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测试电路的合理接地(论文文献综述)
杨世武[1](2014)在《高铁和重载条件下电气化铁道干扰对室外信号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高铁和重载铁路中的信号控制系统大量采用微电子技术,对电磁干扰更加敏感,而电磁环境则趋于复杂和恶劣。电磁干扰可能带来信号设备错误动作,影响行车效率,甚至威胁到运输安全。本论文以此为背景,面向强电磁干扰即牵引电流传导性干扰和大能量瞬态干扰对轨道电路和信号电缆等室外信号设备的影响机理及相应的防护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高铁和重载条件下包含桥梁、信号电缆、贯通地线等因素的综合模型,给出了牵引电流分布的节点方程组,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和评估。完成了信号电缆中电流推算,并对单端和双端接地下的干扰数值进行理论计算对比,通过仿真测试验证,得出单端接地优于双端接地的结论。2.研究了牵引电流特征和影响轨道电路的机理,设计并实现了高铁和重载站内轨道电路抗牵引电流干扰方案;将Zoom FFT算法应用于轨道电路接收,结合信号和谐波干扰频谱特征,提出了特征分析和信号识别方法。3.研究了与牵引电流相关的大能量瞬态现象,即高铁站内机械绝缘烧损、重载桥梁区段信号电缆烧损问题。通过模拟运行环境设计了测试方案,取得全面的电压电流数据及相关特性,利用Cassie和Mayr理论模型进行综合特征分析,得出了上述瞬态现象发生机理是由于电弧高温引起的结论。4.研究了电磁干扰影响设备的综合监测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外分布式监测方案,评估了信道电磁干扰;设计了图像拼接算法来扩大铁路视频监测系统的视野;以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为例,设计了基于数据的混合算法以获得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2](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丁婕[3](2020)在《基于STM32的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力变压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负责电能的传送、电力的变换,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一直采用人工定期检测的传统方式,效率低且不利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提出一种新的监测方式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目的是改变传统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方式,秉持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的理念,力求在不改变变压器原有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基于STM32的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监测装置结构总共可以分为上位机、下位机两个部分。下位机是选取STM32F103作核心控制芯片,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变压器套管引出的接地线上的电流值,接着对电流值进行判断,执行档位切换工作使信号大小能够满足采集转换芯片的需求。当系统确定电流已经超出规定阈值,将启动故障保护动作同时将故障值和对应的故障时间存储。通信模块选择了基于RS485的Modbus-RTU协议,协议带有CRC校验,使数据能够得到可靠收发。整个下位机软件代码是结合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完成不同任务间的协调工作。上位机部分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窗口,选择了一款带有数据库的组态软件,完成实时数据的接收显示、历史数据的记录。本文对监测系统做了全面的理论分析,总结了三大技术关键点:不同于常规交流电的测量,因为铁芯在单点接地和发生多点接地事故这两种状态下电流值会从毫安级变到安培级,变化范围广采集难度大,对比以往的几种采集方案创新出了直接使用可编程运算放大器完成测量处理;装置的工作环境要求其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硬件上设计二阶低通滤波器以及将重要接口通过元件实现隔离,软件上使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均方根值法等综合多种滤波算法和测量算法完成奇异值的剔除;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校准分档逼近进行并使用拟合公式与人工校准兼具的形式完成。装置还改进以往单传感器监测铁芯接地电流的方式,加入夹件接地电流的监测有助于判断故障点。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性能、整体运行测试。性能测试中对滤波器截止频率和滤波效果进行验证,对电源模块抗干扰性使用EFT群脉冲测试仪测试。整体测试是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方式使系统在不同温度、不同电流的环境下完成自下而上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和误差值,进一步改进系统使系统能够满足变压器接地电流的正常在线监测,减小因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
曾建清[4](2019)在《基于STM32的多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能源史,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人类目前的能源供应主要还是依赖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具有获取方式简单、价格低、热值高等优点,使之成为经济发展中首选的能源。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气污染问题,燃烧化石燃料过程中会有COx、SOx、NOx和烟尘等产生,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必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如何对空气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的空气质量测量设备庞大,价格昂贵,不适合多网点、定位和实时测量,特别是针对重点空气污染企业,如何对其进行精准、快速、实时地监测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传感器、无线通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被设计出来,实现万物互联,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去。本文设计的多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以满足目前市场和环境监管部门对空气质量监测提出的新的复杂要求。系统中使用STM32F103RCT6作为主控芯片,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获取、处理及相应模块的控制。使用3MST/F二氧化硫传感器,实现对空气中的SO2浓度有效地监测;使用激光粉尘传感器,采集空气中的PM2.5和PM10浓度信息;使用WiFi模块将设备端所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也可以通过发送指令来控制设备端;MC20模组可以利用GPS定位系统,获取当前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设备的定点测量功能,还支持发送报警短信给用户;使用SHT25温湿度传感器,对当前测量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系统采用220V市电转12V直流电供电,实现系统供电的需求,也可以采用锂电池充电电路供电,满足便携式版本的供电需要;所有的采集数据都可以通过OLED屏实时显示出来,也支持手机APP和云平台实时显示,方便用户查看和控制。本文完成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市场需求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软硬件方面的详细设计、整个系统的调试和测试。相比于普通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本文设计的监测系统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具有微型化、远程监控、阀值报警、方便携带等优点和特点,便于现场应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固定安装,实现多点位和精确定位监测,降低人力监测成本,为实现全天候和多点位监测提供了可能,可以满足当前对于空气质量监测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较为明确的市场价值和广大的应用前景。
