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燃化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1](1973)在《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一、前言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系利用催化裂化油气含有多量轻质油气和具有较高温度的特点,在联合分馏塔内将拔头原油加热并汽提蒸馏,以拔出柴油和蜡油。为此装置工艺设计的核心问题即是设计催化裂化油气进行汽提蒸馏过程的合理流程和制订正确的计算方法。本文将以此为重点进行初步分析,至于装置的一般介绍和其他工艺问题可参阅"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设计简介"一文,此处不再赘述。
燃化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2](1973)在《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设计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前言我国炼油战线广大的职工,在赶超世界炼油先进技术水平的过程中,七十年代第一年,大庆的炼油工人和燃化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汁研究所的设计人员,遵照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和"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以路线斗争为纲,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总结了炼油战线上的丰富实践经验,共同提出了大庆70—1型蒸馏一催化裂化装置新工艺方案。这个方案提出后,受到了燃化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在1970年末,在大
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3](1973)在《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文中认为 一、概述大庆70-1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系利用催化裂化油气含有多量轻质油气和具有较高温度的特点,在联合分馏塔内将拔头原油加热并汽提蒸馏,以拔出柴油和蜡油。制订汽提蒸馏的正确计算方法是装置工艺设计的核心问题。由于汽提蒸馏过程是在低压(1.5~2绝对大气压)进行,系统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液相可视为理想溶液,因此蜡油中各窄馏分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关系,可适用道尔顿及拉乌尔定律,即:
董艳丽[4](2011)在《催化裂化油浆的分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轻质燃料油需求急速增长,同时原油的重质化以及催化剂的磨损给催化裂化装置带来结焦、结垢等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产品的分布,并且由于油浆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很大浪费。因此研究催化油浆中催化剂颗粒的脱除工艺以及催化油浆的组分分离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选用胜华催化油浆、兰州石化催化油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化学沉降助剂降低油浆中催化剂颗粒的含量,确定脱除工艺,并对脱除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以糠醛作为萃取溶剂,用催化裂化油浆生产环保型橡胶填充油和催化裂化原料的观点,通过单级、多级错流萃取实验和多级逆流萃取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剂油比和萃取级数的影响。通过对沉降助剂进行筛选,若选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沉降助剂,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250μg/g,于80℃沉降30min时,催化剂的脱除率可达87.5%;若选用体积分数为50%的丙三醇水溶液作为沉降助剂,加入量为油浆总量的60%,于80℃沉降30min,循环利用丙三醇水溶液三次,催化剂的脱除率仍都在80%以上;若选用LAL-2作为沉降助剂,当加入量为200μg/g,于80℃沉降24h时,催化剂的脱除率可达95.2%。初步认为本实验所选用的沉降助剂对催化剂颗粒脱除主要与沉降助剂本身的粘度以及分子结构有关。脱除催化剂颗粒后的油浆分别采用糠醛萃取和反萃取方法来进一步对油浆组分进行分离,将油浆中的多环芳烃与饱和烃分离。研究了错流萃取和逆流萃取两种实验方案,确定单级错流萃取实验的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为50℃,剂油比为2.5:1;根据原料油性质不同,萃取工艺级数为二级时最优;反萃取工艺级数为三级时最优。经过萃取分离得到的饱和烃可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返回催化裂化,也可作为环保型橡胶油使用;多环芳烃由于裂化性能很低,可作为橡胶填充油或其他用途。这样催化裂化油浆可以不直接循环而是先溶剂萃取分离出易裂化组分和难裂化组分,易裂化组分返回催化裂化,难裂化组分作为别的用途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催化裂化结焦,提高催化裂化的液收。
