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的影响观察

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的影响观察

一、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代子森,王亚贤,张其华,聂木海,陆新[1](1983)在《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HBsAg慢性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其中少数可导致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形成。迄今尚无使HBsAg转阴的有效药物,1981年Bassendine氏曾报道阿糖腺苷可抑制HBV的复制。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多次循环应用可使部份病人DNA多聚酶活力消失,并可消除血液的传染性。但上述药物尚处于试验阶段,药源亦有困难。为筛选其它有效转阴药物,我室于1982年7—9月应用小牛胸腺因子对31例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刘亚梅[2](2007)在《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设想乙肝慢性化机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低反应性、NK活性降低、Th1类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等免疫功能不全、体内高滴度病毒含量及对感染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根除HBV的药物,尚未明确HBV免疫耐受发生在哪一个应答环节或关键步骤上。中药复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出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有效地促进HBV的清除。从CHB病毒水平与机体免疫状念二者的相关性入手,运用中药复方(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进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2研究目的本课题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前后病毒DNA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中西医结合疗效研究,为防治CHB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以体外细胞模型来探讨中药抑制HBV复制的机理和意义。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HBV的疗效及作用机制。3研究方法3.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51例肝郁脾虚兼脾肾阳虚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分成A、B、C三组。A为疏肝健脾补肾方组;B为疏肝健脾补肾方+ADV组;C为ADV对照组,每组各17例。A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6个月为1用药疗程;B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C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ADV。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检测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病毒学指标。观察CHB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自动生化仪上用常规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ALT、AST、STB、A/G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乙肝两对半ELA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e;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自然杀伤细胞;放免法检测血清IL-2。3.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用2.2.1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将疏肝健脾补肾方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7个浓度上药,同时设无药物细胞组进行对照。上药8天后收集上清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并计算药物对抗原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3.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前把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和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以确定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补肾方安全剂量范围。动物禁食16h后一次性灌胃给予受试药物,观察5d,逐日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情况,死亡动物应及时尸解,记录病变情况,肉眼观察其病变组织。给药后同时观察动物死亡数、耸毛、蜷卧、耳廓苍白或充血、突眼、步履蹒跚、大小便、瘫痪、昏迷、抽搐、步态、呼吸困难等情况。最后断头处死所有动物。3.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实验动物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为6-8周龄非HBV转基因雄性BALB/C小鼠10只,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50只,HbsAg均为阳性,随机分为以下5组:模型组(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疏肝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按1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按2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按4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ADV组(按50mg/kg体重/天灌胃ADV),每组10只。每天按时喂药,连续21d。采血前禁食12h,最后1次采血后处死动物。分别于给药前1天(T0)、给药第10天(T10)、给药第21天(T21)、停药后3天(P3)取血,离心取血清,-80℃冻存,用ELASA法检测血清HBsA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HBV DNA。取脾,按常规制备脾单细胞悬液,上流式细胞仪用荧光标记抗体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亚群,用放免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L-2、ELISA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FNγ。取病变明显处的肝脏作病理学切片及HbcAg免疫组化。4研究结果4.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B组在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抑郁烦闷、身倦乏力、少腹腰膝冷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其它二组。临床疗效方面,三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三组在ALT、AST、TSB、A/G等肝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均好,其中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ALT复常率高于单一中药、西药组。三组HBV DNA转阴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以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转阴率最高。A组、B组、C组治疗前后HBV DNA含量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尤以B组为甚。上述结果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一中药和单一西药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更好。三种治法均可增加CD3+、CD4+百分比,减少CD8+细胞百分比,尤以A组、B组增加CD3+细胞、A组增加CD4+细胞、B组减少CD8+细胞的效果更为显着。而ADV单用时增加CD3+、CD4+和减少CD8+的作用则较弱。B组可同时非常显着性提高NK细胞活性和IL-2分泌;C组仅对NK细胞有正向激活作用,对IL-2则无显着影响;相反,A组对NK细胞活性影响不显着,对IL-2水平则有显着提升作用。B组治疗前后CD3+百分比的增加、NK细胞的增加、CD8+百分比的减少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A组治疗前后CD4+百分比的增加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B组、C组患者各1例偶见药物不良反应。4.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0.28m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半数抑制浓度为25.96 mg/ml、36.46 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7、0.83。说明疏肝健脾补肾方能低效抑制细胞表达HBsAg,且有毒性作用,而无抑制HBeAg抗原的作用。4.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显示出一定的不良反应。从第2天开始均表现出纳差、饮水量少、乏力、行动迟缓、蜷卧、大便溏泄等情况。