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与初一接轨教学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黄洁茹[1](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文中指出语文教材作为弘扬国家意志、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历来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自2012年起,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历时四年,经过反复试教、测试、审查等一系列努力后,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在部分省市地区的初一年级投入使用,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2020年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实现全国统一。相较于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为“原教材”),部编本教材此次作出较大幅度的改动,大到编写宗旨,小到课后习题,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教师作为教材最直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是部编本语文教材顺利推行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的创新之处,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教材的创新发展。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认同程度如何,不同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行为表现如何,这应当成为研究的必要。基于以上缘由,对河南省郑州市S中学初三教研组六位教师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考察六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和适应情况,发现并归纳出影响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加快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步伐。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设计等,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对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进行分析,在对照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部编本教材的“新”之所在,包括它的编制依据和呈现特点,初步掌握部编本教材在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写制作水平上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考察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从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编写制作水平这五个维度分别考察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心理认同程度和教学行为表现,主要考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的转变,折射出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时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困惑,进行客观全面地陈述与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教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地归因分析,探究其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并从教师内在因素和外部相关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在分析教师不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这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希望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真正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而能完全适应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所带来的变化。
黄洁茹[2](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教材作为弘扬国家意志、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历来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自2012年起,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历时四年,经过反复试教、测试、审查等一系列努力后,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在部分省市地区的初一年级投入使用,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2020年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实现全国统一。相较于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为“原教材”),部编本教材此次作出较大幅度的改动,大到编写宗旨,小到课后习题,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教师作为教材最直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是部编本语文教材顺利推行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的创新之处,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教材的创新发展。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认同程度如何,不同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行为表现如何,这应当成为研究的必要。基于以上缘由,对河南省郑州市S中学初三教研组六位教师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考察六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和适应情况,发现并归纳出影响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加快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步伐。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设计等,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对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进行分析,在对照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部编本教材的“新”之所在,包括它的编制依据和呈现特点,初步掌握部编本教材在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写制作水平上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考察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从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编写制作水平这五个维度分别考察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心理认同程度和教学行为表现,主要考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的转变,折射出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时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困惑,进行客观全面地陈述与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教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地归因分析,探究其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并从教师内在因素和外部相关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在分析教师不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这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希望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真正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而能完全适应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所带来的变化。
