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献学家杨伯峻的学术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花[1](2021)在《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文中认为
唐滟萍[2](2021)在《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学术思潮逐渐转变为“复古解放”,朴学大兴,受此影响,清代的史学虽不如宋明时期的蓬勃勇锐,但在考据古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前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马骕《绎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史书,于文献的校勘、辑佚、辨伪均有所为,影响了有清一代的经史考订之学。马骕少习六艺之文,犹好《左氏春秋》,据此依事立篇,以纪事本末体着成《左传事纬》。此后,马骕积极参与学术交游,为他创作《绎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完成了这部最能代表其学术成果的史学巨着——《绎史》。《绎史》是一部上起太古、下迄秦亡的先秦考订史书,初刊于康熙九年,后原板收于内府,故其现存版本系统比较单一。此书在当时流传情况较好,多为学者所称赞,于官修目录、私家目录均有着录。《绎史》引书浩繁,基本征引了马骕所见的现存或散佚的隋代以前的文献典籍,除四书之外的六经、古史、诸子、笺注、类萃之书靡不毕载,这种广阔的史学观点对后代的经史考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骕为广见闻,又引用了大量的伪书,对于这些伪书,马骕虽作出了一些考辨,但仍有一部分未加考辨的伪书混杂其中,有待辨证,特别是对伪《古文尚书》的征引。此外,《绎史》中还辑引了大量的佚书佚文,其中也保存了许多谶纬文献。马骕还对这些散佚的文段进行连缀,为之后的辑佚家们提供了良好的蓝本。总的来说,从文献学角度看,《绎史》此书于校勘、辑佚、辨伪均有所成。
辛欣[3](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赵彦[4](2021)在《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乾嘉时期历时八十五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刻,也是社会结构酝酿着的变异时期。乾嘉学者以总结、概括、整理、辑佚、辨伪、求真的姿态登上学术的舞台,这一时期,学者名家众多,学术门类繁多,为学取向各异。汉学、理学、心学、考据学、宋学、历史学、实证哲学因势而兴,寻求发展。各种思潮、学术流派争鸣裂变,组合重构。在这种过程中引发了对各种典籍的总结、考据、扬弃、重新发现的问题。本文以乾嘉时期时间段为起点,以年鉴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历史长时段研究理论为基础,论述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在经济、政治、社会、地域条件、文化传承相对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历史语境、文化现实、学术理路等体系变化和突破的问题。其一,从“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史角度出发,对先秦诗经学、秦汉诗经学、魏晋唐诗经学、宋代诗经学、元明诗经学、清初诗经学进行梳理和概述。因为侧重不同,主要论述占据诗经学主流地位的观点和内容,其他细枝不再赘述;其二,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基本学术背景进行研究。从概念上进行明晰,对时代的乾嘉和学术的乾嘉进行区分和辨析;从学术研究讨论风气的形成,大师名家聚集式的出现,学者着述丰富名着繁多来论述乾嘉学术与经学的复兴;从重汉抑宋学术风气的形成,小学、考据治学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等方面探究在学术范围内乾嘉诗经学繁荣的内在里路。其三,运用融会贯通的历史学眼光,对乾嘉时期的诗经学进行分类探讨。在内容上进行名物、制度、天文、地理等方面研究;在方法上,进行因声求义的总结,打通远古经典与现实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膜,剥去蒙蔽在《诗经》上的层层积尘,回到《诗经》的源头体会圣人之道。其四,对乾嘉时期三家诗及辑佚进行研究分析。简要论述三家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揭示三家诗在乾嘉时期研究出现高潮的学术原因;以陈寿祺《三家诗遗说考》为例来分析乾嘉时期三家诗的研究特点;在辑佚风气的影响下,关注诗外诗的研究,以沈德潜《古诗源·古逸》为例探讨诗外诗的价值。其五,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独立思考派崔述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崔述在汉学宋学的交互影响下如何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根据崔述诗经学着作《读风偶识》来具体论述崔述与诗经汉学的联系和区别。其六,对乾嘉时期汉学的三大流派进行代表人物、重要着述、学术风格的总结,明确乾嘉汉学在此时期的主流地位和重要成就。最后,总结乾嘉诗经学的突破和成就。从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乾嘉诗经历史地位的建立三个方面来论述乾嘉诗经学的主要成就及对现代学术的贡献。如同中国其他学术流派一样,乾嘉时期诗经学也有其独特的形成、发展、高潮、衰落、蜕变而向近代学术演变的过程。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回到历史,目的并非全然以古人的立场和价值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批评标准下取得古今视野的双向贯通。
