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健是抓好分配制度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雁东[1](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知行统一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审视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育成效不显着、不理想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知行割裂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论题。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观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体系中进行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相统一的基础理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知行割裂问题的成因,建设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论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全面系统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知行合一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纵观整个哲学史,关于知行关系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知与行混为一谈,混淆了知与行自身特质的规定性;另一种则是把知与行完全割裂开来,忽视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是认识与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本文在对比分析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知行观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王阳明、班杜拉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即重“知”观、重“行”观、“知”“行”并重观,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我们理解知行统一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深入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该部分分别从施教者、受教者的单一维度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表现为施教活动与受教者思想觉悟脱节、与现实生活脱节、知识与信仰脱节等主要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体现为无知不行、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环境影响等客观方面以及思想觉悟等主观方面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条件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做到知行统一,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主观方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安排等客观方面的条件。论文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知行统一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从施教者的知到受教者的行全过程促进知行统一的条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规律及模式,提出了主动型统一、被动型统一以及主动被动交叉型统一三种模式。第四章分析总结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对策,从构建施教者的知行统一、受教者的知行统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等角度阐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知行统一,对于施教者而言,要逐步提高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时刻以身作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受教者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根本,不断提高判断力,增强对于认知内容的认同感,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环境,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王通[2](2019)在《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地理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阶层结构(阶层流动)中的位置变化。从社会整体来看,社会流动是阶层结构优化的重要形式;从成员个体来看,社会流动是社会成员改善阶层状况或改变阶层类型的关键机制。兼具公共和个人双重属性的社会流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面之一,是解读政治生活的关键视角。根据FJH假设的基本原理,社会流动模式是由社会的分工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在“两化叠加”(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个历史阶段近乎于嵌套在一起的时代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描述和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流动的特征和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等双重价值。对于社会阶层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和韦伯主义阶级范式是两种不同的理论逻辑。具体到社会流动分析,前者以阶层类型转变为聚焦,侧重于解读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变化,是一种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后者偏重于阶层状况的升降变化,是对社会成员在高低有序的地位体系中位置变化的分析,是一种指标性社会流动逻辑。在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社会流动逻辑更适合形成对中国社会基本面变迁的有效解读。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的结构性社会流动模式经历了限制性阶段、区别性阶段和赋能性阶段等转变。这一历史进程是制度性阻滞作用不断弱化,而制度性支持作用日渐显示,同时,社会成员的个人能动作用日益强化的变化过程;并且,呈现出社会流动路径的多元化和社会流动机会的非农化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是指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其中,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形成的基础性因素;城乡关系变迁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成因的基本线索;乡城社会流动为主要形式是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典型表现。这种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面,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对比来看,中国社会流动突显社会转型和政府主导等发展性特征,同时,城乡关系变迁和能动作用强化是社会流动模式变迁的重要线索。在中观层面,从社会成员在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的流动来看,人口流动与阶层流动的含义重合、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的结果重合以及乡城社会流动与城城社会流动的时代重合等是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重要特征。在微观层面,乡城社会流动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主流形式,可以分为联根式社会流动、脱嵌式社会流动和发展式社会流动等三种结果;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相关数据来看,三种乡城社会流动形式的比重分为为45.15%、39.87%和11.54%(其他形式占比为3.43%)。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形成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础性成因在于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是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伴生性现象。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上述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发展性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增加了上述转型过程的复杂性;地区间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格局使得人口流动具备了阶层流动的属性。这构成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结构性成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释放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伴随社会流动,农村社会流动人口由“进城诉求”向“融城需求”转变,产生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在中国社会流动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社会的人口容量和流动机会等现实制约并没有降低中国社会流动的规模,以非正规就业等形式进行流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能动性选择。在具体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资本差距等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流动能力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是,贫富差距的相对合理水平以及信任文化的可塑属性等则为社会成员的能动精神提供了作用空间。然而,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差距弱化了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优质流动机会的能力,这对政府强化社会公平职能提出了实质需求。对当前的社会流动格局进行综合归纳是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对此,部分媒体和学者偏向于进行阶层固化的解读,并使得阶层固化成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热门标签”。作为对当前社会流动问题的集中揭露,这一命题具有一定价值,但也存在夸大社会风险或放大社会问题的偏向,同时,具有理论和事实等双重缺陷。这启示我们对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进行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概括。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伴随户籍制度等政治经济改革进程,社会成员跨越制度阻隔的成本降低;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社会流动增加了权利保障,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及其他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单位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等降低了传统流动路径的实际效能,这意味着社会流动群体个人成本的增加。从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视角看,保障畅通且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分担社会流动成本。这成为流动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的重要线索。比如,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等政府职能范围的变迁产生了社会流动机会和流动路径效能等方面的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优化流动社会的治理机制也应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着力主线:从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和优化职责体系;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和建设有为政府;从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和推进城乡融合。
