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平[1](1991)在《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上映,给大陆人送来了妈妈的“模范”。据称,这部“超级哭片”使一些名流“抽泣不止”,还发表一些关于“恋人情”、“母子情”的哲论。黄秋霞是怎样的恋人和母亲呢?为了“林家的名声和国荣的事业”,她顺从林家扼杀她的爱情;为了“林家的香火和小强的前途”,她逼走相依为命的幼子。她的青春被践踏,感情被宰割。于是,导演给这个悲剧人物做了“伟大的慈爱的”鉴定,献给母亲们。忍让和牺牲,确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鲁迅以后的中国人能看出,那是残酷的、非人道的自我虐待。秋霞自以为在赌气或淡泊中完就了高尚的道德和非凡的人格,但银幕上她是被侮辱、受欺凌的角色,生活中则更被看作可怜的冤种和傻瓜。可怪,人们对害人者很义愤,对自害者却奖以“美德”。如此怂恿人牺牲自我,所谓的道德裁判们便从容地分食其血汗、利益、甚至肉体,尚且一派文明、详和的景象。
张悦然[2](2017)在《茧》文中研究表明孩子,我所能给你的祝愿不过是些许不幸而已。——萨克雷《玫瑰与指环》第一章李佳栖回到南院已经两个星期,除了附近的超市,我哪里都没有去。一直待在这幢大房子里,守着这个将死的人。直到今天早晨,他陷入了昏迷,怎么也叫不醒。天阴着,房间里的气压很低。我站在床边,感觉死亡的阴影像一群黑色翅膀的蝙蝠在屋子上空盘旋。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赵妍煜[3](2019)在《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是《大众电影》杂志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学界对于“群众影评”的研究视角大多聚集在这十年,对于“群众影评”继这十年之后的研究极为缺乏。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的比较,分析90年代“群众影评”的特点,从而探寻其变化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了《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群众影评”现象以及其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大众电影》杂志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至1966年崭露头角时期、1979年至1990年辉煌时期和1991年至今转变时期。而“群众影评”现象作为《大众电影》杂志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是指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以群众为主体参与者的独特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批评、鉴赏、评论等形式。“群众影评”现象在《大众电影》杂志中的具象呈现方式表现为“读者论坛”“我是观众”等栏目。第二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通过与80年代的“群众影评”对比,探寻这一时期特点背后的成因。相比于8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种类繁多和栏目数量庞大的特点,90年代的“群众影评”呈现出栏目种类单一、栏目数量急剧减少直至消失的特点。而造成90年代栏目特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文化的兴起、电影的市场化追求以及明星效应。第三章主要论述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中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不同于80年代“群众影评”的内容纷杂,90年代“群众影评”在《大众电影》杂志中所占的版面越来越少,篇数也急剧下降。主旋律影片成为90年代“群众影评”的主要评论内容。造成“群众影评”内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主旋律影片和电影娱乐性。第四章在90年代与80年代“群众影评”对比的基础上,得出了“群众影评”的变化反映的是当代电影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的结论。
许建斌[4](2003)在《城市罂粟(长篇连载)》文中研究说明 第十九章距离春江市六届五次人代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l临近,康诗尧当选副市长的呼声日益高涨。社会上有人传播,康诗尧还要进市委常委班子,任常务副市长。局外人疑惑不解,官场上的人对这种言论表示赞同,赞同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康诗尧和郑市长的关系日益密切。省委组织部完成了对柳书记的考察,柳书记升任地委副书记已成定局,郑市长的话语即将成为春江市的第一声音。
李正光[5](2006)在《“以丑为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文中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复杂的文化空间和话语场域中,中国影坛“第六代”是蕴含复杂所指的一个“能指”。在缠绕其上的诸多文化现实和文化矛盾背后,是新一代电影人审美观的转向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将笔力聚焦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揭示这一符合代群划分特质的基本要素,从而澄清了关于“第六代”的诸多话语涌流下的两个基本文化现实:其一,中国影坛的第六代不但存在,而且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所指,并非媒体和有些论者眼中无限延长的“五代后”的新生代名单;其二,由于审美观念的转向,第六代的影像运动是颠覆性的,它不是任何中国既有的电影成规所能解释和覆盖的,也不再是西方中心世界指认的所谓“第三世界文本”。因此,围绕这一判断,本文的论述特色之一就是,把第六代与影坛前辈乃至在整个中国审美传统的比较中来描绘他们的“他者”形象,并在西方的艺术源流中找到他们的谱系。 本文提出了第六代导演审美观是“以丑为美”这一基本论断。