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测定NaCl的平均活度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娴[1](2021)在《聚磷菌全细胞有机磷农药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磷农药的过量使用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微生物法因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到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处理中。在先前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基于一种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PAO)生理特性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传感器的设想,并展示了对亲水性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传感器构建的可行性。但由于大多数有机磷农药都属于疏水性化合物,在其分析过程中就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溶解。而被利用于生物除磷处理的聚磷菌却不能在较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存活。因此,在开发有机磷农残传感器过程中,需要筛选培养出一批具有有机溶剂耐受性的聚磷菌,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本实验首先研究了聚磷菌的有机溶剂驯化过程以及该驯化出来的聚磷菌的胞外酶的部分特性;还研究了离子液体敏感膜高灵敏度磷酸二氢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聚磷菌全细胞有机磷农药传感器和聚磷菌有机磷水解酶生物传感器,从而能够测定环境中的亲疏水性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对有机溶剂-水混合溶液中的聚磷菌进行了驯化研究,采用丙酮为有机溶剂,培养出一批具有丙酮耐受性的聚磷菌,再从这批菌中分离筛选出了能高效降解非水溶性有机磷农药的杆状聚磷菌菌落。实验摸索了驯化聚磷菌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最适宜条件,并与驯化前的条件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在向体系中添加了10μL的乙酸,且于18℃、pH7.2的条件下,最利于驯化聚磷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在此条件下,驯化聚磷菌对水溶性农药甲胺磷降解率为99.4%,对疏水性辛硫磷的降解率达98.6%。实验还利用该丙酮驯化聚磷菌制备了干膜化菌剂,以便于菌种的长期保存。聚磷菌在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过程中胞外有机磷水解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本实验对胞外有机磷水解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分析。通过一系列硫酸铵沉淀、透析以及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等过程,获得了两种较为纯净的酶。SDS-PAGE结果表明这两种酶的分子量分别约为15.11 kDa(酶Ⅰ)和11.98kDa(酶Ⅱ)。驯化前后的混合酶对疏水性辛硫磷的酶活分别为0.105 μmol/min·μg和0.164 μmol/min·μg,驯化后有机磷水解酶对辛硫磷的酶活比驯化前提高了约1.6倍。为了构建聚磷菌有机磷传感器的检测器,研究了磷酸二氢根离子选择性电极(H2PO4--ISE)。本文提出了一种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液膜敏感膜电极,该电极以环己酮和[Hmim]PF6(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1混合并加入适量CNT构成,与参比电极组成电位检测器。该H2PO4--ISE电位响应时间小于1s,最低电位检测限可以达到1×10-10 mol/L,灵敏度高,选择性优良,操作简单,可微型化。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驯化聚磷菌进行固定化、H2PO4--ISE进行微型化等研究,制备出了一种能对环境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实时快速测定的聚磷菌全细胞有机磷农药传感器。该种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长期使用性能好。同时,在聚磷菌胞外酶的研究基础上,制备出了一种能实现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分析的酶电极电位传感器。
桑雅丽,李宏博,聂桔红,王文博,汪玉同,刘爽[2](2021)在《基于氯化铅溶度积测定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氯化铅是难溶性铅盐中溶解度相对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其活度积常数与溶度积常数的测定方法不同,测量数值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实验,使用直接电位法测定了氯化铅饱和溶液的活度积常数,使用离子交换法测定了氯化铅饱和溶液的溶度积常数。通过对两种实验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电位法测定的活度积常数在误差要求的范围内,准确度更高。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为开展相关实验课程提供实践指导和教学参考。
唐玲玲[3](2021)在《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带电颗粒,包括各种黏土矿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土壤腐殖质、蛋白质以及微生物等。研究表明,土壤各种颗粒的平均表面电荷密度通常高达1013-1014个/cm2,该电荷密度意味着土壤颗粒表面的静电场强度高达108 V/m(水介质)或1010V/m(真空介质)。土壤颗粒的表面电荷影响着土壤中绝大多数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比如:离子、质子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过程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度、缓冲性能、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等微观过程;土壤颗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进而影响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等。土壤表面性质参数主要有: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数量。在这五个表面性质参数中,目前只有比表面积能够实现仪器分析。但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采用气体吸附法对干样进行测定,而土壤中的化学过程大多在液相条件下进行。因此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不能测定液相条件下膨胀性物质的内表面积,导致该技术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Zeta电位法可用于土壤颗粒扩散层中剪切面电位的仪器测定,但由于剪切面距离土粒表面有几个水分子层厚,使得Zeta电位值往往不到表面电位真实值的20%。对于目前表面性质参数测定方法的不足,李航等人基于离子界面反应中若干新机制的发现,建立了基于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联合测定和仪器分析。利用该方法来实现界面性质参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两种具有不同界面吸附能的离子(如K+和Ca2+)为参比,在给定的反应体系中通过测定吸附平衡时这两种离子所对应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就可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仪器测定。但是,目前运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时,还存在样品的前处理时间较长、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结果不太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条件和表面性质多参数的电极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开发“土壤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仪”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时间、pH和背景离子浓度都会对K+和Ca2+选择电极的测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控制测定时间在该法的应用上很关键。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短,则溶液中的离子未能进入电极或电极内外离子浓度未能达到平衡;相反,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长,又会出现电位漂移现象。