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通货膨胀 确保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潘长春[1](2017)在《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与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有关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始于2014年10月的此轮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和2015年末期的本轮房价周期已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繁荣衰退、历时长度,峰谷落差均可能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错配,值得我们予以充分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周期匹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货币政策在调控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具体而言,全文研究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本文在第1章中系统地对金融周期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金融周期是指金融活动受到自身内部冲击或外部冲击时,通过金融体系传导从而形成的持续性、周期性的变化。随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者多是从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两个角度对金融周期展开研究,其中就价格周期而言,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是最常用的两种周期指标测度;而就金融稳定周期而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采取合成指数法进行指标构建。随后,全文研究按照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这两大测度进行系统性展开。第2至4章主要是刻画金融价格周期、实体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解析我国14-15年的股票热以及15年末期伊始的房产价格繁荣等典型化事实提供重要了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随后,从5章开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周期研究,第5章是我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而第6章采用TVP-VAR模型刻画了金融稳定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间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这两章的研究,为研究者全面地理解近10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和实体经济、政策调控间的关联性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总的来看,全文研究得出以下几部结论:首先就金融价格周期研究来看,在房产价格调控的过程中,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发达地区,信贷规模在有效调控房价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协同特征。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区域房产价格调控并未体现出明显效果,这说明,政府和有关部门若想使房产价格处于理性区位,其根本仍应从直接的信贷调控入手。第3章,从金融价格周期的另一重要测度--股票价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理性投资者的假设之下,股票市场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投机性泡沫,并且股票市场中的理性泡沫还具有自我增长的特性。而就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经验而言,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泡沫的积蓄与破裂时期呈现出按时间段集聚的现象。其中2005-2007年以及2014-2015年,我国股票价格出现了两轮典型性泡沫破裂与泡沫积聚,引致了较高的金融风险。随后,本章对股票价格泡沫的特性及其延展性进行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出现过的两轮资产价格泡沫仍属于理性泡沫,但是由于泡沫的产生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并且会不断修正投资者的预期,因此通常具有长记忆性,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同时也会给政策调控带来软约束。最后,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引导作用始终有效,但是却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连续使用降准与降息策略引导资产价格修正与实体经济复苏,这使得政策调整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第4章不再对金融价格指标进行区分,采用托宾的Q以及DSG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具有调控力度强,回归期较长的特点。这表明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控能够有效的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馈,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应注意利率对资产价格水平的长期影响,从而更好的调控资产价格水平,熨平资产价格波动,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第5章伊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本章筛选了14个包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机构脆弱性、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的核心指标拟合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数,结果发现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凸显了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与15年我国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后,第6章在这一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时变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其中在次贷危机以前,二者的相关性较弱,而在次贷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而经济增长也能够在中长期内有效地提升金融稳定性,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显着增强。这说明,在当前系统性紧缩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下,治理金融风险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特征。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二者的协调处理,从而在根本上确保经济增速在中高速上形成阶段性增长收敛,统筹经济增速换挡、政策刺激消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风险防范,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在新常态时期内逐渐形成局部稳态。
尹彦辉[2](2019)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特征选择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其调控目标。然而,.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倚仗单独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很难发挥预期作用,而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面临人口红利消失、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深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研究,高效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多数学者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DSGE模型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协调效应的研究。其中,传统IS-LM模型从宏观经济均衡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总量分析,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模型中皆为外生,缺乏对政策间内生作用机制的刻画。另外,使用DSGE模型进行政策研究时,以坚持各种市场出清规则建立一般均衡,而完全出清规则并不符合政策分析模型所要求的“经验基础”;同时,DSGE模型中设定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服从既定的政策规则(如泰勒规则与严格的财政预算平衡规则),因此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研究并未体现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协调机制。有鉴于此,为更准确地刻画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作用机制,分析协调机制下的政策效应变化,为加强政策间协调配合提供理论支撑,文章结合中国实际经济特征,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为了刻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内生作用机制,首先,文章引入内生的政府支出政策,并建立由利率与财政赤字率共同决定的货币供应量方程,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了扩展;其次,对包含内生政策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化处理与参数校准;最后,对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进行了政策模拟,研究发现,如果中国在2008年选择适当提高利率的稳健货币政策和降低财政赤字率的适度紧缩财政政策的组合可避免在2009年发生通货紧缩。