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丑为美本身不是一种审美观内涵的准确概括,而是一种比较判断。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美为美、化丑为美的中国美文传统和电影观念。出现在第六代影片中的以丑为美,也并非西方后现代式的赤裸展丑。其中加以审美化表现的丑既包括生活中的一些丑怪乃至丑恶,更为本质的是指向传统审美视域中的盲点——被压抑和被遮蔽的生存境遇。第六代导演审美反叛的真正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通过对当下社会边缘灰暗空间的审美关注和真实呈现,彰显了弱势境遇:其不无悲悯的镜语体现出一种个人式的、悲壮的审美救赎。 本文采用现象描述、影片解析、个案细读、文化分析、理论阐释等方法,既对第六代导演前后十来年的创作作了全景式的回顾,也从第六代影片中人物的选择与塑造、场景的选择与运用、镜语的使用、演员的表演、画面的风格等诸多方面深入挖掘了其“以丑为美”审美观念下的具体影像表征,并从文化角度阐释这种表征背后更为深层和根本的原因。
薛晓阳[6](2006)在《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从荒野走向文明的同时,她的生活也随之被制度化了。一种被束缚的生活却成为人类通向理想世界的必经之途。现代人不喜欢制度化带来的束缚,却同时在享受着它赠予的文明与成果。事实上,不管我们如何反对制度化给予我们的压力,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拒绝它。因为在事实上,制度化代表了现代文明的一种积极力量,它为人类通向美好的乌托邦理想铺平了道路。 然而,在我们能看到的批判中,人类进入制度化生活的缺陷被无限扩张了。在这种批判中,让我们看到人类正在被制度化的生活所奴役,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就教育生活而言,一切真正的教育都不可能离开制度化的安排。教育本身的确制造了一种发展的轨道,但这种轨道在可能阻碍人的自由成长的同时,它又是自由成长不可缺少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切自由的东西,又都是不自由的;而一切个体的东西,又必须是教育的。生命正是在教育中成长,并在教育中获得自由。 无论如何我不能相信,道德的制度化已经强大到那种程度,学校的道德生活是不是已经被彻底的制度化。作为一种制度,我们的学校的确在格式化孩子们的生活。但即使如此,当我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时,似乎又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在严肃的制度背后,在强大的体制之下,生命照样在流动,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孩子们的生活并不是由红头文件构造的,教育或许不可能逃避一种制度的束缚,但它又是在每一个教育者的个人想象中存在着。在他们的想象和创造中,我才得以在按部就班的校园里看到生命跳动的影子。教育或许真的是一种公共的空间,政府的文件、校长的意志、学者们的理论,大概没有一种力量能够独自左右孩子们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者究竟还有没有建构学校道德生活的能力?当你真正置身于学校之中,与一个个生活事件相遇时,你就会发现这种疑问是多余的,任何强大的制度和规范都不能瓦解教育者对教育生活的建构,以及孩子们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在本质上就是“教育者与教育的制度作游戏”。 老师或许就是一种制度,她的一个眼神就能穿透一个冥顽不化的灵魂,就可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只有她们,才有资格担当上帝的角色。今天,老师们有了独立思考的自由,而且他们的思考也有了付诸实践的可能。如果说,孩子们不是生活在制度中,那就一定是生活在老师们的想象中。因为,老师们的心血来潮或刹那间的想法,已经成为决定孩子们学校生活不可忽视的因素。 孩子们有自己的愿望,这个愿望是教育者们永远也难以捉摸的。教育研究之所以没有完结的时候,是因为孩子们的心灵永远没有被认识的一天。回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回到孩子们的愿望之中,这是教育研究的根本。孩子们期待的,是他们做人的尊严和权力,这是不可压制的东西,也许只有它们才是构成学校生活的基础。孩子们永远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有他们自己的主题,而不管构造他们生活的制度是如何精心地设计和安排。任何道德教育只有顺从这种力量才能最终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任何试图跃过这种力量的教育或许只能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被拒绝。 生活是有规则的,孩子们也是有理智的。无论你有多么优秀,无论你有多么正确,但你必须看护好自己的边界,用尝试和对话的方式去触摸和挑动这个世界。无论这种规则是法定的,还是由老师们的偏好构成的。在这种规则中,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和选择,懂得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一个有规则的游戏中。他们必须知道,老师既是一个爱他们的人,又是一个必须接受的权威。 孩子们的单纯的,这种单纯或许是教育的结果,亦或是是天性的表达?也许是永远不能解答的疑问。但不管怎么说,孩子们是真诚的,他们生活在成人世界之外,他们给我们另一种生活,即便他们被强大的制度和文化包围着。从孩子的世界中流露出的是蕴藏在人类天性中的美,任何试图伤害这种美的行为都是一种屠杀,然而,再残酷的屠杀也不能消灭这个来自天堂里的美。恶——魔鬼——也许只有等待,在他们离开童年的那一刻,只有在这个时候,屠杀或许能够成为可能。