李林[5](2005)在《重质芳烃的利用 ——芳烃增塑剂、橡胶软化剂的制备》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庆公司的催化重质芳烃为主原料开发出芳烃增塑剂和橡胶软化剂工艺制备技术。该工艺在国内具有独特性和先进性。通过对多种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后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对加氢精制工艺,温度、氢分压、空速、氢油比等因素对加氢精制效果(S、N脱除率和色度)的影响顺序如下为:氢分压>温度>空速>氢油比;油品S、N杂质脱除率较高,胶质也大幅减少;不同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不同,如催化剂RN—10的最佳加氢工艺条件为:8.0MPa、380℃、空速0.5h-1、1000∶1氢油比。加氢精制法使产品安定性增加,但同时因加氢而使饱和烃类增加,降低了作为增塑剂使用的产品质量。 减压蒸馏—加抗氧剂方法色度改善较好、安定性较好。采用高真空(<5mmHg)减压精馏方法,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大部分硫、氮化合物和胶质;收集馏程为IBP~430℃的馏分,作为增塑剂使用,通过加入抗氧剂来提高产品的安定性,当加入抗氧剂A的用量为0.01%时,效果最佳。配入抗氧剂A;产品原始色度由>25降为10,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安定性测量30天后色度<20。 对其它非加氢制备工艺,如酸碱—白土精制色度改善一般、安定性好,但存在污染问题,环保设备投入大,工业实施相对困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们选择减压蒸馏—加抗氧剂方法作为AP系列芳烃增塑剂的生产方法进行了工业化放大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芳烃增塑剂应用实验及配方的研究表明:AP系列石油芳烃增塑剂与PVC树脂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塑化性能,可用于一般性PVC制品,由于AP系列芳烃增塑剂本身分子结构和性质,建议用于深色PVC制品,添加份数根据不同产品而定,一般压延薄膜、电缆料、人造革中可添加增塑剂总量的20%左右;毒性实验表明AP系列芳烃增塑剂为低毒物质。研制出的芳烃增塑剂产品价格低廉、原料来源稳定。 实验表明以增塑剂尾油为原料,调合制备芳烃软化剂,可得到不同粘度规格芳烃软化剂;油浆调合芳烃软化剂是有效途径之一;以直馏蜡油抽出芳烃作为软化剂调和组分可以降低密度、提高芳烃软化剂质量。芳烃软化剂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芳烃软化剂和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这些软化剂在粘度、芳烃含量、软化性
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炼油设计研究院工艺室[6](1976)在《炼油装置工艺设计资料 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流程(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二节分馏系统一、催化分馏塔典型的催化分馏系统的流程如图15所示。催化分馏塔有以下特点:①有脱过热和洗涤粉尘的油浆换热段催化分馏塔的进料是温度在460 0C以上同时夹带有催化剂粉尘的过热油气,这是和其他分馏塔显著不同的特点。催化分馏塔下部有一个油浆换热段。从塔底抽出循环油浆,’经过换热和冷却后返回塔内,和上升的油气逆流接触,一方面把油气迅速冷却下来,以避免结焦,另一方面也把所夹带的催化剂粉尘洗涤下来。
冯永[7](2008)在《不同产地重油热裂解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焦化装置焦炭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焦化装置的经济性。单独釜—微反经济性评价工作利用单独釜制取一次、二次以及三次重蜡油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微反实验,将得到产品分布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不同循环比下常规焦化工艺以及重蜡油裂解—单程焦化组合工艺的产品分布,比较二者的优劣,对组合工艺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焦化分馏塔底重蜡油的焦炭产率低于减压渣油;反应温度升高后,重蜡油的焦炭产率显著下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一次、二次以及三次重蜡油的焦炭产率依次降低;组合工艺微反焦炭产率比常规焦化明显降低,组合工艺的经济性优于常规焦化。打开不同化学键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焦化原料减压渣油组成极为复杂,不同原料完成的热裂解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在定温及定热两种条件下开发了对不同产地重油进行热裂解性能评价的方法。定温评价:在温度起点、加热功率以及散热损失相同时用不同产地重油达到相同温度时间的长短表征其裂解的难易程度;定热评价:在温度起点、加热功率以及散热损失相同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不同产地重油所能达到的最终温度表征其裂解的难易程度,为焦化炉出口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论文创新点在于完成了重蜡油裂解—单程焦化组合工艺的在单独釜以及微反上的产品分布及经济评价,弥补了重油热加工性能评价微反装置的在评价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了一次、二次以及三次重蜡油的概念并利用单独釜制取、并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三者产品分布的差异;利用重油热加工性能精确评价装置,对来自不同产地的焦化原料进行了热裂解性能评价,提出了二次评价的概念并建立了评价方法。
