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朗”高速导弹(论文文献综述)
刘芹[1](2020)在《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航天系统工程思想是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无疑是与钱学森同志所提出的系统工程思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航天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航天导弹等国防事业的建设,其中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更是所有航天研究成员中的典范。钱学森是我国着名的国防科技工程建设领导者,为新中国20世纪的科技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和航天工程的奠基人,钱学森享有的崇高荣誉与之成就相匹配。在钱学森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他也为新中国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以后新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在中国导弹、航天等国防事业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钱学森将航天科技等现代科学与教育哲学相统一的重要体现。通过介绍钱学森的成长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对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影响,进而在系统科学的视域下对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当代价值对其展开展望。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形成是从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期间出现雏形,经过一步步的实践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进一步从控制论思想、方法论思想、复杂性系统论思想和大成智慧这四个方面出发,深入剖析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中的主要思想不单单对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领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将其运用到民用中去,这些都对我们深入研究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结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总结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所突出的当代价值和研究展望。以系统工程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功实践为例,充分认识到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能成功地将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建设服务。
凌娟[2](2014)在《钱学森综合集成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新的学科和科学研究融合、交叉特点及综合性日益突出,大工程、大项目的复杂性也愈发凸显,人们对于系统性的综合集成研究及社会应用呈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在综合集成法的指导下,我们对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模拟,借助专家组成的研讨厅的力量,获得最为科学的决策,帮助认识和解决复杂客观对象,助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等首次把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定名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钱学森在学贯东西的求学经历和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对西方学界系统论思想发展状况异常熟悉,耳濡目染中,他的系统思想在实践中极大地丰富起来,为演变成综合集成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综合集成法是处理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的方法,它包含“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及其实践方式——“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两者共同构成综合集成方法),其实质是将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智慧集成系统,它能把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统统集合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去解决复杂巨系统的问题。综合集成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贯穿全过程;(2)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结合,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点点知识综合集成解决问题;(3)应用系统思想把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4)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一起来;(5)必须有大型计算机系统支持,不仅有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而且还有综合集成的功能。新技术革命引发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之后又涌现出各种高新技术,这为综合集成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既可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的研究,又可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
许晓鸣,高岩,车宏安[3](2011)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系统科学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和钱学森先生的开拓和推动分不开的.钱学森在最后30年的科学生涯中,形成和发展了他的系统科学思想,启迪和指引我国系统科学工作者的前进方向,对今后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引言系统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以1978年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1-4]为标志的.此后30年,钱学森以主要精力开
马云鹏[4](2015)在《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文中指出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统一问题,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从深层理解南北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本文拟构建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研究方法,并根据系统研究方法,基于对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初步认识,构建了一个简化的统一互动系统。通过对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系统结构性环境和系统重要环境三个层面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南北统一互动的规律性特征及系统性影响。根据南北统一互动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将南北统一互动关系区分为“冷战期间”、“冷战解构期”和“新世纪以来”三个历史分期:冷战期间(1948-1988)南北统一互动表现出三个特征:第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第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第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该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对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稳态结构下互动的安全性。第二,确定了若干国家统一原则。第三,韩国政治民主化的持续进行推动了南北统一政策的接近。第四,统一主导权的争夺从舆论争夺开始转变为实力的竞争。