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博《论诗》竹简与《诗》的本质和编集(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奇[1](2021)在《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孔子诗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作者、简序编排、简文释读、文本阐释四大议题,文本阐释又包含对其诗学、诗经学史、思想史、历史文化价值的多维探索。回顾与反思其学术史可知,作者问题要立足先秦时代的着述观念与实践,注意区分"作者""述者""抄者"的各自角色及其意义;简序编排要重视物质形态的作用,遵循形制第一、表达第二、意义第三的原则;文本阐释应建立在文本整理的坚实基础之上,文本整理又以简文释读为核心;诗学研究是《诗论》研究的根本与归宿,其他阐释研究则要注意文献的使用限度。
杨学祥[2](2020)在《《文言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文言传》是专门阐释乾坤二卦的篇目,对于乾坤二卦的修己安人之道阐发尤详。第一章首先讨论《文言传》的题名内涵问题。“天地之文”是《文言传》题名取义所本。《周易》中的天地之文即天地生物、成物之象所蕴涵的理序,人文是圣王法天牧民所遵循的理则伦序。《文言传》以“文德”贯通天地之文与人文、天地之道与人道。“文德”即仁德、易道生生之德。乾坤二卦作为生生之本最为集中地体现了此生生之易道、天人贯通之“文德”,故阐释乾坤二卦德义之辞题名“文言”。第二章讨论《文言传》的文本与思想资源问题。《文言传》的产生吸收、融合了先秦诸家思想,但其整体价值取向则为儒家思孟学派。《文言传》的文本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在孔子之前即已存世的春秋早期易学解释,也包含有孔子遗教以及思孟学派的思想。第三章讨论《文言传》的易学诠释方法问题。《文言传》对乾坤二卦的阐释遵循了三个根本原则:以人道的视角推阐天道;言内圣必及外王,言道德必及事功;乾刚坤柔,乾健坤顺。《文言传》对乾卦的解释,关注的中心不只是自己,而是囊括了万事万物的。《乾·文言》的眼光是开阔的、推广的、包罗万物的。《文言传》对坤卦的解释,关注的中心一直是自性、自身。《坤·文言》的眼光是向内的、凝聚的,就是要把自身看得通透、自性养得通明。在此基础上发用之于现实的政治治理、社会建设,也要成就一个通透、通明的事功。《文言传》的象数体例,如正中说、三才分位说、正位说、重刚说都具有一定的自身特色。第四章讨论《文言传》中的天地化生之道问题。《文言传》的天地之道思想,既有宇宙生成论层面乾坤二元生化功能的描述,也有宇宙本体论层面的内容。宇宙论方面,《文言传》在生成论上以乾坤代表易道的两种功能,乾元创生,坤元顺乾成物,元亨利贞即乾坤生化的过程。在本体论层面《文言传》则以易道为本体,乾元表创生性能,坤元表贞定性能。乾元因统坤元而亦可代表本体。人禀受于乾元的本性就是元,也即仁,道德本体与宇宙本体是合一的。在阴阳观念的运用上,《文言传》重视对乾坤主从关系的抉发,以阴阳感应观念揭示天人一体同构的宇宙论思想,同时还蕴涵了阴阳和合、阴阳互含、阴阳转化等方面,并具有明显的扶阳抑阴的倾向。第五章探讨《文言传》中的人文化成之道问题。人道思想是《文言传》的最终理论目标所在。《文言传》的人道思想广泛涉及性情论、德性论、价值观、治道思想诸层面。性情论方面,《文言传》的性情论以“性”为万物本性,以“情”为性的功能性发用。《文言传》以乾元之善的发用过程引出性情关系,是主张性善情也善的。《文言传》的理论目标是成就人的德性。元亨利贞落实到人则为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由此获得了形上的本体依据。龙的意象表征的是天道流行,寓意天地人的一体同构。龙德即圣人之仁德、文德。“君德”为君主、大人之德。“天德”即乾元之德。价值观方面,《文言传》主张义利统一,以义规定利,以利推广义。在德业观上则认为德因业而显,业因德而广。“积善有庆”是对于德行之善恶与祸福关系问题的典型论述。《文言传》整体上可以看做一套政治哲学,其最终理论指向是内圣外王。在君子之道层面《文言传》提出了兼顾知行、德业的工夫论。“体仁”的概念是《文言传》的独创。“体仁”即体本体之仁。君子之体仁,体之于身、发之于行,成就人文化成的治世之功。《文言传》认为在时遇不可用或者自身德行尚未有所成就之时,君子应潜隐修德、积蓄力量。“闲邪”是自我省察防患未然。“存其诚”是贞定住真诚无妄的道德主体。“闲邪”工夫之内在层面就是使心中的意念皆归于正,外在层面就是于日常所言无不信实,日常所行无不谨慎。其具体展开则为言信行谨、忠信进德与修辞立诚的工夫。信是真心诚意,不虚伪。信实与谨慎是在言语行动中体现的,也是要通过言语行动的锻炼方能养成。忠是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还特指臣下对君主应尽的道德职责。“修辞立其诚”即通过言辞来彰显、挺立诚实之德。“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的内在理路是穷理与尽性的统一。“知至至之”是明了德业修养的目标,而去努力达到;“知终终之”是明了德业修养的无有终成之时,而能够终生贯彻到底。前者偏于进德来说,后者则偏于修业来说。这一模式还体现为“学聚问辩”与“宽居仁行”的统一。“学聚问辩”讲的是进德穷理的方面;“宽居仁行”讲的则是体悟践行方面。“辩德”是在事物初始阶段就能够辨别它的吉凶善恶属性,“积善”就是选择并坚持一直做善的事,积累蕴含于其中的善的德性。《文言传》最先将“敬”视为修养工夫论之重要概念。敬是使心志专一,义是使行事合宜。敬义皆内在于心,只是在发挥作用的方式上有内外之别。《坤·文言》认为臣道当内涵中正之德,从君事,终君业,功成不居而归美于君。《乾·文言》认为君道当刚健中正,遍利万物,上继乾元始物之德,下辅万民性情之正。君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德”“化成天下(上治)”“悠久不息(天下治)”三个方面。“天人合德”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主体与易道生生之德合一的存在状态。《文言传》中的“圣人”具有鲜明的内圣外王品格,内蕴至善之德,外现覆载天下之业。“化成天下(上治)”的价值理想具有鲜明的儒家特色。“太和”是宇宙之本然的终极和谐状态,“悠久不息”(天下治)就是“太和”之境界。总之,《文言传》对乾坤二卦的阐释是从天道变化中体悟价值根源的进路,乾元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大本大源。《文言传》以德性观念为核心,以进德修业为宗旨,君子通过体仁、闲邪存诚等工夫在知行交进中证成本具的“文德”,并同时显发为安人、安百姓的盛德大业。
