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灿[1](1986)在《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文中研究指明 森林工业部门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是起重运输作业中仍采用手工劳动。由于工人们在露夭作业,气候条件差(严寒、风雨等等),使工人作业更加复杂,因而要求工人要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近年来,苏联和其它国家的起重运输设备在原有产品系列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而这些设备的柔性吊索所使用的吊钩,却停留在过去几年的发展水平。如以往一样,起重工在作业时还必须蹬上易滑滚的楞垛,或者爬上车辆,从吊钩上摘下吊索。这样工作十分困难,而且效率很
张正雄[2](2004)在《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以往的生态采运研究主要针对天然林,且多数只研究采集作业段。人工林资源条件不同于天然林,其树种及林分结构比较单一,林地地表植被少,林分径级较小,传统的天然林采运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人工林这种资源条件了。关于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技术的系统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因此,开展以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生态采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南方山地人工林伐区为特定的研究区域,作业试验地位于闽西北地区的永安市元沙林业采育场和建瓯市墩阳林业采育场。通过作业试验,采用常规的土壤分析和植被调查方法,首先研究不同采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植被和森林景观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皆伐作业对不同林分结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尾叶桉阔叶纯林、杉阔混交林、马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皆伐对不同坡度(坡度分别为16°、23°和30°)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影响,坡度小的林地比坡度大的林地大;皆伐5种不同集材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皆伐作业手板车集材、皆伐作业人力担筒集材和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影响小于汽车运材;皆伐后灌木层种数减少,而草本层种数增加,且皆伐对杉阔混交林林地植物的干扰影响比尾叶按纯林林地小;不同采伐方式对森林景观生态的影响不同,择伐的影响比皆伐小,伐区配置形式以顺序块状排列较好,可减少森林的破碎度。 其次,经过对人工林集材设备和工艺的多年试验研究,从中得到(研制出)适合人工林资源条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SJ-0.4/2轻型遥控人工林集材索道和JS3-1.5型集材绞盘机等2种新的轻便型集材设备。此外,对集材手板车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可提高其作业安全性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第三,应用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对常用的8种人工林采运作业模式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评价,得到伐区最优作业模式为模式Ⅱ(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次优作业模式为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其余综合效益由大到小依次为:模式Ⅰ(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汽车运材)、模式Ⅳ(油锯采伐索道集材汽车运材)、模式Ⅵ(油锯采伐手板车集材排运木材)、模式Ⅴ(油锯采伐手板车集材农用车运材)、模式Ⅷ(油锯采伐人力担筒集材农用车运材)、模式Ⅶ(油锯采伐土滑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合理选择人工林伐区木材生产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冯芬玲[3](2009)在《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货物的产地和消耗地存在地域空间的分割,使得大宗货物的运输成为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又使铁路货物运输面临新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铁路为解决日趋紧张的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已把发展重载运输作为加速提高输送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与组织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发展重载运输,须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总结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对策及组织技术,以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铁路竞争力,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本论文在铁道部重点项目《重载能力技术研究——大秦线货运组织运力配置辅助决策技术研究》的资助下,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运输组织等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动因、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决策问题和相关运输组织问题,以期为我国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重点为解决铁路重载运输组织问题提供方法和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铁路货运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截止到2017年的铁路货物发送量、周转量等进行了预测分析,模型的最大误差仅为0.7%。预测结果为截止到2017年的铁路货物发送量、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8%、7.9%,铁路运量的品类结构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煤等大宗货物仍是主要品类。(2)从宏观环境、社会福利效应、主要内因三个方面探究重载运输的发展动因。认为宏观环境决定了铁路必须发展重载运输,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内因是当前铁路货物运输供需特征的内在要求与铁路运输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3)研究了铁路重载运输列车开行决策和运价决策问题。基于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铁路重载运输规模经济度量模型,认为铁路重载列车开行条件由重载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规模经济度决定;构建了基于随机货流条件下铁路货物重载列车最优比重模型,得出随机货流条件下重载列车最优比重增加或减少的幅度取决于重载列车和普通列车开行的收益率差和铁路对收益与风险的敏感值;建立了基于Pareto的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模型,得出我国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主要由消费者的偏好决定的。