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善兰对数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黎昌抱,王佳[1](2021)在《李善兰科学翻译成就及其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李善兰是晚清着名翻译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作为翻译家,他一生译着等身,译笔延及数学、天文学、力学、植物学等多个西方近代科学重要领域,其涉猎之广博、钻研之精深、格局之瞻远,清末恐只此一人。文章先概述李善兰的科学翻译成就,继而阐释他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译介新学,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独运匠心,创立科学术语译名;亦译亦着,奠基学科知识体系;编译教材,培养后继科学人才。
刘晗[2](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饶大平[3](2021)在《查理斯密代数学版本及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英国查理斯密编纂的《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和《查理斯密大代数学》合称为查理斯密代数学,前者是学习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内容上的升华。查理斯密代数学分别以中学和大学为读者群体,由长泽龟之助等翻译传入日本,再由中国留日学者翻译传回国内,是中国近代影响较大的代数学教科书。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弄清查理斯密代数学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查理斯密小代数学》的版次、内容特点,《大代数学讲义》的研究集中在符号、术语、内容特点,所以研究查理斯密代数学的传播过程较为缺乏。之后多次前往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等地查找资料,并通过线上访问剑桥大学图书馆、加州大学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以及孔夫子二手书店、古籍网等收集资料。在导师的帮助下学习日语和搜集、整理、分析各种相关着作共计190余本,其中关于查理斯密代数学的有英文16本、日文69本、中文30本。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版本学为研究角度,梳理和比较关于查理斯密代数学着作的中英日各版本内容之间的变化,寻找其传入中国的过程;通过陈文译本与晚清代数译着的内容比较研究,分析陈文翻译的查理斯密代数学中某些内容的特点。具体工作如下:(1)查理斯密代数学的版本学研究:涵盖《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和《查理斯密大代数学》的版本学研究,首先,先对各译本的内容进行解读确定研究的基础;再从中译本、英文原本、日译本的版本演变确定各版本的研究对象;再进一步对比目录、知识点、习题确定中译本所对应的日译本和英文原本,进而得出传播过程和情况。(2)陈文译本与晚清代数学译着中的内容比较研究:以查理斯密代数学为切入点,选择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陈文译本与相近时期代数学教科书、《代数学》、《代数术》、《代数备旨》进行内容比较,从术语翻译、符号表示、定义三个维度分别展开一元二次方程、行列式、二项式定理专题,借此得出陈文译本在这三方面的内容特点。通过查理斯密代数学版本及内容的比较研究,可丰富中国近代代数学教科书的近代化、本土化过程的研究,对了解传入我国代数学教科书的早期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王金隆[4](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文中提出数学符号是数学科学中使用的意义高度概括、形式高度集中的抽象语言。数学符号是在数学概念、公式、命题、推理、逻辑关系等整个数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并不是孤立的传播,往往需要借助教科书这一载体。所以对符号的研究应该始于对教科书内容的发展分析。中国第一部微积分教科书《代微积拾级》于1859年出版,故将本研究的起始时间定为1859年。1859-1906年,共出版二十多部微积分教科书。1906-1934年,也出版了二十部微积分教科书。内容丰富、理论严谨的教科书《高等算学分析》于1934年出版,故将本研究的终止时间定为1934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笔者首先通过微积分教科书的研究文章、数学史专着书籍,查询、梳理清末民国微积分教科书的书目。之后通过孔夫子书店、古籍网、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在导师的帮助下,查询、收集、整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30余部,从中选取可以代表清末、民国初期、民国中期三个时期的6部微积分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在论文中,对这6部微积分教科书从编写理念、目录、习题设置、名词术语作详细的对比,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情况。本论文主要以1859-1934年出版的微积分教科书为基础,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研究:(1)清末—民国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选取清末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6部微积分教科书,从编写理念、目录、习题设置、名词术语的对比为基础,从编写理念、内容丰富程度、习题难易水平、理论严谨性四个维度分析,呈现微积分清末民初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情况。(2)以6部微积分教科书中的符号为基础,参考其他微积分教科书,梳理、分析元素符号、运算符号、特殊符号早期国外的传播情况,整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国内最早以何等形式出现在微积分教科书中,借此分析中国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符号西化历程。通过对微积分内容发展、微积分符号传播的研究,可以丰富微积分传播史。
