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论文文献综述)
蔡乾[1](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耿钧[2](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温磬[3](2016)在《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文中提出欧洲与中国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来己久,从“现代性”的视角考察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关系的动态发展及演变进程,能够为当下的世界提供重新审视近代中欧文明交流史的另一种可能。作为资本主义新世界的核心力量,近代以来欧洲人通过与中国的交流互动将“现代性”逐步引入中国,特别表现为通过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扩张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渗透及改造。回溯历史,作为认知中国文明的主体,欧洲人对待中国文明的范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范式转变,欧洲与中国的现代性相遇也始终贯穿在此段历史进程中。以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的三次范式转换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基础,19世纪在整个中欧文明交流进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便得以凸显。在“现代性”相遇的背景下关注19世纪来华德国人在中国所进行的“文明化”尝试及其范式转换,对于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中德近代交流史以及中欧关系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及价值。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政治组织与制衡、经济贸易沟通、科学技术发展、精神文化与信仰等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关的一系列因子为核心,通过此种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考察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在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三位19世纪来华的德籍代表性人物之上:新教传教士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uzlaff,1803-1851)、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1905).汉学家福兰阁(Otto Franke,1863-1946)。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通过不同的个人意识与在华经历对中国文明现状作出不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进行“文明化”改造的尝试,呈现出不同的“文明化”范式。这些文明化范式同时参与到19世纪欧洲人认知中国文明的范式过程中,从微观角度构建出“现代性”相遇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的宏观过程,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立体的维度。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于:1.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代表的19世纪来华德国人是如何理解中国文明现状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试图在中国实现文明化的?2.如何在近代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进程的大背景下看待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的历史定位?论文主要围绕以上问题,以“文明化范式”作为思维红线进行文本梳理与论证。论文由绪论、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话题缘起与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视角与方法等进行阐述;第一章以“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为中心,分别从罗马时代、大航海时代直至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不同历史实践阶段梳理19世纪之前欧洲与中国的文明互动,兼及19世纪之前德意志与中国的文明相遇;第二章以19世纪德国与中国文明的进一步接触的历史背景为基础,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文本,并对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的版本、具体行程等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的旅华记述之文本为基础,分别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人之人性以及中国人之精神信仰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论证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主要围绕“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如何实现中国文明化”这一主题,分别从他们三人在中国的具体活动出发,以他们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知为基础,论述由此发展而成的对中国进行基督教文明化、科学技术文明化、学术文明化的不同文明化尝试过程;第五章以先前的文本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研究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的具体范式,重点论述影响不同的中国文明化范式转变与发展的历史与个人因素以及不同文明化范式之间继承与批判的内在关联;第六章为结语,对整篇论文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部分为参考文献及附录,附录部分收录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着作名录、本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及部分档案书影。从“文明化”范式转换的视角出发,以近代德国人欧洲文明优越的自我意识为主体重新审视19世纪中德各层次的关系及互动,对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尝试进行梳理及历史定位分析,在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范式的历史大背景下,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三位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为例,将这段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进程置于全球史与中德交流史中进行历史定位,从文明化的宏观视角理解近代以来的中德及中欧关系发展脉络,并以此为基础考虑当下中欧文明交流中的问题与应对方式,此亦为本研究之初衷与期待。