尹鹏[5](2021)在《王树民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直隶武清人(今天津武清区)。王树民是我国近现代着名史学家,从事史学研究及历史教学作长达六十余年。其人生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阶段,学术上涉猎了古史、民俗学、甘青地方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卓有建树,为学界所称道。王树民的史学研究,既能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又能与求真求实的治学理念相结合,以多学科为视角,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古史辨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突破传统具体问题研究,上升到思想理论的高度。更宝贵的是王树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历史人才,并主动分享治学经验,为不少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文章通过对王树民在各个领域述文章的研究,以及王树民师友们的采访,深入剖析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成果,并上升到治史方法、思想的高度,从中汲取积极的成分为之学习。文章在充分回顾王树民史学的基础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方面是王树民的学术之路。王树民青年时期便入顾颉刚门下,追随顾颉刚奔波甘、青、川、陕等地,两人师生交往四十余年,可谓学界一段佳话。中年时期则由于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学术成果上建树不多,更多的是在学术积淀。而待花甲之年后厚积薄发,声名鹊起,着述频出。第二方面是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研究。在这一方面,首先指出王树民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古史领域,王树民在“国家民族名号”“五帝”、“有虞”等问题上独成一家之言;在民俗学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并在甘青地方史研究中保存不少史料;在历史文献学上,王树民点校、编校了《廿二史札记校证》、《宋史纪事本末》等文献,不少成果至今还是历史研究者的工具必备书,王树民还针对古籍整理的方法、特点、内涵等理论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在史学史领域,王树民既能着眼于史学史发展全局,对史学史分期、特点、内容等理论有所探讨。又能深入到明清史学史中,对具体问题作出细致性探讨;在史学教育上,培养了秦进才、王昕、董文武等学生,为史学界培育了一批人才。其次指出王树民在各领域研究中具体方法和理论。譬如王树民运用“历史演进”、“层累地剖析”等去探讨古史、民俗学等问题,并在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等领域强调“纵横会通”等理论的重要性。再者指出王树民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如古史研究中较少使用考古资料,又如王树民在对中国史学史特点研究时,出现了特点与内容混淆的错误。最后,联系当今史学研究现状,对王树民在各领域的史学研究作出公允的评价。第三方面是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这一方面以王树民对自己的治学总结为依托,去探讨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王树民立足“胸怀全局,行守本位”的治学思想,秉着求真求实的治史风格,以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研究历史,为当今的史学研究者提供不少治史借鉴。
