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论文文献综述)
潘建华[1](2013)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力容器和输油输气管道的爆裂、止裂,核电站防护的冲击安全,建筑物和结构的抗震设计等领域都涉及结构材料动态断裂的性能评估和灾害对策研究。为保证这些可能承受动载荷金属构件的安全可靠,需要在设计中预防含裂纹构件在冲击载荷下的起裂和扩展,因此研究金属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研究了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动态断裂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中心裂纹板试样、双悬臂梁试样和三点弯曲试样在理想冲击载荷作用下,各种因素对于它们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1(t)的影响。分析中心裂纹板的计算结果表明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应力波与裂尖相互作用的时刻。双悬臂梁DCB试样模型在拉伸阶跃载荷的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的动载系数可以近似用一个周期函数表示,它的变化周期与载荷加载点的位移变化周期相同。使用弹簧质量模型对三点弯曲试样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求解,并使用此模型计算了试样在三种理想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变化曲线;同时进行了完全的动态有限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弹簧质量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196℃下对S30408奥氏体不锈钢的母材和焊缝进行了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研究。使用改进型柔度变化率法得到了低温下不锈钢母材夏比冲击试样的起裂点,通过对比发现改进型法得到的结果比传统的柔度变化率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根据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结合Schindler方法和关键曲线法各自所得结果的优点,研究得到了不锈钢母材的动态J积分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动态J-R曲线)。依据不锈钢焊缝在低温动载下的载荷位移曲线及其断裂特征,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计算了其动态断裂韧性,并对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对典型压力容器用钢Q345R预制裂纹夏比冲击试样进行示波冲击试验,得到其载荷位移曲线。分别采用J积分增量方程计算方法和Schindler方法计算得到了Q345R材料在冲击加载速率下的动态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并将两者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将所得到的动态J-R曲线与准静态加载条件下得到的J-R曲线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加载条件下的J-R曲线要高于准静态加载下相应的结果。根据得到的试验数据建立了Q345R准静态和动态裂纹扩展阻力曲线之间关系的计算方程。在-40℃下对Q345R材料进行了示波冲击试验,发现有预制疲劳裂纹的夏比冲击试样断口完全表现为解理断裂;而标准夏比冲击试样则在缺口处有少量的塑性变形,随后也发生解理断裂,得到的冲击功值更低。使用标准ASME E399中的准静态计算公式计算了两种试样的动态断裂韧性,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将断裂时间与试样振动周期比较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Q345R材料在-40℃下的示波冲击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基于节点位移外推法计算了在试样起裂时刻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发现剔除裂尖附近的位移数据反而能增加计算结果的精度。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3D断裂力学软件ZENCRACK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霍普金森压杆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同时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有限元模型包括整个实验装置——子弹、入射杆、试样和支座,对三种不同初始裂纹长度的三点弯曲试样在同一速度子弹打击下进行了计算。起裂时问通过RKR局部应力断裂准则获得,结合计算得到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冲击响应曲线,最终得到材料动态断裂韧性,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以试验结果为基准,将三维和二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三维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要优于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