在第4天死亡1只,在第5天死亡2只。经解剖发现肝脏呈暗红色,胃肠肿胀并扭曲。可能由于药物的浓度太大,引起小鼠肝脏水肿、出血、坏死所致。而疏肝健脾补肾方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给药后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未见动物死亡。因此,本课题实验所用剂量均在80g/kg/d以下范围进行。4.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及ADV组HBV Tg鼠血清HBsAg转阴率分别在给药后第10天、第21天、停药后第3天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ADV具有较好的减少HBV Tg鼠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但停药后3天有反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中剂量组均具有降低HBV Tg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尤其以大剂量效果明显,虽然没有减少到ADV组的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停药后无明显反跳,说明中药作用持久、平稳。模型组Tg鼠肝脏病理改变类似临床轻度肝炎表现,随着中药疏肝健脾补肾方浓度的增大,炎症得以缓解,大剂量组的肝板排列整齐,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而ADV治疗小鼠肝组织汇管内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和ADV均能减少肝组织中HbcAg表达,尤其以大剂量明显。疏肝健脾补肾中药能够上调HBV转基因小鼠CD3+、CD4+、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值水平,具有正向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尤其以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着。ADV也具有提高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的功能(如CD3+百分比),但作用相对中药较弱。运用大、中、小剂量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均能提高HBV转基因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运用大剂量和中剂量的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后IL-2、IFN-γ水平已高于正常对照组。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CD3+、IFN-γ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CD4+、CD8+、CD4+/CD8+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5结论1、疏肝健脾补肾方是较好的免疫调节剂,能明显地增强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低下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2、疏肝健脾补肾方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抑制HBV复制,这符合中医的“扶正”以“祛邪”理论。3、ADV具有较好的减少体内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而疏肝健脾补肾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强于ADV。中西医结合用药能明显改善CHB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整体功能。

陈诗慧[3](2006)在《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了解加味四逆散抗HBV和DHBV 3TC耐药株的作用,以及对免疫性肝损伤的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以期探索加味四逆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抑制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2.实验内容 2.1 四逆散加减方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 2.2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的实验研究 2.3 DHBV 3TC耐药株的检测 2.4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2.5 加味四逆散体外抗HBV的实验研究 2.6 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2.7 加味四逆散对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2.8 加味四逆散对BCG+LPS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3.实验方法 3.1 将先天感染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原方组,加味组,去枳组。各组中药醇提物均以20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共10d。对照组未做处理。分别于T0、T5、T10、P3各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斑点杂交法测定血清中DHBV的载量变化。 3.2 将先天感染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醇提物分别以20g·kg-1·d-1、10·kg-1·d-1、5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共10d。对照组未做处理。分别于T0、T5、T10、P3各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用斑点杂交法测定血清中DHBV的载量变化。 3.3 3份DHBV阳性血清分别取自2只先天携带DHBV的广东麻鸭和3TC耐药的广州麻鸭。提取DHBV DNA。使用一对扩增DHBV DNA全基因序列的引物,用PCR法扩增全基因序列,取PCR产物10μl进行0.8%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线检测仪下观测结果。 3.4 1日龄广州麻鸭,足静脉注射DHBV DNA 3TC耐药株血清,斑点杂交筛选出后天感染DHBV者作为实验动物。动物感染毒种13天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5-6只。分别为病毒对照组,3TC组,ADV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加味四逆散醇提物分别以20g·kg-1·d-1、10·kg-1.d-1、5g·kg-1·d-1灌胃;3TC按200mg·kg-1·d-1灌胃,

谢东翰[4](2005)在《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发病基础,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就约有一亿多人口呈病毒感染或发病状态,该病对人民的健康、经济建设危害极大。根据主要症状和体征以及疾病的演变过程,在中医“黄疸”“胁痛”等范畴里可以找到与本病相关的记载。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对其病因病机有着深刻的认识,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导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早期、中晚期表现都是毒邪毒害作用的结果。以热毒、湿毒、瘀毒等形式出现。导致阻滞气机,伤肝阴,损脾气,导致肝郁脾虚,肝阴亏耗,气滞血瘀。基于此病因病机,拟定了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用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初步探讨,分为基础理论,导师经验和临床研究三部分。 理论研究:在对古今中西医有关文献的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是由以热毒、湿毒、瘀毒等形式出现,又由於正气虚损,导致气机阻滞,损伤肝阴,乘脾生痰,导致肝郁脾虚,肝阴亏耗,气滞血瘀。久而导致气血痰瘀相互搏结,脏腑失调失和,经络不通最终使得阴阳气血俱虚。气滞血瘀,湿热内停是本病的病理机制和发展过程。治疗应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以调整气血阴阳。 导师经验:总结了导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思路和方法。掌握扶正祛邪、调整气血阴阳的用药规律,倡导柔肝健脾、养阴活血解毒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回顾,观察了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化检查指标的变化。在辨证下均予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的基本方治疗,疗程为六个月。临床疗效分析表明,基本方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由以上结果观察可以推断: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张传涛[5](2010)在《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约有1.2亿病毒携带者,30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年死于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患者达数十万人,我国HBV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每年约数百亿元。可见HBV感染不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医学问题,而且也已经成为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社会问题,积极开展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积极开发理想的抗HBV的药物是病毒性肝炎研究领域的热点。