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山灌木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张则东[1](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张瀛澜[2](2021)在《不同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为剧烈扰动下矿区的土壤环境被严重破坏,矿区土壤修复现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而刺槐耐干旱和贫瘠,适应能力强,常作为先锋物种参与矿区土壤的修复工程。本研究选取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作为研究样本,以八种不同复垦模式(包括刺槐单一、刺槐×油松、刺槐×柠条、刺槐×沙棘、刺槐×油松×柠条、刺槐×油松×沙棘、刺槐×柠条×沙棘和刺槐×油松×柠条×沙棘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复垦模式下地上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矿区土壤修复选取较适宜的复垦模式,也为研究植被、土壤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复垦模式下样地的地上植物有不同的物种组成,表明复垦模式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发育。八种复垦模式中刺槐×油松×沙棘复垦模式下的物种组成较刺槐单一复垦模式等更为丰富。刺槐和禾本科植物分别是不同复垦模式中乔灌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将八种复垦模式下的多样性指数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刺槐×油松×沙棘复垦模式较刺槐单一复垦模式等的物种多样性更高,且分布更均匀。(2)不同复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的质量。研究区土壤均呈碱性,刺槐×油松×沙棘复垦模式下的土壤p H最低,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证明这种模式较其他模式更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不同复垦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土壤p H与除有效磷外的其他理化指标均呈负相关关系;全氮与除p H外的其他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速效钾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复垦模式下乔灌与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且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对乔灌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程度最大,而刺槐×油松×沙棘复垦模式下的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进一步证明该种模式在土壤修复过程中表现较优。(3)不同的复垦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存在一定影响。八种模式下土壤细菌的优势门类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优势纲类包括放线菌纲、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其相对丰度值在不同复垦模式下有所不同,且在刺槐×油松×沙棘复垦模式下的值均较高。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霉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菌纲包含粪壳菌纲、盘菌纲和锤舌菌纲,不同复垦模式下土壤真菌在门和纲水平的相对丰度值有所差异。根据多样性分析结果,刺槐×油松×沙棘较其他模式对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效果最好,刺槐×柠条复垦模式对提升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效果最明显。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油松×沙棘与刺槐单一复垦模式的相似性低,前者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变程度更大。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微生物优势门类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和p H对土壤细菌群落影响较大,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 H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较显着。
阿路斯呼德[3](2021)在《巴音温都尔沙漠五种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巴音温都尔沙漠中荒漠草原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球果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和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5种主要群落和及其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植物群落地上植被以及土壤特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巴音温都尔沙漠典型植物群落特性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科学地揭示荒漠草原区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为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以及荒漠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荒漠草原区5种植物群落地上植被具有明显的优势种且均为灌木,盐爪爪群落多样性最好,膜果麻黄群落均匀度最好,球果白刺群落丰富度最高;球果白刺与盐爪爪群落在荒漠草原区适应性最好;梭梭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高。(2)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在不同群落、不同土层中均存在差异。膜果麻黄群落土壤较为紧实,盐爪爪群落土壤较疏松。盐爪爪群落土壤通透性最好,膜果麻黄群落最差。各群落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盐爪爪群落土壤持水能力最好且显着高于其他群落,膜果麻黄群落最差。(3)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群落、不同土层中均存在差异。梭梭群落土壤养分含量较好且显着高于其他群落,球果白刺群落较低。土壤全盐量表现为盐爪爪群落最高,膜果麻黄群落最低,且盐爪爪群落土壤为中度盐碱土,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在土壤盐分离子Na+、CO32-离子与土壤总盐量相关性最强,为土壤盐分中的主要离子。(4)不同群落土壤理化指标间关系较为密切,且不同群落间理化指标间相关性各有差异。在5个群落中,土壤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电导率在所有群落中均与全盐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在所有群落中均与全盐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与全磷之间在所有群落中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5)不同植物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理化相关性较低。在5个群落中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非毛管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氮呈显着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是影响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其他因子间相关性不显着。