鲍锋[3](2018)在《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问题是经济学与法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政府与百姓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1998年我国结束了传统的住房实物分配体系,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开始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了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没有紧跟住房需求的步伐,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使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究其原因在于未从学理上对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特质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使得研究陷入表层化,进而在实践中表现为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缺乏效率。因此,保障性住房在建设环节和分配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发展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将“住有所居”作为住房改革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的内涵实质就是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些理念都突出着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也表达着民生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意义。可见,以“民生”为重点已成为政府的工作常态,其目的就是让社会每一位成员能够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情况是政府能否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兴未艾,不论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监管机制设计与执行,还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亟待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果处理不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很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所以,加快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亦对限制炒房、控制高房价、增强社会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在学理上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正义性和效率性进行了阐释。从经济学与法学结合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与研究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可操作的监管法律法规转换的问题,努力弥补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促进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公平与正义,拓展法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本文研究的思路是:首先,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内涵与特质,以及相关理论依据;其次,以历史的视角考察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发展成果和问题;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及其制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从土地财政、政府质量两个角度分析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及制度存在的问题;复次,通过实证分析从市场、消费者、政府三个角度考察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揭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商品房价格、居民消费和居民政府信任感的影响;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保障性住房制度领域的先进经验得到相应的启示。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的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总体上对本文的研究体系进行介绍。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观点进行整理分类,为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提供依据,并对本文的研究框架、预期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描述。第2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本章阐释了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特质,以及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和特征,并分别从马克思主义者有关住房与民生的思想、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理论、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阐述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理论依据。第3章,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本章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总结了我国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制度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4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影响因素。本章重点考察了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及其制度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运用省级数据和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地区土地财政、政府质量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分析了居民对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满意程度以及影响因素,总结了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5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本章从市场、消费者、政府三个角度考察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并运用省级数据和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商品房价格、居民消费和居民政府信任感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第6章,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本章通过对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发展和当前状况进行介绍,总结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经验,并给出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对策建议。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主体、保障对象、政府定位以及供应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职能、制度执行效率、立法及配套措施、供应方式、分配环节监管、建设资金来源提出了建议。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
王庭裕[4](2016)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生流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竞争是以人为主体的竞争,其竞争能力将取决于掌握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愈演愈烈的医疗竞争氛围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必然成为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高素质的医生,留住医生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必须找出医生产生流动意向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本文通过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2008年至2014年医生流入和流出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医院医生普遍满意度不高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薪酬体系、培训和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上级领导方式”,此外,“科室关系不融洽、家庭原因、考研深造、奖金分配”等因素问题也是访谈中个别医生离职的主要原因。影响医院医生流动的三大方面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保障、地区发展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多元化、观念的改变、流失的成本;二是组织因素,包括领导方式、效益与薪酬、培训与晋升、工作环境、其他因素(绩效考核、家庭原因、医院文化等);三是自身因素,包括委屈就业、自我价值实现、自身压力过大。