贾旭东[3](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张瀚墨[4](2020)在《《孔子诗论》的文本组织、性质及作者探论》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研究者多以毛诗或诗序的结构反观《孔子诗论》,故《孔子诗论》自发表之初,就被认为是一篇组织严密、结构严谨的论文。然而,逐简分析其形制和内容,尤其是仔细比对其中结构相同或者类似的句式表达,就会发现现存的29支简(包括残简)中,有足够证据可以编联在一起的竹简数量很少,现存内容也不足以反映这是一篇以现在的眼光看在内容和结构上组织严谨的论文,而更有可能是论诗材料的汇编。而且,根据竹简形制、编绳痕迹以及书体综合判断,《孔子诗论》与另两篇竹书《子羔》和《鲁邦大旱》同属一篇竹书,其书题亦即被赋予的作者应为子羔。子羔作为作者,并不是说子羔创作或是书写了这三篇竹书,而是说这一名字起到了将三篇竹书合为一篇的作用。
潘润[5](2020)在《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战国七雄等大国国力的强盛影响力较大,在战国史研究中战国七雄往往得到较多的关注,对同时期各个小国的研究则较少。中原泗上及周边邻近的小国,在战国早、中期频繁参与到诸侯征战中。且由于各自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地缘战略价值,其自身的兴衰也深刻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即使是在战国时期结束后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秦末汉初,曾经的诸东方小国故地通过地域性的整合,从而参与到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深刻影响了秦末汉初的历史进程。在战国时期的东方小国中,鲁、宋、郑、越作为影响较大的诸侯国,其兴衰过程对历史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一章首先讨论鲁国三桓在全面掌握政权的大背景下,于战国初期通过驱逐鲁哀公实现“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从而权势达到顶峰的过程,并基于此比较了战国早期特定时代背景下鲁国的政治变迁与齐、晋等国的异同。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战国早中期之交三桓之所以衰微、鲁穆公又能恢复公室,鲁国自身原因在于周代礼制于鲁国的强大惯性,外部原因则是田齐对三桓根据地的攻击削弱了三桓的力量。鲁穆公恢复公室权力后参与到“三晋伐齐”之中,影响了战国早期晋齐争霸格局,并且在三晋列为诸侯的过程中又影响了战国早期剧烈的时代变革。第二章讨论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变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清华简《系年》中的记载,考证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权更替事件“戴氏取宋”应该开始于战国早期,其原因是春秋时期戴氏在宋国的兴起。论文同时讨论了郑国在战国早中期之交发生的“太宰欣取郑”政权更替事件的过程、影响,认为“太宰欣取郑”发生的原因是春秋晚期七穆在郑国的兴起,以及三晋、楚国争霸过程中插手郑国内政。此外,论文由清华简《系年》中的相关记载,讨论了宋、郑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特别是其中两场决战连堤之战、大梁榆关之战的巨大影响。论文认为“宋郑之间有隙地”和三晋、楚国集中力量对“隙地”的争夺是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霸的战略新特点。第三章的研究,首先讨论了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过程,指出这决定了战国中期郑国灭亡的历史必然性。当然,韩灭郑并迁都新郑又使郑国继承了“四战之地”位置,这也决定了后来韩国在战国历史中的发展走向。本章还把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与“子南氏取卫”进行比较。论文认为“戴氏取宋”系新兴政权,此与“子南氏取卫”从而变成大国附庸有本质的不同。论文由“鲁酒薄而邯郸围”这样的古谚,指出这恰恰说明战国中期鲁国在齐、魏、楚争战中特别是齐魏桂陵之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讨论了越国在经历“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内乱后,由大国向小国转变并向江东退却的历史进程。论文指出战国中期诸侯纵横中郑、宋、鲁、卫、越等东方小国的自身政治变革和外部地缘环境决定了它们不同的命运,而这又对战国中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讨论了宋王偃的强盛和走向灭亡关键在于战国晚期走向一统的历史大势。战国时期宋国作为小国能够强盛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乐毅五国合纵伐齐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论文也讨论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内乱和二周的兴起对秦统一的影响。认为周天子对洛阳控制力的削弱使得秦国可以更便利地灭周并成为新的天下共主。论文认为春申君面对秦国的军事威胁,通过对鲁国以及江东的开发,在越、宋、鲁故地构建了楚国的抗秦大后方。战国晚期东方小国的灭亡和故地治理整合,特别是抗秦后方的建立对新的大一统局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由“东南有天子气”的讨论,指出楚国在越、宋、鲁故地的抗秦大后方的构建对秦朝统治的巨大威胁。认为战国时期越国的历史记忆是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的重要原因。论文认为战国时期宋国历史和楚、宋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刘邦灭亡秦朝、实现“秦亡汉兴”的重要原因,并进而指出秦汉时期宋国故地彭城一带开始成为楚地的中心。论文认为战国时期鲁国历史和楚、鲁文化在楚国统治下的结合,是促成秦始皇焚书与汉武帝“独尊儒术”两种对立政治倾向的重要原因。战国时期越、宋、鲁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既反映出楚文化东渐的背景下“秦亡汉兴”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说明秦末汉初东方对西方胜利的历史偶然性。
