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市政设计院[1](1976)在《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文中研究指明在门头沟区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迫切要求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摆脱京门公路与京门铁路平交造成的交通堵塞状况。为此,着手修建了一座立交桥,叫做城子立交桥。该立交桥为斜交,其建成通车,为斜桥的设计、施工和顶进,为创造良好的公路线型,增添桥梁的多种型式摸索了一些经验。一、工程概况城子立交桥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城子镇。为了在施工过程中不中断铁路运行,采用顶进法施工。
毕见山[2](2008)在《大型顶进箱涵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交通运输工程的发展,地道桥在公路、铁路等立体交叉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交通量的增长又导致了多孔、大跨、长距离箱涵的大量产生,因此大型顶进箱涵的力学特性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威海市珠海路地道桥、北京丰台地道桥和石家庄槐安路地道桥等工程为背景,比较分析空间模型与平面模型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大型斜交顶进箱涵的力学特性,针对地基沉降剖析了丰台地道桥的开裂原因,同时研究了利用六四军用梁进行线路加固拆除既有盖板涵顶入新涵的施工方法。分别对单跨、双跨和三跨箱涵空间模型与平面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得出箱涵纵横向内力关系,给出了当采用平面模型简化设计时,箱涵纵向构造钢筋的配置需求。围绕斜交地道桥的应力集中问题,通过建立单跨、双跨和三跨箱涵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弯矩与跨度、长度和斜交角度变化关系,给出了各关键点弯矩与跨度、长度和斜交角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了斜交地道桥应力集中程度和应力集中位置。以丰台地道桥的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由于地基超挖和对顶进方位调整而造成的地基变形对结构的力学影响。通过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该桥的变形,讨论了硬质地基不均匀变形对顶进箱涵的影响,并对该桥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首次探讨了利用六四军用梁进行顶进施工线路加固,将线路架空后利用爆破方法拆除既有盖板涵,不仅提高了运营线路在施工期间的运行速度,而且为既有道路扩宽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张平[3](2013)在《曲线梁桥常见病害分析与设计优化》文中认为曲线梁桥以其线型灵活、外型美观、展线长度短、行车条件好等诸多的优点而成为现代交通工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桥型。曲线梁桥已被广泛的用于城市立交桥、高速公路立交桥、大桥引道以及山区公路。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增大的交通需求,必然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曲线梁桥被建造起来。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曲线梁桥工程事故常有发生,并且我国现在还没有曲线梁桥设计的相关规范。因此,需要对曲线梁桥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已有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梁格法,针对曲线梁桥特有的弯扭耦合效应对比直线梁桥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回顾曲线梁桥的应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曲线梁桥形式和受力特点以及支撑方式进行了介绍,回顾了曲线梁桥已出现的各种破坏形式。2、本文总结了曲线梁桥的四种计算理论,并在符拉索夫方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简支超静定曲线梁桥的闭合解以及有限差分法数值解;详细地研究了梁格法等效模拟箱梁的基本理论,从梁格网格划分、截面特性计算及输出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采用梁格法分析弯箱梁时较为合理的网格划分方法,以及合理的梁格刚度等效原则和计算结果的处理方法。3、基于梁格法原理,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梁格模型,通过对曲线梁桥与直线梁桥的受力分析比较,得出曲线梁桥的受力与直线梁桥的不同,分析曲线梁桥的受力特点。4、对曲线梁桥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通过预设支座偏心、提高曲线梁桥箱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跨径和拉大端支座间距等方法,以增强曲线梁桥的抗扭能力;对曲线梁桥合理的设置径向限位措施和选用支座进行了研究,以保证支座约束既能适应曲线梁桥的受力和变形,又能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为曲线梁桥的设计和同类工程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路锁[4](2010)在《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河北省煤田构造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动力学、煤田地质与煤炭资源勘查理论,以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为核心,深入分析区域构造格局及演化对煤田构造的控制作用,以煤田构造特征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河北省煤田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生产矿井调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测试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各赋煤构造带煤田构造特征与成因演化机制,查明不同动力学背景下煤系变形的成因及特征差异,初步建立起河北省控煤构造样式的分类体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研究区煤系赋存的基本规律。以近年来地质与勘查成果为基础,运用区块预测方法对各赋煤构造带的煤炭资源潜力重新进行预测和潜力评价,为煤炭资源勘查提供依据。
