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艾克治疗卵巢癌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奎[1](2017)在《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西艾克、阿霉素、顺铂联合方案(CVAD)和环磷酰胺、卡铂、足叶乙甙(CCE)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100例肺癌患者进行CVAD和CCE的联合方案治疗。结果 CVAD方案的治疗有效率为67%,而CCE治疗方案的有效率为43%。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7/9和6/7,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57%和32%。结论 CVAD和CCE联合方案都能够用来治疗肺癌。
覃晓雾[2](2017)在《启膈散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启膈散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食管狭窄。通过本临床研究,对该方式治疗食管癌并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估,为今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并狭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5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疾病分期、饮食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在电子胃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抑酸、营养支持等1-3天。其中治疗组在支架置入术后第7天起予口服启膈散,药物组成主要由沙参、丹参、茯苓、砂仁壳等组成;日服2次,每次100ml,30天为1疗程,共6个疗程;对照组予单纯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分别临床随访观察每位入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在中医证候、生存质量、饮食、体重、并发症的差异,以探讨其改进的方法。结果: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治疗结果表明:(1)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09%,对照组为62.5%,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KPS评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KPS积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饮食变化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可增加患者体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5)并发症方面:两组治疗后在反流性食管炎、再狭窄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并发症:疼痛、移位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膈散加减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并食管狭窄,近期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进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发挥了中医药优势,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并食管狭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冉圣元[3](2014)在《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女性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很少进行定期查体,而卵巢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的诊治常常被忽视,误诊率高。如何正确及时地做出诊断和处理,对于保留患者的卵巢功能、生育功能,减少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都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05年4月到2013年4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96例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资料在年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结局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手术治疗以及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术后根据情况给予规范化疗。结果196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n=111,56.63%),其次是月经紊乱(n=34,17.35%)和体检偶然发现者(n=21,10.71%)。除1例患者拒绝手术外,其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施行手术的19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76例,占90.26%。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生殖细胞肿瘤(n=90,46.15%),其中良性成熟性畸胎瘤占40.51%(n=79),不成熟性畸胎瘤和卵黄囊瘤占5.64%(n=11)。其次是卵巢瘤样病变和卵巢上皮细胞肿瘤,分别占32.82%(n=64)和17.44%(n=34)。所有患者均施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分期手术,多数恶性卵巢肿瘤患者术后接受联合化疗。术后随访率是85.71%(n=168)。结论1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2定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肿瘤标志物检测亦可以协助诊断。3良性卵巢肿瘤应尽量完整剥除肿瘤,尽最大可能保护患者生育及内分泌功能。4恶性肿瘤则应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根据需要行规范化疗,以期增加患者妊娠机会及生存质量。
于渊毅[4](2012)在《关于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规范化的初始治疗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25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卵巢上皮癌初始规范化治疗与非规范化治疗生存时间的差异,其差异性经Log-rank test进行检验,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5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只有92例患者完成了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绝大多数卵巢上皮癌患者的初次治疗不规范。规范化治疗组与非规范化治疗组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38个月和18个月,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23);规范治疗组与非规范治疗组的总OS分别为50.09个月和30.98个月,其差异也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本院与其它医院初始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35个月和18个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本院与其它医院初始治疗患者的总OS分别为51.31个月和30.82个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将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残留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初治规范化治疗、初治非范化治疗、本院初治和非本院初治与初治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关系进行了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残余病灶的大小(>1cm或<1cm)、淋巴结转移、初次治疗是否规范、初次治疗是否在专科医院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的初次治疗是否规范以及初次治疗的医院级别是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将卵巢上皮癌患者集中至肿瘤专科医院进行集中规范化治疗可提高患者的OS和PFS。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规范卵巢上皮癌的初始治疗,从而改善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方法:在JavaWeb架构下建立一个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技术的关于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诊治模型,用Struts架构作为表示层、Spring架构作为业务层、Hibernate架构作为持久层,形成一个统一的架构进行Web开发。