研究最后建议:泉州市第一医院应该采取树立医院品牌形象、实行高级人才招聘外包管理、健全薪酬分配制度、构建科学的学习型培训体系、建立医生压力管理体系、搭建医生发展平台、完善医院管理者任用与培养体系、合理规划医生职业生涯、构建优秀医院文化等等对策,全方面控制医生不合理流动,以促进第一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尹春芬[5](2016)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文中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初步显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在新常态下,为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步伐和可持续发展,特色村寨必须在继续加强物质投入的基础上,用长期的、发展的战略性眼光来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高效、持续转化,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将人力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根据当前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绩效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实证研究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现状,系统梳理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培养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加快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决策、“文化+”开发模式、开发路径和具体措施,期待通过研究能对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构建了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是连接与融合,是架接与再造,是文化与其它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的所有部分;“文化”就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这一模式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劳动者在教育或培训中以学习民族文化的外在形式,理解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掌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精神实质,在工作中充分开发、利用民族优秀文化,并融合发展到其它行业或企业中,从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核心软实力即人才优势。此模式构建的基本目的是以增强人才竞争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具体目标,以提高全体村民文化素质为基本目标,以提高特色村寨文化内涵为战略目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终极目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把文化提升到核心的、第一的、首要的地位上来。为了充分利用特色村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顺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文化资源为中心来配置各种资源要素,这样才能激发特色村寨的各种文化要素,体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河村以茶叶产业为基础,与山民歌、坝漆相融合,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张高寨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作产业延伸进行村寨的旅游开发,这是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比较典型的文化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对于新河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支柱产业”开发提出了民族文化本位战略、多种途径灵活结合、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重视女性人才资源开发、扶持“草根人才”开发等。对张高寨的人力资源“文化+特色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处理好传统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街接问题以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建立特色文化人才评价体系辅以“文化+内部要素”开发”;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并集中开发重点项目等。非遗传承人作为活的文化,作为人的文化资本的最鲜明的代表,同时,这也是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非遗传承人可能是村寨的核心或独特村民,可能是建设企业的核心员工或独特员工,对于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创造品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一类特定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思考,抛砖引玉,触发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
曾建发[6](2015)在《中学校长决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J区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教育决策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校长的教育决策是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校长决策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这些挑战和困境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校长的公众形象。本文以决策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参照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主要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学校长决策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论文将中学校长的专业化决策分为对内决策和对外决策两个方面,以武汉市J区中学校长和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从校长对内决策的六个维度、校长对外决策的四个维度以及校长决策价值的五个维度进行了问题分析,比较系统论述了中学校长决策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是校长对内决策和对外决策的调查分析。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等六个维度对校长的对内决策的现状进行了整体分析、比较分析和特征因子分析;从执行教育政策、提升社会形象、调配教育资源、处理公共危机等四个维度对校长的对外决策进行了整体分析、比较分析和特征因子的分析。然后,通过对校长和教师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检视了开放性问题分析与客观性问题分析的一致性。与此同时,本文还进行了访谈调查和个案研究,从道德决策、组织决策、文化决策、课程决策和人性决策等五个维度对校长决策价值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对校长决策的价值倾向进行了比较、剖析和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调配教育资源、处理公共危机三个方面的校长决策与教师的看法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校长决策没有得到教师们的认可;教师的性别因素不影响校长决策,教师的年龄因素和职称因素对校长决策影响较大,年龄越大的教师满意度越低。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校长决策的困境及影响因素。首先分析了校长决策面临的困境:升学压力的重负、责权利的不对称、评价标准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以及资金预决算与使用的外控;接着分析了理论视角、制度视角和主体视角下影响校长决策的内部因素,以及作为教育的社会外在方面、作为学校自身的外在方面影响校长决策的外部因素。最后,针对中学校长决策问题产生的根源,分别从三个层次,即校长决策的个体自身改造、校长决策的学校内部管理改进以及校长决策的外部环境改善,提出有了利于中学校长决策改进和提升的若干建议。
王秀良[7](2015)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导者、重要组织者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培养、提高和转变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社会问题和重大政治问题。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其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阐述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为全文研究提供了概念基础和逻辑起点。其次,分析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和党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考察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为下文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与实践基础。再次,结合社会调查和个案剖析,对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思维,从市场经济、思想文化、党内腐败、政治体制、官德考评、教育本身等六个方面,多角度探寻了制约和影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呼应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基本价值目标,明确了今后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基本理论教育、时代性教育以及作风、精神和心理教育等三个层面十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最后,作为全文的落脚点,从加强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教育的基本思路、系统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在加强教育的基本原则方面,提出教育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五项基本要求;在加强教育的基本思路方面,提出要从强化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增强自律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创新发展;在系统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方面,提出要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机制、健全与教育相配套的监督保障机制、健全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考核制度机制、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又是一项蕴含理论与实践创新要求的系统工程。