徐超[5](2012)在《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用户对汽车使用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内前装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大大增加,并大量运用到影响汽车安全的功能部件。而这些电子零部件的频率逐渐提高,功率也逐渐增大,使汽车内电子零部件的工作环境充满了电磁波,造成汽车与汽车之间,汽车内电子零部件间的电磁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会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到相应的电子元器件,进而影响汽车使用的舒适度,甚至是用车安全。因此,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迫切要求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从电磁兼容问题的三元素,干扰源,耦合路径及敏感设备防护入手,对产生电磁兼容问题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项目实践,提出了一套包括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屏蔽防护设计及PCB EMC布局设计等综合考虑的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模型,希望能为汽车电磁兼容设计过程中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积累一些经验和参考。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概述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的现状与差距,引申出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的主要五种测试,通过阐述这五种测试的目的、设备及具体方法来引出各测试的实质分析。在重点剖析了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的实质后,为建立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模型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阐述如何建立汽车电磁兼容设计的模型,提出机械设计与电子设计相结合的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模型。第四部分,是通过不同角度的具体项目试验从实验室数据论证了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展望将来汽车的电磁兼容设计课题。
苏立轩[6](2016)在《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信号系统承载着保证调度指挥和控制列车运行的重任,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尤其是牵引回流系统对信号设备的强电磁干扰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列车特殊运行工况以及牵引网故障条件下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围绕我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列车特殊运行工况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进行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理论角度对牵引网故障状态下接触网短路的暂态过程原理以及列车过分相时暂态过程的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短路电流的状态及传播途径,以及骚扰信号设备的机理和方式;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列车运行特殊工况下的暂态过程产生瞬态骚扰的机理。根据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轨旁信号电缆的特性,建立了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瞬态电磁影响分析模型,采用更适用于瞬态干扰计算分析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多导体传输线方程进行了数学推导,结合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及线路条件的实际特点,基于Carson理论推导了包含频率相关损耗的差分近似公式,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单位长度传输线一次参数。采用仿真模型,分别对列车正常运行工况、牵引网短路故障条件以及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下,牵引网及列车产生的各种暂态过程在牵引回流各途径中的传播,和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的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采用实测方式获得的牵引回流以及信号电缆受瞬态电磁影响的测试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和验证。针对信号电缆平行接近长度与列车运行所处位置和短路发生位置,电缆屏蔽接地方式,大地导电率以及暂态过程合闸相位角等影响因素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到了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计算结果随平行接近长度变化关系;列车运行位置以及短路位置变化与对应长度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信号电缆芯线感应电动势计算结果随大地导电率变差而增大;双端接地方式对骚扰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端接地方式,尤其对列车过分相暂态过程引起的高频率骚扰分量抑制的效果更明显;合闸/分闸时刻在电压过零点时,可以有效防止暂态过程对信号电缆产生瞬态骚扰的一系列重要结论。本文紧密结合高速铁路运营中出现的瞬态电磁干扰引起的安全问题,通过建模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研究得出了丰富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干扰防护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和重要数例,对于保证信号设备正常工作、从而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成果对新建高速铁路动态验收阶段接触网人工短路实验及线路电磁兼容测试的测试断面选择和设置、以及测试数据的评判也具有指导意义。
刘志民[7](2015)在《煤巷综掘工作面聚焦双频激电法超前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巷掘进作业作为最重要、最危险的前端生产环节,不可避免地遇到突水、岩爆、垮塌及火灾等地质灾害,对掘进矿工生命安全威胁极大,伤亡事故频发。在煤矿五大地质灾害(瓦斯、粉尘、水、火、顶板灾害)中,水害威胁非常严重,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为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提高掘进工作面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系数,实现掘进过程远程自动控制、无人化作业,应合理解决“探测、掘进、支护、锚固”四大工序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突破超前探测、快速支护、掘进机自动控制3个关键技术。具体到煤巷综掘超前探测方面,如何有效、准确查明掘进前方隐伏的有害地质构造(含水地质构造、断层地质构造和陷落柱地质构造),特别是含水地质构造已成为煤炭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些隐伏的有害地质构造在地质勘查的宏观探查过程中很难发现和准确定位,采用传统的钻探方法,成本高、设备笨重、工期长、效率低,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和钻探法技术相比,物探已经成为解决煤矿地质构造、安全隐患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相对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分辨率高、控制范围大等技术优势,在煤矿防治水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现有的煤巷超前探测物探方法主要有:矿井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矿井地质雷达法以及地震波勘探法等。