黄旭[2](2012)在《37CrNi3MoVE钢在人造海水中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水下高压气瓶广泛应用于船舶工业中,气瓶材料的应力腐蚀失效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灾难性事故。而作为水下气瓶新型材料37CrNi3MoVE钢,开展其在海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37CrNi3MoVE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CT试样恒位移加载试验及恒位移速率加载试验,考察其在人造海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行为,掌握了37CrNi3MoVE钢在上述环境中和各个试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并且探讨了此规格的水下气瓶在工作压力P=40MPa的工况下的应力腐蚀临界裂纹尺寸。结合本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下列主要研究结果:(1)在空气和人造海水环境中,通过SSRT试验,测得了37CrNi3MoVE高强钢的应力-应变曲线。(2)在不同的初始应力强度因子K1的恒位移加载条件下测得的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S为108MPa·(?)。(3)在不同恒位移速率的加载条件下测得的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为108MPa·(?)m,同时得到了da/dt-K1曲线,分析研究了其中的规律。(4)探讨了人造海水中以37CrNi3MoVE钢为材料的气瓶(D=465mm、t=17.1mm)在工作压力P=40MPa的工况下的临界裂纹尺寸为5.578mm。
朱先亮[3](2008)在《高强钢厚板激光填丝多层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0mm和16mm厚921高强钢为材料,进行了激光填丝多层焊的焊接工艺试验研究。设计了适合于厚板双光束填丝多层焊的窄间隙坡口形式,保证了厚板激光填丝焊的单道多层焊与低变形工艺要求,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丝与光对中性。针对高强钢多层焊易出现的气孔、未熔合、束腰宽度小等缺陷,分别进行了单光束、双光束填丝焊,层间保温、双光束热丝焊等方法的焊接工艺研究,确定了优化焊接工艺范围,并深入分析了焊接线能量,焊丝偏移量,坡口间隙量,能量吸收率,层间保温和热丝焊等方面对焊缝熔合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光束填丝焊接对焊接过程和送丝稳定性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克服了高强钢单激光焊成形差,焊接过程不稳定等缺点,可以获得良好的焊接结果。采用串行排布的双光束焊接延长了液态熔池持续时间,通过合理调整激光能量分布,使得焊接过程更加稳定,从而抑制了咬边缺陷,减少了未熔合缺陷,但焊缝层间过渡区束腰宽度较小,侧壁熔合状况不如并行排布双光束焊接效果好。采用120~200℃的层间保温措施,可有效抑制焊缝内部气孔尺寸和数量,焊缝层间过渡均匀,侧壁熔合效果更好。双光束焊接过程中辅助热丝工艺可以增大焊丝熔化效率和熔敷速率,提高激光能量利用率,改善熔合质量,基本上消除未熔合缺陷。接头拉伸强度较高,一般为母材95%左右。接头主要断裂在焊缝和熔合线附近,母材侧壁与焊缝层间产生的未熔合缺陷对焊缝整体力学性能影响并不很大;当焊缝中无未熔合或缺陷较小时,拉伸试样大多断在母材。焊缝断口呈现为韧窝型剪切断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EDS)对焊缝断口进行成分分析,研究焊接接头的焊接缺陷及断裂机制。研究结果认为,未熔合缺陷由一层脆硬性物质组成,主要是附着在基体上的Fe2O3和Fe3O4以及附着在基体或铁氧化物上的Si和Mn的氧化物,是导致接头断裂的主要因素。对接头进行组织分析发现,粗晶区主要是粗大板条马氏体+贝氏体,局部区域有魏氏组织。焊缝内部为柱状晶,主要是上贝氏体+板条马氏体组织;热丝焊粗晶区晶粒更粗大,热影响区变宽;焊缝柱状晶晶界不明显,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化。
李鑫[4](2006)在《冷却路径对HP295焊瓶钢屈强比的影响》文中认为晶粒细化是目前唯一可以使钢材强度和冲击韧性同时提高的强化方法,采用TMCP、CSP和超快速冷却等新工艺、低成本地生产细晶粒或超细晶粒高强度钢已成为冶金行业新的投资热点;但是晶粒细化后使钢材屈强比增高、对冷成型性和抗低载疲劳脆断性能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传统的热轧带纲生产中普遍应用终轧后直接冷却至卷取温度的一段冷却方式,为了解决传统冷却方式下细晶粒铁素体/珠光体钢屈强比过高的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生产实践,研究分析不同冷却路径对细晶粒铁素体/珠光体钢屈强比的影响规律。 通过大量的热模拟试验和工业生产试验,对前段冷却、后段冷却和两段冷却等三种主要冷却路径所生产的钢板进行了力学性能、微观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两段冷却方式对降低屈强比的积极作用,并从理论上给予了充分的解释;并且发现,适当地调整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后采用两段冷却方式,更有利于焊瓶钢屈强比的降低。 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攀钢热轧厂HP295的生产工艺,应用本研究确定的新工艺生产的HP295焊瓶板的屈强比平均值为0.75左右,产品合格率由此前的不足90%提高到98%以上,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GB6653-1994要求。
李杰[5](2005)在《40MPa钛合金高压气瓶的设计及仿真》文中指出本文是“40MPa 钛合金气瓶研究”前期预研或理论研究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从已有相关成果、经验及理论上论证其可行性,并作了一些必要的理论研究准备工作。针对921 钢制高压气瓶的缺点,结合钛合金TC4 材料的特性,深入分析了利用钛合金制作高压气瓶的优点。在研究国内外现有钛合金高压气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钛合金高压气瓶制作的技术关键,针对技术关键拟定了钛合金高压气瓶研制的技术路线。设计了钛合金高压气瓶的结构,确定了压力、壁厚、安全系数等技术参数。采用有限元法对钛合金高压气瓶和921 钢制高压气瓶进行了结构仿真和应力分析,通过对仿真结果比较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钛合金高压气瓶的研究可行性和优越性。对不同安全系数取值的钛合金高压气瓶的仿真,确定了安全系数,优化了钛合金高压气瓶的壁厚。按照研制技术方案,本文设计了缩比模型的结构,对不同比例缩比模型进行了结构仿真和爆破仿真,得出了缩比模型比例。按照高压气瓶的各类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出了气密、疲劳试验和水压、爆破试验系统。本文的研究表明,用钛合金制作40MPa 高压气瓶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等比缩小的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全尺寸钛合金高压气瓶的应力分布情况; 可以采用缩比模型来进行各项工艺研究和试验研究,以节省研发费用、缩短研究时间; 本文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王绍祖[6](1990)在《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陪炉试料的韧性试验,得到了vET,δc,K1c等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与国外同类产品对韧性的要求相比,我国在役高压空气瓶的韧性偏低。导致高压空气瓶韧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气瓶制造过程中过高追求强度的结果。
