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式转换中的流通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平[1](2020)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文中指出纵观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史,小农经济模式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基本延续着其乡土性,即乡村聚落紧紧依附于特定地域范围的土地空间,并逐渐发展为以地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内生型封闭共同体。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乡村聚落演变日益加速,并逐渐成为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转型等研究领域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日益繁荣,乡村地域系统陷入人口、土地、产业和治理等要素全面衰退的境况。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构成了农村聚落从分散到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化过程的直接动力。在“人本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下,农村社区建设势必朝着系统化和内涵式的方向发展。然而,诸多自上而下的实践凸显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功能定位模糊、机械式整合和政策机制不匹配、规划理论薄弱等问题。鉴于中国乡村的地域差异,农村社区的发展需以全面认识区域传统聚落特征及转型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从而制定适宜的规划策略和政策机制。借助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成渝地区通过农村政策创新推动了广泛的农村聚落整治实践,大量分散的聚落被整合为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典型的地域特色、优越的政策资源以及广泛的实践使四川盆地成为研究新时期乡村聚落转型的理想试验场。目前国内关于乡村聚落格局及其演变的研究仍侧重物理和经济功能层面,而对聚落的人文社会内涵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主流的研究认为,地形地貌、耕地破碎以及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是导致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呈现高度分散格局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以乡村聚落由“散”到“聚”的空间转型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当今城乡发展战略,试图从社会文化视角揭示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的根源,并从乡村场镇演变的视角探索农村聚落从“散”到“聚”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以及农村社区规划的策略。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性与该区域奇高的垦殖率及血缘多样化存在显着关联,根源于清初的移民潮和土壤宜耕性引发的土地利用策略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变。按照控制变量、可比性的原则,本研究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四川盆地平原区和江南丘陵区分别选取重庆市合川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和江西泰和县作为典型样区。通过对比三个区域案例村的大比例尺聚落空间特征以及三个区域共计698个抽样农民的主观认识,初步判定以姓氏表征的血缘结构与聚落形态的潜在联系;借鉴景观格局指数构建适宜的聚落分散度指标,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比较三个区域共计431个行政村的聚落分散度;并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识别村级和社级尺度下地形、坡度、区位、耕地资源和姓氏结构等潜在因子与聚落分散度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两个样区的农村聚落模式均表现为高度的分散性,即“空间散布而密集”和“规模小而均匀”,而在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导的江西省泰和县,农村聚落以“空间集聚”和“规模分异”的宗族聚落为主。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样区的农村聚落的分散度总体上均与血缘多样性和垦殖率呈显着正相关。结合历史资料和文献推断,本研究推断清政府在清初推动和引导的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移民潮——“湖广填四川”是导致四川盆地农村姓氏多样化和垦殖率攀升的关键触发事件。持续和大规模的移民潮、特定的移民政策、农作物的多样化以及宜耕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引发不同来源的人口的空间混杂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暴增。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地矛盾的加剧导致垦殖活动大幅扩张和宗法意识的加速衰退,即人地矛盾对血缘聚合力的“稀疏化”过程。换言之,大规模的移民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四川盆地农村聚落转向农业功能导向的发展路径,而传统宗族聚落的形成基础日趋弱化。因此,高度散居模式源于宗族结构的松散性以及紧张的人地矛盾下的一种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2)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社区化是在城乡二元制度下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对乡村场镇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再适应过程。美国人类学家Skinner(施坚雅)在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乡村场镇的研究中发现,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结构与Christaller(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高度吻合,且在当地社会结构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Skinner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空间有序性与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从场镇体系的动态发展角度,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化蕴含的是农民较强的商品化意识和开拓创业精神,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户市场参与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乡村场镇的兴起。反过来,乡村场镇的繁荣有助于增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进而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和密集而有序的场镇之间的互馈过程驱动了四川盆地乡村地域逐渐朝着市场偏向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在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扰动下,这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乡村场镇体系正在经历剧烈的演变。在2007至2015年间,伴随着合川城区快速扩展,乡村场镇增长的规模和空间格局均呈现出显着的分化。以乡村场镇结构演变为视角,本研究借助广义最大熵估计(GME)对合川区同时期新建的87个农村集中社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以识别农户集中居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中级场镇可达性、公共交通服务和工业发展在推动农户聚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基础场镇的作用并不显着。研究区的城镇体系转型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相似,而农村社区化的实施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但也受制于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度。立足于中国现行制度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集中社区规划不应脱离传统乡村的社会和空间结构,而应依靠其固有的地缘资源实现对城镇体系转型的适应性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三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即中级场镇导向、就地集中安置以及城市辐射带动模式。