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融合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甘露,周仿[1](2021)在《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思考》文中提出以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对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实训场所、实验师资队伍、实验教材及课程等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其服务及育人功能,最终实现机能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振国,李雪丽[2](2020)在《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文科需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在对新文科建设内涵和民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并提出本课程实验教学应综合运用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和调查-实验等方法,开展基础验证型、综合应用型和创新实践型三大类实验教学项目,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偏好为核心,以为民族地区设计旅游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为主要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张璐妮[3](2020)在《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技术的效能发挥离不开人的感知、接受和应用,随着教育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感知、接受和参与意愿越来越成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和动机的激发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本研究以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切入点,以外语口语教学为应用背景,从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体验和探索需求出发,研究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如何通过功能和体验设计来满足学习者需求并激发其内在动机和学习投入,以期解决“哑巴外语”、口语交际焦虑、口语交际意愿低等普遍存在的外语口语教学成效和动机低下问题,尽管本研究是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融合效果研究,但研究成果对线上教育,尤其受目前疫情影响而广泛采用的网络教育,都有广泛的借鉴意义。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十分缺乏,在虚拟现实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系统化的对虚拟现实技术感知体验理论框架的构建研究、教学模式接受行为研究以及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弥补这些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推动虚拟现实教育的应用和普及。本研究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本研究从感知、接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和网上教育的应用,对虚拟现实对人类心理感知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临场感与3I特征均为能代表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特征,但鲜有研究对临场感结构和3I特征的内在联系进行挖掘,概念的割裂可能导致虚拟现实感知表征的不完备,本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中的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建了基于临场感核心构成、3I特征和外语教学背景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并实证分析验证了其各维度的相互关系;(2)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行为机制在虚拟现实环境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对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深入挖掘,本研究基于临场感理论框架,借鉴心流体验和技术接受模型,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者接受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揭示了临场感对虚拟现实教学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在虚拟现实教学方式的接受行为研究中,缺乏个人特质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本研究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为多维分类变量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不同群体的临场感以及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差异。(3)构建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在虚拟现实教育的理论研究层面,鲜有研究关注教学设计、体验感知和内在动机的关联性,对虚拟现实教育成效机理的解释力不够,本研究融合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和体验设计三个层面,系统构建和分析了需求—动机—行动的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所示。第一,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理论框架。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经典临场感理论结构的基础上,将虚拟现实技术的3I特征内化融入到临场感的维度设计,并结合外语口语教学应用背景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临场感理论框架。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由空间临场感、沉浸感、真实感、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构成。本研究结合经典的媒体感知研究文献制定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临场感量表,通过信效度检验修正了量表的结构,实证分析验证了临场感各维度间的相关关系。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为多维分类变量,揭示了临场感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女性临场感更高;14——18岁年龄段群体的空间临场感更高,对视觉为首要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高的群体的总体临场感更高,第二,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借鉴心流体验对动机信念——学习投入、学习成效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机制,将临场感理论框架作为潜变量融合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模型,并进行了接受模型量表的开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临场感对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影响感知易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交互感、空间临场感、沉浸感和真实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临场感维度是社会临场感和交互感。总的来说,交互感和社会临场感是对接受行为影响最大的临场感维度。第三,揭示了接受行为影响机制的群体差异。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英语口语水平为多维分类变量,对调研对象进行了多角度的群体划分,通过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不同群体的接受行为机制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不同群体的临场感对接受行为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利用中介效应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的影响总效应,研究发现:女性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大于男性群体,男性群体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高于女性;14——18岁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均高于19——23岁群体;高中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较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的群体排序是:高中群体,本科群体、大专群体;文科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低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更大,英语口语水平高群体的接受行为受感知易用性影响更大。研究成果为了解和提升各群体的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意愿提供了参考。第四,虚拟现实教育成效作用机制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融合性地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和临场感理论从教学设计、动机激励机制和体验设计三层面系统地构建和分析了虚拟现实教育的成效作用机制,从本质上揭示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成效提升路径,即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三方面协同发力,以需求——动机——行动为成效作用机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策略和感知体验两层面进行了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个性化学习、反思性学习、情境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任务化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教学体验设计包括:整体临场感设计,以群体区分的临场感设计,贴近教学内容的临场感设计。最后,对教学实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分析:VR教学内容、方式和环境设计,VR设备使用体验,教育者涉入的技术门槛,应用成本,学生行为约束等,研究结论为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如何利用和发挥好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教学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需要更多学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成效进行深入研究,促使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断拓展,丰富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成果。