目的:研究HH胶囊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1.将HepG2.2.15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0.1%)、不同浓度拉米夫定组(300、200、100μg/ml)、不同浓度HH胶囊组(5mg/ml、2.5mg/ml、1.25mg/ml、625μg/ml、312μg/ml、156μg/ml、78μg/ml、39μg/ml、20μg/ml、10μg/ml),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2天换液一次,分别在第2、4、6天时,用CCK-8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以找到最大无毒浓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2.采用鸭HBV血清制备鸭乙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拉米夫定组(100mg/kg·d)和高(10g/kg·d)、中(5g/kg·d)、低(2.5g/kg·d)剂量HH胶囊组,分别给与相应治疗后,分别在第10、13天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鸭HBV表面抗原(DHBsAg),FQ-PCR检测血清中鸭HBV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3.将HepG2.2.15随机分组为DMSO组和高(312μg/ml)、低(78μg/m)剂量HH胶囊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培养液,2天换液一次,第6天时,FQ-PCR法检测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STAT2、干扰素刺激基因因子3(ISGF3)、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RAN依赖蛋白激酶(PKR) mRNA水平,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OAS、PKR蛋白水平。结果:体外实验表明HH胶囊可以不同程度降低细胞外HBsAg、HBeAg、HBV DNA及细胞内HBV DNA,此作用具有时间和药物浓度依赖性。HH胶囊可以增加细胞内STAT1、STAT2、ISGF3、OAS、PKR的mRNA水平,增强OAS、PKR蛋白水平。体内实验表明HH胶囊可以不同程度降低血清DHBsAg、DHBVDNA,停药后未见病毒复发。结论:HH胶囊体内外均具有抗HBV作用,推测可能与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王少丽[6](2008)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治疗肝脏疾病,辨证论治是其优势也是特色。本文拟运用循证医学中临床决策分析的基本思路,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方法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并在基于目前中医药治疗CHB现有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试验观察数据的基础上,模拟在不同的临床干预下CHB的疾病进程及其生存质量的变化,从临床医生角度进行CHB的临床决策分析。全文共分疗效评价和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1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目的:基于文献,评价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与西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比较的疗效优势,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提供源数据。方法:采取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肝胆病组临床试验数据库(2006年3月),CENTRAL(2006年第1期),PubMed(1966~2007),EMbase(1966~2007),OVID(1965~2006),CBM disc(1978~2007),CNKI(1979~2007)电子数据库,检索不受语种限制。纳入以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药(中药+核苷类药物)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所有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按测量指标、干预措施、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4篇文献,包括3974例CHB患者,纳入文献中均为中药与LAM比较的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局为:中药组在治疗12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HBeAg复发率较LAM绝对减少了37%;治疗6个月停药后、治疗12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的DNA复发率分别较LAM组绝对降低了23%、44%;治疗3个月、6个月、24个月时,中药组HA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24个月时中药组LN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3个月、24个月时中药组PCⅢ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3个月时中药组Ⅳ-C降低量优于LAM组;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中药组的ALT复常率分别较LAM组绝对增加了29%、49%;中药组对CHB主要症状、体征缓解率较LAM组绝对增加了22%;但在治疗3个月、6个月时中药组DNA阴转率较LAM组绝对降低了14%、21%。纳入文献中无LAM组优于中药联合组的证据支持。结论:基于现有文献证据,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对ALT复常/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DNA阴转、HBsAg阴转、HBeAg阴转、防止DNA复发、防止HBeAg阳转、症状体征恢复均有效;目前无LAM优于中药联合组的证据;但本系统评价因纳入文献用药时间不同未进行总体效应合并分析,对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整体疗效还需要更为大量的文献支持。2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提供源数据。方法:采用两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暴露组于广安门医院肝病门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于佑安医院进行LAM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3个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学指标、病毒学指标、乙肝病毒标记物指标、证候积分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24例CHB患者,LAM非暴露组40例,中医辨证论治暴露组84例。基线分析:中药暴露组与LAM非暴露组在性别、ALT水平基线上具有可比性;中药暴露组在年龄、HBeAg阴性患者数、病程、证候积分上高于LAM非暴露组;中药组HBV DNA水平低于LAM组。混杂因素分析:log10 DNA水平是ALT复常与否的混杂因素。在其它变量保持不变时,治疗6个月后,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ALT复常的OR值平均减少0.782倍。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log10 DNA每增加一个1个copy/ml,ALT复常的OR值平均减少0.592倍;log10 DNA水平是DNA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在其它变量固定时,当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治疗3个月时DNA阴转的OR值平均减少0.418倍,治疗6个月时的DNA阴转OR值平均减少0.421倍,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的DNA阴转OR值平均减少0.488倍。HBeAg阳性是治疗6个月时DNA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当其它变量固定时,HBeAg阳性患者的DNA阴转可能性是HBeAg阴转患者的DNA阴转可能性的0.153倍;log10 DNA水平是HBeAg阴转与否的混杂因素,当其它自变量固定时,log10 DNA每增加1个copy/ml,HBeAg阴转的OR值平均增加1.396倍。ALT复常率:在治疗3个月、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基线DNA水平=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8.8%、58.1%、88.4%,与LAM非暴露组(42.5%、65%、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水平<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1.5%、79.5%、97.4%。DNA阴转率:在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对HBeAg阳性且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分别为33.3%、66.7%,LAM非暴露组分别为32.1%、5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中药暴露组DNA阴转率均为57.1%,LAM非暴露组分别为71.4%、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BeAg阴性且HBV DNA=1.00e+04copies/ml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为75.0%,LAM组为40.0%,两组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中药暴露组的DNA阴转率为81.3%,LAM非暴露组为20.0%,中药组的DNA阴转率优于LAM组(P=0.025),RR为4.06,95%CI为0.69~23.82,AR为61.3%,中药暴露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DNA阴转率比非暴露组增加了3.06倍,中药辨证论治治疗与DNA阴转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暴露于中药组的DNA阴转率较LAM组增加了61.3%。