(4)提出了铁路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主要包括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集疏运一体化组织的动因、面向重载运输的货运集中化运作策略、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认为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应采用市场化导向、引入电子商务技术、实现集疏运一体化组织、有利于提高运输服务质量。铁路重载运输实施集疏运一体化是铁路重载运输集疏运一体化系统协同的结果。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应: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集中受理,优化装车”;以站点优化为基础;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条件;以改进集疏运系统为配套措施;以提高企业产品价值为目的。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可采用分枢纽及区段、区域、铁路货运企业集中化三阶段运作策略。铁路货物重载运输车流组织应适时根据市场车流特征及需要,组织灵活多样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列车形式。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可靠。(5)基于元胞自动机建立了铁路重载列车运行组织模拟模型,并对某区间铁路重载运输列车的有关特性和不同列车比例、平均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靠,为当前铁路重载运输组织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秦铁路年运量4亿t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认为大秦铁路4亿t运输组织采用集疏运一体化的组织,货流、车流组织策略为大力深化货运集中化,建立战略装车点,科学规划货流来源等策略;采用多种形式的货流与车流组织,整列回空组织,合理运用机车车辆。
李甜[4](2009)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研究及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大提速,危险货物运输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就需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然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要依据大量的法规、标准,但是现有相关标准不能涵盖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品类,且不同标准之间存在要求不一致等情况。如何通过比较分析现有相关行业(如建筑与石油化工行业)的标准,找出适合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标准,是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在参考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标准体系框架图。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与国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基础标准和法规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差异,为今后制定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标准提供了依据,从而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第三,比较分析我国危险货物相关行业的标准,并结合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了适合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标准,为今后制定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设备及设施标准提供了依据。最后,结合以上研究,进行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并在该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该系统可以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部门提供技术依据。
李冬[5](2013)在《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现代物流主要通道,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铁路实施“客货并重”的发展方式。铁路货运将加快重载、快捷和专业化运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近年来,70t级货车的大量运用,其货物列车商业运营速度达到了120km/h,80t级通用货车、100t级铁路专线专用货车的研制并将投入运用,实现了“提速重载并举、高效周转、安全可靠”的目标。目前,我国铁路运能仍然紧张,重载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的铁路货运装备的紧缺仍是目前困扰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发在我国既有路网条件下的新型专用货运装备是实现我国铁路货运装备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外专用货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铁路货车装备专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调研我国焦炭行业生产和运输情况,以及我国60t级焦炭运输专用敞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型焦炭运输车的运用要求,研究提出了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车体底架、侧墙和端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体钢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对制造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实际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构的准确性。本文还针对焦炭敞车侧墙高而导致侧墙外胀量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控制侧墙外胀的技术措施;文章的最后对新型焦炭运输敞车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新型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容积焦炭运输专用敞车专业化运输装备方面的空白,对于研究制定专用货车标准和运用技术规程及保养和修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货车装备的专业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谷美娜[6](2012)在《80t级通用敞车研究》文中认为“十一五”发展期间,在铁道部建设和谐铁路战略方针指导下,经过创新与实践,我国铁路货车技术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了提速、重载两大跨越,铁路的运输能力及运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现有60多万辆货车已具备速度120km/h的运行条件;通用货车载重已实现由60t级向70t级全面升级换代;运煤专用敞车载重已达到80t;普通线路普遍开行5000t-6000t货物列车;大秦线全面开行了牵引总重达1万t、2万t的重载列车。