利用这些物探方法进行煤矿井下超前探测,仍有其不足之处:存在探测准确率低、实时性差、方向性差、效率低、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探掘分离等问题,造成“探、掘”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煤矿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直流聚焦电阻率法、直流聚焦激电法和交流聚焦激电法理论的提出及其在地面或隧道超前探测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聚焦电法理论的研究范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针对现有煤巷物探技术之缺陷,基于这些研究理论和探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特殊地质环境,提出一种适合煤矿井下超前探测的新方法——聚焦双频激电法煤巷综掘超前探测技术。该技术以双频激电法和聚焦电法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双频激电法装置轻便、抗干扰能力强、工效高、稳定性好、观测精度高等优点,并结合聚焦电法较强的穿透能力和压制地表干扰等特点而形成的一种超前探测技术方法。本文在聚焦双频激电法原理样机设计及探测机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探测仪原理样机改进设计及煤巷超前探测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基于阻容模型网络对样机性能进行测试,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完成试验样机的研制;针对煤巷围岩地质工况,研究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电极尺寸参数,提出适合煤矿超前探测的减小接地电阻方法;研究介质参量对Cole-Cole模型频谱特性的影响,仿真分析视幅频率随工作频率及cole-cole模型参量变化规律,确定发射电极工作频率;设计不同的电极组合装置,利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均质和含水地质构造模型激电参量变化规律,确定煤巷超前探测最佳电极组合装置;搭建含水地质构造阻容和土槽物理模型试验平台,研究双频激电效应特性变化规律,验证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机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研究为工程样机研制及煤矿井下工业性试验奠定良好基础,对创成煤巷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技术具有重要价值,为使探测与掘进机协同作业,随掘随探,保障煤矿综掘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阻容模型网络对原理样机性能进行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完成可用于物理模型试验探测的试验样机;在聚焦双频激电仪原理样机设计的基础上,搭建阻容模型网络试验测试装置,按照仪器系统功能设计要求,分别对发送机充放电激电效应、恒流限压、多路电流幅值可控性及接收机输出方波控制信号等功能进行测试,针对发送机单路电流幅值不能任意设定问题,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利用线性光耦技术分别对发送机信号采集与方波电流控制隔离电路进行设计。通过对改进后的样机功能和整机进行性能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样机可满足物理模型试验探测要求,测量幅值和相位具有较高的观测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且测量相位比测量幅值具有更高的精度,为后续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探测奠定良好基础。(2)针对煤巷实际地质条件,确定电极尺寸参数,模拟分析接地电阻和电磁耦合干扰对双频激电测量影响,提出适合煤巷超前探测的减小接地电阻方法;根据煤巷综掘探测电极设计的基本要求,选择电极材料,研究棒状电极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分析围岩介质电阻率、电极入土深度、电极半径等多种因素对接地电阻大小的影响,确定电极尺寸参量。为提高激发极化测量精度,减小接地电阻和电磁耦合干扰对双频激电测量影响,根据双电层电容器与激发极化机理的相似性,计算极化单元模型等效网络电路复阻抗,采用量纲分析理论验证复阻抗与双电层电容器的等效性,通过搭建简易给定参量阻容模型激电效应试验测试装置,分析其精度和可靠性,完成阻容模型网络激电效应测试方案设计。试验以超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高低频率组合的调制方波信号为激励,通过阻容模型网络,由高精度数据采集分析仪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分别在有无电磁耦合干扰时,模拟分析接地电阻大小对视幅频率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得出接地电阻是否需要减小及有效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同时结合煤巷实际地质工况条件,提出适合煤巷超前探测的减小接地电阻方法。(3)仿真分析复电阻率及视幅频率随工作频率与cole-cole模型参量变化规律,确定煤巷综掘探测发射电极工作频率和频比系数;首先定义归一化异常幅度概念,分析工作频率对极化体激电异常幅度及观测精度的影响;然后根据cole-cole模型理论及视幅频率定义,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复电阻率及视幅频率随工作频率与cole-cole模型参量(充电率m、频率相关系数c、时间常数?)变化规律,得出不同地质条件下充放电时间常数?对视幅频率极值处的特征频率影响最为显着,实际测量时主要根据参量?选择工作频率;最后分析实测视幅频率的大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得出在仪器测量精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选择工作频率,可以提高探测仪相对观测精度;根据煤巷实际地质工况激发极化特点,考虑工作效率和电磁耦合效应的影响,确定探测仪发射电极工作频率选用1/13hz和1hz频率对,频比系数取13。(4)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三维空间场电位分布,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电极组合装置聚焦探测效果,提出最佳电极组合装置超前探测方法;首先在煤巷三维点源场边值条件与等价变分问题的基础上,推导聚焦双频激电法多点源场异常电位的等价变分问题,采用六面体单元和三线性插值进行区域剖分,计算不同频率方波电流激发时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参量。搭建煤巷均匀介质和含水地质构造三维空间探测模型,对地电模型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利用matalb软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满足正演精度要求。针对发射电极数目、测量电极观测装置、约束电极约束平面方位及与主电极相对位置、主电极与约束电极间屏流比系数等问题,设计不同的电极组合装置,分析煤巷均介质和含水地质构造三维空间探测激电参量曲线变化规律,比较聚焦探测效果,确定发射电极采用五路聚焦五极布极装置方式,约束电极布置在断面四边的中点处,测量电极采用三极装置进行观测,屏流比取1:2的最佳电极组合装置探测方法。(5)开展煤巷含水地质构造阻容和土槽物理模型试验,得出不同规模含水地质构造探测双频激电效应特性变化规律,验证聚焦双频法探测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根据煤巷含水地质构造理想物理模型,搭建等效的阻容模型网络测试装置,通过改变阻容模型参量,模拟不同规模含水地质构造探测过程,得出其激电效应特性变化规律:当测量电极靠近含水异常体时,视电阻率值逐渐减小,而视幅频率值逐渐变大;当异常体规模由大变小时,在相同测点处视幅频率值减小,而视电阻率值增大,即视幅频率值测量对异常体规模变化更为敏感。其次,在平坦大地上开挖与煤巷综掘探测相似的地电模型,分别开展不同规模、不同方位的含水地质构造无约束激电效应和聚焦激电效应探测试验模拟,并对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聚焦双频激电法进行超前探测可大大缩短测量时间,不仅能够确定异常体在掘进断面前方的具体方向,而且能够根据多个相邻断面间距离及激电异常参量极值点处的电流强度估算异常体距掘进断面的实际距离。