邹逸[3](2020)在《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保证科学教育改革品质与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教师教育的重要方面。面对身份角色转变、文化场域更迭、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全新情境,初任科学教师必然会遭遇不适。他们需要在不适中寻觅新知新途,实现各个面向上的专业成长,以使自身在学校场域中渐渐安顿。那么,初任科学教师究竟会遭遇哪些专业成长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真实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样态内蕴着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对于相关主体而言又有何可为空间?本研究正是旨在对真实、微观、具体情境中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对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本研究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指向聚焦在“教学知能发展”、“学校文化适应”、“身份认同”三个方面。进而以“实践-认知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观点对上述三大具体指向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S中学11位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进行了观察、调查与访谈,详细描述与呈现了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样态,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实然样态背后的实质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的过程。面对不断袭来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有效应对。他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行动、反思、检验、确认,以吸纳与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这些新的知识与能力,经由具体问题解决过程的澄明,因而具有了情境脉络意义与个体具身意义,成为初任科学教师关于教学知能的“真”的信念与行为指南。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切地发现,文化因素对于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浸润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深入人心,向初任科学教师清晰地传达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维与行动的着眼点与方向。第二,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自我原有文化特征与学校主流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体验着自身与新情境之间的文化差距,进而扬弃性地做出文化适应趋向上的自我选择。尽管每位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情况有所差异,不过,他们每一次对文化差距的感知,可以说都是对自己仍是“局外人”的体认,而他们于相应文化活动中的每一种选择及行为,都至少表达了其成为“局内人”的期待与尝试。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实则就是一种文化比较、选择与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明晰“局内”的文化特征,并逐渐建构起作为“局内人”的自己。当然,初任科学教师在适应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等不同层面,对学校文化带来了不少全新的创生性发展。第三,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对作为“科学教师”的自我的不断寻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任科学教师不断感知与体察着内在自我与外在自我之间的差异,进而在选择与应对中不断重塑着思想理念上认同的自我和行为表现中的自我;他们不断探寻着科学教师群体内部的典型特质及其与不同学科教师群体间的本质差异,从而在参照和比较中体认着作为科学教师群体成员的自我;他们不断理解着学校场域中的多元文化价值导向,以不同的衡量标准不断切换着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使自己适应不同情境中的文化身份。综合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认为,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场域内外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的整体背景之中,大体表现出渐、摄、融、构的过程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而从共同体中汲取养分,则能直接有效地实现初任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本研究从师范生职业幸福感的养成、师范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师范生“基本功”的夯实、师范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进行了再思考;从主动规划专业成长、深度理解和落实科学的人文价值、提升教学生成能力、全面建设初任科学教师支持体系等方面,对科学教师的职后成长进行了再思考。最后,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继续深入的方向进行了些许探讨。
齐元成,杨海兰[4](2020)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题报告编号:JKY8930时间:2019年1月——2020年3月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自2001年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以来,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了。如今,第一批在小学接受正规英语教育的学生已跨入了中学阶段。对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流用语、简单的交流句型、英语语音发音等有了一定的基础的他们,当进入初一以后,英语学习既是小学英语的终点,又是小学英语的延续,也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如果这时中学英语教师还是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势必会走向两个极端:
洪雷明[5](2020)在《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玛牧特依”,汉语译为《教育经典》。在彝语里“玛”意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意为智慧、为人处世、优良之意,“特依”意为书、经,“玛牧特依”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书”。1它是彝族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涉及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内容,是一部全面阐释古代彝族阶级关系、社会结构、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不可多得的珍贵古文献。因此,本次研究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重点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为个案,以该校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以下简称《玛牧特依》选编内容)为研究重点,重点探讨《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文化保存、选择和创造的教育价值以及对学生“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进行阐明。第一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主要介绍教材的编写地——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的历史沿革、人员结构以及教材的编译流程,也介绍了社会上《玛牧特依》的研究机构——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的历史沿革与组织构架、会员制与人员管理、推广与宣传等,并重点介绍教材的使用地——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近几年教育情况,《玛牧特依》的教育开展情况,且重点对被调研教师和被调研学生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第二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主要概述选编内容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及主要内容;同时阐述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一方面以教育的文化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在教育的文化保存、文化选择以及文化创造三个方面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以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分析选编内容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以及“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第三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和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时,从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角度,分析《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对其自身的积极影响。