第二,鉴于IS-LM模型仅从宏观视角出发,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为了避免卢卡斯批判,文章借助具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DSGE模型研究政策协调效应。另外,鉴于现阶段中国“群体发展不平衡”和财政政策规则设定较为笼统的现状,构建了考虑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细化财政政策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从而更好地拟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首先,对基准模型中“减税降费”财政政策的经济机理进行分析,考察外生的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消费、就业、工资水平以及收入再分配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效应。其次,为了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联动性特征,假设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对彼此做出互动的内生响应,以考察在协调机制下各自政策效应所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消费税、劳动税和资本税的减税措施,短期均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对异质性家庭的消费结构、投资决策以及就业意向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程度上则有所不同。政府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增加,短期也有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作用。在“双宽松”的协调机制下投资性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明显提升,虽然税收政策效应无明显变化,但综合来看,协调机制发挥了“政策放大器”的作用,提高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能够使政策更快地达到预期目标。第三,为了体现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识别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拟合协调机制下的政策效应并分析社会福利损失,文章将博弈行为引入D S G E分析框架,在社会福利损失最小化目标下,通过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不同的博弈形式刻画合作与非合作的协调机制,进而得到相应的政策规则,识别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政策协调机制,并基于模拟分析结果提出最优政策选择和政策组合的建议。首先,通过引入纳什非合作博弈和卡特尔合作博弈行为,构建两部门博弈的DSGE模型,分别得到两种协调机制下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的政策规则。进一步地,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中国化”的修正和校准,模拟分析了两种政策在协调机制(非合作博弈及合作博弈)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波动效应。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稳态结果及方差差异等对比发现:合作博弈的政策协调机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事实;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能够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利于提升决策部门公信力;同时,合作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债务-通缩”及流动性陷阱风险;并且,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合作机制是有效的帕累托改进,能够显着提升经济整体福利水平。
魏阙[3](2020)在《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区间,增速明显放缓,很多隐藏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08-2011年宏观调控目标在“反通胀”和“保增长”之间几次的轮换之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维持物价稳定、防控结构性风险等成为了新时期的核心目标,并从2011年起进入了总体稳健,适时预微调的新一轮货币政策周期。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受制于调控手段和调控目标,总体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因通货膨胀压力而做出方向上的调整,只能通过“微调”的方式化解通货膨胀系统性风险。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使得通货膨胀压力不断累积,成为近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之一。在当前形势下,寻找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足够有效的通货膨胀管理工具的需求迫在眉睫。许多国家的经济运行经验表明,通过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间接管理通货膨胀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案。与“客观”存在的通货膨胀指标不同,通货膨胀预期指标是经济参与者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化的“主观”判断。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既会受到公众主观心理特征的影响,又会受到客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监测将有助于提前预警通货膨胀可能出现的异常波动,从而有利于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我国目前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重视不够,仍未建立起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统计、监测、管理体系,这也就导致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严重不足,通货膨胀预期一直难以得以有效管理。而且,国外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经验无法匹配我国公众的心理特质,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我国实践。这就导致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过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我国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新常态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管理工具和管理效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建设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问题。首先,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动态特征和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理论综述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一些国家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可以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基于方差分解、频谱分析、VAR模型、EMD分析等方法对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在通货膨胀预期周期驱动要素识别、成分分解的理论研究和模型分析上取得一定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周期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为12.5季度,短周期为4季度;城镇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受到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大,受家用电器、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小;通货膨胀预期、食品烟酒价格、衣着价格、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和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且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价格因素变动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对食品烟酒类价格的监测和管控将有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除价格因素外,部分非价格因素呈现出与通货膨胀预期相似的周期性特点。在短期和长期均与通货膨胀预期一致的指标主要是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接下来,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建立了空间杜宾模型(SDM)对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进行的考察结果表明:综合前瞻和后顾定价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省级层面上也是适用的,各省通货膨胀与历史通货膨胀、产出缺口、通货膨胀预期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各省通货膨胀的形成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均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向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的特征,且通货膨胀并非仅受本省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还会受到地理或经济上相邻或相近省份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省通货膨胀预期升高将会影响本省及周边省份的通货膨胀水平。