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宁隆重举行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甄智[1](2021)在《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指明
陆露琳[2](2018)在《政务微博语篇研究》文中认为政务微博语篇是政府机构用于实现政务公开、官民互动的一系列连续句子或语段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政务微博语篇研究应该是政务微博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学界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政务微博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其特征与类型、衔接与连贯、言语行为加以分析。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政务微博语篇相关研究现状,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语料来源。正文部分是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过程,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在界定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言使用规范、语篇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语篇内容政治化的特点;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篇口语化、语篇篇幅较短以及语篇交互性强的特点。最后我们从语篇模式类型和语篇功能两个角度对政务微博语篇进行分类。第二章综合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用主位推进理论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中的结构性衔接,从语篇语法学的角度归纳了政务微博语篇的非结构性衔接,而后探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最后从语篇语义学的角度总结了影响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因素。第三章从语篇语用学的角度对政务微博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探究了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主体以及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特征,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
刘宏,孟昭瑞[3](2017)在《联合国的节日传播》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仪式的节日从文化的角度看,节日就是一种仪式。比如说,中国在"文革"时期一度弱化了传统的春节,当时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节日被视为"封资修"的代表,官方鼓励的只有一些政治节日。但在"文革"结束以后,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迅速反弹,再次获得了比阳历新年更高的地位。央视春晚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对春节的恢复脱颖而出的,很多中国人把春晚看成一种新民俗。可以说,春晚最好地诠释了春节的仪式特征。近些年有很多起中外节日之争,一些西方的洋节被引入中国,许多年轻人对其趋之若鹜,引发了某种社会担忧,
郭丹[4](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节日文化论说》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着提高。而在物质文明稳步前进的同时,精神文化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国际交流的频繁使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科技化、全球化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节日文化也经历了不同层次嬗变和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传统节日在趋于消亡的边缘重归民众的视野;外来节日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而强势融入,新兴节日层出不穷、方兴未艾。这三种节日构成了中国新的现行节日体系,共同影响支配着民众的生活。节日文化在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处于渐变的过程。如节日的主题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节日习俗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产生了与时代发展难以融合的新矛盾,随之产生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的节俗。节日功能扬弃了古老而虚诞成分的内容,而在教育功能、经济功能、休闲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加强与提升。新的历史时期,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政府的倡导和扶持是节日文化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专家学者的科学探索是节日文化进一步拓展的理论基础,社会经济的强大力量在节日形式表现、节俗丰富创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的中国节日文化,应更好地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更好地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张永慧[5](2014)在《中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和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日一直是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节日心理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在党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下,中国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文化重要符号的节日,尤其是传统节日的复兴和倍受重视,西方洋节的引入和时兴,让中国本就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大好局面。包罗万象的节日现象下,隐藏着国民重要的民族特质和价值追求。本研究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民间文化—节日,梳理国民对节日的文化建构,探讨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本研究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包括研究一和研究二。研究一运用卡片归类法收集被试的资料进而聚类分析得出:(1)国人的节日认知表征体现为五大簇:中华传统民俗节日、中国纪念日、世界纪念日、起源西方宗教和校园、网络文化的新潮节日(以下简称新潮节日)和历法节日。(2)五簇节日集中反映国人的价值诉求、民族特质和时代精神,是其宝贵的精神世界的缩影和体现。研究二用问卷调查法对节日的喜好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国人的节日认知表征系统呈现中西合璧的多元化特点:最喜爱的节日列表(前20名)中共有10个中国节日,类属于中华传统民俗类节日和中国纪念日类节日;也有10个西方节日,类属于世界纪念日类和新潮节日。(2)国人较喜欢在气温适宜、充满希望和收获的春秋两季过节。(3)最喜爱的节日(前20名)中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的节日多蕴含着性别或城乡群体之间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诉求。(4)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得到充分认可和传承,传统民族或文化元素(如家国观念、天人合一观念、祈子、祭祖等)较稳定,“感恩”和“孝”的价值得以提升;时代建构和孕育着新的文化表征;若个体(群体)接触某种文化的机会频繁,会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觉知;新形势下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对新潮节日做出应对。