铁路货车使用可靠性显著提升,故障率大幅降低,适应了中国铁路“客货共线、高效周转、安全第一”的要求,满足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铁路货运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货车轴重偏低,通用货车载重由60t级提高70t级后,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既有通用线路的承载能力,因此发展重载运输是我国铁路货车发展的必选之路。敝车是我国铁路运输中的主型车辆,在我国目前的货车总数中,数量最多,约占60%。本文以80t级通用敝车为分析对象,参考国内、外通用敝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发展80t级通用敞车需攻克的技术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发展80t级通用敞车需要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得出通过对部分既有线路改造的方式可以在我国发展80t级通用敞车的结论;然后以发展重载货车的经济性为出发点,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取技术参数进行了阐述;继而针对国内目前通用敞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对方案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部件提出改进建议,达到提高性能效益,降低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其后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情,提出发展80t级通用敞车的总体思路及设计目标,从而提出80t级通用敞车的总体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可靠性设计的理念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文章的最后,为保证产品具有工程实际意义,对80t级通用敞车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从而完成了80t级通用敞车的整个研究过程。文章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80t级通用敞车提供了部分的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铁路货车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孙建山[7](2018)在《散货港口企业清舱作业安全性分析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的频繁进行,海运在贸易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这为散船运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散船运输的激烈竞争要求港口的经营者必须提高港口的作业效率,整船作业过程中清舱作业阶段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清舱作业工艺、人机交叉程度、作业流动分散程度和作业状况十分复杂,盲目提高效率存在高度安全风险,同时港口作业环境对职工安全影响重大。因此,研究曹妃甸港口矿石码头的安全评价以及清舱作业优化及安全措施现实意义重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评价方面,充分应用检查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曹妃甸港口矿石码头的码头总体布局、工艺、设备及职业病四个方面进行安全评价,分析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利用层次分析建立了港口装卸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人为因素是该港口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管理因素、货物状态、设备因素和环境因素;利用故障树法对清舱作业中清舱工的人身安全进行半定量评价,得到人员远离危险源并做好相关安全防护可以有效避免人身伤害的结论。计算清舱作业各项设备参数及运动轨迹得出清舱安全空间,并且对双斗两堆一抓清舱作业以及船舱、多功能装载机及桥式抓斗三种主体设备的运动轨迹、交叉作业、人机交叉方面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制定出双斗两堆一抓清舱作业安全操作流程、安全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范。研究单车四堆一抓清舱作业以及船舱、多功能装载机及桥式抓斗三种主体设备的运动轨迹、交叉作业、人机交叉方面预先危险性分析,制定出单车四堆一抓清舱作业安全操作流程、安全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范。理论联系实际,自2017年2月起卸船作业班组现场按照分析研究后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优化清舱作业,经过对比分析,优化后的清舱作业法安全可靠同时具有更高的清舱效率。
孔文[8](2007)在《基于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分析及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和新兴产业形态的结合体,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有着密切的产业关联,是有效实现社会再生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建国以来,中国物流业自传统的货物运输模式起步先后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等阶段。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物流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货物运输需求量急剧增长、客户服务和成本意识日趋强化,中国物流业随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如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物流技术愈加先进等。但不容忽视的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业目前仍存在集中度过低、竞争无序化、行业标准不统一、市场绩效欠佳等问题。物流业由于具有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地区等特点,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远远达不到改变上述窘况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由于他们运用已经相对成熟的现代物流理论对物流业加以规范和引导,从而推动本国物流业向技术现代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合理化和管理协调化等方向发展。勿庸置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并结合现代物流理论对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进行了分析及政策研究。整篇论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国内外物流产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901年,约翰·F·克罗威尔(John F. Growell)在给美国政府的《行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的配送报告》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从此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促进物流与营销理念相结合,从而使物流业的服务范围扩大到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资采购、退还货物、废物利用及处置等领域,这一阶段是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物流管理的内容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机构界限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管理的范围,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物流体系的重要,这促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使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同时物流企业也为各客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国内针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比较晚,在确定性多级库存系统中的合作契约和物流链合作中的信息激励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物流链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对市场需求高度不确定性的充分考虑、没有充分考虑供应链协作契约的内部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缺乏对生产能力约束的考虑等。