究框架的逻辑示意简图 |
第一部分 方法论:大成智慧 |
第一章 新生物文明下 “生命”的重新审视 |
第一节 量子观下 “道生万物”的理解 |
第二节 “以负熵为生”的生命认识 |
第三节 生命的 “自组织”现象与 “性命双修” |
第二章 “天人关系”是修炼思想的核心 |
第一节 人体复杂系统下武术的 “修炼”观 |
第二节 “玛雅世界”中 “主体不自知”的认识囚笼 |
第三节 “柏拉图的洞穴”里 “二元论”的思想束缚 |
第三章 “何之为武”与 “武之为何” |
第一节 回归 “理性”:武术哲学 “悖论”的反思 |
第二节 回归 “生命”:武术哲学研究的方向 |
第三节 中华武学修炼的功能内稳态研究 |
第二部分 本体论:大心境界 |
第四章 道—— “生命”的实相 |
第一节 大心境界:谢林眼中 “永恒的当下” |
第二节 普罗提诺多维度大宇宙中的 “一” |
第五章 知之 “修炼”方谓 “圣人” |
第一节 “标月之指”与整个修道的意义 |
第二节 “拳本一无”的 “空性”观 |
第三节 “本证妙修”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第六章 生命与宇宙的 “不二”之性 |
第一节 一体意识与 “无疆界觉知” |
第二节 自性与 “潜能”:宇宙力量的 “交易作用” |
第三节 “万法唯心”的生物中心主义阐释 |
第七章 从 “无序”向 “有序”的负熵运动 |
第一节 “大精神”的进化:存在巨链下的 “大宇宙” |
第二节 “超越性”自我:超体的统一性理论 |
第三节 “同源性”认知:精神与物质合一的 “总体宇宙” |
第八章 “一阴一阳之谓拳”义解 |
第一节 宇宙 “一体二相”: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 |
第二节 “泰”卦: “万物负阴而抱阳”之修炼圭臬 |
第三节 安泰之境: “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 |
第三部分 认识论:流变之能 |
第九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正解 |
第一节 吸引与排斥:宇宙时空本身的基本矛盾 |
第二节 流动的 “能量”:运动是当下的最终限定 |
第三节 视觉逻辑:退相干效应下的 “心灵之眼” |
第十章 无中生有:由 “量变”到 “质变”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数学危机与 “数象”辩证规律 |
第二节 数学单子 “1”是哲学存在的 “有” |
第三节 阴阳二气的运行是 “有”产生的条件 |
第十一章 “天人关系”八纲十二论 |
第一节 一纲论 “数学” |
第二节 二纲论 “天演” |
第三节 三纲论 “物理” |
第四节 四纲论 “化学” |
第五节 五纲论 “化物” |
第六节 六纲论 “生物” |
第七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一 |
第八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二 |
第九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三 |
第十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四 |
第十一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五 |
第十二节 八纲论“概念” ——错上加错的达尔文进化论 |
第四部分 实践论:共同进化 |
第十二章 生命的修炼:宇宙回收作用下 “贮能”进化 |
第一节 分化与整合:宇宙的进化过程 |
第二节 “全子”理论 |
第三节 层次结构与 “世界空间” |
第十三章 “大危机”与智者的运动方式 |
第一节 零深度:我们生活在 “平地”上 |
第二节 预见的未来:管理好我们的 “环境” |
第三节AQAL与 “四大象限”理论 |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大健康下的 “修生主义” |
第一节 ILP整合式生活练习 |
第二节 身体的 “韬鞘”与 “生命能量”的修炼 |
第三节 觉知当下与 “共同进化” |
结论与建议 |
后记 |
致谢 |
作者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历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参考文献 |
附表: “数象辩证”的元素周期表 |
(5)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的对象、涵盖的内容、方法、目的与意义 |
二、本课题要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
三、对"场"、"空间"理论研究的回顾和现状 |
四、公共艺术、数字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范畴 |
第一章 数字公共艺术场所的异质混合空间 |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不同的数字艺术介入公共场所 |
1.1 真实现实的"场所"、"空间"属性 |
1.2 真实现实的"场所"、"空间"结构 |
1.3 虚拟现实的"场所"、"空间"属性 |
1.4 虚拟现实的"场所"、"空间"结构 |
第二节 混合空间的构成:多种类数字空间艺术的并置 |
2.1 镜像反射:虚拟空间 |
2.2 电脑绘画:摹拟空间 |
2.3 数字影像:复制空间 |
2.4 网络空间:无限游牧 |
2.5 遥在空间:远程操控 |
2.6 音响空间:现实增强 |
第三节 混合空间:数字公共艺术场所的特性体现 |
3.1 增强现实空间:混合空间表现 |
3.2 异质空间:艺术混合展示 |
第二章 数字公共艺术场所的混合现实体验 |
第一节 异质空间:混合现实体验的根源 |
第二节 非"线性"读图:混合现实体验的兴趣取向 |
第三节 "在场"与时间:混合现实体验的"场"性特征 |
3.1 "在场"与非"在场":数字公共艺术体验的自由 |
3.2 "此在":体验的瞬间 |
第四节 "沉浸"、"遥在":混合现实体验的主要方式 |
4.1 "沉浸"式数字公共艺术:混合现实体验的主体 |
4.2 设备条件:"沉浸"式体验的关键 |
4.3 "遥在"式数字公共艺术:"场"与"场"的跨越体验 |
第三章 场所混合现实体验的先在因素 |
第一节 混合现实体验的先在条件 |
1.1 文化环境:体验的"土壤" |
1.2 图像经验:主、客体的统一 |
1.3 性格特征:审美的取向 |
1.4 心理期望:体验的出发点 |
1.5 时代影响:文化的反映 |
第二节 混合现实体验的先在动机 |
2.1 庆典集会:公众体验的"盛宴" |
2.2 消遣娱乐:身心的愉悦 |
2.3 宣泻释放:压力的缓解 |
2.4 身份认同:体验的互动 |
第三节 混合现实体验的先在情绪 |
3.1 情绪类型:影响体验的结果 |
3.2 移情与认同:情境融入 |
3.3 情绪的成因:感知的体现 |
第四章 数字公共艺术"场"的张力 |
第一节 张力:数字公共艺术感染力的体现 |
1.1 张力的本质:两极扩张、双向统 |
1.2 动态:产生张力 |
1.2.1 运动:产生张力 |
1.2.2 频闪运动:产生张力 |
第二节 静态动感倾向:包含张力 |