大连红旗造船厂[7](1976)在《焊接近缝区微裂纹对压力容器安全与寿命的影响(一)》文中提出 一般情况及焊接与微裂纹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1963年,我厂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坚持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自
二、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论文提纲范文)
(1)冲击载荷作用下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核安全壳中的热冲击问题 |
1.1.2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线的爆炸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冲击载荷作用下三种试样的动态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阶跃冲击载荷作用下中心裂纹板试样的动态响应 |
2.2.1 动态有限元计算方法与结果讨论 |
2.2.2 几何尺寸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2.2.3 材料参数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2.3 阶跃冲击载荷作用下双悬臂梁试样的动态响应 |
2.3.1 阶跃载荷作用下双悬臂梁的近似理论分析 |
2.3.2 双悬臂梁试件在阶跃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2.4 弹簧质量模型求解三点弯曲试样的动态响应 |
2.4.1 弹簧质量分析模型模型 |
2.4.2 三类理想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点弯曲试样在摆锤冲击条件下的动态断裂研究 |
3.1 引言 |
3.2 夏比摆锤冲击实验 |
3.2.1 示波冲击实验简介 |
3.2.2 试样尺寸 |
3.3 -196℃奥氏体不锈钢母材与焊缝的动态断裂韧性研究 |
3.3.1 背景和意义 |
3.3.2 实验结果 |
3.3.3 分析讨论 |
3.4 低合金钢Q345R的断裂韧性研究 |
3.4.1 研究意义 |
3.4.2 准静态条件下Q345R的断裂韧性测试 |
3.4.3 Q345R动态断裂韧性研究背景 |
3.4.4 动态断裂韧性实验方法和结果 |
3.4.5 动态裂纹扩展阻力曲线的计算与讨论 |
3.4.6 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的J-R曲线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0℃低温Q345R夏比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40℃低温Q345R夏比冲击试验和数值模拟 |
4.2.1 背景和意义 |
4.2.2 实验结果 |
4.2.3 动态断裂韧性的计算和讨论 |
4.2.4 示波冲击试验结果有效性验证 |
4.2.5 有限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opkinson压杆测试材料动态断裂韧性 |
5.1 背景和意义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几何尺寸与材料参数 |
5.2.2 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网格划分 |
5.3 入射波精度验证 |
5.4 应力强度因子的有效性验证 |
5.5 局部应力断裂准则 |
5.6 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及与三维计算结果的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37CrNi3MoVE钢在人造海水中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力腐蚀简述 |
1.2.1 应力腐蚀特征 |
1.2.2 应力腐蚀机理 |
1.3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
1.3.1 慢应变速率法(SSRT) |
1.3.2 断裂力学方法 |
1.3.3 各种试验方法的对比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慢应变速率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溶液人造海水的配制 |
2.3 试样制备 |
2.4 试验装置及试验参数的确定 |
2.5 试验步骤及过程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章 不同初始K_I条件下K_(ISCC)与da/dt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前期准备 |
3.3 试验方案及试样原始尺寸记录 |
3.4 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位移速率下K_(ISCC)与da/dt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机拉伸位移速率的确定 |
4.3 da/dt 与 K_iscc的关系 |
4.4 试验前期准备 |
4.5 试验原始数据记录 |
4.6 试验结果 |
4.7 结果分析 |
4.8 K_(IC)的测试试验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力腐蚀临界裂纹尺寸探讨 |
5.1 引言 |
5.2 临界裂纹尺寸的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3)高强钢厚板激光填丝多层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高强钢激光焊接 |
1.2.2 厚板激光单层焊 |
1.2.3 厚板激光填丝多层焊 |
1.2.4 窄间隙激光焊接 |
1.2.5 双光束激光焊接 |