第五,南北统一互动的民族自主性持续增强。该时期,因结构性安全问题引发了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并产生了持续性重大影响。冷战解构期(1988-1998)的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和结果包括三点:第一,韩国由强调其制度优势逐渐转向支持两种体制共存,并在苏联解体后重新强调其制度优势,主张体制的阶段性共存;第二,朝鲜半岛南北统一的国家/民族自主性继续加强;第三,“和平”统一观念继续得到强化,但韩国的“和平统一”观念包含“和平演变”。新世纪以来(1998-2014),南北统一互动经历了“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和“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三个阶段。该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包括三点:第一,朝美关系围绕朝核问题频繁互动,矛盾继续深化;第二,韩美同盟经历弱化后再次加强,同时,韩美日同盟及内部关系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第三,朝美围绕核问题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韩国TMD建设,进而与作为重要环境的中、俄产生深刻互动。此阶段南北统一互动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系统后果:一是朝鲜更加坚定了以核武器谋求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思想;二是韩国积极考虑部署“萨德”导弹防御体系以应对朝鲜核威胁。
蔺陆洲[5](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研究指明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杰[6](1994)在《“塔朗”高速导弹》文中研究表明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最近透露了从高空、长续航时间的“拉普特”无人机上发射用来拦截“飞毛腿”之类战
卢焱群[7](2005)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代表当代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战略重点。为此,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以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同实施了“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作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决策,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以此为基础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我0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系统论的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和发展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概念,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内涵、特征和作用,概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及其主体要素、生产要素、环境要素的分析,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所具有的发展功能、服务功能、幅射功能和社会功能,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自组织性、动态性的性质;从分析硅谷的启示入手,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的一般规律,着重论述了企业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过程;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过程中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产业群聚的逻辑顺序进行深入地剖析,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极化产业的概念,并论述了极化产业的内涵和选择原则、选择基准以及选择方向;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扩散机理的研究,得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扩散的实质是发展,是增长极本身的发展和增长极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的结论。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扩散内容的研究,探讨了技术扩散、产业扩散和区域扩散的形式及其规律性。通过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研究,提出了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对策;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中的政府行为的研究,阐述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划职能、供应职能、调控
金新[8](2014)在《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析论》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东亚地区海洋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不安,海上摩擦、冲突与对抗频发。东亚海上争端的激烈化程度在当今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在日渐趋紧的海洋安全环境下,中国海洋安全利益面临着严峻挑战。东亚海洋安全领域在深层次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种不稳定态势?如何应对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就国际问题研究而言,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深具学术意义和政策价值的。本文选择“安全秩序”这一研究视角切入,以系统理论方法考察当前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新演化。此项研究着力解析海洋安全秩序这一复杂系统内在的规律性因素,厘清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现时变化及其基本动因,并探讨中国的因应之策。第一章通过海洋安全秩序系统模型的构建与演化机理的解析,为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演化的研究提供一套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海洋安全秩序是由多种秩序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构成有机系统,包含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结构性要素和价值要素四种构成要素。秩序的系统结构形态可从两个层面加以考察:一是秩序模式,二是秩序状态。在秩序模式层面,海洋安全秩序可分为霸权安全秩序、均势安全秩序、集体安全秩序、安全共同体秩序和等级秩序等五种类型。在秩序状态层面,海洋安全秩序可界定为高、中、低不同程度的有序与失衡。海洋安全秩序的演化,本质上是其系统结构形态的变化,包含秩序模式转型与秩序状态转化两个维度的意涵。具体的秩序演化进程,根据演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秩序进化与秩序退化;根据演化速度的不同,可分为秩序渐变与秩序突变。海洋安全秩序演化的动因在于系统环境或要素的变化。海洋安全秩序的演化,主要是通过秩序自组织进程中的反馈机制实现的。第二章考察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形态。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生成于东亚区域体系之中,随着东亚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该秩序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系统重构:一是16世纪初至20世纪初,从中国主导的等级秩序向列强主导的均势秩序的转型;二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从多极均势秩序模式向美苏争霸之下的两极均势秩序模式的转型;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两极均势秩序向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秩序的转型。21世纪初的东亚海洋安全秩序,从秩序模式上看,仍属美国单极主导的霸权安全秩序。但当前的秩序是一种包含着均势因素的不彻底的霸权秩序。从秩序状态上看,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处于低度有序层次。