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师[1](2020)在《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花苜蓿病害是限制苜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还会加快苜蓿草地的衰退。为查明我国“草都”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苜蓿病害对苜蓿生产的影响,本学位论文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天山镇)对紫花苜蓿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种世界新病害,研究了其病原的生物学、生理学、致病性、侵染循环和对30个苜蓿品种的抗病性,获得如下结果:1.该地区病害有: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苜蓿锈病(Uromyces striatu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briosiana)、苜蓿壳针孢叶斑病(Spetoria medicaginis)和苜蓿根腐病(Fusarium spp.,Paraphoma sp.),共8种,其中茎点霉叶斑病与黑茎病、小光壳叶斑病、壳针孢叶斑病和苜蓿根腐病为最主要的病害。2.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命名与症状:田间3龄植株根腐病的发病率为68%,根皮层中上段变黑、腐烂,根中柱变黄褐色、黑色,腐烂,而植株的地上部分无异常。优势菌为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分离率为77.1%。采用种子接种和幼苗蘸根接种结果均表明该菌为紫花苜蓿的致病菌。根据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利用ITS、EF1-α和TUB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鉴定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其引致的苜蓿根腐病为世界新病害,据此将该病命名为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英文名为Alfalfa Paraphoma Root Rot(APRR)。APRR的典型症状为:主要危害主根中上段,导致根皮层漆黑色、腐烂,根中柱变褐色、腐烂,茎叶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该病的识别要点为:根皮层上着生黑色颗粒物,为其分生孢子器。3.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的危害:影响植株生长和导致种子腐烂。在培养皿上种子上接种1周,幼苗发病率为84%,幼苗死亡;幼苗经蘸根接种4周时,开始发病,接种2个月后,植株发病率达70%,且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但未见植株死亡。4.异茎点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和根异茎点霉的生物学特征:采集自发病田的土壤在温室种植苜蓿种子2月时,植株发病率为60%,病情指数为22.0,表明该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为土传病害之一。纯培养条件下测定结果显示,该菌的菌落在25℃30℃和pH 89条件下生长最好,但高于55℃无法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和pH 7,高于40℃无法萌发。根异茎点霉可利用碳源和氮源较广,在供试的所有碳源和氮源上均可生长。该菌极难产孢,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培养1周时仅在苜蓿根煎液培养基(ARA)上产孢,4周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也可产孢,但在ARA上的产孢量显着高于PDA。5.对30份紫花苜蓿品种温室条件下蘸根接种根异茎点霉后各指标进行测定后发现,草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90%和62.5,而龙威3010、甘农3号和超音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其他多数品种。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龙威3010、巨能2号和甘农3号对根异茎点霉具有较强的抗病性,为高抗品种,而草原3号和公农1号对该病原菌的抗病性较差,为感病品种。
马新[2](2020)在《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苜蓿产业作为宁夏南部山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畜牧业的发展及宁夏早日实现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由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侵染引起的苜蓿褐斑病是影响苜蓿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病害防控对促进苜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P.medicaginis产孢子实体和非产孢子实体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合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明确了参与P.medicaginis有性生殖关键蛋白;观察了P.medicaginis子实体的超微结构;研究了P.medicaginis侵染对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medicaginis产孢、非产孢转录组学研究表明:776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的加工、产能及其转运代谢过程中,差异基因富集通路发现,上调基因主要参与能量供给,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糖类物质的合成,与肽基脯氨酰异构酶、DNA修复蛋白相关的7个基因在P.medicaginis有性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2)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表明:与基因关联到的蛋白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加工,碳代谢,核糖体、氨基酸合成,氧化磷酸化及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通路中。多功能β-氧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合、微管相关蛋白、假定水解酶、2个未知蛋和2个假定蛋白在转录层面和蛋白层面上表达趋势相同,在P.medicaginis的有性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3)P.medicaginis子实体突破寄主组织外露横向开裂,子囊属于无囊盖类型,子囊孢子从子囊顶端的孔口直接释放出。(4)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后,叶片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Ⅱ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速率(ΦPSⅡ)及光化学淬灭系数显着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含量上升,表明P.medicaginis通过降低叶片光系统Ⅱ的原初光化学效率及从天线色素转移到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能力,限制了光合电子的供应,影响了叶片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苜蓿的光合生理代谢。(5)P.medicaginis对苜蓿叶片的侵染类型为半活体营养侵染型。