颜伟[8](2014)在《复杂电子系统电磁干扰噪声机理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电子、无线通讯和物联网等行业不断发展,大量电子设备通过线缆传输和空间耦合方式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EMI)噪声,引起严重的电磁环境污染,并影响同一电磁环境内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1)评估了人工电源网络拓扑结构高频寄生参数对传导EMI噪声标准检测不确定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平衡和非平衡噪声电流的共模和差模传导EMI噪声模型;提出了基于射频变压器和共模扼流圈的新型噪声分离网络,以及基于双阻抗校准和麦夸尔特法的噪声源内阻抗提取方法。(2)建立了基于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的共模和差模辐射EMI噪声模型及其等效电路;提出了基于近场波阻抗的辐射EMI噪声机理诊断方法及其近场辐射机理诊断实验台;还提出了基于电压驱动模型的辐射EMI噪声预估方法。(3)提出了因串扰、接地不良和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以及因接地不良、信号大环路、串扰、传输线缆和阻抗失配引起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4)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MRD)励磁线圈传输阻抗等效电路;建立了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通过线缆传输和空间耦合引起的传导和辐射EMI噪声模型;提出了基于外壳结构和励磁电路优化设计的MRD的EMI噪声抑制方法;还提出了一种不带延时的半主动控制信号平滑滤波算法,以有效降低MRD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EMI噪声。理论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新网络的特性参数优于Mardiguian网络,其中差模插入损耗降低了2dB,差模抑制比提高了8dB;噪声源内阻抗提取方法能够获取被测阻抗的幅频、相频特性及其等效电路参数,测试精度较高且.不存在约束条件;辐射噪声诊断方法能够得到被测设备表面的电场和磁场分布情况及其近场波阻抗随测试距离的变化关系,以有效提取共模和差模辐射EMI噪声;辐射噪声预估方法能够根据线缆中的噪声电流、测试距离和线缆辐射阻抗估计最大辐射电场强度,尤其是250MHz以前;噪声抑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车载导航、医疗设备和电力设备等8款电子产品的传导和辐射EMI噪声,并通过GB9254标准;MRD传输阻抗提取方法能够有效提取静态和不同驱动电流条件下的MRD励磁线圈传输阻抗的幅频和相频特性;MRD结构和励磁电路优化设计及其控制信号平滑滤波算法能够有效降低EMI噪声,为今后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等复杂电子系统EMI噪声抑制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长孙佳庆[9](2019)在《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井下机电设备随之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对煤矿供电系统要求也更为严格。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设备受环境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进而引起“越级跳闸”等问题。因此,研究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对提高生产效率与减少人员伤亡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煤矿电力监控保护技术,有针对性的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解决了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在分析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煤矿供电网络的特点进行重点剖析。根据煤矿供电系统自身层级多,设备环境复杂等特点,对井下出现的各类越级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对分布式区域保护技术、分站集中控制保护技术、通信级联闭锁保护技术、光纤纵差保护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特点,将光纤纵差保护技术作为解决方法。本文根据实际需求对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主站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具体任务与流程。并且以DSP和ARM S3C2510为核心设计了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以STM32F207为核心对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进行设计;软件部分对主程序、中断程序、通信接口程序等进行设计,并且在防越级跳闸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防越级跳闸闭锁保护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以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为例,分析了供电系统的技术现状,对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与运行。经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安全性高。本文通过对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以及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保护煤矿供电网络的安全,对越级跳闸提出行之有效的避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矿井下设备出项故障后造成大面积影响情况的发生。
纪东峰[10](2020)在《太赫兹关键技术及其辐射计应用》文中提出太赫兹波是频率为0.1THz10THz的电磁波,其频谱位于微波和光波之间,同时具有传统微波和光波的优点,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战略需求的前沿技术领域。太赫兹波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大气和环境监测、高速无线移动通讯、安全检测、射天天文等领域。以太赫兹辐射计为主体的太赫兹被动探测技术是太赫兹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能为大气成分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的优先发展领域。本文基于固态太赫兹技术,围绕太赫兹辐射计的实现,从肖特基二极管的建模和自主研发着手,对辐射计关键电路(混频器和倍频器)的集成化开展了深入研究。基于关键电路性能的突破,搭建了太赫兹辐射计实验验证系统,并对辐射计前端的单片集成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太赫兹谐波混频技术。谐波混频器是辐射计中的变频电路,起到将射频信号下变频到低频的功能,是实现系统噪声接收的关键技术,对提高系统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缺乏固态低噪声放大器的太赫兹频段,混频器的性能更是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肖特基二极管的物理机理及其非线性特性,建立了二极管的三维精确电磁模型,探讨了二极管封装对寄生参量的影响。结合寄生参量影响因素,优化了二极管封装,提出了小封装垂直深沟道、大宽度空气桥结构。基于二极管模型,对混合集成谐波混频电路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结合的电路优化方法,来提高电路优化效率。该方法的核心是:对混频电路按照功能进行子单元电路分解,并将HFSS中优化的子单元电路线性电磁特性等效入ADS中,与二极管理想非线性模型相结合,进行性能优化。研究了GaAs单片集成、异质集成等集成技术在太赫兹谐波混频电路中的应用,通过二极管与电路的集成提高了集成度。基于砷化镓基片梁式引线技术,探索共面波导在太赫兹混频器中的应用,并通过热压金属键合工艺实现了电路的无银胶封装,提高了电路封装精度。研究了高次谐波混频器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次数谐波混频对电路的不同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电路,实现了对更高频段太赫兹谐波混频器的性能突破。搭建实验平台,对多种谐波混频器开展了实验研究。(2)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技术。基于半导体器件的频率倍增技术是产生太赫兹频率源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以肖特基变容二极管工作机理为切入点,建立了二极管精确电磁模型,探讨了肖特基变容二极管主要寄生参数对倍频性能的影响,设计了用于260GHz-300GHz三倍频电路的变容二极管。基于12μm GaAs工艺,提出了采用共面波导的260GHz-300GHz三倍频电路,通过热压金属键合工艺实现了三倍频电路的无银胶封装。搭建实验平台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为10mW时,三倍频器有8%的峰值效率;在输入功率为120mW时,三倍频器有4.9mW的输出峰值功率,此时倍频效率为4.08%。测试与仿真结果在趋势上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二极管建模和电路仿真优化的有效性。(3)太赫兹辐射计技术。在实现太赫兹关键电路的基础上,本文搭建了380GHz和582GHz辐射计实验验证系统。通过Y因子测试法测得,380GHz辐射计等效噪声温度为3024.6K,当积分时间为20ms,检波前带宽为120MHz时,亮温灵敏度为3.89K;582GHz辐射计的等效噪声温度为2756.4K,当积分时间为20ms,检波前带宽为120MHz时,辐射计亮温灵敏度为3.22K。