邹雅艳[4](2012)在《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形象学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个新兴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顾名思义,形象学就是研究形象问题,但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并不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或某一类型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而是考察文学作品中对异域或异族形象的塑造和描述。虽然中国学者接触这一领域较西方晚了近半个世纪,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热潮的初始,有关形象学的话题就已经通过一些西方译着进入了中国。特别是近10年以来,无论是在理论建设还是在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异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形象学研究的热点,其内容主要是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观念领域、不同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也在不断地演绎变化着,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周宁先生将1298年《马可波罗行纪》的问世作为西方中国形象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中国就已经为西方所知了,因而将西方中国形象的起点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但无论从何时算起,有一点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西方中国形象自诞生之日起,至18世纪后期以前一直处于被西方不断理想化的上升阶段,而自18世纪后半期开始,西方的中国形象出现了大逆转,从美化转为丑化,从爱慕转为憎恶,从理想化转为妖魔化。对于后一阶段的西方中国形象,自近、现代至当代已经有大量中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剖析并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而本文所选取的是目前较少人关注的前一阶段,即中国形象的从上升到逆转的变化。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本文试图通过对13-18世纪不同历史时期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些文本或媒介中塑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归类,从多个视角考察中国形象在西方由美到丑演变历程及其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文化语境。全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文绪论,对形象学以及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理论和范畴进行了界定,同时概述了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3世纪,蒙古人的征服使欧亚大陆的交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通畅阶段,也使中西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圣方济各会修士柏郎嘉宾和鲁布鲁克第一次在游记中提到了“契丹”,并断定它就是古代的“丝人国”。而此后的200年中,西方不同类型的文本中都出现了对“契丹”和“蛮子”的描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可波罗行纪》和《曼德维尔游记》。特别是前者,创造了最早的西方人集体想象中集财富、权力与世俗享乐于一体的中国形象。第三部分分析了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它被视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起点,而激起他冒险远航的灵感则是来自马可·波罗所打造的充斥着财富和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到东方去,获取财富。在重商主义和自由精神的感召下,商人和冒险家们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征程。西方的对外扩张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征服,同时也体现为代表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而这项使命则是由传教士们担负的。如果说马可·波罗为欧洲人塑造了一个物质层面的中国形象,那么,传教士们则将其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在延续前者关于王权、财富与世俗享乐的“中国神话”的基础上,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第四部分描述的是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7、18世纪之交,继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后,西方又迎来了文化大发现的时代。1687年,柏应理编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在巴黎出版,它是欧洲第一部全面介绍孔子思想及其着述的作品,让西方人第一次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而启蒙主义者们则率先从中发掘出了其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文化启蒙价值。对于欧洲人来说,此时的中国已不再仅意味着发现土地和获取财富的机会,而是代表着一种以理性和道德为基础的、独特的、优越的政治制度和伦理文化。它表现为开明君主政治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它为欧洲提供了一种改造社会的动力和一个创新与超越的楷模。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生活中也普遍出现了一股中国崇拜的热潮,所谓的“中国情调”成了人们竞相追慕模仿的对象,此时的西方中国形象也达到了其演变过程中辉煌的顶点。第五部分剖析了18世纪中后期西方中国形象在经历了近五个世纪不断被美化的上升阶段后急转直下的逆转过程及其发生转变的原因。进入18世纪,随着西方国家疯狂的殖民扩张,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乃至文化领域的霸权也逐渐形成。于是,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对于西方的文化利用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不可能再成为飞速发展的西方现代文明的楷模。作为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反面映衬物,一个精神愚昧、道德堕落、专制和停滞的中国形象由此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结语,总结了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发展演变的轨迹,进一步探讨了西方中国形象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研究中,我们会发现,西方的中国形象并不都是对中国完全真实、完整、客观的反映,它同时也是西方不同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掺杂着知识与想象的对中国的“再现”。因此,透过西方人的视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在其自身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作为“文化的他者”的中国形象,同时也可以从多侧面的独特视角反观中国文化,对自身有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