王毅[5](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孙路[6](2015)在《基于典型生命线工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地震烈度表》(2 0 0 8)对地震烈度的评定,依靠人的感觉、房屋震害、其他震害现象及水平地震动参数等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命线地震工程研宄的深入,在震后依据现行地震烈度表判定某地区的的烈度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考虑在地震烈度表中引入一些典型的生命线工程指标,用于辅助地震区地震烈度的评定,有一定的社会需求。本文以生命线工程地震烈度评定为研宂的切入点,选择系统中典型结构物或设备进行地震烈度的评定,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我国破坏性地震中典型桥梁震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按照桥梁的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破坏部位、破坏部位的数量、桥梁的破坏等级、是否发生间接震害等分类整理汇总。根据现有桥梁的占有量,选择两类主要的桥梁类型梁式桥和拱桥作为研宄对象,以地震烈度为基本分类依据,寻找梁式桥和拱桥宏观震害与地震烈度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得到各烈度下梁式桥和拱桥出现各种震害的概率;得到各烈度下梁式桥和拱桥在完好、轻微、中等、严重和毁坏等5种破坏等级下出现的概率;得到各破坏等级下桥梁不同部位出现震害的概率;得到在各烈度下桥梁出现破坏部位种类的概率。将统计得到的概率简化,采用“个别、少数、多数、绝大多数”等不定量数词对各种震害或破坏等级进行限定,依据桥梁的破坏等级和破坏部位两种震害方式平价地震烈度,给出基于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该建议指标与现行地震烈度表模式相近,不定量数词范围定义一致,为地震烈度表中引入生命线工程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2.对我国破坏性地震中的变电站内的电力设备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震害分析,总结电力设备的自身结构形状及材料构成的特点,通过比较和综合归纳、统计分析,对变电站中变压器本体移位、变压器套管、断路器、隔离开关、C T、P T和避雷器等设备宏观震害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烈度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各烈度下各类设备震害出现的概率:判断各变电站的破坏等级,并得到各烈度下变电站出现完好、轻微、中等、严重和毁坏等5种破坏等级的概率;得到变电站各破坏等级下各设备出现震害的概率;得到各烈度下变电站内出现破坏设备种类的概率。将统计得到的概率简化,即采用“个别、少数、多数、绝大多数”等不定量数词对电力设备各种震害或变电站的破坏等级进行限定,依据变电站的破坏等级和电力设备震害两种方式评价地震烈度,给出依据电力设备晨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该建议指标与现行地震烈度表模式相近,不定量数词范围定义一致,为地震烈度表中引入生命线工程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3.对我国破坏性地震中的供水管道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震害分析,对国内外供水管道震害进行分析,总结其震害特点和震害规律。由于供水管道在地震中的易损程度较高,在VI度区庭院管道就可能发生破坏,且随地震烈度的增大,管道破坏也相应加重。此外,供水管道的震害受地震动参数、场地条件、管材特征、管材的设计、使用年限和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统计时很难给出精准的关系。本文从供水管道的区域平均破坏率和系统功能状态为切入点,对国内供水管道震害进行分析和统计,总结震害规律。选择单位长度内管道的破坏处数进行统计,得到各烈度下的供水管道破坏等级;总结各烈度下供水管线的震后水压、漏损率和功能失效时间以及系统功能恢复的难易程度,大范围内衡量了管道震害破坏程度。参考日本和前苏联地震烈度表中对管道的描述,结合震后供水管道的破坏等级和功能失效模式给出基于供水管道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建议指标。4.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找出各级地震烈度下,桥梁和电力设备中选定的震害之间的因果联系,确定各破坏同时出现的概率,相较于传统统计方法得到的“和/或”结论更为合理。这是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地震工程学领域的初次使用,为今后该方法在地震工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一些基础。本文研宂给出的建议指标与现行地震烈度表模式相近,不定量数词范围定义一致,可为地震烈度表中引入生命线工程的评定指标提供参考。
张雷[7](2011)在《连续梁桥平转施工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路网密度明显增加,新建桥梁与现有公路、铁路的立体交叉问题日益常见。为了减少上行桥梁施工对下行交通(特别是铁路运行)的影响,采用平转施工的连续梁桥越来越多。连续梁桥平转施工时,转体段一般采用支架现浇的方法进行制作,其合理分段长度及支架拆除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转体过程的安全及稳定监测等问题,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依托山西省交通厅2010年科技计划“大跨度超万吨级连续箱梁桥转体关键技术研究”及长平高速公路微子立交桥平转工程做了如下工作:①针对转体段分段支架施工,分析了不同分段长度对主梁受力性能的影响,计算和比较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预应力张拉效应及主梁应力和位移随分段长度变化的规律。②在现浇梁与底模支架之间不同摩阻系数、不同模板约束的条件下,计算了预应力筋张拉时主梁的应力和位移,分析和讨论了梁体有效应力与上述多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降低底模支架摩阻力的措施。③分析了支架现浇施工过程中支架受力的变化过程,讨论了一次拆架和分节段拆架对桥梁施工监控的影响;研究和比较了依托工程不同拆架方式下主梁受力、主梁位移、支架受力,讨论了各种拆架方式的利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拆架方案,并在依托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④通过对微子立交桥转体过程的监测与分析,提出转体过程的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
王骏[8](2013)在《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沈阳在中国城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殊性。它的发展与政治行政的关系比较密切。近代之前,历经西汉侯城,明朝军事卫城,逐步发展为清朝开国都城,成为清朝在辽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又历经晚清政府、俄日殖民、北洋政府、奉系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民主联合政府以及国民政府行政主体的交替演变,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东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城市;现代的沈阳已经成为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东北亚重要城市等。