鲍和平[8](2002)在《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原料利用率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眼睛向内 ,挖潜增效 ,这是当前原油变重、供应量不足 ,生产资料涨价的客观形势下走出困境、提高企业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从拓宽催化回炼油的利用途径 ,催化和加氢裂化互换循环油加工 ,优化重油原料的安排 ,提高轻油头的化肥效益 ,挤出烷基化原料 ,开发异丁烷的化工用途及油化结合等方面 ,分析通过厂际装置间的原料互供、生产优化来挖掘企业内涵 ,提高经济效益
秦娅[9](2009)在《减压转油线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模拟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压转油线作为原油蒸馏中减压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压装置的稳定操作、减压深拔、改善油品质量和节能意义重大。本文在采集大量工业数据的基础上,针对转油线内伴随相变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种参数在转油线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多级闪蒸模型和压降模型建立了转油线的一维两相流模型。模型求解可以得到转油线内压力、温度、流速和汽化率沿转油线轴向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参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过渡段和合流段,低速段变化不大。对七套工业转油线的计算结果表明,A型直插式转油线合流处压力陡降,压降最大;B型渐扩式转油线合流处压力缓慢下降,压降最小;C型二次扩径式结构压力出现两处陡降,压降较小。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变质量可压缩三维拟单相流数学模型,用于描述可压缩气体各物理量在转油线内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合流段克服流动阻力损失的能量最多,其次是过渡段。过渡段弯管会产生二次流动现象,合流处有旋涡区存在,这些局部损失是过渡段与合流段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对七套工业减压转油线的流场变化规律综合分析表明:过渡段中弯头、高差、管径以及合流段的连接方式对转油线的压降影响很大;在合流段采用裤形三通连接以及二次扩径均有利于减小转油线的压降。利用多级闪蒸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建立了多级闪蒸与两相流耦合三维数学模型,分段考察了转油线内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的压降和流型。研究发现,过渡段最后管段及合流段第一段管段压降最大;液相在转油线内以大液滴的形式存在,呈现出环状流与雾状流之间的一种过渡流型,而且,不同的转油线结构合流处液体分布情况不同。另外,对所建立的三种模型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减小转油线压降、以提高常压渣油拔出率或降低减压炉出口温度,利用单相流模型对转油线的过渡段、合流段和低速段直径分别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改进结构。利用已建立的多级闪蒸与两相流动耦合模型对改进结构进行了准确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结构比原结构压降减小36.8%。利用一维两相流模型考察了改进结构对减压蒸馏单元的影响,研究发现可提高减压塔进料段汽化率或降低减压炉出口温度并实现节能。
郝龙帅[10](2018)在《以辽河稠油减压渣油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橡胶油是添加于橡胶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添加剂,用于增强橡胶的弹性和柔韧性,改善胶料的加工性和混炼性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传统的芳烃油中由于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具有高度致癌性,因此无法满足相关环保法规,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橡胶油成为橡胶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辽河石化公司已经开发出以减压馏分油通过加氢、糠醛精制等过程生产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方法,但受原料量限制,产量相对较低。本论文研究开发了以辽河重质油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糠醛抽提组合工艺生产环保橡胶油的工艺路线,重点考察了原料性质、操作温度、沉降塔数量及溶剂种类对脱沥青油(DAO)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以轻脱沥青油(LDAO)为原料,通过两种不同方案的糠醛抽提过程生产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以辽河低凝油混月东原油的减压渣油为原料,丙烷为溶剂,在三产品流程方案下,分别设定抽提塔和沉降塔温度为48℃和76℃,压力为5 MPa,剂油比为4:1进行操作时,制备出的LDAO各种性质优良,是制备环保橡胶油的优质原料。