第四章,《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介绍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比如,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以及“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失。同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其中主观原因包括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客观原因包括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方面。第五章,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该部分主要从政府及教育部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政府及教育部门主要从增添选编内容,加大研究支持力度,完善辅导用书以及增设彝文课程,拓展玛牧用途等方面提出建议。社会层面主要从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学校层面主要从强化师资建设,协调课时安排,解决奖励不公问题,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提出建议。家庭层面主要从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开展家庭玛牧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
陈晓川[6](2020)在《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连续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文学创作的历史也非常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有许许多多的遗留文献着作,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开始深入思考世界的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化的传承与教学的重要性更加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模式下,中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还有着一定程度的前后不相匹配的情况,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往往还非常浅显,但到了初中时难度却断层型地提高,这给我国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带来的更多困难,最后让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处于不利的情况之中。为此,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有必要设置合理的衔接性教学方案,以改善当前的教育状况。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基于文言文阅读教学为关键词,对不同学段的教学衔接理论展开了详细论述,运用了教学心理学理论,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的重要依据,提出了做好衔接教学的重要价值。第二部分:衔接教学的实践依据。深入了中小学学校展开了深入调查,从教师、学生及教材三个维度上展开综合分析,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内容展开了综合分析,剖析了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实践中才能探究真正的问题及原因。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问题原因分析。根据前两章节的研究内容,从主观层面与客观层面对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探索并反思教学衔接各个环节上的问题,如:标准设计存在偏颇、教材选编脱节、考试评价机制不足、教学态度及方法存在问题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不同学段的教学衔接问题。第四部分: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的改进建议。基于前几个部分为研究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从教师层看、学生层及课程设计层分别进行了总结梳理,这些建议具有可行性和宏观性,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本文研究围绕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为研究方向,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以期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内容,能够强化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帮助中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不同学段的学习生活无缝衔接,有机融合,让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真正落地有声。
赵晶晶[7](2019)在《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 ——以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突出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精神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社会发展要求。很多学者认为学生代替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提倡班级自主管理,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投入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以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为切入点研究国际化民办学校应如何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自主管理跟班级他主管理相比,内涵的相同之处都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主要对象都是班主任和学生,实施过程都是班主任遵循具体班级实施管理的规律,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充分调动和利用班级内外的力量,实现班级的各项活动。但由于班主任和学生的管理角色、认识特征、师生关系特征、方法特征、评价方式、管理方式等的对立而不同;初中班级自主管理跟小学班级自主管理、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在内涵上都是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让学生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的管理者。都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班级组织建设、活动管理、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目标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实施,但有年龄特征、自主管理方式、课程开设、班干部培养、日常管理内容、活动的组织、德育培养的方向、班级目标的内容等而有所不同;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跟公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其它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在内涵上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打破传统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中心局面,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为生源结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活动设置、班级规模等特点,三者的班级自主管理是有不同的。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特点是学生既能在中方班级管理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同时又能在外教的班级管理中培养自主管理能力。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活动管理、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目标管理六个方面,而其中初中要突出常规管理、活动管理、组织管理、评价管理四项。