论文试图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和创新:一是在梳理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轨迹的基础之上,富有创新性地提出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新观点。二是在回顾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的基础之上,对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等九条启示,这对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三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要求,提出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明确定位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五大基本价值目标,即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四是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新时期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从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入手,而且还要从与教育相配套的制度、监督、考核等方面切入,在制度机制的整体配套及刚性约束上下功夫,系统构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科学管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徐刚[8](2013)在《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培养机制改革到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目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质量人才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创新和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始于2006年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到2013年正式发展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等。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革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系,二者都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理论支撑,以激励机制构建为主要内容。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其目标和内容的发展趋向,具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思想逐渐趋于社会化和多元化。但也存在政治意识淡薄、心理问题频发、诚信面临挑战等突出问题。当前研究生学风状况总体良好,研究生面临学业、经济、婚恋、人际关系和就业很大压力。总体上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目的的实现,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理念创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先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立德树人理念、与时俱进理念、讲求实效理念和柔性管理理念。建立和健全研究生的四级管理体制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学校层面设立机构对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学院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学科导师组要结合培养工作,组织和要求研究生导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导师要切实发挥管教管导作用。整合和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线、以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为重点、以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为切入点、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阵地。构建一支三位一体的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推进人,研究生组织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方法创新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学术文化、开展社会实践、重视心理健康和构建完备的资助体系等。载体创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之路。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2013)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晋政办发[2013]4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10](2013)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晋政发[2013]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大型企业:2013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现随文下达,请各有关单位按此部署工作。2013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精神,结合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二、关健是抓好分配制度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健是抓好分配制度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尝试及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的相关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相关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行 |
(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界定 |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理论资源 |
(一)王阳明的知行观 |
(二)班杜拉的知行观 |
(三)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实践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
(一)重“知”观 |
(二)重“行”观 |
(三)“知”“行”并重观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问题解析 |
一、施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觉悟分离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脱节 |
(三)知识与信仰脱节 |
二、受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无知不行 |
(二)知而不行 |
(三)行而不知 |
三、施教者与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一)施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二)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 |
第三章 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主观条件 |
(二)客观条件 |
(三)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及模式 |
(一)受教者知行统一的个体性条件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环境性条件 |
(三)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 |
(一)施教者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的提高 |
(二)认清使命、以身作则 |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运行相结合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
(一)以“四个自信”为本,增强受教者的判断力和认同感 |
(二)提高情感调控,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效统一 |
(三)加强自身意志训练,培养坚定的信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环境建设 |
(一)以个体为基础打造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 |
(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推动正面舆论环境建设 |
(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优化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价值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章节结构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涵义 |
第一节 概念梳理与辨析 |
一、阶级与阶层 |
二、社会阶层与社会分层 |
三、社会流动:结构性社会流动与指标性社会流动 |
第二节 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涵义 |
一、中英文研究成果的总体概况及具体比较 |
二、对中国社会流动特殊性涵义的初步总结 |
第二章 新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从二元阻隔到有序推进的政策变迁 |
一、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限制性社会流动阶段(1949-1984) |
二、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区别性社会流动阶段(1984-2003) |
三、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的赋能性社会流动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制度作用变迁与能动机制强化并存的演变规律 |
一、制度因素:作用机制变迁与新生制度问题 |
二、能动机制:多元选择与非农趋势 |
第三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总体概况 |
一、当前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基本现状 |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
一、形成背景: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演变 |
二、基本类型:联根式流动、脱嵌式流动与发展式流动 |
第四章 中国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基本成因 |
第一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动力机制 |
一、社会流动特殊性的结构性动力成因 |
二、社会流动特殊性的能动性动力成因 |
第二节 当前社会流动格局的制约机制 |
一、先赋性差距:经济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差距 |
二、后致性差距: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 |