侯贝[5](2019)在《16-18世纪西欧“中国热”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6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通之后,东西间的往来变得方便并频繁起来。中国的瓷器、丝绸、家具等大量生活器物不断输入欧洲,期间传入的中国文化更是在欧洲备受推崇,甚至于掀起了一股长达百年的“中国热”风潮,这场中西文化间规模宏大、堪称空前的交流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即是以16—18世纪西欧“中国热”现象为主题展开的研究,对这一时段“中国热”现象产生条件、发展进程及消退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此次文化交流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意义,特别是中国文化对当时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意图对当下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论文首先从中西交往的时代背景入手,介绍当时中国与西方各自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探索西欧“中国热”现象得以产生的条件,其次,分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两方面对“中国热”现象在西欧国家,尤其是英、法、德三国的表现进行介绍,论述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对西欧国家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则从现象关联方,即中国和西欧社会内部入手,梳理双方在此期间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发展,从而发现“中国热”现象最终在西欧退去的原因。
韩琦[6](1992)在《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早在17、18世纪,部分来华耶稣会士及欧洲人就曾试图作出解释,他们的看法在西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简略分析了早期来华耶稣会士及欧洲人的着作对欧洲科学家的影响;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关于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产生不同看法的社会背景给予了解释。
匡洁[7](2019)在《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游记是旅行者对亲身旅行经历的描写与记录,涉及旅行者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位移,是建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大众的读物,游记可以反映普通民众的文化潜意识。因此,游记视角下德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可以揭示德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期待与诉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旅华游记构成了德国人对华认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来华的旅行者主要是受中国政府官方邀请的德国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众旅行掀起了普通德国人的旅华热潮,此间出版的旅华游记是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来华德国人的旅华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从来华德国人零散的中国话语中总结出典型的中国形象类型,并挖掘其形成、演变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与归纳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本文将“德国人旅华游记”界定为“德国旅行者对亲身旅华经历的记录,涵盖旅行描写、旅行报道、旅行日记、旅行考察报告等多种本文类型”,并收集了80本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随着1949年以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德国人旅华阶段:1、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2、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的创作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第一阶段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三阶段以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为主。从作者性别上看,大多数为男性,仅有少量女性。第二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华德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与综述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启蒙运动早期、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一战后至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从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变化过程,中国形象始终作为他者参与德国的发展,是德国文化的自我投射。第三章以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民主德国旅行者与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构成“颂华派”,积极赞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人的勤奋与道德、中国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化,而另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则作为“贬华派”批判北京的单调统一、上海的衰落、中国人着装与思想的统一化以及工农业建设的落后等。这些旅行者在中国都仅停留数周,因此,他们未能通过中国旅行检验和反思自己所持有的固有观点,反而是强化了原有认知。