(2)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美国现代物流思想的萌芽开始于二战结束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纷纷将工厂从国内搬迁到国外的原料产地,或者把产品的零部件运往消费地进行组装。这促进了物流业地区范围的扩大和货物快速分销思想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放松了对交通运输业的管制,运输业的营运环境更加宽松,为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特网在美国的出现和发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同时给物流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此时,物流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位移,而是配合商流和信息流的商业活动。物流的对象由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发展到商品、服务与信息,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服务作为商品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使物流的涵义大幅度拓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企业为不失去每一个销售机会而纷纷建立起了高效的商品供应链。日本现代物流起步于1955年。当时,物流管理的范围还局限在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1965年-1992年,日本物流开始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的各个环节迅速渗透,并产生了显著效果。1992年之后,日本物流业向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绿色物流等方向发展。在此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理论迅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有:宏观物流理论、微观物流理论、全程物流理论、JIT(Just in Time)理论、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理论、城市物流理论、QR(Quick Response)理论和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理论等。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现代物流特征,并从这些特征中反映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如扩大化、合理化、一体化、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等。(3)国内物流概念的导入和近年来物流业发展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首次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但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相对落后,政府和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中国物流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后,物流才开始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关注,物流产业随之进入快速成长期,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在传统仓储、运输和储运企业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新科技革命、信息化浪潮、买方市场与同期兴起的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契机,中国出现了“物流热”。目前,中国由物流基础设施业、物流服务业、货主物流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系统业五大行业组成的物流产业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业成为中国物流产业中发展态势最强、最具活力的一个行业。(4)实证分析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情况是反映一国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现代物流企业因拥有完善的功能、齐全的网络、规范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具体地表征一国或地区企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大连市综合物流园区的构建模式和中集集团科学、系统、高效的物流链管理体系能够较好地代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因此,本文选取以上两者进行了介绍。(5)政策研究及建议部分尽管近年来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物流成本偏高、市场结构不合理、第三方物流规模较小、物流外包比例较低、物流服务功能范围较窄等缺陷。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其健康成长离不开合理有序的行业管理,因此,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物流业目前存在的现状,提出了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物流业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以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议。在制定和落实全国性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方面,政府应首先明确物流产业的战略地位,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其次,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促进物流产业协调发展;再次,建立规范的绿色物流标志制度,促进循环物流的发展。为推动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政府应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向第三方物流提供适当的补贴。针对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组织现状中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文提出了政府应加强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管理、优化市场退出机制以及完善企业兼并和联合政策等措施。此外,为充分发挥现代物流行业协会的监督和监管作用,本文建议国家政府应尽快制定和落实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从而为物流行业协会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促进物流协会发展的措施方面,本文提出了扩大行业覆盖面、加强行业协会自身队伍建设以及培育和发展行业和市场监管职能等措施