以此种LDAO为原料,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糠醛精制试验均可得到满足欧盟Reach标准的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其中,在方案二流程下进行操作时,一次糠醛抽试验条件设置为:剂油比3:1,温度从塔顶至塔底依次为125℃、120℃和115℃;二次抽提试验条件为:剂油比1.5:1,从塔顶至塔底温度依次为100℃、85℃和70℃时,最终得到的橡胶填充油CA值为29.9%,CN值为29.5%,其他性质均接近甚至优于国外类似产品,经SGS检测后,其中检测不出八种特定的多环芳烃致癌物(PAHs)的存在,且多环芳烃(PCA)含量<3%,满足了欧盟Reach标准对于环保的要求。初步证明了以辽河低凝油混月东原油的减压渣油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糠醛抽提组合工艺制备环保橡胶填充油是可行的,为辽河石化公司渣油加工提供了一个新的路线,对辽河石化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4)催化裂化油浆的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催化裂化油浆的组成与性质 |
1.3 催化油浆机械杂质脱除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离心沉降分离法 |
1.3.2 静电分离法 |
1.3.3 过滤分离法 |
1.3.4 化学助剂分离法 |
1.4 催化裂化油浆组分的分离 |
1.4.1 减压蒸馏在油浆组分分离方面的研究 |
1.4.2 油浆溶剂萃取组分分离方面的研究 |
1.5 催化裂化油浆的应用研究 |
1.5.1 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回炼 |
1.5.2 生产橡胶填充油 |
1.5.3 生产橡胶软化剂 |
1.5.4 用作沥青改性剂 |
1.5.5 作为丙烷脱沥青强化剂 |
1.5.6 生产针状焦 |
1.5.7 生产碳素纤维材料 |
1.5.8 生产炭黑 |
1.5.9 生产石油芳烃增塑剂 |
1.5.10 提高蒸馏拔出率 |
1.5.11 用作导热油 |
1.5.12 其它用途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用原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原料油性质的测定 |
2.2.2 催化剂颗粒的脱除试验 |
2.2.3 催化剂中各金属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
2.2.4 溶剂精制试验 |
2.3 产品分析实验 |
2.3.1 催化剂颗粒含量的测定 |
2.3.2 精制油收率及稠环芳烃含量测定 |
2.3.3 族组成的测定 |
2.3.4 四组分的测定 |
第三章 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的脱除研究 |
3.1 沉降助剂的筛选 |
3.2 聚丙烯酰胺沉降条件的影响 |
3.2.1 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2.2 聚丙烯酰胺沉降温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2.3 搅拌时间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3 丙三醇沉降条件的影响 |
3.3.1 丙三醇的加入量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3.2 丙三醇与水的比例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3.3 丙三醇水溶液的加入量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3.4 丙三醇水溶液沉降温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4 LAL-1 沉降条件的影响 |
3.4.1 LAL-1 加入量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4.2 LAL-1 沉降时间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4.3 LAL-1 沉降温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5 LAL-2 沉降条件的影响 |
3.5.1 LAL-2 加入量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5.2 LAL-2 沉降时间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5.3 LAL-2 沉降温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颗粒脱除机理的初步探索 |
4.1 前言 |
4.2 沉降助剂的粘度与脱除率的关系 |
4.2.1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粘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4.2.2 丙三醇水溶液的粘度与催化剂脱除率的关系 |
4.3 分子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催化裂化油浆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
5.1 溶剂的筛选 |
5.2 胜华炼油厂催化裂化油浆萃取条件 |
5.2.1 萃取温度的影响 |
5.2.2 剂油比的影响 |
5.2.3 萃取级数的影响 |
5.2.4 胜华油浆多级萃取模拟所得产品油性质 |
5.3 兰州催化油浆萃取-反萃取条件的考察 |
5.3.1 萃取温度的影响 |
5.3.2 剂油比的影响 |
5.3.3 萃取级数的影响 |