吴文轩[6](2017)在《《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于2001年发表,至今已有十六年时间,《孔子诗论》是其中的第一篇,其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本文对《孔子诗论》篇目前所见的文字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是一篇集释性质的论文。本文分爲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篇研究情况的概述,就竹简作者和定名、形制与编连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排定了新的简序,作爲第二章集释诸家观点的顺序。第二章是《孔子诗论》文字释读的集释,是本文主体,首先对几个疑难字形的讨论进行总结,接下来逐句罗列各家意见,尽量做到全面完整。第三章是对本篇简文中出现的诗进行诗义的总结,收集历代二十余家说诗者的意见,择要摘录整理,以期对诗之本义的显现有所帮助。附录部分包括竹简形制一览表和《孔子诗论》字形表,以便读者参考对比。
朱灵群[7](2014)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文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于200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在海内外文字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各领域均掀起了研究热潮。文字释读是各领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和今后对楚竹书研究的重点。本文由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中《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三篇简文的主要内容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情况予以简单介绍。主体部分主要是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所出现的文字,按《说文解字》顺序编排,’分十四卷,每字下列字形、辞例、出处,最后是解释字在简文中的意义,尽可能吸收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前三卷的文字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是结语。
张静[8](2014)在《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文中指出1973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和1978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115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木简,这两批材料内容多是古代典籍和兵法,一经发表,即引起学界的重视。随着材料的公怖,学者对《论语》、《孔子家语》、《文子》、《六韬》的版本流传、真伪、成书时代、作者、与相关典籍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有鉴於此,本论文以定州汉墓竹筒已发表的《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四部分和上孙家寨木简为研究封象进行集释,并对相关问题造行讨论。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对定州汉简和上孙家寨木简墓葬的发掘和竹简的出土情况、竹简的整理情况及图版发表、研究成果等进行概述。然后就已发表的《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四部分不同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涉及版本的流传、性质、真伪、成书时代、作者、与相关典籍的关保等方面。上孙家寨木简介绍了墓葬的发掘及木简出土情况、木简的整理与发表情况、木简图版发表情况及木简的研究概述。第二部分是“释文和集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定州汉墓木简集释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两章,对诸家的观点进行相对全面的集释,涉及解题、文字训诂等方面。第三部分是“定州汉墓竹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是以表格形式对简本及相关传世文献造行对读。包括《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与传世文献的对读。第四部分是“附录”,包括图版着录情况表、已公布的图版及摹本,以便於相关研究者查阅。
葛立斌[9](2013)在《战国《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战国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为理论基础,以传统文献与新出土文献的双重结合为史料依据,在战国历史变迁、儒学变迁的大背景下,从《诗》在战国的地位、战国《诗》学的地域特征、战国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以及与战国《诗》学传承的某些相关问题等多角度对战国《诗》学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本章以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诗》在战国的政治与学术地位:即战国各侯国统治阶层用《诗》、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态度以及儒学分化下的《诗》学发展。在战国时期,《诗》遭遇了诸侯黜《诗》、非儒家学派质疑、批判乃至否定《诗》、儒学分化而导致的《诗》学分流的复杂情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切并未使《诗》学研究走入低谷,儒学的分化复杂了《诗》的存在状态,却也同样丰富了《诗》的内涵。正因如此,战国出现了如曾子、子思、孟子、荀子以及诸多已无法确考的《诗》学传承者和研究者,使得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研究理路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探求,出现了《孔子诗论》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诗》学专着。