丁颖慧[4](2021)在《西鄂尔多斯荒漠灌木植物适应逆境生理生态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我国荒漠地区面临着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荒漠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开展荒漠地区植被调查,进行荒漠植物适应逆境的生理及分子机制探究,对于保护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及植被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分布的典型荒漠灌木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生理生态观测与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荒漠灌木植物进行生理生态特性及其转录基因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鄂尔多斯荒漠灌木植被组成相对简单,以灌木为主要优势种,珍稀濒危植物较多。西鄂尔多斯地区植被组成相对简单,蒺藜科、豆科等植物的数量占比较高,常形成以单一物种为优势种的群落,且由于土壤、盐碱度、植物间相互作用等的关系,不同类型植被构成不同。其植物生活型主要以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为主,生态型多为旱生灌木植物。2.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在适应极端环境下具有相似适应策略,光合速率午间普遍较低,以非气孔限制调节为主。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速率呈现相同趋势。在干旱、高温为主的极端环境下,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大多呈现“双峰型”曲线,即采用“光合午休”的方式来适应逆境环境,在午间11:00-13:00时,光合作用降低受非气孔限制调节。在水分生理生态方面,荒漠灌木主要通过午间降低光合速率,调节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环境,其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存在一定差异。3.蒺藜科三种荒漠灌木植物以及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的差异基因表达具有显着差异,其适应环境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明显不同。(1)蒺藜科三种灌木植物的差异基因多富集在细胞组成、氨基酸合成等方面,说明即使同为蒺藜科植物但在细胞组成、氨基酸合成等方面的基因调控存在一定差异。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通路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2)在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发育阶段蒙古沙冬青叶片转录水平的差异表达基因均存在明显不同。夏季(7月)和冬季(1月)不同环境中,不同发育阶段的蒙古沙冬青叶片净光合速率均受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其中光反应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体现在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综上所述,本研究从植被、个体生理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探讨了西鄂尔多斯地区荒漠灌木植物的植被特征及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和分子机制,可为荒漠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及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安琪琪[5](2021)在《灌丛化对黄土高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草地普遍出现灌丛化现象。灌木扩张改变了草地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直接影响着草地可持续利用。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云雾山长期封育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分析比较了未灌丛化草地与灌丛化草地(禾草斑块与灌丛斑块)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秩序)、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并利用群落组成与生态系统功能分析方法(CAFE方法),分析了灌丛化草地群落组成(物种丢失、获取及共存物种丰度)变化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未灌丛化草地与灌丛化草地的物种数差异主要在<4 m2小尺度内。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法(NMDS)研究显示,未灌丛化草地与灌丛化草地禾草斑块、灌丛斑块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着(R=0.28,P=0.009)。未灌丛化草地和灌丛化草地禾草斑块主要由多年生杂类草和多年生丛生禾草组成,优势种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与未灌丛草地相比较,禾草斑块与灌丛斑块分别丢失了11种和19种植物。灌丛斑块优势种更替为矮脚锦鸡儿(Caragana brachypoda)。(2)禾草斑块和灌丛斑块的物种丰富度显着低于未灌丛化草地(P<0.01),禾草斑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未灌丛化草地无显着差异。与未灌丛化草地和禾草斑块相比较灌丛斑块优势度指数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无显着变化。灌丛斑块地上生物量比禾草斑块与未灌丛化草地地上生物量高374.4 g·m-2和486.7g·m-2。未灌丛化草地与禾草斑块的优势功能群-多年生丛生禾草(77.5%-83.9%),在灌丛斑块中生物量占比仅为12.5%,灌木/半灌木地上生物量占比为81.3%,表明优势功能群的更替改变了群落地上生物量。未灌丛化草地与禾草斑块的地上生物量与优势度指数呈正相关性,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负相关关系,灌丛斑块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均匀度呈负相关关系。灌丛斑块中矮脚锦鸡儿更替为群落优势种,同时群落物种排序也发生改变,表明优势种更替和物种重组影响着草地生物量维持。(3)灌丛化过程中,植物丢失种多为偶见种,对地上生物量影响小。