(3)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了镇域尺度的“村-镇”体系的建立,集中安置农户的社交网络得到扩大;而经济和社区治理转型相对滞后。以合川区钱塘镇为案例,通过对该镇于2012至2015年期间新建的11个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政府人员、村干部、社区管理者和209户搬迁农户的访谈,比较了“村域拆旧建新”和“镇域农民新村”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并对农村社区化引发的镇域、社区和农户等尺度下的空间、社会、经济和治理转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农村社区化带来了显着的空间和社会重构效应,“村-镇”体系得以建立,社区居民的社交网络得以扩大;而经济结构转型相对滞后,新型社区劳动力外流的趋势未能扭转,并直接导致社区治理的涣散或缺位。然而,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实践,本研究描述的农村社区化案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地方民主结构来应对农村服务和基础设施挑战的途径。尽管存在经济和治理效应方面的不足,但农村社区化对于四川盆地的乡村转型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将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4)依托当地政府领导、基层自治和传统地缘关系,村域社区化推动了土地、人口、居住和社会服务等乡村发展要素的整合,但社区规划须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以合川区两个行政村(大柱村和凤寺村)的社区化案例对比为主线,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参与者的访谈,对村域背景、项目的由来、组织形式、方案决策、实施过程和规划结果以及政府人员、村干部、代建商和农户等参与者的反馈进行细致的考察。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大柱村采取了更大程度的集中安置方案,而在这些方面相对落后的凤寺村则采取了相对“分散”的集中安置策略。二元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在大柱村,户主年龄越小,土地流转率越高,原房屋结构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在凤寺村,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外出时间越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和原房屋结构越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抽样农户的主观反馈进一步表明,驱动农户搬迁的主要因素是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优惠的安置政策、承包地流转以及农户间固有的地缘关系;相应地,农户搬迁的障碍因子在于原住房条件较好、散居的习惯、城镇化倾向以及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总体而言,村域社区规划是政府、村委和农户等参与者博弈的结果,受到村域基础条件、当地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以及农户适的应性决策的共同影响。案例村的集中安置策略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农村聚落的分散度、农村住房福利的供给和传统自然社会环境的持续;其局限性主要包括农户集中居住意愿总体偏低、搬迁农户生计转型困难以及新社区治理的薄弱。村域集中安置策略就地整合了土地、人口、住房、公共服务和传统社会资源等要素;然而,当地政府不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水平确立以农村社区为核心的系统规划,还要衡量城镇化、工业化、城乡联系等外部因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强调了社会形态与传统农村居住模式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当前聚落改造规划中认识传统聚落模式内在涵义的必要性。宗族研究为认识乡村聚落提供了新视角,是链接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和乡村社会学的重要桥梁。同时,本研究突出了四川盆地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模式在中国主流的集聚型村落模式中的独特性。四川盆地传统聚落空间体系的发展偏向以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化农业为导向的发展路径,其内在涵义是宗法意识的薄弱、社会的原子化、商品意识、个人主义和进取精神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驱动下,散居农户的集聚化过程折射出四川盆地传统乡村场镇结构的转型。然而,在城乡二元制度和丘陵山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农村聚落的集聚化过程难以完全摆脱原有中心地体系的发展路径,而是表现为一种对城镇转型发展的适应过程。从四川盆地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来看,当前的农村社区化过程可视为大移民初期人口剧增以及场镇大量增殖的逆过程。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实际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潜力和社区治理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户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相互协作,并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水平做出适宜的规划策略。本研究弥补了当前乡村聚落研究对特定地域社会结构关注的不足,为未来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发展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史丽芳[2](2020)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零售业变革的特征趋势与对策》文中提出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其对整体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其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但也使我国的传统零售业面临了新的挑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成为零售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传统零售业向电子商务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基于此,文章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相关研究,并结合其实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朱以青[3](2019)在《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文中认为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老字号,因其历史文化悠久,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在现代社会转型和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许多老字号面临生存危机,其遗产资源的转化成为政府、企业及学界关注的问题。老字号遗产资源转化的路径主要包括技术和产品创新、营销理念创新、旅游体验创新等,目的是使老字号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联,将现代生活元素注入产品中,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扩大市场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这需要老字号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尤小雁[4](2019)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估值的难点》文中研究说明因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对被投资单位不构成重要影响且没有市价的权益性投资从长期股权投资转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列报,准则要求该类投资尽可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各种估值技术中,市场法最为简单有效,但在会计实务中市场法应用于权益性投资的估值存在各种困难。本文以首钢股份对北汽股份的投资估值为例,分析此类投资采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的难点。
吴文华[5](2019)在《粮油信贷业务要适应市场化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粮食收储体制改革加速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购销储备"去杠杆、去库存"调控举措显现,市场化收购将逐步成为农发行粮棉油业务发展的核心。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随粮壮大。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农发行的当家产品和最具特色的业务。本文试从江西秋粮生产收购情况分析视角,结合形势就当前如何做好粮棉油业务进行思考。一、江西秋粮生产情况及特点