张晶[7](2010)在《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个体和谐,个体和谐的根本是心理和谐,而学会感恩是促进心理和谐的关键因素。我们人的一生处处都充满着恩情,养育之恩,教育之恩,知遇之恩,关爱之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而感恩教育则是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它不仅是对个体实现的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共生共存的教育。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并教育他们从身边的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学术界在已有的研究中以研究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居多,而幼儿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关注的是目前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基本探明了感恩教育的现状特别是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尝试提出了推动幼儿感恩教育实施的建议。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论述本研究的对象与目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二部分,认识幼儿感恩教育。首先,阐述了感恩以及感恩教育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出幼儿感恩教育的涵义,指出感恩情感的培养和感恩能力的养成应该是幼儿感恩教育的重点所在。其次,论述了幼儿感恩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论、情感德育论和游戏理论。第三部分,走进幼儿感恩教育。这部分主要是从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角度着手,从他们对幼儿感恩教育的了解程度、认识和态度、具体教育手段几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思索幼儿感恩教育。从现状入手深入挖掘出目前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部分,探路幼儿感恩教育。针对前一部分所述问题以及产生原因,从树立感恩教育理念、设置感恩教育课程、具体感恩教育策略等三个大方面试图探索幼儿感恩教育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战迪[8](2014)在《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电影百余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市电影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相较于西方都市电影一以贯之的蓬勃景观,中国的都市电影创作曾因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裹足不前,直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它才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都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剧。在高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和跨文化交流的双重语境之下,中国的都市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多元景观。计划经济的历史惯性与消费文化的滚滚浪潮相伴而来;传统文化基因中的乡土情结挥之不去,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意识更难于抗拒。中国的都市社会在现代性、反现代性、现代意识、反现代意识的文化坐标中艰难博弈。在由工业化文明主导的城市化模式向全面发展的都市化模式转轨的历史时期,全球开放与高度异质化成为了当下都市社会特征的集中体现。相应的,都市文化生态也表现为话语的复调性与景观的杂糅性。恰恰是在这种变动不居的社会思潮洗礼下,都市民众需要电影这一现代文明中所特有的艺术形式来排遣紧张压抑的都市生活给他们带来的重荷,进而唤起内心深处的文化反思。在众多的电影类型之中,都市电影与当下的都市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更能够引发受众的心理认同。它摹写着世界范围内都市化进程中的中国经验,承载着电影人关于当代中国都市社会的文化想象,也寄托着受众的种种文化期待与遐思。基于以上原因,对都市电影的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了当代电影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缺失。应该说,都市电影的创作绝不仅仅停留在现代都市社会照相式的直观影像呈现层面,电影文本中寄寓着电影创作者独特的文化感知与艺术理解,与此同时,接受主体与批评主体的文本读解也令都市电影具有着无限开放的可能性。本研究在巴尔特所说的自由解构与杰姆逊等所说的历史性定见之间寻求某种视域的融合,力图在挖掘和凝聚中达成意义理解的共识。此外,本研究在借助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都市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充分关照电影艺术在影像书写方面的独特个性,从电影的显在艺术文本出发,跨越惯常的艺术鉴赏与感受层面,在形式文本的边缘、空白处探测被遮蔽的第二重意义文本,并将其纳入当下中国都市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比照。最终,从对第二重意义文本的洞察中回归第一重形式文本,以避免意义读解的夸大性和盲目性。对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都市电影不同于城市电影。