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补品的禁忌与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佳,韩岩峰,宋瑛世,徐静波,刘巍[1](2019)在《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正位、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RAP-5b及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安全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薛昊[2](2019)在《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阅读、收集大量相关书籍及论文,对痞病的相关古代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结合各时期时代背景,系统梳理痞病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概念、治则、治法。纵向对比、研究及其历史演变。以期为现代临床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痞病的内涵提供依据,更准确运用痞病治则进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中医痞病的辨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广泛收集的文献资料,遵照文献研究“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基本方法,结合历史分析的方法,整理、考证,收集历代痞病的文献资料;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期刊文献及论文论着;查阅其他相关非医学文献资料,丰富和充实本课题的研究。根据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整理古代痞病的内涵范畴与层次,以及痞病辨治的历史沿革。总结归纳古代医家关于痞病的辨治论述,并对其学术内涵源流与诊治思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痞”在古代文献中包含三个内涵层次,其一:表示身体所处的特殊状态,阳不升、阴不降和表示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及其运行通道不甚畅通的状态。其二:表示体表可触及的包块,即作为痞块的统称。其三:可作为证候名、病名指代一类病证。其共性在于“不通”,故在用以表达病证名时,则不以症状为主要命名导向,而应有共同的病机“不通”故可称“痞”字。称谓上,唯“痞病”有明确的古代文献记载表明可以同时指代“痞证”、“痞满”、“痞块”等病证,故总称“痞病”可能更为合适。分类上,痞病框架下包含广义与狭义两部分,狭义的“痞病”则又分为伤寒心下痞与杂病痞,广义的“痞病”则应包含痞块在内。现代将痞病称为“痞证”或“胃痞”,局限在少数胃肠道疾病中可能严重制约了中医在“痞病”辨治方面的发挥空间,现代病种各自包含一个完整的病程,它们与痞病所强调的“不通”病机并不在同一个内涵层面上。任何疾病发展到符合中医“不通”的病机阶段,理论上都应适用痞病的辨治原则与方法。古代医家对痞病的辨治体系完善,伤寒心下痞主以五泻心法辛开苦降;杂病痞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注定了其治法的多样性;痞块则从气滞血瘀、痰水停积、食滞不化入手,内外合治。面对如此复杂的病证,把握其病机核心“痞”,即能执简驭繁,视临床具体状况,运用包括通利、补虚、温阳、清热、宣散、理气、消导、活血化瘀、涌吐等诸多方法使其气血复通,则痞自消。同时要注意预防与治疗并重,保持情志舒畅与日常起居、食饮、调摄有节。此外几处尚存争议的问题上,在痞病和否卦的关系方面,仅仅是含义上的相似性以及共用同一套词汇系统造成的结果,并无相互借鉴取法之义。其次,痞与疼痛并无冲突,疼痛也并非痞的必然症状,仲景言“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需要在结合其特定语境、了解仲景文风的基础上再做判断。第三,本草文献中出现的“皮中痞”可能指以体表水肿为主症的病证。
崔良晓[3](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沈浩然,艾路,毕聪玥,高德珉,刘晶,王倩[4](2017)在《孕妇使用中药补品的禁忌及其滥用误用现象的调查——以北京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本课题采用古今文献整理、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孕妇使用中药补品存在的禁忌进行了整理和调查,旨在为广大孕妇选用中药补品时提供参考。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许多妇女有在孕期选用中药补品的倾向,但其获取药方或食谱信息来源大多为非专业、不可靠的途径。对此,加强专业人士对孕妇使用中药补品方面的研究,以及有关部门出面整理现今有关孕期中药补品的禁忌,将其出版是较为良好的解决措施。
袁叶[5](2016)在《贾六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全面继承贾六金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治疗疾病的珍贵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重点学习贾六金教授治疗小儿腹痛及其他小儿脾系疾病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挖掘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产生的渊源,对其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进而升华成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学术理论;通过跟师、临证、授课等方式总结老师的辨证论治经验,检验跟师成果;并在门诊选取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分别服用香乌止痛汤与养脏汤治疗,对照研究,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贾六金教授学术渊源概述贾老师认为,《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伤寒杂病论》是又一部中国传统医学巨着之一,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着。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及《药性歌括四百味》被称为中医四小经典,是中医启蒙必读之作。《小儿药证直诀》、《幼科发挥》、《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及《幼幼集成》作为儿科专业四经典,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山西名医李翰卿不仅精于中医内科、妇科,而且在儿科、外科及老年病学方面亦研究颇深。张光煜秉承家学,博采众长,尤精于儿科,擅治时行病,辨证重视小儿生理特点,论治因病制方,中病即止。