无论在长期上还是在短期上,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溢出效应均显着为正,说明这些要素都对通货膨胀产生了稳定、正向的影响,且这些要素对外省的影响要大于对本省的影响。随后,基于我国省级通货膨胀预期面板数据对区域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发展之间门限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省级层面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预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重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联。通货膨胀预期大于0.56%且小于1.41%时,通货膨胀预期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当通货膨胀预期处于1.29%和1.42%之间时,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到达峰值。从门限效应分析结果和各省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分布来看,我国七成以上的省份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促进经济发展,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设置在1.4%左右是合理的。之后,除了更加清楚地认识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以外,选择有效的经济政策工具、制定可行的经济政策目标、施行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从而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也是研究目标之一。通过建立TVP-SV-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变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价格型货币政策、政府购买型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时变性较弱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呈现随时间逐渐减弱的趋势。总体来说,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作用有所降低。在货币政策工具中,无论是从效果的可控性来看,还是从效果的稳定性来看,价格型政策工具更适合于调控通货膨胀预期;在财政政策工具中,政府购买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不确定性强,可控性差。相比较而言,转移支付更适用于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最后,基于DSGE和M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影响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作用效果稳定且影响可控。央行沟通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联是双向的,央行会根据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调整沟通内容,以实现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与无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相比,包含央行沟通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可以缓释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波动性,同时还可以减少噪声信息对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瞬时影响。总的来说,央行沟通是一种很好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另外,非官方信息、虚假信息、无关信息等“噪声”信息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瞬时影响效果要大于央行沟通,如果不能降低市场上无关噪声的冲击,央行沟通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效果就会被削弱甚至抵消。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裴圣军[5](2014)在《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综合,奠定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提倡的中间道路理念更是成为世界各国制订宏观与微观经济政策、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价值原则。笔者认为这次综合是建立在马歇尔与凯恩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不仅仅是经济史上前两次综合(穆勒和马歇尔)的简单延续,而且应理解为现代性危机之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向伦理学母体的回归。何种价值取向与伦理精神促发了这次回归?它建立在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之上?它所秉持的中间道路理念是否能够成为我们拓展现代经济伦理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次回归主要回答了现代经济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的哪些经济伦理问题?从自由主义内部和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来,这次回归是否成功,有何得失?为了厘清蕴含于萨缪尔森经济体系中的哲学思想、伦理精神、价值取向以及经济伦理研究方法论,把握西方主流经济伦理思想,本文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遵循诠释学原则,对萨缪尔森的经典着作进行深度解读,并通过与国内外经济伦理理论的比较研究,力图达至一种“视域融合”,借以拓展我国经济伦理的研究维度,深化学界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认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经济伦理的价值支持。具体而言,分五章来展开论述:在第一章中,本文拟从萨缪尔森治学理念中的犹太精神与新教伦理,结合其个人经历来论述萨氏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在第二章中,本文拟从萨氏经济理论的发生机制、理论镜像以及精神实质等方面来探寻其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点。在第三章中,本文拟从自由观、效率观以及公平观来阐述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第四章中,本文拟从消费伦理、交易伦理以及分配正义等三个问题来阐述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伦理思想。在第五章中,本文拟从金融、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三个问题来阐述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伦理思想。最后,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萨缪尔森的经济伦理思想从理论意义、价值批判以及当代价值等三个方面做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李圣君[6](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刘达禹[7](2016)在《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文中提出相机抉择型(Discretion)货币政策和规则型(Rule)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两种重要手段。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实际经济状况进行解读与判断后,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应急性调整措施。然而,由于名义利率的相机抉择调整不具有系统性,因此,其将大幅降低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与公信力,这会导致公众无法形成连续稳定的政策预期,从而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相比而言,规则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预先设定相应的政策调整机制,并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后,按照事先设定的政策机制进行名义利率调整。此时,这种政策承诺机制将对公众预期产生系统性影响,并对中央银行的“机会主义”和“短视行为”形成约束,从而使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增强,进而实现通过小幅调整来熨平经济波动的目的。由此可见,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经济参与者识别货币当局政策操作的客观规律,从而加深对经济状况的理解、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同时还有助于货币当局增强其政策操作的透明性与公信力,继而改善其政策调控效果,并最终实现控制通胀水平、降低产出波动和维系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目的。实际上,有关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接连的降准降息操作以及货币数量论失效等观点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二者间的关联机制与勾稽关系。此外,自美联储与欧洲央行陆续开始实施“零利率下界”与“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一场新型的货币主义革命也已开始在全球上演,有限的汇率波动与无限的信用扩张之间势必会累积结构性矛盾,并终将通过影响产出、通胀与资产价格等方式改变一国的货币供给与利率调控。