Eclipse3.5为系统开发环境,Mysq15.5为后台数据库,Tomcat6.0为Web应用服务器,IE、Firefox等浏览器作为运行环境。结果:将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三者完美整合之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架构进行Web开发。开发出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技术的关于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诊治系统,该系统具有患者个人信息、搜索查询、文献录入、计算器、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诊治流程、术后化疗、随访监测、后台管理等功能。结论:规范卵巢上皮癌的初始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基于对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技术整合开发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模型,实现指导规范卵巢上皮癌的初始治疗的功能。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规范卵巢上皮癌的初始治疗,合理引导基层医院的妇科医生更简单易懂的去了解卵巢上皮癌的诊治规范和目前国内外对于卵巢上皮癌诊治新进展;指导层级医院的妇科医生如何制定一个相对人性化的、规范的、科学系统的卵巢上皮癌诊治方案。
何莹莹[5](2012)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为原则。随着病程延长,局部复发、转移几率明显升高,癌性疼痛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告显示卵巢癌癌性疼痛的发病率高达60%,尤其是终末期妇科肿瘤患者。如何减轻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主要目标。癌性疼痛的治疗目前多采用药物止痛、外科手术、放化疗、神经阻滞等多种方法。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口服药物作为首选。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性疼痛中具有其他类止痛药不可取代的地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阿片受体的纯激动剂,其作用机制是与痛觉敏感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的释放,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镇痛效果好,无天花板效应。近年来,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取得良好的疗效,代表药物如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由苦参、白土茯苓等多味中草药组成,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反应,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状态等综合作用而止痛。基于上述,我们提出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思路,通过观察二者联合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验证二者是否具有协同止痛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疼痛提供更多理论依据。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LQ-C30为观测指标。病例来源均为2011年02月-2012年0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患者,共入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组),两组比例为1:1,全部病例均连续治疗15天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观察一个周期,于治疗的第1天、第8天、第15天监测相关评价指标。用SAS8.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所有资料均采用双侧统计检验方法,P<0.05提示结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统计学描述;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时采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时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时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疼痛NR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较好地控制癌痛。①治疗组治疗第15天与第8天疼痛完全缓解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治疗第15天与第8天疼痛完全缓解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③治疗组与对照组第8..天疼痛完全缓解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第15天,总体完全缓解率相比,P=0.0288<0.05,有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评分:①治疗组第1天与第15天相比,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功能领域积分上升,疼痛、疲倦、失眠、食欲丧失症状型领域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第1天与第15天相比,生活质量评分在躯体功能、恶心呕吐、便秘领域积分上升,疼痛、疲倦、失眠症状领域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在疲倦、疼痛、食欲丧失、恶心呕吐、便秘领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陈艳[6](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尽管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迁,但是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食管癌难以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目前,内镜下活检是食管癌早期发现及确诊的主要手段。活检组织主要是依靠病理作为定性诊断,但由于病理学诊断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癌前病变缺乏准确诊断。因此,识别各种病变的转化规律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并进一步发生癌变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分析食管癌前病变基因的变化,筛选出特异的早期高相关基因,用于进行早期基因诊断,才是提高内镜诊断特异性和弥补病理形态学诊断不足的有效方法。而众多研究表明,食管癌癌旁组织的改变代表了早期食管癌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作为对象,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和相互作用的拓扑学方法,通过分析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改变,试图发现并确立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与国际上其他民族、地区食管癌早期相关基因进行拓扑学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这将为实施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建立的早期高相关基因将极大的提高内镜下活检诊断的特异度。同时也为食管鳞癌多基因发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应用半定量RT-PCR,分别在48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对42个候选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依据mRNA表达比率的变化,筛选出高相关基因。高相关基因进一步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进行mRNA检测,依据结果,初步筛选出早期高相关基因,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部分早期高相关基因在10例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2)扩大样本,在新的一组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运用半定量RT-PCR对筛选出的早期高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同时,以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作为对照,将4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样本,600张切片分成26组,每组1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早期高相关基因蛋白进行检测。