血清学应答率:治疗6个月后,中药暴露组患者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均为6.81%,与LAM非暴露组(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暴露组患者出现4例HBsAg阴转(其中1例出现血清学转换),而LAM非暴露组无HBsAg阴转的病例出现。证候疗效:在治疗3个月时,中药暴露组的证候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27.3%、20.6%、47.9%;在治疗6个月时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70.9%、21.6%;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较LAM绝对增加了25.6%、50.8%和20.1%。中药暴露组、LAM非暴露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中药在促使血清学转换、恢复肝功能、促进HBV DNA阴转上均有效,且本试验中药促进HBsAg血清学转换优于LAM,对HBeAg阴性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时的DNA阴转率优于LAM,但因样本量较少,仍需加大样本量继续观察。第二部分运用Markov模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目的:模拟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CHB的疾病动态变化及转归;预测中医辨证论治、LAM对CHB终点结局的影响,从临床医生角度筛选优化干预措施;验证Markov模型用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分别建立接受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的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的Markov模型,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结局指标,运用队列分析的方法估计CHB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40年间的疾病转归及获得的QALYs,评价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对CHB患者终点结局的影响,一维、二维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稳健性;并采用10000次Monte Carlo微量模拟的方法预测40年间接受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的CHB患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的概率分布,进而通过比较中医辨证论治、LAM为优化干预方案的概率从临床医生角度进行临床决策分析。结果:在观察的1~40年间,HBeAg阳性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约有18.48%~62.49%的患者出现血清学转换,1.4%~36.60%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6.48%~80.12%;HBeAg阳性患者在接受LAM干预后,约有2.90%~23.89%的患者出现血清学转换,约有3.06%~82.33%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4.76%~81.60%;HBeAg阴性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后,约有22.98%~46.74%的患者出现联合应答,约有2.92%~57.07%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9.95%~68.00%;HBeAg阴性患者在接受LAM干预后,约有5.83%~29.43%的患者出现联合应答,约有2.35%~80.21%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仍为CHB的患者约为17.17%~33.06%。HBeAg阳性接受中药干预的患者,在40年间人均累积QALYs约为28.18,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16.07,中药组较LAM组人均累积增加了12.11个QALYs;HBeAg阴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23.36,接受LAM干预的患者人均累积QALYs约为16.84,中药组较LAM组在治疗的40年间人均累积增加了6.52个QALYs。经10000次Monte Carlo微量模拟,HBeAg阳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可以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7,可以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35;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5,累积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14。中药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636,LAM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230,两组之间的差值为0.134。HBeAg阴性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可以获得的QALYs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36,可以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30;接受LAM治疗的患者今后40年内人均累积获得的QALYs最小为1,最大为35,累积获得的QALYs中位数为15。中药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739,LAM干预为最优干预方案的概率为0.258,两组之间的差值为0.003。结论:基于现有证据,以QALYs为结局指标,以0.05为两组间临床决策有意义的容许差值,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是HBeAg阳性患者的优化干预方案,对HBeAg阴性患者而言,目前尚不能得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为优化干预方案的概率与LAM有差异的结论;Markov模型可模拟在中医辨证论治、LAM干预下CHB患者的远期结局及QALYs的变化,反映CHB疾病转归的动态变化,并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Markov模型用于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方法科学、可行,但仍需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于洗河[7](2008)在《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全球性广泛传播的传染病,它以持续性HBV复制所致的不同严重程度的肝脏炎性病变为特征,其中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肝癌或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全球的公共健康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研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无机合成方法合成了小分子含钒的化合物POM-2,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毒理学实验方法,分别检测了POM-2的体内和体外抗HBV的活性及毒性,并探讨POM-2的药物作用机制。在体外研究中以Hep G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了POM-2对HBeAg和HBsAg分泌的抑制作用、对mRNA和细胞内以及细胞外DNA合成的活性。体内药物活性研究中以1日龄北京鸭为实验模型,检测了POM-2对DHBV 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和POM-2对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按照新药毒理学评价方法,检测POM-2体内和体外毒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多酸化合物POM-2细胞毒性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eAg和HBsAg的含量,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DNA合成均有抑制作用,对HBV mRN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结果显示,POM-2明显降低了鸭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载量,抑制了病毒的合成。病理实验结果表明POM-2减轻了肝脏炎症反应。体内毒理学实验结果显示POM-2属低毒化合物。本研究是在本课题组对多酸化合物抗病毒研究基础上,发现含5价钒离子多酸化合物具有抗HBV的活性,为新型非核苷类抗乙型肝炎药物开发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饶品昌,杨华彬,曾菊珍,黄彩炼[8](1996)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的现状》文中提出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的现状江西省药物研究所(330029)饶品昌江西制药厂(330029)杨华彬曾菊珍福建省沙田县中医院(365500)黄彩炼主题词乙型肝炎/治疗综述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为常见病、多发病,其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病程长,...