本课题属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基础研究,属于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大框架体系下的个别城市规划史研究类型,由于近代沈阳政权的频繁更迭,所以其统治形态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本研究将城市规划的发展置于政治行政的范畴内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沈阳近代政治变革及社会的发展,将其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分为6个部分,总结出规划发展的特征,确立其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特殊案例的历史地位,丰富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内容与类型,并为今后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由8个章节组成,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文献查新以及创新点;第二章对近代以前沈阳的城市规划发展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从沈阳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分析近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深层因素,并基于行政主体视野,对沈阳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进行分期以及内容的简要阐述;第四章到第七章为本文的重点内容,分别对晚清政府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1903-1911)、北洋政府奉系时期(1912-1931)、伪满洲国时期(1932-194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沈阳满铁附属地时期(1905-1937),从政治行政与殖民统治分期及特征、城市规划的历程与内容、城市规划的特征以及与同时期重要城市的比较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剖析了沈阳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发展中其行政主体、理论、思想、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性;第八章是对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总结以及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高倩儒[9](2016)在《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文中指出1898年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中东铁路和南满支线,铁路经过沈阳,并在沈阳开辟铁路用地;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侵占南满铁路及其铁路用地,开辟和建设沈阳南满铁路附属地。铁路的修筑产生了沈阳除老城区以外的第一个城市板块,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催生了东北城市近代商业、工矿业、运输业等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理念的变化。随着中日铁路竞争的开始,掌握铁路就掌握了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军事部署的主动权,多条铁路相继铺设形成铁路网,开启了沈阳城市近代化进程,推动了沈阳向铁路枢纽城市的转变,也改变了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类,以铁路建设角度出发,分析铁路建设对沈阳近代城市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分类。从而论述铁路的修建对沈阳近代城市发展过程、城市功能空间演化、城市道路系统、微观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中国近代铁路及其对城市影响的了解,认知东北主要是辽宁地区铁路网的形成以及以铁路为联系纽带,各个城市彼此间联系密切,职能分工明确,形成辽宁工业城市群。第二,分析铁路的建设促成了沈阳近代城市的板块式空间特点,形成了从单中心到多元中心的城市变迁,以及加快了城市工业化和近代化,进而铁路的建设对沈阳近代城市发展过程的深远影响。第三,论述铁路对城市整体功能布局的影响主要在于铁路的出现打破了沈阳城市原来的功能分布情况;火车站对城市商业有聚集作用,铁路线对城市工业功能有引导作用。第四,论述沈阳城市铁路的诞生,对城市路网组织演变的影响,和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第五,论述铁路为近代城市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技术,通过对铁路城区板块的规划和建设,进而为近代沈阳整个城市的近代化过程提供间接的作用。
王世付[10](2008)在《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地道桥在公路、铁路等立体交通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因地道桥构筑于地下或其他线路下,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处理更为容易。但是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周围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地道桥埋设深度较浅时,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大,容易引起较大的地表沉降。本文以首都国际机场地道桥顶进施工为背景。首先针对地道桥顶进长度大、覆土厚度薄、地层软弱、地面沉降控制要求严等不利因素,详细介绍了地道桥顶进的施工技术。接着阐述了地表沉降监测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对现场实测沉降曲线的分析,归纳总结地道桥顶进中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理论上分析了地表沉降的原因。然后阐述地道桥顶进施工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在ANSYS程序上的实现方法。最后对顶进施工引起的沉降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影响引起地表沉降的因素,同时还与实测沉降值相比较,探讨控制沉降的施工技术措施。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论文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用数值方法模拟和研究地道桥顶进的施工过程,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其分析方法和结果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地道桥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2)大型顶进箱涵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顶进箱涵施工方法 |
2.1 顶进法概论 |
2.2 顶入法 |
2.3 牵引法 |
2.4 对拉法和顶拉法 |
2.5 对顶法和中继间法 |
2.6 多箱分次顶入法 |
第三章 顶进箱涵有限元分析理论 |
3.1 引言 |
3.2 钢筋混凝土模型 |