《诗》在战国,仍然具有长足性的发展,在中国儒学史和《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二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的分布传播与地域特色。战国时期,儒学分布与传播的核心地域为鲁、齐、魏、楚四地。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影响下,鲁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以“孝”、“五行“、“人性”、“性情”、“仁政”论《诗》的内化性发展;在“兼容并蓄”的风气下,齐地儒学和《诗》学出现了与“百家之学”互融、渗透与创新的态势;在“法制”、“古学”相融之风的浸染下,以魏为核心的三晋《诗》学出现了以史释《诗》、《诗》学融“法”的趋势;在重“情”尚“美”的文化气息下,楚地《诗》学出现了重抒情、重个体、重审美的思想倾向。战国儒学与《诗》学突出的地域色彩是中国《诗》学史上的独特景象。第三章:儒学分化带来了《诗》学的分流,这使得儒学各派对《诗》义有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战国《诗》学出现了以“性情论”为主的“内化性”发展和以“政教论”为主的“外化性”探求。前者以子思学派、《孔子诗论》为主要代表,他们高举“性”、“情”,从儒学与《诗》学的“内化”角度探讨《诗》在国家、社会、政治中的重要意义。后者以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他们以“政教”为标的,凸显《诗》中的“孝治”、“仁治”与“礼治”思想,从“外化”角度寻求《诗》的政治内涵。战国儒家各派对《诗》学主旨、《诗》学研究理论、《诗》学阐释原则、《诗》所体现的人格精神,乃至对个体《诗》篇的解读,都有不同的倾向与体现。第四章本章主要探讨了战国《诗》学传承的三个个案问题。一、以出土文献为基础探讨战国的《诗》本流传;二、对动态结集下的《孝经》进行《诗》学思想的考察;三、讨论“焚书”对《诗》学产生的深刻影响。本章力图让读者对战国《诗》学的某些问题有一些具体的认识。
崔存明[10](2011)在《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荀子在对儒家六艺的传授中,一方面完成了儒家思想的学术传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儒家六艺的经典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发现说明孔子在“述而不作”的前提下,对《诗》的理论也做了思考与闸述。荀子诗论在《孔子诗论》基础上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理论性特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儒家《诗》的经典化建设。《尚书》出土文献为我们展示了《书》的经典化早期历程。荀子在继承儒家《书》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孔子论《书》言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从而促进了儒家《书》的经典化。出土文献提供了荀子礼学思想在孔子之外的又一个重要来源,即七十子的礼学思想。荀子的礼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七十子对孔子《礼》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又从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儒家《礼》的经典化步伐。《乐》类出土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孔子将乐与教合,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一步推进;七十子将乐与道合,对儒家乐教思想做了理论化提升,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二步推进;荀子将乐与术合,使乐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接轨,对《乐》之经典化做了最后一步的推进。《易》类出土文献证明《易》的经典化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荀子通过对孔子易学思想的准确把握,沿着孔子开创的义理之《易》的方向,在自己的讲学与着述中进一步深化了《易》的哲理化程度,从而也就在孔子之后实质性地推进了《易》上升为儒家经典的步伐。孔子从大量的“春秋”类史书中,选编成教授《春秋》的教本。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春秋”类出土文献可能是这类史书的重新发现。在孔子教授《春秋》过程中,逐渐使作为教本的《春秋》走向经典化。荀子对《春秋》经典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春秋》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第二,通过对《春秋》学说的讲授与传播,增强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性。
二、上博《论诗》竹简与《诗》的本质和编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博《论诗》竹简与《诗》的本质和编集(论文提纲范文)
(1)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孔子诗论》的作者 |
1.授《诗》者“”的考释之争 |
2.《诗论》作者辨析 |
二、《孔子诗论》的简序编排 |
1.“留白简”的成因与原貌 |
2.“留白简”与“满写简”的关系 |
3.“留白简”与“满写简”的编联 |
三、《孔子诗论》的简文释读 |
四、《孔子诗论》的文本阐释 |
1.诗学研究 |
2.诗经学史研究 |
3.思想史研究 |
4.历史文化研究 |
五、余论 |
(2)《文言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言传》之题名内涵 |
第一节 《文言传》题名的内涵 |
一、《易传》各篇之命名特点 |
二、《文言传》题名内涵的现有解释 |
三、天地之文与人文: 刚柔交错与文德教化 |
四、从《文言传》看天地之文与人文的贯通 |
第二节 追溯文德之源: 礼乐精神与文王之德 |
一、文德源于礼乐之教 |
二、文德非文饰之德 |
第二章 《文言传》之文本与思想资源 |
第一节 《文言传》之文本问题 |
一、与传世文献之比较 |
二、与马王堆帛书《易传》之比较 |
三、《乾·文言》与《坤·文言》比较 |
四、《文言传》异文问题 |
五、《文言传》定本时间问题 |
第二节 《文言传》之思想资源问题 |
一、《文言传》与道家思想 |
二、《文言传》与儒家思想 |
第三章 《文言传》之易学诠释方法 |
第一节 据辞言理的模式与原则 |