业医50余载,临证经验十分丰富。当代名医徐小圃、王伯岳、董廷瑶、赵心波、江育仁、刘弼臣等在中医界均独树一帜,是贾老学习的楷模。贾老博采众长,医耕不辍,结合自己的临床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第二部分: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概述1、中西结合,优势互补贾老师认为,西医长于微观认识疾病,在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上占优势:中医长于宏观认识疾病,只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纵横识病,才能明确诊断,提高疗效。2、重视组合,继承创新贾老临床习惯使用复方、组方,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认为,多方合用加减化裁后用于临床,可以增强其功用,扩大其主治范围,拓展方剂对临床表现的覆盖面,以适应各种复杂病症。3、四诊合参,尤重望诊贾老在继承前人望诊经验的基础上,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总结出望咽喉辨寒热的经验,指导临床用药每收奇效。其中口咽部望诊包括口唇、牙齿、牙龈、颊粘膜、软腭、咽、扁桃体等内容。4、多法并举,擅用“和清”“和”、“清”二法,分别属中医八法之一。贾老指出:和解少阳谓之和;调理肝脾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寒热并用谓之和。同时“和”法还可用于亚健康调理及疾病恢复期调理。另外贾老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邪气袭人易化火助热,又因小儿多见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多见热证,因此临床亦擅用“清”法。5、脏腑辨证,各有侧重贾老临床治疗一般热性病多从肺论治;慢性病多责之脾肾;急性病多在肝、心。6、内科杂病,从脾论治脾乃后天之本,四季脾旺不受邪,增强脾胃功能,可达到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贾老师认为,脾虚生百病,在辨证处方时尤重视脾胃,提出内科杂病从脾论治。第三部分:贾六金教授临床经验总结系统总结了贾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治疗特点,分别介绍了贾老师临床治疗滞颐、口疮、呕吐、厌食、积滞、脾疳、便秘、新生儿黄疸、泄泻、小儿遗尿、痹症、眩晕共十二个病证的临床经验及体会,并总结了贾老临床应用平胃散、七味白术散的用方经验及特点。第四部分:香乌止痛汤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临床研究选取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中药香乌止痛汤组为试验组,养脏汤组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主症改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改善腹痛的程度、发作频率及腹痛持续时间等主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王富文,林洪生[6](2014)在《膏方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也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病种的不同阶段。本文就膏方在肿瘤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原则、具体应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展开探讨,并对这一应用方向的前景进行展望。意图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方向提供参考。
吴玲[7](2014)在《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以初步评判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选83例患者均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2012.12~2013.10的就诊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痤疮诊断标准及常用痤疮临床分型Pillsbury分类法Ⅲ、Ⅳ级标准,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临床表现为皮损暗红或紫红,以深在性结节或囊肿为特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或腻,脉弦或滑。患者年龄在15~45岁,性别不限。将83例患者以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消痤饮组成:生牡蛎24g,炒白术12g,土茯苓20g,桃仁15g,莪术15g,薏苡仁30g,枳壳12g,浙贝10g,山慈菇10g,连翘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30g。随证适当加减。水煎口服,1日1剂,300ml∕次,分早晚两次温服。火针疗法每周治疗1次,以4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金花消痤丸合大黄蛰虫丸)联合火针治疗,金花消痤丸口服,一次4g,一天3次;大黄蛰虫丸口服,一次2粒,一天2次,并配合1疗程火针疗法。每组均连续治疗4周。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痤疮疗效判定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皮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4周后,观察总体疗效,并对疗程结束后的愈显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他们的病情有无复发,计算皮损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复发率,从而作出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入选病例83例,实际完成79例。治疗4周后,治疗组完成41例,痊愈10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完成38例,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经卡方检验,Χ2=5.18,P=0.022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治后治疗组患者总积分为5.12±4.25,对照组总积分为11.89±5.35,经t检验,t=-6.26,P=0.0000,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自身比较,经配对t检验,t治疗=24.98,P治疗=0.0000,t对照=13.71,P对照=0.0000,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治疗效果,可显着改善患者皮损状况。