二、浅谈测试电路的合理接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测试电路的合理接地(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和重载条件下电气化铁道干扰对室外信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牵引供电系统与室外信号设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2 牵引电流回流分布及对信号电缆影响研究 |
2.1 AT供电基础模型及分析 |
2.1.1 AT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
2.1.2 高铁和重载铁路的接地系统对模型影响 |
2.1.3 AT供电系统连续方程分析方法 |
2.1.4 节点电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
2.2 综合模型构建及高铁和重载牵引电流分布 |
2.2.1 牵引供电综合模型及节点电压方程组 |
2.2.2 参数计算和基础模型验证 |
2.2.3 高铁和重载铁路的牵引电流分布 |
2.3 桥梁区段节点方程及电流分布 |
2.4 牵引电流对信号电缆的影响 |
2.4.1 信号电缆中牵引电流分析和验证 |
2.4.2 桥梁因素对电缆中电流分配的影响 |
2.4.3 牵引网短路条件下信号电缆电位和电流 |
2.5 高铁和重载条件下电缆接地方式研究 |
2.5.1 研究基础 |
2.5.2 电缆LEF测试方案及理论计算 |
2.5.3 测试数据及相关分析 |
2.6 小结 |
3 牵引电流传导性干扰对轨道电路影响及防护技术 |
3.1 高铁和重载条件下传导性干扰测试和分析 |
3.1.1 传导性干扰及其限值 |
3.1.2 暂态过程仿真及测试验证 |
3.1.3 牵引电流谐波成分影响分析 |
3.1.4 牵引电流直流成分影响分析 |
3.2 基于阻抗匹配装置的站内轨道电路干扰防护方案 |
3.2.1 需求和主要技术指标 |
3.2.2 阻抗匹配方案分析 |
3.2.3 仿真及关键参数计算 |
3.2.4 轨道电路系统抗干扰对比实验 |
3.3 Zoom FFT算法应用和干扰谐波特征分析 |
3.3.1 FSK信号特征和解调方法 |
3.3.2 ZPW-2000特点和带内谐波干扰影响因素分析 |
3.3.3 Zoom FFT算法和谐波干扰特征综合分析 |
3.4 小结 |
4 瞬态大能量干扰对室外信号影响分析和测试验证 |
4.1 高铁和重载铁路信号中的瞬态干扰 |
4.1.1 瞬态干扰产生原因 |
4.1.2 瞬态干扰分析方法 |
4.2 高铁绝缘节烧损测试及模拟仿真分析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模拟测试方案及测试简析 |
4.2.3 特征辨识和机理分析 |
4.2.4 电弧危害及防护对策简析 |
4.3 重载线信号电缆烧损特征和机理分析 |
4.3.1 现象初步分析 |
4.3.2 仿真测试方法和数据 |
4.3.3 电弧特征分析 |
4.3.4 防护策略及简要分析 |
4.4 小结 |
5 电磁干扰对室外信号影响监测和故障诊断 |
5.1 信号监测现状及需求 |
5.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监测方案 |
5.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Bee |
5.2.2 室外信号设备监测方案 |
5.2.3 桥梁隧道区段贯通地线监测案例 |
5.3 铁路视频监测中的图像拼接算法 |
5.3.1 主要算法及原理 |
5.3.2 SURF算法的应用 |
5.3.3 图像拼接算法的实现 |
5.3.4 拼接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多算法融合 |
5.4.1 研究设想 |
5.4.2 BP-LM-PSO-GA混合算法简述 |
5.4.3 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网络的构建和验证 |
5.5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3)基于STM32的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压器监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章节架构安排 |
第二章 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
2.1 变压器监测系统的常用方法 |
2.1.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监测 |
2.1.2 变压器绕组热点监测 |
2.1.3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 |
2.1.4 变压器铁芯接地监测 |
2.2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原理分析 |
2.2.1 变压器铁芯单点接地分析 |
2.2.2 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分析 |
2.3 系统设计的难点 |
2.3.1 接地电流测量的难点分析 |
2.3.2 传感器的选型 |
2.3.3 监测设备的抗干扰性设计 |
2.4 接地电流测量方法分析 |
2.4.1 双电流互感器测量 |
2.4.2 多路模拟开关分档测量 |
2.4.3 可编程运放测量 |
2.5 监测系统中的算法分析 |
2.5.1 数字滤波算法 |
2.5.2 系统采集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模块设计 |
3.1 硬件系统的整体设计框架 |
3.2 核心控制模块的设计 |
3.2.1 STM32F103RBT6 芯片简介 |
3.2.2 核心模块电路设计 |
3.3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
3.3.1 数据采集模块 |
3.3.2 数据处理模块电路 |
3.4 下位机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3.4.1 LCD显示模块电路 |
3.4.2 独立按键模块电路 |
3.4.3 LED指示灯模块 |
3.5 各模块的电路设计 |
3.5.1 电源模块电路 |
3.5.2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 |
3.5.3 数据存储模块电路 |
3.5.4 装置动作保护模块电路 |
3.5.5 JTAG模块电路 |
3.5.6 通信模块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4.1.1 开发工具Keil5 的介绍 |
4.1.2 操作系统uC/COS-Ⅱ的介绍 |
4.2 监测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4.2.1 系统的主程序设计 |
4.2.2 按键与显示任务程序设计 |
4.2.3 A/D采集任务设计 |
4.2.4 数据校准程序设计 |
4.2.5 保护任务设计 |
4.3 Modbus通信协议 |
4.3.1 RS485 串口通讯的介绍 |
4.3.2 Modbus协议介绍 |
4.3.3 Modbus通信任务的设计与实现 |
4.4 上位机界面设计 |
4.4.1 登录界面设计 |
4.4.2 电流监测界面设计 |
4.4.3 数据趋势显示界面设计 |
4.4.4 历史数据和预警信息界面设计 |
4.4.5 系统设置界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功能测试 |
5.2 性能测试 |
5.3 整体运行测试 |
5.3.1 搭建测试平台 |
5.3.2 不同环境下测试 |
5.4 故障处理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STM32的多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与硬件电路设计 |
2.1 总体方案设计 |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2.3 系统各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2.3.1 二氧化硫传感器电路设计 |
2.3.2 空气温湿度及机内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
2.3.3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2.3.4 RTC电路设计 |
2.3.5 外部存储器电路设计 |
2.3.6 OLED显示屏电路设计 |
2.3.7 WiFi电路设计 |
2.3.8 MC20 模组电路设计 |
2.3.9 激光粉尘传感器电路设计 |
2.3.10 其他测试电路设计 |
2.4 PCB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 |
3.1 系统软件设计介绍 |
3.1.1 固件库移植 |
3.1.2 主控模块软件总体设计 |
3.2 主要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3.2.1 二氧化硫传感器程序设计 |
3.2.2 机内温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
3.2.3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
3.2.4 激光粉尘传感器程序设计 |
3.2.5 MC20 模组程序设计 |
3.3 云平台的应用 |
3.3.1 云平台简介 |
3.3.2 机智云平台 |
3.3.3 机智云的开发流程 |
3.3.4 数据点协议设计 |
3.3.5 机智云程序流程图 |
3.3.6 Gizwits串口协议层代码移植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系统功能测试 |
4.1 系统测试环境 |
4.2 系统整机测试 |
4.2.1 虚拟设备测试 |