第四章以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依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们常用双重眼光观察与评价中国并试图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建构了多元、矛盾和混杂的中国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与“自力更生”政策,观察中国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试图证明变革中的中国不是联邦德国的威胁,而是联邦德国的合作伙伴。第五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因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等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基本不再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为重心,对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经济发展与教育现状仅有少量描写。他们大多渴望远离都市化的北京与上海,向往遥远的中国小城,期待在与中国的相遇中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想要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只是短期来华旅行的游客,因而他们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描写大多基于有限的个体化体验,常常未能进行深度的文化阐释。国家关系、旅行者的身份与兴趣、旅华时间的长短、德国大众的期待视野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他们观察与描写中国的目的仍在于德国自身,期待从中国找到可以佐证或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社会期待与个人愿望的事物。纵向来看,他们从用中国的发展状况证明本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转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用遥远的中国满足自我逃离现实、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确认则始终影响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进步、自由与文明的评价。上述研究既可以挖掘、理清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的书目、作者及其旅华时间,开辟新的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亲历者的中国观察、描写与评价,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德国人关注中国的视角及其背后隐藏的期待与诉求,对推动中德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季念[8](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孟亚琪[9](2020)在《从《中日丛报》看英国对中国的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日丛报》(Chinese and Japanese Repository)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汉学教授詹姆斯·萨默斯(James Summers,1828—1891)于英国创办、1863—1865年发行于伦敦的综合性英文月刊,共出版29期。该刊将中国和日本列为主要关注对象。《中日丛报》创刊之时,英国展现其工业革命傲人成果的万国博览会刚刚过去12年。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成果,大肆进行殖民扩张,英国人由此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极强的优越感,并产生了将自己的文明传播到世界的“使命感”。19世纪中叶也是欧洲人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状态、在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直到自由活动的时期。与此同时,19世纪欧洲人文学科逐渐专业化,关于他者文明的专门学科“民族学”也在殖民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在这种背景下,詹姆斯·萨默斯1853年成为国教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汉学教授,在任职期间,为了向英国读者普及中国及周边国家知识、满足英国在华活动需求,吸引本国人对在华活动的支持,也为拓展自己的学术资历,萨默斯创办了《中日丛报》。本文以《中日丛报》上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为基础探讨英国对中国的认识。《中日丛报》上刊登的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共68篇,可分为历史、民俗、科学、文学四大类。这些内容的出现极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为英国人在华活动提供了有关中国语言、礼仪、习俗的知识,并使英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得到深化。这些文章源于英国人对中国的观察,亦反映了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所在。深入探究分析这些文章,可以更深入了解到英国在华活动的重点,同时可以了解到英国对此时的中英关系的定位。从马可波罗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五百年间,英国所积累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是《中日丛报》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所反映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的基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在华活动规模扩大更使之对中国有了更直接更全面的切身体验,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相比于以往不仅有很大的变化,并在一些方面形成了新的认识。19世纪中下半叶英国对中国认识的深化不仅由于其在华活动规模扩大,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思想文化的发展、19世纪经典社会进化论的出现,也都影响着英国人对作为他者的中国的观察和认识,《中日从报》也反映了英国对中国认识的这种嬗变。