1.2.6 激光热丝焊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母材 |
2.1.2 填充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双光束光斑模式 |
2.3.2 层间保温 |
2.4 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 |
2.4.1 微观组织分析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高强钢厚板激光填丝多层焊工艺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窄间隙坡口设计 |
3.3 双光束填丝多层焊工艺探索 |
3.4 高强钢单、双光束多层焊接焊缝成形 |
3.4.1 单光束焊接 |
3.4.2 双光束焊接 |
3.5 热丝焊参数选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焊缝熔合特性分析及缺陷抑制 |
4.1 引言 |
4.2 焊接线能量对多层焊熔合特性的影响 |
4.3 焊丝偏移量和坡口间隙量对熔合特性的影响 |
4.4 能量吸收率和焊丝熔化方式对焊缝熔合的影响 |
4.5 层间保温对焊缝熔合特性的影响 |
4.6 热丝对焊缝熔合特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焊缝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分析 |
5.1 宏观硬度与力学性能分析 |
5.1.1 试验方法 |
5.1.2 宏观硬度分析 |
5.1.3 抗拉强度分析 |
5.2 断裂机制分析 |
5.2.1 未熔合缺陷断裂 |
5.2.2 气孔缺陷断裂 |
5.2.3 应力集中状况 |
5.3 双光束填丝焊接焊缝微观组织分析 |
5.3.1 母材组织 |
5.3.2 热影响区组织 |
5.3.3 焊缝区和焊缝层间组织 |
5.3.4 冷丝焊缝与热丝焊缝微观组织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冷却路径对HP295焊瓶钢屈强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国内焊瓶钢生产现状 |
1.2 焊瓶钢的技术条件以及技术难点 |
1.2.1 技术条件 |
1.2.2 焊瓶钢研究的技术难点 |
1.3 控轧控冷的特点及TMCP技术的应用 |
1.3.1 控制轧制 |
1.3.2 控制冷却 |
1.3.3 控制冷却中的常用冷却方式 |
1.3.4 控制冷却的机理 |
1.3.5 控制冷却的实质 |
1.3.6 钢的轧后冷却相变过程 |
1.4 铁素体相变形核以后的长大机制 |
1.5 钢的强化机制 |
1.5.1 固溶强化 |
1.5.2 形变强化 |
1.5.3 弥散强化 |
1.5.4 晶界强化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试验方案 |
2.3.1 热模拟试验 |
2.3.2 实验室轧制试验 |
2.3.3 工业试验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热模拟试验 |
3.1.1 CCT曲线 |
3.1.2 两段冷却热模拟试验 |
3.2 实验室轧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终轧温度对强度以及屈强比的影响规律 |
3.2.2 终冷温度对强度以及屈强比的影响规律 |
3.2.3 冷却路径对强度以及屈强比的影响规律 |
3.3 第一次工业实验 |
3.3.1 金相组织及分析 |
3.3.2 透射电镜照片及分析 |
3.3.3 自然时效试样的力学性能分析 |
3.4 第二次工业实验 |
4 应用情况总结 |
4.1 工艺改进前生产状况 |
4.2 工艺改进后生产状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40MPa钛合金高压气瓶的设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钛合金高压气瓶的总体研究技术方案 |
2.1 总体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钛合金高压气瓶材料的选择 |
2.4 钛合金高压气瓶的基本结构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3 钛合金高压气瓶的结构和参数设计 |
3.1 压力和温度 |
3.2 壁厚设计 |
3.3 安全系数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钛合金高压气瓶结构仿真与应力分析 |
4.1 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
4.2 钛合金高压气瓶结构仿真 |
4.3 钛合金高压气瓶的结构应力分析 |
4.4 921 钢制高压气瓶的有限元仿真与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缩比模型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
5.1 缩比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2 缩比模型的设计 |
5.3 缩比模型的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钛合金高压气瓶的试验系统设计 |
6.1 气密试验和疲劳试验 |
6.2 耐压试验与爆破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冲击载荷作用下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研究[D]. 潘建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7)
- [2]37CrNi3MoVE钢在人造海水中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D]. 黄旭.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6)
- [3]高强钢厚板激光填丝多层焊特性研究[D]. 朱先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
- [4]冷却路径对HP295焊瓶钢屈强比的影响[D]. 李鑫. 东北大学, 2006(11)
- [5]40MPa钛合金高压气瓶的设计及仿真[D]. 李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6]410升高压空气瓶用921钢及焊缝金属的韧性[J]. 王绍祖. 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0(01)
- [7]焊接近缝区微裂纹对压力容器安全与寿命的影响(一)[J]. 大连红旗造船厂. 化工与通用机械, 19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