李冬冬[4](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信息处理的实时化、决策任务的复杂化,都对高校经管类的学生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承载着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统的经管类实验室无论从建设理念、教学功能、仪器设备,还是管理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都难以适应和胜任新时代所需要承担的历史要求。因此,文章深入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对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经管类实验室平台,并且急需针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发新的多样的考试考核手段;同时,从开放性、师资队伍等方面深刻剖析了: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对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软硬件资源有待改善;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效果不显着;实验室师资队伍不强,不符合当前对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资源要求等现状和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出了:坚持"创新"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坚持"协调"理念,将实验室建设与教学体系建设一体化考虑,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促进融合发展;坚持"绿色"理念,注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理念,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室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作用;坚持"共享"理念,促进实验室自身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最后,针对传统经管类教师缺乏计算机专业背景、教师队伍缺乏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培训以及经管类实验室在平台和设备层面的建设中缺乏相应改革思路的现状,结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多年形成的本科教学特色与经验,提出了坚持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实验室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实验室建设高度、扩大开放共享提升经管类实验室服务社会能力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建设策略。
李肖婧[5](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李谦[6](2019)在《基于专通融合理念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未来人类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众多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已不能迎接这一挑战。现代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和市场适应性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引起了众多国家教育学者的重点关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校就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通融合这一教学理念。即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中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彼此独立封闭的壁垒,结合教育学原理重新梳理并高度融合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知识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彼此呼应,相互加强,从而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基于该教学理念,考虑到现阶段《电工基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内容陈旧、欠优化和实验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且这些已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题将专通融合理念运用于实验教学内容的创编中,并利用LabVIEW和Multisim两款软件搭建与之相适应的远程虚拟实验平台。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本文以“RC一阶电路的响应”为实验教学案例,详述了该节内容的实验教学设计。该设计通过将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与实验内容高度融合,使学生在基础数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中互为补充,相互加强。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及其目的、意义,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而且能引导他们从实验的角度去反思枯燥乏味的基础数理问题,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又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关联性思维能力。在实验平台方面,利用LabVIEW和Multisim两款软件搭建了针对《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远程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该平台进行登录签到、阅读相关实验知识、完成仿真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仿真和实验报告评定成绩。较传统实验教学而言,该虚拟实验平台对实验教学与管理大有裨益。例如,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中,教师也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其针对性较强的实验项目,或者针对同专业学生设计扩展性实验项目,这样可最大化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展开教学时,学生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后,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次进行人机交互操作,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实验中所学习的知识。此外,虚拟实验能节约实验教学过程中消耗性材料的损耗和避免因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教育质量,对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朱泽萌,安然,曹立军,赵云雪,李昊阳,韩笑冬,王进[7](2018)在《科技融合创新和交流 提升高校医学实验教育》文中研究表明社会需求与医学知识在不断发展,提升发展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创新性和精湛性,培养合格的高校医学毕业生是当代大学人才教育必需的要求。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国内其他高校及医学科技公司联合合作,引进新科技应用,实验内容创新和融合,互补借鉴,提高发展了医学机能实验的教学水平,适应了社会发展和高校医学高素质人才培育的要求。
侯磊,李淑芳[8](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目前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达不到岗位相应要求,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变革和挑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验硬件设备投资、实验课时与学生接受能力以及课程之间的融合性方面着手,提出改革措施,从而降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之间产生的矛盾。