袁宣萍[10](2005)在《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是以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为核心展开的。 16世纪东方航线开辟以来,“中国贸易”兴起,中国瓷器、丝绸、家具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卷席整个社会的中国热。17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清易代的动乱,对外贸易一度停滞,以此为契机,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兴起,并最早在荷兰的代尔夫特陶以及家具产品中体现出来。 欧洲中国风设计的设计依据,一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外销艺术品,二是17-18世纪中国游记等着作中的插图,其中特别是纽霍夫的《中国出使记》所配的150幅插图成为中国风设计的绝佳素材。欧洲并对中国瓷器与漆器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成功地创制出自成体系的制漆与制瓷技术。 中国风设计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一方面与欧洲对中国的想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欧洲自身艺术风格的演变发展有关。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中国风设计也分别体现出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特点,特别是与洛可可艺术水乳交融,华托、布歇、胡特、毕芒的作品是洛可可中国风设计的杰出代表。18世纪晚期新古典主义兴起,中国风设计退出流行。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对待中国艺术的态度开始形成,即较少幻想、追求相对真实性的实证主义,以英国建筑师钱伯斯为代表。 中国风设计在不同国家的流行与表现形式具有差异性。它在荷兰首先兴起,却在法国得到最充分的表现,且表现出优雅精致的特色,德国宫廷在时尚方面紧跟法国,出现了一批较夸张的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风作品,英国保持了风格上的相对独立性,中国风设计特别多姿多态。此外意大利、北欧、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也程度不同地流行过中国风设计。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性质,法国、英国与德国的对比最能说明问题。 中国风设计在艺术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以中国人或中国事物为题材,在人物、风俗、动植物、风景、器物等装饰纹样的选择与表现形式上很有针对性,同时在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上也部分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因而虽然血
二、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题目解析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
第一节 瓷器 |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
第二节 茶叶 |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
第三节 园林艺术 |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
一、商人 |
二、传教士 |
三、政客 |
四、文化名人 |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
一、艺术市场 |
二、文化交流 |
三、文化教育 |
四、文化迁移 |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
一、商业贸易方式 |
二、文化掠夺方式 |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英文文献 |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
3 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3)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二、论文所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 论文所涉及核心概念之厘定 |
1. 文明 |
2. 文明化 |
3. 范式 |
(二) 论文研究范围 |
1. 主体:19世纪来华德国人 |
2. 三位代表人物: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 |
3. 原始文献材料: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已出版的旅华记述 |
三、文献综述 |
(一) 文明及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
1. 人类文明与互动 |
2. 欧洲与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
(二)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之研究 |
(三)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及其旅华记述之研究 |
1. 对郭实猎之研究 |
2. 对李希霍芬之研究 |
3. 对福兰阁之研究 |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1. 文明化范式 |
2. 对“欧洲文明优越论”之批判性理解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1. 文本分析 |
2. 历史考据 |
3. 历史考据定性分析 |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 |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
一、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
二、中国作为文明辐射之中心 |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
一、欧洲与中国接触之深化 |
二、欧洲文明扩张的萌芽 |
第三节 16至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着旅华记述综述 |
一、19世纪不同时期之旅华记述 |
1. 19世纪上半叶 |
2. 19世纪60/70年代 |
3. 19世纪末期 |
二、不同写作群体、不同文体之旅华记述 |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
一、郭实猎及其沿海航行记 |
1. 跨越东西的传教士 |
2. 1831 、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 |
3. 《1831、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记》 |
二、李希霍芬及其考察报告和日记 |
1. 地理学家与中国研究者 |
2. 在华考察行程 |
3. 《中国》、《中国旅行日记》及书信集 |
三、福兰阁及其回忆录和日记 |
1.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
2. 在华工作旅行经历 |
3. 《来自两个世界的回忆》及《东亚旅行日记和照片》 |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
一、郭实猎:封闭落后的中国 |
1. 落后的社会状况 |
2. 空虚的军事海防 |
3. 吸食鸦片与溺婴陋习 |
二、李希霍芬:亟需欧洲人开发的中国 |
1. 中国的城市与生活 |
2. 传统经济生产模式 |
3. 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 |
4. 环境破坏 |
三、福兰阁:处于衰败中的中国社会 |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
一、郭实猎:传统、排外、好奇情绪的复杂混合 |
1. 传统与保守的中国人 |
