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论文文献综述)
中共莆田县灵川公社利角大队部[1](1977)在《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们利角大队地处莆仙交界处,背山面海,全队共有十个生产队,一个农场,两个林场,耕地1280亩,山地8100亩,全队共530户,2876人,1100劳力。我队虽地处沿海,但山地较广,自然条件也较好。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榨下,这里山光岭秃,水土流失,是个十年九灾的穷地方,贫下中农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我们贫下中农翻身作主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批资本主义,
王扬[2](2010)在《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文中认为本书根据安徽省绩溪县善庄镇择塘村近八个月的“林权”田野调查所完成。本书的研究主题属于“林权”范畴。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林权”的语义分析,也不是“林权”的法理建构,而是开展“林权”之于中国经验的历史实践研究。本书采用“整体生存伦理”作为研究策略,努力把“国家视角”和“民间视角”结合起来,通过“在场式”田野工作,以“事件束”为切入点,把“林权”置于宗族、村落、信仰、法律、村治、市场、水利等整体历史—文化纬度,积极挖掘“在地范畴”,全面审视徽州文化场境下“林权”实践及其再生产。调查结果表明,“林权”的国家法“表达”和民间法“实践”的发生背离,这既是“整体生存伦理”考察的背景,也是“整体生存伦理”实践的结果。当然,本书研究宗旨不在于揭示“表达”和“实践”的二元化,而在于考察“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法律内卷化”,即由于国家法的规则理性与民间法的秩序逻辑之间的文化区隔,造成有法律而少秩序的制度性事实。其具体表现为:催生山林独联体,激发林权纠纷、引起械斗上访、灰色势力镶嵌村庄、林权集中少数能人、冲击村庄治理、影响法律权威、恶化生态环境等等。本书尝试着呈现“林权”研究新发现:其一,林权证还是一种形式性财产,充其量只是林权的“象征资本”;其二,“山林独联体”无法实现西方产权形态,反倒造成林业经济迟缓和生态效益下降;其三,外来资本“镶嵌”村族共同体,正在冲击农村治理及其稳定:其四,中国“身份性”林权尚未(甚至难以)让渡于“契约性”林权,“祖山”仍是农民“道义经济”的生存依赖;其五,“整体生存伦理”场境下“林权”实践还会导致“邻接性”权利(例如水权、矿权)的再生产。其六,“法律内卷化”是转型时期国家法与民间法“嵌合”实践的结果,也将有效推进中国“回应型”法治建设。
叶蓓[3](2018)在《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占人口半数的妇女便始终与党并肩同行,中国共产党亦重视发挥妇女的能动作用,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将其纳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轨道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潜在劳力进一步被挖掘,妇女解放与党的事业结合得更为紧密。五十年代末,以上山开荒为主要任务的妇女耕山队,因契合妇女的生理特点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社会动员之下,福建妇女普遍通过参加妇女耕山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福建妇女耕山队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劳动妇女投身国家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是新中国妇女史不同寻常的篇章。本文将福建妇女耕山队置于社会动员视域下展开研究,突出社会动员在福建妇女耕山队的衍生与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探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在良好的运作环境下逐步展开社会动员,进一步阐释运作方式、分析动员特征,并对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社会动员进行考量,从而为新形势下社会动员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班红娟[4](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二、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论文提纲范文)
(2)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什么是你的贡献" |
1.1 "山还是那座山":问题意识 |
1.2 "整体生存伦理":研究策略 |
1.3 "走进历史田野":调查区域 |
第二章 "有女莫嫁择塘村,舂碓磨麦请社公" |
2.1 "木本天地,人本祖宗":亲逊堂 |
2.2 "十户之室,不废诵读":桂枝书院 |
2.3 "话不说不明,家不分不发":婚姻家庭 |
2.4 "四水归明堂,财富不外流":建筑逻辑 |
2.5 "道迎四方往来客,堤避八面之吹劫":交通网络 |
2.6 小结 |
第三章 "开尽山尖地,饿煞世间人" |
3.1 "人欺地皮,地欺肚皮":家户经济 |
3.2 "死人跟活人抢山":坟山逻辑 |
3.3 "向空中发展,占天不占地":山地实践 |
3.4 "捧着银山要饭吃":生存伦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依法治林,利国利民" |
4.1 "祖上传下来的山":同族共财 |
4.2 "耕者有其山":私产发育 |
4.3 "山林折价入社":合作实践 |
4.4 "队队大办林场":集体逻辑 |
4.5 "山坡上的大包干":林业三定 |
4.6 "催生山林独联体":林权改革 |
4.7 小结 |
第五章 "山就摆那里,谁也拿不走" |
5.1 "难以直接管理":圳山纠纷 |
5.2 "没有文字的界线":祈龙山官司 |
5.3 "一场村际飞山械斗":树杈山事件 |
5.4 "不能卖给外地人":宝宅山纠纷 |
5.5 小结 |
第六章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
6.1 "制造证据智取水权":水碓官司 |
6.2 "光绪时代有产权":善圳诉讼 |
6.3 "不在他们地盘上":昌溪纠纷 |
6.4 "远水解不了近渴":水务工程 |
6.5 小结 |
第七 "城里锣鼓城里敲,乡下锣鼓乡下敲" |
7.1 "明晰产权,依法流转":社会工程 |
7.2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地方知识 |
7.3 "国有神仙法,民有鬼画符":法律内卷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附录 |
致谢 |
(3)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发展概况(1958-1965)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孕育与演进 |
一、农业合作社中耕山队的产生 |
二、异军突起:“平和十八女将” |
三、两面旗帜:“林海娘子军”与玉溪妇女耕山队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类型与分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的组织类型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的地域分布 |
第三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若干问题探析 |
一、“耕山先锋地”与第一支妇女耕山队的衍生要素探析 |
二、以玉溪妇女耕山队为例探析福建妇女耕山队组织特征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与外省妇女林业队的比较分析 |
第二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及主客体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环境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政治环境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经济环境 |
三、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主客体 |
一、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运作组织 |
二、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动员对象 |
第三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及运作方式 |
第一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展开 |
一、动员准备:思想改造与经验借鉴 |
二、抓好头头:妇女耕山队队长以一带多 |
三、多方渗透:广泛动员妇女群众 |
第二节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运作方式 |
一、宣传教育 |
二、情感调动 |
三、典型示范 |
四、评比竞赛 |
第四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双重激励 |
一、激励法与社会动员相始终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二节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 |
一、党的事业与妇女诉求相契合 |
二、动员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 集体发动与个别串连有机结合 |
一、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二、集体发动为主,个别串连为辅 |
第五章 福建妇女耕山队社会动员的若干考量 |
第一节 乡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半边天” |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与无性别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耕山女与国家、家庭之间的互动及效应 |
第四节 历史的承续: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附录1 福建妇女耕山队大事年表(1958-1965) |
附录2 福建妇女耕山队口述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地域文化" |
二、"国家意识" |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
一、研究内容概要 |
二、研究进度 |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
一、领军人:Y校长 |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
小结 |
结语 |
一、本论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继续深入学大寨 定叫沿海变林区[J]. 中共莆田县灵川公社利角大队部. 福建林业科技, 1977(S3)
- [2]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 王扬. 上海大学, 2010(03)
- [3]社会动员视域下的福建妇女耕山队(1958-1965)[D]. 叶蓓.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4]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