正如都市是城市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一样,都市电影亦为城市电影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在厘清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笔者将新时期以来的都市电影进行了细化分期,分别从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的历史坐标出发,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中都市片的具体形态、成因及其与时代观念的相互关系;其二,借鉴都市文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视域,将都市电影的研究纳入都市文化研究的范畴之中,深入体察都市电影的审美特征、都市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指涉、都市片对青年文化的影像书写等方面内容,以期能够从创作者、电影剧作、社会语境、观影者的相互作用中找寻属于都市片特有的意义空间;其三,本研究充分考虑到都市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对新世纪以来十余年间的都市电影产业文化加以详实分析,从浮光掠影的繁华表象中窥测到不容忽视的产业危机与转机,在对其加以规律性梳理的同时,更提出了必要的创新发展策略。当前,都市电影的创作景观愈加繁盛,一个又一个以小博大的票房神话不断涌现。这一方面明晰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坚定了创作者的产业信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都市电影不容忽视的研究价值,启迪着各家学人为此进行不懈的探讨、争鸣。
周岩[9](2013)在《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性体验为基本理论视角,通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现实题材城市电影的细读来分析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探讨这些城市想象图景的建构特点与流变规律。综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城市电影,主要呈现出以下想象图景:通过响应改革的城市主流人群建构的“美好憧憬中的光明之城”,通过社会转型中城市普通人群呈现的“五味杂陈的市井之城”,通过城市边缘人群展现的“无望漂泊的异化之城”,通过城市多元人群表达的“多彩多味的情感之城”。从憧憬到彷徨与反思、再到以情感重建现代城市,成为城市电影对现代转型体验的流变主线。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以第四代为主体的电影人基于现代化憧憬来展现城市改革的影片;以第五代为主体的电影人基于震惊体验和道德反思来呈现城市变迁的影片;早期新生代电影人基于底层体验来表现城市边缘的影片;新生代中更年轻的电影人与第五代、早期新生代电影人共同基于情感体验来反映多彩城市的影片。第六章作为结语对主体部分论述进行总结,并根据影片中的人群呈现、空间呈现和时代语境三个层面进行概述性梳理。30余年来的城市影像基于艺术真实,从整体上反映和记录了中国城市的现代转型和变迁历程,展现出当代国人的生命体验,具有影像历史的记录意义。
吴文瀚[10](2015)在《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就广告而言,消费、艺术与媒介的嵌合性动态发展是造成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作为过程研究,本论文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三十余年的作品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历时性分析与共时性比较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行广告艺术形态视域的关照。认为中国广告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间迅速成熟,其发展经历了从再现商品、表现消费到表征文化的三个阶段,实现了与国际广告发展的接轨与同步,而其自身也因之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文由绪论、正文与趋势分析三部分构成。绪论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时空压缩背景;作为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复合体的艺术形态与广告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再现理论、表现理论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表征理论的结合作为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等内容。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与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文本综述,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如何在广告艺术形态的流变中得以呈现,其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如何建构等问题。正文部分:第二章是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流变研究作为历时性研究,首先是分期的问题,将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时间节点表达引入到消费、艺术与媒介三者共同构建的嵌合式互动的关系逻辑中,结合中国广告史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经历了1982-1992的社会文化复苏期、1993-2000的商品化表现期、2001-2007的符号化表达期与2008后的文化表征期的四个时期。第三、四、五章,就1982至2007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表达进行分析。在前文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引入关系研究的方法,结合编年记叙,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作品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本进行共时性比照,将艺术的再现理论与表现理论作为创作机制引入到对不同时期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分析中,寻找广告在中国社会文化演进中的作用与广告自身艺术形态流变的表达规律。