治疗组愈显例数为33例,复发1例;对照组愈显例数为12例,复发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0%与16.7%。在本次试验过程中,治疗组2例(4.9%),对照组2例(5.3%)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治疗组3例(7.3%),对照组2例(5.3%)有轻度皮损处皮肤瘙痒、肿痛症状,不良反应皆轻微可控,未经治疗加强调护后自行缓解。结论: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可显着改善痤疮患者皮损状况,其疗效优于金花消痤丸合大黄蛰虫丸联合火针治疗该型痤疮。总之,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张瑞[8](2014)在《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文中指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日记中保存了大量关于文人士大夫群体疾病体验与医疗经历的内容,疾病医疗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为解读和利用这部分史料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疾病认知与医疗活动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尽管史学界通常将清末民初视为变革的时代,社会中延续传统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日记显示许多文人士大夫对于疾病和医疗的认知仍然长期根植于中国医学知识体系。本土的医学知识在清代呈现流派众多的局面,医者群体日渐壮大,但是无论在知识还是制度上都缺乏规范和标准。入华的西医带来了解剖和生理知识,但在治疗方法上却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就全国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医疗资源都集中于发达地区,在地理和阶层上都分布不均。19世纪末的中国家庭面对着众多疾病的威胁,既有轻微的伤风感冒也有致命的天花、霍乱,其中既有中国旧有的流行病,也有国际交流带来的新疾病。病患与其家庭对这些疾病的理解即来源于医学知识,也受到民间文化的影响。他们会积极地寻求不同治疗手段:用养生策略防范疾病,调理起居饮食,购买服用中西成药或来自书籍和口头交流的经验良方,采取针灸推拿、禁咒祝由等方法,有时也寄希望于鬼神之力。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病家也会尝试外科手术等西医疗法。当病家决定求助于治疗者时,他们可能会聘请职业的中西医者,也可能邀请精通医术的亲友同僚等非专职医者,此外僧人、巫觋、剃头匠等身份的治疗者也不时在日记中被提及。在医疗过程中,病家往往希望看到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果疗效不够明显,就会怀疑医者的技术,或者找其他医者同诊,或者另请高明。明清以来医学知识的普及化,使病家和医者的知识可能来自相同的书籍,而病家则可以依据自己的医学知识讯问或质疑医者的判断,而医学诊断治疗对病患感受的重视也成为病家控制或主导医疗过程的权力来源。不同身份、年龄和性别的病患,对医疗过程能施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日记中对疾痛的叙述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意义,将疾病被视为惩罚的观念显示出道德教诲的意义,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既被视为疾病的起因,悲哀和愤懑的情感也通过对身体病痛的叙述得以抒发。同样通过疾痛叙事表述的还有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以及对衰老、残疾的忧虑,求医问药与照顾病患是践行孝道与表达亲情的途径。在特定的情形下,疾痛的苦难能通过儒家思想转化为积极超越的精神力量。
李瑾[9](2013)在《清心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文中提出笔者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运用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经验方清心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45例均来自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3个月~4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症状:烘热汗
刘敏[10](2013)在《浅谈儿童用药安全》文中指出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合理、准确、安全用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儿童用药专用剂型的缺乏,加上药品说明书对儿童用药剂量、规格描述不清等原因,大大影响了儿童用药的疗效,甚至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风险。
二、服补品的禁忌与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补品的禁忌与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2)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痞病的概念与内涵 |
1. “痞”的基本内涵 |
1.1 “痞”在历代辞书中的基本内涵 |
1.2 “痞”在古代医籍中的基本内涵与词条释义 |
1.3 关于否卦与痞病的内涵关系 |
1.4 “痞”基本内涵的小结 |
2. 痞病的分类 |
2.1 伤寒心下痞 |
2.2 杂病痞 |
2.3 痞块 |
第二部分: 痞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 |
1. 伤寒心下痞 |
2. 杂病痞 |
2.1 杂病诸痞病因 |
2.2 杂病诸痞病机 |
2.3 杂病诸痞治法方药 |
3. 痞块 |
第三部分: 痞病的现代研究 |
1. 文献与理论研究 |
1.1 痞满疾病考证 |
1.2 痞满证治研究 |
1.3 心下痞研究 |
2. 临床研究 |
2.1 临床报道 |
2.2 名家经验 |
3. 现代研究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创新与不足 |
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孕妇使用中药补品的禁忌及其滥用误用现象的调查——以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资料查阅的书籍: |
1.1.2 文献调查: |
1.2 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调查方法: |
1.2.3 问卷设计: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网络调查和文献整理结果 |
2.1.1 文献资料综合结果: |