实验发现,将电极放入待测液后,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测液2分钟,可使待测液中的离子充分进入电极,然后关掉搅拌器,静置2分钟,可使电极内外离子浓度达到平衡。(2)pH值大于8或者小于6,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均有影响,最好将待测溶液的pH调节在6-8的范围内进行测定。(3)较高浓度Ca2+的存在会干扰K+选择电极的测定,同时较高浓度K+的存在会干扰Ca2+选择电极的测定。实验发现,在标定电极所用的标准溶液中加入与待测液中浓度相同的背景电解质,可以有效消除背景离子的干扰,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2.采用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大大缩短了平衡时间。蒙脱石体系离子交换的平衡时间仅为30分钟,过去采用离子平衡吸附批处理或吸附动力学方法进行表面性质分析,其测定时间通常需要10小时以上。因此,本研究大大提高了测定效率。3.样品前期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对蒙脱石、高岭石、Ti O2和紫色土分别制成Na+饱和样和H+饱和样来进行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通过比较发现蒙脱石、高岭石、Ti O2、紫色土的Na+饱和样测得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等表面性质参数比H+饱和样所得结果更准确。比如,蒙脱石的Na+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637.4±108.4 m2 g-1,H+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1967±93 m2 g-1,而一般蒙脱石的比表面积为600-800 m2 g-1;紫色土Na+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1857±0.0092 C m-2,H+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05789±0.00311 C m-2,一般土壤的表面电荷密度在0.1-0.4 C m-2范围内。4.利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采用电极法测定了中国北方五种经度地带性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这五种土壤为: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灰漠土。测定结果表明:(1)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均表现为栗钙土>黑钙土>黑土>灰钙土>灰漠土;(2)比表面积表现为黑钙土>黑土>灰漠土>灰钙土>栗钙土;(3)表面电荷数量表现为黑钙土>黑土>栗钙土>灰漠土>灰钙土。5.从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上述土壤矿物和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证实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电极法测定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童云[4](2021)在《D,L-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蛋氨酸作为动物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等行业。本文以使用盐酸酸化D,L-蛋氨酸钾生产D,L-蛋氨酸的工艺为背景,研究D,L-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各项热力学性质。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工业流程优化和设备设计提供基础,还可丰富氨基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热力学数据,为生化研究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改变pH值的方法测量了 D,L-蛋氨酸在25℃、30℃和35℃下0.25-4.0mol/kg KCl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的解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解离为吸热过程;计算得到了质子化焓变,其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加。使用电动势法测量得到了 25℃条件下0.1-1mol/kg KCl在0.025-0.20mol/kg D,L-蛋氨酸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推导计算出D,L-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使用DH模型、SIT模型和Pitzer模型对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Pitzer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随后使用激光法测量了D,L-蛋氨酸在25℃-35℃条件下不同浓度KCl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1.0mol/kg和2.0mol/kgKCl溶液中与pH相关的溶解度,计算了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的盐析系数,结果表明,KCl对D,L-蛋氨酸具有盐析作用。用活度系数相关模型和经验模型(Van’t Hoff模型和Apelblat模型)对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与温度相关的溶解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使用pH相关溶解度模型对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受pH影响的溶解度进行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利用溶解度和解离常数数据得到了实验温度范围内溶解焓、溶解熵和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变的数值,结果表明,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的溶解是非自发、熵增的吸热熵驱动过程;计算了 D,L-蛋氨酸在纯水和KCl水溶液中的转移吉布斯自由能,结果表明D,L-蛋氨酸在高浓度KCl溶液中会变得不稳定。最后利用激光法测量了 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的超溶解度。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介稳区随温度升高、搅拌转速增大而变窄;与纯水溶液相比,KCl的加入可使介稳区宽度变窄,且随着KCl浓度的增加,介稳区宽度先变窄,而后略微变宽;使用较大的搅拌桨也使介稳区宽度变窄。
杨同同[5](2021)在《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分析化学中,电化学传感器作为“核心”成为广大电化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相对传统内充液式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之一丝网印刷电极(SPE)由于具有制作相对简单、造价低廉、检测速度更快、更为方便使用和容易商业化等特点,而受到电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固体接触式电极发展于液体接触式电极基础之上,改善了液体接触式电极检出限高的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测试检出限。固体接触式电极之一的丝网印刷电极属于多电极体系比之常用的单电极体系固体电极更方便操作的同时也更加廉价。以往电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固体电极和液膜电极都只能单独作为工作电极使用,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必须外接参比电极才能正常进行检测,在这点上明显的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困难。二电极体系的丝网印刷电极改变了以往传统电极单电极体系操作不方便、需要外接参比电极的问题,这无疑推动了固体电极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本论文以提高二极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响应性能为出发点,主要研究探索了基于单壁碳纳米管材料的二极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银粉改性作传导层的二极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1)采用单壁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导电胶的混合物制备丝网印刷电极的传导层。当前形势下,基于纳米材料的丝网印刷电极(SPE)在环境和生物领域,有了一定长足的发展正在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里。