5.3.4 兰州油浆多级萃取模拟所得产品油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重质芳烃的利用 ——芳烃增塑剂、橡胶软化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概述 |
1.1 重质芳烃的来源及性质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重质芳烃的化工利用简介 |
2.1 重质芳烃作优质碳黑原料 |
2.2 重质芳烃作重交通道路沥青 |
2.3 重质芳烃作芳烃导热油 |
2.4 重质芳烃作油墨溶剂油 |
2.5 重质芳烃作蒸馏强化剂 |
2.6 优化溶剂脱沥青工艺 |
2.7 生产针状焦 |
2.8 以重质芳烃制备混合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2.9 重质芳烃作沥青基碳纤维原料 |
2.10 以重质芳烃制备多环芳烃树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以重质芳烃研制芳烃增塑剂 |
3.1 芳烃增塑剂简介 |
3.2 原理及工艺路线 |
3.2.1 催化重质芳烃分子结构 |
3.2.2 技术工艺路线 |
3.3 原料、分析设备型号及分析方法、实验装置 |
3.4 精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
3.4.1 加氢精制 |
3.4.1.1 实验目的 |
3.4.1.2 实验工艺及工艺条件 |
3.4.1.3 结果与讨论 |
3.4.1.3.1 实验结果 |
3.4.1.3.2 结果讨论 |
3.4.2 减压蒸馏—加抗氧剂 |
3.4.3 其它非加氢精制工艺 |
3.4.3.1 吸附精制 |
3.4.3.2 加热回流碱精制 |
3.4.3.3 酸、碱、白土精制 |
3.5 芳烃增塑剂产品评价及质量标准 |
3.5.1 产品质量评价 |
3.5.2 芳烃增塑剂产品质量标准 |
3.6 系列AP型芳烃增塑剂应用实验及配方的研究 |
3.6.1 民膜制品 |
3.6.1.1 实验配方 |
3.6.1.2 民膜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6.1.3 实验结果评价 |
3.6.2 电缆料制品 |
3.6.3 PVC人造革制品 |
3.6.3.1 配方 |
3.6.3.2 检测数据 |
3.6.3.3 实验结果及评价 |
3.7 芳烃增塑剂的毒性实验 |
3.8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以重质芳烃研制橡胶软化剂 |
4.1 芳烃橡胶软化剂概况 |
4.2 芳烃橡胶软化剂的制备 |
4.2.1 芳烃橡胶软化剂的制备思路 |
4.2.2 实验部分 |
4.2.2.1 原料 |
4.2.2.2 分析设备型号及分析方法、实验设备 |
4.2.2.3 芳烃软化剂调合原理及工艺 |
4.2.2.3.1 芳烃软化剂调合原理 |
4.2.2.3.1 芳烃软化剂调合工艺 |
4.2.2.4 结果与讨论 |
4.3 芳烃软化剂的应用 |
4.3.1 芳烃软化剂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实验 |
4.3.2 芳烃软化剂工业应用实例 |
4.4 芳烃橡胶软化剂质量标准 |
4.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油品混合粘度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不同产地重油热裂解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延迟焦化进展及工艺流程 |
1.1.1 延迟焦化的发展 |
1.1.2 延迟焦化的工艺流程 |
1.1.3 延迟焦化工艺的原料 |
1.1.4 焦化反应机理及反应模型 |
1.1.5 温度的影响 |
1.1.6 时间的影响 |
1.2 延迟焦化装置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3.1 研究热点 |
1.3.2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 |
2.1 微反装置介绍 |
2.1.1 装置流程 |
2.1.2 操作步骤 |
2.1.3 实验条件 |
2.2 单独釜实验装置介绍 |
2.3 常规焦化和组合工艺经济性评价方法 |
2.4 单独釜—微反实验方案 |
2.4.1 常规焦化实验方案 |
2.4.2 常规焦化实验产品收率关联方法 |
2.4.3 微反装置裂解实验产品收率定义 |
2.4.4 常规焦化工艺焦炭产率计算 |
2.4.5 组合工艺微反产品收率关联方法 |
2.5 二次评价实验方案 |
第三章 单独釜-微反实验部分 |
3.1 实验油样 |
3.2 单独釜实验 |
3.2.1 载气量对重蜡油产率的影响 |
3.2.2 一次重蜡油裂解实验 |
3.2.3 二次重蜡油制取实验 |
3.2.4 二次重蜡油裂解实验 |
3.2.5 三次重蜡油制取实验 |
3.3 微反实验 |
3.3.1 常规工艺实验 |
3.3.2 组合工艺 |
第四章 重油热裂解性能评价 |
4.1 实验油样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定温实验 |
4.2.2 定热实验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
5.1 微反产品收率处理 |
5.2 平行实验处理方法 |
5.3 实验处理范例 |
5.3.1 微反产品收率计算 |
5.3.2 微反实验可靠性判断 |
5.3.3 不同油样产品收率计算 |
5.3.4 组合工艺微反产品收率 |
5.3.5 极限情况分析 |
5.3.6 常规焦化微反产品收率 |
5.3.7 常规焦化与组合工艺产品收率对比 |
5.3.8 实验结果分析及下一步工作内容 |
5.4 二次评价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定温实验结果 |
5.4.2 定热实验结果 |
5.4.3 定温实验产品分布 |
5.4.3 定热实验产品分布 |
5.4.4 油样的反应特性 |