马剑峰,徐红岩,马湉,张尚立,江虹,马絮飞[9](2017)在《基于技术创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文中指出针对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新开了具有融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的《机能学融合实验》课,并在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课中开展了大量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随着改革的深入,无论是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环境还是融合性、创新性实验教材建设都远远跟不上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此,从实验技术创新、实验教材建设和构建全新实验教学环境三方面入手对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和实验教学环境进行了大力度的创造性改革。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资源丰富与共享的、互动的实验教学环境;形成了医学机能实验技术大面积优化和系列化改革;建设了与新开课程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立体化机能学创新性融合性实验教材和系列化多媒体视频教材。通过改革,不仅实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得到了显着提高,实验教学管理得到了规范,还在实验室形成了一支重视实验教学,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团队。
刘建明,王益光,崔星慧,李如江,梁淑娟[10](2016)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文中提出分析了基础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三段式多学科融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医德修养渗透和临床技能初步规范、基础性实践能力培养、整合式基础医学临床技能培养三个阶段,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基础与临床交叉融通"的教学理念。
二、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融合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融合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院校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
2 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
3 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
3.1 组织领导 |
3.2 充分调研 |
3.3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及措施 |
3.3.1 机能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
3.3.2 机能实验学教材建设 |
3.3.3 机能学实验室(中心)建设 |
3.3.4 机能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
3.4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实施进度 |
4 达到的预期成效 |
(2)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
2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 |
3 民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教学设计 |
3.1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
3.2 实验教学方法 |
3.3 实验教学内容 |
4 结 语 |
(3)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
2.1 关键概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 |
2.1.2 3I特征 |
2.1.3 临场感 |
2.2 基础理论和理论述评 |
2.2.1 临场感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技术接受模型与临场感 |
2.2.3 心流理论与临场感 |
2.2.4 虚拟现实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5 文献评论 |
2.3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2.3.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分类 |
2.3.2 虚拟现实技术的教育应用潜力 |
2.4 虚拟现实技术与外语教学 |
2.4.1 技术辅助的外语教学发展趋势 |
2.4.2 虚拟现实教育功能与外语教学 |
2.4.3 虚拟现实体验优势与外语教学 |
2.4.4 虚拟现实外语教学环境的分类研究 |
2.4.5 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的应用潜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临场感研究 |
3.1 临场感理论框架构建和量表设计 |
3.2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
3.2.1 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的展示 |
3.2.2 小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
3.2.3 大样本数据回收与描述性统计 |
3.3 模型的信效度分析 |
3.3.1 小样本信效度分析 |
3.3.2 大样本信效度分析 |
3.4 临场感各维度相关关系分析 |
3.5 临场感分群组差异分析 |
3.5.1 性别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2 感官代表系统认同程度作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3 年龄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4 文化程度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5.5 专业为分类变量的临场感差异分析 |
3.6 结论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接受行为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接受模型的基础假设 |
4.1.2 临场感知的影响假设 |
4.2 教学接受行为的量表设计 |
4.3 研究数据搜集及样本情况 |
4.4 模型信效度分析及检验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分析 |
4.5 教学接受模型的假设检验 |
4.5.1 模型检验结果 |
4.5.2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3 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4 临场感各维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影响 |
4.6 教学接受模型变量的多群组差异对比研究 |
4.6.1 性别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2 年龄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3 文化程度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4 专业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6.5 英语口语水平为分组标准的差异分析 |
4.7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
4.7.1 感知有用性影响使用态度 |
4.7.2 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 |
4.7.3 使用态度影响行为意图 |
4.7.4 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 |
4.7.5 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 |
4.7.6 临场感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 |
4.7.7 临场感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 |
4.7.8 群体间教学接受模型相关变量差异结果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受行为的多群组分析研究 |
5.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
5.1.1 基于统计学要求的模型简化 |
5.1.2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3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4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1.5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临场感影响机制差异分析 |
5.2 基础教学接受模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
5.2.1 性别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2 年龄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3 文化程度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4 专业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2.5 英语口语水平为调节变量的模型差异分析 |
5.3 分群组分析的结果解释与讨论 |
5.3.1 临场感影响机制的比较分析 |
5.3.2 教学接受模型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
6.1 建构主义外语口语教学原则和策略分析 |
6.2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成效作用机制分析 |
6.3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模式构建 |
6.3.1 体验感知设计 |
6.3.2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设计 |
6.4 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管理建议 |
7.1 研究结果总结 |