然而在实际检测与应用里,此类电极也暴露出许多影响检测性能的使用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在于因为纳米材料本身特性决定的其粘附性差导致纳米材料在参与制备传导层时,因为粘附性差传导层易与电极分离而影响使用。因此综合环氧树脂导电胶(CA)与丝网印刷电极的特点,对用于丝网印刷电极的固体接触层粘附性进行优化。本实验中固体接触层的粘合剂采用具有粘附性和导电性的环氧树脂导电胶(CA),传导层基体材料选用纳米材料单壁碳纳米管(SWCNT),以铅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基础,构建出来了改善纳米材料缺点的丝网印刷电极(SPE)的制造方法。构建的基于CA-SWCNT做固体接触层的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7~1.0×10-3 M,检出限为1.9×10-7 M。通过实验以及数据的分析比对在,发现在电阻率、电极响应稳定性以及电容等电化学特性方面,构建的以环氧树脂导电胶和单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做传导层的丝网印刷电极和不添加环氧树脂导电胶的丝网印刷电极在这些方面表现的无较大出入。同时在实验中发现添加了环氧树脂导电胶的电极,在电位响应较为稳定的前提下,没有较明显的水层出现。综合以上,在传导层中添加环氧树脂导电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极的性能。(2)采用改性银粉与环氧树脂导电胶混合做传导层来构建丝网印刷电极。银粉作为一种功能粉体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化学应用、生物医疗、环境、能源、和电子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研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电子科技以及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银粉的要求和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导电银粉在性状上主要为片状和球状,存在着电阻率和松装密度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导电银粉改性,在其性能上进行了优化,使其拥有更好的导电性,从而能够更好的使用于丝网印刷电极。结合改性过银粉的优异性能,本着改善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响应性能的目的,用导电胶(CA)作为固体接触层的粘合剂,新型导电银粉作为固体接触层,研究探索了基于新型导电银粉材料的高稳定性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构建的基于新型导电银粉材料的丝网印刷电极线性范围是1.0×10-7~1.0×10-3M,检出限是2.2×10-7 M。基于基体材料较为优异的性能以此为传导层构建的丝网印刷电极在各个方面表现较为良好,表现出了优于单一材料制备的传导层的疏水性。该研究体系提供了一种新型固体传导层,对进一步研究丝网印刷电极奠定了基础。
谢堂锋,陈若葵,王明,蔡罗蓉[6](2020)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废旧锂电池回收浸出液中氟含量》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废旧锂电池回收浸出液中氟含量,研究了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加入量、测量温度、溶液稀释倍数、溶液pH值等对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标准曲线建立温度和测定温度保持一致,溶液pH值为5.5~6.0,样品稀释500~2 000倍,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7.33%~101.50%,测定结果较为准确可靠,该方法可应用于废旧电池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分析检测。
邱娜娜[7](2020)在《降低脱硫液氧化再生过程中副盐生成的研究》文中提出脱硫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由最初的干法、半干法脱硫发展到湿法脱硫,再到近些年新兴的微生物脱硫,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脱硫工艺得到一步步改善,脱硫效率显着提高,操作条件更简化,也更加环保。但依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再生过程中副盐的产生。以PDS湿法脱硫为例,生成的副产盐有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经脱硫液一次次的循环使用,这些副盐累积在系统中,造成脱硫效率下降,操作条件恶化。目前对这些含盐脱硫液的处理方法主要集中在提盐回收和回炉拌煤燃烧,但这些方法存在各自的弊端,如增加设备费用、工人操作环境差、回收率低等,所以从源头上降低副产盐的生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Na2S2O3是湿法脱硫过程外排废液中最主要的副盐,降低Na2S2O3的生成量对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Na2S2O3生成量的关键因素,即pH值、单质硫浓度、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以Na2S2O3生成量为目标函数,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对Na2S2O3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和单质硫浓度,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很小。得到最优的操作条件为pH 8.25,单质硫浓度0.47 g/L,温度31.80℃,PDS浓度90 mg/L,氧硫比1.2 mmol/mmol,此时Na2S2O3生成量为1.838 mmol/L。氧化还原电位可以监控再生槽中氧化状态,将氧化还原电位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过氧化和欠氧化现象。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S2-选择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电位值及响应时间的影响,得到硫电极在响应时间、精度、不同因素对电极的影响程度等方面性能要优于氧化还原电极,所以在脱硫体系中选择硫电极将更加稳定,更有利于测量。硫离子计属于精密设备,价格昂贵,而工业生产的操作环境差,脱硫液中成分复杂,极易使得硫电极一次报废。氧化还原电极成本低,抗腐蚀耐用,在很多领域已经工业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更好的权衡好这两个方面。以某企业现有的湿法氧化脱硫生产工艺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pH值、单质硫浓度和温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将温度控制在37.5℃至41.5℃之间,pH值在8.55–8.8之间,采用戈尔过滤器替代原有的熔硫釜,提高单质硫分离效率,同时不会引起脱硫液温度的升高,单质硫浓度可降至0.07 g/L至0.19 g/L之间。最终Na2S2O3浓度的增量由原来的每天增加1.88 g/L降低到每天1.2 g/L,大大降低了副盐的排放量和排放周期。
葛奇[8](2020)在《Na+,K+,Sr2+//Cl--H2O中部分含锶三元子体系多温下活度系数的研究》文中指出电解质溶液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地球化学、海洋科学和电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工业领域,许多生产过程涉及电解质溶液,如海水淡化、提取和精馏过程中的盐析和溶盐效应;吸收和去除天然气和燃料气中的酸性气体,环境工程中的气体处理,废水处理,化学废物处理;膜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能源,冶金和其他工艺需要电解质溶液中的相平衡知识。活度系数是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平衡性质之一。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是重要的热力学数据,也是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设计的重要基础。四川盆地西部地下卤水具有丰富的锂硼钾锶溴等资源,开发该地下卤水资源可以弥补锶资源的不足,而且多温下含锶水盐体系相关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多温下含锶水盐体系活度系数和相关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对卤水的综合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四川盆地地下卤水中含锶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动势法研究其热力学参数中的活度系数。用离子计和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多温下测定Na Cl在Na Cl-Sr Cl2-H2O三元混合溶液中的电动势,KCl在KCl-Sr Cl2-H2O三元混合溶液中的电动势。通过上述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在278.15 K,288.15 K和318.15 K时的Na Cl、KCl单盐在溶液中的电动势,然后根据已知数据和相关单盐参数,通过Pitzer方程计算出单盐平均活度系数,根据测定的各个单盐的电动势,绘制单盐的电动势Ea与单盐活度自然对数2lna0±的关系图。