5.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原料利用率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化蒸馏, 拓宽催化回炼油的利用途径 |
1.1 回炼油用作强化蒸馏的强化 |
1.2 回炼油芳烃抽余油是良好的催化原料 |
1.3 回炼油抽出芳烃用作橡胶填充油及软化剂 |
1.4 澄清油重抽出芳烃调合生产道路沥青 |
1.5 回炼油抽出芳烃用作增塑剂 |
2 原料互换, 挖掘加氢裂化的潜力 |
2.1 与催化裂化互换循环油加工处理 |
2.2 降低氢气成本 |
1.3 产品综合利用 |
3 分贮分炼, 优化重油原料的安排 |
3.1 优化减粘和焦化的原料安排 |
3.2 大庆渣油是催化掺炼的优质原料 |
4 优化原料, 提高轻油化肥的效益 |
4.1 采用碳氢比小的轻油原料以降低单耗 |
4.2 以气代油, 提高经济效益 |
5 结束语 |
(9)减压转油线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模拟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原油常减压蒸馏技术及特点 |
1.1.1 常减压蒸馏概述 |
1.1.2 减压蒸馏过程工艺特点 |
1.1.3 减压深拔技术 |
1.1.4 常减压蒸馏技术的主要节能措施 |
1.2 减压蒸馏单元的转油线 |
1.2.1 减压转油线及其研究的意义 |
1.2.2 减压转油线的模拟研究现状 |
1.3 气液两相流研究现状 |
1.3.1 两相流研究进展情况 |
1.3.2 两相流的流型 |
1.3.3 管道中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液两相流参数及减压蒸馏单元工业数据采集 |
2.1 两相流的主要参数 |
2.1.1 流量 |
2.1.2 流速 |
2.1.3 滑差和滑动比 |
2.1.4 含气率和含液率 |
2.1.5 混合物密度 |
2.1.6 混合粘度 |
2.2 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概况 |
2.3 减压蒸馏单元工业数据采集 |
2.3.1 操作参数 |
2.3.2 减压转油线内流体的物性参数 |
2.3.3 减压转油线的结构参数 |
2.4 气液两相流流型分析与判断 |
2.4.1 流型判别方法 |
2.4.2 流型判断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压转油线内一维两相流模型建立及工艺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模型描述与假设 |
3.1.3 数学模型建立 |
3.1.4 边界条件 |
3.1.5 模型求解 |
3.2 工业实例验证 |
3.2.1 基础数据 |
3.2.2 压降模型的确定 |
3.2.3 模拟结果与工业数据对比 |
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3.3.1 工业实例一模拟结果与讨论 |
3.3.2 各实例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减压转油线内变质量可压缩流体拟单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学模型 |
4.2.1 控制方程 |
4.2.2 湍流模型的确定 |
4.2.3 模型常数和边界条件 |
4.2.4 网格划分 |
4.2.5 求解方法 |
4.3 模型验证 |
4.4 转油线实例模拟计算方法 |
4.5 变质量可压缩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可压缩流动的几个重要概念 |
4.5.2 流场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
4.6 各种型式转油线综合性能分析与比较 |
4.6.1 几种型式转油线的CFD 模拟结果 |
4.6.2 几种型式转油线单相流模型CFD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减压转油线内多级闪蒸与两相流动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耦合策略及模型假设 |
5.2 多级闪蒸与两相流动耦合模型建立 |
5.2.1 多级闪蒸数学模型建立 |
5.2.2 两相流数学模型建立 |
5.3 耦合计算方法 |
5.3.1 多级闪蒸与两相流动耦合数值求解过程 |
5.3.2 模型求解框图 |
5.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5.4.1 模拟工况与工业结果验证 |
5.4.2 气液两相流场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
5.5 一维两相流、拟单相流及闪蒸与两相流耦合三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减压转油线压降规律及结构优化研究 |
6.1 减压转油线压降规律研究 |
6.1.1 质量流量对压降的影响 |
6.1.2 出口压力对压降的影响 |
6.2 减压转油线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6.2.1 低速段直径优化 |
6.2.2 过渡段结构优化 |
6.2.3 合流段结构优化 |
6.3 优化的减压转油线结构对减压蒸馏单元的影响 |
6.3.1 对减压拔出率的影响 |
6.3.2 对减压炉出口温度的影响 |
6.3.3 结构优化的节能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以辽河稠油减压渣油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橡胶油概述 |
1.1.1 橡胶油的基本概念及用途 |
1.1.2 橡胶油的分类 |
1.1.3 橡胶填充油的主要性质指标 |
1.2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概述 |
1.2.1 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的范畴 |