2. 排外与好奇的中国人 |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排外情绪 |
1.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
2.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
三、福兰阁:中国人的“礼”与“秩序” |
1. 强调“礼”的中国人 |
2. 中国人的秩序 |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
一、郭实猎:异教与迷信的交织 |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必要性 |
三、福兰阁:值得尊重的中国人精神信仰 |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实现中国文明化的尝试 |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化:对中国之期待 |
一、派发宣教书籍与医疗传教之结合 |
1. 派发宣教书籍 |
2. 医疗传道 |
二、借“自由”之名打开中国大门 |
1. 开展自由贸易 |
2. 加深民间交流 |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开发 |
一、外国资本技术进入中国及德国殖民地初探 |
1. 外国资本技术开发中国的前景 |
2. 发现胶州湾 |
二、“丝绸之路”与交通建设 |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尊重 |
一、尊重中国文明的客观地位 |
二、汉学学术资源的积累与欧洲学术方法的融合 |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文明化”的范式转变 |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化”范式 |
一、19世纪中德关系之历史背景 |
二、个人因素 |
1. 个人背景及自我意识 |
2. 面对中国的心态与期待 |
第二节 三种文明化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
一、基督教文明化的可行性 |
二、科学技术文明化的可行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2:论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
附录3: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
(4)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形象学研究在中国 |
1.2.1 形象学理论研究 |
1.2.2 异国文学、文化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1.2.3 中国文学、文化中的异国、异域形象研究 |
第三节 中外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2 本文采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拟采用的基本篇章结构 |
1.5.1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3 世纪—15 世纪): |
1.5.2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5 世纪—17 世纪): |
1.5.3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的中国形象(18 世纪—18 世纪中叶): |
1.5.4 “中国神话”的幻灭:18 世纪中后期西方的中国形象 |
第二章 中世纪晚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中世纪晚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
2.2.1 《柏郎嘉宾蒙古行纪》(Histoire des Mongols) |
2.2.2 《鲁布鲁克东行纪》(The Journey of Villiam of Rubruk to the Eastern Parts, 1253-1255) |
2.2.3 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a Montecorvino,1247-1328)书简 |
2.2.4 《玛黎诺里游记》(Der Reisebericht des Johannes Marignolla) |
第三节 旅行者眼中的中国形象 |
2.3.1 《马可波罗行纪》 |
2.3.2 《鄂多立克东游记》(The Eastern Parts of World) |
第四节 文学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
2.4.1 契丹与蛮子国——神奇富足的国度 |
2.4.2 大汗的传奇 |
2.4.3 长老约翰和东方的伊甸园 |
2.4.4 中世纪晚期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
第五节 对财富、王权与世俗享乐的渴求——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
2.5.1 信仰的衰落——渴望突破宗教禁锢 |
2.5.2 王权的衰微——渴望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 |
2.5.3 经济的发展——渴望财富与世俗享乐 |
第三章 地理大发现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二节 去东方——获取财富:使节、商人、冒险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
3.2.1 托梅·皮雷斯(Tomé Pires)《东方概要》(SumaOriental) |
3.2.2 克里斯托旺·维埃拉(Crist0’vao Vieira)《广州来信》(Carte de Cantao) |
3.2.3 盖略特·伯来拉(Galiote Periera)《中国报道》(Albumas Coisas Sabidas Da China) |
第三节 去东方——收获灵魂: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
3.3.1 加斯帕·达·克路士(Gaspar da Cruz)《中国志》(Tratado das Coisas da China) |
3.3.2 马丁·德·拉达(Martin de Rada)《出使福建记》和《记大明的中国事情》 |
3.3.3 门多萨(Juan Gonzales De Mendoza)的《中华大帝国史》(Historia de Las Cosas mas Noto-bles Ritos y Costumbres del Gran Reyno de la China) |
3.3.4 利玛窦(Matteo Ricc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的《利玛窦中国札记》(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 |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
3.4.1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1474—1533)的《疯狂的奥兰多》 |
3.4.2 佛朗索瓦·拉伯雷(Fran ois Rabelais,1494—1553)的《巨人传》 |
3.4.3 费尔南·门德斯·平托(Fern o Mendes Pinto,1509—1583)的《游记》 |
3.4.4 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1577-1640)的《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 |