2008后,中国社会的新全面转型使得广告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广告的艺术再现与表现功能逐步被广告的文化表征功能超越。正文第六章,首先结合场域理论,从消费、文化与传播的三维关系构建入手,对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符号化表征的心理生成机制——记忆的再造:包括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图像化拟真下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空间拼贴中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与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等。最后,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重归于艺术形态文本研究之中,认为中国广告艺术形态主体在经历了从情态文本、意态文本到语态文本的流变后,情态文本伴随着公益广告的勃兴重新回归,但其回归的依据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大国视角下文化力的重新构建。结论部分,提出了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与发展构想。认为未来中国广告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将体现出包容性、贴合性与敏感性的新特征;在内容表达上将表现为理念先于产品的趋势;在广告艺术创作领域将呈现为体验与联动的结合;在广告价值核心方面,将呈现从人性化到人格化的转变;在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方面,将呈现从仿真到拟真的趋势。作为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物质的依赖,向更加纯粹的精神层面跃升。
二、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论文提纲范文)
(3)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价值 |
1.2 选题原因 |
1.2.1 《大众电影》杂志的影响力 |
1.2.2 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特殊性 |
1.2.3 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 |
1.2.4 “群众影评”的衰落与消失 |
1.3 相关研究成果 |
1.3.1 《大众电影》研究 |
1.3.2 “群众影评”研究 |
1.3.3 封面研究 |
1.3.4 其他研究 |
1.3.5 研究成绩与不足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大众电影》与“群众影评” |
2.1 “新中国第一电影刊物”——《大众电影》 |
2.1.1 崭露头角:1950 年-1966年 |
2.1.2 辉煌时代:1979 年-1990年 |
2.1.3 转变:1991 年至今 |
2.2 “群众影评”与《大众电影》 |
2.2.1 “群众影评”的概念内涵 |
2.2.2 《大众电影》中的“群众影评”栏目例举 |
3 90年代“群众影评”栏目特点及其原因 |
3.1 从群众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变迁 |
3.1.1 “群众影评”成为群众文化的衍生 |
3.1.2 大众文化对“群众影评”现象的消解 |
3.2 市场化追求与明星效应 |
3.2.1 市场化经济下催生文化消费时代到来 |
3.2.2 明星效应初现端倪 |
4 90年代“群众影评”内容特点及其原因 |
4.1 明确主旋律,强调国家意识形态 |
4.2 提倡多样化,强调娱乐性 |
5 泛娱乐化与批评失语 |
5.1 泛娱乐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
5.1.1 “泛娱乐化”的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
5.1.2 电影杂志“泛娱乐化”的影响 |
5.2 当代电影的批评失语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以丑为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引言 |
第一章 时代之子:第六代作为一个新的代群 |
第一节 雾中风景:第六代导演的显影 |
第二节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 |
一、“文革”之子:第五代导演 |
二、社会文化与电影语境的变迁 |
三、“89”后的一代 |
四、“血管里流的是胶片”: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营养 |
五、弑父:一种新的审美观的确立 |
第三节 中西审美镜城中的“以丑为美” |
一、中国的美文传统和电影观 |
二、西方美丑观演变的谱系 |
第二章 以丑为美的影像实践 |
第一节 丑角登场 |
一、丑角登场:新的人物群像 |
二、影像修辞的变化 |
三、丑怪行为的呈现 |
四、深层心理的揭示 |
第二节 原生态的场景呈现 |
一、场景空间的选择 |
二、废墟意象 |
三、粗糙美学 |
四、演员的非职业化 |
五、厕所和厕所的“政治学” |
第三节 审丑的影像语言:长镜头 |
第三章 审丑:两个个案分析 |
个案一:一个另类题材的文本——《东宫,西宫》分析 |
一、一个被遮蔽的存在 |
二、让“阿兰”说话 |
三、和权力相关的问题 |
四、“身份政治学” |
个案二:《苏州河》:一个后现代的审丑文本 |
一、边缘话语:对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消解 |
二、不确定的叙事和碎片化的影像风格 |
第四章 以丑为美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边缘文化的代言 |
一、自身命运的书写 |
二、话语策略的选择 |
三、公共领域的参与 |
第二节 青年文化的彰显 |
一、摇滚的面孔 |
二、寻找的迷津 |
三、时尚的追逐 |
四、街道的凸现 |
第三节 死亡意象的营造 |
第五章 第六代影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弱势境遇的敞开 |
一、彰显弱势的行动 |
二、真实的呈现 |