方婷[3](2019)在《交链格孢引起的紫花苜蓿斑点病抗病品种筛选与抗病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苜蓿斑点病发生严重,经取样鉴定该病害由病原真菌引起。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间抗病感病差异,本论文以21个品种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综合田间试验、实验室离体叶片试验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综合分析,作出抗性评价。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究抗病机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定量PCR仪对紫花苜蓿不同抗性品种响应病原菌不同时间阶段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为之后深入抗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1、分别利用引物ITS1/ITS4和OPA2-1R/OPA2-1F扩增出真菌核糖体ITS片段(547bp)和OPA2-1片段(599bp),经过Genbank 比对结果均为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2、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大田侵染实验的病情指数、离体叶片实验的病情指数和PAL相对酶活性指标进行评价,对21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抗病性强弱的排序分别为英斯特>MT4015>北林201>Tango>威神>皇冠>巨能995>3010>斯贝德>Dryland>4020>巨能2>巨能801>巨能601>巨能7-耐望>维多利亚>巨能7>肇东>耐盐之星>准葛尔>新疆大叶。3、以新疆大叶、北林201、皇冠、耐盐之星为实验材料研究0-18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接菌后O-6d是苜蓿APX、CAT、POD抗氧化酶响应交链格孢菌的关键时间:CAT、APX酶活性降低,可使H2O2短时间内积聚,放大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POD酶活性升高,将清除过高浓度的H2O2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6-18d,APX、CAT酶活性总趋势降低,推测由于持续的环境胁迫,造成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从而影响了细胞内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4、以新疆大叶、北林201为实验材料研究0-72h抗氧化酶基因APX、CuZnSOD、MnSOD和抗病相关基因PAL、NPR1、NPR1L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根据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苜蓿叶片中APX、MnSOD、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不同抗感病苜蓿的MnSOD、CuZnSOD、NPR1、NPR1L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差异显着,推测这些基因参与了紫花苜蓿对链格孢菌的早期抗性反应。
李清清[4](2019)在《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评价及其假盘菌侵染叶片对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提出由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引起的苜蓿褐斑病在世界苜蓿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最有效策略。为了明确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差异,分析不同抗性品种叶表皮气孔、叶片茸毛等物理结构以及不同叶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研究了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其碳氮代谢的影响,旨在为苜蓿抗病性育种、解析病原菌侵染影响苜蓿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40个不同苜蓿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以品种驯鹿病情指数最低、相对抗性指数最高,表现为中抗(MR);WL354HQ、WL298HQ、康赛、SPYDEK等14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在0.20~0.39之间,表现为中感(MS);WL712、WL363HQ、阿迪娜、MF4020等14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在0.10~0.19之间,表现为感病(S);精英、VNS、3015、北方SLT等11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均小于0.10,表现为高感(HS)。通过聚类分析,将40个品种划分为中抗、中感、感病、高感4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相对抗性指数分类结果基本一致。(2)不同品种苜蓿表皮物理结构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气孔密度、气孔开度、保卫细胞大小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与褐斑病抗性之间的相关性不强;茸毛密度与病情指数之间虽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茸毛长度与病情指数间相关系数极小,与褐斑病的抗性无关。(3)不同叶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表明:叶片含水量与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叶位叶片含水量显着最高,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与相对抗性指数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5和-0.3002;中叶位含水量次之,高叶位含水量最小,且都与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强。