从未灌丛化草地向禾草斑块转变的过程中,植物种丢失导致地上生物量损失了23.9 g·m-2,禾草斑块新增物种生物量仅占群落地上生物量的8.8%,共存物种的生物量提高了103.5 g·m-2,表明共存物种丰度增加提高了禾草斑块的地上生物量;未灌丛化草地向灌丛斑块转变的过程中,丢失物种导致地上生物量减少了26.4 g·m-2,新增物种矮脚锦鸡儿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80.1%,共存物种在群落中的生物量占比减少了70.3%,表明优势种更替促进了灌丛斑块地上生物量的提高,矮脚锦鸡儿对共存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禾草斑块与灌丛斑块的优势种(长芒草和矮脚锦鸡儿)也是共存物种,物种丢失导致地上生物量减少28.7 g·m-2,新增物种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33.3%,共存物种的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54.4 g·m-2,地上生物量增加取决于新增物种和共有物种的变化。研究表明,灌丛化导致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降低,但群落地上生物量增加。灌丛化过程中偶见种和光竞争力弱的物种丢失降低了草地物种丰富度,但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小。新增物种和优势种的更替促进了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且新增灌木对共存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灌丛化过程中物种重组和物种更替共同影响着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维持。
张恒庆,王海双,焦悦,刘静怡,李佳欣[6](2021)在《步云山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步云山进行了森林植物群落调查.共记录植物79科226属379种,其中,被子植物66科210属35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蕨类植物12科15属26种.对群落分类、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步云山共划分为13个森林群落类型;(2)步云山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整体呈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则整体呈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3)步云山各植物群落的乔木层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陈冠光[7](2020)在《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资源,其波动变化(上升或下降)会改变局部土壤环境和微气候,进而对物种的生长、分布和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产生显着影响。国内外有关干旱区地下水和天然植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地下水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植物分布等的影响方面。较少揭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而这对于预测干旱区生态系统如何响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同时,干旱区相关研究在解释地下水-土壤-植被三者关系方面也缺乏理论的支撑。因此,本文以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区——疏勒河下游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马圈湾、后坑和火烧井)由北到南选取了五个植被类型变化明显且地下水埋深不同的地点,设置了180个样方(60个乔/灌木和120个草本)。通过野外测量和室内实验等方法在设置的样方中获取了地下水埋深、群落主要特征参数(高度、多度和生物量等)、10个关键的叶片功能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参数(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和土壤总磷等)。进而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影响了土壤中水分、养分和盐离子的分布,且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其中,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总氮(STN),土壤总磷(STP)和总溶解盐含量(TDS)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而土壤p H和土壤容重(SBD)却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土壤含水量(SMC)显着降低,而土壤C:N则呈显着增加的趋势。土壤中盐离子含量的分布主要呈现表层居多,逐层递减的规律,但也会因地下水埋深以及离子自身运移能力和规律的不同而呈现出中间层分布多而表层和底层分布少的情况。2、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变化是植物群落主要特征和功能性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及物种组成都趋于简单,且整个研究区内构成了以胡杨―多枝柽柳—芦苇群落为主要类型的主要分布特征,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盖度、物种多度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而Pielou指数则相反,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植物群落高度、群落生物量、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和草本叶片性状的群落水平加权平均值(CW M)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环境中差异显着(p<0.05);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乔/灌木CWM值与草本CWM值的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两者群落水平的比叶面积(SLA)和最大叶光合作用率(Amax)都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和叶片厚度则呈相反的变化。乔/灌木和草本群落水平的叶片磷含量(LPC)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无论是乔/灌木还是草本,SLACWM、LDMCCWM、Amax CWM和HeightCWM等指标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反应都更为敏感。3、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要大于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其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主要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值具有一定的适宜范围,只有在适宜范围内群落主要特征(盖度、生物量等)值才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 H、土壤总溶解盐含量、土壤含水量(0-40 cm)和土壤总磷含量对草本群落CWM值的影响最大;土壤p H、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乔/灌木群落CWM值的影响最大。4、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以及关键土壤化学性质是物种分布和植被生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多元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优势种冰草、罗布麻、多枝柽柳和芦苇更适合在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的地点生长,胀果甘草、胡杨、骆驼刺和黑果枸杞在地下水埋深较深且土壤较为贫瘠的地点分布较多。