4.2.2 真实设备测试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现状 |
1.2.2 国外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
2.1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 |
2.1.1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目的 |
2.1.2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
2.1.3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
2.1.4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测试分析 |
2.2 汽车电磁兼容的传导骚扰测试 |
2.2.1 汽车电磁兼容的传导骚扰测试目的 |
2.2.2 汽车电磁兼容的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
2.2.3 汽车电磁兼容的传导骚扰测试方法 |
2.2.4 汽车电磁兼容的传导骚扰测试分析 |
2.3 汽车电磁兼容的静电放电测试 |
2.3.1 汽车电磁兼容的静电放电测试目的 |
2.3.2 汽车电磁兼容的静电放电测试设备 |
2.3.3 汽车电磁兼容的静电放电测试方法 |
2.3.4 汽车电磁兼容的静电放电测试分析 |
2.4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抗扰度测试 |
2.4.1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抗扰度测试目的 |
2.4.2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抗扰度测试仪器 |
2.4.3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抗扰度测试方法 |
2.4.4 汽车电磁兼容的辐射抗扰度测试分析 |
2.5 汽车电磁兼容的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 |
2.5.1 汽车电磁兼容的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目的 |
2.5.2 汽车电磁兼容的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设备 |
2.5.3 汽车电磁兼容的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方法 |
2.5.4 汽车电磁兼容的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模型 |
3.1 结构设计要点(构架、屏蔽和接地) |
3.1.1 结构与构架设计 |
3.1.2 屏蔽设计 |
3.1.3 接地设计 |
3.2 接口设计要点(电缆、连接器和接口电路) |
3.2.1 控制电缆中高频共模电流的幅度 |
3.2.2 接口电路的滤波电路和防护电路的设计要求 |
3.2.3 连接器的设计选择要求 |
3.2.4 PCB 互连情况下的电磁兼容设计要求 |
3.3 滤波与抑制的设计要点 |
3.3.1 滤波器及滤波器件的选用要求 |
3.3.2 防护元器件的选用要求 |
3.4 旁路与去耦设计要点 |
3.4.1 去耦、旁路与储能的运用 |
3.4.2 电磁兼容的谐振计算 |
3.4.3 电磁兼容阻抗的计算 |
3.4.4 去耦和旁路电容的选择 |
3.4.5 并联电容的选择 |
3.5 PCB 的电磁兼容设计要点 |
3.5.1 PCB 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 |
3.5.2 PCB 的环路控制 |
3.5.3 PCB 的串扰防范 |
3.5.4 PCB 驱动源抑制 |
3.5.5 PCB 地阻抗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模型的应用 |
4.1 结构设计模型的应用 |
4.1.1 现象描述 |
4.1.2 原因分析 |
4.1.3 处理措施 |
4.1.4 结果分析 |
4.2 接口设计模型的应用 |
4.2.1 现象描述 |
4.2.2 原因分析 |
4.2.3 处理措施 |
4.2.4 结果分析 |
4.3 抑制防护设计模型的应用一 |
4.3.1 现象描述 |
4.3.2 原因分析 |
4.3.3 处理措施 |
4.3.4 结果分析 |
4.4 抑制防护设计模型的应用二 |
4.4.1 现象描述 |
4.4.2 原因分析 |
4.4.3 处理措施 |
4.4.4 结果分析 |
4.5 PCB 电磁兼容设计模型的应用一 |
4.5.1 现象描述 |
4.5.2 原因分析 |
4.5.3 处理措施 |
4.5.4 结果分析 |
4.6 PCB 电磁兼容设计模型的应用二 |
4.6.1 现象描述 |
4.6.2 原因分析 |
4.6.3 处理措施 |
4.6.4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系统电磁影响研究现状 |
1.2.1 牵引供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1.2.2 弓网受流机理与理论 |
1.2.3 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 |
1.2.4 信号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
1.2.5 牵引供电系统与信号系统间电磁影响数值计算方法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3.1 论文选题意义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电磁暂态理论分析 |
2.1 牵引网短路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1.1 AT供电方式下牵引网短路电流分布理论分析 |
2.1.2 短路条件下短路电流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的分析 |
2.1.3 牵引网短路实验短路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2 列车过分相特殊运行工况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2.1 高速铁路电分相设置 |
2.2.2 列车过电分相过程分析 |
2.2.3 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暂态过程理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仿真模型 |
3.1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分析 |
3.1.1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
3.1.2 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求解 |
3.2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瞬态电磁影响等效模型 |
3.3 瞬态电磁影响模型的多导体传输线方程求解方法 |
3.4 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参数处理 |
3.4.1 单位电容矩阵计算 |
3.4.2 包含频率损耗传输线单位长度参数处理 |
3.4.3 端部边界条件处理 |
3.4.4 牵引回流系统横联点设置处理 |
3.5 列车运行特殊工况及接触网故障条件暂态干扰源 |
3.5.1 接触网故障条件模拟 |
3.5.2 列车特殊运行工况暂态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采用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对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仿真分析 |
4.1 列车正常运行工况仿真分析 |
4.1.1 列车靠近供电分段端部情况 |
4.1.2 列车位于供电分段中部情况 |
4.2 牵引网故障条件下仿真分析 |
4.2.1 接触线对地短路情况 |
4.2.2 正馈线对地短路情况 |
4.3 列车过分相暂态过程仿真分析 |
4.3.1 列车进出无电区暂态过程 |
4.3.2 列车切断主断路器暂态过程 |
4.3.3 列车闭合主断路器暂态过程 |
4.4 对信号电缆的电磁骚扰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列车运行/短路位置与信号电缆平行接近长度的影响 |
4.4.2 大地导电率的影响 |
4.4.3 信号电缆屏蔽接地方式的影响 |
4.4.4 暂态过程初始相位角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实测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5.1 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瞬态电磁影响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1 测试方法 |
5.1.2 列车正常运行工况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3 接触网故障条件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4 列车过分相特殊工况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7)煤巷综掘工作面聚焦双频激电法超前探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聚焦双频激电法煤巷综掘超前探测技术基本原理 |