刘瑞红[9](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Gene Cope,林雨春[10](2003)在《美国铁路冷藏车的发展》文中指出介绍了美国铁路冷藏车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冷藏车的技术规格,以及利用卫星通讯技术遥控监测冷藏车的运用情况。
二、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2)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引言 |
1.1 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实践概述 |
1.2 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生态采伐 |
1.2.1 概述 |
1.2.2 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3 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
1.2.4 人工林的生态采伐 |
1.3 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的意义 |
1.4 南方人工林生态采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南方人工林生态采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闽西北地区人工林及采伐利用概况 |
2.2.1 人工林资源概况 |
2.2.2 人工林采伐利用概况 |
2.3 试验方案设计 |
3 不同采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
3.1 不同采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1 皆伐作业对不同林分结构人工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2 集材作业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1.3 运材作业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 不同采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1 皆伐作业对不同林分结构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2 集材作业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3 运材作业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不同采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分析 |
3.3.1 皆伐对不同林分结构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分析 |
3.3.2 不同集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分析 |
3.3.3 不同运材作业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4 采集作业对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皆伐作业对林地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 |
4.3 集材作业对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
4.3.1 不同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的破坏及其侵蚀面计算 |
4.3.2 手扶拖拉机集材道路面土壤侵蚀调查 |
5 皆伐作业对林地植被的影响与恢复 |
5.1 皆伐对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植被的影响与恢复 |
5.1.1 试验地区概况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皆伐对短轮伐期尾叶桉人工林林地植被的影响与恢复 |
5.2.1 试验地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皆伐对2种不同林分结构林地植被影响的分析 |
5.4 结果与建议 |
6 不同运材方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
6.1 公路运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1.1 修建运材道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6.1.2.木材运输车辆排放尾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水路运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1 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2 木材水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7 不同采集作业方式对森林景观生态的影响 |
7.1 概述 |
7.1.1 森林景观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7.1.2 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 |
7.2 不同采集作业方式对森林景观生态的影响 |
7.2.1 主伐作业方式的影响 |
7.2.2 集材作业方式的影响 |
7.3 采集作业与森林的破碎化及其生态后果 |
7.4 减少采集作业对森林景观生态影响的措施 |
7.4.1 合理确定伐区大小和形状 |
7.4.2 合理确定伐区配置形式 |
7.4.3 合理确定伐区集运材道路网密度 |
7.4.4 在皆伐迹地上保留一定数量的活立木 |
7.4.5 迹地清理改火烧法为散铺法 |
7.4.6 伐区木材生产规划应以县市为单位 |
8 人工林生态采运工艺与设备的选优 |
8.1 人工林伐区木材生产工艺类型及其选优 |
8.1.1 人工林伐区木材生产主要工艺类型 |
8.1.2 伐区木材生产作业工艺类型选优 |
8.2 人工林伐区采集作业设备的选优 |
8.2.1 作业设备选择的原则 |
8.2.2 伐区作业设备选型的方法 |
8.2.3 人工林伐区主要采集作业设备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
8.2.4 人工林新型集材设备与工艺的试验研究 |
8.3 木材运输工艺与设备 |
8.3.1 木材公路运输工艺与设备 |
8.3.2 水路运材工艺与设备 |
8.3.3 木材铁路运输 |
8.3.4 闽西北人工林木材运输模式研究 |
8.4 采伐迹地清理方式与更新造林方案选优 |
8.4.1 采伐迹地清理方式 |
8.4.2 更新造林方案选优 |
9 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与作业模式优化 |
9.1 经济效益分析 |
9.1.1 采伐作业(皆伐)经济效益分析 |
9.1.2 集材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
9.1.3 运材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
9.1.4 伐区不同作业模式作业费用计算 |
9.1.5 伐区常用集运材作业模式经济效益评价数学模型 |
9.2 生态效益分析 |
9.2.1 采伐段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值 |
9.2.2 集材段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值 |
9.2.3 运材段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值 |
9.2.4 采、集、运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值 |
9.3 社会效益分析 |
9.3.1 不同采伐方式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值 |