葛震[5](2020)在《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文中研究指明在晚清长沙地区存在着一个以数学家丁取忠为核心的松散数学研究组织——长沙数学家群体。他们在丁取忠的组织下,对传统数学和西方传入的数学知识进行集体讨论,形成了《白芙堂算学丛书》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晚清数学的发展以及数学教育、书籍的普及。同时,这一组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加强了学术交流,在促进人际沟通、学者互访,协同研究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组织上,推动了晚清数学家职业化渐成风气,使师生关系成为数学家关系谱中的重要形式,数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新的态势。本文尝试以此为例,从数学社会史的角度对数学家群体组织的形成过程、研究模式、交流沟通方式等进行研究。本论文将以丁取忠为中心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丁取忠及其组织内部成员的生平进行介绍。围绕丁取忠形成的长沙数学家群体由丁取忠、吴嘉善、黄宗宪、左潜、李锡藩、时曰醇六人组成核心,由邹伯奇、徐有壬、李善兰、邹汉勋四人为外围成员,共同进行研究。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及其主要数学成就进行介绍,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团队之间交流与联系。第二部分:以丁取忠为中心的早期学术交流。丁取忠虽少年时就“喜步算”,但却“苦无师承”,1837年,27岁的丁取忠进入城南书院求学。读书期间,他广交学友,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如编写地理学着作、研究数学问题、搜集数学书籍,是他数学研究积累时期。早期学术活动也可以看作为长沙数学家群体形成的雏形时期,是研究群体组织建立的重要基础。第三部分:以丁取忠为中心的中期学术交流。这一时期,是学派的发展时期。郭嵩焘由乡间进城,“馆设荷花池”,请丁取忠等学者在此研究数学、经学等为学派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场所。在丁取忠主持河池精舍的日常数学研究工作后,形成了一个以丁取忠为核心的学术研究群体,包括以吴嘉善、黄宗宪、左潜、曾纪鸿为主要成员的内部成员,和以李善兰、徐有壬、邹伯奇等为主要联系人的外部成员,这些成员围绕在丁取忠周围在他的主持下开展白芙堂的数学研究工作。第四部分:以丁取忠为中心的后期组织交流。这一时期,是长沙数学家群体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部分工作是分析丁取忠在其所建立的长沙数学家群体中的作用。主要将丁取忠的成就主要分为组织数学家交流、指导数学研究、组织数学书籍校勘,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个数学家群体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核心领导者的组织和沟通,因此,丁取忠在长沙数学家群体中的组织和交流工作,对于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研究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在这一时期,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科研工作与湘军将领有着密切的联系,丁取忠本人也与官员之间保持频繁的交流。所以本章也将以此作为案例,尝试分析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结语。最后,将基于上述研究对提出的以下两个系列问题作出回答:(1)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长沙数学学派逐步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这个群体是如何组织起来的,群体的学科带头人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他们是如何开展数学活动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如何交流与合作的,他们与外部数学家是如何交流与协作的,他们的数学活动受到怎样的赞助及他们与赞助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以期说明长沙数学学派的组织、交流、管理与运行情况,为晚清中国数学社会研究提供一个案例。(2)群体组织的协同效应及影响。不论组织、管理、交流的情况如何,最终都必将落实到数学成果上。学术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群体所产生的效应大小。不论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多好,不出数学成果就等于没有效益。所以,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长沙数学学派是如何通过组织、交流、共同合作、相互启发而促进了他们的研究,并产生了有价值的成果。或对数学形成了自己的认识。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分析长沙数学家群体的产生原因、运行机制,成员间交流沟通方式。可以看出其在地域上内部与外部数学家分布较为分散,在组织结构上,他们不是政治或宗教团体,也没有明确的章程或组织规定和活动记录,属于松散的组织结构。从运行机制上看,通过丁取忠将多个单一的数学家联系起来形成关系网,他们研究的问题也大多由丁提出并组织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群体交流机制的运作,把数学家群体组织起来,让大家通过一对一的或集体的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订正质疑,不仅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学术水平,而且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形成集体攻关的态势。当某个成员产生了一个新想法,在与其他成员切磋讨论中使想法深化,进而形成新成果。当新成果出现后,又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力量,做出了比单枪匹马、个人奋斗更多的和更重要的成果。丁取忠作为群体的核心和学术带头人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组织数学家进行切磋讨论,向群体成员提出新问题,与外界数学家联系与交流。他的学术视野开阔,能够抓住学术前沿,带领和引导大家进行数学研究活动和展开合作与交流,使这个数学家群体不断产生出新成果,不断展开新研究。丁取忠在这个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关键的,举足轻重,意义重大。以丁取忠为首的长沙数学家群体,是晚清湖湘文化孕育出的学术典型代表。以曾国藩等人为首的湘军将领则是晚清政治集团的代表。湘军为丁取忠等学者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丁取忠等学者推动下发展的湖湘文化,同样影响着湘军的精神,湘军可以说是湖湘文化的产物,湘军深远的影响又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构成湖湘文化发扬光大的内在机制。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湖湘文化兼容并包、强悍尚勇、独立创先的内涵。