金立杰[9](2007)在《重组乙型肝炎前S2S疫苗的研究》文中指出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现有乙肝疫苗仅含S蛋白,尚有5 %~10 %的人群无反应或弱反应。研究发现, preS2 (前S2)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可强化同存的S蛋白;前S2抗体产生早,利于快速预防;前S2有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可介导与HBV竞争结合肝细胞,从而阻断HBV的感染,具有免疫原性强、快速预防和治疗等多重作用。本课题完成含前S2(120-146)免疫表位重组质粒pcs-S2S的构建,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 cells),获得能稳定分泌表达前S2S的重组CHO细胞株;经DNA测序和杂交证明前S2S基因重组到CHO细胞中;表达产物经电泳及免疫印迹证明有前S2蛋白的表达;免疫效力实验证明有S和前S2抗体的产生,并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该研究为研制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新型乙肝疫苗做了有益的尝试。

李金成[10](2009)在《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不同免疫应答人群T细胞亚群、T调节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和HBsAg干预前后Foxp3 mRNA的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检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与T细胞亚群活化、免疫调节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024名大专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初筛,选取其中无任何血清学标志物的个体进行常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全程接种完后45日行HBV血清学检查。选取其中18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HBsAb阳性者作为应答组,22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HBsAb阴性者作为无应答组,10例未接受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不同反应人群全血,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69、CD4、CD8、CD25等进行检测,计算不同T细胞亚群百分比,如CD69+、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25+Treg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和HBsAg刺激前后Foxp3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不同反应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和HBsAg刺激后IL-4、IL-12、IL-18、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06级大专生1024人,其中血清无任何标志物的有405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1.7%。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乙肝血清学显示:男、女生无、弱应答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约65%免疫应答个体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属于高反应组。2.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4+CD69+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81±1.33%、0.64±0.48%、和0.56±0.39%,应答组CD4+T细胞中CD69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7<0.01),也明显高于无应答组。但无应答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CD8+CD69+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43±0.25%、3.05±1.69%、和3.11±2.41%,应答组与对照组和无应答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3.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3+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0.84±6.36%、53.67±6.68%和51.02±9.30%,各组结果比较,差异没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CD3+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41.02±4.41%、42.69±7.35%、和42.36±8.34%,统计学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4.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59±0.46%、0.77±0.40%、和1.30±1.44%,统计学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的表达。PHA和HBsAg刺激前,Foxp3的表达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PHA和HBsAg刺激后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相比,p=0.111(p>0.05),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应答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6.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PHA和HBsAg刺激后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应答组与对照组IFN-γ的浓度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应答组与对照组IL-18、IL-4、IL-12的浓度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μg每次全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率为5.5%,在应答人群中,弱应答率为13%,中应答率为22%,强应答率为65%。2.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Th细胞早期活化不足、Ts细胞活化增加有关。3.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负性调控。4.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IFN-γ分泌不足有关。

二、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调节的关系
        1 T淋巴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2 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3 NK细胞抑制与清除HBV的机制
        4 肝细胞在HBV感染与清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第二节 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模型研究进展
        1 HBV转基因鼠模型的研制
        2 HBV转基因鼠与免疫耐受
        3 HBV转基因鼠在抗HBV治疗中的应用
        4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慢性乙型肝炎西医学治疗进展
        1 干扰素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2 拉米夫定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3 阿德福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4 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5 不足之处
    第四节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治疗
        3 中药抗病毒免疫治疗进展
        4 疏肝健脾补肾方药调节CHB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5 中医药治疗CHB的评价
    第五节 研究设想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2 入选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分组及一般资料
        5 两组一般条件的均衡性比较结果
        6 治疗方法
        7 研究内容与方法
        8 疗效评定标准
        9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三组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比较
        2 三组肝功能复常率比较
        3 三组抗病毒疗效比较
        4 三组调节免疫功能比较
        5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不良反应
    第三节 讨论
        1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3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的影响
        4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5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相关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存在的问题