第五节 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典范——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
3.5.1 对中国广大富饶的渲染——渴望土地与财富 |
3.5.2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钦羡——渴望社会变革 |
3.5.3 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敬仰——渴望思想的解放 |
第四章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形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二节 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 |
4.2.1 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等编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
4.2.2 法国的“国王数学家” |
4.2.3 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的《中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 |
4.2.4 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eographique 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
第三节 哲学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
4.3.1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 Historiam nostri temporis illustratura)、《论中国哲学》 |
4.3.2 伏尔泰(Voltaire)的《风俗论》 |
4.3.3 魁奈(Francois Quesnay)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
第四节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
4.4.1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 |
4.4.2 德·阿尔让斯侯爵(Marqius d’Argens)的《中国人信札》(Les Lettres Chinoises) |
4.4.3 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的《世界公民》(Citizen of the World) |
第五节 现实中的理想国、精神上的乌托邦——中国形象的象征意义 |
4.5.1 追求“中国情调”——艺术和审美风格的重塑 |
4.5.2 道德与政治结合的完美政体——现实中理想国的政治期盼 |
4.5.3 自然神学与理性哲学——挑战基督教权威的有力武器 |
第五章 “中国神话”的幻灭 |
第一节 批评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形象彻底的逆转——马尔嘎尼使团访华 |
第三节 中国神话幻灭的历史文化语境 |
5.3.1 礼仪之争”导致的天主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全面衰落 |
5.3.2 清帝国自身的衰落 |
5.3.3 西方现代文化精神期待视野的转变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论文类 |
着作类 |
西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16-18世纪西欧“中国热”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欧“中国热”产生之条件 |
第一节 热度之前的中国与西欧 |
一、大航海之前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
二、16-17世纪的中国与西欧 |
第二节 传教士—中欧交往的媒介 |
一、从基督教与中国初接触到1678年法国耶稣会士的新加入 |
二、传教士在华的主要活动 |
第三节 “礼仪之争”的推动 |
一、争执的起因和焦点 |
二、争执的过程和结局 |
第二章 西欧“中国热”之盛况 |
第一节 “中国风物热” |
一、中国的丝、茶、瓷、漆具对西欧生活习惯的影响 |
二、中国园林建筑对西欧装饰艺术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热” |
一、欧洲人撰写的关于中国的着作 |
二、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
第三章 西欧“中国热”消退之原因 |
第一节 “热源”—中国情况的改变 |
一、在华传教活动的禁止 |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
第二节 “受众”—欧洲社会的发展 |
一、在欧中国形象的负面宣传增多 |
二、西欧民众兴趣的转移 |
三、欧洲社会思潮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对象 |
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5.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概述 |
1.1 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文本类型的界定 |
1.2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作者群的统计与分类 |
1.3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维度 |
第二章 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106的中国形象 |
2.1 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从“赛里斯”到“契丹” |
2.2 启蒙运动早期:“孔教乌托邦”与“中国热” |
2.3 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停滞”与“黄祸” |
2.4 一战后至1949年:“儒释道”与中国革命 |
第三章 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3.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3.2 中国形象 |
3.2.1 中国的城市 |
3.2.1.1 作为共产主义天堂的北京与红色北京 |
3.2.1.2 人民的上海与衰落的上海 |
3.2.2 “正直、聪明和获得尊严的中国人”与“蓝蚂蚁” |
3.2.3 经济:进步与落后 |
3.2.4 教育:丰富多彩与贫乏落后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4.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4.2 中国形象 |
4.2.1 中国的城市 |
4.2.1.1 变化中的红色北京 |
4.2.1.2 心灵驶向反方向的上海 |
4.2.2 “非蓝蚂蚁”与“中国新人” |
4.2.3 政治:“接班人”与“中国牌” |
4.2.4 经济:“自力更生”与“现代化” |
4.2.5 教育:从政治化到“贝多芬” |
4.3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5.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5.2 中国形象 |
5.2.1 中国的城市 |
5.2.1.1 反差之城:北京 |
5.2.1.2 超级大都市上海 |
5.2.1.3 “浪漫的”小城 |
5.2.2 中国人的西方化与国民性 |
5.2.3 政治、经济与教育:从“三峡大坝”到“教育比赛” |