有鉴于此,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重新审视了我国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并按照“问题的提出→事实的描述→理论的推演→理论的检验→理论的拓展→理论的模拟→现实的总结”这样的逻辑架构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部分结论:本文的第一章系统地给出了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概念,并详细地介绍了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随后按照“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经典研究→现代衰退周期的出现及二者间的新型作用机制→中国典型经济波动阶段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这种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脉络系统地梳理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经典文献,最后给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中,笔者则是系统地对比了现阶段与1996年经济“软着陆”时期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并对本轮经济周期的持续期进行了估计,同时测算了在当前世界宏观经济环境下,来自世界经济的外生冲击对我国总产出增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十二五”后期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将形成新一轮“软着陆”,并且本轮经济“软着陆”的平面将明显低于上次,此外,本轮“软着陆”后的持续期将显着延长,这将直接影响“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格局。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态势及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后,全文研究开始步入其核心部分。第三章中,笔者采用TVP-VAR模型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内来自世界经济增速变动的外生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增速的影响,并对1996年以来名义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与信贷供给变动在熨平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与检验,结果发现:世界经济景气变动的影响仅具有短期效应,它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与我国经济转型的相关性较弱,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仍把工作重心着力于自身发展。而就货币政策调控的异质性特征而言:现阶段采取改变广义货币供给的方式熨平经济波动将会面临远期福利成本约束,而适度的名义利率调整和信贷供给先行则是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第四章至第五章主要是系统地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与计量检验。其中,第四章是货币政策成本专题研究,本章在中央银行线性福利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引入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的指数项,并对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的非对称性特征和惰性特征进行了检验和识别。随后采用基于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刻画了名义利率对不同质通货膨胀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结果发现:中央银行在通货紧缩时期的政策调控力度将显着增强,而就“新常态”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坚持“总量平衡、适度从紧、适时微调和定向着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针,从而为经济增速托底,也为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和改革留出必要时间。第五章则是将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国际对比,本章对中美两国货币当局在“大缓和”、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时期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多重门限效应检验,发现中美两国货币当局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名义利率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偏好。其中,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两国货币当局的名义利率调整均具有规避通货膨胀偏好,而当经济处于紧缩期时,其货币政策操作则会向产出缺口倾斜。随后,为进一步识别“现代衰退”时期美联储名义利率调整对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本章采用LT-TVP-VAR模型对新凯恩斯框架下的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进行再估计,结果发现:在应对本次“现代衰退”冲击的过程中,仅通过名义利率调整已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扩张作用。若想有效抑制经济持续下滑态势还需要前瞻指引、扭曲操作与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从而提振经济活力,以期拉动经济增长。第六章伊始至第七章截止则进入了本文的理论模拟环节,其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针对当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六章中,笔者构建了包含资产价格及市场异质交易者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随后利用校验分析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资产价格错位采取的应急反应是其在无法实时监测证券市场运行状况时的次优选择。此外,相比于对资产价格错位进行事后干预的利率规则,考虑了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还会促使经济系统达到兼具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理性预期均衡。因此,货币当局应高度注重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指引作用,从而为公众树立稳定的政策预期,并确保其政策操作的有效性。第七章则是在第六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本章首先对经典的“托宾Q”理论进行修正,将资产的基础价值与投机价值进行分离,继而将含有资产基础价值的前瞻性利率规则纳入至DSGE分析框架,随后对这一问题展开必要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名义利率调整能够有效促进资产价值修复进而拉动实体经济复苏;而近期我国呈现出资本市场活跃但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错配;此外,我们仍不应忽视资产价格巨幅波动给金融体系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使用上,货币当局应高度重视事前的政策疏导,以防投资者对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整进行过度解读,从而在发挥货币政策良性指引功能的同时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第八章是本文的最后一个研究章节,笔者以TVP-FA-VAR模型和能够代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数据指标为基础,详细地对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诠释,结果发现:无论是价格调整亦或是货币供给变动都会对产出波动产生明显的平抑作用,其中产出对价格调整的反应更为直接,并且收敛较快,而广义货币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其效果更多地取决于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其已不宜作为监测指标来测度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姜龙[8](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中央央行职能以来,中国的货币调控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单一目标”与“多重目标”之间交替切换和协同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日渐成熟。经济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和“稳物价”等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界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VAR拓展和混频动态因子等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第1章和第2章。论文第1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进行重点介绍,重点理解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论文选题的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论文第2章在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基础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动态有效性等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部分: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论文第5章和论文第6章。论文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本章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冲击极值、短期效应等指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进行脉冲分析,并通过将预期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初步讨论预期管理可能存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向调控效应。论文第4章为“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具有混频数据处理能力的MF-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混频检验,进一步运用时变动态SV-TVP-FAVAR模型考察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从而论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化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引出关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的计量检验。