依据Nernst方程原理进一步回归出单盐电极响应斜率κ和电极常数E0,可用于后续的混合溶液中电动势的测定。分别在温度278.15 K,288.15 K和318.15 K下测定Na Cl-Sr Cl2-H2O,KCl-Sr Cl2-H2O三元混合液的电动势。根据测定的电动势值,通过Nernst方程计算出各体系的混盐平均活度系数。并分别绘制278.15 K,288.15 K和318.15 K下混合盐中平均活度系数的关系图。对于上述三个温度条件下的Na Cl-Sr Cl2-H2O体系来说,Na Cl平均活度系数的变化趋势虽然有不同,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离子强度分数yb恒定且离子强度I小于某个定值时,随着离子强度I增加,Na Cl平均活度系数在减小;但是当离子强度I大于这个定值时,随着离子强度I增加,Na Cl平均活度系数则反向增大。上述三个温度条件下的KCl-Sr Cl2-H2O体系的活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KCl在该三元体系中平均活度系数的关系图走势大致相同。离子强度分数yb不变时,当离子强度I逐渐增加,KCl的平均活度系数也就逐渐减小;离子强度I不变时,随着离子强度分数yb的增大,KCl的平均活度系数不断增大。然后利用计算所得平均活度系数以及各组分重摩尔浓度,结合文献报道的单盐Pitzer参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Matlab程序拟合出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θ和ψ。为了验证拟合所得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计算出相关热力学参数Sr Cl2平均活度系数γ±Sr Cl2、水活度aw、渗透系数Φ和超额吉布斯自由能GE。最后绘制上述热力学参数和离子强度I以及离子强度分数yb关系图,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马叙春[9](2019)在《含铜、铅电解质溶液中部分三元子体系在298K下平均活度系数的研究》文中指出电解质溶液体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是许多化工设计、污水处理等研究的重要对象。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在海洋化学、盐湖卤水的提取、环境保护、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活度系数等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与离子、离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反映出电解质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程度,因此对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渗透系数、水活度等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在含重金属的污水处理方面,对含重金属的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采用电动势法对含重金属铜、铅的部分三元子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电动势法对298 K下NaCl-H2O、KCl-H2O、NaNO3-H2O单电解质溶液进行了测定,线性回归求出了各体系的实验标准电动势E0和电极响应斜率k,绘制了单盐平均活度系数与电动势值的关系图,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实验所用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理想的能斯特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是准确可靠的。采用电动势法对298 K下NaCl-CuCl2-H2O、KCl-CuCl2-H2O、NaNO3-Cu(NO3)2-H2O、NaNO3-Pb(NO3)2-H2O四组混合电解质溶液进行了测定,根据所测得的电动势值与在单电解质溶液所求得的实验标准电动势E0和电极响应斜率k,利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出各混合电解质溶液体系中NaCl、KCl、NaNO3的平均活度系数。绘制出NaCl、KCl、NaNO3的平均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分数之间的关系图,发现NaCl、KCl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着离子强度分数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减小趋势明显;NaNO3-Cu(NO3)2-H2O体系中NaNO3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着离子强度分数的增大变化很小,而在NaNO3-Pb(NO3)2-H2O体系中,NaNO3的平均活度系数随着离子强度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据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的Pitzer方程,运用Matlab程序对已经求出的NaCl、KCl、NaNO3的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线性回归拟合,拟合出了四个混合电解质溶液体系的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和,,、,和,,、,和,,、,和,,),将获得的混合离子作用参数代入Pitzer方程,求出各混合电解质溶液体系中CuCl2、Cu(NO3)2、Pb(NO3)2的平均活度系数。并绘制了CuCl2、Cu(NO3)2、Pb(NO3)2的平均活度系数与总离子强度I的关系图,实验结果表明CuCl2、Cu(NO3)2、Pb(NO3)2的平均活度系数总体都随着总离子强度I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最后,利用Pitzer方程计算出了渗透系数Φ、水活度(6、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的值,绘制了各个混合电解质溶液体系的水活度(6、超额吉布斯自由能与总离子强度I的关系图,实验结果表明四组混合电解质溶液随总离子强度I的增大,体系的水活度(6、超额吉布斯自由能都逐渐减小。
何金桂[10](2017)在《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稀土元素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氟碳铈矿是目前己知的最重要的稀土矿物之一,是轻稀土的最主要原料来源,因此,研究氟碳铈矿的分解冶炼工艺对于稀土工业尤为重要。氟碳铈矿是氟与稀土的共伴生矿,由于氟极强的电负性与配位性,严重影响稀土的分离提纯过程,相应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也不断凸显。“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是氟碳铈矿综合利用程度最高的工艺,但是由于氟的存在,会产生一系列如第三相、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阻碍了该工艺的发展。本文在“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溶剂萃取”工艺的基础上,以氟和稀土的高效利用为目标,开展了含氟硫酸稀土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氟与稀土的分离回收的理论与实践等基础研究,以期为氟与稀土的高效、低耗、环保的分离提纯新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氟碳铈矿的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首先,研究了 HDEHP/HEHEHP 萃取(Ce4+-H2SO4)和 Ce4+-F--H2SO4)体系的界面性质,采用Szyzkowski等温式和Polynomial等温式拟合界面张力数据,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最大吸附超量Γmax、界面饱和时体相中萃取剂的最小浓度Cmin、饱和吸附时分子界面积Ai等界面吸附参数,从而为Ce4+和F-的萃取过程以及第三相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HDEHP的界面活性高于HEHEHP,F-离子的引入可增大界面活性,提高萃取容量。研究了 Ce(SO4)2-H2SO4-H2O 和 Ce(SO4)2-HF-H2SO4-H2O 溶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了溶液的密度、折光率、电导率等物化参数,拟合得到其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式,计算了溶液的表观摩尔体积;采用电动势法,利用pH玻璃电极和Hg/Hg2SO4电极组成可逆电池测定了溶液中H2SO4的活度系数,采用Pitzer相互作用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 Pizter离子相互作用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Ce(SO4)2+和CeF22+离子的活度系数以及溶液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Ce(SO4)2-H2SO4-H2O和Ce(SO4)2-HF-H2SO4-H2O体系的密度和折光率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Ce(SO4)2-H2SO4-H2O体系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和温度呈多元非线性关系,F-与Ce4+发生络合使溶液电导率减小;硫酸溶液中CeF22+的活度系数要高于Ce(SO4)2+,表明F-的引入有利于Ce4+的萃取。