9.3.2 不同集材方式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值 |
9.3.3 不同运材方式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值 |
9.3.4 伐区常用作业模式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值 |
9.4 综合效益分析与作业模式优化 |
9.4.1 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9.4.2 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综合效益计算与作业模式优化 |
9.4.3 两种不同采伐设备综合评价与择优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3)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路货运量预测与分析 |
2.1 铁路货运量现状 |
2.2 铁路货运量预测系统动力学模型 |
2.2.1 铁路货运量系统分析 |
2.2.2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2.2.3 模型的构建 |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分析 |
3.1 铁路重载运输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2 PEST战略目标 |
3.2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
3.2.1 铁路重载运输的货运需求与供给分析 |
3.2.2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3.2.3 结论 |
3.3 重载运输发展的内在动因 |
3.3.1 重载运输是铁路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 |
3.3.2 重载运输是当前铁路供需特征的内在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重载运输列车开行决策和运价决策问题分析 |
4.1 货运专线和客货共线重载运输共同发展模式 |
4.2 基于规模经济的铁路重载列车开行条件分析 |
4.2.1 分析理论基础 |
4.2.2 重载运输组织的规模经济性分析模型 |
4.2.3 重载列车开行条件 |
4.3 随机货流条件下铁路货运重载列车最优比重 |
4.3.1 随机货流条件下货物列车开行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
4.3.2 风险最小化状态下模型与求解 |
4.3.3 效用最大化状态下模型与求解 |
4.3.4 结论 |
4.4 基于PARETO的我国铁路重载与公路货运最优比价 |
4.4.1 公路、铁路合理比价模型 |
4.4.2 当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动时的最优比价 |
4.4.3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重载运输货流和车流组织策略 |
5.1 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思路 |
5.1.1 市场化导向 |
5.1.2 引入电子商务技术 |
5.1.3 集疏运一体化组织 |
5.1.4 有利于运输服务质量的改善 |
5.2 面向重载运输的货运集中化策略 |
5.2.1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目标 |
5.2.2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运作原则与思路 |
5.2.3 面向重载运输的铁路货运集中化运作步骤 |
5.2.4 结论 |
5.3 铁路重载运输车流组织基本方法 |
5.3.1 "固定车底"的循环运输组织 |
5.3.2 "重来重去"运输组织 |
5.3.3 装车地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组织 |
5.3.4 重载班列运输组织 |
5.4 基于SERVQUAL的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5.4.1 铁路货运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 |
5.4.2 案例 |
5.4.3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重载列车运行过程模拟与分析 |
6.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6.1.1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6.1.2 NaSch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 铁路重载运输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1 四显示固定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
6.2.2 某区间铁路重载运输元胞自动机模型 |
6.3 某区间铁路重载列车运行模拟 |
6.3.1 不同发车方式列车运行时空图及线路运行时间 |
6.3.2 发车时间间隔与列车平均延误时间的关系 |
6.3.3 列车速度—时间图的分析 |
6.3.4 不同列车混跑比例与列车运行时间关系 |
6.3.5 到发线数量及停站时间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
6.4 某区间铁路重载列车比例、速度、密度模拟 |
6.4.1 停站时间间隔与密度关系 |
6.4.2 停站时间间隔与列车平均运行速度关系 |
6.4.3 1万t列车比例与平均运行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大秦铁路4亿t重载运输组织策略 |
7.1 案例背景 |
7.2 大秦重载运输SWOT分析及4亿t重载运输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1 大秦重载运输SWOT分析 |
7.2.2 大秦货物运输战略选择 |
7.2.3 大秦铁路4亿t重载运输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
7.3 重载运输列车组织方案 |
7.3.1 列车开行对数及通过能力利用 |
7.3.2 多种形式的货流与车流组织模式和货流来源规划 |
7.3.3 重车流组织及去向 |
7.3.4 空车组织模式和方案 |
7.3.5 小结 |
7.4 机车车辆运用组织 |
7.4.1 机车运用组织 |
7.4.2 车辆运用组织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研究及管理系统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1.4.2 主要内容 |
2 国内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概述 |
2.1 国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
2.2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 |
3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体系框架 |
3.1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概况 |
3.1.1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基本情况 |
3.1.2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统计分析 |
3.2 标准化理论 |
3.2.1 基本概念 |
3.2.2 标准的种类 |
3.2.3 标准的分级 |
3.3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体系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分析 |
4.1 我国与国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基础标准和法规比较分析 |
4.1.1 危险货物界定与分类比较分析 |
4.1.2 危险货物包装和标志比较分析 |
4.1.3 危险货物品名表比较分析 |
4.1.4 放射性物质运输标准比较分析 |
4.2 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设备及设施相关标准比较分析 |