(3)对鉴定出的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利用STRING9.0在线数据库和Pajek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并与目前报道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早期食管鳞癌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通过比对42个候选基因在48例食管鳞癌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mRNA表达比率的差异,筛选出3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相关基因。(2)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对36个高相关基因在1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进行了分析,初步筛选了 26个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3)16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远端无癌组织中半定量RT-PCR,以及18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 26个早期高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4)对26个基因在早期个体标本中的表达分布进行分析,大约40%的个体都呈现的有 survivin、ETV5、MMP-7、TIMP-1、MMP-2、c-myc、c-fos、MTA1、CDK4、cyclinD1、MCM4、SKP2的基因表达组合。(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26个蛋白和目前报道的在食管鳞癌早期异常表达20个蛋白质,两组数据构建的拓扑图截然不同,各组骨架结点图也不同。结论:(1)c-fos、Ki67、MCM4、ETV5、SKP2、TIMP-1、MMP-2、CDK4、MEMD、MTA1、MMP-7、c-myc、c-jun、Survivin、CyclinD1、BAG1、SP-17、c-erbB2、EphB4、CK-1、MGMT、periplakin、Snail、p33、Bax、E-cadherin 共 26 个基因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早期高相关基因。(2)联合的多基因检测,可以有效提高特异性,不同基因的26种表达组合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实验依据。(3)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相互作用拓扑图具有民族特异性,其网络中心结点蛋白,对于食管鳞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王鸿梅[7](2009)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具有疗程长、难治愈、经济与精神负担重等特点,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植物来源抗肿瘤药顾名思义是来源于植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自20世纪60年代从长春花植物中发现抗肿瘤新药长春碱与长春新碱以来,从植物中探索抗肿瘤新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喜树碱、三尖杉酯碱类、靛玉红、鬼臼毒素类等的相继出现,直至90年代紫杉醇的发现,更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有20余种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在临床上应用,如何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让患者承受尽可能小的风险得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目的是通过调查医院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肿瘤患者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的疗效、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程度、影响因素等;讨论包含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采取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情况,总结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用药评价等,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实现给药个体化,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调查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在医院用药中的应用情况,引导药物资源合理利用,降低病人的治疗费用,以顺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治疗的肿瘤患者256例,设计调查表(详见附表),按调查表内容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化疗方案、化疗效果、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部位、采取的措施、患者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然后对采集的信息逐项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影响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并对其分析,从而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建议,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医院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1、我院2008年药品购入总金额67738.77万元,肿瘤治疗相关用药为9315.58万元,占全年药品购入总金额的13.7%。其中抗肿瘤药为5906.53万元,占8.7%,在抗肿瘤药物中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位居第二,共12种,金额1255.66万元,占抗肿瘤药的21.3%。2、本次调查肿瘤患者病例共256例(男130例、女126例),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12种,涉及肿瘤病种30种,所采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化疗方案71个,化疗次数834次。3、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后临床症状得到相应改善,肿瘤有不同程度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如下:气短、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改善率40.79%(31/76),疼痛改善率56.25%(27/48),睡眠改善率26.92%(14/52),乏力改善率30.23%(13/43),低热改善率43.59%(17/39),食欲改善率20.31%(13/64),体重增加率26.32%(20/76)。客观疗效以化疗方案分类评价结果如下:(1)TP方案(紫杉醇/多西他赛+DDP/CBP):肺癌患者26例,有效率38.5%;乳腺癌患者8例,有效率50.0%;卵巢癌患者17例,有效率52.9%;胃癌患者2例,有效率50.0%。(2)TA方案(紫杉醇/多西他赛+EPI):乳腺癌患者20例,有效率55.0%。(3)TCF方案(多西他赛+5-FU+奥沙利铂):胃癌患者16例,有效率43.8%;食管癌患者5例,有效率60.0%。(4)EP方案(依托泊苷+DDP/CBP):肺癌患者,SCLC局限期13例,有效率84.6%。卵巢癌患者3例,有效率33.3%。(5)VM-26: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脑转移患者10例,有效率30.0%。(6)NP方案(长春瑞宾+DDP/CBP):肺癌患者12例,有效率41.7%;卵巢癌3例,有效率33.3%:食管癌患者3例,有效率33.3%;乳腺癌患者6例,有效率33.3%。(7)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5-FU+LV):结肠癌4例,有效率50.0%;直肠癌患者3例,有效率66.7%。(8)CHOP方案(长春新碱+PDN+CTX+ADM):非霍奇金淋巴瘤21例,有效率47.6%。(9)VAD方案(长春新碱+THP+DXM):多发骨髓瘤患者5例,有效率80.0%。(10)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Ara-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例,有效率62.5%。4、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引起的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消化系统为73.5%、血液系统为61.2%、神经系统为17.7%、心脏毒性为17.2%、静脉炎为7.9%、肝脏毒性为4.4%、肾脏毒性为1.6%、过敏反应为0.6%。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发生率最高,影响最大。不同化疗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不同,发生率有差异。通过治疗肺癌的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进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可以看出,三种方案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非血液学毒性中,NP组的神经系统毒性为13.9%,主要与长春瑞宾的神经毒性有关,TP组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与紫杉醇类药物有关;心脏毒性以TP组最高(10.8%),主要与紫杉醇类药物有关;TP组脱发发生率高,故表现为其他项(包括脱发、感染、发热等)数值最大。