此外,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在系统向度还存在显着的缺陷:制度化程度较低。组织化程度高、行为规制力强的海洋安全制度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匮乏状态。这对海洋安全秩序的和谐与有序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第三章审视和评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总体态势。本章的研究从秩序新演化的表现、趋势和影响三个层面展开。2010年以来,东亚海洋安全领域摩擦、冲突与对抗频发,整体安全形势动荡不稳。通过梳理2010年以来的海洋安全形势发展轨迹,可发现这种形势变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因素——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在现阶段的新演化。当前秩序的新演化,在秩序状态层面是以失衡趋势为特征的秩序退化;在秩序模式层面是以海洋霸权体系嬗变为特征的秩序渐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东亚海洋安全秩序仍将保持在相对失衡的状态,有序程度很难得到根本性地提高。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主要影响可从系统与单元两个层次加以考察。在系统层次上,它导致东亚海洋安全治理困境的强化;在单元层次上,它造成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面临新的困局。第四章探析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动因。当前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新演化,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因果关联。对秩序演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系统边界之外与海洋安全秩序具有较高关联度的国际秩序范畴、海洋政治范畴和国际安全范畴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就当前东亚海洋安全秩序而言,这三大范畴的现实变化主要表现为近年来东亚区域秩序的转型、国际海洋秩序的演进和地缘安全环境的嬗变。“东亚”、“海洋”与“安全”三个维度上系统环境的变化,构成了当前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外部动因。系统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直接推动秩序的演化,还会推动秩序构成要素的变化,进而间接导致秩序的演化。秩序系统外部这三方面的环境变化分别导致系统内部东亚海权格局的变动、海洋利益矛盾的深化和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等要素变化。这些秩序要素的变化,构成了秩序新演化的内部动因。第五章探讨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应对。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新演化,塑造着中国新的海洋安全战略环境。为在秩序新演化进程中维护本国东亚海洋安全利益,中国须采取与新形势适应的区域海洋安全战略。本章在系统考察中国东亚海洋安全利益及其所面临现实威胁的基础上,探讨有效可行的中国的东亚海洋安全战略选择。中国的东亚海洋安全利益,可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基本需求到高级需求的模式逐级排列,实现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的排序和分层。以利益需求的层次区分为基础,可分别考察各层次利益在秩序新演化进程中面临的客观威胁。通过对海洋安全利益所面临威胁与挑战的研判和评估,可探讨实现利益有效护持的应对之策。秩序新演化背景下中国东亚海洋安全战略,应厘定近期和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坚持“有限海权”战略原则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与政策路径,推动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优化,切实维护本国海洋安全利益。
杨妹[9](2014)在《面向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的军事分析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复杂系统研究热潮的兴起,复杂系统科学已经被认为是指导“国计民生”的重要方法。建模与仿真技术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大规模联合作战条件下,以军事分析仿真为基础构建的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能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军事高层决策人员的作战指挥过程提供依据。军事分析仿真系统具有高速计算、多样本运行、人/机交互、运行互操作、属性互操作和I/O互操作等特点。由于决策者面对的军事复杂系统具有深度不确定性和涌现性,军事分析仿真系统还需要关注不同作战条件下大量实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行为,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战争的可能结果。而目前已有的分析仿真系统由于设计目的不同,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开展面向高层决策的军事分析仿真系统(Military Analytic Simulation for High Level Decision-Making,MASHLDM)的研究是建立军事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亟待解决的基础性课题,对于促进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针对MASHLDM的特点,以如何构建MASHLDM为主要研究目的,围绕MASHLDM的总体框架、MASHLDM的仿真引擎、仿真系统兴趣管理方法的优化、仿真模型的建立等影响MASHLDM构建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MASHLDM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构建MASHLDM的“三驱动、一核心”理论。论文首先系统研究并分析了MASHLDM的基本概念;然后从仿真软件、决策支持应用、军事应用领域等方面研究了MASHLDM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为构建MASHLDM提供了指导原则;接着从总体上对MASHLDM的系统结构进行了规划,明确了系统的各要素及其关系,指出了仿真引擎的核心地位,结合“C2驱动的模型设计”、“模型驱动的仿真系统开发”和“数据驱动的模型运行”等MASHLDM的动态特性形成了“三驱动、一核心”的系统理论。(2)提出了一种“sense-think-lookahead-act”的Agent行为模型和基于仲裁中间件的混合仿真框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混合仿真的MASHLDM仿真引擎。基于Agent和离散事件仿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DES)的混合仿真技术能够在揭示战争系统复杂性的同时利用部分重同步机制尽可能快地跳过无关计算和更新过程,但是,当前的多Agent混合仿真系统存在循环依赖和重同步时间预测的问题需要解决。论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时间窗的前瞻(lookahead)方法,并在传统的“sense-think-act”周期中引入这一前瞻步骤,使仿真系统通过预先计划Agent之间未来可能发生的交互,得以对Agent行为事件按一定顺序进行调度。形式化证明过程表明前瞻过程可以消除重同步过程中的循环依赖。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仲裁中间件的ABS(Mediate-based and Agent-Based Simulation,MABS)仿真引擎,既提供了对重同步时间的预测,也为Agent与问题域行为逻辑无关的公共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支持。(3)提出了基于MABS的大规模军事分析仿真系统的混合兴趣管理方法。针对MABS实体之间存在的交互数据和报文数据的交换,提出了基于空间和基于谓词逻辑的方法分别实现物理感知和报文通信的兴趣过滤。针对基于感知仲裁器的感知匹配效率的问题,以减少触发感知计算的条件和减少区域匹配的实体数量为目的,建立了实体运动速度和运动路径的优化处理模型,并且通过基于动态四叉树的空间兴趣过滤技术,极大地减少了感知仲裁器在确定物理感知时所需要进行的动态相交检测的数量。(4)提出了MABS框架中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MABS-DES模型的建立方法。模型是进行仿真实验的基础,建立仿真模型是构建MASHLDM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采用模型驱动方法建立仿真模型,使用基于Agent的模型作为平台无关模型(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PIM),采用DEVS(Discrete Event System Specification)模型作为中间平台相关模型(Platform Specific Model,PSM)。在PIM和PSM模型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证明了从基于Agent模型到DEVS模型,再到MABS-DES模型的变换的可行性,研究了三种模型的映射过程,并设计和实现了基于模型驱动的MABS-DES模型开发工具用以支持MABS系统的快速构建。(5)以一个假想作战想定为例,介绍了本文研究成果在军事分析评估仿真原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MABS仿真系统的总体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KD-HLA的大规模军事分析仿真系统。