3.3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3.4 混凝土Solid65 单元 |
3.5 弹性地基的处理 |
第四章 顶进箱函力学行为模拟 |
4.1 正交箱涵平面模型与空间模型比较 |
4.2 斜交箱涵力学特性 |
4.3 不同地基条件箱涵顶进施工力学特性 |
第五章 顶进桥施工设计与工程实践 |
5.1 滑板设计与施工 |
5.2 顶力计算及后背设计 |
5.3 后背设计 |
5.4 线路加固 |
5.5 威海市天东立交桥的实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曲线梁桥常见病害分析与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曲线桥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曲线梁桥的形式和受力特点 |
1.3.1 曲线梁桥的形式 |
1.3.2 曲线梁桥的受力特点 |
1.4 曲线梁桥的支撑方式 |
1.5 曲线梁桥的病害形式 |
1.5.1 梁内侧支座脱空 |
1.5.2 梁体向外侧移和翻转 |
1.5.3 固结墩墩身开裂 |
1.5.4 施工不当 |
1.5.5 地震震害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曲线梁桥计算方法 |
2.1 曲线梁桥的纯扭转理论 |
2.2 曲线梁桥的翘曲扭转理论 |
2.3 有限元法 |
2.4 梁格法 |
2.4.1 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
2.4.2 梁格网格划分与截面常数计算 |
2.4.3 梁格输出结果处理 |
2.5 MIDAS 程序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曲线梁桥与直线梁桥结构受力特点比较 |
3.1 工程概况 |
3.2 结构描述与模型建立 |
3.2.1 结构描述 |
3.2.2 计算模型建立 |
3.3 曲线梁桥受力比较分析 |
3.4 曲线梁桥挠度与支座竖向反力比较分析 |
3.4.1 曲线梁桥挠度比较分析 |
3.4.2 曲线梁桥支座竖向反力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曲线梁桥设计优化 |
4.1 预设支座偏心增强曲线梁桥的抗扭能力 |
4.1.1 支座预偏心改善扭矩分布的原理 |
4.1.2 支座预偏心的设置方法 |
4.1.3 支座偏心对内力和支座竖向反力的影响 |
4.1.4 支座偏心对挠度的影响 |
4.2 合理设置径向限位措施和选用支座 |
4.2.1 支座的合理选用及布置 |
4.2.2 径向限位措施的设置 |
4.3 增强曲线梁桥抗扭能力的措施 |
4.3.1 减小扭转跨径增强曲线梁桥的抗扭能力 |
4.3.2 拉大端支座间距增强曲线梁桥的抗扭能力 |
4.3.3 曲线梁桥的支承布置 |
4.3.4 提高曲线梁桥箱梁的抗扭刚度 |
4.4 构造措施 |
4.4.1 设置防崩钢筋 |
4.4.2 随施工温度的不同进行支座的偏心调整 |
4.4.3 预应力张拉 |
4.4.4 墩柱截面形式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田地质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
1.2.2 河北省煤田地质研究和煤炭资源勘查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河北省煤田构造特征与构造分区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内蒙古-燕山造山带 |
2.1.2 太行山构造带 |
2.2 深部构造特征 |
2.2.1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2 地壳岩石圈结构与多层次滑脱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
2.4 河北省赋煤构造单元分区 |
2.4.1 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Ⅰ) |
2.4.2 河北平原赋煤构造带(Ⅱ) |
2.4.3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Ⅲ) |
2.4.4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Ⅳ) |
2.4.5 冀北隆起赋煤构造带(Ⅴ) |
2.5 本章小结 |
3 太行山东麓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赋煤规律 |
3.1 区域地质背景 |
3.2 基底及深部构造特征 |
3.3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特征 |
3.3.1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规律 |
3.3.2 地质构造发育的统计分析 |
3.4 构造成因与演化 |
3.4.1 显微构造分析和岩组分析 |
3.4.2 沉降史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
3.4.3 煤田构造形成与演化 |
3.5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模式 |
3.6 邯郸-峰峰矿区深部构造特征与找煤方向 |
3.6.1 深部构造特征 |
3.6.2 深部找煤方向 |
3.7 本章小结 |
4 河北平原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
4.1 区域地质概况 |
4.2 平原区构造格局与构造特征 |
4.2.1 平原区主要断裂 |
4.2.2 平原区构造单元 |
4.2.3 平原区构造特征 |
4.2.4 平原区构造组合及变形特征 |
4.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C-P煤系变形的控制作用 |
4.3.1 石炭-二叠系中生代构造变形 |
4.3.2 石炭-二叠系新生代构造形成机制和动力学背景 |
4.3.3 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概述 |
4.4 煤系赋存有利区段(大城预测区)构造控制及勘查前景 |
4.4.1 平原区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
4.4.2 平原区煤层赋存状况 |
4.4.3 大城预测区煤炭资源勘查前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
5.1 区域地质背景 |
5.2 燕山南麓赋煤构造带构造分区 |
5.2.1 蓟玉开平赋煤构造亚带 |
5.2.2 蔚县赋煤构造亚带 |
5.3 蓟玉开平赋煤构造亚带构造特征 |
5.3.1 区域地质背景 |
5.3.2 东欢坨矿区构造及赋煤特征 |
5.4 蔚县赋煤构造亚带构造特征 |
5.4.1 区域构造特征及总体规律 |
5.4.2 聚煤期划分及古气候条件 |
5.4.3 中生代地层沉积与构造演化 |
5.4.4 蔚县煤田构造及赋煤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 |
6.1 区域地质概况 |
6.2 华北北缘赋煤构造带构造分区 |
6.2.1 承德兴平赋煤构造亚带 |
6.2.2 宣下赋煤构造亚带 |
6.3 承德兴平赋煤构造亚带特征 |
6.3.1 含煤地层特征 |
6.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6.3.3 聚煤作用分析 |
6.4 宣下赋煤构造亚带特征 |
6.4.1 地层发育 |
6.4.2 构造特征 |
6.4.3 煤层与煤质 |
6.4.4 古构造应力场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冀北隆起赋煤构造带煤系变形特征及赋煤规律 |
7.1 主要煤田煤田地质特征 |
7.1.1 康保煤田 |
7.1.2 沽源煤田 |
7.2 康保煤田构造特征与聚煤规律 |
7.2.1 含煤地层概况 |
7.2.2 主要构造特征 |
7.2.3 控煤构造及构造演化 |