可见化疗方案表现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组成密切相关。5、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治疗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55.8%,最易发感染的肿瘤分别为骨髓瘤、AML、ALL,感染发生率依次为83.3%、75.0%、66.6%;感染男女比例为1.1:1,男性感染发生率高于女性,感染最易发的部位分别是肺部(58.0%)、胃肠道(14.0%)和泌尿系统(6.3%),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人其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严重骨髓抑制的病人。6、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发生感染的肿瘤化疗患者共应用了28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用天数2-15天,平均应用抗菌药物天数为7.24天。每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5种,平均1.53种。应用频次较多的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头孢米诺、克林霉素、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为69.9%,不合理率为30.1%;不合理用药以疗程过长、频繁换药、起点过高、选药不当、剂量用法不当为主。结论:1、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在临床应用广泛,能抑制瘤体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疗效肯定,将成为今后抗肿瘤药市场的主角。2、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不同化疗方案,各方案中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均不同,作用互补,能发挥共同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提高化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3、消化道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是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对化疗影响最大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骨髓抑制对肿瘤治疗影响较大,常导致化疗中断或抗肿瘤药物减量,影响治疗效果。其他不良反应有脱发、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心脏毒性、肾脏毒性、过敏反应等。故临床治疗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4、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进行化疗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程度与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不良反应情况等因素有关。患者感染发生率与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正相关。肿瘤化疗患者发生感染应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用药。即选用针对致病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在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高,对患者安全的品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在临床应用中,使用必须规范、足量、足疗程,不得随意减量或终止、延长化疗时间,因此,既要取得最大疗效,又要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即进行个体化给药。
李万辉[8](2008)在《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设计和实施》文中研究表明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脾脏切除术可使70%以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数量稳定在安全水平,约30%患者使用这些措施无效,这部分患者即属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范围。RITP具有效果差、易反复等特征,故治疗非常棘手。药物联合是RITP治疗的一大特点,但文献报道疗效差异很大,且治疗周期较长,停药后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导致的危害可能高于疾病本身,同时,部分药物价格昂贵,使相关的治疗费用上扬,也限制了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前景可观。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使RITP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维持在安全水平,并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就中医药临床研究而言,存在①辨证论治无明显规律可寻;②临床研究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有待提高;③安全性研究有待深入等不足,难以真正体现中医药的内在价值。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提出“气虚血瘀”是RITP的主要病机,并拟定了“益气活血”的治则,为了客观地证实芪龙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RITP的临床疗效,我们在国内首次采用了目前公认最先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思路,严格临床病例纳入、排除标准及疗效评估标准,并制定临床病例报告表,进行多中心临床观察。本课题因此被首都医学发展基金批准为2005年度中医临床研究自主创新课题(课题编号:SF-2005-031)。课题目前尚未完成,在具体的临床试验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完善自我,芪龙颗粒治疗RITP的客观临床疗效有待在课题完成后进一步揭示。
邓勤[9](2008)在《活血化瘀法协同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肿瘤生长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可定量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是目前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金标准”。肿瘤血管生成依赖于多种相关因子的诱导和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之一,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基础方,主治一切血瘀之证。故对中医辨证为瘀血内结型的食管癌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其疗效。目前尚无该方治疗食管癌的现代研究报道。研究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结合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的疗效及桃红四物汤的作用机理,为食管癌转移复发防治以及提高后期手术切除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除此之外,通过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三大症状(吞咽梗塞,胸骨后疼痛,吐粘液)的评价,探讨改善三大症状的有效方法,以及对MVD和VEGF的测定并比较,进一步确立中药桃红四物汤结合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将符合食管癌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并对这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选用MVP方案,治疗一个疗程(8天);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化疗同上,中药采用桃红四物汤,每次100ml,1日1次温服,服用8天。化疗后确定可以手术者28例,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3例,术中取肿瘤组织,术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进食梗噎症状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75%优于对照组40%(P<0.05);两组治疗前后胸骨后疼痛症状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吐粘液症状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60%(P<0.05);两组病例MVD比较:治疗组MVD((?)±s)为28.13±1.12,对照组MVD((?)±s)为31.92±1.71,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病例VEGF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结论:中药桃红四物汤结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治疗效果上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吞咽梗塞、胸骨后疼痛、吐粘液等症状的改善上尤为明显。可一定程度上减少MVD,且效果明显;对于VEGF无显着性意义。