黄珺嫦[10](2015)在《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土地的大量消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也日益凸显,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和环境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考虑区域资源环境的空间禀赋特征,选择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向,将开发强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因此,土地承载力成为目前国内外改善人地关系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通常以耕地承载力研究为主,通过测算人均消耗粮食数量而获得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这对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的粮食安全非常重要。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仅关注土地对粮食和人口的承载远远不够,难以客观描述土地的综合承载水平,单一的粮食问题不能完全满足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我们更应该考虑到人类活动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协同发展问题,因此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体不应仅仅是耕地,还应包括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及其他设施用地等其他地类;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客体也不应仅仅是人口,还应包括各种人类综合活动的承载状况,如经济规模、资源环境、社会生活等。在传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中,通常情况下是将特定区域的土地承载力作为一个孤立和封闭的研究对象,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耕地急速减少和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水资源与土地资源耦合失调的矛盾不断增强,土地综合承载状况复杂性涌现,必须摸清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况,找出承载的短板,否则更会加速人地矛盾的恶化。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更能体现出开放性,因此,深入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对于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长远规划、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协调人地矛盾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化解土地供需矛盾;如何评价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耦合协调状况,为土地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系统的优化调控,成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关注的焦点。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研究而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探寻系统发展的规律,掌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能更好的进行优化调控,达到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最优化和人地关系协调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是在自组织和他组织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分析其引导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剖析人类活动等外部环境作为他组织的影响,才能针对性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保障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典的系统研究理论在日益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面前却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由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是一个由物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单从某一个学科领域来分析系统的演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过程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与系统复杂性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提供了新的范式,将复杂性科学与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管理研究相结合是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以改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引领,运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同管理分析框架,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构建与评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研究的分析框架。在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依据物理一事理一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研究的分析框架,对系统研究中的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阐释。2.从物理维度分析,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切入,揭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非线性性、动态性等特性;从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实体结构出发,立足于基本构成要素、要素集合、子系统、子空间四个层面,确定其由物质子系统、生物子系统、人类子系统组成,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要素集合、要素构成。3.从事理维度分析,分析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组织结构特征,明确了其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性。进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揭示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演化发展,一方面通过系统演化轨迹及分叉类型、演化动力机制等方面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演化进行宏观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协同学方程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演化进行模拟,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演化状态及协调演化类型进行逻辑判断,进而,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判定,划分了不同的耦合协调类型。4.从人理维度分析,运用CATWOE软系统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利益的群体的相关分析,并从要素的选择、要素原始值的确定方面两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最后从系统预警、动态跟踪和公众参与方面探讨人理在系统调控管理中的应用和方法改进。5.