第二节 独特的象数体例 |
一、正中 |
二、三才分位 |
三、正位 |
四、重刚 |
第四章 《文言传》中的天地化生之道 |
第一节 乾元与仁体 |
第二节 元亨利贞 |
第三节 阴阳观 |
一、阴阳感应 |
二、扶阳抑阴倾向 |
第四节 鬼神观 |
第五章 《文言传》中的人文化成之道 |
第一节 心性论 |
一、性情论 |
二、德性论 |
第二节 价值观 |
一、义利统一:利者义之和 |
二、德业相长:进德修业 |
三、德福相因:积善有庆,以德受福 |
四、终日乾乾,及时而进 |
第三节 内圣外王的治道思想 |
一、君子进修之道 |
二、君臣平治之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4)《孔子诗论》的文本组织、性质及作者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首简 |
二、留白简 |
(一) |
(二) |
(三) |
(四) |
三、内容关联较多诸简 |
(一) |
(二) |
(三) |
四、内容关联较少诸简 |
(一)“(诗篇名)+(解评)” |
(二)更为详细的解评 |
(三)二者兼而有之 |
五、《孔子诗论》的文本性质 |
(5)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考古材料与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史料与考古材料 |
(二)学术史综述 |
1、学者对战国鲁国历史的研究 |
2、学者对战国宋国历史的研究 |
3、学者对战国郑国历史的研究 |
4、学者对战国越国历史的研究 |
5、学者对“东南有天子气”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内容 |
(二)时空范围 |
第一章 战国早期鲁国三桓的兴衰及对历史格局的影响 |
第一节 、“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春秋战国之交鲁国国内政权的更替 |
一、春秋晚期鲁国的内外形势 |
二、鲁哀公之死和三桓对鲁国政权全面掌控的历史意义 |
三、鲁国的国内政权更替与齐、晋的比较 |
第二节 、三桓的衰微与鲁穆公复兴公室权力 |
一、田齐对鲁国的攻击与三桓的衰微 |
二、鲁穆公复兴鲁国公室权力与新时代的鲁国政治、学术 |
第三节 、鲁穆公的外交、军事政策与对齐晋争霸的影响 |
一、战国早中期之交田齐的政治内乱及对鲁国的侵略 |
二、从清华简《系年》看“三晋伐齐”之战及鲁国的作用 |
三、鲁穆公对三晋列为诸侯历史进程的影响 |
四、鲁穆公在“三晋伐齐”中的历史作用与春秋时期的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战国早期宋郑政治变局及其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第一节 、“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战国早期“戴氏取宋”的发生 |
一、春秋晚期宋国公室的衰微与戴氏的兴起 |
二、“戴氏取宋”的前奏:宋景公之死与乐氏掌握宋国政权 |
三、从传世史料和清华简《系年》看“戴氏取宋”发生的时间 |
第二节 、“郑人三世杀其父”——战国早期郑国的内乱 |
一、郑国七穆崛起与战国初年郑国的乱局 |
二、郑相子阳的兴起与“太宰欣取郑” |
第三节 、战国早期的宋、郑外交与连堤及大梁、榆关之战 |
一、春秋晚期的晋楚争霸对中原小国的冲击 |
二、莫敖阳为的晋楚连堤之战与宋国的作用 |
三、大梁、榆关之战的背景:三家分晋后郑国在三晋与楚之间的周旋 |
四、“王子定奔晋”对楚悼王伐郑的影响 |
五、大梁、榆关之战过程及郑国的作用 |
第四节 、战国早期宋、郑历史对新时代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一、宋、郑等战国早期新兴政权的过渡期特点对三晋与楚国争战的影响 |
二、战国早期东方小国在大国争战中作用的时代特点 |
三、“宋郑之间有隙地”与战国早期三晋与楚国争战的战略新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战国中期郑、宋、鲁、越的历史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四战之地中的包围——郑国灭亡的过程和影响 |
一、三家分晋后韩国对郑国的包围与迁都 |
二、郑国灭亡与韩哀侯迁都新郑 |
三、韩国对郑国中原“四战之地”战略位置的继承 |
第二节 、四战之地中的突围——战国中期“戴氏取宋”的最终完成及与“子南氏取卫”的比较 |
一、宋桓侯被废与宋剔成君的登位 |
二、战国时期卫国的历史背景与子南氏的兴起 |
三、魏惠王时期“子南氏取卫”的影响 |
四、戴氏强宋与大国附庸——“戴氏取宋”与“子南氏取卫”不同的历史走向 |
第三节、“鲁酒薄而邯郸围”——战国中期齐、魏、楚争战中的鲁国外交与内政 |
一、齐魏桂陵之战和齐楚徐州之战中的鲁国外交 |
二、鲁平公时期的鲁国内政外交及与周边附庸小国的关系 |
第四节 、“越人三世弑其君”——越王翳迁都姑苏及被弑 |
一、战国早期越国的强盛 |
二、越王翳迁都姑苏与“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发生 |
小结 |
第四章 宋国、二周灭亡对秦国统一的影响和春申君对鲁国、江东的开发 |
第一节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宋王偃的小霸和灭亡对战国历史走势的影响 |
一、宋王偃的称王与宋国的强大 |
二、齐闵王灭宋与戴宋灭亡的时代背景 |
三、魏、楚对宋地的夺取及其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利”与“义”的有机统一——宋国强盛与灭亡对乐毅伐齐“义战”实现的影响 |
一、宋国在苏秦谋齐与对合纵的策划中的地缘战略地位 |
二、宋国灭亡引发的大国战争对齐、秦东西帝并立局面的结束的影响 |
第三节 、战国时期二周的兴衰及对秦灭周的影响 |
一、春秋晚期周王室内乱和成周的建立 |
二、战国早中期二周的分立 |
三、二周对秦灭周的影响 |
第四节 、春申君北伐与鲁国的灭亡 |
一、田单复齐后的历史态势与鲁国灭亡 |
二、楚国治理下鲁地的文化融合 |
第五节 、越国故地战国晚期前段的混乱局面与春申君时期楚国的统治 |
一、楚灭越夺取江东与江东郡的设立 |
二、战国晚期前段“政乱兵弱”的江东越国故地 |
三、春申君封于江东与对越国贵族的征服 |
四、春申君对越国故地的开发和“长三角荆楚化” |
五、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再说“楚未灭越”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战国时期的越、宋、鲁故地对秦末汉初历史进程的影响 |
一、楚国统治下对越、宋、鲁故地的区域整合的最终完成 |
二、战国秦汉之交东方小国故地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 |