张书侨[6](2020)在《《五行大义》引纬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行大义》是隋朝萧吉所撰的一部数术专着,该书以全面总结、阐释前代的“五行”说为宗。全书分为五卷,并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准又细分为二十四小节,其中包含了对“五行”相关概念的说明、“五行”与天文算数、星占卜筮、卦气医理等众方术之学的密切联系,“五行”思想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其在天地万物的运转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等内容。该书对“五行”理论阐述之广泛与剖析之深刻成为了我国古代数术之学研究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五行大义》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明“五行”之义理,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萧吉旁征博引,整理搜集前代不同种类的文献。据统计,这些文献共计100余种,具体多达600余条。而在这些文献中,谶纬类文献占据了重大比例,多达30余种,110余条。谶纬文献与“阴阳五行”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谶纬类文献成为了作者全面解读“五行”学说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同时亦凸显了浓厚的学术价值。而谶纬文献正式形成于两汉之际,东汉光武帝统共厘定八十一篇纬文以示天下,这是谶纬文献最全面的文本形态。但自东汉以后,尤其是三国六朝时期因历代统治者屡次下令禁毁图籍,又受战乱或政治斗争等因素的破坏干预,使得谶纬文献在此时期散佚得十分严重,以致到明末已然处于亡佚的边缘。故《五行大义》大量征引谶纬文献着实为明清时期的辑佚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一些纬文的辑佚学着作产生了直接启发。鉴于此,文章将从六个方面对《五行大义》所引的纬文作出阐释。第一章主要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的基本情况、体例特征以及其文献价值,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大义》所引具体的种类及其条目,并具体指出其中郑玄、宋均所注的纬文条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萧吉大量引用纬文的学术背景。同时,鉴于其所引的“春秋纬”数量居多的情况,该节亦要对其中的缘由作出分析;第二节论述《大义》引纬的体例特征,并分析其文献价值。第二章主要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的纬文以及该书所引的经书类、子书类文献连续引用的情况,分析三者之间在文本方面的相互关系,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分析《大义》所引纬文与纬文之间的文本关系,据此概括出递进式、后补式、顺承式与并列式四种关系,对其分别进行阐释;第二节分析《大义》所引的纬文与经书类文献在文本内容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纬文在文本内容上对经书类文献作出了阐发,分别体现在对古文经与今文经两类文献有阐发作用;第三节分析《大义》所引纬文与子书类文献在文本内容上的关系,包括纬释子书、纬文与子书互证、子书释纬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探究《五行大义》所引纬文的语言文字训诂价值,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大义》所引纬文体现出来的“描写说明”的义训方式及其价值;第二节论述《大义》所引纬文体现出来的“标明义界”的义训方式及其价值;第三节论述该书所引的纬文体现出来的“直训”的义训方式及其价值。第四章主要陈述《五行大义》所引的纬文对后世辑佚谶纬文献的影响,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赵在翰《七纬》辑佚的影响;第二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黄奭所主编的《黄氏逸书考》辑佚的影响;第三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辑佚的影响,旨在搜罗《大义》中的纬文在上述三部辑佚学着作的记载情况。第五章主要探究《五行大义》的引纬体现出来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体现出的董子“天人感应”说的相关内容,其中涉及到“人副天数”论与“同类相动”论,并予以分说;第二节主要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体现出的董子“君权神授”论,其中包括了“三统三正”说与“五德终始说”,并予以分析。第六章主要探究《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五行”说体系相关内容的阐发,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相关数学知识的阐释,包括生成数、老数、数位进制法则以及数学原理对一些领域的影响;第二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蕴含的众多“五行”概念,包括“五味”、“五色”、“五常”等内容;第三节论述《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五行”蕴含的“方技”之学相关内容的阐释,并将讨论对象集中到中医领域。因此,综合来看,《五行大义》所引的纬文具有文献、语言文字训诂以及哲学数术等多层面、多维度的研究价值,同时保留了谶纬产生年代前后的一些社会文化、上古神话传说以及人文地理等宝贵内容,与其它文献一起成为了萧吉阐释该书主旨的重要依据。更值得深思的是,《五行大义》中这些包罗万象的纬文恰恰体现了谶纬本身蕴藏了多种领域概念知识的特性,对当下人们进一步研究谶纬亦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启发我们从整体的角度为谶纬文献构建体系。