本次研究以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初中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界定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内涵,对国际化民办学校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初中生自主管理的意愿和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多角度、系统地对国际化民办初中生自主管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策略和管理实践,以期对国际化民办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苏英[8](2019)在《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文本研读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首先,指出了目前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教材的编排上、实际的教学实施上都存在着衔接不当的现象,并且剖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肯定了衔接教学的必要性。接着,从理论和实际两个维度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分析了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依据。最后,从文言词类、特殊句式、不同文体的角度,具体阐述了初中、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有效措施。在衔接教学中,初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具有衔接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基于学情,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用已知学习未知,增强学习的连续性,引导学生构建文言文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罗芳[9](2019)在《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辉闪耀的篇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同时,古诗词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把小学和初中教育设置成九年一贯制,强调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高度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与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当具有一贯性,特别是小升初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应当实现有效衔接。然而,从平时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结果发现,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并不理想,甚至存在脱节现象,不少初一学生不太适应初中语文老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古诗词学习方法,造成语文总体成绩难以提升或者出现两极分化,古诗词成为小升初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薄弱点。本文是针对小升初阶段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而进行的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为研究提供了方向、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关于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针对小升初语文古诗词教学衔接现状,笔者对南充市蓬安县锦屏镇中心小学校30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访谈,同时,对南充市蓬安县第二中学300名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访谈,为本文提供相对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和资料。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升初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第四章提出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古诗词选文,从古诗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这三个方面寻求衔接策略,以促进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古诗词学习的平稳过渡和教学的有效衔接。
胡桑桑[10](2019)在《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数学学习理论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应用于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认识信念。本文研究了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现状,并探讨其在不同性别、年级等方面的差异性。在阅读大量文献之后,编制了调查问卷——《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调查问卷》,对某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SPSS分析得到关于信念的结论。再进行了学生的个案访谈,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最后在教学案例中讨论如何来改善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数学认识信念是个多维度的信念系统,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数学认识信念分成了五个维度:数学知识的稳定性、数学知识的结构性、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学习速度。总体上,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比较积极。在数学学习方式这个维度上,学生的认知较差,平均分比较低,需要改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式的信念。(2)在数学学习速度的维度上性别差异较显着,在数学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与数学认识信念上年级差异较显着。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速度维度以及数学认识信念上不同的学校学生具有显着性差异。(3)各个维度以及总体信念都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呈现显着性正相关,数学认识信念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根据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呈线性关系,其对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有正向的影响。(4)结合数据分析与学生访谈,提出几条教学策略:教师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讲述数学史,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自信心;教学方式多样,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变式训练,在数学的“变”与“不变”中来发现数学的乐趣。
二、小学与初一接轨教学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与初一接轨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
2.教师使用新教材时存在困惑 |
3.已有研究数量不足与零碎化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部编本语文教材 |
2.适应和适应性 |
3.教材适应性 |
(三)文献综述 |
1.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2.部编本语文教材相关研究 |
3.部编本语文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选取 |
2.研究方法 |
3.资料收集与整理 |
一、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新”之所在 |
(一)教材内容的编写宗旨新 |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2.凸显选文内容的四个标准 |
3.突出“语文素养”核心理念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范围新 |
1.增加革命教育类课文 |
2.提高古诗词所占比重 |
3.重视名着阅读篇目学习 |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新 |
1.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2.构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
3.重视助学系统体系建设 |
(四)教材的编写制作水平新 |
1.更新教材的外观设计 |
2.注重教材的插图作用 |
二、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分析 |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
(二)对教材内容编写宗旨的适应性 |
(三)对教材内容选择范围的适应性 |
1.对革命教育类课文的适应性 |
2.对古诗词篇目的适应性 |
3.对名着阅读篇目的适应性 |
(四)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适应性 |
1.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适应性 |
2.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适应性 |