葛震,郭世荣[6](2020)在《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文中指出清咸丰、同治年间,被称为"湖南数学之领袖"的数学家丁取忠,组织一批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成果突出,影响巨大。通过梳理该群体的形成、研究活动、学术交流、书籍出版等情况,以说明该群体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以及丁取忠在其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战涛,姚远[7](2019)在《我国期刊科学论文体的进化》文中研究说明认定《祷告药皇誓疏》《考数根法》《考证律吕说》为中国中医学、数学、声学领域最早的一批期刊科学论文。这些论文及期刊载体引领了中国近代科学的潮流,并在科学论文体裁的形成、期刊原创性特征的形成、标志期刊成为成果首选发表媒介和酝酿学术交流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也展现了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期刊植根本土、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张必胜[8](2019)在《从《代数学》到《代数术》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数学》和《代数术》是清末西方数学理论引入中国的两本经典译着,二者都引入了西方代数理论,并且有着承前启后的相互关系。其内容具有连续性,理论研究范围得以扩展,术语上有所改进,以及研究的深入。《代数学》传入的西方代数理论主要集中在符号代数、级数和简单方程等问题,而《代数术》则引入更为复杂的代数理论,其中有卡尔达诺求根公式、高次方程特殊解法、连分数运算和不定分析等。并且,在计算方面引入了经济计算,复杂的级数运算,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等。同时,《代数学》和《代数术》对清末科学与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几个相关问题对后来中国学者学习和研究西方代数理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想,指引了代数学领域研究的方向,也为中国代数学的西化和引入抽象代数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必胜[9](2019)在《李善兰的学术人生及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善兰是中国传统数学研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全面开启西方近代科学教育的第一位教育家。李善兰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同时,他开创性地翻译了西方经典科学着作,将近代西方科学首次系统地引入我国,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传播和开展中西科学研究的奠基人。李善兰在翻译西方自然科学理论的同时,还结合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进行学术研究,李善兰是中国传统科学继承者和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先行者。除了传统科学研究和传播近代科学之外,李善兰还把时间放在了科学教育上,李善兰的科学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科学和西方近代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崭新教育,并且吸收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理论,为落后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张必胜[10](2019)在《李善兰的数学译着及对清末教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善兰开创性地翻译了西方经典数学着作,将近代西方数学系统地引入我国,是近代西方数学理论研究的第一人。此外,他对中国古代传统数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李善兰是中国传统数学的继承者和西方近代数学研究的先行者,在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二、李善兰对数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善兰对数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李善兰科学翻译成就及其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李善兰的科学翻译成就 |
2.1 明译欧氏几何两百年后的唯一续笔之作 |
2.2 万有引力及哥白尼学说的首部巨擘译着 |
2.3 牛顿三大力学定律的首部扛鼎译作 |
2.4 西方近代植物细胞学的开山译着 |
3.李善兰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 |
3.1 译介新学,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
3.2 独运匠心,创立科学术语译名 |
3.3 亦译亦着,奠基学科知识体系 |
3.4 编译教材,培养后继科学人才 |
(2)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
2.1.1 专着类 |
2.1.2 期刊类 |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
