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迪庆州鸡区系调查

滇西北迪庆州鸡区系调查

一、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延恭[1](1983)在《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是我国鸡类资源宝库之一。由于它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所以过去对其考察较少。解放前仅Oustalet(1896),Beebe(1912),Rothschild(1923,1926),Riley(1925,1926),Greenway(1933)等人报道过采自该地区的鸟类。解放后也只在1959—1960年的南水北调综合考察时涉及过此州(郑作新等,1962)。该州文献中有纪录的鸡类共有八种,计为;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藏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鹌鹑Coturnix Coturnix。

龚正达,吴厚永,张丽云[2](2004)在《云南迪庆州山地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云南横断山区蚤类区系与生态进行研究。方法 对云南迪庆州历年 ( 195 8~ 1988年 )蚤类区系调查的结果和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结果 当地已知蚤类达 5 7种 (亚种 ) ,分别隶属于 5科 2 7属。其中 ,古北成分有 3 6种 ,占 63 %;东洋成分有 14种 ,占 2 5 %;广布种有 7种 ,占 12 %。在上述蚤类中 ,有 2 5种 (占蚤类数的 44 %)为横断山特有种 ,其中 9种 (占 16%)为目前仅见于当地分布的狭布种。对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比较和研究后看出 ,蚤类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位于中山海拔约 3 2 0 0m的针阔叶混交林与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交接地带 ,最低位于干热河谷稀疏灌丛草坡带。结论 位于当地中山海拔 3 0 0 0~ 3 2 0 0m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是当地古北与东洋区系的分界线。此外 ,对该地区蚤类的区系特点、我国西南山地古北与东洋两大动物区系的分界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郭凯飞[3](2015)在《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目(Parasitiformes)蜱亚目(Ixodida),是一类寄生在陆栖脊椎动物上专性吸血的寄生虫,而且是多种病毒、原虫、细菌以及毒素等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自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间在云南省45个县(市)设置样点进行调查,通过拖旗法(dragging)、摇旗法(flagging)、人工诱捕法、逆毛式采蜱法和铗日法共采集到2万多只蜱类标本,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绘制了每个种的分布图。根据高大山体和河流的地理阻限作用,将云南省划分为19个小区域;依据蜱在每个区域是否分布列出蜱分布的二元数据列联表,并对蜱分布小区进行皮尔逊相关关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云南省蜱的动物地理区划,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省蜱的种类:云南省已知蜱类为2科7属47种,包括克劳宁血蜱H.kolonini sp.n.、勐腊血蜱H.menglaensis和异角血蜱H.anomaloceraea 3个特有种。其中,软蜱科Argasidae败蜱属Carios1种;硬蜱科Ixodidae硬蜱属Ixodes 6种,花蜱属Amblyomma 4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28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5种,璃眼蜱属Hyalomma 2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种。2.云南省蜱的分布特点:(1)广布型,微小扇头蜱R.microplus、粒形硬蜱I.granulatus、锐跗硬蜱I.acutitarsus、猛突血蜱H.montgomeryi、镰形扇头蜱R.haemaphysaloides和卵形硬蜱I.ovatus 6种蜱,占云南省蜱类总数的12.8%;(2)斑块分布型,包括爪哇花蜱A.javanense、长角血蜱H.longicornis和长须血蜱H.aponommoides等34种蜱,占总数的72.3%;(3)点状分布型,包括变异花蜱A.varanense、具角血蜱H.cornigera、嗜鸟血蜱H.ornithophila、越原血蜱H.yeni、蝙蝠败蜱C.vespertilionis、异角血蜱H.anomaloceraea和克劳宁血蜱H.kolonini sp.n7种蜱,占云南省蜱类总数的14.9%。3.云南省蜱的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划分为2区3亚区4省14州。分别为华南区和西南区2区;滇南山地亚区、滇西北横断山亚区以及西南山地亚区3个亚区;进一步划分为滇南山地省、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省、滇中西部高原山地省和喀斯特山地省4个动物地理省。4个动物地理省又分为14个动物地理州,分别为:乌蒙山喀斯特山地州、滇东喀斯特山地州、寻曲昭高原山地州、屏麻山地州、普红中山山地州、丽东中山山地州、滇中高原山地州、丽永宾祥中高山山地州、腾瑞施临中低山盆地州、迪庆高山峡谷州、怒江和澜沧江高山峡谷州、独龙江高黎贡山州、西双版纳中低山山地州和普西苍南中低山盆地州。