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乔/灌木物种分布变化的33.66%可由9个环境因子变量解释,草本物种分布变化的32.15%可由10个环境因子变量解释。通过进一步对环境因子的方差分解,发现地下水埋深的变化是干旱区物种分布的主要驱动力,可以解释物种分布21.16%的变化,其次是土壤K+(9.94%)和土壤总氮(4.9%),加上三者相互作用,共同解释了物种分布41.7%的变化。最后构建了本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三者间的主要影响关系为:地下水埋深变化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而影响了植被的生长。5、依据优势物种的抗旱性、生态位及植物主要特征参数的变化,综合判定并给出了优势物种的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其中,优势物种抗旱性结果表明,8个优势物种抗旱能力排序为:芦苇<多枝柽柳<冰草<罗布麻<胀果甘草<骆驼刺<胡杨<黑果枸杞;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结果表明,8个优势物种在三个资源维(地下水埋深、土壤总氮和土壤K+)下的生态位宽度平均值大小排序为:冰草<胡杨<芦苇<罗布麻<多枝柽柳<胀果甘草<黑果枸杞<骆驼刺;总体上各物种在三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很大,其中,相较于地下水埋深资源维,各物种在土壤K+和土壤总氮资源维上的生态位重叠更大;依据以上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各优势物种的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为:冰草(0.67-2.34 m)、胀果甘草(0.67-5.86 m)、芦苇(0.67-2.34 m)、罗布麻(0.67-4.33 m)、骆驼刺(2.34-5.86 m)、多枝柽柳(0.67-4.33 m)、黑果枸杞(2.02-5.86 m)和胡杨(2.34-3.06 m);总体来看,本研究区内地下水埋深范围在2 m-4 m时,土壤养分和植被的生长状态最好。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手段和方法,深入探讨了典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的影响关系,丰富了干旱区生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生态学、地理学和土壤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干旱区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用水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叶柳欣[8](2020)在《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分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毛竹利润呈下降趋势,打击了人们对毛竹林的经营热情,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毛竹林常年疏于管理,处于自然封育状态。为了探究自然封育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常规经营(0年)和不同封育年限(10,20,30年)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下毛竹林林分结构、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毛竹林单位面积毛竹数量随封育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而毛竹平均胸径则显着下降(P<0.05)。(2)毛竹林下灌草植物受自然封育的影响,灌木植物多样性随封育年限先升高后下降,封育20年时达到最高值,草本植物多样性随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减少。(3)自然封育后,土壤容重显着下降(P<0.05)。林下植被恢复促使枯落物层积累增加土壤碳输入,土壤有机碳显着提升(P<0.05)。土壤p H值在自然封育20年后显着下降(P<0.05)。此外,土壤养分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4)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封育后先升高后下降,封育10年时达到最大。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封育后明显提升。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在自然封育20年后会趋于稳定。(5)细菌和真菌群落与土壤有机碳、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养分促进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细菌、真菌群落的恢复与土壤养分的提升存在时间差,微生物群落对封育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刘娜[9](2020)在《黑果枸杞物候及叶功能性状对增温增湿的响应》文中提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物生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已经使得全球气候明显变暖,而气候变暖又伴随着全球和区域降水格局的改变。荒漠生态系统是最为脆弱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具有超前性。功能性状变化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响应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策略及内部功能权衡的体现,但荒漠多年生灌木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功能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模拟增温,通过人工灌水模拟增湿,观察和测量模拟增温增湿条件下黑果枸杞展叶、开花和结实物候动态,植株生长和繁殖的响应,叶片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变化,分析黑果枸杞物候、生长繁殖及叶功能性状对增温增湿的适应性响应,为荒漠地区生态经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增温处理后黑果枸杞展叶始期比对照显着提前了3.8 d(P<0.05),展叶持续时间显着缩短了10.9 d(P<0.05),落叶始期显着推迟了3.2 d(P<0.05),落叶持续时间显着延长了3.3 d(P<0.05),生长季显着延长了10.3 d(P<0.05)。增湿和增温增湿处理对黑果枸杞生长物候的效应与增温处理相似,增湿处理的效应较增温处理弱、增温增湿的效应与增温相当,生长季分别比对照显着延长4.5 d和10.4 d(P<0.05)。(2)增温处理黑果枸杞个体和种群开花始期分别比对照显着提前了7.2 d、8.3 d(P<0.05),开花持续时间显缩短了16.3 d和12.3 d(P<0.05)。增湿处理对开花物候的效应弱于增温,个体和种群的开花持续时间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比增温处理显着长15.9d和14.0 d(P<0.05)。增温增湿处理对开花持续时间的效应强于增温,比对照显着缩短20.2d、15.3 d,比增温处分别缩短了3.9 d、3 d。增温和增温增湿处理黑果枸杞开花振幅曲线均呈双峰曲线,平均开花振幅分别为75.5和83.6,开花同步性指数均为0.83,开花模式为“集中开花”模式。增湿和对照开花振幅曲线均呈多峰曲线,平均开花振幅分别为43.3和41.6,开花同步性指数均为0.90,开花模式为“多重高峰”模式。黑果枸杞单花开放持续时间各处理间差异显着(P<0.05),增温(23.7 h)<增温增湿(33.0 h)<增湿(46.6 h)<对照(54.1 h)。(3)增温处理黑果枸杞结实物候始期比对照显着提前了12.2 d(P<0.05),果实生育期显着缩短了6.8 d(P<0.05)。