2.4 问题和缺憾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
4.1.1 印阿天文中译 |
4.1.2 西方天文中译 |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
4.2.1 中国天文 |
4.2.2 西方天文 |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
4.3.1 概述 |
4.3.2 《崇祯历书》 |
4.3.3 拒斥之因 |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
4.4.1 概述 |
4.4.2 《西国天学源流》 |
4.4.3 《谈天》 |
4.4.4 其他译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
5.1 译者剖析 |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
5.1.2 秉笔华士 |
5.1.3 翻译模式 |
5.2 译介动机 |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
5.3 译法探究 |
5.3.1 预翻译 |
5.3.2 七条基本规则 |
5.3.3 删述 |
5.4 小结 |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
6.1.1 沿用旧词 |
6.1.2 创译新词 |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
6.2.2 “天学”与“天文” |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
6.4 小结 |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
7.1 学界接受考察 |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译史梳理 |
8.1.2 史料发现 |
8.1.3 译本分析 |
8.1.4 译名挖掘 |
8.2 研究创新 |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
8.3 后续研究 |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
参考文献 |
(3)查理斯密代数学版本及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编译者小传 |
2.1 原着者 |
2.2 日译者 |
2.3 中译者 |
第3章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内容及版本学研究 |
3.1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内容 |
3.1.1 译名的由来 |
3.1.2 “代数学”定义和行文特点 |
3.2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底本问题的由来 |
3.3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版本演变 |
3.4 Elementary Algebra版本演变 |
3.5 《初等代数学》(日)版本演变 |
3.6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和Elementary Algebra的关系 |
3.7 其他中译本与《初等代数学》(日)、Elementary Algebra的关系 |
3.8 版本流传路图 |
第4章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版本学研究 |
4.1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底本问题的由来 |
4.2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版本演变 |
4.3 《大代数学讲义》版本演变 |
4.4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日)版本演变 |
4.5 A Treatise on Algebra版本演变 |
4.6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大代数学讲义》与ATreatiseonAlgebra关系 |
4.7 版本流传图 |
第5章 陈文译本与晚清代数学译着中的内容比较研究 |
5.1 一元二次方程 |
5.1.1 方程相关的术语 |
5.1.2 符号的使用 |
5.1.3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
小结 |
5.2 行列式 |
5.2.1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中行列式内容的由来 |
5.2.2 译名的由来 |
5.2.3 行列式的符号表示 |
5.2.4 行列式的定义 |
小结 |
5.3 二项式定理 |
5.3.1 多项式和级数相关的术语 |
5.3.2 排列组合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
5.3.3 二项式定理的定义、引入方式及其符号表示 |
5.3.4 二项式定理的证明 |
小结 |
第6章 查理斯密代数学的影响和特点 |
6.1 查理斯密代数学的影响 |
6.2 查理斯密代数学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中英日文本 |
附录2 《查理斯密大代数学》中英日文本 |
附录3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目录对比 |
附录4 《查理斯密小代数学》习题对比 |
致谢 |
(4)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2.1 历史背景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2 清末—民国初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 |
2.1 编写理念的对比 |
2.2.1 解析几何部分 |
2.2.2 微分部分 |
2.2.3 积分部分 |
2.2.4 其他基础知识——极限与不定式 |
2.2 目录对比 |
2.3 习题设置的对比 |
2.3.1 数量和位置 |
2.3.2 习题类型 |
2.3.3 答案的设置 |
2.3.4 习题的选取和难度分析 |
2.4 名词术语的对比 |
2.4.1 函数部分 |
2.4.2 积分部分 |
2.4.3 微分部分 |
2.4.4 解析几何部分 |
2.5 小结 |
2.5.1 编写理念适宜 |
2.5.2 基本内容增加 |
2.5.3 习题难度提升 |
2.5.4 理论更加严谨 |