杨岚,文贤继,杨晓君[4](1994)在《血雉属的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查看采自中国各地的血雉标本259号(165♀♀,94♀♀)及有关文献资料,作者将血雉属鸟类列为1个种,另9个亚种及1个混交类型。并发现血雉羽色的地理变异规律,雄鸟头、颏、喉和胸部的红色以采自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西南部地区的标本最为鲜艳,其范围也最大,而向东、向西和向北头、颏、喉和胸部的红色渲染程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与Vaurie(1965)和郑作新等(1978)的记述基本相符。国内所分布各亚种的165号雄性成鸟标本的翅长量度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最南方的kuseri和tibetanus两亚种的翅长为最短,而分布于最北线的beicki和michaelis两亚种为最长;进行方差分析,在0.05水平上,michaelis亚种与cruentus、tibetanus、kuseri等亚种的翅长量度也具有显着性差异。

魏天昊[5](1989)在《近代云南鸟类学简史》文中研究表明 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及其区系组成和物种分化的特异性,早就吸引着中外学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学者纷至沓来,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六十年代以前,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区系普查,七十年代起开始转为对标本、资料的整理,同时,生态等其他领域也有了新的开端。近代云南鸟类学的发展,从时间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内容上又可分若干方面。

葛军旗,孙肖红,龚正达,梁国栋,李镜辉,冯星明,张丽云,李斌,付士红[6](2008)在《“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蚊类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76,458只,分属于2亚科5属36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2)α多样性随纬度的升高呈先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分布格局,最高峰位于Ⅰ带(24°-25°N),而随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C(2,000-2,500m)和E(3,000-3,500m)带;(3)β多样性(Cody指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基本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两端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向寒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说明蚊类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区系及物种的组成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4)从种群组成相似性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纬度、海拔梯度带间蚊类都被分为3个地域区系类型,即东洋区系、东洋与古北区系的过渡区和古北区系;(5)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排序结果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影响当地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降水起主导作用。

李曼焘[7](2010)在《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开发是我国能源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水力资源大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地方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这些地区又是世界遗产、国家风景旅游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最集中的区域。水电开发和旅游业是地方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流域性的水电开发不仅直接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直接影响,而且常常会导致旅游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间接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在旅游资源集中、环境敏感、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和矛盾较为突出。鉴于此,本研究以香格里拉县硕多岗河流域为例,在对流域的水电开发、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流域的旅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脆弱特征,研究水电开发活动对旅游环境及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为旅游资源集中的脆弱生态地区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及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硕多岗河是滇西北地区水能开发条件较好的中型河流,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香格里拉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也是区域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同时硕多岗河处于三江并流区,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但水电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利用之间存在矛盾。(2)对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良好,但是具有明显的生态脆弱特征,属生态脆弱性较强地区,对水电开发、旅游业发展、甚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3)通过对硕多岗河流域已建成水电站的调查和分析,全面分析了水电开发活动对旅游资源集中的脆弱生态区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占地和水库淹没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景观旅游资源的影响;工程运行对水文情势和水温的影响;移民安置对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4)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水电开发可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改善旅游经济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影响显着,,并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对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电开发施工期、运营期的对景观影响较大,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一定威胁,对“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周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有不同程度影响,具体表现在对旅游资源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影响上;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对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有一定影响。尽管在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与旅游业发展规划基本协调,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需引起重视。(5)在硕多岗河流域开发水电,要着重处理好水电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水电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强化正面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水电和旅游资源的效益。具体措施包括:协调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关系;水电建设同时营造旅游景观;水电建设避让特色旅游景区;水电建设贯穿生态旅游的理念。

龚正达,吴厚永,张云智,蔡乔顺,罗开红,李昌朝[8](2004)在《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蚤类群落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云南省景东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以鼠夹和电猫捕捉小兽,分别收集其体寄生蚤后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获蚤类507只,隶属于5科15属26种。其中东洋成分有19种(73.1%),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古北成分,仅有5种(19.2%);其他2种(7.7%)为广布种;它们之中约有58%的种类(共15种)为横断山特有种。结论经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进行测定和比较后看出,无量山不同森林植被带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位于明针叶林和湿性常绿阔叶林带,而最低位于寒温性亚高山灌丛草甸带,蚤类群落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递减的趋势。此外,对该山脉蚤类的区系特征、它们与宿主的关系进行了陈述和比较,还对滇西北、滇西南山地蚤类与宿主动物的区系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格玛江初[9](2007)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鸡类多样性及保护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从1996年开始间断地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的鸡类目鸟类进行了野外调查。确认该保护分局分布有鸡形目13种,隶属2科13属。分析了分布种类、栖息生境、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留居情况、区系特征。指出了鸡类多样性的致危因素,提出了今后保护对策。