3.对助学系统体系的适应性 |
(五)对教材编写制作水平的适应性 |
(六)调查结论 |
1.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认同感较高 |
2.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整体适应情况良好 |
3.教师在适应过程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
三、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 |
1.对新教材的“新”把握不到位 |
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
3.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功利性 |
4.对落实教学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
(二)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内在因素 |
2.外部相关因素 |
四、促进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
(一)对语文教师的建议 |
1.树立教材整体意识 |
2.创新教材使用方法 |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4.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
(二)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1.建立教材修订完善机制 |
2.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
(三)对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1.完善教材培训机制 |
2.健全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
3.加快考试制度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
2.教师使用新教材时存在困惑 |
3.已有研究数量不足与零碎化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部编本语文教材 |
2.适应和适应性 |
3.教材适应性 |
(三)文献综述 |
1.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2.部编本语文教材相关研究 |
3.部编本语文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选取 |
2.研究方法 |
3.资料收集与整理 |
一、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新”之所在 |
(一)教材内容的编写宗旨新 |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2.凸显选文内容的四个标准 |
3.突出“语文素养”核心理念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范围新 |
1.增加革命教育类课文 |
2.提高古诗词所占比重 |
3.重视名着阅读篇目学习 |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新 |
1.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2.构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
3.重视助学系统体系建设 |
(四)教材的编写制作水平新 |
1.更新教材的外观设计 |
2.注重教材的插图作用 |
二、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分析 |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
(二)对教材内容编写宗旨的适应性 |
(三)对教材内容选择范围的适应性 |
1.对革命教育类课文的适应性 |
2.对古诗词篇目的适应性 |
3.对名着阅读篇目的适应性 |
(四)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适应性 |
1.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适应性 |
2.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适应性 |
3.对助学系统体系的适应性 |
(五)对教材编写制作水平的适应性 |
(六)调查结论 |
1.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认同感较高 |
2.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整体适应情况良好 |
3.教师在适应过程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
三、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 |
1.对新教材的“新”把握不到位 |
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
3.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功利性 |
4.对落实教学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
(二)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内在因素 |
2.外部相关因素 |
四、促进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
(一)对语文教师的建议 |
1.树立教材整体意识 |
2.创新教材使用方法 |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4.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
(二)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1.建立教材修订完善机制 |
2.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
(三)对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1.完善教材培训机制 |
2.健全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
3.加快考试制度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自我解惑:亲身经历引发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怀 |
(二)时代回应:社会变革中科学教育改革的应然突破 |
(三)范式转型:实践转向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然迫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二)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三)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
(四)文献综述的反思与启示 |
三、本研究中初任科学教师教授的“科学课程”之特别说明 |
(一)国际科学课程的改革历程 |
(二)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
四、核心概念 |
(一)初任科学教师 |
(二)专业成长 |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过程的展开 |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的保证 |
(五)研究伦理的观照 |
六、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七、论文思路 |
第一章 探讨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实践-认知理论 |
(一)古希腊的实践-认知观 |
(二)实践-认知传统的流觞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论 |
(四)舍恩的“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一)贝瑞的“跨文化适应模型” |
(二)沃德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 |
(三)丹克沃特的“陌生文化适应理论” |
三、身份认同理论 |
(一)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
(一)初任科学教师教学知能发展的分析思路 |
(二)初任科学教师学校文化适应的分析思路 |
(三)初任科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思路 |
第二章 背景的呈现:S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S中学概况 |
二、S中学的微观文化 |
三、S中学的初任教师培养理念与措施 |
四、S中学的科学学科组活动机制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验断裂与知识具身:初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知能发展 |
一、守望“科学素养” |
(一)萦绕不去的“科学知识传递”教学 |
(二)迷途中的“科学知识建构”教学 |
二、“学情”掌握的虚妄与真实 |
(一)“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
(二)反思过后的应对 |
(三)学生观的转变探析 |
三、科学课程知识的裂缝与弥合 |
(一)“备”与“现”的差距 |
(二)我们一起学 |
(三)主题式行动研究的力量 |
四、模仿与借鉴:科学教学策略选择 |
(一)以教学师傅为“指路明灯” |
(二)集体备课带来的便利 |
(三)“板书”的日益遗落 |
五、分数线上的“舞蹈” |
(一)超越“依纲据本”的纸笔测验 |
(二)从“空心”到“赋实”的课堂表现评价 |
(三)“闪光”的创新性评价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局外与局内:初任科学教师的学校文化适应 |
一、从不满到理解:初任科学教师的物质文化适应 |