7.2.4 聚煤规律与找煤方向 |
7.3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煤田构造演化与控煤构造样式 |
8.1 河北省各聚煤期岩相及沉积古地理特征 |
8.1.1 中-晚石炭世含煤建造 |
8.1.2 早二叠世含煤建造 |
8.1.3 早侏罗世含煤建造 |
8.1.4 早白垩世含煤建造 |
8.1.5 古近纪含煤建造 |
8.2 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
8.2.1 石炭-二叠纪原型盆地形成构造背景 |
8.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演化地球动力学背景 |
8.3 构造样式与控煤构造样式 |
8.3.1 挤压控煤构造样式 |
8.3.2 伸展控煤构造样式 |
8.3.3 走滑控煤构造样式 |
8.3.4 反转控煤构造样式 |
8.3.5 滑动控煤构造样式 |
8.4 本章小结 |
9 河北省煤炭资源特点分析与潜力评价 |
9.1 河北省煤炭资源特征 |
9.1.1 煤田类型及分布概况 |
9.1.2 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
9.1.3 煤炭资源探明程度 |
9.1.4 煤炭资源质量结构 |
9.2 河北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
9.2.1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9.2.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9.3 河北省煤炭资源预测与潜力评价 |
9.3.1 煤炭资源预测 |
9.3.2 河北省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区范围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南京概况 |
1.5.1 自然环境 |
1.5.2 建置沿革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 |
2.1.2 空间营造 |
2.1.3 城市形态 |
2.1.4 城市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
2.3.1 政治政策结构 |
2.3.2 经济技术结构 |
2.3.3 社会文化结构 |
2.3.4 建设环境结构 |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3.1.1 先秦勾吴 |
3.1.2 六朝时期 |
3.1.3 南唐时期 |
3.1.4 明清时期 |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3.2.1 先秦原始聚落 |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
3.2.3 六朝时期 |
3.2.4 南唐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3.3.1 选址思想 |
3.3.2 规划模式 |
3.3.3 演化轨迹 |
3.3.4 动力机制 |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3.4.1 架 |
3.4.2 核 |
3.4.3 轴 |
3.4.4 群 |
3.4.5 界面 |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4.1.1 晚清时期 |
4.1.2 民国时期 |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4.2.1 晚清时期 |
4.2.2 民国时期 |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4.3.1 规划模式 |
4.3.2 演化轨迹 |
4.3.3 动力机制 |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4.4.1 架 |
4.4.2 核 |
4.4.3 轴 |
4.4.4 群 |
4.4.5 界面 |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5.1.1 政治概述 |
5.1.2 经济概述 |
5.1.3 社会概述 |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5.3.1 规划模式 |
5.3.2 演化轨迹 |
5.3.3 动力机制 |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5.4.1 架 |
5.4.2 核 |
5.4.3 轴 |
5.4.4 群 |
5.4.5 界面 |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
6.1.1 政治概述 |
6.1.2 经济概述 |
6.1.3 社会概述 |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
6.3.1 规划模式 |
6.3.2 演化轨迹 |
6.3.3 动力机制 |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
6.4.1 架 |
6.4.2 核 |
6.4.3 轴 |
6.4.4 群 |
6.4.5 界面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回顾 |
7.2 展望 |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3 发展设想 |
7.2.4 城市风貌保护 |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
7.2.6 环境整治 |
7.2.7 综合防灾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典型生命线工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生命线工程中的典型震害 |
1.3 地震烈度表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1 地震烈度 |
1.3.2 国外著名地震烈度表 |
1.3.3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发展和现状 |
1.4 生命线工程的研究发展及在烈度表中的应用 |
1.4.1 生命线工程的研究发展与现状 |
1.4.2 生命线工程指标在烈度表中的应用 |
1.5 研究方案设计 |
第二章 基于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
2.1 国外地震中的桥梁震害 |
2.2 国内地震中的桥梁震害 |
2.2.1 海城地震 |
2.2.2 唐山地震 |
2.2.3 汶川地震 |
2.2.4 其他破坏性地震中典型桥梁震害 |
2.3 桥梁震害分类 |
2.4 桥梁震害的统计分析 |
2.4.1 梁式桥震害统计 |
2.4.2 梁式桥震害结果分析 |
2.4.3 拱桥震害统计 |
2.4.4 拱桥震害结果分析 |
2.5 基于桥梁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初步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气设备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
3.1 国外电力系统的典型震害 |
3.2 国内电力系统的典型震害 |
3.2.1 海城地震 |
3.2.2 唐山地震 |
3.2.3 汶川地震 |
3.2.4 其他破坏性地震中典型电力系统震害 |
3.3 电力设施地震灾害特点 |
3.4 电气设备震害统计分析 |
3.4.1 电气设备破坏统计 |
3.4.2 电气设备破坏结果分析 |