以Al3+、B3+、Zr4+等与氟具有强配位性的离子为氟络合剂,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研究其在硫酸溶液中与氟的配位化学,确定各级累积稳定常数;探讨其在F-Ce-B、F-Ce-Al和F-Ce-Zr硫酸溶液中与氟的络合机理,确定在氟络合离子存在下,稀土以自由离子状态存在的条件,为采用氟络合剂分离氟与稀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e-F和B-F体系可形成四配位的络合物,而Al-F和Zr-F体系可形成六配位数的络合物,B-F体系的稳定常数要高于Ce-F体系,且Al-F和Zr-F体系高配位数的络合常数远高于Ce-F体系;采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硫酸介质中[CeFx]4-x和[BFy]3-y的络合机理,确定F-与Ce4+以[CeF2]2+络合离子形式存在,B3+能够夺取[CeF2]2+中的F-生成BF4-;采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 F-Ce-Al体系的络合情况,在n(F-)/n(Al3+)低于2时,低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较不稳定,硫酸介质中可形成多种配位数的氟铝络合物,氟铝的配位数与溶液中氟离子浓度和n(F-)/n(Al3+)有关;开展了水合氧化锆在含氟硫酸稀土溶液中吸附除氟的探索性研究,经Raman、FT-IR及XPS研究表明氧化锆吸附氟的机理是与表面的—OH发生离子交换,氟和铈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增大而增大,最佳pH为0.3~0.6;n(F-)/n(Ce4+)较低时铈的损失率大;氟的初始浓度过高不利于吸附;伴生的三价稀土离子对吸附没有影响。以含铝化合物为抑氟剂,对氟碳铈矿进行络合焙烧,采用热分析法研究氟碳铈矿热分解动力学机理;通过硫酸浸出提取氟和稀土,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l3+)/n(F-)、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氟与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分离氟与稀土,通过合成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以Al(OH)3为焙烧助剂可有效促进氟碳铈矿的分解,热分解反应级数为0.82,分解活化能为265.463kJ/mol;络合焙烧-硫酸浸出优化工艺条件为:n(A13+)/n(F-)1/2,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h,硫酸浓度3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h,氟、铈和总稀土浸出率达到了 92.71%,98.92%和98.57%;通过制备冰晶石对氟铝进行资源化利用,氟、铝的回收率为96.33%和97.38%。采用层流恒界面池法研究了 HEHEHP对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考察了反萃酸种类、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积、有机相中Ce4+负载量、有机相中自由萃取剂浓度、HCl浓度、H202浓度等对反萃速率的影响;判断了反萃过程的控制模式以及控制步骤;推导出反萃动力学方程;并探讨了反萃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反萃过程为扩散和界面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Ea为22.40kJ/mol;Ce4+的还原反萃动力学方程为:R=10-3.66[Ce](o)1.09[HEH/EHP](o)-1.04[H+](a)0.99[H22](a)0.53,表观速率常数k为10-3.66(mol-0.57·L0.57)/min。采用乳状液膜法从硫酸稀土溶液中萃取Ce4+,考察了 HDEHP、Span80、液体石蜡的体积分数,内水相中HCl和H2O2浓度,油内比,水乳比,外水相酸度,萃取时间和萃取转速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筛选出理想的萃取体系和条件因素;同时研究了外水相中Ce4+与RE3+的分离情况以及氟的存在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优化条件为:HDEHP浓度12%(v/v)、Span80浓度2~3%(v/v)、液体石蜡浓度 2~4%(v/v)、HCl 浓度 4~5mol/L、H202 浓度 0.02mol/L、外水相酸度 0.4~0.5mol/L、油内比1.5、水乳比2、萃取时间15min以及萃取转速250rpm,Ce4+萃取率可达98%;乳状液膜体系在Ce4+-RE3+混合溶液中,对Ce4+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内水相中引入Al3+,会提高Ce4+和F-的萃取率,外水相中引入Al3+,F-几乎不被萃取,可实现Ce4+和F-的分离;采用超声破乳,回收率在97%以上。
二、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测定NaCl的平均活度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测定NaCl的平均活度系数(论文提纲范文)
(1)聚磷菌全细胞有机磷农药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磷农药概述 |
1.1.1 有机磷农药 |
1.1.2 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
1.2 有机磷农药分析方法 |
1.2.1 光谱法 |
1.2.2 色谱法 |
1.2.3 免疫分析法 |
1.2.4 酶抑制法 |
1.2.5 生物芯片技术 |
1.2.6 生物传感器法 |
1.3 聚磷菌的作用机制 |
1.3.1 聚磷菌 |
1.3.2 聚磷菌的应用 |
1.4 聚磷菌胞外酶的特性及应用 |
1.4.1 有机磷水解酶(OPH) |
1.4.2 酶的分离纯化 |
1.4.3 固定化酶 |
1.4.4 OPH有机磷水解酶的应用 |
1.5 磷酸根的检测方法 |
1.5.1 磷钼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5.2 荧光分光光度法及化学发光法 |
1.5.3 伏安分析法 |
1.5.4 磷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1.6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聚磷菌的驯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1.1 试剂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1.3 聚磷菌菌种 |
2.2.1.4 培养液的配制 |
2.2.2 方法 |
2.2.2.1 聚磷菌驯化 |
2.2.2.2 驯化聚磷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
2.2.2.3 驯化前后聚磷菌降解有机磷的影响因素 |
2.2.2.4 聚磷菌菌种的分离 |
2.2.2.5 聚磷菌干膜的制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磷菌的驯化 |
2.3.2 驯化聚磷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
2.3.3 驯化前后聚磷菌降解有机磷的影响因素 |
2.3.3.1 乙酸含量的影响 |
2.3.3.2 pH的影响 |
2.3.3.3 温度的影响 |
2.3.3.4 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
2.3.4 丙酮耐受性的聚磷菌菌落的分离培养 |
2.3.5 干燥时长对干膜化菌剂活性的影响 |
2.3.6 干膜化菌剂活性保存时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磷菌中一种水解酶的纯化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1.1 试剂 |
3.2.1.2 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粗酶液的制备 |
3.2.2.2 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和粗酶SDS-PAGE |
3.2.2.3 蛋白质等电点pI测定 |
3.2.2.4 胞外酶酶活测定 |
3.2.2.5 驯化后酶与p-NPP的最佳反应时间 |
3.2.2.6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 |
3.2.2.7 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_m及V_(max)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 |
3.3.2 SDS-PAGE |
3.3.3 OPH等电点测定 |
3.3.4 驯化菌胞外酶与p-NPP的反应动力学 |
3.3.5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3.3.6 酶的最适反应pH |
3.3.7 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_m及V_(max)的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mim]PF_6敏感膜磷酸二氢根离子选择性电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1.1 试剂 |
4.2.1.2 仪器与设备 |
4.2.2 方法 |
4.2.2.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 |
