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思 会思 善思(论文文献综述)
谷亚楠[1](2010)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文中研究表明要学生思考,首先老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杜绝灌输意识,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思维发展作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和备课。
张碧宽[2](1999)在《要思 会思 善思》文中指出
朱学思[3](2003)在《要思 多思 善思——谈读书求知中的“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甄杰[4](2011)在《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苏州商人在社会上,积极参加中国传统形式慈善活动,设置殡舍,关爱童;儿支持教育慈善事业,协助革除陋习,整顿市容卫生,促进消防治安事业,乐善好施,救济灾贫等慈善活动,形成了社会稳定的共同体意识、互帮互助人本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道德情操等的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它们具有自觉性、一定的现代性等先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依附性等不足。在构建慈善文化以及商业活动繁荣的今天,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的研究,有利于开拓创新的慈善文化形成,有利于利他主义价值观的慈善文化形成,为构建当今慈善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源;晚清商人慈善精神,为现代商人参加慈善活动提供动力支持,有利于塑造现代商人慈善活动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将慈善动力和慈善需要化为慈善践行。
田淑兰[5](2015)在《我思故我在——谈语文课程中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文中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上缺乏积极思考与语文教师的施教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学生能思、善思、乐思,并在积极思考中提高听说读写各项语文能力。
邱金堂[6](2011)在《谈“学”论“思”》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紧密相联。"学"字的繁体为"学"。将"学字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包含着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学问。"思"字可理解为四个层面,要思、为什么思、思什么、怎么思。
孙雅夫[7](2019)在《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培养时代新人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简称。这一思想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来的,深刻回答了党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变化提出的重大命题,是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传承发展,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在一系列会议、讲话、演讲以及信件中等,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培养时代新人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本文以培养时代新人为视角,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研究对象,以问题导向为研究思路,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概述,主要阐述时代新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思想理论依据及重要性与紧迫性。第三部分,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状况分析,主要阐述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并对存在问题与挑战的原因进行探析。第四部分,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思考,主要提出明确总目标与基本原则,制定创新的具体对策,即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法、创新教育载体。
魏艳[8](2012)在《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提高大学生慈善意识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感恩、关怀和爱心意识,更有利于我国志愿服务精神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社会日益复杂多变,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面临着多种复杂情况。由于年龄、认知水平的局限,以及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慈善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将会是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15日民政部在北京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纲要特别提出要以学校为主要载体,把培育慈善意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内容为研究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然而,在各地高校中,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研究成果还很少,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慈善意识整体现状的实证性研究更少见。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慈善意识的相关理论,制作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通过发放问卷对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现状,找出大学生慈善意识各个层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基本原则和对策。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淡薄,让人深思。特别是在慈善认知、慈善动机和慈善行为意向等方面尤为明显。
王伟伟[9](2010)在《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提高,志愿服务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志愿者活动以及志愿精神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认同。中国志愿者活动是与中国传统美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习雷锋活动”。近年来中国的志愿者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各种青年志愿者协会相继成立,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始终奉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为志愿者活动队伍增添了一股新鲜血液。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推进社会进步、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用显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及个体价值两方面进行研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弘扬主导思想,巩固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德育大发展。个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引导个体政治方向;引导主体客体化,实现客体主体化;夯实道德素质基础,提升个体修养;激发精神动力,调动个体积极性。但是,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发展,无法充分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文主要从定位、思想、保障、管理、运行五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完善,从而解决制约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发展的问题,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足发展,充分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王多昌[10](2014)在《浅探物理教学中“引思”的原则》文中提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引思"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思呢?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五有"原则。一、有情趣,使学生乐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引思"就缺少了驱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设各式各样的有趣的物理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情趣,变"要我思"为"我要思",使学生乐学。创设物理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利用物理实验和多媒体直观教学,利用物理学在日常生活及工
二、要思 会思 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思 会思 善思(论文提纲范文)
(4)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的思想来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二、明清以来江南社会慈善实践之风 |
三、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思想和传教士的慈善实践 |
四、吴文化的涵养 |
第二章 晚清苏州商人慈善活动的类型 |
一、晚清苏州商人的传统类型的慈善活动 |
二、晚清苏州商人的现代类型的慈善活动 |
三、晚清苏州商人慈善活动的特点 |
第三章 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稳定的共同体意识 |
二、互帮互助的人本精神 |
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
四、勇于承担责任的道德情操 |
五、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的特点 |