对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发展演化,在对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判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调控管理的方案,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把系统理论方法引入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中是可行的。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的逻辑分析框架能够为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研究提供整体性的分析思路。2.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研究中要重点关注要素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要素是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宰者,确定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有助于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握系统的发展方向;要注意弥补系统组织中的“短板”,因为任一序参量或子系统发展的滞后都会造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降低。3.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调控管理要真正做到“通物理、明事理、谙人理”。调控管理包含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自组织演化与他组织规划的协调、土地综合承载力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多方利益协调等多个层面。在达到系统自身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管理过程中预警、动态跟踪和公众参与,以提出合理、及时的调控措施,通过子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与调控管理过程中的他组织耦合实现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明晰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使得土地承载力研究从过去静态的单一研究目标模式发展到动态的系统整体分析模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土地承载力理论体系,完善了土地承载力工作的科学内涵和技术支撑,能够从系统工程的思维角度对实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提供指导。2.以物理-事理-人理(WSR)为方法论,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问题分别为从物理维、事理维、人理维进行数学阐释、解析和求解,拓展了WSR方法的应用范围,也促进了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研究。
二、“塔朗”高速导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朗”高速导弹(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形成背景 |
一 国外成长历程对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形成的影响 |
二 新中国对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形成的促进 |
第二节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历史进程 |
二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发展中的航天成果 |
第三节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完善与成熟 |
一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
二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成熟的体现 |
第二章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控制论内涵 |
一 工程控制论的问世 |
二 钱学森与工程控制论 |
三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与控制论 |
第二节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系统论内涵 |
一 系统论的历史进展 |
二 钱学森对系统论的认识 |
三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与系统论 |
第三节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方法论内涵 |
一 复杂性思想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二 钱学森对复杂性思想的认识 |
三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与方法论 |
第四节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大成智慧内涵 |
一 大成智慧思想的产生 |
二 钱学森对大成智慧思想的认识 |
三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与大成智慧 |
第三章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当代价值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
二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
三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第二节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研究展望 |
一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现状 |
二 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的未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2)钱学森综合集成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钱学森的研究 |
1.2.2 关于综合集成法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综合集成法的酝酿 |
2.1 学贯东西的求学经历 |
2.1.1 扎实的理论学习 |
2.1.2 长期的哲学思维训练 |
2.1.3 对系统科学的耳濡目染 |
2.2 干锤百炼的工程实践 |
2.2.1 留美期间的科研实践 |
2.2.2 领导国内国防科研的实践 |
第三章 综合集成法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理论特征 |
3.1 综合集成法的形成过程 |
3.1.1 综合集成法的萌芽 |
3.1.2 综合集成法的发展 |
3.1.3 综合集成法的成熟 |
3.2 综合集成法的主要内容 |
3.2.1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
3.2.2 综合集成研讨厅 |
3.2.2.1 建立总体设计部 |
3.2.2.2 组织专家群体 |
3.2.2.3 建构数学模型 |
3.2.2.4 人机对话 |
3.3 综合集成法的理论特征 |
3.3.1 坚持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 |
3.3.2 综合硬系统与软系统求解的普适性 |
3.3.3 推进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创新性 |
第四章 综合集成法在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
4.1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1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2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4.1.3 在军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4.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 |
4.2.1 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
4.2.1.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任务 |
4.2.1.2 运用“大成智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
4.2.2 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
4.2.2.1 钱学森基于系统学城市建设思想与“两型”社会 |
4.2.2.2 综合集成法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发展的3个阶段 |
2.1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
2.2 20世纪80年代 |
2.3 20世纪90年代 |