刘思慧[10](2004)在《横断山南麓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生物圈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则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断山系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地区之一,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迄今为止,对该地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尚乏系统的研究。 本文以横断山南麓滇南高原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为对象,对其进行物种分类及编目,测定其物种分布的空间格局、区系组成及特征;旨在探讨哺乳动物栖息地空间结构和质量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关系,分析哺乳动物栖息地大小、形状、立地植被类型、纬度梯度、海拔高度、温度及降水等环境因子对其物种丰富度的作用;揭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对其栖息地破碎化、斑块景观异质性,以及人类活动反应的模式,为预测物种多样性的变动趋势,以及探讨其保护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横断山南麓滇南高原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哺乳动物共计278种(亚种),隶属11目、39科、135属。其优势类群为啮齿目(37属、95种)、翼手目(24属、59种)及食肉目(32属、42种);次优势目为食虫目(17属、39种),偶蹄目(12属、21种),灵长目(4属、14种)及兔形目(2属、9种);稀有类群为树鼩目(1属、1种),长鼻目(1属、1种),奇蹄目(1属、1种)及鳞甲目(1属、2种)。珍稀保护物种62种,占中国哺乳动物保护物种的1/3。其中,22种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21种为濒危物种。西双版纳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物种最多,分别为39种及33种。 研究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的区系组成,以东洋界成分为主,计有212种,次为广布种(36种),古北界物种为20种,最少者为古北—东洋共有种(17种);其科级分类阶元的分布型为10类。其中,以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分布型为主,次类型者有9科;其次为喜马拉雅、南中国—东南亚热带型,计6科。其物种分布型为10类,以热带及亚热带分布型(100种)及特有型(73种)摘要为优势;且边缘分布型甚多,此即研究地域哺乳动物物种区系的主要特征。 在科、属及物种阶元,不同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相似性格局揭示,区系相似性指数随保护区距离而有差异,保护区邻近者,其区系相似指数较大,反之,保护区距离大者,其区系相似指数则小。其中,距离相近的无量山与哀牢山者最大,而距离较大的白马雪山与西双版纳者最小。 滇南高原国家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物种丰富度随保护区面积的增大,呈“S”型变动。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随栖息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即保护区面积与大中型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在栖息地面积相等时,小型物种丰富度占优势。不同形状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斑块形栖息地物种最丰富,狭长形者次之,矩形者最少。 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随其栖息地森林覆盖的面积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森林覆盖面积大,栖息地的物种数增大,反之,亦然,基本呈“S”型变动。 研究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因子对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有直接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分布物种数较多,中纬度最丰富,而在高纬度区域,哺乳动物物种数最少。哺乳动物物种数随海拔高度亦有明显变化。在<1000M的低海拔地区分布的物种数最少;在海拔Z000M的地域,物种数最多;但随海拔增高物种数则呈降低趋势,至海拔高度>4000M,物种数降至最低。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物种数对年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及7月平均温度的反应格局基本相似。 栖息地破碎化程度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16类景观中,南亚热带阔叶林斑块最多,其分布的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其斑块景观破碎度与哺乳动物物种数的分布不一致,其中,陇川斑块破碎度最大,仅有64种哺乳动物,次为瑞丽斑块片,物种数为85种,盈江斑块破碎度最小,摘要其分布的哺乳动物物种则有140种;其景观的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与哺乳动物物种数关系的格局相似,即景观多样性大、均匀度高、优势度大的斑块,其哺乳动物物种数丰富。 不同自然保护区对哺乳动物的承载力有明显差异。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每物种占据的栖息地为2686ha,次为白马雪山及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其对哺乳动物承载力分别为1981ha/种及1918ha/种;南滚河及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最小,分别为98 ha/种及179ha/种。 研究地域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面积与植食性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直接相关。森林覆盖度大,栖息的植食性种类丰富。在9个自然保护区中,以森林覆盖面积的变化,植食性种类、杂食性种类与食肉类的比例约为3:2:1。其中,高黎贡山目然保护区森林覆盖面积最大,栖J自、的植食性种类最丰富(73种),铜壁关目然保护区(63种)及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58种)。 滇南高原国家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基本稳定,但华南虎、豹、雪豹、金猫及苏门犀等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次为金钱 少、类活动的猎杀、毁林垦荒及非法贸易是威胁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生存及其栖息、地破坏的主要灾因。

二、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迪庆州山地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云南迪庆州山地蚤类的组成及垂直分布:
    2.2 迪庆州山地蚤类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2.3 云南迪庆州的蚤类区系:
3 讨论