曹洋[10](2007)在《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大样本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及证候组合规律,从中医角度探讨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合格病例120例,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中医单证候评定和脏腑定位。最后对所有患者的虚实情况、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分布、脏腑定位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性别、年龄、TNM分期、卡氏评分等方面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中医证候及虚实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的患者84例,占70.00%;单纯虚证25例,占20.83%;单纯实证11例,占9.17%。虚实夹杂证组与单纯实证组、单纯虚证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单纯虚证组与单纯实证组相比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证候组合形式按照其出现频率依次为:三证组合44例,占36.67%;四证组合35例,占29.17%;两证组合27例,占22.50%;五证组合8例,占6.67%;六证组合4例,占3.33%;单证组合2例,占1.67%。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两证组合明显高于五证组合、六证组合、单证组合(p<0.01)。从单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脾虚证最常见,共75例,占62.50%。其次是痰证(包括痰热证和痰湿证),共73例,占60.83%。其中痰热证37例,占30.83%;痰湿证36例,占30.00%。第三是血瘀证,共72例,占60.00%。另外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气虚证和实热证,气虚证49例,占40.83%;实热证(包括痰热证、湿热证、热毒证)42例,占35.00%。经统计学分析,脾虚证、痰证及血瘀证与其他十二个证候相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脏腑定位方面,肺病证候和脾病证候的出现率最高,各有97例和86例,占80.83%和71.67%,经统计学分析,肺病证候、脾病证候与其他脏腑证候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出现较多的是肾病证候,共66例,占55.00%。从亚组分析的结果来看,男性和女性在虚、实证的分布上和常见单证候的分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60岁以下患者和60岁以上患者在常见单证候的分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虚证的发生上,60岁以下患者有5例,占9.62%,60岁以上20例,占29.41%;在实证的发生上,60岁以下9例,占17.31%,60岁以上2例,占2.94%,两者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在虚实夹杂证的发生上,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Ⅳ期组脾虚证有64例,占67.37%,Ⅲb期组11例,占44.00%,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其它常见单证候的和虚实证的分布上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卡氏评分<60分组脾虚证共32例,占88.89%,气虚证共27例,占75.00%;卡氏评分≥60分组的脾虚证共43例,占51.19%,气虚证共22例,占26.19%,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其它常见单证候的分布上,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卡氏评分<60分组的单纯虚证13例,占36.11%,卡氏评分≥60分组的单纯虚证12例,占14.29%,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在单纯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的发生上,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虚实夹杂证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提示治疗原则应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单证候的发生率上,最常见的证候是脾虚证、痰证和血瘀证,另外气虚证和热证也有较高的发生率,提示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清热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表现以复合证为主,其中又以三证组合、四证组合、两证组合为常见组合形式。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肺脏和脾脏,另外肾脏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也有较密切的关系。另外性别对中医证候没有明显影响。虚证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实证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下患者,而虚实夹杂证在两组患者中都容易发生。Ⅳ期患者脾虚证的发生率高于Ⅲb期患者,但TNM分期与其它证候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卡氏评分<60分患者比高于卡氏评分≥60患者更容易发生虚证(脾虚证和气虚证)。第二部分健脾清肺化痰祛瘀中药对小鼠Lewis肺癌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具有健脾清肺,化痰祛瘀作用的中药复方仙鱼汤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影响,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液氮冻存的Lewis肺癌细胞常规复苏、传代后接种于C57BL/6J小鼠,将60只小鼠分为仙鱼汤高剂量组、仙鱼汤中剂量组、仙鱼汤低剂量组、CTX阳性对照组、荷瘤模型组、正常空白对照组6组,每组各10只。中药组予以0.4ml中药灌胃,药物浓度分别为低剂量组:1.092g/ml,中剂量组:2.184g/ml,高剂量组:4.368g/ml;CTX组予以0.2ml腹腔注射,药物浓度为2mg/ml;模型组予以0.4ml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共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24h,将Lewis荷瘤小鼠处死,分离剥取肿瘤称重,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瘤重及抑瘤率。制备单细胞悬液,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最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Lewis肺癌的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肿瘤重量均低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与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中药各组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瘤重逐渐减轻,抑瘤率逐渐增高。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中药各组随着剂量的增加,凋亡率亦逐渐增加。仙鱼汤高剂量组、环磷酰胺组处于G0/G1期细胞的比例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处于S期的比例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呈现明显的G0/G1期阻滞现象。仙鱼汤各剂量组bcl-2表达的染色强度指数(SⅡ)明显低于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仙鱼汤各剂量组p53表达的染色强度指数(SⅡ)明显高于模型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仙鱼汤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作用,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且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也逐渐增强。仙鱼汤能够降低小鼠Lewis肺癌bcl-2的表达,提高p53的表达,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逐渐增强。仙鱼汤可能通过降低bcl-2、提高p53表达的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二、西艾克治疗卵巢癌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艾克治疗卵巢癌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选择与分析。 |
2 疗效分析与结果比较 |
2.1 疗效评价标准。 |