增湿处理结实物候始期比对照提前了9.4 d,比增温处理晚2.8 d,果实生育期比对照显着延长了4.1 d(P<0.05),比增温处理长10.9 d。增温增湿处理结实物候始期与增温处理相同,果实生育期比对照显着缩短了16.4 d(P<0.05),比增温、增湿处理分别短9.6 d、20.5 d。(4)6-7月是黑果枸杞克隆繁殖集中发生的时间,增湿处理和对照小区黑果枸杞克隆数(90、61)与克隆大小(375、309)均显着大于增温和增温增湿处理(P<0.05),但增湿与对照、增温与增温增湿间差异不显着(P>0.05)。增温增湿处理黑果枸杞平均每株开花数(1582.8朵)、座果数(673.7个)、单果重(0.39 g)和单果种子数(25.4个)均显着(P<0.05)大于对照(分别为474.2朵、231.7个、0.28 g和5.3个),增温处理对有性繁殖的效应弱于增温增湿、但高于增湿处理,说明黑果枸杞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间相互竞争同化物资源,二者存在显着权衡关系。(5)增温和增温增湿处理下,黑果枸杞叶片厚度(0.9074 mm、0.8631 mm)显着低于对照(1.1086 mm)和增湿(1.065 mm)处理,而比叶面积(48.71 cm-2·g-1、45.38cm-2·g-1)、叶干物质含量(0.1045 g·g-1、0.1294 g·g-1)、叶组织密度(0.2302 g·cm-3、0.2542 g·cm-3)、净光合速率(18.58 mmol m-2·s-1、19.53 mmol m-2s-1)、蒸腾速率(5.39mmol m-2·s-1、5.66 mmol m-2·s-1)、气孔导度(0.3977 mmol m-2·s-1、0.3893 mmol m-2·s-1)、气孔密度(188.19 mm-2、126.24 mm-2)、气孔长度(19.027μm、20.4μm)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和增湿处理。表明黑果枸杞能够根据生境情况改变叶功能性状,维持和保障自身生长与体内物质循环的平衡,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以上结果显示,未来暖湿化气候条件下黑果枸杞生长季将延长,叶片将具有更高的光合能力、积累更多的同化物,对有性繁殖的资源投入将增加,种群大小与分布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张。
张俞[10](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二、霍山灌木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山灌木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
4.1 岩石地层 |
4.1.1 岩芯描述 |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
4.2 磁性地层 |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
6.1.1 粒径组成特征 |
6.1.2 粒度参数特征 |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不同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研究 |
1.2.2 矿区复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
1.2.3 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
2.1.2 植被与土壤 |
2.1.3 复垦模式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方调查方法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样地地上植物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重要值计算 |
3.1.2 生物多样性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复垦模式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3.2.2 不同复垦模式植物群落优势种 |
3.2.3 不同复垦模式群落物种多样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理化性质 |
4.2.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4.2.3 刺槐人工林样地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土壤DNA的提取、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5.1.2 OTU聚类、群落组成、α及β多样性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 |
5.2.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5.2.3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巴音温都尔沙漠五种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区植物群落研究 |
1.2.2 荒漠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
1.2.3 土壤对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
1.2.4 荒漠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植被调查 |
2.3.2 土壤各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数据分析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物群落特征 |
3.1.1 不同群落物种组成 |
3.1.2 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 |
3.1.3 植物群落间相似性分析 |
3.1.4 不同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 |
3.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 |
3.2.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特征 |
3.2.2 不同灌丛土壤含水率特征 |
3.2.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持水特性 |
3.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化学性质 |
3.3.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电导率、pH及养分特征 |
3.3.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特征 |
3.3.3 五种群落土壤盐分离子与总盐量相关关系 |
3.3.4 五种群落土壤盐分总盐量特征 |
3.4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 五种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 |
4.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物理性质 |
4.3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化学性质 |
4.4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4.5 五种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西鄂尔多斯荒漠灌木植物适应逆境生理生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植被组成结构研究 |
2.2 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2.3 植物组学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荒漠灌木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