3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及特色 |
3.1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
3.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3.3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论 |
3.4 大成智慧工程与大成智慧学 |
3.5 社会系统工程 |
3.6 地理科学 |
3.7 思维科学 |
3.8 人体科学 |
3.9 系统科学体系与内容 |
3.10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特色 |
3.11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是现代系统思想的结晶 |
4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4.1 “倒逼”的国际形势 |
4.2 对科技发展的意义 |
4.3 对发展金融经济的意义 |
(4)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既往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理论原则 |
二、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的系统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核心议题 |
第一节 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性质 |
第二节 朝鲜半岛南北方要求统一的原因 |
一、朝鲜半岛统一的国家和民族诉求 |
二、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动力 |
第三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主导权 |
第四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目标方案 |
第五节 朝鲜半岛统一的路径方法 |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第二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第三节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1948~1960) |
二、从“单一体制”到“政权共存”(1960~1969) |
三、从“国际化”到“国家/民族自主”(1970~1988) |
小结 |
一、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
二、冷战期间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结果 |
三、朝鲜半岛无核化论议 |
第三章 冷战解构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第一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第二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第三节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卢泰愚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二、金泳三政府时期的南北统一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的南北统一互动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重要环境 |
一、系统重要环境的显性动向 |
二、系统重要环境隐性变化动向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环境 |
一、朝美矛盾继续深化 |
二、韩美同盟转向 |
三、韩国TMD建设动向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分析 |
一、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构建 |
二、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崩解 |
三、朝鲜半岛和平与信任基础的重建 |
四、朝核新动向:“经济与核武并举”的理性分析 |
五、系统陷阱——导弹防御体系 |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的系统特征 |
第二节 南北统一互动系统三层次互动关系的再阐释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冷战时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动向列表 |
表2 冷战解构期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
表3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动向列表 |
表4 新世纪以来南北统一互动系统的南北互动关系动向列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研究的基础 |
1.2.1 创新理论 |
1.2.2 增长极理论 |
1.2.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1.2.4 产业经济学理论 |
1.2.5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
1.3.2 增长极理论研究 |
1.3.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机理研究 |
1.4.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极 |
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与特征 |
2.1.1 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
2.1.2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
2.1.3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
2.2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2.2.1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内涵 |
2.2.2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主要特征 |
2.2.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作用 |
2.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2.3.1 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历程 |
2.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分析 |
3.1 一般系统论及系统的定义 |
3.2 作为耗散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 |
3.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要素分析 |
3.3.1 主体要素 |
3.3.2 生产要素 |
3.3.3 环境要素 |
3.4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功能分析 |
3.5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系统的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演变规律 |
4.1 “硅谷”的启示 |
4.2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
4.2.1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条件 |
4.2.2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条件 |
4.2.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目标取向 |
4.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形成的一般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形成 |
5.1 技术创新 |
5.1.1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
5.1.2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
5.1.3 技术创新的模式 |
5.1.4 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 |
5.2 企业创新 |
5.2.1 企业创新的内容 |
5.2.2 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 |
5.2.3 企业创新的辩证关系 |
5.3 产业创新 |
5.3.1 产业创新的含义与内涵 |
5.3.2 产业创新的层次性 |
5.3.3 产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
5.3.4 新产业形成的途径 |
5.4 产业集聚 |