(4)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其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百分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叶片,蔗糖和果糖百分含量略高于健叶,与健叶之间差异不显着,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不大,差异不显着;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显着升高,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显着下降,且与健叶之间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由此说明,假盘菌侵染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苜蓿的碳氮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李鸿坤,闻铁,赵蕊,项春海,孙娜,刘峄,刘慧芹[5](2019)在《我国苜蓿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近年来中国苜蓿病虫害的发生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方法,以期为苜蓿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依据。
王慧[6](2017)在《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渐成为影响苜蓿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苜蓿黄斑病是新疆伊犁地区苜蓿上发现的新病害,本课题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同时开展了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种子携带真菌常影响种子出苗和传播种传病害,作者针对苜蓿种子携带的抑制种子出苗的几种真菌开展了抑菌药剂筛选及种子处理效果测定。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病菌形态学描述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苜蓿黄斑病的病原鉴定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无性阶段),苜蓿小光壳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Fckl.)H.Schiiepp(有性阶段)。生物学特性测定显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在连续光照时生长最快;菌丝在温度为5℃25℃均能生长,30℃以上不能生长;在pH 311时均可生长,当pH为67时生长较快;致死温度为55℃;较适的培养基为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而最适碳、氮源为淀粉与草酸铵。2.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苜蓿黄斑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都显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然而各药剂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10%苯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佳。3.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这4种种子携带致病菌抑菌效果,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对苜蓿种子携带的4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将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这两种杀菌剂配成8:2、6:4、5:5、4:6与2:8,测定不同复配比例对4种致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分析显示: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比例为2:8时,对致病菌的总体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各为5.59 mg/L、2.718 mg/L、1.856 mg/L、42.429 mg/L。5.采用拌种法测定了7种广谱型杀菌剂(75%百菌清,15%三唑酮,50%福美双,80%代森锰锌,80%多菌灵,70%恶霉灵,10%苯醚甲环唑)对接种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苜蓿种子抑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75%百菌清和50%福美双对接菌苜蓿种子均有显着抑菌作用,且不影响种子萌发。因此,可推荐这三种药剂用于大田生产苜蓿种子处理。
马金星[7](2017)在《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利用潜力分析》文中认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它产量高、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极大的生产利用潜力和研究价值。新疆是我国苜蓿种类分布较多的地区,对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不仅能挖掘我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从中筛选优异紫花苜蓿种质材料,为我国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奠定重要研究基础,还能指导我国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文采用表型、抗逆性和DNA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来自中国新疆的20份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主要形态学特征、主要农艺性状、抗寒性(秋眠性、越冬率)、主要营养成分、耐盐性、抗旱性、以及ISSR、RAPD、SSR 3种DNA分子标记的鉴定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来自中国新疆南、北疆地区的苜蓿种质资源,秋眠性差异较大,来自北疆地区的苜蓿种质资源均被鉴定为秋眠类型种质,大部分种质的秋眠性为1级(3级的只有1份种质),未发现半秋眠类型的种质;但来自南疆的苜蓿材料中,既有秋眠类型种质(1级为主,也有2级和3级的种质),又有半秋眠类型种质(4级和5级种质)。2.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在不同居群之间变异较大。其中,叶面积变异幅度较大,变化范围在0.83-3.10 cm2,种质ChangJi叶面积最大。自然高度的变异位居第二,变异范围在36.20-110.3cm。