刘泽琳[7](2020)在《《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义述闻》是乾嘉学派学者王引之从经学、小学和校勘学角度研读群经所得的学术札记,也是高邮王氏父子多年来通经致用的学术总结,记载了大量关於《春秋》经义的论说。在治经方面,王引之十分重视对经传的校勘,亦偏重作为训诂核心内容的词义训释。因此,《经义述闻》最大的价值就在於校勘和词义训释方面,包含王引之对《春秋》三传独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以《经义述闻》中与《春秋》三传有关的七卷共六百二十一条“述闻”条目作爲研究对象,系统归类并对典型条目进行讨论,不仅可以以此窥见王引之的校勘学和训诂学思想,也有助於後世学者对《春秋》三传进行阐释与辨正。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与意义、课题的现状及趋势、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正文共四章,从“学术来源、研究成果、成就评价”三方面入手,以《经义述闻》爲依托,对其中的《春秋》三传研究进行详细的归类分析。第一章对王引之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着作作出初步阐述,又探寻到影响王引之的学术渊源的因素,以此发现王引之学术思想的时代性及特殊性;第二章从校勘角度对词条进行研究,梳理校勘内容,分析致误原因,列举部分词条进行举例分析,并总结校勘价值;第三章对词义训释进行探寻,从训释内容和训释方法两方面,对训诂成果进行提炼,概述其训诂学价值;第四章概括了《经义述闻》中考据的成功和论证的缺失,系统全面地挖掘阐述《经义述闻》对《春秋》三传研究的借鉴意义、理论价值与影响。结语部分简述本论文观点及创新点。本文在观察角度和论证思路等方面均有创新,如对王引之考据成果的辨正,及其校勘和训诂思想的总结。并将王引之的校勘与训诂成果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相比较,获取了一定的创造性成果。。本文最後拟一附录,爲《王引之勘考〈春秋〉条目集录》,将《经义述闻》中对《春秋》三传的校勘与训诂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总结,以《三传》原文顺序进行罗列,达到考究三传经义之目的。
陈绍棣[8](2019)在《守正创新 引领学界——张政烺先生治学浅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政烺先生(1912—2005)是我国着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版本目録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中国科学院(1977年改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物质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古文字与古文献研究室主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他是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先秦史学会顾问;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顾问。
于欣[9](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黑金福[10](2019)在《《四言史徵》研究》文中认为清人葛震《诗史》十二卷与曹荃《四言史徵》十二卷是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部书,前者为原创,後者为补撰。《诗史》是一部以四言韵语为写作形式、以历代史事为吟咏内容的咏史诗集。以四言体创作咏史诗,并非始於葛震。早在六朝时期,即有四言咏史的单篇零什。盛唐时期,司马贞专以《史记》为吟咏对象,创作一百三十篇四言体史赞。至晚明时期,又出现了赵南星的《史韵》二卷,以四言韵语檃括描写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等各个历史时代的人物事件,但未及先秦和明代,故尚非真正的通代咏史之作。而葛震创作《诗史》十二卷则是首部具有通史内容的四言咏史诗集。此集以朝代为纲,以帝王为目,从三皇五帝到明朝,概括叙写,咏赞吟唱,阐幽发微,集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之作。一位帝王为一篇,将其在位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出现的主要人物檃括无余,语言极为简练,而讯息极为丰富,又谱以韵律,则极易吟诵记忆。另外,凡涉及的朝代,在其国家名下有简要的说明,凡吟咏的帝王,在其名号下有或详或略的介绍,而在一些诗句下亦有简略注解。後来,清人曹荃认为《诗史》中的葛震自注“有因简致疏之处”,所以“请而为之注,取诸本纪、世家、列传,详以系之。”注释主要是针对四言诗所描写的内容,徵引史料比较详细,故新改书名为《四言史徵》。《四言史徵》在徵引史料注释《诗史》的同时,对《诗史》原诗做了大量的增补、删减、修订工作。因此,《四言史徵》并不仅仅是《诗史》的注释本,而是代表了注释者曹荃个人史学观念的补撰本。本文以《四言史徵》为研究对象,分为上下编。