1.2.1 激电法探测技术基本原理 |
1.2.2 同性多点电源聚焦探测基本原理 |
1.2.3 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基本原理 |
1.3 问题提出 |
1.4 激电法与聚焦电法探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1 激电法探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2 聚焦电法探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煤巷综掘超前探测系统及试验样机研制 |
2.1 聚焦双频激电法煤巷综掘超前探测系统 |
2.1.1 超前探测系统结构组成 |
2.1.2 超前探测仪原理样机基本原理 |
2.2 超前探测仪原理样机改进设计 |
2.2.1 性能测试与原理样机存在的问题 |
2.2.2 原理样机改进方案设计 |
2.2.3 发送机信号采集与方波电流控制隔离电路设计 |
2.3 超前探测仪试验样机功能验证及整机性能测试 |
2.3.1 超前探测仪试验样机功能验证 |
2.3.2 超前探测仪整机性能测试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极设计与接地电阻对激电测量影响分析 |
3.1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及电极尺寸参数的确定 |
3.1.1 电极设计基本要求及材料选择 |
3.1.2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
3.1.3 接地电阻影响因素分析及电极尺寸参数的确定 |
3.2 接地电阻对双频激电测量影响阻容模型试验分析 |
3.2.1 激电效应的阻容模型等效电路分析 |
3.2.2 激电效应测试阻容模型网络试验方案设计 |
3.2.3 接地电阻对激电测量影响分析 |
3.3 煤巷综掘探测减小接地电阻方法 |
3.3.1 减小接地电阻方法分析 |
3.3.2 煤巷综掘探测减小接地电阻措施 |
3.4 小结 |
第四章 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工作频率选择研究 |
4.1 工作频率对聚焦双频激电法测量影响研究 |
4.1.1 工作频率选择对激电异常幅度的影响 |
4.1.2 影响工作频率选择因素分析 |
4.2 不同参量条件视幅频率变化特性仿真分析 |
4.2.1 Cole-Cole模型频谱特性变化仿真分析 |
4.2.2 视幅频率随工作频率及Cole-Cole模型参量变化仿真分析 |
4.3 煤巷综掘探测发射电极最佳工作频率选择研究 |
4.3.1 视幅频率变化对测量精度影响分析 |
4.3.2 发射电极最佳工作频率选择方案 |
4.4 小结 |
第五章 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数值模拟与电极组合方式研究 |
5.1 聚焦双频激电法煤巷超前探测数值模拟 |
5.1.1 煤巷三维点源场的边值与变分问题 |
5.1.2 煤巷三维聚焦双频激电法有限元数值模拟 |
5.1.3 视幅频率和视电阻率参量计算 |
5.1.4 数值模拟计算精度分析 |
5.2 煤巷聚焦效应探测电极组合方式研究 |
5.2.1 确定发射电极数目 |
5.2.2 确定测量电极观测装置 |
5.2.3 确定约束电极方位 |
5.2.4 确定屏流比系数 |
5.3 小结 |
第六章 煤巷含水地质构造探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6.1 聚焦双频激电法煤巷含水地质构造探测阻容模型试验模拟 |
6.1.1 构造含水地质构造物理模型 |
6.1.2 有害地质构等效阻容网络激电效应模拟测试方案设计 |
6.1.3 阻容网络模型激电效应试验与结果分析 |
6.2 聚焦双频激电法探测土槽物理模型试验模拟 |
6.2.1 土槽物理模型试验设计 |
6.2.2 无约束激电效应探测试验模拟与结果分析 |
6.2.3 聚焦双频激电效应探测试验模拟与结果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参与编写的着作 |
在学期间参与申请的专利 |
(8)复杂电子系统电磁干扰噪声机理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EMC技术背景 |
1.2 EMI标准及其测试环境 |
1.2.1 传导EMI标准及其测试环境 |
1.2.2 辐射EMI标准及其测试环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MI噪声机理研究 |
1.3.2 EMI噪声抑制方法研究 |
1.3.3 EMC问题引起的车辆安全事故 |
1.3.4 MRD电磁特性研究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复杂电子系统传导EMI噪声机理建模 |
2.1 传导EMI噪声模型 |
2.1.1 传导EMI噪声生成机理 |
2.1.2 共模传导EMI噪声模型 |
2.1.3 差模传导EMI噪声模型 |
2.2 传导EMI噪声机理诊断技术 |
2.2.1 噪声分离网络 |
2.2.2 噪声分离网络特性测试方法 |
2.2.3 实验验证 |
2.3 传导EMI噪声源内阻抗提取方法 |
2.3.1 插入损耗法 |
2.3.2 双电流探头法和单电流探头法 |
2.3.3 散射参数法 |
2.3.4 双阻抗校准和麦夸尔特法 |
2.3.5 实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电子系统辐射EMI噪声机理建模 |
3.1 辐射EMI噪声模型 |
3.1.1 辐射EMI噪声生成机理 |
3.1.2 共模辐射EMI噪声模型 |
3.1.3 差模辐射EMI生成机理 |
3.2 辐射EMI噪声机理诊断技术 |
3.2.1 近场波阻抗法 |
3.2.2 辐射机理近场诊断实验台设计 |
3.2.3 实验验证 |
3.3 辐射EMI噪声预估方法 |
3.3.1 辐射EMI噪声预估模型 |
3.3.2 线缆辐射阻抗提取方法 |
3.3.3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电子系统EMI噪声抑制方法理论研究 |
4.1 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 |
4.1.1 因串扰引起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 |
4.1.2 因接地不良引起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 |
4.1.3 因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 |
4.2 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 |
4.2.1 因接地不良引起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 |
4.2.2 因信号大环路引起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 |
4.2.3 因串扰引起的辐射EMI噪声 |
4.2.4 因传输线缆引起的辐射EMI噪声 |
4.2.5 因阻抗失配引起的辐射EMI噪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电子系统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1 车载导航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1.1 问题描述 |
5.1.2 EMI噪声抑制方案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5.2 电力设备的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2.1 电力集中器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2.2 测控保护装置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3 医疗设备的EMI噪声抑制应用研究 |
5.3.1 大肠镜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3.2 医疗助视器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4 其它电子设备的EMI噪声抑制应用研究 |
5.4.1 商用刷卡器的传导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4.2 智能读卡器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4.3 电子秤的辐射EMI噪声抑制方法应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EMI噪声机理建模与抑制方法 |
6.1 MRD动力学机理 |
6.2 MRD的EMI噪声模型 |
6.2.1 MRD传输阻抗模型 |
6.2.2 MRD传导EMI噪声模型 |
6.2.3 MRD辐射EMI噪声模型 |
6.3 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EMI噪声模型 |
6.3.1 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传导EMI噪声模型 |
6.3.2 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辐射EMI噪声模型 |
6.4 MRD的EMI噪声抑制方法 |
6.4.1 MRD结构EMC设计方案 |
6.4.2 MRD励磁电路EMC设计方案 |
6.5 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EMI噪声抑制方法 |