三、悲剧的力量 |
第二节 艺术价值的拓展 |
一、碎片化:一种叙事策略 |
二、互文性:一种实践创造 |
结语: 从两次“七君子事件”谈起 |
一、规训与惩罚:前“七君子事件” |
二、皈依与召唤:后“七君子事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6)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关键词 |
引言 |
综述 |
上篇、学校教育中的道德生活 |
第一章、我们的学校 |
一、在制度中生活 |
二、生活自有主题 |
三、谁是教育的主角 |
第二章、我们的教育 |
一、老师们的武器 |
二、老师们的心血来潮 |
三、在研究中的学校德育 |
第三章、我们的老师 |
一、教育用得着暴力吗 |
二、道德需要规范 |
三、教育的作用真难说 |
第四章、我们的艺术 |
一、谁在塑造生活 |
二、教育者的幽默 |
三、生活里的传统 |
下篇、学校生活中的道德教育 |
第一章、他们的生活 |
一、他们有多高尚 |
二、孩子们的想法 |
三、生活不总是快乐 |
第二章、他们的思考 |
一、孩子们的意识形态 |
二、他们期待什么 |
三、生活的态度 |
第三章、他们的心灵 |
一、头顶上的压力 |
二、老师就是法律 |
三、天性的纯真 |
第四章、他们的自由 |
一、被封闭的心灵 |
二、自由的体验 |
结语 |
一、看者的意义 |
二、学校里的后现代 |
三、结构仍然存在 |
四、历史也要叙事 |
参考文献 |
(7)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对象和目的 |
(二)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与可研究的空间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和可预期的创新 |
二、认识幼儿感恩教育 |
(一) 感恩及感恩教育 |
(二) 幼儿感恩教育 |
(三) 理论基础 |
三、走近幼儿感恩教育 |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二) 幼儿感恩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
四、思索幼儿感恩教育 |
(一) 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 原因分析 |
五、探路幼儿感恩教育 |
(一) 家园共同树立以"爱"为核心的感恩教育理念 |
(二) 制定幼儿感恩教育的专门化目标 |
(三) 设置幼儿感恩教育课程,充实感恩教育内容 |
(四) 创建幼儿园感恩环境,营造感恩氛围 |
(五) 探索幼儿感恩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亟待解决和阐释的问题: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都市电影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都市电影的学理界定 |
第二节 蛰伏后的萌动——新时期的都市电影景观(1978—1989) |
第三节 多元抑或危机——后新时期的都市电影探索(1990—1999) |
第四节 娱乐片与商业美学——新世纪都市电影的产业化生存(2000—今)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我国都市电影的审美取向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学观念的演变与突破 |
第二节 都市空间及其审美意象的建构 |
第三节 西方都市电影美学观的本土化 |
第三章 都市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
第一节 都市中的他者形象 |
第二节 都市里的边缘人物形象 |
第三节 游戏与狂欢中的时尚男女 |
第四节 都市里的中年困惑形象 |
第四章 都市电影中的青年文化 |
第一节 摇滚、青年文化心态及其现代性指涉 |
第二节 青年文化性的影像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都市欲望与本土观看 |
第二节 梦幻体验与自我角色的影像认同 |
第三节 消遣娱乐与意义焦虑的博弈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都市电影创作的危机与转机 |
第一节 我国都市电影的产业现状探析 |
第二节 浮华背后的隐忧——都市电影的创作危机 |
第三节 异军突起——新世纪都市电影的转机与创新发展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中国都市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9)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城市想象与媒介呈现 |
二、电影中的城市想象 |
三、现代转型与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好憧憬中的光明之城——响应改革的城市主流人群书写 |
第一节 现代化憧憬中的光明之城——城市主导改革者的影像书写 |
一、天堂与地狱——早期电影中的经典城市想象 |
二、新时期初的现代化憧憬与对正面城市想象的强调 |
三、改革题材电影中的“憧憬型”美好城市建构 |
四、上世纪90年代改革题材影片的转向与反腐题材影片的兴起 |
五、反腐题材影片与城市“现代化预设”正面图景的建构 |
六、总结 |
第二节 美好憧憬中的创业之城——城市改革模范的影像呈现 |
一、以工厂为中心的“体制内”模范书写 |
二、“个体户”的奋斗与身份重塑 |
三、“现代化城市”与“都市里的村庄”的双重城市想象 |
第三章 五味杂陈的市井之城——城市普通人群的变迁感受呈现 |
第一节 现代转型与第五代导演的城市体验 |
一、“城市改革”书写与“城市变迁”书写的比较 |
二、城市化与真切城市体验的开始 |
三、第五代导演与城市题材影片创作 |
第二节 张泽鸣、孙周的城市心灵诉说 |
一、张泽鸣影片的城市个体感受与文化体验 |
二、从惊诧到淡然:孙周城市电影中的自问自答 |
第三节 黄建新电影:道德批判中的城市体验 |
一、《黑炮事件》,《错位》,《轮回》:尴尬与荒诞的转型城市 |
二、“城市三部曲”与《埋伏》、《睡不着》:精神困境中的百态城市 |
三、“心理三部曲”:当代城市的信任危机 |
第四节 夏刚电影:可沟通的温情城市 |
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创作初探时的“迷惘”城市 |
二、《遭遇激情》、《大撒把》和《无人喝彩》:富于人情的可沟通城市 |