薛熹[6](2019)在《电子商务营销效率视角下经济流通模式冲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多种经济流通模式之间的冲突,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经济流通模式相比在营销效率方面的优势基础上,梳理了电子商务营销效率视角下经济流通模式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深层次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电子商务流通模式与传统经济流通模式需要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减少冲突的产生,并最终走向合作共赢。相关的实证分析数据表明,经济流通模式的融合发展是未来流通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这种融合模式会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的流通效率,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捷与实惠。
程冀阔[7](2018)在《发展粮油市场化业务的信贷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发行内部需要加强信贷制度顶层设计,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研发信贷产品、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办贷效率、提升结算手段,才能在粮棉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发挥政策性银行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能。根据总行《关于开展粮油市场化业务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31个省级分行高度重视,分别派出多个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客户开展调研,并走访农业部门、粮食部门、同业金融机构,了解当前粮棉油市场化业务开展情况。总行粮棉油部也派出6个调研组
钟娟,崔世林[8](2018)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社会共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模式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新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实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向"监管职权归一集中的大部制式"转变。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社会共治理念要求,在政府部门的适度引导下,形成以"客体导向"原则为核心的资源高效配置、风险有效管控的食品安全保障格局。但现阶段,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重要角色的食品行业协会,其固有体制设置与运作模式却无法适应新环境下多元社会治理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分析统合监管体制下所蕴含的表源与根源矛盾,并立足于该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社会共治过程中政府与行业协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加以判断,进而从多角度对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秦晓花[9](2018)在《重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和农村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而又相互联系的区域,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经济和社会保障,农村又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腾飞,重庆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城市偏向的发展路径下,城市建设步伐远远快于农村地区,城乡差距越来越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三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政策制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较低,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城乡分离严重影响着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城乡融合将是我市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来论证分析这一发展趋势。根据目前已有的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包含一个指标层次、五个方面指标和50个基础指标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市2000-2016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6年,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总指数与其他各方面指数总体上都呈上升态势,城乡之间的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符合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各个基础指标来看,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加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住房面积不足阻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根据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陶越英[10](2015)在《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越南共产党1986年在越南开启并实施了革新开放的进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南的革新开放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面对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集中探讨1986年至今近30年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转型及经济问题,目的是总结经验,更好地直面挑战,探寻越南未来发展新路子,实现越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0年来,越南面临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本文在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分析越南近30年来经济模型转换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回顾和综述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有关越南革新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越南在推进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实践以及处理二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对越南革新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缺陷作了深入剖析,借鉴相同经济体经济转型和发展的经验,结合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越南革新开放,建立更加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目的是实现越南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本文结构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标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集中探讨越南革新开放过程中,经济模型转换和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第三章集中对越南近三十年来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总结国际上有关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对与越南相似的经济体如中国、原苏联以及原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比较,吸取相应的经验,以便不断完善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型。第五章对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评估。第六章提出促进越南经济模型转换及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是较系统地论述了越南的革新开放进程及其阶段特征;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本质作了分析;对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改革绩效作了评价;提出了深化革新开放的相关建议。