    3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CHB临床疗效指标观察表
    附录2 外文缩略词表
    附录3
        附图1 各组肝组织病理切片
        附图2 各组肝组织HbcAg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正文
    实验一 加味四逆散抗DHBV及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1.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
        2. 乙型肝炎的流行与危害
        3.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4.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5.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6.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第二节 YMDD变异的研究进展
        1.HBV YMDD变异的含义及其常见的两种发生类型
        2.HBV YMDD变异的发生背景
        3.HBV YMDD变异导致HBV对3TC耐药的分子机制
        4.HBV YMDD变异也可自然存在或发生
        5.YMDD变异的临床应对措施
        第三节 中医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病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2. 中医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3. 反思与展望
        第四节 四逆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1. 四逆散对乙肝的疗效
        2. 四逆散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3. 四逆散对肝损伤的影响
        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5. 其它
        6. 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四逆散加减方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DHBV 3TC耐药株的检测
        1. 实验背景
        2. 实验目的
        3. 材料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第四节 加味四逆散体内抗DHBV 3TC耐药株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加味四逆散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加味四逆散抗炎、抗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
        1. 自由基与肝细胞损伤
        2. 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肝细胞损伤
        3. Ca~(2+)稳态失衡与肝细胞损伤
        4. 细胞因子与肝细胞损伤
        5.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肝细胞损伤
        6. 肝细胞凋亡与肝细胞损伤
        7. Kupffer细胞功能状态与肝细胞损伤
        第二节 抗肝细胞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1. 西医抗肝细胞损伤药物的研究进展
        2. 中医药抗肝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加味四逆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加味四逆散对卡介苗+脂多糖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1. 实验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创新点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二第二节各组肝组织病理照片
    附录2 实验二第三节各组肝组织病理照片
    附录3 英文缩略词
致谢

(4)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肝脏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1.1 肝脏的生理特点
        1.2 肝脏的病理特点
        1.2.1 肝体为病虚多实少
        1.2.2 肝用为病有实有虚
        1.2.3 肝与其它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2 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2.1 古代中医对黄疸,胁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1.1 古代对黄疸的认识
        2.1.2 古代对胁痛的认识
        2.2 近代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外感疫毒致病
        2.2.2 新感引动伏邪致病
        2.2.3 正虚邪恋内外相召
        2.2.4 湿热合邪致病
        2.2.5 肝郁气滞痰瘀互结
        2.2.6 病毒性肝炎先伤肝体后及肝用
        2.3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2.3.1 对乙肝病毒的认识
        2.3.2 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
        2.3.3 诊断乙肝的指标及临床意义
    3 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1 古代中医对黄疸胁痛的治疗
        3.1.1 黄疸治疗
        3.1.2 胁痛治疗
        3.2 现代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论治
        3.2.1 疏肝健脾为主
        3.2.2 重视利湿解毒
        3.2.3 强调养阴活血
        3.3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3.1 抗病毒治疗
        3.3.2 免疫调节治疗
        3.3.3 护肝药物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导师经验
    1 毒是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键
    2 扶正祛邪、调理气血
    3 分期辨证用药、结合药理研究
    4 重视三分治疗七分养
前言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选择
        1.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1.1.2.2 中医辨证标准
        1.1.2.3 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1.1.3 选择病例标准
        1.1.4 排除病例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基本方药物组成
        1.2.3 观察项目
        1.2.3.1 临床观察
        1.2.3.2 病原学检测
        1.2.3.3 生化检测
        1.2.4 疗效评价标准
        1.2.4.1 中医证候总疗效判定标准
        1.2.4.2 理化检查指标改善比较
        1.2.5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结论
        2.1 临床资料分析
        2.2 疗效总结
        2.2.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比较
        2.2.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3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比较
        2.2.4 阴转率
        2.2.5 不良反应
        3讨论
        3.1 疗效分析
        3.2 病因病机分析
        3.3 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基本方作用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治疗
        3.1 常用治法及药物
        3.2 常用中成药
        3.3 复方研究
        3.4 单味中药研究
    参考文献

(5)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2.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3. 中西医抗HBV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4. JAK-STAT通路的研究现状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HH胶囊体外抗HBV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第二部分:HH胶囊体内抗HBV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第三部分:HH胶囊抗HBV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结论
    第四部分:讨论
        1 有关实验模型的讨论
        2 有关试验方法的讨论
        3 有关实验结果的讨论
        4 创新性和先进性分析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实验图像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势的研究进展
        1.中医辨证论治
        2 中、西药综合治疗