三、《与往事干杯》、《伴你到黎明》:温情城市中的“游戏”续写 |
四、《谁来倾听》:对话主题的再次突显 |
第五节 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城市呈现 |
一、电影产业化与其他第五代导演的主要城市想象 |
二、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与冯小刚电影:商业语境中的多彩城市 |
第六节 第五代导演影片中的城市想象流变 |
一、现代体验之初的游离城市 |
二、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两分城市” |
三、现实态度中的情感城市 |
第四章 无望漂泊的异化之城——城市边缘人群的体验展现 |
第一节 呈现边缘——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撷取 |
第二节 体制外导演影片创作中的异化城市 |
一、张元早期影片:茫然失落的异化城市 |
二、王小帅早期影片:流浪于城市边缘 |
三、贾樟柯早期影片:没落的边缘城市 |
四、体制外创作者的城市想象勾勒 |
第三节 体制内导演影片创作中的边缘城市 |
一、《头发乱了》:基于自我身份的迷惘城市 |
二、《留守女士》与《湮没的青春》:灵与欲的焦灼城市 |
三、《危情少女》、《周末情人》:忧郁的躁动城市 |
四、《苏州河》:阴郁游离的虚构城市 |
五、《长大成人》:透过迷茫城市的希望之光 |
六、早期新生代导演“长大成人”后的城市想象勾勒 |
第四节 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想象与体验流变 |
一、边缘城市想象中的现代性体验与意义 |
二、情感城市: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创作转型 |
第五章 多彩多味的情感之城——城市多元人群的多重复现 |
第一节 年轻一批新生代导演的多彩城市想象 |
一、张杨电影中的多味城市 |
二、张一白电影:以情感想象城市 |
三、其他导演的城市呈现 |
四、年轻一批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想象与体验 |
第二节 近年来新导演影片中的城市呈现 |
一、“疯狂城市”的续写 |
二、新城市爱情题材电影:多元语境中的情感城市 |
第三节 情感城市想象与当下城市的体验建构 |
第六章 多维想象——转型中国城市图景的流变 |
第一节 城市题材影片中的人群呈现与流变 |
一、影片中人群社会身份的整体特征流变 |
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人群的历时性梳理 |
第二节 城市题材影片中的空间呈现与流变 |
一、改革题材影片:“都市里的村庄”与工厂的共现 |
二、第五代导演的现代城市展现 |
三、新生代导演早期作品中的边缘城市空间 |
四、90年代末以来的多彩城市空间展现 |
第三节 时代语境与影片主创者的城市想象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
(10)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广告艺术形态流变呈现 |
1.1.1 时空压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发展的特殊场域 |
1.1.2 艺术形态:时间维度下艺术形式与社会风貌的复合体 |
1.1.3 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价值指向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理论建构与研究路径综述 |
1.3.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综述 |
1.3.2 再现、表现与表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理论构建 |
1.3.3 从关系研究到文本研究,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的主体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动因与分期 |
2.1 消费、艺术与媒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关系逻辑 |
2.1.1 作为广告目的的消费 |
2.1.2 作为广告外化媒介的艺术 |
2.1.3 作为广告话语权利工具的媒介 |
2.2 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内在依据 |
2.2.1 温饱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实用化 |
2.2.2 基本小康型消费模式——消费的复合化 |
2.2.3 全面小康型消费初期模式——消费的符号化 |
2.2.4 全面小康型消费发展期模式——消费的表征化 |
2.3 社会文化艺术变迁: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外部动因 |
2.3.1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萌芽与复苏 |
2.3.2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转向 |
2.3.3 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勃兴 |
2.3.4 大国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群体话语与个体话语表达的交混 |
2.4 媒介转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形式依托 |
2.4.1 传统媒体的混合应用 |
2.4.2 城市化背景下电子媒介的普及与网络媒介的初步 |
2.4.3 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探索 |
2.4.4 移动终端下的个体化表达 |
2.5 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2.5.1 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的节点表达1992、2000与2007 |
2.5.2 广告史视域下的中国广告发展 |
2.5.3 消费、艺术与媒介共同作用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阶段划分 |