3.5 电气设备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初步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水管道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
4.1 国外供水管道震害调查研究 |
4.1.1 美国旧金山地震 |
4.1.2 日本关东地震 |
4.1.3 美国圣费尔南多地震 |
4.1.4 1906年-1983年美国地震中地下管道破坏统计 |
4.1.5 日本阪神地震 |
4.2 国内供水管道震害调查研究 |
4.2.1 海城地震 |
4.2.2 唐山地震 |
4.2.3 汶川地震 |
4.2.4 其他破坏性地震中典型供水系统震害 |
4.3 供水管道的破坏形式 |
4.4 影响供水管道破坏的因素 |
4.4.1 地震动参数 |
4.4.2 场地条件 |
4.4.3 管材特征 |
4.4.4 管材的设计、使用年限和施工质量控制 |
4.5 供水管道震害统计与分析 |
4.5.1 平均破坏率 |
4.5.2 供水系统的功能状态 |
4.6 供水管道评定地震烈度的初步指标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生命线工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
5.1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简介 |
5.2 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5.3 事实表的构建 |
5.3.1 桥梁结构 |
5.3.2 电气设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7)连续梁桥平转施工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续梁桥概述 |
1.2 国内外转体施工发展概况 |
1.2.1 国外转体施工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转体施工的发展历程 |
1.3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的发展前景 |
1.4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连续梁桥平转施工的关键工艺 |
2.1 转动体系施工 |
2.1.1 转动支撑的形式 |
2.1.2 磨心(中心球铰)支撑结构体系施工 |
2.2 转体主墩施工 |
2.3 墩梁临时固结措施 |
2.4 现浇箱梁施工 |
2.4.1 转体段支架现浇的特点及优点 |
2.4.2 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
2.4.3 现浇箱梁混凝土的浇筑 |
2.4.4 预应力施工 |
2.4.5 支架的拆除 |
2.5 依托工程介绍 |
2.5.1 总体布置 |
2.5.2 主要技术标准 |
2.5.3 主梁构造 |
2.5.4 转动体构造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转体段不同分段长度对主梁受力的影响研究 |
3.1 一般平转施工连续梁转体段分段长度的确定 |
3.1.1 一般连续梁桥分段长度的确定 |
3.1.2 国内平转施工梁桥转体段分段长度的典型实例 |
3.1.3 依托工程转体段分段长度变化情况介绍 |
3.2 不同分段长度对转体悬臂段影响分析 |
3.2.1 连续梁转体悬臂段应力计算的意义 |
3.2.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3.2.3 不同分段长度对转体段应力的影响 |
3.2.4 不同分段长度对转体段位移的影响 |
3.2.5 不同分段长度对桥梁施工监控的影响 |
3.3 不同分段长度下砼收缩徐变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分析 |
3.3.1 砼收缩徐变的机理性质及影响因素 |
3.3.2 不同分段长度下收缩徐变效应对主梁的影响 |
3.4 不同分段长度对预应力张拉效应的影响 |
3.4.1 预应力损失计算及有效预应力 |
3.4.2 Midas Civil 2010 预应力损失计算原理 |
3.4.3 不同分段情况下预应力损失的计算结论 |
3.5 现浇梁与底模支架摩阻力对梁体有效应力的影响研究 |
3.5.1 现浇梁与底模支架摩阻力的假定 |
3.5.2 现浇梁与底模支架摩阻力对主梁的应力影响分析 |
3.5.3 不同摩阻效应对主梁的变形影响分析 |
3.5.4 不同摩阻效应对预应力张拉的影响分析 |
3.5.5 降低现浇梁与底模支架摩阻效应的措施 |
3.6 转体 T 构段长节段浇筑时其他效应分析 |
3.6.1 长节段浇筑时未预压支架异常沉降效应引起的裂缝分析 |
3.6.2 长节段浇筑与支架拆除的关系分析 |
3.6.3 长节段施工顶底板龄期不同对主梁受力影响分析 |
3.7 转体段一次性现浇施工的可行性综合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转体段支架拆除方式及其影响分析 |
4.1 依托工程支架拆除出现的特殊问题 |
4.2 支架现浇施工中主梁和支架受力的变化过程分析 |
4.3 支架拆除方式对主梁应力影响分析 |
4.3.1 支架拆除方式对转体段应力的影响 |
4.3.2 支架拆除方式对主梁应力监控措施的影响分析 |
4.4 支架拆除方式对主梁位移影响分析 |
4.4.1 支架拆除方式对转体悬臂段累计位移影响分析 |
4.4.2 支架拆除方式对线形控制的影响 |
4.5 不同支架拆除方式下支架受力分析 |
4.5.1 一般碗扣式支架受力分析过程 |
4.5.2 分节段落架与一次同时落架的支架受力比较与分析 |
4.5.3 一次不同时拆架时不同落架顺序下支架受力分析 |
4.5.4 几种拆架方式下支架受力总结 |
4.6 不同支架拆除方式的技术经济总比较 |
4.7 转体段分段支架施工中支架拆除要点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体过程的监测与分析 |
5.1 转体过程施工要点 |
5.1.1 转体施工的基本原理 |
5.1.2 转体结构的牵引力计算及设备配置 |
5.1.3 转体速度和转体时间计算 |
5.1.4 转体过程参数表 |
5.1.5 转体前施工准备 |
5.1.6 试转 |
5.1.7 正式转体 |
5.2 主梁脱架过程悬臂端位移变化监测 |
5.2.1 监测目的 |
5.2.2 测试方法 |
5.2.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5.3 转体T 构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及现场配重设计 |
5.3.1 不平衡力矩测试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
5.3.2 三种测试方法比较及应用局限性说明 |
5.3.3 本桥转体不平衡力矩测试分析结果及配重方案 |
5.4 转体过程中梁体临时固结应力监测 |
5.4.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5.4.2 测试结果 |
5.5 转动速度监控测量 |
5.5.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5.5.2 测试结果 |
5.6 转体加速度和竖向振幅监测 |
5.6.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5.6.2 测试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文献查新与研究现状 |
1.5.1 文献查新 |
1.5.1.1 中国期刊网 |
1.5.1.2 读秀学术搜索 |
1.5.1.3 台湾广域数位图书馆 |
1.5.1.4 辽宁省图书馆与大连市图书馆 |
1.5.1.5 EI工程索引数据库 |
1.5.1.6 ProQuest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
1.5.2 研究现状 |
1.5.2.1 国外城市规划史研究 |
1.5.2.2 国内城市规划史研究 |
1.5.2.3 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以前沈阳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