2.3 光合作用日变化测定 |
2.4 叶片转录组测序分析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荒漠灌木植被特征 |
1. 荒漠灌木植被组成 |
2 荒漠灌木植物重要值 |
3. 荒漠灌木植被结构分析 |
4. 荒漠植物区系分析 |
5. 荒漠植被物种多样性分析 |
6. 讨论 |
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荒漠灌木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
1. 不同荒漠灌木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
1.1 荒漠灌木植物光合作用 |
1.2 荒漠灌木植物蒸腾作用 |
1.3 荒漠灌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
1.4 讨论 |
2. 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生理生态特征 |
2.1 蒙古沙冬青光合作用 |
2.2 蒙古沙冬青蒸腾作用 |
2.3 蒙古沙冬青水分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差异基因分析 |
1. 不同荒漠灌木植物转录组测序分析 |
1.1 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样品质量检测 |
1.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1.3 转录组的组装 |
1.4 组装质量评估 |
1.5 基因功能注释 |
1.6 PCA主成分分析 |
1.7 样品表达量聚类 |
1.8 差异基因数目统计 |
2. 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差异基因GO分类和富集分析 |
2.1 白刺与四合木差异基因GO分类和GO富集分析 |
2.2 白刺与四合木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3 白刺与霸王差异基因GO分类和GO富集分析 |
2.4 白刺与霸王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 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 |
3.1 白刺与四合木对照组差异基因分析 |
3.2 白刺与霸王对照组差异基因结果分析 |
4. 分析讨论 |
4.1 白刺与四合木对比组的差异基因分析 |
4.2 白刺与霸王对比组的差异基因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叶片差异基因分析 |
1. 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叶片差异基因GO分类和富集分析 |
1.1 夏季蒙古沙冬青差异基因GO分类和GO富集分析 |
1.2 冬季蒙古沙冬青差异基因GO分析和GO富集分析 |
2. 不同年龄蒙古沙冬青叶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1 夏季蒙古沙冬青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2 冬季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 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差异分析 |
3.1 夏季蒙古沙冬青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 |
3.2 冬季蒙古沙冬青光合作用相关的差异基因分析 |
4. 讨论 |
4.1 夏季蒙古沙冬青叶片差异基因分析 |
4.2 冬季蒙古沙冬青叶片差异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灌丛化对黄土高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灌丛化对物种组成的影响 |
1.2.2 草地灌丛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3 草地灌丛化对生物量的影响 |
1.2.4 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关系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灌丛化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2.2.2 灌丛化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2.2.3 草地灌丛化群落组成变化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指标计算 |
2.4.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灌丛化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3.1 灌丛化对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3.2 灌丛化对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灌丛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1 灌丛化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 灌丛化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3 草地植物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草地灌丛化物种组成变化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1 未灌丛化草地-禾草斑块的物种组成与地上生物量变化 |
5.2 未灌丛化草地-灌丛斑块的物种组成与地上生物量变化 |
5.3 禾草斑块-灌丛斑块的物种组成与地上生物量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步云山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植物调查 |
2.2 数据处理 |
2.2.1 植物鉴定 |
2.2.2 植物群落分类 |
2.2.3 物种多样性计算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森林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 |
3.2 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3.3 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因子的关系分析 |
4 结论 |
(7)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3.1 土壤盐渍化的类型 |
3.2 土壤理化性质水平变化规律 |
3.3 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变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埋深对群落特征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
4.1 植物群落的类型结构与物种组成 |
4.2 地下水埋深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4.3 地下水埋深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理化性质对群落特征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
5.1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2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影响关系分析 |
6.1 物种分布以及群落功能性状在不同地下水埋深生境中的变化 |