论文第5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基于长短期松紧指标测算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指数,并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之间的关系论证。论文第6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章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第7章主要是对前文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总结,并在研究结论和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和学术研究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后续学术研究展望。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工具选择理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货币政策操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货币政策能通过特定传导机制调控政策当局的预设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着,一直都是货币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新形势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付卫艳[9](2014)在《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有关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依存关系的研究逐渐引起各国政府、货币当局以及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展开,金融体系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发突显。优化资源配置、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等都是其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探究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宏观审慎监管改进、金融发展速度控制以及经济周期拐点预测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长期以来,对于宏观经济分析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而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通常以内生增长论作为理论框架进行展开,主要理论观点可以归为如下两类:第一类认为信贷周转加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是金融系统在经济运行中举足轻重的原因,它起到了重要的资金融通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King and Levine,1993;Beck et al.,2000);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信贷周转过快会存在较大风险,运用不当甚至会诱发货币危机(Demirgü-Kunt and Detragiache,2000;Schneider and Tornell,2004),而货币危机的爆发又会导致经济衰退。正是由于这种金融发展的“双刃剑”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金融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很多担忧和质疑。于是为了缓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人们开始逐渐将金融稳定作为一种约束条件来加以引入。而有关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相关研究学术界同样尚无定论。其中以Gai, Jenkinson和Kapadia (2007)为代表的学者们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体系已日臻成熟,各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合理运用和金融创新的出现能够有效地分散非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使金融体系的运转更为稳定;然而还有许多学者认为金融发展未必会对金融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Mishkin (1998)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宜实行汇率盯住型的货币政策,因为盯住汇率制度会增加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从而造成金融不稳定,进而诱发银行挤兑风险乃至金融危机。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两类推断。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速度加快有助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而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过快会诱发金融脆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实体经济增长。基于以往相关研究结论可以看出,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并不能够用简单的线性依存关系来进行描述,三者间的交互影响机制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文本以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作为方法主线,探究样本期间内三者间的非线性关联机制,进而识别出不同信息时点(如经济过热期、金融危机期以及“现代衰退”期等)上三者间关联机制的转变。首先,本文选用了门限选择模型用于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当以收入增长率作为门限选择指标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关联。具体表现为:当收入增长率高于10.3133%时,金融发展会显着促进经济增长;而当收入增长率低于10.3133%时,二者间不具有显着的关联,这意味着当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利好,工资水平较高时,人们更倾向于风险理财,追求高额投资回报;而当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回落时,人们普遍选取储蓄等稳健的财富累积方式。随后,本文使用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样本期间内经济增长与金融脆弱性的关联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的确存在两种不同区制。其中金融危机期间主要集中于高波动区制,并且在不同区制中,经济增长与金融机构脆弱性指数的依存关系将出现结构性转变。在低波动区制内,金融机构脆弱性指数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同向变动关系,这说明在这一区制内进行宏观调控时,要注重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间的权衡取舍;而在高波动区制内,金融机构脆弱性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反向依存关系,这意味着在这一区制内,维持宏观金融稳定和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的调控目标高度耦合,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加强二者间的协同效应,二者间的变化不存在制衡关系。此外,本文使用平滑迁移模型(STR)重点测度了金融危机前后,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是否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当以广义货币供给M2同比增速作为金融发展度量指标时可以发现,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样本期间内的确发生了结构性迁移,而结构迁移时点恰好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期间,并且在金融危机过后,金融脆弱性指数对金融发展的反应较金融危机之前显得更为敏感。最后,为了更好的说明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三个指标建立VAR模型,并利用冲击反应函数探究三者间的作用机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就全样本期间的均衡状态而言,长期内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两个因素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反映并不显着,而就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来看,长期内金融稳定对金融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并不是金融稳定的必然原因。
王毅[10](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提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二、抑制通货膨胀 确保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通货膨胀 确保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金融周期概念 |
1.2.1 金融周期概念的提出 |
1.2.2 金融价格周期和金融稳定周期的区分 |
1.3 金融周期相关理论回顾 |
1.3.1 金融周期理论主要思想 |
1.3.2 信贷约束机制理论 |
1.3.3 房地产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3.4 股票价格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4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1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2 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3 金融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创新点和全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调控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2.1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周期调控效应的相关研究回顾 |
2.1.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总体影响的研究回顾 |