4.2.1 基本概念 |
4.2.2 技术设备相关标准比较分析 |
4.2.3 安全设施相关标准比较分析 |
4.3 实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5.1 系统目标和设计原则 |
5.2 系统设计规划 |
5.3 数据库的设置和结构 |
5.4 信息系统的功能 |
5.5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5.6 数据挖掘及模糊查询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2.1 美国 |
1.2.2 澳大利亚 |
1.2.3 欧洲 |
1.2.4 俄罗斯 |
1.3 我国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4 各国焦炭运输专用货车现状 |
1.5 焦炭运输需求分析 |
1.6 研究制造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车辆主要结构选型研究 |
2.1 车体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 底架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1 中梁结构型式的确定 |
2.2.2 采用小横梁布置 |
2.2.3 冲击座及其拉铆钉连接方式 |
2.2.4 整体式上心盘 |
2.2.5 下侧门搭扣 |
2.3 侧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3.1 侧柱和横带的布置 |
2.3.2 栓结座 |
2.4 端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5 车门的确定 |
2.6 制动系统 |
2.7 车钩缓冲装置 |
2.8 转向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 |
3.1 自重系数 |
3.2 比容系数 |
3.3 车辆长度 |
3.4 车辆宽度 |
3.5 车辆高度 |
3.6 材料 |
3.6.1 许用应力对比 |
3.6.2 耐腐蚀性能对比 |
3.6.3 采购成本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技术方案研究 |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研制目标 |
4.2 主要技术特点 |
4.3 方案介绍 |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4.3.2 主要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研究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2 车体静强度与刚度分析 |
5.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2 载荷工况的确定 |
5.2.3 强度和刚度评定标准 |
5.2.4 车体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5.2.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5.3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3.1 疲劳载荷 |
5.3.2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5.3.3 有限元模型 |
5.3.4 应力计算结果 |
5.3.5 疲劳寿命评估结论 |
5.4 静强度试验研究 |
5.4.1 试验载荷工况 |
5.4.2 试验评定标准 |
5.4.3 试验数据整理 |
5.4.4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体侧墙外胀分析 |
6.1 侧墙外胀原因及评定标准 |
6.1.1 外胀原因 |
6.1.2 侧墙刚度评定标准 |
6.1.3 车体侧墙刚度 |
6.2 仿真分析验证 |
6.2.1 作用在车体上的载荷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性分析 |
7.1 运输经济效益 |
7.2 装载加固效益 |
7.3 制造维修成本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80t级通用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铁路重载铁路货运技术发展 |
1.2.1 美国 |
1.2.2 加拿大 |
1.2.3 澳大利亚 |
1.2.4 南非 |
1.3 发展重载货车的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开行80t级货车的可行性 |
2.1 基础设施 |
2.1.1 线路、桥梁 |
2.1.2 钢轨 |
2.1.3 限界 |
2.1.4 既有装卸货设施 |
2.2 我国铁路货运重载技术概况 |
2.2.1 整车技术 |
2.2.2 关键技术 |
2.2.3 出口重载货车技术积累 |
2.2.4 标准体系 |
2.3 市场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80t级通用敞车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 |
3.1 比容 |
3.2 自重 |
3.3 车辆长度 |
3.4 车辆宽度 |
3.5 车辆高度 |
3.6 材料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结构的选型及设计 |
4.1 底架结构型式的确定 |
4.1.1 采用纵向梁结构 |
4.1.2 采用整体冲击座、整体上心盘结构 |
4.2 侧墙结构 |
4.2.1 采用板梁结构,外置侧柱及侧横带结构 |
4.2.2 采用新型双曲面侧柱 |
4.2.3 采用加宽、加高的组焊式侧柱内补强座 |
4.3 端墙结构 |
4.4 车门结构 |
4.4.1 继承性 |
4.4.2 门板材料选用T4003,提升车辆防腐性 |
4.4.3 采用拉铆钉连接,提高车辆可靠性 |
4.4.4 下侧门采用新型门板及折页结构,改善下侧门刚度及强度 |
4.4.5 采用新型两级锁闭搭扣,实现两级锁闭 |
4.5 制动装置 |
4.6 转向架 |
4.7 工业设计 |
4.7.1 产品功能 |
4.7.2 人机工程学 |
4.7.3 外观及其标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80t级通用敞车技术方案 |
5.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5.1.1 总体思路 |
5.1.2 研制目标 |
5.2 主要技术特点 |
5.3 方案介绍 |
5.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5.3.2 主要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算分析 |
6.1 车体强度与刚度分析 |
6.1.0 有限元分析模型 |
6.1.1 载荷工况 |
6.1.2 评定标准 |
6.1.3 车体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6.1.4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6.2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6.2.1 车体结构疲劳载荷 |
6.2.2 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6.2.3 疲劳寿命估算结果 |
6.2.4 结构疲劳强度计算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 |
7.1 工艺可行性分析 |
7.1.1 创新研发组织模式,实施工艺设计协同研发 |
7.1.2 传承既有产品的优良结构,推动工艺实践经验 |
7.1.3 推进工艺分析理论化 |
7.1.4 推行EN15085焊接标准,规范焊缝结构设计 |
7.2 安全可靠性分析 |
7.2.1 采用成熟定型产品,降低技术风险 |
7.2.2 采用多项措施,保障产品性能 |
7.2.3 通过理论分析提升产品性能 |
7.2.4 引入RAMS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
7.3 经济合理性分析 |
7.3.1 零件标准化、规范化 |
7.3.2 经济利益最大化 |
7.3.3 环保性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散货港口企业清舱作业安全性分析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港口清舱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1.2.1 港口清舱事故的原因分析 |