第五章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反思 |
第一节 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与理论来源 |
一、阶层固化命题的问题指向 |
二、阶层固化命题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事实维度的反思 |
一、贫富差距现状:纵向对比与横向比较 |
二、教育机制影响:农村的社会基本面变迁 |
三、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事实维度反思的总结 |
第三节 对于阶层固化命题的逻辑反思 |
一、问题研判的片面性:形而上,而非辩证性 |
二、现实所指的含混性:局部问题,抑或全局特征 |
三、分析单位的混淆性:阶层分化,还是社会流动 |
四、对阶层固化命题基于逻辑维度反思的总结 |
第六章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流动状况的综合概括 |
第一节 以社会流动成本变迁为理论总结的原因 |
一、社会转型: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结构性致因 |
二、制度变迁: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生态性致因 |
第二节 社会流动成本的含义及构成 |
一、基本涵义 |
二、基本内容 |
三、主体构成 |
第三节 当前社会流动成本变迁的表现、问题及诉求 |
一、基本表现 |
二、现实问题 |
三、基本诉求 |
第七章 优化流动社会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职能体系维度:强化社会职能,优化职责体系 |
一、政府职能重心转移:突出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职能 |
二、政府间纵向关系调整:治理重心下移,优化职责配置 |
三、政府间横向关系补缺:强化府际合作,构建伙伴关系 |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维度:确立政府边界,建设“有为政府” |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维护公平竞争,消除流动障碍 |
二、政府与社会关系:发挥政府主导,推动多元治理 |
三、政府与个人关系:明确责任边界,激励能动精神 |
第三节 城乡关系变迁维度:突出政府责任,推进城乡融合 |
一、城市维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社会流动容量 |
二、城乡结合部:强化社会治理能力,推动管理机制变迁 |
三、农村维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寻求内生增长动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质的规定性的研究综述 |
1.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综述 |
1.2.3 保障性住房建设环节相关制度的研究综述 |
1.2.4 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相关制度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基础 |
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与特质 |
2.1.1 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
2.1.2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 |
2.1.3 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
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2.2.1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内涵 |
2.2.2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法学与经济学特征 |
2.3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者有关住房与民生的思想 |
2.3.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相关理论 |
2.3.3 福利经济学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 |
2.3.4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3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
3.1.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2 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历史演进 |
3.2.1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历史溯源 |
3.2.2 近代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尝试 |
3.2.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4 改革开放至今的现代保障性住房制度 |
3.3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的成绩与问题 |
3.3.1 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的成绩 |
3.3.2 保障性住房制度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影响因素 |
4.1 土地财政与保障性住房制度 |
4.1.1 土地财政对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 |
4.1.2 土地财政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模型构建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1.4 小结 |
4.2 政府质量与保障性住房制度 |
4.2.1 政府质量影响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作用机制 |
4.2.2 政府质量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模型构建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小结 |
4.3 政府支出、个体特征与居民保障性住房制度满意度 |
4.3.1 研究背景 |
4.3.2 保障性住房制度满意度的模型构建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效应 |
5.1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商品房价格 |
5.1.1 保障性住房制度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作用机制 |
5.1.2 保障性住房供给与商品房价格的模型构建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小结 |
5.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居民消费水平 |
5.2.1 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
5.2.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居民消费的模型构建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2.4 小结 |
5.3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政府信任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保障性住房制度与政府信任感的模型构建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德国高福利国策下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1.1 德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1.2 德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2 英国作为福利制度重要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2.1 英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2.2 英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3 美国以发挥市场作用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3.1 美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3.2 美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4 日本以非政府法人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4.1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4.2 日本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5 新加坡以政府作为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5.1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5.2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6 香港地区以政府积极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6.6.1 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6.6.2 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对策建议 |
7.1 改革的原则及目标 |
7.1.1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 |
7.1.2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
7.2 改革的对策建议 |
7.2.1 重塑政府的职能 |
7.2.2 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 |
7.2.3 出台住房保障法及配套措施 |
7.2.4 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 |
7.2.5 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环节的监管 |
7.2.6 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生流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框架 |
第2章 定义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医院医生流动相关定义 |
2.1.1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
2.1.2 人才流动、人才引进、人才流失的概念 |
2.1.3 激励的概念 |
2.1.4 公立医院的概念 |
2.2 医院医生流动相关理论综述 |
2.2.1 人才流动理论综述 |
2.2.2 激励理论综述 |
2.2.3 医院医生流动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生流动现状分析 |
3.1 第一医院简介 |
3.2 第一医院医生流动现状 |
3.2.1 第一医院医生流入现状 |
3.2.2 第一医院医生流出现状 |
3.3 医院医生流动的利弊 |
3.4 第一医院医生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第一医院医生流入存在的问题 |
3.4.2 第一医院医生流出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泉州市第一医院流动因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1.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
4.1.2 问卷调查情况 |
4.2 深度访谈分析 |
4.2.1 受访者情况 |
4.2.2 被访谈者离职原因 |
4.3 结果讨论和分析 |
4.3.1 社会因素 |