主要农艺性状指标中,种子产量变异最大,来自阿尔泰的种质AerTai2种子产量最高,达2221.11kg/hm2。种质KuerL总干草产量最高,达38459.22kg/hm2。种质HaBHe的越冬率最高,达98.53%。种质HaBHe、ChangJi、TaChen、XinY2、FuHai、KuerL、HeT、MinF1 植株高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刈割后再生快,越冬率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生产性能优良,可在苜蓿育种或生产中优先利用。3.综合各种质一茬草的粗蛋白、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来看,来自哈巴河的种质HaBHe,同时具有粗蛋白(21.28%)和氨基酸(17.15%)含量高、粗纤维(26.32%)含量低的优良特性,可在苜蓿品质育种中优先利用。4.在PEG或盐胁迫浓度与相对发芽率的回归分析中,三次多项式模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20份新疆紫花苜蓿种质之间耐盐性、抗旱性差异显着,其氯化钠盐胁迫半致死浓度变异范围在0.129%-1.114%之间;PEG胁迫半致死浓度变异范围在4.751bar-13.704bar之间。种质AerTai1抗旱性最强,种质KuerL耐盐性最强。5.SSR、RAPD、ISSR 3种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均表明,来自新疆的紫花苜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发生了较高的遗传分化。但是,不同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出的遗传多样性大小排序不同,而且3种DNA分子标记揭示出的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关性不显着。6.综合比较分析形态特征、农艺性状、营养价值、抗寒性、抗旱性、耐盐性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筛选出优异种质HaBHe。该种质植株较高,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高、刈割后再生速度快,越冬率高,生产性能优良。其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种子萌发期抗旱、耐盐性强,在SSR和ISSR两种分子标记水平上鉴定出的遗传多样性在供试材料中居中等水平,该种质材料在RAPD分子标记水平上表现出的遗传多样性低,反映出其综合性状的整齐一致性,是一份育种和生产利用价值较高的优异紫花苜蓿种质材料,可作为杂交亲本或直接进行紫花苜蓿新品种培育利用。
宋雨阳[8](2016)在《紫花苜蓿40个品种对茎叶真菌病害的抗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甘肃省紫花苜蓿的留床面积达66.33万公顷,居全国之首。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增加,病害成为其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其中常年普遍发生的病害为危害叶片和茎秆的病害。播种抗病品种是防治苜蓿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我国抗病苜蓿品种急缺。为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以便推荐播种,继而以此为优良种质选育抗病品种。本研究以发病率为指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苜蓿病害抗病性评价的分级标准,比较了国内外40个品种对苜蓿茎叶病害的抗病性及包括存活率和草产量在内的品种的综合特性。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自2014年播种至2015年,在永登县上川镇苜蓿试验田发生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Phoma medicaginis)、苜蓿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botryosum)和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5种病害,其中前3种病害发生普遍、危害较大,除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之外,其他病害均主要危害叶片。2、苜蓿霜霉病自返青不久(4月)即发生,5月和8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苜蓿褐斑病和匍柄霉叶斑病在6月开始发生,其中苜蓿褐斑病的发病高峰期在9月,匍柄霉叶斑病无明显的发病高峰,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在8月开始发生;白粉病仅在发生于生长后期。3、在不同品种发生各病害时(发病率大于0),苜蓿霜霉病的植株发病率0.13%98.66%,褐斑病为0.47%100.00%,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为3.47%34.23%,匍柄霉为0.63%40.00%,白粉病为6.67%73.33%。4、供试的品种均高抗(HR)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和匍柄霉;陇东苜蓿、中牧3号和准格尔对霜霉病感病(S),甘农3号和新疆大叶表现抗性(R),其余35个品种均为高抗品种,无低抗(LR)和中抗(MR)品种,92.5%的品种高抗或抗性,3个感病品种均为国内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为:高抗2个品种(中牧3号和准格尔),抗性15个品种(阿尔冈金、德宝、巨能6号、巨能7号等),中抗10个品种(三得利、MF3010、耐盐之星等),低抗9个品种(WL319HQ、甘农3号、MF4010、中牧2号等),感病品种4个(MF4020、MF4030、惊喜和WL354HQ),供试的国内品种占30.00%,其中高抗和抗性的品种中国内品种占41.18%。5、播种次年春季植株死亡率41.73%92.10%,其中甘农6号、甘农4号、甘农1号和中牧2号的死亡率最低。次年6月的干草产量3.075.77吨/公顷,SK3010、巨能2号、三得利、MF4010、MF3010的产量均较高。存活率和产量均高,且抗霜霉病最强的品种为:驯鹿、太阳神、MF3010、WL319HQ、中牧2号、甘农1号、甘农4号和甘农6号。
毕波[9](2011)在《紫花苜蓿褐斑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前人筛选的分子标记的准确性和通用性进行了鉴定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对苜蓿褐斑病抗性鉴定和遗传资源筛选的技术体系,提高抗病检测效率,为抗病基因的克隆和遗传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可靠性高的标记位点,为苜蓿抗褐斑病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抗褐斑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奠定基础,对苜蓿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高效筛选利用和苜蓿抗病育种研究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选取4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材料,先通过人工接种试验,根据病情指数和抗病性分级标准得出,4个品种的抗病性依次为:赛迪>新疆大叶>中苜一号>龙牧801,赛迪属于高抗品种,新疆大叶、中苜一号和龙牧801属于中抗品种,龙牧801的抗病性最低。