1.2.2 港口清舱事故的预防措施 |
第2章 曹妃甸港口矿石专用码头安全评价 |
2.1 评价方法选择 |
2.2 生产工艺评价 |
2.3 生产设备及布局评价 |
2.3.1 生产设备及布局概况 |
2.3.2 生产设备及布局评价 |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评价 |
2.4.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2.4.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2.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及接触水平分析 |
2.4.4 职业性接触毒物与粉尘评价 |
2.4.5 作业场所噪声评价 |
2.4.6 职业病危害评价结论 |
2.5 港口清舱作业层次分析法分析 |
2.5.1 评价指标 |
2.5.2 评价指标的确立 |
2.5.3 指标权重确定 |
2.5.4 评价结论 |
2.6 港口清舱作业事故树分析 |
2.6.1 事故树建立 |
2.6.2 事故树分析 |
第3章 双斗两堆一抓清舱作业法安全性研究 |
3.1 清舱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 |
3.2 第一阶段操作安全性研究 |
3.2.1 双斗两堆一抓清舱法安全空间计算分析 |
3.2.2 多功能装载机安全操作 |
3.2.3 第一阶段多功能装载机下舱作业安全规范 |
3.3 第二阶段操作安全性研究 |
3.3.1 多功能装载机作业准备 |
3.3.2 第二阶段多功能装载机下舱作业安全规范 |
3.4 第三阶段操作安全性研究 |
3.4.1 多功能装载机作业准备 |
3.4.2 第三阶段多功能装载机下舱作业安全规范 |
3.5 第四阶段操作安全性研究 |
3.6 安全操作重点与岗位规范 |
3.6.1 安全操作重点 |
3.6.2 岗位规范 |
第4章 单多功能装载机四堆一抓清舱作业法安全性研究 |
4.1 单多功能装载机四堆一抓清舱操作安全性研究 |
4.2 安全操作重点与岗位规范 |
4.2.1 安全操作重点 |
4.2.2 岗位规范 |
第5章 清舱工艺优化后的实践效果 |
5.1 双斗两堆一抓清舱作业法优化后的实践效果 |
5.2 单多功能装载机四堆一抓清舱作业法优化后的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粉尘检测 |
附录B 噪声检测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分析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国内外物流产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1 国外物流产业理论的发展过程 |
1.1.1 国外物流产业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 |
1.1.2 国外物流产业理论发展的基础 |
1.2 国内物流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 |
1.2.1 确定性多级库存系统中的合作契约 |
1.2.2 物流链合作中的信息激励 |
1.3 国内外物流链理论研究的不足 |
1.3.1 缺乏对市场需求高度不确定性的充分考虑 |
1.3.2 没有充分考虑供应链协作契约的内部信息不对称情况 |
1.3.3 缺乏对生产能力约束的考虑 |
第2章 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 |
2.1 主要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2.1.1 美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2.1.2 日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
2.2 国外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动向 |
2.2.1 国外物流理论的发展状况 |
2.2.2 国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向 |
第3章 国内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 |
3.1 国内物流产业的理论发展过程 |
3.1.1 中国“物流”概念的引进与发展 |
3.1.2 中国“物流”与“后勤”的关系 |
3.1.3 关于物流概念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
3.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 |
3.2.1 传统物流时期 |
3.2.2 萌芽期 |
3.2.3 起步期 |
3.2.4 发展期 |
第4章 现代物流下,中国物流产业的实践案例 |
4.1 中集集团的物流实践 |
4.1.1 中集集团的物流链管理体系构筑 |
4.1.2 中集集团物流链管理体系的ERP支持 |
4.1.3 中集集团物流链的管理特色 |
4.1.4 中集集团物流链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4.2 大连物流园区构建模式与发展规划 |
4.2.1 物流园区建设理论 |
4.2.2 大连物流园区港区一体化构建模式 |
4.2.3 大连物流园区建设的发展规划 |
4.2.4 实现大连市物流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
第5章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 |
5.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5.1.1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5.1.2 中国物流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 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 |
5.2.1 统一协调的物流产业管理制度 |
5.2.2 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5.2.3 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5.3 促进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5.3.1 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物流产业政策体系 |
5.3.2 强化现代物流行业管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材装卸设备的自动脱钩装置[J]. 李国灿. 国外林业, 1986(01)
- [2]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D]. 张正雄.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3]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动因及组织策略研究[D]. 冯芬玲. 中南大学, 2009(04)
- [4]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相关标准和法规比较研究及管理系统方案设计[D]. 李甜.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2)
- [5]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D]. 李冬.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6]80t级通用敞车研究[D]. 谷美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4)
- [7]散货港口企业清舱作业安全性分析及安全管控技术研究[D]. 孙建山.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2)
- [8]基于现代物流下的物流产业分析及政策研究[D]. 孔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9]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10]美国铁路冷藏车的发展[J]. Gene Cope,林雨春. 国外铁道车辆,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