第一节 、“东南有天子气”的江东视角解读 |
一、秦朝在江东的统治与“东南有天子气” |
二、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泄江东王气”的过程 |
第二节 、楚国对越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江东成为“亡秦必楚”基地 |
二、闽越、瓯越兴起下项羽的“过江东”问题 |
三、江东子弟对项羽阵营影响的时代背景 |
四、刘濞与“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 |
第三节 、楚国对宋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楚国对丰沛的整合与刘邦帝业的成就 |
二、“四面楚歌”与秦汉时期彭城一带成为楚地的中心 |
第四节 、楚国对鲁地的整合对秦亡汉兴的影响 |
一、从孔壁书的传抄古文字体看楚、鲁文化结合的完成 |
二、儒法矛盾背景下的秦始皇焚书 |
三、鲁国文化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附一:战国前后郑、宋、鲁、越大事年表 |
附二:战国时期的宋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附三:战国时期的鲁公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附四:战国时期的越王世系及其在位时间 |
参考文献 |
一、古典文献 |
二、考古报告 |
三、相关着作 |
四、研究论文 |
五、学位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孔子诗论》简序新探 |
第二章《孔子诗论》释文集释 |
第一节《孔子诗论》释字情况概述 |
第二节 《孔子诗论》分章集释 |
第三章 《孔子诗论》诗义汇考 |
国风 |
小雅 |
大雅 |
颂 |
附录 |
《孔子诗论》竹简形制一览表 |
字形表 |
参考文献 |
(7)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文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凡例 |
第一部分 《上博简》(一)研究概况 |
一、编连排序,简章组合 |
二、文字考释,缺文拟补 |
三、文本性质,思想研究 |
四、与传世文献及其它出土文献的对比研究 |
第二部分 《上博简》(一)字编集释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定州汉墓竹简图版着录与研究概述 |
(一)、墓葬的发掘及竹简的出土情况 |
(二)、竹简的整理与发表情况 |
(三)、定州汉简《儒家者言》、《文子》、《论语》、《六韬》图版发表情况 |
(四)、定州汉简研究概述 |
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图版着录与研究概述 |
(一)、木简出土情况 |
(二)、木简的整理与图版发表情况 |
(三)、上孙家寨汉墓木简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定州汉墓竹简集释 |
第一节《论语》释文与集释 |
第二节《儒家者言》释文与集释 |
第三节《文子》释文与集释 |
第四节《六韬》释文与集释 |
第二章 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 |
第一节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释文 |
第二节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 |
第三章 定州汉墓竹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
第一节 竹简本《论语》与传世本《论语》的对读 |
第二节 竹简本《儒家者言》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
第三节 竹简本《文子》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
第四节 竹简本《六韬》与传世文献的对读 |
附录 |
一、简号对照表 |
(一)、定州汉墓竹简简号对照表 |
(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简号对照表 |
二、图版及摹本 |
(一)、定州汉墓竹简图版 |
(二)、定州汉墓竹简图版摹本 |
(三)、上孙家寨汉墓木简图版 |
参考文献 |
(9)战国《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战国《诗》学研究的学术初衷与意义 |
二、战国《诗》学当代研究现状述评 |
三、战国《诗》学研究进路及创新之处 |
四、战国《诗》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诗》在战国 |
第一节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诸侯用《诗》 |
一、“礼”变、“乐”变与《诗》变:晚周诸侯用《诗》背景 |
二、崇“利”、尚“法”与轻儒:战国诸侯用《诗》思想 |
三、《诗》亡:战国诸侯用《诗》现状 |
第二节 战国非儒家学派的《诗》学思想 |
一、文献与史料:墨家理性的《诗》学观念 |
二、追忆与否定:道家复杂的《诗》学思想 |
三、反《诗》与非《诗》:法家明确的《诗》学态度 |
四、格言与工具:纵横家功利的用《诗》方法 |
第三节 儒学分化与《诗》学分流 |
一、儒学分化之下的《诗》 |
二、战国儒家《诗》学文献综述 |
三、子思学派的着述及其《诗》学史料 |
四、《孔子诗论》属于战国《诗》学思想体系 |
第二章 战国儒学与《诗》学的地域特征 |
第一节 礼乐传统下的鲁儒《诗》学 |
一、“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鲁儒延存的历史背景 |
二、“鲁人皆以儒教”:鲁国儒生与《诗》学发展 |
第二节 兼容风气下的齐地儒学与《诗》学 |
一、“谈说之士,期会稷下”:齐儒发展的思想文化土壤 |
二、兼容、渗透与创新:齐地儒学与《诗》学的传播形态 |
三、“齐鲁之间,学者不废”:战国儒生与齐地《诗》学 |
第三节 “法”、“古”渊源下三晋之地的用儒与用《诗》 |
一、“法制”与“古学”:三晋之地的用儒背景 |
二、“以儒得誉诸侯”:魏文侯尊儒辨析 |
三、子夏《诗》学的历史痕迹 |
第四节 灵动、浪漫气息下楚地《诗》学的存在特征 |
一、“联藻日月、交彩风云”:楚地用《诗》的文化背景 |
二、崇“性”、尚“情”、求“美”:楚地的《诗》学倾向 |
第三章 战国儒家《诗》学思想 |
第一节 从西周至战国儒家核心思想的传承与演变 |
一、“德”与“孝”:西周宗教思想的纲领 |
二、“德”:春秋时期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
三、“道”、“仁”、“礼”:孔子儒学的新主题 |