4.2.2.2 不同碳数[C_nmim]PF_6离子液体作指示电极液膜 |
4.2.2.3 温度对电极响应时间的影响 |
4.2.2.4 电极稳定性及重现性 |
4.2.2.5 疏水性有机溶剂稀释液膜对电极电位差的影响 |
4.2.2.6 碳纳米管(CNT)添加量对电极电位差的影响 |
4.2.2.7 离子选择性系数的调查 |
4.2.2.8 [Hmim]PF_6膜电极感应机理的研究 |
4.2.2.9 实样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指示液膜电极的选择 |
4.3.2 温度对电极响应时间的影响 |
4.3.3 电极的稳定性 |
4.3.4 电极的重现性 |
4.3.5 疏水性有机溶剂稀释液膜对电位差的影响 |
4.3.6 碳纳米管(CNT)添加量对电位差的影响 |
4.3.7 电极离子选择性系数 |
4.3.8 电位感应机理 |
4.3.9 实样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型传感器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1.1 试剂 |
5.2.1.2 仪器与设备 |
5.2.2 方法 |
5.2.2.1 微型化微生物传感器中的聚磷菌的固定化 |
5.2.2.2 微型化微生物传感器的聚磷菌吸磷及释磷的最佳时长 |
5.2.2.3 微型化指示电极的制备 |
5.2.2.4 微型化传感器制备及使用 |
5.2.2.5 实样测定 |
5.2.2.6 OPH传感器的制备 |
5.2.2.7 OPH传感器分析性能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生物传感器 |
5.3.1.1 固定前后聚磷菌对甲胺磷的降解 |
5.3.1.2 聚磷菌与固定胶的最佳混合比例 |
5.3.1.3 微型化传感器的聚磷菌吸磷及释磷的最佳时长 |
5.3.1.4 微型化微生物传感器对甲胺磷的测定 |
5.3.1.5 实样测定结果与乙酰胆碱酶抑制法比较 |
5.3.2 OPH传感器 |
5.3.2.1 缓冲液浓度和初始pH对OPH传感器的影响 |
5.3.2.2 OPH传感器的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胶体表面性质 |
1.1.1 土壤胶体比表面 |
1.1.2 土壤胶体表面电荷 |
1.1.3 土壤胶体表面电位 |
1.2 土壤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
1.2.1 表面电位的测定方法 |
1.2.2 表面电荷数量的测定方法 |
1.2.3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
1.2.4 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的测定方法 |
1.2.5 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条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时间的研究 |
3.2.2 pH条件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
3.2.3 K~+和Ca~(2+)同时存在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表面性质参数的分析方法研究 |
4.1 表面性质分析的方法原理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混合电解质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
4.3.2 交换平衡时间 |
4.3.3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的测定结果 |
4.3.4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的表面性质参数 |
4.3.5 表面性质参数的矫正 |
4.3.6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及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电极法在土壤表面性质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混合电解质体系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
5.2.2 溶液中平衡浓度的测定结果 |
5.2.3 离子平衡吸附量的测定 |
5.2.4 五种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测定 |
5.2.5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 |
5.3 小结 |
第6章 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
6.1 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 |
6.2 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 |
6.3 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4)D,L-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氨酸概述 |
1.1.1 蛋氨酸的理化性质 |
1.1.2 蛋氨酸的用途 |
1.1.3 蛋氨酸的市场现状 |
1.2 蛋氨酸的生产工艺 |
1.2.1 生物酶拆分法 |
1.2.2 微生物发酵法 |
1.2.3 化学合成法 |
1.3 海因法生产工艺的研究热点 |
1.3.1 海因的合成 |
1.3.2 海因的水解 |
1.3.3 蛋氨酸的结晶精制 |
1.4 结晶过程概述 |
1.4.1 反应结晶 |
1.4.2 反应结晶的应用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研究 |
2.1 文献综述 |
2.1.1 解离常数测定方法 |
2.1.2 活度系数测定方法 |
2.1.3 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的模型 |
2.1.4 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研究进展 |
2.2 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的理论基础 |
2.2.1 解离常数 |
2.2.2 活度系数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解离常数 |
2.4.2 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
2.4.3 解离常数和活度系数的拟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L-蛋氨酸在KCl溶液中的溶解度和介稳区研究 |
3.1 文献综述 |
3.1.1 溶解度和超溶解度 |
3.1.2 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
3.1.3 溶解度模型 |
3.1.4 氨基酸在盐溶液中溶解度研究的意义和进展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溶解度测定结果 |
3.3.2 溶解度模型拟合 |
3.3.3 溶解热力学数据计算 |
3.3.4 介稳区测定结果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5)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碳纳米管 |
1.2 银粉改性 |
1.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况 |
1.3.1 离子选择性电极简介 |
1.3.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原理 |
1.3.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1.4 丝网印刷电极的概况介绍 |
1.4.1 丝网印刷电极的简介 |
1.4.2 丝网印刷电极的响应机理 |
1.4.3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试指标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Pb~(2+)选择电极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耗材 |
2.2.2 单壁碳纳米管传导层的制备 |
2.2.3 丝网印刷电极样品的制作 |
2.2.4 电极电位测试 |
2.2.5 接触角的测量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制备的导电胶-单壁碳纳米管传导层的形貌表征 |
2.3.2 丝网印刷电极的阻抗测试分析 |
2.3.3 丝网印刷电极抗干扰因素(O_2、CO_2和光照)的影响 |
2.3.4 丝网印刷电极计时电位测试分析 |
2.3.5 丝网印刷电极响应电位测试分析 |
2.3.6 丝网印刷电极的水层分析测试 |
2.3.7 接触角的表征 |
2.4 结论 |
3 基于改性银粉的Pb~(2+)选择电极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耗材 |
3.2.2 银粉改性的讨论 |
3.2.3 银粉改性实验方法 |
3.2.4 固体传导层的制备 |
3.2.5 丝网印刷电极样品的制作 |
3.2.6 电极电位测试 |
3.2.7 接触角的测量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银粉改性后的电镜形貌表征 |
3.3.2 电化学阻抗分析 |
3.3.3 以改性银粉制备传导层丝网印刷电极的扛干扰 |
3.3.4 计时电位的测试 |
3.3.5 以CA-Ag作传导层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响应 |
3.3.6 丝网印刷电极的水层测试 |