2.2 问卷调查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对中药补品的需求度: |
2.2.3 对中药补品的选择及认知度: |
2.2.4 对中药补品的预期及效果: |
2.2.5 了解中医药知识的意愿: |
3 讨论 |
(5)贾六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贾六金教授学术渊源概述 |
(一) 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 |
(二) 中医四小经典的学习 |
(三) 儿科专业四经典的学习 |
(四) 师出名门 |
(五) 学习当代名医经验 |
(六) 在实践中学习 |
参考文献 |
二、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一) 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
(二) 重视组合,继承创新 |
(三) 四诊合参,尤重望诊 |
(四) 多法并举,擅用和清 |
(五) 脏腑辨证,各有侧重 |
(六) 内科杂病,从脾论治 |
参考文献 |
三、贾六金教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
(一) 贾老师论治滞颐 |
(二) 贾老师治疗口疮的经验 |
(三) 贾老师临床治疗呕吐的经验 |
(四) 贾老师诊治厌食、积滞的经验 |
(五) 贾老师治疗疳证经验 |
(六) 贾老师治疗便秘的经验 |
(七) 贾老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经验 |
(八) 贾老师总结泄泻证治十九条 |
(九) 贾老师从肾论治小儿遗尿经验 |
(十) 贾老师读痹之感和治痹之方 |
(十一) 贾老师病证结合论治眩晕经验 |
(十二) 贾老师临床应用平胃散经验总结 |
(十三) 贾老师应用七味白术散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四、香乌止痛汤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小儿腹痛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方案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标准 |
7 统计学处理 |
8 质量控制 |
9 纳入脱落情况及原因 |
10 基线比较结果 |
11 疗效评价结果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香乌止痛汤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剔脱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方法 |
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疗效分析 |
3.3 复发情况 |
3.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西医对痤疮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 性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以及与痤疮的关系 |
1.2 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 |
1.3 痤疮丙酸杆菌 |
1.4 痤疮与免疫炎症反应 |
2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火针治疗痤疮的探索 |
3.1 火针的历史沿革 |
3.2 火针的操作方法及禁忌 |
3.3 火针的作用及适应症 |
3.4 火针治疗痤疮的机制 |
4 自拟消痤饮的组方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章:从病患角度书写医疗史 |
一、选题缘起 |
二、问题意识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史料 |
五、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晚清的社会与医学 |
第一节 晚清日记与晚清社会 |
第二节 晚清的疾病与中国医学 |
第三节 西方医学及其在华影响 |
第二章 晚清日记中的病痛 |
第一节 日记作为疾病医疗史资料的价值 |
第二节 日记中常见的病痛 |
第三章 毒草灵苗大小符——形形色色的治疗方法 |
第一节 治未病的尝试:养生 |
第二节 治疗方法的多样性 |
第四章 膏肓二竖谁能送——九流百家的治疗者 |
第一节 家庭内部的治疗者 |
第二节 专职医者 |
第三节 士人医者 |
第四节 其他身份的治疗者 |
第五章 竟愁一药送余年——医疗活动中的病患 |
第一节 驱病如驱贼:病家对治效的期待 |
第二节 选医似选将:病家眼中的医者 |
第三节 病患与病家对医疗过程的控制 |
第四节 医疗活动中的权力差异 |
第六章 静坐凄惶叹此身——疾痛叙事的意义 |
第一节 疾痛的起因 |
第二节 疾痛的表达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清心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观察 |
3.1 疗效标准 |
3.2 治疗结果 |
4 典型病例 |
5 体会 |
四、服补品的禁忌与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 田雨佳,韩岩峰,宋瑛世,徐静波,刘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10)
- [2]中医痞病内涵与辨治研究[D]. 薛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4]孕妇使用中药补品的禁忌及其滥用误用现象的调查——以北京地区为例[J]. 沈浩然,艾路,毕聪玥,高德珉,刘晶,王倩.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1)
- [5]贾六金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小儿腹部中寒型腹痛的研究[D]. 袁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膏方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A]. 王富文,林洪生.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服务老年产业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7]消痤饮联合火针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临床观察[D]. 吴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8]疾病、治疗与疾痛叙事 ——晚清日记中的医疗文化史[D]. 张瑞. 南开大学, 2014(04)
- [9]清心滋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5例[J]. 李瑾. 江苏中医药, 2013(06)
- [10]浅谈儿童用药安全[J]. 刘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