1.2.2 国外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生产技术 |
1.2.3 国内环保型橡胶填充油生产技术 |
1.3 生产橡胶填充油的资源 |
1.3.1 环烷基系列橡胶填充油资源 |
1.3.2 芳香基系列橡胶填充油资源 |
1.4 溶剂脱沥青技术简介 |
1.4.1 国外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概况 |
1.4.2 国内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概况 |
1.5 糠醛溶剂抽提技术研究介绍 |
1.5.1 影响糠醛抽提效果的主要因素 |
1.5.2 提高精制油收率的技术研究 |
1.5.3 溶剂抽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试验部分 |
2.1 溶剂脱沥青试验 |
2.1.1 原料及溶剂 |
2.1.2 工艺原理 |
2.1.3 装置介绍 |
2.1.4 装置技术指标 |
2.2 糠醛抽提试验 |
2.2.1 原料及溶剂 |
2.2.2 工艺原理 |
2.2.3 装置介绍 |
2.2.4 糠醛回收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3.1 多环芳烃(PCA)含量测定方法 |
2.3.2 油品结构族组成测定方法 |
2.3.3 其他性质测定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试验路线 |
2.4.2 试验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溶剂脱沥青试验过程规律研究 |
3.1 原料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2 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2.1 抽提温度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2.2 沉降温度对LDAO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3 沉降塔个数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4 溶剂种类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糠醛抽提制备环保型橡胶填充油 |
4.1 方案一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 |
4.1.1 糠醛一次抽提试验结果及讨论 |
4.1.2 糠醛二次抽提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油 |
4.2 方案二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填充油 |
4.2.1 糠醛一次抽提试验结果及讨论 |
4.2.2 糠醛二次抽提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油 |
4.3 方案一与方案二优劣比较 |
4.4 试验产品与国外类似产品性质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TDAE油品的主要性质指标 |
附录二 MES和 RAE油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
附录三 NAP和 HNAP及调和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四、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工艺设计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J]. 燃化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 炼油设计, 1973(01)
- [2]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设计简介[J]. 燃化部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 炼油设计, 1973(01)
- [3]大庆70-Ⅰ型蒸馏—催化裂化装置蜡油拔出率计算[J]. 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设计研究所. 炼油设计, 1973(02)
- [4]催化裂化油浆的分离技术研究[D]. 董艳丽.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5]重质芳烃的利用 ——芳烃增塑剂、橡胶软化剂的制备[D]. 李林. 安徽大学, 2005(04)
- [6]炼油装置工艺设计资料 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流程(下)[J]. 第一石油化工建设公司炼油设计研究院工艺室. 炼油设计, 1976(04)
- [7]不同产地重油热裂解性能的研究[D]. 冯永.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8]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原料利用率的技术研究[J]. 鲍和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9]减压转油线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模拟及结构优化研究[D]. 秦娅. 天津大学, 2009(12)
- [10]以辽河稠油减压渣油制备高芳烃环保橡胶油的研究[D]. 郝龙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混合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