研究三是本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用质性研究法探讨国人的节日行为(以春节和圣诞节为例)。结论:(1)在中国,春节和圣诞节期间人们的情绪状态以高兴、激动和喜爱热闹为主。(2)春节有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配套的严格或者约定俗成的仪式,体现在时间范围、情绪特征、着装服饰、饮食习惯、仪式行为等方面;圣诞节在中国则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没有文化立足的沃土,仅仅是种节日形式或方式。(3)节日的功能是两大节日受国人喜欢的原因,春节在中国的综合功能要大于圣诞节。(4)随着对传统文化地位的宣传和认知,国人能够自觉的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并且有意的继承和发扬。(5)春节仪式中涉及中国价值观等隐性的核心层面,是国人强大的潜意识能量;人们只是对圣诞节新奇的形式感兴趣,因此外来文化不会动摇国本。政府应采取包容的文化态度,既发展中国本土节日,也应该允许外来或新兴文化的发展;并根据节日的不同文化价值,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促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国人的文化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连玉明[6](2012)在《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的基本背景展开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本课题研究具有了更大的实践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2012年12月8日闭幕的多哈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40%到45%。这意味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以及减少碳排放上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个责任使本课题研究具有了更大的世界意义。目前,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二氧化碳排放却是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也接近或相当于国际人均排放水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科学发展方面,中国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就难以持续”(李克强,2012)。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发展加速期和成长关键期。我国绝对不能沿袭发达国家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人均GDP在发达国家一半甚至更低的时候能否实现低碳发展?关键看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本文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并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建设低碳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为此,本课题基于城市价值链理论,立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指导,以城市价值为导向,通过对影响低碳城市建设核心要素分析,构建了包括经济支撑、社会进步、资源承载、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35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作为评价样本,创新并修正AHR评价方法对35个样本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低碳战略、低碳规划、低碳产业、低碳文化和低碳管理的“五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即以低碳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以低碳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功能,以低碳产业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以低碳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以低碳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轨道,构建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实现生态文明框架下的城市价值最大化。
梁宸[7](2012)在《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公共危机教育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府和人民能够战胜公共危机的十分必要条件之一。本文以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为研究范围,通过向社区各类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得出数据之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清远市社区人民的公共危机意识强弱,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关心了解情况以及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与对应对措施的了解等方面的公共危机教育成效情况;通过笔者的亲身参与和体验,调查研究等资料搜集过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法,资料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公众评价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借鉴国外先进实例和经验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现状,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此现状和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的分析,揭示清远市社区众公共危机教育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何建立并且完善科学合理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人民的公共危机教育,使社区人民的公共危机教育,在社区人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实时援助,并且有利于社区人民积极防备,学会在危机关头采取正确正当的措施进行自助自救和帮助援救,维护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许钰晨[8](2012)在《苏南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探析——基于常熟市海虞镇的活动实践》文中认为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以其开放性大、参与性强等特点逐步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拳头产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常熟市海虞镇的广场文化活动实践,通过分析活动的特色和经验,对今后的活动进行探索和展望。从而对苏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广场文化建设部分作一些微观探析,也为其他地区的广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程代勒[9](2011)在《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以中日甲午战争(1895)后,台湾割让予日本,开始至今约一白多年的时间,台湾水墨画的发展过程。试图跳脱传统美术史的记述方式,而参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变过程。透析台湾水墨画各类风格的生成原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动机、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时空背景,探讨台民在面对日人领台初期的困境与中国情结下的水墨发展。第三章:从日据后日人的政经与教育文化策略下,台展的设置及对台湾美术的影响及皇民化政策下台湾传统艺术与文人水墨发展中的疏离与挫折。第四章:探讨光复初期,国民政府的政策中对文化的宣示作用及随国民政府渡台文人对台湾传统绘画的影响与提振,并兼述当时的「正统国画之争」。第五章:探讨光复后期,台湾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变迁,在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台湾政治与文化的转变,及乡土文学论战与乡上水墨的兴起。第六章:论述解除戒严令后,台湾面临文化政策松动与西方经济密合中,传统价值的解体,受西方体系影响的文化艺术的质变与当代水墨画发展的几种面相。第七章:从教育、经济、文化思想各方而探讨在美术馆时代、策展人时代、艺评时代等等当代论述中,水墨画面临的边陲化危机。第八章:试图以中华文化的底蕴,台湾韧性与开创性格回应和种困境与挑战,及台湾水墨画界此时应肩负起的担当与责任。