(3)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1.1 国外研究
        1.1.2 国内研究
        1.1.3 总结
    1.2 研究内容
        1.2.1 云南省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1.2.2 云南省蜱的区系分析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野外调查
        2.2.1 样地设置
        2.2.2 环境因子测定
        2.2.3 蜱的采集
    2.3 蜱种的鉴定和分类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和分析
    3.1 野外调查结果
        3.1.1 蜱种的鉴定和分类结果
    3.2 云南省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3.2.1 硬蜱属Ixodes
        3.2.2 花蜱属Amblyomma
        3.2.3 血蜱属Haemaphysalis
        3.2.4 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3.2.5 璃眼蜱属Hyalomma
        3.2.6 革蜱属Dermacentor
        3.2.7 败蜱属Carios
    3.3 云南省蜱的区系分析
        3.3.1 云南省小区域的划分
        3.3.2 蜱分布的矩阵
        3.3.3 蜱分布的各小区域相关关系
        3.3.4 不同小区域的主成分分析
        3.3.5 蜱分布小区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蜱的种类
    4.2 蜱的分布特点
    4.3 蜱的地理区划
5 结论
    5.1 云南省蜱的种类
    5.2 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
    5.3 云南省蜱的地理区划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取样
    2.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蚊类的组成及分布
    3.2 蚊类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3.3 蚊类α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3.4 蚊类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3.5 蚊类空间分布的聚类分析与区系分异
        3.5.1 水平分布
        3.5.2 垂直分布
    3.6 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
4 讨论
    4.1 蚊类多样性水平与垂直分布格局
    4.2 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4.3 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4 蚊类空间分布的聚类分析与区系特征
    4.5 蚊类与人类健康

(7)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我国水电开发国情
    1.1 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与趋势
        1.1.1 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现状
        1.1.2 我国大力开发水电资源的必然性
        1.1.3 我国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
    1.2 云南省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1.2.1 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2 云南省水电开发的必然性和意义
    1.3 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1.3.1 迪庆州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1.3.2 香格里拉县水资源及水能资源开发概况
    1.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1.4.1 硕多岗河概况
        1.4.2 硕多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4.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现状
        1.4.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概况
        1.4.5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必然性
第二章 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发展概况及旅游资源评述
    2.1 迪庆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2.2 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发展概况
    2.3 香格里拉县旅游资源评述
        2.3.1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及分类
        2.3.2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概述
        2.3.3 香格里拉县主要旅游资源评价
    2.4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资源评述
        2.4.1 硕多岗河流域主要旅游景区分布概况
        2.4.2 硕多岗河流域主要旅游景区概况
    2.5 香格里拉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调查与评价
    3.1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状况
        3.1.1 自然环境状况
        3.1.2 生态环境现状
        3.1.3 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
        3.1.4 生态敏感区分布概况
        3.1.5 社会与经济环境概况
    3.2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主要自然环境问题
        3.2.2 主要社会环境问题
    3.3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3.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3.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3.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计算
        3.3.4 硕多岗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状况评述
第四章 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征分析
    4.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4.1.1 脆弱生态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4.1.2 生态环境脆弱性机理
        4.1.3 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4.2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概况
    4.3 香格里拉县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
        4.3.2 评价指标的赋值及数据标准化
        4.3.3 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计算
        4.3.4 硕多岗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比较
第五章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环境关系研究
    5.1 我国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概况
    5.2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环境负面影响研究
        5.2.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2.2 对水流状况的影响
        5.2.3 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5.2.4 对水环境的影响
        5.2.5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5.2.6 对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5.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环境正面影响研究
        5.3.1 提高防洪能力
        5.3.2 改善农业排灌条件
        5.3.3 水电梯级开发可发挥梯级效益
        5.3.4 流域水电开发的生态效益
        5.3.5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总结
第六章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业关系
    6.1 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实证研究
        6.1.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旅游经济环境
        6.1.2 可形成新的旅游景观
        6.1.3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6.2 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实证研究
        6.2.1 对流域景观的负面影响
        6.2.2 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
    6.3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香格里拉县旅游发展规划的关系
    6.4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对重要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6.5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旅游业发展指标的影响识别
    6.6 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对水电开发的影响
    6.7 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间的关系协调途径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蚤类群落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调查方法
    2.1 统计方法
    2.2 蚤类群落的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蚤类的组成
    3.2 蚤类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3.3 蚤类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与分析
    3.4 蚤类的区系特征
    3.5 蚤类与宿主的关系
4 讨论