4.3.2 组织因素 |
4.3.3 自身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泉州市第一医院加强医生流动管理的建议 |
5.1 医生流入方面 |
5.1.1 树立医院品牌形象 |
5.1.2 实行高级人才招聘外包管理 |
5.1.3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制度 |
5.2 医生流出方面 |
5.2.1 构建科学的学习型培训体系 |
5.2.2 建立医生压力管理体系 |
5.2.3 搭建医生发展平台 |
5.2.4 完善医院管理者任用与培养体系 |
5.3 其他方面 |
5.3.1 合理规划医生职业生涯 |
5.3.2 构建优秀医院文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问卷调查 |
附录B 深度访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概况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
四、创新与展望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人力资本 |
(二)人力资源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一)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
(二)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三)当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
(四)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
(五)国内的人力资本研究 |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 |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概状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五、分析与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之关系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成绩 |
(一)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显着改善 |
(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
(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
(四)特色村寨建设模式逐渐形成 |
二、人力资源开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作用 |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致富 |
(二)有利于人口数量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
(三)有利于村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
(四)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村寨建设的核心动力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意义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
小结 |
第三章 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和问题分析:基于利川市五个村寨的调查 |
一、利川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一)利川市概况 |
(二)利川市五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概况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量状况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
(一)人力资源开发能力薄弱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意识不强 |
(三)特色村寨人口大量外流 |
(四)特色村寨各类人才匮乏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各级政府统筹力度不够 |
(二)特色村寨人才培训经费不足 |
(三)特色村寨人才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
(四)高等教育专业滞后于特色村寨建设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想 |
一、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前瞻性原则 |
(三)动态性规律 |
(四)适度性规律 |
(五)层次性原则 |
二、特色村寨人力资源“文化+”开发构想 |
(一)“文化+支柱产业” |
(二)“文化+特色旅游” |
(三)“文化+民居建筑” |
(四)“文化+地方医药” |
(五)“文化+现代科技” |
(六)“文化+内部要素” |
三、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内涵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含义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基本要求 |
四、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构建意义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构建目标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实施的意义 |
(三)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现实困境 |
小结 |
第五章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
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认知 |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战略地位 |
(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
(三)确立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目标 |
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育对策 |
(一)加强人力资源基础性开发 |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
(三)加强各类教育主体的统筹协调 |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统筹 |
(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三)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
(四)完善人力资源统筹运行机制 |
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
(一)完善政策和法律 |
(二)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库 |
(三)完善考评机制 |
(四)优化监督机制 |
小结 |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模式的个案分析 |
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支柱产业”模式的个案研究:以新河村为例 |
(一)新河村的基本情况 |
(二)新河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 新河村的人力资源“文化+支柱产业”开发对策 |
二、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张高寨为例 |
(一)张高寨的基本情况 |
(二)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三)张高寨的人力资源开发“文化+特色旅游”对策研究 |
三、“文化+内部要素”模式实证研究:以利川灯歌传承人为例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述 |
(二)利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产传承人的现状及反思 |
(三)非遗传承人人力资源“文化+内部要素”开发 |
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中学校长决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J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教育及其功能备受政府和民众的关注 |
(二) 教育效能的水平与学校领导能力相匹配 |
(三) 校长决策的内外环境正面临全新的变化 |
二、文献综述 |
(一) 决策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
(二) 校长决策的研究进展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校长决策的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决策模式的相关理论 |
三、校长决策的实证模型设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调查研究 |
三、个案分析 |
第二章 校长决策的问卷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调查方法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及工具选择 |
第二节 调查过程及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一、调查取样及调查过程 |
二、调查对象概述及数据处理 |
第三节 校长对内决策的客观分析 |
一、校长对内决策的问题 |
二、校长对内决策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校长对外决策的客观分析 |
一、校长对外决策的问题分析 |
二、校长对外决策的研究结论 |
第五节 校长决策的开放性问题调查分析 |
一、校长问卷的开放性问题统计分析 |
二、教师问卷的开放性问题统计分析 |
三、校长与教师的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四、校长决策开放性问题调查的基本结论 |
第三章 校长决策的访谈调查及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访谈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一、访谈实施及资料归类 |
二、访谈信效度及其伦理 |
三、访谈资料与访谈分析 |
四、校长决策的价值分析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与分析 |
一、个案1:A校长的校长决策 |
二、个案2:B校长的校长决策 |
三、个案3:C校长的校长决策 |
第四章 校长决策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校长决策面临的困境 |
一、升学压力的重负 |
二、责权利的不对称 |
三、评价标准的单一 |
四、创新能力不足 |
五、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
六、资金预决算与使用的外控 |
第二节 校长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校长决策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校长决策的外部因素 |
第五章 校长决策的改进建议 |
第一节 校长的个体自身改造 |
一、强化校长的决策理论研修 |
二、坚定校长的先进教育信念 |
三、培养校长的决策核心素养 |
四、丰富校长的决策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学校的内部管理改进 |
一、制度的要素: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决策 |
二、人的要素:团队建设决策 |
三、财的要素:经费收支决策 |
四、文化的要素:学校历史扬弃的决策 |
五、课程的要素:课程实施的决策 |
第三节 学校的外部环境改善 |
一、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的弊端 |