在4个品种中各筛选出高抗单株10株,病情指数的平均值在2.11-2.29之间,高感单株10株,病情指数的平均值在63.75-75.77之间。4个品种的总体病情指数和抗病性成反比,筛选到的高抗、高感单株的抗病性与4个品种的总体抗病性基本相符。2.运用ISSR、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标记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适用性高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22S450、抗病标记SRAPM3E3R169和ISSR20R750,分子标记检测的符合率在75~85%之间,可用于苜蓿褐斑病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适用性中等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6S640和AFLP38S264,抗病标记AFLP1R206、AFLP16R185和ISSR834R450均在1个品种中显示出差异不显着,仍需在更多品种中验证;适用性差的标记有感病标记ISSR11S750和ISSR22S640,不能作为检测苜蓿褐斑病的可靠指标。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将上述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抗病基因的克隆和遗传图谱的建立提供了可靠性高的标记位点。3.建立抗、感DNA池,通过优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SCAR-PCR主要参数,建立紫花苜蓿SCA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含量为:10×PCR Buffer(Mg+Plus 15mM)2μL,dNTP(TaKaRa,2.5μM)0.2μM,正/反Primer(Sangon,1μM)0.25μM,模板DNA(10ng/μL)20ng,Taq酶(TaKaRa,5U/μL)0.8U,ddH2O 9.24μL。采用梯度PCR确定退火温度,共设计7个退火温度:48℃、50℃、52℃、54℃、56℃、58℃、60℃。扩增程序为:94℃,5min;94℃,30sec;退火温度30sec;72℃,1min;36个循环;72℃,10min。4.在通用性高和中等的与苜蓿褐斑病连锁的标记的基础上,设计了53对SCAR引物,其中ALSR834S-4、ALSR 20-1、ALSS22A-1、ALSS22A-2、AFLP-M1P1-7、AFLP-M2P8-8、AFLP-M5P6-2共7个SCAR标记转化成功,占13.21%。5.设计的3个SCAR-SRAP标记在抗、感单株间均扩出条带,多态性消失。将3个标记的抗、感单株的PCR产物分别进行纯化、克隆、测序,结果发现抗病基因中均存在一个TaqⅠ酶切位点,而感病基因中不存在此位点,成功将SRAP对应的SCAR标记转化为CAPS标记。
曾亮,袁庆华,姚拓[10](2010)在《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的系统调查,结合历年该病发生的历史资料,在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影响该病流行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组建了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流行的预测模型Y=-48.465+0.152X1+0.599X2-0.019X3,并对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进行了检验。
二、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紫花苜蓿概述 |
2.1.1 起源与分布 |
2.1.2 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及草产量和畜牧现状 |
2.2 紫花苜蓿地上病害 |
2.3 紫花苜蓿根腐病 |
2.3.1 分布与危害 |
2.3.2 紫花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及症状 |
2.3.3 紫花苜蓿根腐病的防治 |
2.4 异茎点霉属研究进展 |
2.4.1 异茎点霉属的命名历史 |
2.4.2 异茎点霉属的分类 |
2.4.3 异茎点霉属真菌与寄主的关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病害田间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信息及苜蓿栽培状况 |
3.2.2 调查方法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苜蓿地上病害 |
3.3.2 紫花苜蓿根腐病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异茎点霉属(Paraphoma sp.)真菌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2.2 紫花苜蓿异茎点霉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
4.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4.3 结果 |
4.3.1 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4.3.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特征研究 |
4.3.3 系统发育分析 |
4.3.4 致病性测定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根异茎点霉(P.radicina)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途径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碳、氮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
5.2.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2.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2.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3 结果 |
5.3.1 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落生长影响 |
5.3.3 温度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4 pH对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5.3.5 菌丝和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5.3.6 传播途径的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根异茎点霉根腐病(P.radicina)的抗病品种筛选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壤灭菌及供试菌株和紫花苜蓿品种 |
6.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育苗和接种 |