2.1 动感倾向包含张力 |
2.2 能动的知觉活动包含张力 |
2.3 "运动"图式包含张力 |
2.4 形状变形包含张力 |
2.4.1 结构变形包含张力 |
2.4.2 构成要素曲变包含张力 |
第三节 声、光、电、水、火等环境产生张力 |
第五章 "气场":数字公共艺术心物场原理的体现 |
第一节 "气场"理论的由来 |
1.1 历史上驳杂的"气"论 |
1.2 西学中用的"气"论 |
第二节 "气场"张力:心物场的客观反映 |
2.1 张力产生于心理场 |
2.2 张力产生于物理场 |
2.2.1 张力产生于环境场 |
2.2.2 张力产生于同质场、异质场 |
2.2.2.1 "场"的平衡与失衡 |
2.2.2.2 "场"的低凹与突显 |
第六章 数字公共艺术"场"性的审美"光晕" |
第一节 审美的嬗变:艺术"光晕"的转向 |
第二节 仿像、拟像:数字公共艺术"光晕"的体现 |
结论 |
参考书目录 |
致谢 |
(6)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 ——以江苏沿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海滨生态旅游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发展回顾 |
一、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 |
二、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三、 海滨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四、 结论 |
第二节、 海滨生态旅游的涵义与特点 |
一、 海滨生态旅游的涵义 |
二、 海滨生态旅游的特点 |
第二章、 海滨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海滨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概述 |
第二节、 海洋科学理论与海滨生态旅游发展 |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与海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海滨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 |
第五节、 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海滨生态旅游发展 |
第六节、 清洁生产理论与海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七节、 环境经济学理论与海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
第八节、 旅游系统理论与生态旅游系统模型 |
第三章、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
第一节、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
第二节、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及其评价 |
第三节、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四节、 旅游市场分析与生态型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 |
第四章、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 |
第一节、 区域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与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 |
第二节、 海滨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开发研究 |
一、 海上生态旅游 |
二、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
三、 海滨森林生态旅游 |
四、 沿海地区旅游城市化与城市生态旅游 |
五、 海滨乡村生态旅游 |
六、 海滨其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
第三节、 江苏海滨区域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 |
一、 旅游地的空间布局的一般模式 |
二、 江苏海滨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
第四节、 海滨生态旅游地形象推广模式与旅游市场营销 |
一、 海滨生态旅游地形象推广模式 |
二、 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市场营销 |
第五节、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
一、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 |
二、 江苏海滨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措施 |
第五章、 海滨生态旅游案例研究——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构想 |
第一节 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
第二节 江苏海滨湿地国家公园的建设构想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 [1]看不见的建筑──空旷骨架无机化合物[J]. 陈接胜. 大学化学, 1995(06)
- [2]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D]. 魏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几种钒磷酸盐孔道化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D]. 安建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4]武术修生论[D]. 张平安.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
- [5]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 蔡顺兴. 上海大学, 2011(12)
- [6]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 ——以江苏沿海为例[D]. 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
标签: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