6.5.1 不带延时的半主动控制信号平滑滤波算法 |
6.5.2 传导EMI噪声抑制结果分析 |
6.5.3 辐射EMI噪声抑制结果分析 |
6.6 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EMI噪声实验研究 |
6.6.1 MRD传输阻抗提取实验 |
6.6.2 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传导EMI噪声实验 |
6.6.3 MRD及其半主动控制策略引起的辐射EMI噪声实验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分析 |
2.1 煤矿供电系统组成 |
2.2 煤矿供电网络特点 |
2.3 煤矿供电系统问题分析 |
2.3.1 煤矿供电系统短路问题 |
2.3.2 煤矿供电系统漏电问题 |
2.4 煤矿供电系统越级跳闸问题 |
2.4.1 煤矿供电短路越级跳闸问题 |
2.4.2 煤矿供电漏电越级跳闸问题 |
2.5 煤矿供电系统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煤矿供电网络保护技术 |
3.1 煤矿供电网络分布式区域保护 |
3.1.1 分布式区域保护原理 |
3.1.2 分布式区域保护性能 |
3.2 煤矿供电网络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分析 |
3.2.1 分站集中控制防越级跳闸技术 |
3.2.2 基于通信级联闭锁的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 |
3.2.3 保护器网络监测技术 |
3.2.4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 光纤纵差保护技术 |
3.3.1 光纤电流纵差保护 |
3.3.2 瞬时电流采样值差动保护 |
3.3.3 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 |
3.4 井下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5 地面零时限电流保护的防越级跳闸 |
3.6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 |
4.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架构 |
4.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设计 |
4.2.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硬件设计 |
4.2.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主站软件设计 |
4.3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设计 |
4.3.1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硬件设计 |
4.3.2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分站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电力监控系统测试与运行 |
5.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现状分析 |
5.1.1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概述 |
5.1.2 文家坡煤矿供电系统技术问题分析 |
5.2 电力监控系统试验测试 |
5.2.1 实验系统构成 |
5.2.2 防越级跳闸保护实验系统 |
5.2.3 实验结果 |
5.3 文家坡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运行 |
5.3.1 变电所运行监控 |
5.3.2 历史数据记录 |
5.3.3 历史数据查询 |
5.3.4 故障录波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太赫兹关键技术及其辐射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太赫兹辐射计发展动态 |
1.3 太赫兹谐波混频器发展动态 |
1.4 太赫兹倍频器发展动态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太赫兹谐波混频器技术 |
2.1 混频器基本原理 |
2.1.1 基波混频器原理 |
2.1.2 谐波混频器原理 |
2.1.3 混频器主要指标 |
2.2 太赫兹肖特基二极管建模研究 |
2.2.1 太赫兹肖特基二极管基本原理 |
2.2.2 太赫兹二极管基本特性 |
2.2.3 太赫兹平面肖特基二极管 |
2.2.4 太赫兹平面肖特基二极管建模 |
2.2.5 太赫兹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的改进 |
2.3 太赫兹混合集成混频技术 |
2.3.1 太赫兹混合集成混频器基本电路 |
2.3.2 太赫兹混合集成混频电路优化仿真 |
2.3.3 太赫兹混合集成混频技术改进 |
2.3.4 太赫兹混合集成混频电路封装工艺 |
2.4 太赫兹GaAs单片集成混频技术 |
2.4.1 太赫兹GaAs单片集成共面波导混频电路优化仿真 |
2.4.2 太赫兹GaAs单片集成混频电路封装工艺 |
2.5 太赫兹异质集成混频技术 |
2.5.1 太赫兹异质集成混频技术优势 |
2.5.2 太赫兹异质集成混频电路优化仿真 |
2.5.3 太赫兹异质集成混频电路封装工艺 |
2.6 太赫兹高次谐波混频技术 |
2.6.1 太赫兹高次谐波混频电路概述 |
2.6.2 太赫兹三次谐波混频技术 |
2.6.30.75 -1.1THz全频段四次谐波混频技术 |
2.7 太赫兹谐波混频器实验研究 |
2.7.1 太赫兹谐波混频器变频损耗测试方案 |
2.7.2 太赫兹分谐波混频器测试平台及测试结果 |
2.7.3 太赫兹高次谐波混频器测试平台及测试结果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赫兹GaAs单片集成三倍频器技术 |
3.1 太赫兹倍频器原理 |
3.1.1 倍频器基本原理 |
3.1.2 太赫兹三倍频电路 |
3.2 太赫兹变容二极管建模 |
3.2.1 变容二极管的工作机理和等效电路分析 |
3.2.2 变容二极管主要参数分析 |
3.2.3 平面肖特基变容二极管建模技术 |
3.3 太赫兹GaAs单片集成共面波导三倍频器技术 |
3.3.1 变容二极管设计 |
3.3.2 260GHz-300GHz GaAs单片集成三倍频器电路 |
3.3.3 单片集成三倍频器无源电路及优化仿真 |
3.3.4 单片集成三倍频器性能优化 |
3.3.5 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电路封装 |
3.4 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器实验研究 |
3.4.1 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器实验电路 |
3.4.2 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器实验方案与实验平台 |
3.4.3 太赫兹单片集成三倍频器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太赫兹辐射计研究 |
4.1 辐射计理论 |
4.1.1 全功率辐射计 |
4.1.2 迪克式辐射计 |
4.2 太赫兹辐射计 |
4.2.1 太赫兹辐射计电路组成 |
4.2.2 太赫兹辐射计主要参数分析 |
4.3 太赫兹辐射计实验 |
4.3.1 太赫兹辐射计等效噪声温度测试 |
4.3.2 太赫兹辐射计亮温灵敏度测试 |
4.4 单片集成辐射计前端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二、授权专利情况 |
三、获奖情况 |
四、浅谈测试电路的合理接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和重载条件下电气化铁道干扰对室外信号影响研究[D]. 杨世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3]基于STM32的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D]. 丁婕. 安徽大学, 2020(07)
- [4]基于STM32的多功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设计[D]. 曾建清.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性研究[D]. 徐超.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6]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的瞬态电磁影响研究[D]. 苏立轩.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11)
- [7]煤巷综掘工作面聚焦双频激电法超前探测关键技术研究[D]. 刘志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8]复杂电子系统电磁干扰噪声机理建模与抑制方法研究[D]. 颜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煤矿井下电力监控系统研究[D]. 长孙佳庆.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10]太赫兹关键技术及其辐射计应用[D]. 纪东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