2.2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2)启膈散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食管癌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中医对食管癌的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伦理要求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中医证候疗效评分 |
3.2 生存质量评价: |
3.3 患者饮食状态的改变 |
3.4 患者体重变化的评价 |
3.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3.6 两组死亡率的比较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
5.1.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 |
5.1.2 年龄分布资料 |
5.1.3 TNM分期比较 |
5.1.4 原发肿瘤部位 |
5.1.5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比较 |
5.1.6 两组患者治疗前饮食情况对比 |
6 治疗结果 |
6.1 中医症候疗效指标 |
6.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
6.3 两组患者KPS评分的比较 |
6.4 KPS评分有效率的评价 |
6.5 治疗后饮食的变化 |
6.6 治疗后体重的变化 |
6.7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中医理论分析 |
2 方药组成及配伍意义 |
3 方药药理研究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统计学数据 |
2. 临床表现 |
3. 影像学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 |
4. 组织病理学类型 |
5. 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发病年龄和发病率 |
2. 临床特点 |
2.1 临床表现 |
2.2 辅助检查 |
2.3 组织病理学特点 |
3. 治疗及预后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关于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词列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规范化的重要性(文献综述) |
1.卵巢上皮癌规范化初始治疗的模式及原理 |
1.1 、卵巢上皮癌规范化初始治疗的模式及原理 |
1.2 、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FIGOⅢ期、Ⅳ期)的手术治疗 |
1.3 、卵巢上皮癌的化疗 |
1.4 、卵巢上皮癌的放射治疗 |
2. NCCN、FIGO及CGOG对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指南 |
2.1 卵巢上皮癌首次手术治疗的原则 |
2.2 、卵巢上皮癌首次治疗的化疗原则 |
3、NCCN对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指南建立的循证医学基础 |
3.1 、卵巢上皮癌初始手术治疗模式 |
3.2 、卵巢上皮癌初始手术治疗模式建立的循证医学基础 |
3.3 、卵巢上皮癌初始手术治疗模式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
3.3.1 、先期化疗对手术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
3.3.2 、全面分期中手术腹后腔淋巴结清扫的价值 |
3.3.3 、初次手术中膈下病灶、胰尾、脾等切除的价值 |
3.4 、卵巢上皮癌初始化疗模式建立的循证医学基础 |
3.4.1 、卵巢上皮癌初始一线化疗方案的循证医学基础 |
3.4.2 、卵巢上皮癌初始一线化疗存在问题 |
3.4.3 、为提高卵巢上皮癌初始一线化疗疗效的对策探索 |
3.4.3.1 、一线标准方案中加入其它化疗药物的RCT结果 |
3.4.3.2 、一线标准方案用药途径改变的RCT结果 |
3.4.3.3 、一线标准方案用药时间及强度改变的RCT结果 |
3.4.3.4 、一线标准化疗完成后巩固化疗的RCT结果 |
4、影响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
4.1 、影响卵巢上皮癌初始手术治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 |
4.2 、影响卵巢上皮癌初始化疗疗效的临床病理因素 |
4.3 、影响卵巢上皮癌临床治疗疗效的分子病理因素 |
5、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在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中的价值 |
5.1 、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类型与原理 |
5.2 、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在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中的价值 |
5.3 、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在肿瘤患者规范化治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6、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7、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规范化的重要性(附256例病例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情况 |
2.3 、随访情况 |
2.4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卵巢上皮癌初始规范化治疗与非规范化治疗二组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 |
3.2 、卵巢上皮癌规范化初次治疗与非规范化初次治疗二组病例的PFS和OS结果对比分析 |
3.3 本院与其它医院初始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 |
3.4 、本院与其它医院初始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PFS和OS结果对比分析 |
3.5 、卵巢上皮癌初次治疗非规范化的情况分析 |
3.6 、影响卵巢上皮癌患者初始治疗临床疗效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
4、讨论 |
4.1 、初始治疗规范化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重要性 |
4.2 、初始治疗非规范化的主要情况和原因分析 |
4.3 、避免初始治疗非规范化的对策与建议 |
5、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系统体系结构及开发技术 |
第一节、B/S架构下的系统体系结构 |
1.、B/S架构介绍 |
1.1 、B/S结构的优点 |
1.2 、B/S模式的缺点 |
2、C/S模式介绍 |
2.1 、C/S模式的优点 |
2.2 、C/S模式的缺点 |
2.3 、B/S和C/S结构的比较 |
3、Web服务器的应用体系 |
3.1 、Web服务器的特点 |
3.2 、Web应用程序及其优点 |
3.3 、Web的工作原理 |
3.4 、Web的主要开发体系及开发技术 |
3.5 、Web应用开发技术的选择 |
4、开发语言—JAVA语言的特点 |
4.1 、JAVA语言介绍 |
4.2 、Java语言和C、C++语言之间的比较 |
5、基于Java的Web应用开发 |
5.1 、基于Java的Web几个主要应用开发部件 |
5.1.1 、JSP(Java Server Page) |
5.1.2 、Servlets |
5.1.2.1 、Servlets介绍 |
5.1.2.2 、Servlet的优点 |
5.1.3 、JavaBean |
5.2 、基于Java的Web解决方案 |
5.2.1 、系统开发工具的和开发环境的选择与搭建 |
5.2.1.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5.2.1.2 、开发环境的选择与搭建 |
5.2.1.2.1 、开发环境的选择 |
5.2.1.2.2 、开发环境的搭建 |
5.2.1.2.2.1 、下载和安装JDK |
5.2.1.2.2.2 、下载和安装TomcatWeb服务器 |
5.2.1.2.2.3 、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 |
5.3 、基于JAVA Web的B/S架构的系统体系的开发技术 |
5.3.1 、Struts框架的特点及其功能 |
5.3.1.1 、Struts简介 |
5.3.1.2 、Struts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 |
5.3.2 、Spring框架 |
5.3.2.1 、Spring简介 |
5.3.2.2 、Spring框架的功能 |
5.3.3 、Hibernate框架 |
5.3.3.1 、Hibernate介绍 |
5.3.3.2 、Hibernate的工作原理 |
5.3.3.3 、Hibernate框架的优势 |
5.4 、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的应用框架方案 |
5.4.1 、Struts、Spring、Hibernate架构之间的整合 |
5.4.1.1 、Struts与Spring整合 |
5.4.1.2 、Hibernate与Spring整合 |
第二节、系统综合分析 |
1、系统可行性分析 |
1.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1.2 、操作可行性 |
1.3 、技术可行性 |
2、系统需求分析 |
2.1 、基本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3 、系统功能需求关系的建立 |
3、系统关键版块的功能实现 |