        2.1 中药联合拉米呋定
        2.2 中药联合干扰素
        2.3 中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3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文献类型
        1.1.2 观察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试验特征与质量评价
        2.2 ALT复常率
        2.3 病毒学指标、乙肝病毒标记物指标
        2.4 肝纤维化指标
        2.5 显(有)效率
        2.6 不良反应
        3 讨论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1 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
        1.1 研究目的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1 文献类型
        1.2.1.2 研究对象
        1.2.1.3 干预措施
        1.2.1.4 结局指标
        1.2.2 检索策略
        1.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2.3.1 随机方法
        1.2.3.2 分配方案的隐藏
        1.2.3.3 盲法
        1.2.3.4 失访或退出
        1.2.4 数据提取
        1.2.5 统计分析
        1.2.5.1 亚组分析
        1.2.5.2 敏感性分析
        1.3 结果
        1.3.1 纳入试验特征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1.3.1.1 质量评价
        1.3.1.2 观察对象
        1.3.1.3 干预组别
        1.3.1.4 临床结局
        1.3.2 纳入试验Meta分析结果评价
        1.3.2.1 中药vs LAM
        1.3.2.1.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2.1.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2.1.3 HBVDNA阴转率/复发率
        1.3.2.1.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1.3.2.1.5 ALT复常率/降低量
        1.3.2.1.6 症状、体征缓解率
        1.3.2.2 中药+LAM vs LAM
        1.3.2.2.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2.2.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2.2.3 HBVDNA阴转率/复发率
        1.3.2.2.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1.3.2.2.5 ALT复常率/降低量
        1.3.2.2.6 YMDD变异发生率
        1.3.2.2.7 症状积分
        1.3.2.2.8 症状、体征缓解率
        1.3.3 敏感性分析
        1.3.3.1 HBs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3.1.1 中药vs LAM
        1.3.3.1.2 中药+LAM vs LAM
        1.3.3.2 HBeAg阴转率/血清学转换率
        1.3.3.2.1 中药vs LAM
        1.3.3.2.2 中药+LAM vs LAM
        1.3.3.3 DNA阴转率/复发率
        1.3.3.3.1 中药vs LAM
        1.3.3.3.2 中药+LAM vs LAM
        1.3.3.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1.3.3.5 ALT复常率/降低量
        1.3.3.5.1 中药vs LAM
        1.3.3.5.2 中药+LAM vs LAM
        1.4 小结
        1.4.1 疗效评价
        1.4.2 局限性
        1.4.3 结论
        参考文献
    2 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的疗效评价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2.1 观察指标
        2.1.2.2 疗效判定
        2.1.2.3 统计学处理
        2.1.3 结果
        2.1.3.1 基线情况
        2.1.3.2 混杂因素分析
        2.1.3.2.1 ALT复常的混杂因素分析
        2.1.3.2.2 DNA阴转的混杂因素分析
        2.1.3.2.3 HBeAg阴转的混杂因素分析
        2.1.3.3 生化学应答(ALT复常率)
        2.1.3.4 血清学应答(HBsAg阴转/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阴转/血清学转换率)
        2.1.3.5 病毒学应答(DNA阴转率)
        2.1.3.6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
        2.1.3.7 证候疗效
        2.1.3.8 不良反应
        2.1.4 讨论
第二部分 运用MARKOV模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CHB远期结局的疗效评价
    1 MARKOV模型的一般原理、特点
        1.1 Markov过程
        1.2 Markov链
        1.3 Markov模型
    2 CHB的MARKOV状态转移模型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待评价的干预措施
        2.2.1.1 中医辨证论治
        2.2.1.2 LAM
        2.2.2 待评价的结局指标
        2.2.3 状态转移模型的设计
        2.3 数据来源
        2.3.1 状态转移概率的确定
        2.3.1.1 中医、LAM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2.3.1.1.1 CHB→HBeAg血清学转换
        2.3.1.1.2 CHB→产生耐药的CHB
        2.3.1.1.3 CHB→肝硬化
        2.3.1.1.4 HBeAg血清学转换→CHB
        2.3.1.1.5 HBeAg血清学转换→肝硬化
        2.3.1.1.6 产生耐药的CHB→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
        2.3.1.1.7 产生耐药的CHB→肝硬化
        2.3.1.1.8 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产生耐药的CHB
        2.3.1.1.9 产生耐药的HBeAg血清学转换→肝硬化
        2.3.1.2.中医、LAM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的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2.3.1.2.1 CHB→联合应答
        2.3.1.2.2 CHB→产生耐药CHB
        2.3.1.2.3 CHB→肝硬化
        2.3.1.2.4 联合应答→CHB
        2.3.1.2.5 联合应答→肝硬化
        2.3.1.2.6 产生耐药的CHB→联合应答
        2.3.1.2.7 产生耐药的CHB→肝硬化
        2.3.1.2.8 产生耐药的联合应答→产生耐药的CHB
        2.3.1.2.9 产生耐药的联合应答→肝硬化
        2.3.2 健康效用值的估计
        2.4 Markov决策模型结果
        2.4.1 Markov队列分析结果
        2.4.1.1 中药、LAM干预下CHB的疾病转归
        2.4.1.1.1 HBeAg阳性患者
        2.4.1.1.2 HBeAg阴性患者
        2.4.1.2 中药、LAM干预下CHB患者QALYs变化
        2.4.1.2.1 HBeAg阳性患者
        2.4.1.2.2 HBeAg阴性患者
        2.4.2 敏感性分析
        2.4.2.1 一维敏感性分析
        2.4.2.1.1 HBeAg阳性患者
        2.4.2.1.2 HBeAg阴性患者
        2.3.1.1.3 小结
        2.4.2.2 二维敏感性分析
        2.4.2.2.1 HBeAg阳性患者
        2.4.2.2.2 HBeAg阴性患者
        2.4.3 Monte Carlo微量模拟结果分析
        2.4.3.1 HBeAg阳性患者
        2.4.3.2 HBeAg阴性患者
        2.4.3.3 决策优化方案的概率检验
        2.5 讨论
        2.5.1 Markov模型队列分析结果
        2.5.1.1 中药、LAM远期预后的差异
        2.5.1.2 中药、LAM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
        2.5.2 最优干预方案的选择
        2.5.3 Markov模型的建构
        2.5.3.1 Markov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基本分析过程
        2.5.3.2 Markov模型用于慢性疾病疗效评价的优势
        2.5.3.2.1 与随机对照试验比较
        2.5.3.2.2 与常规生存分析方法比较
        2.5.3.2.3 与决策树比较
        2.5.3.2.4 Markov模型体现了疾病转归的动态变化
        2.5.3.2.5 Markov模型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2.5.3.3 Markov模型的非完美性
        2.5.3.3.1 预测前提的假定性
        2.5.3.3.2 Markov模型的数据来源
        2.5.3.4 关于Markov模型模拟结果可靠性的探讨
        2.5.3.4.1 根据研究目的和专业知识确定Markov转移状态
        2.5.3.4.2 根据专业知识和可能得到的转换概率确定阶段长度
        2.5.3.4.3 转移概率、效用值的设定
        2.5.4 小结
总结
    1 主要研究结果