3.3.7 接触角的表征 |
3.4 结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废旧锂电池回收浸出液中氟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3 实验原理及方法 |
1.3.1 工作原理 |
1.3.2 氟离子工作曲线的绘制 |
1.3.3 样品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稀释倍数的影响 |
2.2 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的影响 |
2.3 温度的影响 |
2.4 溶液pH值的影响 |
2.5 精密度实验 |
2.6 准确度实验 |
3 结 论 |
(7)降低脱硫液氧化再生过程中副盐生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脱硫技术发展 |
1.1.1 干法脱硫 |
1.1.2 湿法脱硫 |
1.1.3 微生物脱硫 |
1.2 副盐种类及危害 |
1.3 含盐脱硫液的处理方法 |
1.3.1 提盐回收技术 |
1.3.2 回兑拌煤燃烧 |
1.4 氧化还原电位(ORP) |
1.4.1 脱硫体系中ORP的研究 |
1.4.2 ORP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3 ORP的发展前景 |
1.5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最佳工艺条件实验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4 实验步骤 |
2.4.1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
2.4.2 响应面实验设计 |
2.4.3 操作步骤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搅拌速率 |
2.5.2 实验结果分析 |
2.6 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采用电极电位法测量脱硫液的氧化状态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电极工作原理 |
3.4 实验装置 |
3.5 不同硫化物浓度和电极电位关系 |
3.5.1 绘制标准曲线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温度对电极的影响 |
3.6.1 实验步骤 |
3.6.2 结果与讨论 |
3.7 pH对电极的影响 |
3.7.1 实验步骤 |
3.7.2 结果与讨论 |
3.8 PDS浓度对电极的影响 |
3.8.1 实验步骤 |
3.8.2 结果与讨论 |
3.9 最优条件对应的电位值 |
3.9.1 实验步骤 |
3.9.2 结果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实际生产过程分析与改造 |
4.1 某厂实际生产过程分析 |
4.2 建议措施 |
4.3 改进后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Na+,K+,Sr2+//Cl--H2O中部分含锶三元子体系多温下活度系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电解质溶液理论 |
1.2.1 离子氛理论 |
1.2.2 Pitzer理论 |
1.3 活度系数研究概况 |
1.3.1 活度系数测定方法 |
1.3.2 活度系数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经费来源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使用前电极活化 |
2.3.2 电极标定 |
2.3.3 单盐电动势的测定 |
2.3.4 混合盐电动势的测定 |
2.3.5 实验注意事项 |
第3章 278.15 K时三元体系NaCl-SrCl_2-H_2O中Na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3.1 278.15 K时NaCl-H_2O测定结果 |
3.2 Na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3.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3.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288.15 K时三元体系NaCl-SrCl_2-H_2O中Na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4.1 288.15 K时NaCl-H_2O测定结果 |
4.2 Na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4.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4.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318.15 K时三元体系NaCl-SrCl_2-H_2O中Na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5.1 318.15 K时NaCl-H_2O测定结果 |
5.2 Na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5.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5.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278.15K时三元体系KCl-SrCl_2-H_2O中K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6.1 278.15K时KCl-H_2O测定结果 |
6.2 K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6.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6.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288.15 K时三元体系KCl-SrCl_2-H_2O中K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7.1 288.15 K时KCl-H_2O测定结果 |
7.2 K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7.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7.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7.5 小结 |
第8章 318.15 K时三元体系KCl-SrCl_2-H_2O中KCl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8.1 318.15 K时KCl-H_2O测定结果 |
8.2 KCl-SrCl_2-H_2O混合溶液的测定结果 |
8.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8.4 其它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8.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含铜、铅电解质溶液中部分三元子体系在298K下平均活度系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 |
1.2.1 经典电解质溶液理论 |
1.2.2 半经验模型 |
1.2.3 近代统计热力学理论 |
1.3 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概况 |
1.3.1 活度系数及其测定方法 |
1.3.2 活度系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经费来源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预处理 |
2.3.1 使用前电极的活化 |
2.3.2 电极的适用浓度范围 |
2.3.3 电极的重现性 |
2.4 实验步骤 |
2.4.1 单电解质溶液的测定 |
2.4.2 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测定 |
第3章 298 K下 NaCl-CuCl_2-H_2O中 NaCl的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3.1 NaCl-H_2O单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3.2 NaCl-Cu Cl_2-H_2O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3.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3.4 其他热力学数据计算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298 K下 KCl-Cu Cl_2-H_2O中 KCl的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4.1 KCl-H_2O单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4.2 KCl-Cu Cl_2-H_2O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4.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4.4 其他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298 K下 NaNO_3-Cu(NO_3)2-H_2O中 NaNO_3 的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5.1 NaNO_3-H_2O单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5.2 NaNO_3-Cu(NO_3)_2-H_2O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5.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5.4 其他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298 K下 NaNO_3-Pb(NO_3)_2-H_2O中 NaNO_3 的平均活度系数测定 |