张庆彩[10](2010)在《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中国环境政策法律的历史演进,追随着国际环保浪潮,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如影随形,成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历程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成长的一个缩影与见证。中国环境立法成就斐然,但实施绩效却捉襟见肘,中国正面临环境问题逼近安全底线的危机。在环境安全日益广受关注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注目的焦点,存在被“安全化他者”的高风险性。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尽管中国环保事业立法先行、理念先进,力图避免走上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但总体上仍然重复了类似的道路。如何辩证看待并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法治与环保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进而探求其提升之道,是从源头上化解“中国环境威胁论”,促进中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探求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尽管环境安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同可持续发展、环境正义对环境法的影响程度相比,环境安全对环境法的产生、发展及趋势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地探讨和重视。环境安全在国际关系领域,具有科学、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性质,环境安全是分析环境法治演进及趋势的有价值的概念工具。论文以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及趋势为主线,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当代中国环境法治建构的历程、特点及不足,从而探索其绩效提升之路径。导论部分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框架、结构安排和选题的使用材料来源,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一章探讨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历史演变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运用建构主义的规范生命周期与规范扩散理论、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理论、环境法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从国内与国际互动沟通两个层面,综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建构两个方面,将中国环境立法与环境安全的演变历程,融入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四个阶段进行考察和论述。第三章在论述美、日、欧盟、印度、巴西、非洲等国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基础上,将美、日、欧盟的环境法治同中国进行比较,并从上述各国的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三方面,展开国际比较,阐述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第四章从分析环境安全与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法治着手,探讨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和不足、趋势及转型,并通过对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阐述中国在未来气候谈判中的策略及其展望。结语部分对中国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进行探讨,阐明实现中国环境安全战略目标的对策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环境法是客观环境危机与人类主观制度文明应对的产物。环境安全是环境法律规范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的根本动力,高绩效的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保障同环境质量改善是高度相关的。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环境法正以一种结构性和嵌入性的方式实现环境保护。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国际环境法的兴起、普及、内化及进化为中国环境法的开创、成长、发展及完善提供了国际推动力。世界环保潮流的影响势不可挡,但它必须通过中国内部的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顺应国际环保浪潮、积极主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环境法,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积极认知全球环境问题和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并应用于国内环保实践,政府自上而下建构的产物。与中国环境法是外发自觉建构、以外促内地生成路径不同,发达国家环境法是内生自发建构的产物,并向外传播、示范和扩散。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环境法制构建中,国家力量强而社会力量弱的现实。因而,培育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企业的环境责任,探索保障社会公众民主、有序参与环保的法律渠道,促进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之间的磨合与建构,实现外来规范与本土规范的兼容与同构,寻求环境、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与协调,走出“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环境治理困境,正是提升中国环境法治绩效的根本之道。中国环境法的生成、演进及趋势,伴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是国家改变自己、参与并影响世界的历程。随着中国崛起、加速融入世界,中国已从国际环境法治的初学者演变为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全球环境安全的危机状态与中国自身脆弱的资源环境国情,是促进中国环境法治绩效提升并走向历史性转型的外在压力与内生动力。国际环境安全的整体性将推动环境法治的全球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面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全球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多重、独特的压力,但中国在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水平上,基本保障了国家环境安全,环境法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作为后发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当代,中国理应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中国的环境安全压力远超出其他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如果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解决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问题,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与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传递着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国际关系的话语权将与其国内环境法治的历史性转型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同步增长。