5.4.1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客观必然性 |
5.4.2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机制 |
5.4.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产业聚集特征 |
5.5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极化产业 |
5.5.1 极化产业的内含 |
5.5.2 极化产业的选择原则 |
5.5.3 极化产业的选择基准 |
5.5.4 极化产业的选择方向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扩散 |
6.1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扩散的实质 |
6.2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扩散的内容 |
6.2.1 技术扩散 |
6.2.2 产业扩散 |
6.2.3 区域扩散 |
6.3 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 |
6.3.1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必然性 |
6.3.2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原则 |
6.3.3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行为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1 政府职能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1.1 发挥政府职能的重要性 |
7.1.2 政府职能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2 政府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2.1 产业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2.2 投资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2.3 财税政策与高新技术增长极 |
7.2.4 人才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2.5 政府采购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 |
7.3 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 |
7.3.1 产业培育 |
7.3.2 市场培育 |
7.3.3 环境培育 |
7.3.4 人才培育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评价体系 |
8.1 建立评价体系的目的意义 |
8.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8.3 评价指标的结构及说明 |
8.4 综合评价方法 |
8.5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综合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实证分析 |
9.1 武汉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可行性 |
9.2 极化产业的选择 |
9.2.1 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
9.2.2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产业 |
9.2.3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 |
9.2.4 新材料产业 |
9.3 对策与措施 |
9.3.1 构建区域性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
9.3.2 加强制度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
9.3.3 坚持开放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向国外开放 |
9.3.4 加大投入力度,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机制 |
9.3.5 引进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队伍 |
9.3.6 优化发展环境,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0.1 全文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与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核心概念厘定 |
四、研究方法说明 |
五、研究创新阐释 |
六、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海洋安全秩序及其演化:理论解析 |
一、海洋安全秩序:理论框架 |
(一)理论构建:海洋安全秩序的系统模型 |
(二)结构分析:海洋安全秩序的结构形态 |
(三)功能分析:海洋安全秩序的系统效应 |
二、海洋安全秩序:演化规律 |
(一)秩序演化:海洋安全秩序的系统过程 |
(二)外在模式:海洋安全秩序的演化类型 |
(三)内在规律:海洋安全秩序的演化机理 |
第二章 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历史与现实 |
一、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历史流变 |
(一)秩序初始形态:海洋安全等级秩序 |
(二)从等级到均势:秩序的第一次重构 |
(三)从多极到两极:秩序的第二次重构 |
(四)从争霸到独霸:秩序的第三次重构 |
二、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现实形态 |
(一)单极霸权:海洋安全秩序模式解读 |
(二)低度有序:海洋安全秩序状态评析 |
(三)制度匮乏:海洋安全秩序系统缺陷 |
第三章 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态势评估 |
一、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具体表现 |
(一)动荡不稳:东亚海洋安全的最新形势 |
(二)秩序演化:当前形势变化的深层本质 |
二、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基本趋势 |
(一)秩序状态退化:安全秩序的失衡趋势 |
(二)秩序模式渐变:海洋霸权的弱化趋势 |
三、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的主要影响 |
(一)系统层次:东亚海洋安全治理的困境 |
(二)单元层次: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困局 |
第四章 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动因探析 |
一、系统环境变化:秩序演化的外部动因 |
(一)“东亚”之维:东亚区域秩序的转型 |
(二)“海洋”之维:国际海洋秩序的演进 |
(三)“安全”之维: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 |
二、系统要素变化:秩序演化的内部动因 |
(一)权力结构要素:东亚海权格局的变动 |
(二)利益结构要素:海洋利益矛盾的深化 |
(三)秩序主体要素: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 |
第五章 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中国对策 |
一、中国应对秩序新演化:利益考量 |
(一)东亚海洋安全利益需求的层次区分 |
(二)秩序新演化中利益威胁的现实考量 |
(三)秩序新演化中利益护持的宏观统筹 |
二、中国应对秩序新演化:战略选择 |
(一)东亚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序列规划 |
(二)东亚海洋安全战略:原则与方针选择 |
(三)东亚海洋安全战略:实施的政策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面向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的军事分析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军事分析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的研究现状 |
1.2.3 基于Agent和离散事件建模与仿真的混合仿真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仿真系统开发方法学的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贡献 |
1.4.3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的军事分析仿真总体研究 |
2.1 引言 |
2.2 MASHLDM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1 MASHLDM的概念 |
2.2.2 决策分析与MASHLDM之间的关系 |
2.3 MASHLDM系统开发的原则 |
2.3.1 仿真软件提出的要求 |
2.3.2 决策支持提出的要求 |
2.3.3 军事应用领域提出的要求 |
2.4 MASHLDM的总体框架分析 |
2.4.1 以军事分析仿真引擎为核心的结构框架 |
2.4.2 C2 驱动的模型设计思想 |