上编为综合篇,下编为校勘篇。上编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三个时期对四言咏史诗发展历程予以论述,分别为先秦汉魏时期、唐宋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第二章考证葛震和曹荃的生平,同时对《诗史》和《四言史徵》二书的版本情况作具体论述;第三章概述《诗史》和《四言史徵》的内容;第四章对《四言史徵》所徵引的注释文献作具体归纳和论述,尤其是有明一代,在清代官方所修正史还没有刊布的情况下,注者以明何乔远《名山藏》为主要徵引对象,兼及其他明代史书;第五章探讨《四言史徵》修订《诗史》正文的情况,具体有直接修改内容、增补续写和删减移位三种情形;第六章论述《四言史徵》言正统的编纂思想和褒善贬恶的创作思想;第七章论述《四言史徵》的史学思想。作为一部清初咏史诗集,《四言史徵》具有清前期史学发展的特点,即总结和嬗变。最後为结语,认为是书是为清初统治者提供政治镜鉴服务而创作的咏史诗集。下编为《四言史徵》增补删改《诗史》校勘,即将《诗史》中的每首四言咏史诗附於《四言史徵》相应的诗篇之後,并在不同的字句下标出下划线,表示其为异文。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四言史徵》中的四言咏史诗某句或某几句与《诗史》中的相应诗篇某句或某几句在文字上毫无差异,却在整首诗中的前後位置有所不同,对此则以斜体字作为标识。如此处理,一则可以便於读者之对觐,二则可以省去校记之繁冗。
二、古文献学家杨伯峻的学术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文献学家杨伯峻的学术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2)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马骕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马骕生平与交游 |
一、马骕的家世及仕宦 |
二、马骕的学术交游 |
第二节 马骕的着述与治学 |
一、《左传事纬》 |
二、《邹平县志》 |
三、《十三代瑰书》 |
第二章 《绎史》的成书与流传 |
第一节 《绎史》的成书与刊刻 |
第二节 《绎史》的版本 |
一、康熙九年原刊本 |
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三、其他版本 |
第三节 《绎史》的流传与整理 |
一、书目文献的着录 |
二、后世对《绎史》的利用与评价 |
三、今人对《绎史》的整理 |
第三章 《绎史》征引文献考 |
第一节 引用文献概述 |
一、文献征引原则 |
二、文献利用方式 |
三、文献征引缺误考辨 |
第二节 文献构成范围梳理 |
一、引书统计方法 |
二、文献构成范围 |
第三节 引用金石文献简述 |
第四章 《绎史》引书辨伪 |
第一节 《绎史》辨伪意识与疏误 |
一、《绎史》辨伪举例 |
二、《绎史》辨伪疏误——以《泰誓》为例 |
第二节 《绎史》引《书》小考 |
第五章 《绎史》的辑佚学价值 |
第一节 《绎史》的辑佚成就 |
一、辑佚概况梳理 |
二、《绎史》所辑佚文梳理 |
三、《绎史》辑佚缺陷 |
第二节 辑引谶纬文献考辨 |
一、谶纬文献在《绎史》中的应用情况 |
二、马骕对谶纬文献的态度 |
三、《纬攟》利用《绎史》辑佚谶纬文献举证 |
第三节 《绎史》对清代辑佚的影响 |
一、《玉函山房辑佚书》以《绎史》为蓝本辑佚举证 |
二、《绎史》在后世辑佚中的价值 |
结论 |
附录一 《绎史》引存书详表 |
附录二 《绎史》引佚书详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3)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
二、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
二、王夫之与《九歌》 |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
(二)《馀论·九歌》评解 |
二、戴震《九歌》研究 |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
小结 |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
小结 |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
(一)屈原研究 |
(二)《九歌》论译 |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
(一)《楚辞》概观 |
(二)《九歌》诸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乾嘉以前诗经学研究 |
一、先秦诗经学 |
二、秦汉诗经学 |
三、魏晋唐诗经学 |
四、宋代诗经学 |
五、元明诗经学 |
六、清初诗经学 |
第二节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综述 |
一、清人着作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二、近人学术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三、近人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四、诗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五、清代诗经学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