(9)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鸡类多样性及保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分局概况
2 鸡形目种类多样性
3 生境及种类分布
4 种群数量及分布密度
5 鸡类区系组成特点
6 鸡类多样性的致危因素
    6.1 人类对鸡类生境的竞争、蚕食、破坏
    6.2 藏民族传统优良的文化 (习俗) 受到冲击
    6.3 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的现象屡有发生
    6.4 管理机构对宣传保护鸡类多样性的严重滞后以及一些政策和制度的欠缺
7 今后对策及建议
    7.1 开展社区共管活动
    7.2 弘扬和恢复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
    7.3 加强科学管理、实行以法治林
    7.4 加强环保教育, 提高认识, 并进行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补偿

(10)横断山南麓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家自然保护区概况与研究目标
    第三节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文献评述
    第一节 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形状
    第二节 生态系统多样性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与丧失
        物种的形成
        物种的丧失
    第四节 物种多样性及生物区系
        物种的地理分布
        物种的生态地理
        物种的历史演变
        物种的生物地理
    第五节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
        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基本形式
        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特殊形式
    第六节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法律法规保护
        国际公约
        中国的法律及法规
    第七节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理论基础
        保护区设计原则
        自然保护区进展
第三章 滇南高原自然概况
    第一节 地形与地貌特征
    第二节 气候
        气候带
    第三节 土壤
    第四节 森林
        森林的水平分布
        森林的垂直分布
第四章 物种的分类与编目
    第一节 分类与编目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编目的程序和原则
    第三节 物种的编目与分类学系统
        物种的编目
        物种的分类学系统
    第四节 物种的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
        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从属及组成
        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地理区划系统
    第五节 哺乳动物的分布型
        中国哺乳动物的分布型
        横断山南麓滇南高原国家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科的分布型
        横断山南麓滇南高原国家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的分布型
    第六节 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区系特点
        区系组成
        区系的热带及亚热带特性
        分布型的特有性
        边缘分布
    第七节 滇南高原哺乳动物区系的相似性
        科的相似性
        属的相似性
        物种的相似性
第五章 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分布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面积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面积与哺乳动物体型大小
    第二节 栖息地形状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格局
        保护区形状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三节 栖息地植被类型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横断山南麓滇南高原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
        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四节 纬度梯度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五节 海拔高度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哺乳动物物种
        不同海拔高度哺乳动物目、科及属阶元的分布
    第六节 环境温度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七节 降水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六章 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哺乳动物物种的编目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珍稀濒危哺乳动物物种编目
    第二节 国家Ⅰ级保护濒危哺乳动物种群大小
第七章 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威胁因子
    第一节 人口密度对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威胁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哺乳动物的生存
        刀耕火种
        少数民族的分布
        狩猎
        边境贸易
    第三节 栖息地破碎化对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破碎化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铜壁关保护区景观斑块面积及数量与哺乳动物物种的关系
        铜壁关保护区森林景观破碎度与哺乳动物物种的分布
        铜壁关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与哺乳动物物种分布
第八章 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程序
    第一节 物种优先保护排序的方法
        分类多样性测度
        特有性及关键区系分析
        保护优先区域的分析
        按濒危物种等级及丰富度分析
    第二节 按特有物种互补性及濒危物种丰富度排序
        以特有种互补性原理排序
        以濒危物种丰富度排序
第九章 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承载能力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对哺乳动物物种的空间承载能力
    第二节 食性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
第十章 滇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
    第一节 物种灭绝趋势的预测
    第二节 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迪庆州鸡类区系调查[J]. 徐延恭. 动物学研究, 1983(04)
  • [2]云南迪庆州山地蚤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研究[J]. 龚正达,吴厚永,张丽云. 地方病通报, 2004(01)
  • [3]云南省蜱的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D]. 郭凯飞. 西南林业大学, 2015(09)
  • [4]血雉属的分类研究[J]. 杨岚,文贤继,杨晓君. 动物学研究, 1994(04)
  • [5]近代云南鸟类学简史[J]. 魏天昊. 动物学研究, 1989(02)
  • [6]“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J]. 葛军旗,孙肖红,龚正达,梁国栋,李镜辉,冯星明,张丽云,李斌,付士红. 生物多样性, 2008(01)
  • [7]滇西北硕多岗河流域水电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关系研究[D]. 李曼焘.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8]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蚤类群落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特征[J]. 龚正达,吴厚永,张云智,蔡乔顺,罗开红,李昌朝.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05)
  • [9]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鸡类多样性及保护管理研究[J]. 格玛江初. 林业调查规划, 2007(05)
  • [10]横断山南麓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D]. 刘思慧. 浙江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滇西北迪庆州鸡区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