二、模式转换中的流通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式转换中的流通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经济模式下的农村聚落“分散-集聚” |
1.1.1 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的研究视角 |
1.1.2 国外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
1.1.3 国内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聚落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
1.3 农村聚落“集中”策略及其效应 |
1.3.1 发达国家乡村聚落规划 |
1.3.2 社会主义运动下的乡村聚落“集中”策略 |
1.3.3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区化及其效应 |
1.4 农村集中社区规划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农村社区化的重要角色 |
2.1.2 农村社区化的现状及其根源 |
2.1.3 四川盆地农村社区化的区域背景 |
2.2 科学问题 |
2.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2.3.1 研究目标 |
2.3.2 研究意义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技术路线 |
第3章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分散性的根源探究 |
3.1 宗族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 |
3.1.1 宗族文化概述 |
3.1.2 当代宗族组织和乡村聚落发展的制度环境 |
3.2 研究区选取与方法 |
3.2.1 研究区选取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数据收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农村聚落的姓氏构成与居住模式:野外调查证据 |
3.3.2 村域聚落分散度的区域比较 |
3.3.3 乡村聚落分散度的关联因素识别 |
3.4 讨论 |
3.4.1 传统聚落的“集聚和分散”是农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 |
3.4.2 四川盆地农村血缘多样化和聚落高度分散的触发事件: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 |
3.4.3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高度分散的直接原因: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 |
3.5 小结 |
第4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 |
4.1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剖析 |
4.1.1 传统聚落模式和空间组织结构 |
4.1.2 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体系的关联机理 |
4.1.3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场镇体系演变和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 |
4.2 实证研究 |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2 合川区乡村场镇体系的演变 |
4.2.3 合川区农村社区化的驱动因素辨析 |
4.3 讨论 |
4.3.1 城乡二元制度下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相互关系转变 |
4.3.2 农村社区化是传统农村聚落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再适应过程 |
4.4 小结 |
第5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 |
5.1 农村集中安置驱动乡村重构的理论框架 |
5.1.1 乡村空间重构 |
5.1.2 乡村经济转型 |
5.1.3 乡村社会重构 |
5.1.4 乡村治理革新 |
5.2 案例研究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3 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对比 |
5.2.4 镇域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 |
5.3 讨论 |
5.3.1 地方民主结构与集中社区规划 |
5.3.2 农村社区化驱动乡村“空间-社会”的耦合转型 |
5.3.3 新农村社区的经济脆弱性与社区治理的涣散 |
5.4 小结 |
第6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集中社区规划策略—基于两个村级案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案例村概况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数据收集 |
6.2 两个案例村集中社区规划案例对比 |
6.2.1 集中安置的决策与规划 |
6.2.2 分散农居点复垦与农户集中安置 |
6.2.3 农村社区规划的农户响应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政策启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持和参与课题 |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2)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零售业变革的特征趋势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电子商务发展规模趋势 |
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传统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的结合 |
(一)电子商务零售业特征 |
(二)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零售业变革发展趋势 |
传统零售业变革策略 |
结论 |
(3)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字号遗产的特殊属性 |
二、老字号的分类及面临的困境 |
三、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路径 |
四、结语 |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估值的难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估值技术的选择 |
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应用市场法估值的难点 |
(一)选择类似参照物的影响因素 |
(二)市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
(三)不同估值方法对公允价值的影响 |
(5)粮油信贷业务要适应市场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西秋粮生产情况及特点 |
(一) 播面及产量略增。 |
(二) 种粮成本略见涨。 |
(三) 优粮优价特征明显。 |
二、粮食市场化信贷业务的发展重点 |
(一) “产”字当头, 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
(二) “加”字用招, 增强生产转化能力。 |
(三) “通”字着力, 增强仓储物流能力。 |
(四) “新”字为本, 增强产业价值能力。 |
三、相关思考 |
(一) 明确“指挥棒”, 坚持以职责为定位。 |
(二) 建好“工具箱”,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
(三) 做对“运算符”, 坚持以服务为根本。 |
(四) 下好“先手棋”, 坚持以机制为保障。 |
(6)电子商务营销效率视角下经济流通模式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电子商务经济流通模式及营销效率评价 |
经济流通方式冲突表现与产生原因 |
(一) 经济流通模式冲突的表现 |
(二) 经济流通模式冲突产生的原因 |
电子商务营销效率视角下经济流通模式冲突的解决途径 |
实证数据分析 |
(7)发展粮油市场化业务的信贷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油购销体制市场发展现状 |
二、农发行粮油市场化信贷业务开展情况 |
(一) 客户群建设有了新进展。 |
(二) 支持粮食产业链发展方面进行了新尝试。 |
(三) 信贷支持领域取得新突破。 |
(四) 积极探索创新业务发展新模式。 |
三、发展市场化业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 粮棉油金融市场竞争压力大, 农发行与其它商业银行竞争处于劣势。 |
(二) 各级行对发展市场化业务停留在口头上多, 落实实际行动少。 |
(三) 客户群建设难度大。 |
(四) 信贷制度、产品、审批流程、结算手段无法满足企业需要。 |
(五) 发展市场化业务权责利机制尚未建立, 无法调动基层行发展市场化业务积极性。 |