(一)“自我预期”的调试 |
(二)“社会空间”意识的逐步确立 |
二、规约中的亦步亦趋:初任科学教师的制度文化适应 |
(一)作息时间制:在“忙于应对”中“提升效率” |
(二)“圆桌制”:从“倾听”走向“对话” |
(三)逐级管理制: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 |
三、“偏利己”的选择:初任科学教师的精神文化适应 |
(一)“以人为本”的再认识 |
(二)“以校为家”的单向体认 |
(三)“以身作则”:他人在与不在两个样 |
四、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初任科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适应 |
(一)“熟人社会”:趋向闭合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与同事交往:同质相吸 |
(三)与学生交往:从“尊重平等”到“保证权威” |
(四)与家长交往:情感与功利的博弈 |
五、初任科学教师带给学校文化的创生性发展 |
(一)物质文化层面 |
(二)制度文化层面 |
(三)精神文化层面 |
(四)人际关系层面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的寻求:初任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
一、自我同一性的延续:以教师群体的名义在行为表现上趋同 |
(一)内在自我:我想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二)外在自我:外界期望我成为怎样的科学教师 |
(三)“内-外”自我的冲突与选择 |
二、社会群体认同:求同立异 |
(一)群体内的求同 |
(二)群际间的立异 |
三、个体化认同:即体即用 |
(一)为“应试”而教的“工匠”化倾向仍是主流 |
(二)顺应课程改革的“专家”化倾向日渐兴盛 |
(三)追求经济效益的“个人”化倾向开始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发现 |
(一)空间区隔与文化融通: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 |
(二)渐摄与融构: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境界演进 |
(三)资本积累: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需求 |
(四)共同体建设: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未来可能 |
二、对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
(一)对科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思考 |
(二)对科学教师职后成长的思考 |
三、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结语 觉醒着成长与成长着觉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4)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 |
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重难点 |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课题研究重难点 |
五、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论证 |
(一)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
2.环境变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障碍。 |
3.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
4.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 |
5.中小学生因年龄性格等特征造成的心理差异也是衔接问题的原因之一。 |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
1.树立正确的全面课程观,使英语教学自然衔接 |
2.要使英语教学自然衔接就必须遵循英语教学衔接的几条原则 |
1)循序渐进原则 |
2)连贯性原则 |
3. 从教师出发,解决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
六、课题研究的进展与收获 |
(一)衔接问题的发现 |
1、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学区内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结果发现: |
2、教法衔接问题: |
3、学法衔接问题: |
4.评价衔接问题: |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展望 |
(5)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玛牧特依 |
(二) 一类模式 |
(三) 《彝语文》教材 |
(四) 教育价值 |
(五) 选编 |
三、相关理论 |
(一)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教育的文化功能理论 |
四、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多学科视角下《玛牧特依》研究 |
(二) 一类模式研究综述 |
(三) 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编写研究综述 |
(四) 相关研究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访谈法 |
(三) 观察法 |
(四) 问卷法 |
第一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材使用点概述 |
第一节 四川省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简介 |
一、历史沿革 |
二、人员结构 |
三、编译流程 |
第二节 四川省凉山州玛牧文化协会简介 |
一、历史沿革与组织架构 |
(一) 历史沿革 |
(二) 组织架构 |
二、会员制与人员管理 |
(一) 会员制 |
(二) 人员管理 |
三、推广与宣传 |
四、未来规划 |
(一) 《玛牧特依》大融合 |
(二) 立足凉山、走向中国、迈向世界 |
第三节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中学简介 |
一、昭觉县民族中学的历史沿革、教育情况及师生情况 |
(一) 历史沿革及教育情况 |
(二) 教师与学生情况 |
二、被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被调研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 被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 |
三、《玛牧特依》教育开展情况 |
(一) 国旗下《玛牧特依》集体诵读 |
(二) 增添《玛牧特依》校园文化 |
(三) 坚持开展《玛牧特依》课堂教学 |
第二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及其教育价值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概述 |
第二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文化价值分析 |
(一) 教育文化保存功能 |
(二) 教育文化选择功能 |
(三) 教育文化创造功能 |
二、《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分析 |
(一) “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智育”的教育价值——“勤学好问” |
(三) “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倡勤劳,忌懒惰” |
第三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成效分析 |
第一节 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
一、有助于学生为人处世能力的发展 |
二、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
三、有助于学生理想追求的确定 |
四、有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改善 |
第二节 对《玛牧特依》的积极影响 |
第四章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存在的问题 |
一、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价值,轻视个体个性化价值 |
二、过于注重教育的人文价值,轻视教育的科学价值 |
三、过于注重教育的传承价值,轻视教育的创新价值 |
四、“美育”和“体育”教育价值的缺少 |
第二节 影响《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
一、主观原因 |
(一) 教材自身的原因 |
(二) 学生自身的原因 |
二、客观原因 |
(一)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 社会的推广程度不高 |
(三) 学校的自身存在问题 |
(四) 家庭的帮扶程度不足 |
第五章 提升《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及教育部门层面 |
(一) 增添选编内容,完善选编内容的质量 |
(二) 加大研究支持,解决古彝文的困惑 |
(三) 完善辅导用书,解决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
(四) 增设彝文课程,解决学生彝文基础薄弱的问题 |
(五) 拓展玛牧用途,帮助当地脱贫攻坚 |
第二节 社会层面” |
(一)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玛牧的宣传与推广 |
(二) 增强社会责任,助力玛牧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 强化师资建设,解决教师缺乏问题 |
(二) 协调课时安排,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
(三) 积极对上沟通,解决奖励不公问题 |