六、乾嘉时期诗经学学者个案研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知识背景与学术风气 |
第一节 乾嘉诗经学概念明晰 |
一、时代的乾嘉 |
二、学术的乾嘉 |
第二节 经学的全面复兴 |
一、学术交流蔚然成风 |
二、大师名家集聚出现 |
三、着述丰富名着繁多 |
第三节 重汉抑宋与诗经学研究 |
一、经义研究以古为尚 |
二、诗经训诂成就斐然 |
三、诗经学凭证据立论 |
第四节 小学、考据与诗经学研究 |
一、小学通经典 |
二、考据治诗经 |
第二章 诗经学研究的历史眼光 |
第一节 《诗经》名物制度研究的历史打通 |
一、名物研究博采众长 |
二、礼仪制度互为阐释 |
第二节 《诗经》天文地理研究的历史溯源 |
一、天文研究中西合璧 |
二、地理研究因地释人 |
第三节 《诗经》“因声求义”研究的历史演变 |
一、“因声求义”内涵的发展 |
二、“因声求义”的历史演变 |
第三章 乾嘉朴学诗经流派及风格研究 |
第一节 吴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二节 皖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皖派学术风格特征 |
第三节 扬州学派诗经学研究 |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
二、学术风格特征 |
第四章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研究 |
第一节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 |
一、乾嘉以前三家诗辑佚简述 |
二、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成就 |
第二节 陈寿祺与《三家诗遗说考》 |
一、陈寿祺其学术渊源 |
二、《三家诗遗说考》 |
第三节 《诗》外诗辑佚研究 |
一、《诗》外诗内涵 |
二、《诗》外诗研究简述 |
三、沈德潜与《古诗源·古逸》 |
四、《诗》外诗价值研究 |
第五章 崔述《诗经》研究走出宗宋宗汉的怪圈 |
第一节 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 |
一、汉学宋学之争 |
二、崔述之家学渊源 |
三、疑古与考据相伴而生 |
四、汉学研究方法之弊端 |
第二节 崔述与《读风偶识》 |
一、沿袭孔子诗教思想 |
二、以史证诗与以诗证诗 |
三、以情论诗与以俗释诗 |
第三节 崔述独立思考之意义阐释 |
一、学术史之价值 |
二、考据疑古之突破 |
第六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突破与成就 |
第一节 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 |
一、实事求是的学术演变 |
二、实事求是风气之突破 |
第二节 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 |
一、文字、音韵、训诂为始阶 |
二、求真求实、信而有征 |
三、以经解经、贯通经传 |
第三节 乾嘉诗经学历史地位的建立 |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诗经考据学 |
二、整理了丰富的诗经学文献资料 |
三、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王树民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结构 |
四、难点、创新点、不足 |
第一章 王树民学术之路 |
一、少年时期——家学深厚 |
二、青年时期——学术起步期 |
三、中年时期——学术奠基期 |
四、晚年时期——学术爆发期 |
五、师生情谊——顾颉刚与王树民 |
小结 |
第二章 王树民上古史研究 |
一、对国家民族名号问题的探讨 |
(一)4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
(二)8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
二、对“五帝”问题的探讨 |
(一)“五帝”问题的研究背景 |
(二)“五帝”来源及含义 |
(三)“五帝”对象及划分 |
三、对有虞与“夏康”等问题探讨 |
(一)“有虞”问题研究 |
(二)“禅让”制度研究 |
(三)“夏康”问题研究 |
四、王树民与古史辨 |
小结 |
第三章 王树民民俗学与甘青地方史研究 |
一、进入民俗学地方史领域的背景 |
二、对“民歌”的看法 |
(一)民歌功能认知 |
(二)民歌价值认知 |
(三)民歌中“历史故事”认知 |
三、对甘青地方史研究 |
(一)地方史研究中折射的古史观 |
(二)甘肃回民反清问题研究 |
(三)地方民俗文化整理贡献 |
小结 |
第四章 王树民历史文献学研究 |
一、历史文献整理贡献 |
(一)《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 |
(二)《廿二史札记校证》 |
(三)《戴名世集》和《戴名世遗文集》 |
(四)《通志二十略》 |
(五)《国语集解》 |
二、史部目录学贡献 |
(一)《史部要籍解题》成书背景及内容 |
(二)《史部要籍解题》特点 |
(三)《史部要籍解题》价值 |
三、对文献整理理论认知 |
(一)古籍的概念及性质 |
(二)古籍整理原则及内涵 |
(三)古籍整理的问题 |
(四)古籍整理的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研究 |