6.1 NaNO_3-H_2O单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6.2 NaNO_3-Pb(NO_3)_2-H_2O混合电解质溶液的测定结果 |
6.3 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拟合结果 |
6.4 其他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6.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概述 |
1.1.1 稀土的化学性质 |
1.1.2 稀土的应用 |
1.1.3 稀土资源分布现状 |
1.2 氟碳铈矿资源概况 |
1.2.1 氟碳铈矿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
1.2.2 氟碳铈矿湿法冶炼工艺研究现状 |
1.2.3 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3 氟的性质及其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的影响 |
1.3.1 氟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3.2 氟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3 氟对氟碳铈矿冶炼过程影响的研究 |
1.3.4 围绕“除氟”开展的氟碳铈矿冶炼工艺研究进展 |
1.4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
1.4.1 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发展 |
1.4.2 电解质溶液理论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3 电解质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HDEHP/HEHEHP萃取Ce~(4+)和F~-的界面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萃取剂/(Ce~(4+)-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
2.3.2 萃取剂/(Ce~(4+)-F~--H_2SO_4)体系界面性质研究 |
2.3.3 关于第三相的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e(SO_4)_2-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
3.3.2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
3.3.3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
3.3.4 Ce(SO_4)_2-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e(SO_4)_2-HF-H_2SO_4-H_2O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密度 |
4.3.2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折光率 |
4.3.3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电导率 |
4.3.4 Ce(SO_4)_2-HF-H_2SO_4-H_2O体系的活度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稀土分离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5.2.2 分析测试方法 |
5.3 氟络合物稳定常数测定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步骤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F-Ce-B体系 |
5.4.1 实验步骤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F-Ce-Al体系 |
5.5.1 实验步骤 |
5.5.2 结果与讨论 |
5.6 F-Ce-Zr体系 |
5.6.1 实验步骤 |
5.6.2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及氟资源化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6.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6.2.2 分析测试方法 |
6.3 氟碳铈矿络合焙烧-硫酸浸出过程研究 |
6.3.1 实验步骤 |
6.3.2 数据处理 |
6.3.3 结果与讨论 |
6.4 硫酸浸出液中氟/稀土的分离 |
6.4.1 实验步骤 |
6.4.2 结果与讨论 |
6.5 氟的资源化研究 |
6.5.1 合成原理 |
6.5.2 实验步骤 |
6.5.3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铈的还原反萃动力学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试剂 |
7.2.2 实验设备 |
7.2.3 实验步骤 |
7.2.4 分析方法 |
7.2.5 数据处理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萃取和反萃反应机理 |
7.3.2 反萃酸种类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3 搅拌速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4 温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5 比界面积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6 有机相铈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7 有机相自由HEHEHP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8 反萃剂中H~+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3.9 反萃剂中H_2O_2浓度对反萃速率的影响 |
7.4 反萃速率方程的推导 |
7.5 探讨反萃机理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乳状液膜法萃取硫酸溶液中Ce~(4+)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条件选择 |
8.2.2 实验试剂 |
8.2.3 实验设备 |
8.2.4 实验步骤 |
8.2.5 分析方法 |
8.2.6 数据处理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3.1 乳状液膜萃取机理 |
8.3.2 乳状液表征 |
8.3.3 制膜实验 |
8.3.4 内水相实验 |
8.3.5 萃取实验 |
8.3.6 外水相实验 |
8.3.7 破乳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测定NaCl的平均活度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磷菌全细胞有机磷农药传感器的研究[D]. 郭子娴. 扬州大学, 2021(08)
- [2]基于氯化铅溶度积测定的实验研究[J]. 桑雅丽,李宏博,聂桔红,王文博,汪玉同,刘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3]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D]. 唐玲玲. 西南大学, 2021
- [4]D,L-蛋氨酸在KCl水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研究[D]. 童云. 浙江大学, 2021
- [5]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丝网印刷电极电位型传感器的研究[D]. 杨同同. 烟台大学, 2021(09)
- [6]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废旧锂电池回收浸出液中氟含量[J]. 谢堂锋,陈若葵,王明,蔡罗蓉. 矿冶工程, 2020(06)
- [7]降低脱硫液氧化再生过程中副盐生成的研究[D]. 邱娜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Na+,K+,Sr2+//Cl--H2O中部分含锶三元子体系多温下活度系数的研究[D]. 葛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含铜、铅电解质溶液中部分三元子体系在298K下平均活度系数的研究[D]. 马叙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10]氟碳铈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何金桂. 东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