(四) 加强对外合作,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
第四节 家庭层面 |
(一) 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
(二) 家庭玛牧教育,努力帮扶学校玛牧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的具体内容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分访谈内容 |
附录五: 部分照片 |
致谢 |
(6)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关于“中小学”概念 |
1.2.2 “文言文”含义 |
1.2.3 “教学衔接”含义 |
1.2.4 针对“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的解释 |
1.3 研究概述 |
1.3.1 有关语文教学通用策略内容的研究 |
1.3.2 有关初高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经验总结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本文研究意义 |
2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2.1 奥苏伯尔:现代学习迁移理论 |
2.2 泰勒原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2.3 皮亚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实践分析 |
3.1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衔接分析 |
3.1.1 能力目标衔接分析 |
3.1.2 教学工作知识目标衔接情况分析 |
3.2 苏教版、北师大版、统编版文言文选编对比 |
3.3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
3.3.1 “文言文教学衔接态度”现状调查 |
3.3.2 教师教学文言文的方法 |
3.4 中小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 |
3.4.1 学习动机情况 |
3.4.2 学习方法掌握 |
3.5 文言文阅读学习的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方式方法不同 |
3.5.2 综合评价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不畅的原因探究 |
4.1 客观原因 |
4.1.1 课程标准存在差异 |
4.1.2 教材编选的脱节 |
4.1.3 考试评价的失衡 |
4.2 教师层面原因分析 |
4.2.1 教师衔接意识不强 |
4.2.2 衔接方法的偏失 |
4.3 学生方面的原因 |
4.3.1 学习心理方面 |
4.3.2 学习方法方面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应对措施 |
5.1 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课程的架构 |
5.1.1 优化设计文言文阅读机制 |
5.1.2 明确设计课程目标 |
5.1.3 完善文言文阅读的教材 |
5.2 侧重点衔接 |
5.2.1 从字词到句子的知识过渡 |
5.2.2 从朗读到翻译的能力过渡 |
5.2.3 从文字到文化的情感过渡 |
5.3 师生教与学态度的衔接 |
5.3.1 教师态度的衔接 |
5.3.2 学生态度的衔接 |
5.4 师生教与学方法的衔接 |
5.4.1 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
5.4.2 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 ——以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价值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班级管理 |
1.3.2 自主管理 |
1.3.3 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管理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班级与初中班级 |
1.4.2 管理、班级管理与初中班级管理 |
1.4.3 自主管理和初中班级自主管理 |
1.4.4 国际化民办学校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相关基础理论 |
1.6.1 学生自治理论 |
1.6.2 人本管理理论 |
1.6.3 权变管理理论 |
第二章 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与相关班级自主管理的比较 |
2.1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与小学、高中阶段班级自主管理的比较 |
2.1.1 与小学、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比较 |
2.1.2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与在小学、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是“同中有异”的关系 |
2.2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与他主管理的比较 |
2.2.1 自主管理与他主管理相互间的关系 |
2.2.2 具有上述关系的原因 |
2.3 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比较 |
2.3.1 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的特点 |
2.3.2 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 |
第三章 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中学生自主程度的调查分析 |
3.1 祈福英语实验学校简介 |
3.2 调查目的 |
3.3 调查问卷设计 |
3.3.1 问卷的编制过程 |
3.3.2 样本选择 |
3.3.3 工具设计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整体情况分析 |
3.4.2 教师对班级自主管理显着性分析 |
3.5 学生差异性分析 |
3.5.1 班级自主管理参与的性别差异 |
3.5.2 班级自主管理参与的班干部差异 |
3.5.3 班级自主管理参与的年级差异 |
3.5.4 班级自主管理参与的学习成绩差异 |
3.5.5 班级自主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
3.6 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6.1 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
3.6.2 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对策 |
4.1 教师帮扶的循序渐进策略 |
4.1.1 教师帮扶阶段 |
4.1.2 师生共同管理阶段 |
4.1.3 学生自主管理阶段 |
4.2 设定班级管理目标的策略 |
4.2.1 目标制定的依据和要求 |
4.2.2 目标的主要内容 |
4.3 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制度的策略 |
4.3.1 完善自主管理的常规制度 |
4.3.2 完善自主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 |
4.3.3 完善自主管理的反馈评价制度 |
4.4 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岗位组织与分工策略 |
4.4.1 创建班级组织架构,组建班干部团队 |
4.4.2 培养班干部,提升自主管理的能力 |
4.5 开展班级活动的策略 |
4.5.1 班级活动的特点 |
4.5.2 班级活动的类型 |
4.6 制定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检查策略 |
4.6.1 检查策略标准制定与方式 |
4.6.2 制造良好的工作气氛 |
4.6.3 继续培养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 |
4.7 班级自主管理总结与评价策略 |
4.7.1 对总目标的调整 |
4.7.2 对学生工作的评价 |
4.7.3 鼓励学生创新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
4.8 重视自主管理合力形成的策略 |
4.8.1 转变家庭传统观念,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
4.8.2 与任课老师、外教老师多交流 |
第五章 国际化民办学校班级自主管理实践探索 |
5.1 自主管理实践一——构建班级目标管理 |
5.1.1 制定总目标 |
5.1.2 制定子目标 |
5.1.3 具体实践 |
5.2 自主管理实践二——班级组织建设,主体还原学生 |
5.2.1 班级组织的意义 |
5.2.2 组织的设置方式 |
5.2.3 班级组织的形式 |
5.3 自主管理实践三——班干班部培养,激发管理热情 |
5.3.1 班干部的设置形式 |
5.3.2 班干部的培养 |
5.4 自主管理实践四——建立完善的班规,科学管理班级 |
5.4.1 班规制定的目的 |
5.4.2 制定建立过程 |
5.4.3 中外具体班级规则 |
5.5 自主管理实践五——开展班级活动,提升管理能力 |
5.6 自主管理实践六——搭建班级常规平台,锻炼管理水平 |
5.6.1 让学生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主人 |
5.6.2 养成学生遵守日常规范的习惯 |
5.7 自主管理实践七——引入激励制度,完善班级自主管理评价方式 |
5.7.1 以评价为导向 |
5.7.2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5.7.3 建立定性和定量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 |
5.8 自主管理实践八——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班级自我管理现状班主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班级自我管理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8)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阐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初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的异同 |