2.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
2.2 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差异的聚类分析 |
2.3 房地产价格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静态关联性分析 |
2.4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和经济周期调控异质性特征研究 |
2.4.1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的区分与度量以及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1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识别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3.2 股票市场中投机性泡沫度量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1 股票价格决定的理论预期模型 |
3.2.2 计量模型设定 |
3.3 股票价格中投机性泡沫成分的识别与动态特征分析 |
3.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3.2 模型参数估计 |
3.3.3 沪深300指数泡沫成分的阶段性划分 |
3.4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基础 |
3.5 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5.1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
3.5.2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5.3 模型估计结果与脉冲响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价格冲击、经济系统稳态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的理论假说 |
4.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依性的理论模拟 |
4.2.1 家庭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2 企业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3 中央银行部门的决策行为 |
4.3 模型的均衡及对数线性化 |
4.4 模型的对称稳态及对数线性化结果 |
4.5 模型的参数校准及估计 |
4.5.1 数据选取及处理过程 |
4.5.2 模型参数的取值校准 |
4.5.3 部分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4.6 资产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4.7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性检验 |
5.1 合成金融指数的研究回顾 |
5.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基础指标的选取 |
5.3 金融稳定指数的拟合方法及其构建 |
5.4 金融稳定周期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
5.5 结论 |
第6章 我国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 |
6.1 金融稳定与经济周期匹配关系的相关研究回顾 |
6.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区制转换特性 |
6.3 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时变研究 |
6.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TVP-VAR模型估计结果 |
6.3.2 时变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策协调理论研究综述 |
1.2.2 政策协调实证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结构和创新性工作 |
1.3.1 论文研究结构 |
1.3.2 创新性工作 |
第2章 政策协调研究的理论模型 |
2.1 货币政策理论 |
2.2 财政政策理论 |
2.3 IS-LM模型 |
2.4 DSGE模型 |
2.4.1 模型构建 |
2.4.2 模型求解 |
2.4.3 模型识别 |
2.4.4 模型参数估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扩展的IS-LM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扩展的IS-LM模型构建 |
3.2.1 产品市场模型 |
3.2.2 货币市场模型 |
3.3 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 |
3.4 政策协调的模拟分析 |
3.4.1 参数校准 |
3.4.2 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SGE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准模型构建 |
4.2.1 家庭 |
4.2.2 劳动力市场 |
4.2.3 厂商 |
4.2.4 政府 |
4.2.5 均衡系统 |
4.3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4 基准模型下政策效应分析 |
4.5 协调机制下政策效应分析 |
4.5.1 政策规则设定 |
4.5.2 政策效应模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ame-DSGE模型的政策协调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2 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2.1 基准模型构建 |
5.2.2 纳什均衡下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2.3 卡塔尔均衡下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
5.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5.3.1 参数校准 |
5.3.2 纳什均衡下政策协调模拟分析 |
5.3.3 卡特尔均衡下政策协调模拟分析 |
5.3.4 均衡比较与经济福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不足和展望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制 |
2.2 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 |
2.3 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 |
2.3.1 传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
2.3.2 现代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工具 |
2.4 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常用测算方法 |
第3章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特征 |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2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性研究 |
3.2.1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数据的测算 |
3.2.2 基于“谷-谷”划分法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及特征 |
3.2.3 基于频域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周期 |
3.3 通货膨胀预期的驱动机制研究 |
3.3.1 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周期性的价格因素 |
3.3.2 价格因素对通货膨胀预期波动的贡献 |
3.3.3 价格因素对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
3.4 非价格因素与通货膨胀预期周期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4章 中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空间特征 |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4.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实现的再检验 |
4.2.3 通货膨胀预期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
4.2.4 空间面板模型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5章 我国区域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最优目标选择 |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5.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1 理论模型分析 |
5.2.2 门限面板模型的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稳定性检验 |
5.3.2 实证分析及最优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的选择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6章 宏观经济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时变性研究 |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6.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6.2.1 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统计和平稳性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6.3.2 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
6.3.3 财政政策工具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调控效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第7章 央行沟通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7.2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研究 |
7.2.1 DSGE模型的构建 |
7.2.2 央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目标数据的测度 |