6.2.3 各指标数据的测定、抗根腐病综合评价和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接种后症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6.3.2 各生长指标的测定 |
6.3.3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抗根腐病的综合评价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
1.2 P.medicaginis研究进展 |
1.3 病原菌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
1.4 转录组学及其在植物病理学方面的应用 |
1.5 水杨酸、茉莉酸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应用 |
1.6 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1.7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苜蓿假盘菌产孢与非产孢子实体转录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苜蓿假盘菌产孢与非产孢子实体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3.1 方法与内容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苜蓿假盘菌子实体的扫描电镜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苜蓿假盘菌侵染对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苜蓿假盘菌侵染类型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交链格孢引起的紫花苜蓿斑点病抗病品种筛选与抗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苜蓿常见病害研究进展 |
1.2 链格孢真菌病害研究进展 |
1.2.1 链格孢的鉴定 |
1.2.2 链格孢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生及危害 |
1.2.3 交链格孢引起苜蓿斑点病研究进展 |
1.3 链格孢致病机理研究 |
1.3.1 活性氧及活性氧清除系统 |
1.3.2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1.3.3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PR1)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苜蓿病害发生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调查及采样 |
2.1.2 材料与试剂准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原菌分离纯化 |
2.2.2 病原菌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形态学鉴定 |
2.3.2 ITS序列鉴定和OPA2-1序列鉴定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3.21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性筛选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种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接种方法 |
3.2.2 病情测定 |
3.2.3 酶活性测定 |
3.2.4 隶属函数计算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离体叶片实验筛选结果 |
3.4.2 大田实验筛选结果 |
3.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差异筛选结果 |
3.4.4 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4 不同抗感苜蓿品种酶活性变化差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种材料 |
4.1.3 试剂准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接种方法 |
4.2.2 取样方法 |
4.2.3 酶活性测定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A PX活性变化规律分析 |
4.4.2 CAT活性变化规律分析 |
4.4.3 POD活性变化规律分析 |
4.4.4 PAL活性变化规律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5 抗氧化酶基因和抗病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菌种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接种方法 |
5.2.2 取样方法 |
5.2.3 荧光定量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APX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分析 |
5.4.2 MnSOD/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分析 |
5.4.3 NPR1L/NPR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分析 |
5.4.4 PAL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规律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4)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评价及其假盘菌侵染叶片对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紫花苜蓿的价值及产业现状 |
1.2 苜蓿褐斑病研究现状 |
1.3 植物抗病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苜蓿播种与管理 |
2.5 接种方法 |
2.6 取样方法 |
2.7 田间调查 |
2.8 测定指标 |
2.9 碳代谢指标的测定 |
2.10 氮代谢指标的测定 |
2.11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评价 |
3.2 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聚类分析 |
3.3 叶片气孔密度、开度和保卫细胞大小与抗病性的关系 |
3.4 叶片表面茸毛特征与抗病性的关系 |
3.5 不同品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 |
3.6 不同叶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 |
3.7 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碳代谢指标的影响 |
3.8 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氮代谢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5)我国苜蓿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苜蓿常见的病害 |