二、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 |
三、完善学校办学自主权体制 |
四、建立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机制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逻辑思路和基本框架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特征与作用 |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一、党的干部的界定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三、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阶级性 |
二、主体性 |
三、时代性 |
四、实践性 |
五、长期性 |
第三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一、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的保证 |
二、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进而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 |
三、确保路线方针政策持续发挥效力的前提 |
四、改进作风引领社会风气健康文明发展的条件 |
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有力的保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二、列宁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
第二节 党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
一、毛泽东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邓小平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三、江泽民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四、胡锦涛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五、习近平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三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
一、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是一脉相承的 |
二、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一脉相承的 |
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
四、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
五、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是一脉相承的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二、过渡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四、“文革”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二、改革开放全面推进时期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一、坚持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 |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 |
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五、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
六、坚持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 |
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八、坚持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九、重视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积极成效 |
一、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已成共识 |
二、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
三、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得到有力建设 |
四、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发展 |
五、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稳步提升 |
第二节 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育的充分性和可持续性尚难得到保证 |
二、县处级干部教育环节相对薄弱 |
三、“官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
四、教育工作尚不能即时满足时代要求 |
五、部分干部思想政治状况不容乐观 |
第三节 制约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
三、党内腐败的危害 |
四、政治体制不够完善 |
五、官德教育及考德不够到位 |
六、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扎实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价值目标 |
第一节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一、新时期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
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的主要影响 |
三、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第二节 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一、新时期国内环境的新变化 |
二、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的主要影响 |
三、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第三节 党自身的新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一、新时期党自身的新变化 |
二、党自身的新变化对干部队伍的主要影响 |
三、党自身的新变化对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
一、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
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
三、增强公仆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
四、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
五、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
第六章 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加强基本理论教育 |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
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 |
四、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 |
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 |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二节 加强时代性教育 |
一、党情党史、国情国史教育 |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 |
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市场经济基本素养教育 |
四、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教育 |
五、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教育 |
第三节 加强作风、精神和心理教育 |
一、“三大作风”教育 |
二、“两个务必”教育 |
三、新时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 |
四、“官德”的教育 |
五、求真务实与改革创新精神教育 |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教育 |
第七章 新时期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新时期加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 新时期加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
一、强化教育理念,把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
二、完善教育模式,加大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
三、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
四、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
五、增强自律意识,开展干部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 |
第三节 新时期系统构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
一、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健全教育管理制度机制 |
二、建立健全与教育相配套的监督约束保障机制 |
三、建立健全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考评制度机制 |
四、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 论文选题角度新颖 |
(二) 论文选题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成果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
第二章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发展 |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解析 |
(一) 机制的涵义 |
(二) “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的涵义 |
(三)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涵义解析 |
二、从培养机制改革到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动因 |
(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历程回顾 |
(二) 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
三、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的认识误区与辨析 |
(一) 误区一:研究生教育收费是高等教育平民化也是学校创收的需要 |
(二) 误区二:研究生收费视为教育成本收费 |
四、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一) 国内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探索 |
(二) 个案介绍 |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分析 |
一、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共同点 |
(一) 共同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