7.2.3 参数的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7.2.4 脉冲响应分析 |
7.2.5 无央行沟通DSGE模型分析 |
7.3 基于MS-VAR模型的研究 |
7.3.1 MS-VAR模型的构建 |
7.3.2 数据选取和平稳性检验 |
7.3.3 估计结果 |
7.3.4 脉冲响应分析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与政策启示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心路历程 |
一、自由的困惑: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发生 |
二、干预的可能: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转向 |
三、有限的折衷: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性精神 |
一、新教伦理成就萨缪尔森的商业智慧 |
二、犹太精神促使萨缪尔森恪守契约伦理 |
三、科技理性奠定萨缪尔森的学术旨趣 |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救世情怀 |
一、萨缪尔森对历史正义的敬畏之心 |
二、萨缪尔森对学术使命的自觉践履 |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
第二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方法论 |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发生机制 |
一、美国经济政策的伦理变迁对萨氏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影响 |
二、世界经济伦理的发展趋势对萨氏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启发 |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总体性原则 |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理论镜像 |
一、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方法论之争的伦理内涵 |
二、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方法论的伦理根基 |
三、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方法论的价值重构 |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方法论的精神实质 |
一、中庸之道与经济学方法论之逻辑进路 |
二、中庸之道与功利主义发展之理论脉络 |
三、中庸之道与萨缪尔森构建现代经济伦理的理想境界 |
第三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三重面相 |
一、萨缪尔森视域下的自由、理性与传统 |
二、产权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一 |
三、经营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二 |
四、贸易自由:萨缪尔森自由伦理的面相之三 |
第二节 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三维透视 |
一、财富的生产: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一 |
二、福利的权衡: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二 |
三、自由的发展:萨缪尔森效率伦理的维度之三 |
第三节 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三个向度 |
一、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测度、根源及其实施主体 |
二、经济机会: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一 |
三、收入分配: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二 |
四、社会福利:萨缪尔森公平理念的向度之三 |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现代政府之间的伦理规则 |
一、从政府失灵看自由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二、从市场失灵看政府干预的不可或缺性 |
三、市场与政府的分工合作与良性互动 |
第四章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伦理思想述要 |
第一节 萨缪尔森消费伦理思想 |
一、萨缪尔森对人类消费行为的道德检审 |
二、人类消费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 |
第二节 萨缪尔森交易伦理思想 |
一、市场交易的伦理准则 |
二、交易伦理的实现机制 |
第三节 萨缪尔森分配正义思想 |
一、不公平与分配正义 |
二、机会公平与分配正义 |
三、市场、政府与分配正义 |
第五章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伦理思想拾粹 |
第一节 萨缪尔森金融伦理思想 |
一、萨缪尔森对现代金融生态的道德评价 |
二、萨缪尔森对现代金融伦理的宏观建构 |
第二节 萨缪尔森就业伦理思想 |
一、充分就业目标的道德意蕴 |
二、保障充分就业的伦理路径 |
三、政府就业政策的价值抉择 |
第三节 萨缪尔森货币伦理思想 |
一、现代货币生成的伦理意义 |
二、通货膨胀的伦理风险 |
三、控制通货膨胀的道德抉择 |
第六章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解析 |
第一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竞争性市场是否可能? |
二、萨缪尔森对自由放任的道德批判 |
三、萨缪尔森对古典竞争的伦理诠释 |
四、萨缪尔森对社会正义的理性思辨 |
五、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启蒙意义 |
第二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价值批判 |
一、市场经济主体的反伦理特征 |
二、市场经济伦理关系的物化 |
三、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的价值扭曲 |
第三节 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建构保护劳动权益的长效机制 |
二、完善规范资本运营的市场伦理 |
三、强化制约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发展脉络 |
1.2.1 货币数量论的产生与发展 |
1.2.2 Mc Callum规则的演化历程 |
1.2.3 Taylor规则的发展历程 |
1.2.4 拓展的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及其应用 |
1.3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1 现代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
1.3.2 货币政策成本、货币政策最优反应函数与规则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研究综述 |
1.3.3 含有资产价格要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1.4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
第2章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软着陆”态势与持续期估计 |
2.1 理解中国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 |
2.2 中国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
2.3 不同历史时期内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数字化特征 |
2.4 中国现代经济周期的趋势水平及其持续期估计 |
2.4.1 双区制经济周期持续期模型的估计原理与构建 |
2.4.2 MS均值模型和MS-AR模型估计结果 |
2.5 本章结语 |
第3章 中国典型经济波动时期内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世界经济周期变动的经验分析 |
3.1 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我国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分析 |
3.1.1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依性的典型化事实及其理论思辨 |
3.1.2 世界经济景气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影响的传导路径分析 |
3.1.3 国际宏观调控模式分化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
3.2.1 TVP-VAR的建模机理 |
3.2.2 TVP-VAR的参数估计 |
3.3 异质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性检验 |
3.3.1 世界经济周期变动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特征与短期预测 |
3.3.2 名义利率调整逆周期调控作用的有效性检验 |
3.3.3 货币供应量调整的时变特征及其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结语 |
第4章 货币政策成本的非对称性及其动态调控模式研究 |
4.1 中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典型化事实” |
4.2 货币政策最优反应机制的理论分析 |
4.3 中央银行偏好的非对称性及惰性检验 |
4.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3.2 最优利率反应函数估计 |
4.4 我国货币政策反应机制的动态路径识别 |
4.4.1 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演变路径 |
4.4.2 新凯恩斯理性预期框架下的TVP-S-VAR模型 |
4.4.3 基于通胀缺口变动的利率动态调整路径 |
4.4.4 基于通货膨胀盯住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结语 |
第5章 中美经济周期与规则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对比研究 |
5.1 “大缓和”、经济“软着陆”与“现代衰退” |
5.2 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非线性关联机制的研究进展 |
5.3 中美非线性泰勒规则的再估计 |
5.3.1 带有利率平滑意愿的泰勒规则模型 |
5.3.2 多重门限选择模型在泰勒规则拓展中的应用 |
5.4 基于LT-TVP-VAR模型的货币政策时变反应机制分析 |
5.4.1 LT-TVP-VAR模型的参数估计 |
5.4.2 基于理性预期框架下的中美货币政策动态潜在门限因子模型构建 |
5.4.3 中美时变系数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反应机制分析 |