2.4.3 模型驱动的仿真系统开发和集成方法 |
2.4.4 数据驱动的模型运行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仲裁中间件的MABS混合仿真引擎 |
3.1 引言 |
3.2 基本概念 |
3.2.1 Agent行为模型 |
3.2.2 时间机制与状态同步机制 |
3.3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
3.4 基于仲裁中间件的MABS框架 |
3.4.1 “sense-think-lookahead-act”行为模型 |
3.4.2 MABS总体结构 |
3.4.3 感知仲裁器 |
3.4.4 行为仲裁器 |
3.5 性能评估 |
3.5.1 理论分析 |
3.5.2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ABS框架中的混合兴趣管理及其优化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 |
4.2.1 基于空间的兴趣管理 |
4.2.2 基于谓词逻辑的兴趣管理 |
4.3 MABS中的混合兴趣管理方法 |
4.3.1 基于传感器探测行为的兴趣管理 |
4.3.2 基于实体通信行为的兴趣管理 |
4.4 感知仲裁器的优化 |
4.4.1 动态相交检测 |
4.4.2 感知仲裁器的优化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DA的MABS-DES模型开发和集成 |
5.1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
5.1.1 模型变换 |
5.1.2 建模方法 |
5.2 军事分析仿真系统中的模型变换 |
5.2.1 Agent模型到DEVS模型的映射 |
5.2.2 DEVS模型到MABS-DES模型的映射 |
5.2.3 DEVS模型到联邦成员BOM组件模型的映射 |
5.3 基于MDA的仿真模型想定实例——KD-ModelEditor |
5.3.1 MABS-DES原子组件模型的开发与集成 |
5.3.2 原子组件模型开发与集成方法的原型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ABS的军事分析仿真原型系统及实例研究 |
6.1 MABS军事分析仿真原型系统结构 |
6.2 基于MABS的XX防空系统实例研究 |
6.2.1 XX防空作战想定 |
6.2.2 模型的建立 |
6.2.3 实验结果与经验总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作者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录A 缩略词 |
附录B MABS前瞻算法 |
附录C 基于动态四叉树的兴趣管理算法 |
(10)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承载力的起源和内涵的演变 |
§2.2 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2.3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现状 |
2.3.1 内涵研究 |
2.3.2 内容研究 |
2.3.3 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人地关系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复杂系统理论 |
§3.4 协同学理论 |
§3.5 控制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框架构建 |
§4.1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
4.1.1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演变 |
4.1.2 WSR方法论 |
§4.2 基于WSR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及评价思路 |
4.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 |
4.2.2 基于WSR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适用性分析 |
4.2.3 基于WSR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三维架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理维——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要素 |
§5.1 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及属性界定 |
§5.2 系统整体构建 |
§5.3 子系统构建 |
5.3.1 子系统一:物质承载子系统 |
5.3.2 子系统二:生物承载子系统 |
5.3.3 子系统三:人类承载子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事理维——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结构 |
§6.1 组织特征 |
§6.1.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概念 |
§6.1.2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组织特征 |
§6.2 演化发展 |
6.2.1 演化条件 |
6.2.2 演化动力机制 |
6.2.3 演化轨迹 |
6.2.4 演化类型 |
§6.3 子系统耦合协调评价 |
6.3.1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的概念 |
6.3.2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的机理 |
6.3.3 土地综合承载力耦合协调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理维——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优化 |
§7.1 基于多目标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同发展 |
§7.2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利益协调——CATWOE分析 |
§7.3 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调控管理 |
7.3.1 实施预警 |
7.3.2 动态跟踪 |
7.3.3 公众参与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实证研究——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与评价 |
§8.1 研究区域概况 |
8.1.1 自然地理环境 |
8.1.2 社会经济发展 |
8.1.3 发展机遇及面临的问题 |
§8.2 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 |
§8.3 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子系统耦合协调评价 |
8.3.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8.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3.3 耦合协调度的计算 |
§8.4 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演化类型 |
§8.5 郑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调控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塔朗”高速导弹(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航天系统工程思想研究[D]. 刘芹.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2]钱学森综合集成法研究[D]. 凌娟.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8)
- [3]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J]. 许晓鸣,高岩,车宏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1(06)
- [4]朝鲜半岛南北统一互动关系研究 ——以统一政策为基础[D]. 马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01)
- [5]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6]“塔朗”高速导弹[J]. 杰. 国际航空, 1994(01)
- [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D]. 卢焱群.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8]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析论[D]. 金新. 吉林大学, 2014(09)
- [9]面向高层辅助决策支持的军事分析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杨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11)
- [10]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D]. 黄珺嫦.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