(二) 共同的理论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 |
(三) 共同的内容构成:激励机制的构建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互促意义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为科学设立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标提供精神指引 |
(二)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提供保障 |
三、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一) 导向功能:明确自身使命 |
(二) 保证功能:坚持正确方向 |
(三) 育人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
(四) 开发功能:培养创新精神 |
四 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创新素质培养相结合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导师负责制度相结合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激励机制构建相结合 |
第四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研究生思想整体状况 |
(一) 研究生思想的基本概况 |
(二) 研究生的思想特点 |
(三) 研究生思想存在的主要消极因素 |
(四) 研究生思想中存在消极因素的原因分析 |
二、研究生学风状况 |
(一) 研究生学风状况的整体分析 |
(二) 研究生学风状况的实证分析 |
三. 研究生的经济、婚恋、人际关系和就业压力状况 |
(一) 研究生的经济压力状况 |
(二) 研究生的婚恋压力状况 |
(三) 研究生人际关系压力状况 |
(四) 研究生就业压力状况 |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单一落后 |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仍然不足 |
(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亟待建设 |
(四) 研究生思想政治内容较为落后 |
第五章 理念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先导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必要性 |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意义 |
二、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变迁历程 |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拨乱反正”期 |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在建设”期 |
(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期 |
三、新时期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 |
(一) 以人为本理念 |
(二) 立德树人理念 |
(三) 与时俱进理念 |
(四) 讲求实效理念 |
(五) 柔性管理理念 |
第六章 体制创新:建立和健全研究生教育的四级管理体制 |
一、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的原则 |
(一) 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 坚持“大德育” |
(三) 业务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 |
三、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管理体制 |
(一) 学校:宏观调控与管理 |
(二) 学院:具体组织 |
(三) 学科:具体实施 |
(四) 导师:第一责任人 |
第七章 内容创新:整合和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一)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理论依据 |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依据 |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
(一) 政治性原则 |
(二) 人性化原则 |
(三) 进步性原则 |
(四) 层次性原则 |
(五) 稳定性原则 |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 研究生思政政治教育内容理念与时俱进不足 |
(二)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完整性不够 |
(三)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代性缺乏 |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基本思路 |
(一) 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 |
(二) 以创新素质教育为重点 |
(三) 以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为内核 |
(四) 以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为主线 |
(五) 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支点 |
第八章 队伍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一、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责任人 |
(一) 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 |
(二) 建立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机制 |
二、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推进人 |
(一)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 |
(二) 研究生辅导员的现实困境 |
(三) 研究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与队伍建设对策 |
三、研究生组织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
(一) 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 |
(二) 加强研究生共青团组织建设 |
(三) 加强研究生会建设 |
(四) 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 |
第九章 方法创新: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一) 我国研究生公共政治课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
(二)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 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 |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 |
(一) 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二) 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困境的破解 |
(三) 建立创新型研究生学术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三、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
(一)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 |
(二) 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基本路径 |
(三) 学习先进经验,搞好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
四、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多元的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
(一) “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分析 |
(二) 研究生多层次心理健康防护体系构建思路 |
五、完善奖助学金政策,解决研究生的生活困难 |
(一) 构建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六大渠道 |
(二) 完善校级奖助学金制度 |
(三) 制定可操作的科学选评标准 |
(四) 公平、公开、公正地评选各种奖项 |
第十章 载体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
一、网络是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
(一) 网络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问题 |
(二) 网络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
二、运用网络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
(一) 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建 |
(二) 积极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
(三) 有效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
(四) 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三、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建设 |
(一) 加强对研究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 |
(二) 加强网络环境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四、关健是抓好分配制度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D]. 张雁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国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成因及对策研究[D]. 王通. 南开大学, 2019(05)
- [3]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 鲍锋. 吉林大学, 2018(12)
- [4]泉州市第一医院医生流动管理研究[D]. 王庭裕. 华侨大学, 2016(02)
- [5]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D]. 尹春芬.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6]中学校长决策研究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J区的研究[D]. 曾建发.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5)
- [7]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秀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8]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徐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西政报, 2013(10)
- [10]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13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J].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政报,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