2.1 明代以前沈阳的行政主体变化与城市规划 |
2.1.1 行政主体更迭 |
2.1.2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
2.1.2.1 新石器时期聚居村落的产生 |
2.1.2.2 燕汉侯城的形成与建设 |
2.1.2.3 辽金沈州的缘起与发展 |
2.1.2.4 元代沈阳路治的设立 |
2.2 明代辽东地区的辖治体制与沈阳中卫城的建立 |
2.2.1 辽东地区辖治体制的形成与影响 |
2.2.2 沈阳中卫城的设立与规划 |
2.3 清代满洲共同体的建立与盛京城的规划 |
2.3.1 女真社会的变迁与满洲的建立 |
2.3.2 满洲的政治行政体制及其特征 |
2.3.2.1 八旗制度的确立及影响 |
2.3.2.2 三院八衙门行政机构的形成及特征 |
2.3.3 盛京城规划与发展的历程及内容 |
2.3.3.1 清入关前都城的规划 |
2.3.3.2 晚清之前陪都的规划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沈阳近代行政主体的演变与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
3.1 沈阳近代行政主体的演变 |
3.2 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3.2.1 历史分期及依据 |
3.2.2 主要内容 |
3.3 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 |
3.3.1 政治行政 |
3.3.2 移民垦殖 |
3.3.3 交通发展 |
3.3.4 多元文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政府的沈阳城市规划(1903-1911) |
4.1 晚清沈阳地区的政治统治与城市规划行政 |
4.1.1 盛京将军时期 |
4.1.2 奉天行省公署时期 |
4.2 晚清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历程与内容 |
4.2.1 商埠地的开辟 |
4.2.2 商埠地的初期规划建设 |
4.3 晚清时期沈阳城市规划特征分析 |
4.3.1 拥有主权的自开商埠 |
4.3.2 城市多元的空间特色 |
4.4 小结 |
第五章 北洋政府奉系统治的沈阳城市规划(1912-1931) |
5.1 北洋政府奉系的政治统治与城市规划行政 |
5.1.1 奉系的崛起与城市的发展 |
5.1.2 城市规划的行政机构与组织 |
5.1.2.1 沈阳近代城市政府的组建 |
5.1.2.2 新行政体制的运行 |
5.2 奉系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历程与内容 |
5.2.1 传统城区的更新与管理 |
5.2.2 商埠局的设立与商埠地的规划 |
5.2.3 新型工业园区的创建与规划 |
5.2.3.1 东三省兵工厂与大东工业区 |
5.2.3.2 奉天市政公所与西北工业区 |
5.2.3.3 奉天铁路公司与奉海工业区 |
5.3 与奉系时期的东北重要城市的比较 |
5.3.1 哈尔滨行政体制与城市规划 |
5.3.2 吉林市行政体制与城市规划 |
5.4 奉系时期沈阳城市规划特征分析 |
5.4.1 王永江对沈阳城市规划的影响 |
5.4.2 民族主义在城市规划的表现 |
5.4.3 市政公所主导下的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5.4.4 马路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 |
5.4.5 与北洋政府时期近代天津的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伪满洲国的沈阳城市规划(1932-1945) |
6.1 何谓伪满洲国 |
6.1.1 伪满洲国的由来 |
6.1.2 伪满洲国的成立及性质 |
6.2 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与城市规划行政 |
6.2.1 殖民统治的分期 |
6.2.2 伪满洲国政府机构的变迁 |
6.2.3 城市规划的行政机构与组织 |
6.3 伪满洲国的沈阳城市规划历程与内容 |
6.3.1 伪满洲国主要城市的规划概况 |
6.3.2 沈阳的规划历程与内容 |
6.3.2.1 奉天城市规划委员会与奉天都邑计划 |
6.3.2.2 铁西工业区规划 |
6.4 与伪满洲国时期的东北重要城市的比较 |
6.4.1 国都“新京”的行政体制与城市规划 |
6.4.2 牡丹江行政体制与城市规划 |
6.5 伪满洲国沈阳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
6.5.1 日本关东军与沈阳的城市规划 |
6.5.2 欧美与日本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
6.5.3 邻里单位的居住社区规划 |
6.6 小结 |
第七章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沈阳满铁附属地城市规划(1905-1937) |
7.1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
7.1.1 设立及特征 |
7.1.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与扩张 |
7.1.3 满铁株式会社的改组 |
7.2 满铁附属地的殖民统治及其分期 |
7.2.1 军事占领的军政署时期 |
7.2.2 军政统治的居留民会时期 |
7.2.3 满铁的地方部时期 |
7.2.4 关东军与满铁经济调查会时期 |
7.3 沈阳附属地的城市规划历程与内容 |
7.3.1 满铁附属地的规划概况 |
7.3.2 沈阳附属地的规划过程及其内容 |
7.3.3 沈阳附属地的建设过程 |
7.4 与满铁株式会社时期的东北重要城市的比较 |
7.4.1 鞍山附属地 |
7.4.2 安东附属地 |
7.5 沈阳满铁附属地的城市规划特征分析 |
7.5.1 满铁株式会社主导下的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思想 |
7.5.2 后藤新平对附属地规划的影响 |
7.5.3 殖民管理机构在城市空间的表现 |
7.5.4 拼贴状的城市肌理 |
7.5.5 传统到现代的城市景观 |
7.5.6 与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比较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文献目录 |
附录1:论文插图来源 |
附录2: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9)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时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时段 |
1.4 研究背景 |
1.4.1 中国近代铁路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
1.4.2 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以及对辽宁城市群形成的影响 |
1.4.3 沈阳近代的铁路建设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
1.5.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发展过程的影响 |
2.1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板块形成的影响 |
2.1.1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铁路用地的兴起 |
2.1.2 京奉铁路和辽宁总站的建设与商埠地的发展 |
2.1.3 京奉铁路的延伸与西北工业区的发展 |
2.1.4 奉海铁路的修建与大东工业区的发展 |
2.1.5 京奉铁路和中东铁路包围下的铁西工业区 |