4、诊治流程及功能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3.1 、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与临床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处理符合程度分析 |
3.2 、医务人员使用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4、讨论 |
4.1 、软件开发的主要目的和基本思路 |
4.2 、软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原因分析 |
4.3 、进一步改进的设想和原 |
全文小结 |
全文创新点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研制的进一步计划 |
学习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
1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2 治疗癌性疼痛 |
2.1 癌性疼痛的机制 |
2.1.1 外周敏化 |
2.1.2 肿瘤分泌因子伴随炎症因素致痛 |
2.1.3 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变疼痛 |
2.1.4 肿瘤导致管腔脏器功能障碍及对痛觉敏感组织的刺激而引起疼痛 |
2.1.5 肿瘤侵犯骨骼,骨癌疼痛 |
2.1.6 中枢敏化 |
2.2 中医对癌性疼痛的认识 |
2.3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
3 治疗恶性肿瘤 |
3.1 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
3.1.1 抑制端粒酶活性、降低h TERT-mRNA表达 |
3.1.2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周期 |
3.1.3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3.1.4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3.1.5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3.1.6 抗肿瘤细胞粘附与侵润转移 |
3.1.7 对免疫功能的调控 |
3.2 联合放化疗提高临床疗效 |
3.3 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
3.4 治疗癌性胸腹水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标准 |
2.1 病例选择标准 |
2.2 病例排除标准 |
2.3 病例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临床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研究周期 |
4 观测指标 |
4.1 疼痛评分(NRS) |
4.2 生活质量测评(EORTC QLQ-C30(V3.0)) |
4.3 安全性指标 |
5 统计学处理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疗效评价 |
2.1 疼痛疗效评价标准 |
2.2 生活质量评分具体计算方法 |
结果 |
1 入组情况 |
2 基线资料 |
2.1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
2.2 患者病种分布情况(见表2) |
2.3 患者临床分期情况(见表3) |
2.4 患者既往治疗情况(见表4) |
2.5 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见表5) |
2.6 患者疼痛类型情况(见表6) |
2.7 入院前是否应用止痛药物(见表7) |
2.8 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情况(见表8 ) |
3 治疗结果分析 |
3.1 疼痛疗效评价 |
3.1.1 治疗组疼痛疗效评价(表9-11) |
3.1.2 对照组疼痛疗效评价(表12-14) |
3.1.3 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疗效比较 |
3.2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变化比较(见表17) |
3.3 生活质量量表(QLQ-C30)数据结果统计 |
3.3.1 各组内比较 |
3.3.2 两组间比较结果 |
3.4 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数据统计(表27)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初步筛查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确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长春碱类 |
2 喜树碱类 |
3 三尖杉酯碱类 |
4 鬼臼毒素类 |
5 紫杉醇类 |
第一部分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医院应用情况及分析 |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肿瘤治疗相关用药购药金额比 |
2.2 2008年肿瘤治疗相关用药各亚类购药金额、构成比及排序 |
2.3 2008年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前11位金额排序 |
3 讨论 |
3.1 肿瘤治疗相关用药与药品总消耗情况 |
3.2 肿瘤治疗相关用药各亚类及品种的应用情况 |
4 结语 |
第二部分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临床疗效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资料的年龄分布及肿瘤类型分布 |
1.1.2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临床应用情况 |
1.1.3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参与组成的化疗方案应用情况 |
1.2 观察指标 |
1.2.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生存质量评价) |
1.2.2 疗效判断标准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评价 |
2.2 客观疗效评价 |
3 讨论 |
3.1 肿瘤发生率 |
3.2 联合用药的优势 |
第三部分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情况调查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 |
2.2 讨论 |
2.3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2.3.1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应用后不良反应情况 |
2.3.2 3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
2.3.3 3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 |
2.3.4 3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 |
2.4 讨论 |
3 结论 |
第四部分 肿瘤患者感染发生及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感染诊断标准 |
1.4 抗菌药物合理性判断 |
2 结果 |
2.1 肿瘤构成及感染发生率情况 |
2.2 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感染率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
2.3 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比 |
2.4 病原微生物及敏感抗菌药物 |
2.5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2.5.1 抗菌药物应用频度 |
2.5.2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及应用天数 |
2.5.3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
2.5.4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 |
3 讨论 |
3.1 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感染情况 |
3.2 感染因素分析 |
3.3 病原微生物种类 |
3.4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
3.4.1 抗菌药物种类 |
3.4.2 给药途径、应用天数 |
3.4.3 抗菌药物的选用 |
3.4.3.1 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
3.4.3.2 要认真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 |
3.4.4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3.5 抗菌药物的联用 |
3.6 其他 |
4 存在问题与建议 |
4.1 临床医生应树立强烈的病原学观念 |
4.2 标本的留取及培养 |
4.3 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 |
5 结语 |
全文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设计和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观测指标 |
4 临床疗效 |
5 不良事件观察 |
6 质量控制 |
7 数据管理 |
8 统计处理 |
9 医学医学伦理要求 |
病例报告表 |
临床研究药品使用记录表 |
实施体会 |