7.2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7.3 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大数据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策略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经管类教学的影响 |
(三)高校经管类本科实验室建设的困境 |
二、大数据时代对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 |
三、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
(一)实验室开放度不够,资源利用率不高 |
(二)对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软硬件资源有待改善 |
(三)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效果不显着 |
(四)实验室师资队伍不强,不符合当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资源要求 |
四、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理念 |
(一)坚持“创新”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
(二)坚持“协调”理念,将实验室建设与教学体系建设一体化考虑,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促进融合发展 |
(三)坚持“绿色”理念,注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四)坚持“开放”理念,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室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作用 |
(五)坚持“共享”理念,促进实验室自身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 |
五、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举措 |
(一)坚持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实验室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实验室建设高度 |
(三)扩大开放共享,提升经管类实验室服务社会能力 |
1.加强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基础建设,为资源共享提供保障 |
2.打造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共享模式 |
(四)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提升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
1.建立开放型、信息化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
2.建立实验中心动态数据管理系统 |
3.建立实验中心人员量化考核自动管理系统 |
(5)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6)基于专通融合理念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阶段《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软件平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实验教学 |
2.1.2 专通融合理念 |
2.1.3 虚拟实验室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有意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教材分析理论 |
2.2.4 远程教育理论 |
2.2.5 教学设计理论 |
2.3 虚拟实验平台的软件基础 |
2.3.1 LabVIEW介绍 |
2.3.2 Multisim介绍 |
第3章 专通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设计 |
3.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3.1.1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
3.1.2 学习者初始能力特征分析 |
3.2 教学目标设计 |
3.3 教学设计原则 |
3.3.1 开放性原则 |
3.3.2 主体性原则 |
3.3.3 知识能力相统一原则 |
3.3.4 差异性原则 |
3.4 教学内容设计 |
3.4.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4.2 教学内容的设计 |
3.5 学习环境设计 |
3.5.1 虚拟实验平台系统设计 |
3.5.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5.3 远程网络发布 |
第4章 实验教学案例 |
4.1 实验教学前的准备 |
4.1.1 学情分析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材分析 |
4.1.4 教学设计 |
4.2 实验教学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科技融合创新和交流 提升高校医学实验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
二、特色经验 |
三、医教启示 |
(一) 良好的规划, 高标准建设 |
(二) 专业综合, 创新结合 |
(三) 科技引进, 经费合理 |
(8)“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核算职能的变革 |
二、“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实验硬件设备投资不足 |
(二) 实验课时与学生接受能力不匹配 |
(三) 缺少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 |
三、“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
(一) 加大实验硬件设备的投资 |
(二) 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学实验课时 |
(三) 增加融合性会计学实验课程 |
四、结论 |
(9)基于技术创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技术创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
1.1 对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进行系列改革与优化 |
(1)打造创新环境。 |
(2)注重发明创造。 |
(3)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环境。 |
1.2 与新开课程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立体化系列实验教材 |
(1)编写了机能学创新性融合实验教材。 |
(2)制作了与机能学融合实验课程相配套的系列化多媒体视频教材。 |
1.3 建立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管理新体系 |
1.4 形成一支实验技术改革创新团队 |
2 实验教学改革应用效果 |
2.1 经过了数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益,学生受益面大 |
2.2 受到了学生的良好评价 |
2.3 在全国医学机能实验教学领域中得到认可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3 结语 |
(1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2“三段式多学科融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
2.1 医德修养渗透和临床技能初步规范阶段 |
2.2 以生命科学问题为导向的人体结构和功能基础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 |
2.3 以疾病为导向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基础医学临床技能培养阶段 |
2.4 建立有效的实验考核机制 |
3 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条件 |
3.1 实验室建设 |
3.2 实验队伍建设 |
4 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
4.1 实验教学内容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
4.2 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
5 结束语 |
四、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融合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高专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思考[J]. 赵永,甘露,周仿. 卫生职业教育, 2021(18)
- [2]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高校“旅游规划与开发”实验教学设计研究[J]. 张振国,李雪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0(05)
- [3]虚拟现实外语口语教学的感知、接受和应用研究[D]. 张璐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大数据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策略研究[J]. 李冬冬.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6]基于专通融合理念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设计[D]. 李谦.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7]科技融合创新和交流 提升高校医学实验教育[J]. 朱泽萌,安然,曹立军,赵云雪,李昊阳,韩笑冬,王进. 高教学刊, 2018(16)
- [8]“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J]. 侯磊,李淑芳. 商业会计, 2018(07)
- [9]基于技术创新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改革[J]. 马剑峰,徐红岩,马湉,张尚立,江虹,马絮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3)
- [10]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J]. 刘建明,王益光,崔星慧,李如江,梁淑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