二、南宁隆重举行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宁隆重举行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2)政务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研究现状 |
(二)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
(三)政务微博语篇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一)研究语料新 |
(二)研究角度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比较法 |
(二)定量分析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五、研究语料及来源 |
(一)语料的界定 |
(二)语料的来源 |
第一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与类型 |
一、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篇 |
(二)政务微博 |
(三)政务微博语篇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 |
(一)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区别 |
(二)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区别 |
三、政务微博语篇的类型 |
(一)按语篇模式类型分 |
(二)按语篇功能类型分 |
小结 |
第二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 |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篇内衔接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 |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连贯 |
(一)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 |
(二)政务微博语篇衔接保证语篇的连贯 |
小结 |
第三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言语行为分析 |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一)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
(三)存在的问题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主体 |
(一)政务微博的说话者 |
(二)政务微博的听话者 |
(三)政务微博的核查者 |
(四)政务微博的驱动者 |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 |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概述 |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对比分析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联合国的节日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作为仪式的节日 |
联合国的节日 |
联合国借助节日进行的传播 |
(4)改革开放以来节日文化论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学术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现行节日体系的形成 |
一、传统节日 |
(一)传统节日的分类 |
(二)传统节日的式微 |
(三)传统节日的复兴 |
二、外来节日 |
(一)外来节日的传入 |
(二)外来节日的融合 |
(三)外来节日的变异 |
三、新兴节日 |
(一)政府确定的节日 |
(二)民间自发的节日 |
(三)地方性节庆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节日文化的嬗变 |
一、节日形式的革新 |
(一)节日主题的推陈出新 |
(二)节日习俗的丰富多元 |
二、节日功能的变化 |
(一)原始功能的消亡 |
(二)教育功能的提升 |
(三)经济功能的加强 |
(四)休闲功能的普及 |
第三章 节日文化再建的思考 |
一、节日文化再建的必要性 |
(一)节日文化的意义 |
(二)现行节日发展空间 |
二、节日文化再建的途径 |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
(二)重视学者的文化引领 |
(三)提升节日的文化内涵 |
(四)借助经济的推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5)中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和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1.1.1 节日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
1.1.2 国家的高度重视 |
1.1.3 研究现状 |
1.2 问题提出 |
2 概念界定 |
2.1 文化 |
2.2 节、日、节日 |
2.3 节日与文化 |
2.4 节日的作用机制 |
2.5 节日的功能 |
2.5.1 节日的教育功能 |
2.5.2 节日的社会功能 |
2.5.3 节日的文化功能 |
2.6 表征(认知表征) |
3 相关理论 |
3.1 冰山理论和洋葱理论 |
3.2 文化表征理论和场域认同理论 |
4 研究一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3 聚类分析的结果 |
4.3.1 聚类分析的分析结果 |
4.3.2 聚类分析的最终研究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儒家“忠”文化的心理表征相联系的中国纪念日类节日 |
4.4.2 与宗族(或家族)和儒家“孝”文化、繁衍生命相联系的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注重群体性、血缘性、娱乐性 |
4.4.3 世界纪念日 |
4.4.4 起源西方宗教或国内校园网络文化的新潮节日 |
4.4.5 根植于小农经济的节气节日(或历法节日) |
4.5 结论 |
5 研究二国人对节日的喜好度的调查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4 结果 |
5.4.1 季节喜好的结果 |
5.4.2 最喜欢的节日列表 |
5.4.3 节日喜好的结果与讨论 |
5.5 讨论 |
5.5.1 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如家国观念、祭祖等)较稳定,“感恩”和“孝”的价值提升 ..18 |
5.5.2 时代建构和孕育新的文化表征 |
5.5.3 若个体(群体)接触某种文化的机会频繁,会增强其对文化差异的觉知 |
5.5.4 新潮节日下的国民适应 |
6 研究三节日的行为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3.1 研究对象与被试 |
6.3.2 访谈设计与研究程序 |
6.3.3 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6.4 访谈结果 |
6.4.1 关于两大节日的起源 |
6.4.2 关于两大节日的行为表征 |
6.4.3 关于两大节日的重要作用和喜欢原因 |
6.4.4 关于两大节日的去留 |
6.5 分析和讨论 |
6.5.1 过节的情绪 |
6.5.2 节日的功能和价值应用 |
6.5.3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具有鲜明的文化底蕴和仪式行为,圣诞节无仪式行为,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
6.5.4 从节日的去留看两大节日的地位谈应对 |
7 总结 |
7.1 展望与不足 |
7.2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 |
1.1.2 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 |
1.1.3 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尺度的生态文明 |
1.2.2 国外低碳城市的研究体系 |
1.2.3 国内低碳城市研究概况 |
1.2.4 国内外学者关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难点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中国的城市化与低碳城市构建 |
2.1 低碳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2.1.1 中国的城市化影响 21 世纪全球发展 |