3 民国初期-民国中期微积分教科书内容的发展 |
3.1 编写理念比较 |
3.2.1 解析几何部分 |
3.2.2 微分部分 |
3.2.3 积分部分 |
3.2.4 其他主要补充部分——函数和级数 |
3.2 目录对比 |
3.3 习题设置对比 |
3.3.1 数量和位置 |
3.3.2 习题类型和占比 |
3.3.3 答案的设置 |
3.3.4 习题的选取和难度比较 |
3.4 名词术语的对比 |
3.4.1 函数部分 |
3.4.2 积分部分 |
3.4.3 微分部分 |
3.4.4 解析几何部分 |
3.5 小结 |
3.5.1 编写理念适宜 |
3.5.2 基本内容增加 |
3.5.3 习题难度提升 |
3.5.4 理论更加严谨 |
4 微积分符号的西化历程 |
4.1 清末民国6部微积分教科书符号 |
4.2 元素符号(数量符号)的西化过程 |
4.2.1 表示数字的符号 |
4.2.2 表示未知数的符号 |
4.2.3 表示常数的符号 |
4.2.4 表示几何图形的符号 |
4.3 运算符号的西化过程 |
4.3.1 基本四则运算符号 |
4.3.2 其他运算符号 |
4.4 特殊符号的西化过程 |
4.4.1 极限符号 |
4.4.2 函数符号 |
4.4.3 正和负、()、{}、[] |
4.4.4 增量符号 |
4.4.5 无穷符号 |
4.4.6 分数符号 |
5 研究结果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果 |
5.1.1 微积分教科书内容发展情况概述 |
5.1.2 微积分符号的西化历程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本文工作 |
第2章 长沙数学家群体中主要成员的数学成就 |
2.1 丁取忠及其主要数学成就 |
2.2 吴嘉善及其主要数学成就 |
2.3 黄宗宪及其主要数学成就 |
2.4 左潜及其主要数学成就 |
2.5 曾纪鸿及其主要数学成就 |
第3章 以丁取忠为中心的群体早期交流 |
3.1 数学交流 |
3.1.1 指导李锡藩着《借根方勾股细草》 |
3.1.2 自着《数学拾遗》 |
3.2 合作撰写地学着作 |
3.3 其他学术交流 |
第4章 以丁取忠为中心的群体中期交流 |
4.1 与徐有壬的学术交流 |
4.2 启发时曰醇着《百鸡术衍》 |
4.3 对外数学交流 |
4.3.1 丁取忠与莫友芝 |
4.3.2 丁取忠与刘熙载父子 |
4.4 主持荷池精舍 |
4.5 与吴嘉善的学术交流 |
第5章 以丁取忠为中心的群体后期交流 |
5.1 组织《粟布演草》的多方合作研究 |
5.2 对无穷级数的集体研究 |
5.3 组织出版《白芙堂算学丛书》 |
5.4 与湘军官员的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 丁取忠与长沙数学学派 |
2 丁取忠前期学术组织 |
3 关于《粟布演草》的多方合作 |
4 对无穷级数的集体研究 |
5 《白芙堂算学丛书》的出版 |
6 结束语 |
(7)我国期刊科学论文体的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最早的期刊中医学论文 |
2 最早的期刊数学论文 |
3 最早的期刊声学论文 |
4 结论 |
(8)从《代数学》到《代数术》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入简史 |
2 承前启后 |
2.1 内容的连续 |
2.2 范围的扩展 |
2.3 术语的变化 |
2.4 研究的深入 |
3 几个问题 |
3.1 Cardano公式 |
3.2 解高次方程 |
3.3 连分数问题 |
3.4 不定分析 |
4 相关计算 |
4.1 经济计算 |
4.2 级数运算 |
4.3 三角函数 |
5 后续影响 |
6 结语 |
(9)李善兰的学术人生及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善兰科学研究和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李善兰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 |
(一) 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
(二) 分门别类学科教育 |
(三) 科学研究带动教育 |
(四) 学术互动激励教育 |
(五) 出版着作延续教育 |
三、李善兰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一) 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
(二) 继承传统科学的思想 |
(三) 借鉴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
(四) 重视实践应用与理论创新 |
(五) 发扬爱国主义的教育精神 |
四、结语 |
(10)李善兰的数学译着及对清末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李善兰研究传统数学 |
2 李善兰翻译西方数学着作 |
2.1 翻译西方代数学 |
2.2 翻译西方分析学 |
2.3 翻译西方几何学 |
2.4 创造科学译名 |
3 李善兰数学译着对清末教育的影响 |
四、李善兰对数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善兰科学翻译成就及其对中国科学近代化的贡献[J]. 黎昌抱,王佳. 上海翻译, 2021(06)
- [2]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查理斯密代数学版本及内容的比较研究[D]. 饶大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清末民国时期微积分教科书的内容发展与符号传播(1859-1934)[D]. 王金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1)
- [5]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D]. 葛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晚清长沙数学家群体的组织与交流[J]. 葛震,郭世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20(03)
- [7]我国期刊科学论文体的进化[J]. 战涛,姚远. 编辑学报, 2019(06)
- [8]从《代数学》到《代数术》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J]. 张必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9]李善兰的学术人生及教育思想研究[J]. 张必胜. 高教探索, 2019(04)
- [10]李善兰的数学译着及对清末教育的影响[J]. 张必胜. 中国科技翻译,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