2.1.6 铁路专用线的铺设与工业区内的繁荣 |
2.2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从单中心到多元城市变迁的影响 |
2.2.1 从单中心到双核心城市 |
2.2.2 从双核心城市到多元城市 |
2.2.3 铁路建设过程叠加后的城市 |
2.3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工业化的影响 |
2.3.1 铁路运输业 |
2.3.2 铁路对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 |
2.3.3 城市工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的影响 |
3.1 沈阳近代城市整体功能空间建设 |
3.1.1 铁路出现前沈阳的整体功能分布 |
3.1.2 铁路对整体功能空间建设影响 |
3.2 沈阳近代城市板块内功能空间分布 |
3.2.1 铁路附属地 |
3.2.2 西北工业区 |
3.2.3 铁西工业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 |
4.1 铁路影响下的沈阳城市路网组织 |
4.1.1 铁路兴建之前沈阳城市的路网组织 |
4.1.2 铁路附属地的路网组织 |
4.1.3 其他城区的城市路网组织 |
4.1.4 城市路网组织的演变特点 |
4.2 铁路对各组团间交通联系的影响 |
4.2.1 各组团间路网成网性差 |
4.2.2 铁路桥梁的建设 |
4.3 铁路影响的主要街道建设 |
4.3.1 满铁附属地——铁路大街 |
4.3.2 奉海市场组团——东北大马路 |
4.4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5.1 铁路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形态 |
5.1.1 街廓尺度 |
5.1.2 城市节点 |
5.1.3 城市景观 |
5.1.4 建筑布局与密度 |
5.2 铁路建设受到的制约 |
5.2.1 铁路的建设受城市规划的影响 |
5.2.2 铁路的建设受城市功能布局的引导 |
5.2.3 铁路的建设受路网的限制 |
5.2.4 铁路的建设受构筑物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对当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延伸影响与对策 |
6.1 近代铁路的建设为当代铁路枢纽打下基础 |
6.1.1 近代铁路线为当代铁路枢纽打下基础 |
6.1.2 近代火车站为当代铁路枢纽打下基础 |
6.2 铁西工业区转移使得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转变 |
6.2.1 铁西作为工业区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制约 |
6.2.2 铁西区城市空间的变迁使得铁路给城市带来新的影响 |
6.3 铁路运输量加大使得当代城市空间格局转变 |
6.3.1 对当代满铁附属地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2 沈阳北站建立对惠工广场工业组团原有空间格局的影响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工程项目 |
致谢 |
(10)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道桥顶进施工发展概况 |
1.2.2 地道桥的特点 |
1.2.3 地道桥顶进施工方法 |
1.2.4 地道桥顶进施工要注意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简介 |
2.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
2.2 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 |
2.2.1 超前支护管棚施工工艺 |
2.2.2 小导洞施工工艺 |
2.2.3 顶进方法选择及箱涵预制 |
2.2.4 顶进设备的选用及布置 |
2.2.5 滑板、后背梁及导向墩施工 |
2.2.6 喷石蜡及防水层 |
2.2.7 钢刃脚的安装 |
2.2.8 顶进施工方法 |
2.3 小结 |
第3章 地表沉降监测及分析 |
3.1 现场地表监控量测 |
3.1.1 地表监控量测的目的 |
3.1.2 监测手段和方法 |
3.1.3 实测沉降分析 |
3.2 地表沉降形式及机理 |
3.2.1 纵向地表沉降 |
3.2.2 横向地表沉降 |
3.3 地表沉降的原因 |
3.3.1 地层损失 |
3.3.2 受扰动土体的重新固结 |
3.4 小结 |
第4章 顶进施工方法的ANSYS模拟 |
4.1 ANSYS软件简介 |
4.1.1 概述 |
4.1.2 ANSYS使用简介 |
4.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
4.3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4.3.1 弹塑性增量的本构关系 |
4.3.2 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有限元理论 |
4.3.3 弹塑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4.4 ANSYS模拟顶进施工的方法 |
4.4.1 初始地应力模拟 |
4.4.2 开挖与顶进过程的模拟 |
4.4.3 连续施工的模拟 |
4.4.4 地应力逐步释放的实现 |
4.5 小结 |
第5章 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引起的沉降分析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3 控制地表沉降对策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个人简历 |
四、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子立交桥(斜交)设计总结[J]. 北京市市政设计院.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07)
- [2]大型顶进箱涵施工技术研究[D]. 毕见山.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3]曲线梁桥常见病害分析与设计优化[D]. 张平. 长安大学, 2013(06)
- [4]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张路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 [5]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6]基于典型生命线工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D]. 孙路.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5(01)
- [7]连续梁桥平转施工关键问题研究[D]. 张雷.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8]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 王骏.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
- [9]铁路对沈阳近代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D]. 高倩儒.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3)
- [10]浅埋地道桥顶进施工技术及地面沉降分析[D]. 王世付.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