2.1.2 中国的城市化进入发展加速期和成长关键期 |
2.1.3 低碳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路径 |
2.2 中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与启示 |
2.2.1 国外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2.2.2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2.2.3 中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启示 |
2.3 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概念辨析 |
2.3.1 低碳城市与低碳经济 |
2.3.2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 |
2.3.3 低碳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 |
3.1 城市价值链理论视野下的低碳城市 |
3.1.1 城市价值链理论概述 |
3.1.2 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价值分析 |
3.1.3 城市价值视野的低碳城市 |
3.2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核心要素分析 |
3.2.1 人类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影响地球的物理与化学力量 |
3.2.2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因素 |
3.2.3 城市和城市化是碳排放增加的根源吗? |
3.2.4 低碳城市建设核心要素 |
3.3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3.3.1 评估重点 |
3.3.2 空间尺度 |
3.3.3 指标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3.3.4 关键因素与评估指标 |
3.3.5 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 |
第4章 基于 AHP 法的 35 个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分析 |
4.1 关于样本城市选取的基本考虑 |
4.1.1 样本的代表性 |
4.1.2 研究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
4.1.3 研究与实践的可操作性 |
4.1.4 数据的可获得性与结果的可比较性 |
4.2 样本城市与指标数据的选取 |
4.2.1 样本城市的选取 |
4.2.2 样本城市指标数据的选取 |
4.3 AHP 法评价分析 |
4.3.1 指标赋权 |
4.3.2 评价指标打分 |
4.3.3 评价模型及计算方法 |
4.4 我国 35 个重点城市低碳发展状况分析 |
4.4.1 2005 年与 2010 年对比分析 |
4.4.2 以一级指标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 |
4.5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对一级指标分析 |
4.5.2 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二级指标分析 |
4.6 基本结论 |
4.6.1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
4.6.2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 |
4.6.3 环境保护对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4.6.4 资源承载力是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
4.6.5 社会发展是促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
第5章 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
5.1 当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
5.1.1 中国不能通过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发展模式推动工业化进程 |
5.1.2 中国不可能停止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
5.2 构建中国特色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
5.2.1 以低碳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
5.2.2 以低碳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功能 |
5.2.3 以低碳产业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
5.2.4 以低碳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 |
5.2.5 以低碳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简介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 |
(7)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1.3 选题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对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对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必要性和现状 |
2.1 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必要性和社区的本身特点 |
2.1.1 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必要性 |
2.1.2 清城区社区本身的特点 |
2.2 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现状 |
2.2.1 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主体与对象 |
2.2.2 职能部门开展公共危机教育的情况 |
2.2.3 公众接受和参与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的情况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危机教育情况介绍和借鉴 |
3.1 国外公共危机教育情况介绍和借鉴 |
3.1.1 日本公共危机教育情况 |
3.1.2 美国公共危机教育情况 |
3.1.3 其他国家地区公共危机教育情况 |
3.1.4 国外公共危机教育可借鉴总结 |
3.2 广州市开展社区公共危机教育情况与可借鉴经验 |
第四章 强化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
4.1 改变区内居民公共危机教育观念 |
4.2 改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与方式 |
4.2.1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 |
4.2.2 建立公共危机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目标体系 |
4.2.3 改善公共危机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更新公共危机教育主题的内容 |
4.3 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增加资金的投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苏南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探析——基于常熟市海虞镇的活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场文化的表现内容及形式 |
1. 结合国际、国内以及全市性的大型文化节庆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
2. 以节假日为主的文化庆祝活动 |
3. 主题活动日的文化活动。 |
4. 全市性的重大宣传活动 |
5. 社区、村委、居民的自娱自乐活动 |
6. 商业性节庆文化活动 |
7. 特色文化活动 |
二、广场文化的探索和展望 |
1. 引入市场化动作机制, 深化广场文化的经营管理 |
2. 铸就文化品牌, 打造广场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
3. 实现资源共享, 丰富广场文化的演出和展示的内容 |
4. 重组现有场地资源, 构筑多元化的演出空间 |
(9)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键字 |