5.5 本章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资产价格错位、经济系统均衡与规则型货币政策 |
6.1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研究梳理 |
6.2 包含资产价格因素与异质交易行为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
6.2.1 加入资产价格因素的CGG模型 |
6.2.2 资产定价模型 |
6.2.3 含有资产价格要素的规则型货币政策 |
6.3 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利率规则模型及其经济性质 |
6.3.1 股票市场中无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
6.3.2 事前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体制与存在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
6.3.3 事后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体制与存在技术分析交易者的情形 |
6.4 事前干预与事后调整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拟与效果评价 |
6.4.1 校验参数选取 |
6.4.2 市场交易者同质情形下的货币政策模拟 |
6.4.3 事前管理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模拟 |
6.4.4 事后干预资产价格错位的政策模拟 |
6.5 本章结语与政策启示 |
第7章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规则 |
7.1 资产价格错位与货币政策调控关联机制的文献综述 |
7.2 托宾Q理论的估值修正及其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7.2.1 经典的“托宾Q效应”与降息调控的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7.2.2 改进的“托宾Q理论”及其数值修正 |
7.2.3“修正的Q值”在我国经验研究中的近似处理 |
7.3 含有“基本面Q值”的DSGE模型框架 |
7.3.1 家庭部门 |
7.3.2 企业部门 |
7.3.3 中央银行 |
7.3.4 稳态条件与系统求解 |
7.4“利率调整→估值修复→经济复苏”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的计量检验 |
7.4.1 参数校准 |
7.4.2 稳态条件下利率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识别 |
7.4.3 基于可变利率平滑意愿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研究贡献与经验启示 |
第8章 规则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动态调控效应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冲击 |
8.1 TVP-VAR族模型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
8.2 TVP-FA-VAR模型的估计原理及其冲击反应函数 |
8.2.1 TVP-FA-VAR模型的基本构架 |
8.2.2 TVP-FA-VAR模型的动态因子及其冲击反应函数 |
8.3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因子 |
8.3.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信息概述 |
8.3.2 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因子提取 |
8.4 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动态特征及其方差分解 |
8.4.1 经济周期对异质性货币政策调控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8.4.2 异质性货币政策的方差分解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1——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
后记 2——感恩录 |
(8)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学术进展与文献评价 |
1.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 |
3.1 SV-TVP-FAVAR模型 |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三维冲击效应分析 |
3.2.2 不同阶段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3.2.3 区间替换与稳健性检验 |
3.3 纳入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3.3.1 MF-VAR模型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城乡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
3.3.3 考虑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乡消费的冲击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
4.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4.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性描述与转换过程 |
4.4 不同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4.1 全区间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4.2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1.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 |
5.1.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2 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2.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 |
5.2.2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 |
6.1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
6.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定量测度与特征描述 |
6.2.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特征 |
6.2.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和指标 |
6.2.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 |
6.3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分析 |
6.3.1 总量脉冲响应分析 |
6.3.2 分阶段脉冲响应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
2.1 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基本内涵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理论模型 |
2.3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理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稳定测度与分析 |
3.1 金融稳定评估体系 |
3.2 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度量方法的演化历程 |
3.3 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拟合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 |
4.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理论思辨 |
4.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门限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机构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区制关联性检验 |
5.1 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研究回顾 |
5.2 金融机构脆弱性指标构建及其演化历程 |
5.3 我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迁移性检验 |
6.1 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文献回顾 |
6.2 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计量检验 |
6.3 基于门限选择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研究 |
7.1 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 |
7.2 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四、抑制通货膨胀 确保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潘长春. 吉林大学, 2017(09)
-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 尹彦辉.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3]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动态特征与管理[D]. 魏阙. 吉林大学, 2020(08)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萨缪尔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裴圣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6]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7]规则型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联机制的理论模拟与计量检验[D]. 刘达禹. 吉林大学, 2016(08)
- [8]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D]. 姜龙. 吉林大学, 2020(03)
- [9]金融发展、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与实证分析[D]. 付卫艳. 吉林大学, 2014(03)
- [10]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