1.1 苜蓿锈病 |
1.2 苜蓿褐斑病 |
1.3 苜蓿根腐病 |
1.4 苜蓿霜霉病 |
2 苜蓿常见的虫害 |
2.1 蚜虫类 |
2.2 蓟马类 |
2.3 象鼻虫 |
2.4 盲蝽类 |
2.5 苜蓿叶象 |
3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
3.1 加强植物检疫 |
3.2 加强农艺防治 |
3.3 物理机械防治 |
3.4 生物技术防治 |
3.5 化学防治 |
(6)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苜蓿作为栽培牧草的重要性和优势 |
1.2 苜蓿病害研究进展 |
1.3 真菌鉴定方法 |
1.4 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方法 |
1.5 种子处理对防治种子病害的重要性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新疆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带致病真菌的抑制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
5.2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子携带致病菌的抑制效果 |
5.3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利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的重要价值 |
1.2 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世界苜蓿的起源中心说 |
1.2.2 中国苜蓿种质资源的分布及生态类型划分 |
1.2.3 国内外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4 苜蓿种质资源抗病虫性研究 |
1.2.5 苜蓿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 |
1.2.6 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研究 |
1.2.7 苜蓿种质资源的抗寒性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特征多样性 |
2.2.2 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2.2.3 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 |
2.2.4 形态特征相关分析 |
2.2.5 农艺性状多样性 |
2.2.6 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2.7 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8 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2.2.9 秋眠性分析 |
2.3 小结 |
3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 |
3.1 营养成分分析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粗蛋白含量 |
3.2.2 粗纤维含量 |
3.2.3 氨基酸含量 |
3.3 小结 |
4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抗旱、耐盐性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 |
4.2.2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鉴定 |
4.3 小结 |
5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基因组SSR遗传多样性鉴定 |
5.1 SSR研究材料与方法 |
5.1.1 SSR试验材料 |
5.1.2 SSR试验方法 |
5.2 SSR研究结果与分析 |
5.2.1 SSR扩增结果与多态性分析 |
5.2.2 SSR标记鉴定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分析 |
5.2.3 SSR标记的遗传距离 |
5.2.4 SSR标记聚类分析 |
5.3 小结 |
6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基因组RAPD遗传多样性鉴定 |
6.1 RAPD研究材料与方法 |
6.1.1 RAPD研究试验材料 |
6.1.2 RAPD研究试验方法 |
6.2 RAPD研究结果与分析 |
6.2.1 RAPD扩增结果与多态性分析 |
6.2.2 RAPD鉴定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 |
6.2.3 RAPD标记的遗传距离 |
6.2.4 RAPD标记聚类分析 |
6.3 小结 |
7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基因组遗传多样性ISSR鉴定 |
7.1 ISSR分析材料与方法 |
7.1.1 ISSR试验材料 |
7.1.2 ISSR试验方法 |
7.2 ISSR研究结果与分析 |
7.2.1 ISSR扩增结果与多态性分析 |
7.2.2 ISSR鉴定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 |
7.2.3 ISSR标记的遗传距离 |
7.2.4 ISSR标记聚类分析 |
7.3 小结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表型水平的可选择性 |
8.1.2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的营养价值分析 |
8.1.3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的抗旱、耐盐性评价 |
8.1.4 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特性和环境的关系分析 |
8.1.5 不同分子标记鉴定出的亲缘关系的相关性分析 |
8.1.6 SSR分子标记鉴定的二维和三维主成分分析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紫花苜蓿40个品种对茎叶真菌病害的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研究综述 |
2.1 紫花苜蓿 |
2.1.1 紫花苜蓿价值 |
2.1.2 我国苜蓿品种 |
2.2 紫花苜蓿产业现状 |
2.3 紫花苜蓿叶部病害研究现状 |
2.3.1 苜蓿茎叶病害种类 |
2.3.2 紫花苜蓿茎叶病害的危害 |
2.4 紫花苜蓿叶部病害防治现状 |
2.4.1 利用抗病品种 |
2.4.2 生态防治 |
2.4.3 生物防治 |
2.4.4 化学防治 |
2.5 紫花苜蓿抗病性研究进展 |
2.5.1 紫花苜蓿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2.5.2 紫花苜蓿抗病性测定方法 |
2.5.3 紫花苜蓿品种抗病性评价方法 |
2.5.4 紫花苜蓿品种抗病机制 |
三、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播种 |
3.3.3 管理 |
3.4 测定项目 |
3.4.1 播种前测定指标 |
3.4.1.1 千粒重 |
3.4.1.2 发芽率 |
3.4.2 播种后测定指标 |
3.4.2.1 出苗率 |