第二章 日据前期一文化空白期(!895一!29)6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日据时期概述 |
第三节 整体文化的停滞 |
第四节 图画教育之发端 |
第五节 台湾儒教结社与民间艺文活动 |
第六节 承续传统的水墨画 |
第三章 日据后期—日式文化期(1927-1945) |
第一节 新美术的殖入与图画教育之演进 |
第二节 台展的兴起与民间画会团体 |
第三节 台湾民间艺术与文人雅集 |
第四节 美术评论的萌芽 |
第五节 日据晚期政争影响下的台湾美术时局色彩 |
第六节 坚持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家 |
第四章 光复初期—文化改造期(1946-1965) |
第一节 「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教育文化政策(1945)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文化统战宣示(1950起) |
第三节 官办美展的再兴 |
第四节 渡海来台文人对台湾水墨画的影响 |
第五节 艺术批评与正统国画之争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五章 文化政策期(1966-1986) |
第一节 光复后其政经文化背景—文化宣示期(1966-1976) |
第二节 文化政策的进程 |
第三节 六○年代的「白色恐怖」和新思潮的引入 |
第四节 本土化运动发展期(1970-1987) |
第五节 美展与画廊 |
第六节 代表画家与其风格特徵 |
第六章 多元文化的时代(1987年以后) |
第一节 台湾多元文化的发端 |
第二节 经济导向下的艺术 |
第三节 创作者寻求历史定位的焦虑 |
第五节 美术馆时代的来临与官办美展的兴衰 |
第六节 台湾当代水墨类型分类 |
第七节 台湾当代水墨画家代表 |
第七章 水墨画的危机意识 |
第一节 政治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文化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全球化之下的影响 |
第八章 水墨画的未来与发展 |
第一节 反思台湾水墨画的发展 |
第二节 放眼台湾水墨画的开拓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论文选题 |
一、价值和意义 |
二、已有研究现状分析 |
三、思路框架及创新之处 |
四、使用材料来源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历史及理论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历史 |
一、工业革命之前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二、现代环境法的产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演变 |
第二节 环境法治与环境安全的多维理论透视 |
一、自然科学基础 |
二、人文科学关注 |
三、社会科学应对 |
四、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国际环境规范的生命周期、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去安全化理论 |
二、国际环境法律规范的生命周期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二章 环境安全与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环境法的开创 |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触发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
三、政府决策的推进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开端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法的成长 |
一、内罗毕环境会议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开拓 |
三、改革开放、法制重建的推动 |
四、环境安全与环境法的成长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 |
一、里约环境会议的推进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勃兴 |
三、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依法治国的促动 |
四、环境安全凸显期的环境法治 |
第四节 中国环境法的完善 |
一、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的影响 |
二、中国环保事业的加速发展 |
三、从接轨到融入世界 |
四、环境安全事件高发期的环境法治 |
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日、欧盟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美国:从污染受害到引领潮流 |
二、日本:从“公害列岛”到“环境立国” |
三、欧盟:环保先锋的多级协同 |
第二节 印度、巴西、非洲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 |
一、印度之得失 |
二、巴西之优劣 |
三、非洲之障碍 |
第三节 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国际比较 |
一、美、日、欧盟同中国的比较 |
二、生态足迹、环境责任和环境资源绩效的国际比较 |
三、环境安全与环境法治的趋势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安全与当今中国环境法治的趋势和转型 |
第一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环境法治的得失 |
一、法律规范演进中的国际环境治理 |
二、国际组织对环境法治的推动 |
三、国际环境法的成就及不足 |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国际化的中国环境法 |
一、中国国际社会化进程中的环境法治 |
二、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成就和不足 |
三、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的趋势及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博弈分析 |
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博弈的性质与特征 |
二、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静态博弈分析 |
三、对中国角色及摆脱困境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和平发展、环境安全与中国环境法治 |
附录一:中国现行主要环境保护法律 |
附录二:中国环境保护及其政策法律大事记(1972~2010年) |
附录三:中国缔结和签署的主要国际环境公约 |
附录四:国际环境保护与环境法治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外文专着与论文 |
二、中文专着与论文 |
三、媒体与网络 |
后记 |
四、南宁隆重举行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沦陷时期南京地区的日伪报刊研究(1938-1945)[D]. 甄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政务微博语篇研究[D]. 陆露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3]联合国的节日传播[J]. 刘宏,孟昭瑞. 青年记者, 2017(31)
- [4]改革开放以来节日文化论说[D]. 郭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中国人对节日的认知表征和行为研究[D]. 张永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14(02)
- [6]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D]. 连玉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7]清远市社区公共危机教育研究[D]. 梁宸.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苏南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探析——基于常熟市海虞镇的活动实践[J]. 许钰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
- [9]从文化变迁看二十世纪台湾水墨画发展进程[D]. 程代勒. 中央美术学院, 2011(09)
- [10]当代中国环境法治的演进及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环境安全视角的分析[D]. 张庆彩. 南京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