3 现实商品的图景再现:中国社会文化复苏期的广告艺术形态呈现(1982-1992) |
3.1 广告的复苏:反思与柔化中的热情1982-1985 |
3.1.1 文化的反思与情感的柔化,1982 |
3.1.2 思索与融汇之初,1983 |
3.1.3 热情与理想的实践,1984 |
3.1.4 反叛与西化的暗流,1985 |
3.2 图景再现:“西北风”的谢幕与商品文化的“一把火”1986-1989 |
3.2.1 在现实与魔幻中的“一无所有”,1986 |
3.2.2 平和中的沉郁与轻薄,1987 |
3.2.3 孤独城市中的明星闪烁,1988 |
3.2.4 “感觉”的没落与底层关注,1989 |
3.3 广告内涵的扩展:抚慰与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0-1992 |
3.3.1 渴望的抚慰与台湾之潮,1990 |
3.3.2 小人物的喜乐与逐渐远去的乡村,1991 |
3.3.3 大转型下商品的浪漫主义,1992 |
4 表现消费:商品化初期社会情感的广告的艺术形态表达(1993-2000) |
4.1 商品光环下社会情感的广告艺术表现1993-1996 |
4.1.1 缠绵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1993 |
4.1.2 失衡的抚慰与喧闹的物质,1994 |
4.1.3 都市的欲望与传统的回归,1995 |
4.1.4 价值观的博弈与民族自觉的复现,1996 |
4.2 大时代与小个体的广告艺术表现1997-2000 |
4.2.1 回归的东方之珠:现实与回忆交织,1997 |
4.2.2 群体的远去与大时代下小个体的自我重塑,1998 |
4.2.3 世纪末的温情与娱乐的“穿越”,1999 |
4.2.4 网络的新世纪:娱乐与青春的“革命”交织,2000 |
5 消费符号的博弈:消费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广告艺术形态表达(2001-2007) |
5.1 消费文化的符号生成:接轨、全球化与娱乐化2001-2003 |
5.1.1 全球化的魅影与广告的先知,2001 |
5.1.2 数字、影像与文化身份的再造,2002 |
5.1.3 膨胀的城市中伤痛的抚慰与娱乐化的陶醉,2003 |
5.2 消费文化的符号化表征:融合的尝试与草根崛起2004-2007 |
5.2.1 网络虚拟与生态现实的联合表达,2004 |
5.2.2 媒介融合的尝试与商品文化解构下的韩流汹涌,2005 |
5.2.3 城市化中无望的传统文化与草根自觉,2006 |
5.2.4 自我意识移动表达的初步与家国民族的再确立,2007 |
6 表征文化:新全面转型背景下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文本指向(2008后) |
6.1 新全面转型: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的发生机制 |
6.1.1 经济与消费的双重转型——从工业投资到消费拉动 |
6.1.2 文化转型——大国气质中社会文化心理的重塑 |
6.1.3 传播方式转型——移动终端背景下传播方式的个体化与个性化凸显 |
6.2 记忆的再造:2008后中国广告艺术形态的符号化表征 |
6.2.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广告的群体记忆的异化与个体记忆的再造 |
6.2.2 图像化拟真:广告消费记忆构建的外部形构 |
6.2.3 从现实环境到数字虚拟的空间拼贴:广告消费记忆的场域构建 |
6.2.4 记忆符号的解构与重塑:基于集体记忆的广告艺术形态表征 |
6.3 从情态文本到语态文本:中国广告长城奖与黄河奖的文本指向 |
6.3.1 文化传统的广告情感再现——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情态文本指向 |
6.3.2 城市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放大——中国广告长城奖的意态文本指向 |
6.3.3 草根的反抗——中国广告长城奖的语态文本指向 |
6.3.4 回归情感——中国广告黄河奖的情态文本新指向 |
7 结语:中国广告艺术表达的趋向与构想 |
7.1 中国广告艺术形态表达的趋向 |
7.1.1 广告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新特征 |
7.1.2 理念先用产品:广告艺术内容表达的趋势 |
7.1.3 体验与联动:广告艺术创作的趋势 |
7.1.4 从人性化到人格化:广告核心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 |
7.1.5 从仿真到拟真:广告艺术环境与接受环境的营造的趋势 |
7.2 未来的艺术品——广告艺术形态表达构想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四、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荒唐的呼唤——妈妈,再爱我一次[J]. 刘建平. 电影评介, 1991(01)
- [2]茧[J]. 张悦然.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2)
- [3]20世纪90年代《大众电影》“群众影评”现象论析[D]. 赵妍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城市罂粟(长篇连载)[J]. 许建斌. 黄河, 2003(06)
- [5]“以丑为美”: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D]. 李正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6]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 薛晓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2)
- [7]3到6岁幼儿感恩教育研究[D]. 张晶. 西南大学, 2010(08)
- [8]新时期以来中国都市电影研究[D]. 战迪. 吉林大学, 2014(09)
- [9]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D]. 周岩. 浙江大学, 2013(08)
- [10]中国当代广告艺术形态流变研究 ——以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作品为例[D]. 吴文瀚. 武汉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