一、国内首次进行以中药为主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二、研究实施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三、研究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
综述二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有效率整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活血化瘀法协同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祖国医学对食管癌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论述 |
(一) 病因病机 |
(二) 治疗 |
二、现代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 |
(一) 发病机制 |
(二)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一) 资料来源 |
(二) 病例采集时间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1.诊断标准 |
① 西医诊断标准 |
② 中医诊断标准 |
2.纳入标准 |
3.排除标准 |
4.手术适应证 |
二、研究方法 |
(一) 病例分组方式 |
(二) 病例例数确定 |
(三) 临床药物和治疗方法 |
(四) 仪器选择 |
(五) 标本采集和临床观察指标 |
(六) 测定MVD及VEGF的实验方法 |
(七) 对照 |
(八) 结果判定 |
(九) 观察项目 |
(十) 疗效判定 |
(十一) 统计方法 |
三、观察结果 |
(一) 治疗前一般情况 |
1,两组病例年龄,病程分布情况比较(见表1) |
2,两组病例性别分布情况比较(见表2) |
3,两组病例进食情况分布比较(见表3) |
4,两组病例临床分期比较(见表4) |
5,两组病例病变部位比较(见表5) |
(二) 治疗后结果观察 |
6、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进食梗噎症状的比较(见表6) |
7、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比较(见表7) |
8、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吐黏液症状的比较(见表8) |
9、两组病例MVD结果比较(见表9) |
10、两组病例VEGF结果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 |
1、选用活血化瘀法的理论依据 |
2、选用桃红四物汤的理论依据 |
2.1、化疗治疗的弊端 |
2.2、食管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 |
2.3、桃红四物汤对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3、螺旋CT作为检查食管癌首选影像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
4、用MVD为参考指标的理论依据 |
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VEGF) |
5.1、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素 |
5.2、VEGF与食管癌 |
二、桃红四物汤方药研究 |
三、桃红四物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四、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语 |
一、结论 |
二、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近况 |
一、病名渊源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论治 |
四、专方专药 |
五、中医药配合手术 |
六、中医药配合放疗 |
(一) 减轻放疗患者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功能 |
(二) 防治放射性炎症 |
(三) 提高放疗疗效,达到增敏目的 |
七、中医药配合化疗 |
八、中成药 |
九、外治法 |
十、针灸 |
十一、展望 |
第二章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
一、研究标准 |
(一) 肺癌诊断和分期标准 |
(二) 中医证候标准 |
二、合格病例的选择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 填写观察表 |
(二) 统计学分析 |
四、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病例资料 |
五、研究结果 |
(一) 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虚、实证分布 |
(二) 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分布 |
(三) 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四) 1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脏腑定位情况 |
(五) 性别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六) 年龄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七) TNM分期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八) 卡氏评分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六、讨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虚实证研究 |
(三)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单证候研究 |
(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分布 |
(五)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脏腑定位情况 |
(六) 性别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七) 年龄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八) TNM分期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九) 卡氏评分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的关系 |
七、结论 |
第三章 健脾清肺化痰祛瘀中药对小鼠Lewis肺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 |
(一) 动物 |
(二) 瘤株 |
(三) 药物及药物制备 |
(四) 试剂 |
(五) 仪器 |
二、方法 |
(一) 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
(二) 分组及给药 |
(三)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四) 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一) 一般状况的观察 |
(二) 仙鱼汤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
(三) 仙鱼汤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四) 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
致谢 |
四、西艾克治疗卵巢癌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J]. 陈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75)
- [2]启膈散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并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D]. 覃晓雾.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3]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D]. 冉圣元. 山东大学, 2014(11)
- [4]关于规范卵巢上皮癌初始治疗的计算机智能诊治系统的研究[D]. 于渊毅.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9)
- [5]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妇科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D]. 何莹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6]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早期高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D]. 陈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2(05)
- [7]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王鸿梅. 山东大学, 2009(S1)
- [8]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设计和实施[D]. 李万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活血化瘀法协同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临床疗效的研究[D]. 邓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10]健脾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D]. 曹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