四、“五行”与“性情”:子思学派的新思潮 |
五、“各引一端”:战国中后期儒学主题的细化与深化 |
第二节 子思学派的《诗》学思想 |
一、“五行”:子思学派的《诗》学主旨 |
二、“性情”:子思学派《诗》学阐释的新角度 |
三、“体其义”与“理其情”:子思学派的《诗》学阐释原则 |
第三节 孟子的《诗》学思想 |
一、“仁治”:孟子的《诗》学主题 |
二、“以意逆志”:孟子的解《诗》方法 |
三、“不失其驰”:孟子的《诗》性人格 |
第四节 荀子的《诗》学思想 |
一、“礼”化《诗》学:荀子《诗》学思想核心 |
二、修身:“礼”化《诗》学的具象阐释 |
三、刑治:“礼”化《诗》学中的法治观 |
四、荀子与“《诗》言志” |
第五节 《孔子诗论》的诗学思想 |
一、《诗》三百主旨的类别化 |
二、“礼”与“情”:《孔子诗论》的理论依据 |
三、“《诗》无隐志”:《孔子诗论》的论诗标准 |
第四章 战国《诗》学传承相关问题的考察 |
第一节 从出土文献看战国《诗》本流传 |
一、文字书写的差异及句式的不同 |
二、类名、篇目、篇名的差异 |
三、关于《诗三百》类序及《风》类次不同的假设 |
第二节 动态传承下的《孝经》《诗》学 |
一、“孝”即是德:《孝经》的《诗》学主题 |
二、“上”与“下”:《孝经》对各阶层“孝”德的《诗》学规范 |
三、“孝治”与“教化”:《孝经》对治国途径的《诗》义理解 |
四、“忠”与“谏”:《孝经》事君观的《诗》学阐释 |
第三节 秦代“焚书”对《诗》学传承的影响 |
一、“以其讽诵”:焚书与《诗》本传承 |
二、“或无章句”:战国《诗》学阐释与《诗》学理论的泯灭 |
三、“与时变化”:“焚书坑儒”与儒者的思想意识之变 |
结语 |
一、战国《诗》学推进了从《诗》到“经”的发展历程 |
二、战国儒家《诗》学是对孔子《诗》学的深入性延展 |
三、战国《诗》学对“《诗》言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四、战国《诗》学形成了固定的《诗》性人格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荀子对儒家经典传承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悖反 |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双重性 |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 |
(二) "尊荀——抑荀":荀子历史命运的双重遭遇 |
二、苟子思想被"实质继承和心理抗拒"的近现代命运之反思 |
(一) "尊荀——抑荀"模式的延续及其转换 |
(二) 西方学术思维下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形成 |
三、当前推进苟子思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
(二) 荀子思想研究的返本与开新 |
四、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推进 |
(二) 出土文献对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的早期形态 |
一、 学术史上对《诗》的经典化研究及其问题 |
(一) 从礼仪化到经典化:先秦诗学经典化的早期历程 |
(二) 学术史上对先秦诗学问题留下的思考空间 |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诗学研究的可能影响 |
(一) 《诗经》出土文献的发现及其使用限度 |
(二) 《诗经》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及其研究的理论前沿 |
三、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早期形态的新思考 |
(一)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无定本"问题 |
(二) 孔子删诗问题的新思考 |
(三) 先秦《诗》学的早期发展特点 |
第二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
一、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学术思想史考察 |
(一)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肯定一派的观点 |
(二)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否定一派的观点 |
(三) 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现代思考 |
二、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
(一) 简帛引诗与孔子后学对《诗》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
(二) 简帛论《诗》与苟子对儒家《诗》的经典化集成与发展 |
第二章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儒家《书》‘经典化的历史考察 |
一、 儒家《书》的经典化研究聚焦 |
(一) 《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
(二) 孔子删《书》问题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
二、《书》出土文献与儒家《书》学经典化新证 |
(一) 《书》出土文献概要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
(二) 出土文献与《书》今古文之争的再思考 |
(三) 简帛所见《书》句与书的经典化规律补证 |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
一、《书》出土文献与孔子、荀子引《书》、论《书》比较 |
(一) 孔子与《书》的经典化早期形态 |
(二) 出土文献与《书》的经典化之中间环节 |
(三) 荀子引《书》及其学术史渊源 |
二、 荀子对儒家《书》的经典化之推进 |
(一) 荀子对儒家《书》学的理论建设 |
(二) "隆礼义而杀《诗》、《书》"与《书》学理论的经典定位 |
第三章 荀子与儒家《礼》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历程新探 |
一、 儒家礼学经典文本变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
(一) 三礼的成书与儒家礼经演变的早期规律 |
(二) 从礼仪教材到经学着作:儒家《礼》的经典化路线 |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研究新进展 |
(一) 武威汉简《仪礼》与儒家《礼》的早期传承问题 |