一、对古汉语教学的表述 |
二、对文学鉴赏的表述 |
三、对文化传承的表述 |
第二节 初中、高中文言文教材衔接现状 |
一、初中、高中文言文选文数量及难易程度的差异 |
二、初中、高中文言文选文在组元和编排上的差异 |
三、初中、高中文言文选文类型的差异 |
第三节 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
一、教师对文言文的认知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 |
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各维度的差异 |
三、初中、高中文言文考试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必须衔接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现实依据 |
一、“断层”影响文言文本体价值的发挥 |
二、“断层”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三、“断层”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 |
第三节 其他依据 |
一、“17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 |
二、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有效实施 |
第一节 实词、虚词的教学衔接 |
一、有序梳理,整理归纳 |
二、循序渐进,分级量化 |
三、理解意义,学用结合 |
第二节 文言句式的教学衔接 |
一、利用“标志”事半功倍 |
二、利用语法古今对比 |
三、上挂下联,促进迁移 |
第三节 不同文体的教学衔接 |
一、写人叙事类文本的教学衔接 |
二、写景状物类文本的教学衔接 |
三、论述类文本的教学衔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附录 |
后记 |
(9)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概述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方法 |
2.1.4 调查内容 |
2.2 问卷结果及分析 |
2.2.1 问卷调查结果 |
2.2.2 问卷结果对比 |
2.2.3 问卷结果分析 |
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2.3.1 访谈调查结果 |
2.3.2 访谈结果对比 |
2.3.3 访谈结果分析 |
3 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义务教育课标的衔接因素 |
3.1.1 课标目标设置差异 |
3.1.2 课标内容要求区别 |
3.1.3 课标方法要求不同 |
3.2 中小学教师的衔接因素 |
3.2.1 衔接意识不足 |
3.2.2 教学方法差异 |
3.2.3 把控能力偏差 |
3.3 中小学学生的衔接因素 |
3.3.1 个体身心发展差异 |
3.3.2 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 |
3.3.3 学习方法和习惯差异 |
3.4 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衔接因素 |
3.4.1 中小学教师交流体制不完善 |
3.4.2 中小学衔接性评价体系缺失 |
3.4.3 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系统空白 |
4 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 |
4.1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衔接策略 |
4.1.1 明确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衔接依据 |
4.1.2 寻找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衔接切口 |
4.2 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衔接策略 |
4.2.1 明确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衔接前提 |
4.2.2 丰富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衔接途径 |
4.3 古诗词教学环境的衔接策略 |
4.3.1 教学管理体制的改进建议 |
4.3.2 学校教学环境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小六) |
Ⅱ: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初一) |
Ⅲ: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教师访谈表(小六) |
Ⅳ: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教师访谈表(初一) |
致谢 |
(10)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综述 |
2.1 数学认识信念的概念界定 |
2.1.1 认识信念 |
2.1.2 数学认识信念 |
2.2 数学认识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
2.2.1 形成数学认识信念的外部因素 |
2.2.2 形成数学认识信念的内部因素 |
2.2.3 数学认识信念的发展规律 |
2.3 数学认识信念对学习的影响 |
2.3.1 对数学学习中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
2.3.2 对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影响 |
2.3.3 对数学学习中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
2.4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改善 |
2.5 已有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及实施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学认识信念调查问卷 |
3.4.1 问卷的构想 |
3.4.2 维度定义 |
3.4.3 被试选择 |
3.4.4 补充说明 |
3.4.5 量表的测试 |
3.5 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4章 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问卷分析 |
4.1 数学认识信念的结构与成分 |
4.2 数学认识信念的整体分析 |
4.3 性别、年级、城乡的差异分析 |
4.3.1 关于性别的差异分析 |
4.3.2 关于年级的差异分析 |
4.3.3 关于城乡的差异分析 |
4.4 关于不同学校的差异分析 |
4.5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影响 |
4.5.1 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相关性 |
4.5.2 数学认识信念对兴趣爱好的影响 |
4.5.3 数学认识信念对情感态度的影响 |
4.6 数学认识信念的问卷分析总结 |
第5章 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访谈研究 |
5.1 访谈目的 |
5.2 访谈对象 |
5.3 访谈介绍 |
5.4 访谈记录 |
5.4.1 关于数学知识结构性问题 |
5.4.2 关于数学知识稳定性问题 |
5.4.3 关于数学学习能力问题 |
5.4.4 关于数学学习方式问题 |
5.4.5 关于数学学习速度问题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改善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教学策略 |
6.1 改善数学知识结构性 |
6.2 改善数学知识稳定性 |
6.3 改善数学学习能力 |
6.4 改善数学学习方式 |
6.5 改善数学学习速度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小学与初一接轨教学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D]. 黄洁茹. 河南大学, 2020(02)
- [2]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 黄洁茹. 河南大学, 2020(07)
- [3]渐摄与融构 ——初任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叙事研究[D].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A]. 齐元成,杨海兰. 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社会科学(六), 2020
- [5]高中《彝语文》教材中《玛牧特依》选编内容的教育价值研究 ——以昭觉县民族中学为例[D]. 洪雷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中小学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 陈晓川.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 ——以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为例[D]. 赵晶晶. 广州大学, 2019(01)
- [8]初中、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研究[D]. 苏英. 苏州大学, 2019(04)
- [9]小升初古诗词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 罗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D]. 胡桑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