5.2.4 习俗:从饮食习俗到宗教信仰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书目 |
(8)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从《中日丛报》看英国对中国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中日丛报》的时代背景 |
一 《中日丛报》创刊的历史文化背景 |
1 西方的兴起、工业革命与日不落帝国 |
2 英国扩大在华经商、传教活动:国家利益和传播福音 |
3 19世纪欧洲人文学科的发展 |
二《中日丛报》的创刊与主编詹姆斯·萨默斯 |
1 主编詹姆斯·萨默斯 |
2 《中日丛报》的办刊初衷 |
第二章 《中日丛报》中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 |
一 《中日丛报》之前英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
1 英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早期认识 |
2 启蒙时代英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
3 19世纪初在华新教传教士与英国商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
二 《中日丛报》中的中国历史文化论述 |
1 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
2 《中日丛报》上关于中国民族性格和风俗的认识 |
3 《中日丛报》上对中国科学的认识 |
4 《中日丛报》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
5 小结 |
第三章 19世纪中叶英国对中国的认识嬗变的原因 |
一 启蒙运动对影响“进步”、“退步”的因素的关注 |
二 18世纪后半期欧洲“文明”、“野蛮”观与“亚洲停滞论” |
三 19世纪中叶兴起的社会进化论对“停滞论”的挑战 |
四 早期人类学的人道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认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0)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中国风设计及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四、本文的研究角度 |
第一章 东西方相遇 |
第一节 记忆中的神秘国度 |
一、大地边缘的赛里斯 |
二、繁花似锦的契丹(Cathay) |
第二节 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 |
一、绕过非洲的航线 |
二、东印度公司的盛宴 |
三、从香料、丝绸到瓷器、茶叶 |
第三节 踏上神奇的国土 |
一、对大明帝国的印象 |
二、发自中国内部的报导 |
1.传教士的溢美之词 |
2.商人与使节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吸收华风的再创造 |
第一节 从收藏到中国风设计 |
一、走出珍品柜 |
二、短缺带来的发展良机 |
第二节 模仿东方外销艺术品 |
一、模仿中国外销艺术品 |
1.从青花到釉上彩 |
2.填漆与描金家具 |
3.刺绣与手绘丝绸 |
4.中国壁纸 |
5.其他外销艺术品 |
二、模仿日本与印度外销艺术品 |
1.日本外销艺术品 |
2.印度外销艺术品 |
第三节 借鉴东方游记的图像 |
第四节 技术解读——漆与瓷的再发明 |
一、漆器的研制 |
二、瓷器的再发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汇入时代的主流 |
第一节 神秘辉煌的巴洛克中国风 |
一、巴洛克时期的中国想象 |
二、巴洛克中国风设计的风格特征 |
1.神秘奇异的异国情调 |
2.厚重辉煌的豪华气派 |
3.多元风格的大合唱 |
4.光亮耀眼的装饰效果 |
第二节 轻灵逸乐的洛可可中国风 |
一、洛可可时期的中国想象 |
二、洛可可中国风设计的风格特征服 |
1.优雅精致的浪漫氛围 |
2.闲情逸致的田园情怀 |
3.轻松幽默的娱乐气息 |
4.华丽玲珑的迷人“玩具” |
第三节 理性与浪漫并存的晚期中国风 |
一、钱伯斯的实证中国 |
二、新古典主义与中国风设计 |
三、摄政王子的最后浪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样化的集合体 |
第一节 法国中国风设计的特征 |
一、文化热、经济冷 |
二、中国风的策源地 |
三、优雅精致的法国气质 |
四、法国最杰出的中国风设计 |
第二节 德国中国风设计的特征 |
一、紧跟法国的时尚 |
二、宫廷间的流布 |
三、大胆创意与想象力 |
四、德国最杰出的中国风设计 |
第三节 英国中国风设计的特征 |
一、经济热、文化冷 |
二、多样化的平民性质 |
三、风格的相对独立性 |
四、英国最杰出的中国风设计 |
第四节 其他国家的中国风设计 |
一、荷兰的中国风设计 |
二、意大利的中国风设计 |
三、北欧与东欧的中国风设计 |
1.北欧的中国风设计 |
2.俄罗斯的中国风设计 |
3.波兰的中国风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西合璧的吸引力 |
第一节 中国风设计的题材特点 |
一、多元糅合的人物 |
二、真假掺半的风俗 |
三、异国情调的风景 |
四、奇异的东方植物 |
五、被改造的祥禽瑞兽 |
六、似是而非的器物 |
七、变化多端的窗棂格 |
第二节 中国风设计的构成特点 |
一、中国风设计的色彩 |
1.蓝白艺术 |
2.黑、红、金的三重唱 |
3.五色之美 |
二、中国风设计的构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风设计的衰落及其评价 |
第一节 中国风设计的衰落及原因 |
一、中国风设计的衰落 |
二、中国风衰落的原因 |
1.被打碎的旧世界 |
2.中国形象的转变 |
3.新古典主义的兴起 |
第二节 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再认识 |
第三节 融入传统的中国风设计 |
一、19世纪的中国风设计 |
二、20世纪的中国风设计 |
第四节 对中国风设计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17-18世纪中国风设计在欧洲的遗存与收藏 |
附录二: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后记 |
四、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2]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
- [3]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D]. 温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4]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 邹雅艳. 南开大学, 2012(06)
- [5]16-18世纪西欧“中国热”现象研究[D]. 侯贝. 云南大学, 2019(03)
- [6]关于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论述[J]. 韩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2(04)
- [7]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D]. 匡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9]从《中日丛报》看英国对中国的认识[D]. 孟亚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10]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 袁宣萍. 苏州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