6.2 影响植被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及解释 |
6.3 地下水埋深-土壤理化性质-植被之间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植被抗旱性评价与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分析 |
7.1 群落中优势物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 |
7.2 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抗旱性评价 |
7.3 群落中优势物种最适地下水埋深范围的判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分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毛竹林人工经营的研究进展 |
1.2 自然封育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毛竹林分结构与林下植被分析 |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4 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林分结构 |
3.2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下植被 |
3.2.1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下灌木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3.2.2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及重要值 |
3.2.3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下灌木和草本多样性指数 |
3.3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3.4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 |
3.4.1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 |
3.4.2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情况 |
3.4.3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
3.5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 |
3.5.1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的真菌群落组成 |
3.5.2 不同封育年限毛竹林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情况 |
3.5.3 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
4.2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植被的影响 |
4.2.1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下植物种类与生活型的影响 |
4.2.2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4.4.1 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4.4.2 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
4.4.3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的影响 |
4.5 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4.5.1 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
4.5.2 毛竹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分析 |
4.5.3 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黑果枸杞物候及叶功能性状对增温增湿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2.1 开顶式生长箱室(OTC)的增温效应 |
1.2.2 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3 植物生长和繁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4 植物叶功能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2.5 黑果枸杞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物候观测 |
2.4.2 植株生长与繁殖指标 |
2.4.3 叶片功能性状 |
2.4.4 环境因子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微环境因子对增温增湿处理的响应 |
3.1.1 冠层和表土层温度 |
3.1.2 冠层空气相对湿度 |
3.2 增温增湿对黑果枸杞物候的影响 |
3.2.1 叶生长物候 |
3.2.2 开花物候 |
3.2.3 结实物候 |
3.3 增温增湿对黑果枸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3.1 植株生长 |
3.3.2 克隆繁殖 |
3.3.3 有性繁殖 |
3.4 增温增湿对黑果枸杞叶功能性状的影响 |
3.4.1 叶片形态结构 |
3.4.2 叶片光合特性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开顶式生长室(OTC)的增温效应 |
4.1.2 黑果枸杞物候对增温增湿的响应 |
4.1.3 黑果枸杞克隆生长和有性繁殖对增温增湿的响应 |
4.1.4 黑果枸杞叶功能性状对增温增湿的响应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10)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霍山灌木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2]不同复垦模式的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 张瀛澜. 山西大学, 2021(12)
- [3]巴音温都尔沙漠五种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研究[D]. 阿路斯呼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西鄂尔多斯荒漠灌木植物适应逆境生理生态特征[D]. 丁颖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5]灌丛化对黄土高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D]. 安琪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步云山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J]. 张恒庆,王海双,焦悦,刘静怡,李佳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7]疏勒河下游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D]. 陈冠光. 兰州大学, 2020(04)
- [8]自然封育对毛竹林分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叶柳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9]黑果枸杞物候及叶功能性状对增温增湿的响应[D]. 刘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10]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