3.4.2.2 越冬率 |
3.4.2.3 草产量 |
3.5 病害种类确定 |
3.5.1 田间诊断方法 |
3.5.2 室内鉴定方法 |
3.5.3 病原物分离与鉴定方法 |
3.5.4 培养基 |
3.6 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调查 |
3.7 抗病性评价 |
3.8 数据分析 |
四、结果 |
4.1 播种量与出苗率 |
4.2 试验期内植株密度变化与草产量 |
4.3 试验区发生的紫花苜蓿病害种类 |
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 |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
苜蓿白粉病(Leveillula leguminosarum) |
苜蓿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botryosum) |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Phoma medicaginis) |
4.4 发病季节与危害程度 |
4.5 抗病性评价 |
4.5.1 40个苜蓿品种各病害发病率 |
4.5.2 品种对单一病害的抗性 |
对霜霉病的抗性 |
对褐斑病的抗性 |
对白粉病的抗性 |
对茎点霉叶斑病和黑茎病的抗性 |
对匍柄霉叶斑病的抗性 |
4.5.3 品种的综合特性评价 |
4.6 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
五、讨论 |
5.1 越冬率 |
5.2 试验地病害种类 |
5.3 苜蓿品种的抗病性 |
5.3.1 抗霜霉病品种 |
5.3.2 抗苜蓿褐斑病品种 |
5.3.3 抗苜蓿白粉病品种 |
5.3.4 抗苜蓿匍柄霉叶斑病品种 |
5.3.5 抗苜蓿茎点霉叶斑病品种 |
5.4 紫花苜蓿抗病性综合评价 |
5.5 紫花苜蓿病害防治要点 |
5.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项目资助 |
(9)紫花苜蓿褐斑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苜蓿褐斑病研究概况 |
1.1.1 苜蓿褐斑病分布和危害 |
1.1.2 苜蓿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 |
1.1.3 苜蓿褐斑病假盘菌研究 |
1.1.4 苜蓿褐斑病抗性材料鉴定与筛选的研究进展 |
1.2 遗传标记在苜蓿褐斑病研究上的应用 |
1.2.1 同工酶标记 |
1.2.2 DNA 分子标记 |
1.3 SCAR 分子标记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1.3.1 SCAR 标记的原理 |
1.3.2 SACR 标记技术的优点 |
1.3.3 SCAR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3.4 问题与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苜蓿褐斑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验证 |
2.1 供试材料 |
2.1.1 苜蓿材料 |
2.1.2 病原菌来源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育苗 |
2.2.2 接种鉴定 |
2.2.3 紫花苜蓿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定量 |
2.2.4 ISSR-PCR 扩增 |
2.2.5 SRAP-PCR 扩增 |
2.2.6 AFLP-PCR 扩增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抗病性鉴定 |
2.3.2 紫花苜蓿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3.3 感病标记 |
2.3.4 抗病标记 |
2.4 讨论 |
第三章 苜蓿褐斑病基因SCAR 标记研究 |
3.1 供试材料 |
3.1.1 苜蓿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2 方法 |
3.2.1 苜蓿材料DNA 的定量 |
3.2.2 抗、感病DNA 池的建立 |
3.2.3 SCAR 引物的设计 |
3.2.4 SCAR 反应体系优化 |
3.2.5 SCAR 引物单株验证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CAR 引物的筛选 |
3.3.2 SCAR 引物的单株验证 |
3.4 讨论 |
第四章 苜蓿褐斑病抗病基因CAPS 标记研究 |
4.1 供试材料 |
4.1.1 苜蓿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苜蓿材料 DNA 的定量 |
4.2.2 SCAR-SRAP 标记条带的回收、克隆、测序 |
4.2.3 测序片段的 DNA 比对 |
4.2.4 限制性内切酶 TaqⅠ酶切反应体系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的条带的克隆测序结果 |
4.3.2 SCAR-SRAP 片段的 CAPS 标记获得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试剂配制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调查方法 |
1.3 病害流行预测模型的组建和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 |
2.2 北京地区苜蓿褐斑病流行回归预测模型 |
2.3 苜蓿褐斑病预测模型在不同地区预测准确度的检验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花苜蓿世界新病害异茎点霉根腐病的研究[D]. 曹师. 兰州大学, 2020(09)
- [2]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有性生殖基因表达及其侵染苜蓿的病理生理学研究[D]. 马新. 宁夏大学, 2020(03)
- [3]交链格孢引起的紫花苜蓿斑点病抗病品种筛选与抗病机理研究[D]. 方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评价及其假盘菌侵染叶片对碳氮代谢的影响[D]. 李清清. 宁夏大学, 2019(02)
- [5]我国苜蓿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 李鸿坤,闻铁,赵蕊,项春海,孙娜,刘峄,刘慧芹. 天津农林科技, 2019(01)
- [6]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D]. 王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7]新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利用潜力分析[D]. 马金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紫花苜蓿40个品种对茎叶真菌病害的抗性评价[D]. 宋雨阳. 兰州大学, 2016(09)
- [9]紫花苜蓿褐斑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研究[D]. 毕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10]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预测模型研究[J]. 曾亮,袁庆华,姚拓. 中国草地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