第四章 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的现代意义 |
一、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对当今慈善文化构建的意义 |
二、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对现代商人慈善活动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二、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概述 |
2.1 时代新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1.1 时代新人的内涵 |
2.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2.2 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思想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青年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2.3 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2.3.1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目标的迫切需要 |
2.3.2 是促进时代新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
2.3.3 是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三、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分析 |
3.1 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
3.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
3.1.2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
3.1.3 广大教育工作者乐为、敢为 |
3.1.4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
3.2 当前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面临诸多问题 |
3.2.1 主体缺位 |
3.2.2 教材及教育教学内容存在局限 |
3.2.3 载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3.3.1 国内与国际因素的影响 |
3.3.2 主体自身观念、素养、能力与要求不相适应 |
3.3.3 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
四、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思考 |
4.1 明确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
4.1.1 明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总目标 |
4.1.2 明确坚持的基本原则 |
4.2 创新教育理念 |
4.2.1 树立全员育人教育理念 |
4.2.2 树立全过程育人教育理念 |
4.2.3 树立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 |
4.3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
4.3.1 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 |
4.3.2 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力度 |
4.3.3 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
4.4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法 |
4.4.1 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法 |
4.4.2 创新高校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方法 |
4.5 创新教育载体 |
4.5.1 引领思想文化前进方向 |
4.5.2 善用网络育人载体 |
4.5.3 建设校园文化育人载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慈善意识的相关理论 |
§2-1 西方慈善意识的理论根基 |
2-1-1 基督教中的博爱思想 |
2-1-2 传统文化中的财富共享理念 |
§2-2 我国慈善意识的传统文化理论根基 |
2-2-1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2-2 道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2-3 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2-4 其他各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
§2-3 慈善思想的当代发展 . |
2-3-1 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统一 |
2-3-2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形成 |
§3-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3 统计方法 |
§3-4 大学生慈善意识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1 慈善直觉 |
3-4-2 慈善认知 |
3-4-3 慈善动机 |
3-4-4 慈善情感倾向 |
3-4-5 慈善行为意向 |
§3-5 大学生慈善意识差异显着性分析 |
3-5-1 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
3-5-2 年级的差异性分析 |
3-5-3 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分析 |
3-5-4 政治面貌的差异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
§4-1 客观因素 |
4-1-1 宏观环境 |
4-1-1-1 经济条件的影响 |
4-1-1-2 政策导向的影响 |
4-1-1-3 文化氛围的影响 |
4-1-1-4 大众传媒的影响 |
4-1-2 微观环境 |
4-1-2-1 学校的影响 |
4-1-2-2 家庭的影响 |
§4-2 主观因素 |
4-2-1 文化素质 |
4-2-2 价值观 |
4-2-3 政治觉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
§5-1 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基本原则 |
5-1-1 主体自愿原则 |
5-1-2 普及化原则 |
5-1-3 知行合一原则 |
5-1-4 鼓励创新原则 |
§5-2 加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对策 |
5-2-1 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社会慈善氛围 |
5-2-2 健全慈善行为导向机制,推进慈善事业法制建设 |
5-2-3 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提高大学生慈善意识 |
5-2-4 重视家庭的培养作用,提升大学生慈善意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9)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概述 |
1. 志愿者活动及其相关概念 |
1.1 志愿者 |
1.2 志愿精神 |
1.3 志愿者活动 |
2. 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历程 |
2.1 萌芽阶段 |
2.2 发展阶段 |
2.3 成熟阶段 |
3.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类型 |
3.1 专项型 |
3.2 专业型 |
3.3 公益型 |
3.4 社区型 |
4.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特点 |
4.1 公益性 |
4.2 自愿性 |
4.3 实践性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
1.1 弘扬主导意识,巩固核心价值体系 |
1.2 凝聚人心,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
1.3 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德育大发展 |
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
2.1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引导个体政治方向 |
2.2 引导主体客体化,实现客体主体化 |
2.3 夯实道德素质基础,提升个体修养 |
2.4 激发精神动力,调动个体积极性 |
第三章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1. 定位上:深度思考 |
1.1 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载体 |
1.2 高校团组织工作的创新点 |
1.3 全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流砥柱 |
2. 思想上:继往开来 |
2.1 继承古代的慈善思想 |
2.2 发扬当代的雷锋精神 |
2.3 倡导当下的志愿理念 |
3. 保障上:尽善尽美 |
3.1 经济保障 |
3.2 精神保障 |
4. 管理上:张弛有度 |
4.1 管理的日常性 |
4.2 管理的制度性 |
5. 运行上:有的放矢 |
5.1 引导主导模式转换 |
5.2 加强志愿者活动培训 |
5.3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项目 |
(10)浅探物理教学中“引思”的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情趣, 使学生乐思 |
二、有方法, 使学生善思 |
三、有目标, 使学生多思 |
四、有顺序, 使学生会思 |
五、有余地, 使学生反思 |
四、要思 会思 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J]. 谷亚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0)
- [2]要思 会思 善思[J]. 张碧宽. 小学语文教学, 1999(12)
- [3]要思 多思 善思——谈读书求知中的“思”[J]. 朱学思. 当代教育科学, 2003(21)
- [4]晚清苏州商人慈善精神研究[D]. 甄杰. 苏州科技学院, 2011(04)
- [5]我思故我在——谈语文课程中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J]. 田淑兰. 宁夏教育, 2015(01)
- [6]谈“学”论“思”[J]. 邱金堂.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7]培养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孙雅夫.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D]. 魏艳.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4)
- [9]论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 王伟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10]浅探物理教学中“引思”的原则[J]. 王多昌. 考试周刊, 2014(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