    2 本研究特点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现况
    2 HBV 的形态与结构
    3 HBV 的基因结构及特征
    4 乙肝病毒复制过程
    5 乙型肝炎治疗现状
        5.1 核苷类药物
        5.2 生物类药物
        5.3 免疫治疗
        5.4 基因治疗
        5.5 植物有效成分
        5.6 联合用药
    6 多酸类药物研究进展
        6.1 多酸化合物概念
        6.2 多酸化合物在药学上的研究概况
        6.3 多酸药物的药理实验研究
第二章 POM-2 的合成与表征
    1 实验材料
    2 主要仪器
    3 POM-2 的合成
    4 POM-2 的结构表征
第三章 POM-2 体外抗HBV 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株
        2.2 HepG2.2.15 细胞株的传代与培养
        2.3 细胞毒性实验
        2.4 POM-2 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2.5 POM-2 对细胞外HBV DNA 和细胞内HBV mRNA 的抑制作用
    3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HepG2.2.15 细胞培养及HBeAg 和HBsAg 分泌规律
        4.2 细胞毒实验
        4.3 受试化合物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4.4 POM-2 对HepG2.2.15 细胞外HBV DNA 及细胞内HBV mRNA的抑制作用
第四章 POM-2 体内抗HBV 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
        1.2 病毒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2.2 药物治疗试验
        2.3 检测方法
        2.4 药效计算及统计学方法
    3 统计分析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1 日龄北京鸭感染DHBV 后,血清DHBV-DNA 含量变化
        4.2 LAM 对DHBV 感染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3 POM-2 对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4 光镜检测结果
        4.5 电镜检测结果
        4.6 DHBV DNA 含量的斑点杂交结果
第五章 POM-2 毒性实验研究
    1 POM-2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实验结果
    3 小鼠骨髓染色体实验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3.4 实验结果
    4 POM-2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 试验)
        4.1 实验材料
        4.2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5 POM-2 大鼠90 天喂养实验
        5.1 实验材料
        5.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统计学方法
        5.5 实验结果
第六章 讨论
    1 POM-2 的结构与表征
    2 细胞和动物模型的选择
        2.1 细胞模型
        2.2 动物模型
    3 POM-2 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
        3.1 细胞毒实验
        3.2 受试化合物对HepG2.2.15 细胞分泌HBsAg 和HBeAg 的影响
        3.3 POM-2 对2.2.15 细胞外HBV DNA 及细胞内HBV mRNA 的抑制作用
    4 POM-2 体内抗乙肝病毒活性
        4.1 动物模型血清DHBV-DNA 含量变化
        4.2 LAM 对DHBV 感染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4.3 POM-2 对鸭血清DHBV-DNA 的影响
    5 POM-2 毒性评价
        5.1 急性毒性实验
        5.2 90 天喂养实验
        5.3 Ames 试验
        5.4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5.5 小鼠骨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9)重组乙型肝炎前S2S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乙型肝炎概述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概述
    第三节 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第四节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设计思想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重组质粒的制备
    第二节 重组CHO 细胞的制备
    第三节 重组CHO 细胞培养的研究
    第四节 重组蛋白纯化及鉴定
    第五节 铝佐剂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
    第六节 卡介苗佐剂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
    第七节 前S2 表位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第一节重组质粒的制备
    第二节 重组CHO 细胞的制备
    第三节 重组CHO 细胞培养的研究
    第四节 重组蛋白纯化及鉴定
    第五节 铝佐剂疫苗效力检定
    第六节 卡介苗佐剂疫苗的免疫效果
    第七节 前S2 表位的相关研究
    第八节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作者简历

(10)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应用
    2.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及机制
    3.HBV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相关免疫机制研究的进展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和结果
    第一部分 健康成人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调查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在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免疫调节细胞(Treg 细胞)对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的影响
    第四部分 IFN-γ、IL-4、IL-12、IL-18在不同乙肝疫接种免疫应答人群中的表达
第三章 讨论
    1.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调查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2.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3.免疫调节细胞(rTge细胞)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的影响
    4.FIN-Y、IL-4、IL-12、IL-18在不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人群中的表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无效原因分析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业绩

四、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的观察[J]. 代子森,王亚贤,张其华,聂木海,陆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83(04)
  • [2]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 刘亚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3]加味四逆散抗DHBV 3TC耐药株和抗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 陈诗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4]疏肝健脾、养阴化瘀利湿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 谢东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 [5]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 张传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8)
  • [6]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拉米呋定对照的疗效评价研究[D]. 王少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7]新型多酸化合物(代号POM-2)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D]. 于洗河. 吉林大学, 2008(11)
  • [8]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的现状[J]. 饶品昌,杨华彬,曾菊珍,黄彩炼.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6(04)
  • [9]重组乙型肝炎前S2S疫苗的研究[D]. 金立杰. 吉林大学, 2007(04)
  • [10]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D]. 李金成. 中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小牛胸腺因子对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的影响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