四、构建粮油市场化业务发展的思路和框架 |
(一) 强化各级行责任, 夯实粮棉油发展的基石。 |
(二) 制定区域市场化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
(三) 加大客户营销力度, 建立一批优质粮棉油客户群体。 |
(四) 坚持粮油全产业链信贷支持模式。 |
(五) 构建有效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
五、完善发展市场化业务体制机制的建议 |
(一) 以客户为中心, 构建适应粮食市场化业务需求的产品体系。 |
(二) 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流程。 |
(三) 以服务为根本, 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便捷金融服务。 |
(四) 优化内部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 |
(8)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社会共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合监管体制下的表源与根源矛盾 |
(一)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 |
(二) 食品安全的表源与根源矛盾 |
(三) 矛盾的主次与关联性 |
二、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模式的构建 |
(一) 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下的问题转化 |
(二) 支持性政府的构建 |
1. 支持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
2. 前期政府介入“立本”。 |
3. 中期成员协作“图治”。 |
4. 后期政府矫正“塑形”。 |
(三) 新型行业协会的构建 |
1. 食品行业协会的准入标准。 |
2. 食品行业协会的治理原则。 |
3. 食品行业协会的治理结构。 |
4. 食品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 |
5. 食品行业协会的激励机制。 |
6. 食品行业协会的权力范围。 |
三、结束语 |
(9)重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城乡关系 |
二 城市化 |
三 城乡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一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
二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 综合性原则 |
二 可比性原则 |
三 代表性原则 |
四 可行性原则 |
五 可操作性原则 |
第二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三节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
第四章 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 |
第一节 重庆市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数据的来源与测度方法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测度方法 |
三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三节 2000--2016 年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基础指标与方面指数权重的确定 |
二 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三 重庆市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四 重庆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五 重庆市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六 重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七 重庆市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促进重庆市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一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促进基层教育发展 |
二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低保管理审批程序 |
第二节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
一 多渠道筹集资金和房源 |
二 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
第三节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范围 |
一 加强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 |
二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三 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 |
四 扶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真正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
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 |
一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二 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五节 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改变农村居民消费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标和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 有关经济转型的文献综述 |
2.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
3.1 经济增长与模式的基本理论 |
3.2 国际经验给越南的启示 |
第四章 1986年以来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
4.1 越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
4.2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总体评价 |
4.3 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
第五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 |
5.1 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
5.2 越南革新开放案例研究 |
5.3 影响未来越南经济模型转换的因素 |
5.4 越南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方向及目标 |
第六章 新时期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
6.1 若干的对策建议 |
6.2 经济转型及发展必须着力破解的难题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模式转换中的流通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D]. 刘卫平. 西南大学, 2020
- [2]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零售业变革的特征趋势与对策[J]. 史丽芳.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2)
- [3]老字号遗产资源的转化及其价值[J]. 朱以青. 民俗研究, 2019(06)
- [4]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估值的难点[J]. 尤小雁. 财会通讯, 2019(32)
- [5]粮油信贷业务要适应市场化趋势[J]. 吴文华.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9(02)
- [6]电子商务营销效率视角下经济流通模式冲突分析[J]. 薛熹.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1)
- [7]发展粮油市场化业务的信贷策略[J]. 程冀阔.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8(10)
- [8]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社会共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模式构建[J]. 钟娟,崔世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09)
- [9]重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研究[D]. 秦晓花.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 [10]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越南经济转型和发展问题研究[D]. 陶越英.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