(二) 金文资料与《周礼》研究的新进展 |
(三) 从七十子到荀子:出土《礼》类资料与儒家《礼》的经典化补证 |
第二节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
一、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礼》学传承 |
(一) 荀子对七十子《礼》学经典化成果的传承 |
(二) 荀子对先秦儒家《礼》的经典化成就的理论提升 |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之促进 |
(一) 荀子与儒家《礼》类着作的密切关系 |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理论建设 |
第四章 荀子与儒家《乐》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艺经典化钩沉 |
一、 传世文献视野下的儒家《乐》之经典化 |
(一) 作为教化手段之《乐》的起源 |
(二) 学术史上关于"《乐经》有无"问题的争论 |
二、 出十文献与儒家《乐》的经典化新证 |
(一) 出土儒家《乐》类文献概要 |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之经典化中间环节的再现 |
(三) 出土文献与"《乐经》有无"问题的新思考 |
第二节 荀子论《乐》及其经学史意义 |
一、 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
(一) 《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的争论 |
(二) 《乐》类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
二、 荀子《乐》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
(一) 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 |
(二) 儒家《乐》之经典化思想内涵的演变 |
第五章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
一、 关于儒家《易》经典化问题的学术纷争 |
(一) 古代典籍对儒家与《易》的经典化规律的整理与记述 |
(二) 近代以来对《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疑古思潮及其影响 |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
(一) 《易》类出土文献概况 |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易》的经典化研究新证 |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进程 |
一、二重证据下的儒家《易》的经典化演变规律 |
(一) 孔子赞《易》新解 |
(二) 孔门序《易》新说 |
二、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 |
(一) 荀子引《易》及其特点 |
(二) 荀子论《易》及其特点 |
(三)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及其学术史意义 |
第六章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
第一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儒家《春秋》经典化 |
一、 孔子作《春秋》的思想史意义 |
(一) "春秋"与《春秋》体史书形成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
(二) 孔子作《春秋》与《春秋》的儒家经典化 |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春秋》经典化 |
(一) 《春秋》类出土文献概要 |
(二) 出土文献与《春秋》经典化研究的新视角 |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及其意义 |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 |
(二) 荀子与《春秋》经传关系新探 |
二、 荀子对儒家《春秋》经典化的推进 |
(一) 荀子对《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地位的确认与强化 |
(二) 荀子对孔子《春秋》义法的应用与探索 |
(三) 荀子对《春秋》三传家法的超越及其经学史意义 |
结语 |
一、 荀子思想的西方式解读与历史性解读 |
二、 固定研究模式下层累的荀学体系与循环递减的荀子本义 |
(一) 关于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 |
(二) 关于后世学者对荀子本义循环递减的理解问题 |
三、 荀子与六艺经典化个案研究的"公约性"意义 |
(一) 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的解决 |
(二) 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公约性"意义的探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上博《论诗》竹简与《诗》的本质和编集(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陈丹奇. 中州学刊, 2021(05)
- [2]《文言传》思想研究[D]. 杨学祥. 山东大学, 2020(04)
- [3]《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4]《孔子诗论》的文本组织、性质及作者探论[J]. 张瀚墨. 文艺研究, 2020(05)
- [5]战国时期东方小国的兴衰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以鲁、宋、郑、越为中心[D]. 潘润. 上海大学, 2020(03)
- [6]《孔子诗论》集释与诗义汇考[D]. 吴文轩. 吉林大学, 2017(01)
- [7]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文字研究[D]. 朱灵群. 安徽大学, 2014(03)
- [8]定州汉墓竹简和上孙家寨汉墓木简集释[D]. 张静. 吉林大学, 2014(04)
- [9]战国《诗》学研究[D]. 葛立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D]. 崔存明.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