一、对中国史学史问题研究缘由 |
二、对中国史学史理论看法 |
(一)中国史学史内容及任务 |
(二)中国史学史分期标准 |
(三)史学史指导思想 |
(四)中国史学史特点 |
三、对中国史学史“纵横”的看法 |
(一)王官之学时期 |
(二)史书体例成熟时期 |
(三)官修史书定局与史学新发展时期 |
(四)民间史学异军突起时期 |
(五)史学蜕变时期 |
小结 |
第六章 王树民史学教育贡献 |
一、历史教育着述 |
(一)《初中中国历史课本问题解答》 |
(二)《隋唐五代宋元史纲》 |
二、史学教育思想 |
(一)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教育 |
(二)重视历史普及性教育 |
(三)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小结 |
第七章 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及思想 |
一、治史方法 |
(一)重视基础知识积累 |
(二)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 |
(三)珍惜时间善用条件 |
(四)脚踏实地,莫走捷径 |
(五)多读书与善写作 |
二、治史思想 |
(一)胸怀全局,行守本位 |
(二)求真求实 |
(三)重视理论 |
(四)纵横会通 |
(五)经世致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王树民专着及论文 |
二、相关研究专着及论文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五行大义》引纬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五行大义》的版本情况及内容概述 |
二、国内外对《五行大义》的研究综述 |
1.国内关于《五行大义》的研究成果 |
2.国外关于《五行大义》的研究成果 |
三、阐述该选题的意义、可行性以及研究方法 |
1.选题意义 |
2.可行性 |
3.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五行大义》引纬的概况分析 |
第一节 《五行大义》引纬的具体种类及数量情况 |
一、引纬的种类及数量的统计 |
二、引纬的原因与学术背景分析 |
三、引“春秋纬”文献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五行大义》引纬的体例特征及文献价值 |
一、以直引的方式为主 |
二、引纬的内容篇幅相对完整 |
第二章 《五行大义》引纬与经类、子类文献连用的情况 |
第一节 《五行大义》的连续引纬情况 |
一、连续引纬呈递进式的文本关系 |
二、连续引纬呈后补式的文本关系 |
三、连续引纬呈并列式的文本关系 |
四、连续引纬呈顺承式的文本关系 |
第二节 《五行大义》连用纬文与经书类文献的情况 |
一、纬文与古文经类文献的关系 |
二、纬文与今文经类文献的关系 |
第三节 《五行大义》连用纬文与子书类文献的情况 |
一、纬文释子书类文献 |
二、子书类文献与纬文互证 |
三、子书类文献释纬文 |
第三章 《五行大义》引纬的训诂价值 |
第一节 “描写说明”之义训 |
第二节 “标明义界”之义训 |
第三节 “直训”之义训 |
第四章 《五行大义》所引纬文对后世辑佚的影响 |
第一节 《五行大义》引纬对《七纬》辑佚的影响 |
第二节 《五行大义》引纬对《黄氏逸书考》辑佚的影响 |
第三节 《五行大义》引纬对《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佚的影响 |
第五章 《五行大义》引纬与董子的“天人感应”论 |
第一节 《五行大义》引纬体现出的董子“天人感应”论 |
一、引纬与董子的“人副天数”论 |
二、“同类相动”与“天人感应”论 |
第二节 《五行大义》引纬与董子的“君权神授”论 |
一、引纬对“五德终始说”说的阐发 |
二、引纬体现出的“三统三正”说 |
第六章 《五行大义》引纬对“五行”相关思想的阐释 |
第一节 《五行大义》的引纬对“五行”概念的阐释 |
一、对“五行”相生规律的阐释 |
二、对“五行”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二节 《五行大义》引纬对“数学”内容的阐释 |
一、“阴阳五行”与生成数、老数 |
二、“阴阳五行”与进制配数 |
三、数学原理在相关事物类别中的运用 |
第三节 《五行大义》的引纬对“五行”方技内容的阐释 |
一、“五脏”与“五味”的相互关系 |
二、“五脏”与“五常”的相互关系 |
三、“五脏”与“五常”的相互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课题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王引之生平及学术述略 |
第一节王引之生平及着述考述 |
一、王引之的生平 |
二、王引之的着述 |
第二节王引之学术渊源考论 |
一、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 |
二、绍承汉学的家学传统 |
三、乾嘉学派的学术体系 |
四、转益多师的交游求教 |
第二章 对《春秋》三传的校勘 |
第一节校勘内容 |
一、校误字 |
二、删衍文 |
三、补脱文 |
四、乙倒文 |
五、理错简 |
第二节分析致误原因 |
一、形近相似而误 |
二、上下相因而误 |
三、不明文义而误 |
四、经文残缺而误 |
五、後人改注疏释文 |
六、增字解经 |
第三节校勘价值 |
一、校勘理论贡献突出 |
二、多种校勘方法结合 |
第三章 对《春秋》三传的词义训释 |
第一节训释内容 |
一、对前人注疏的辨正 |
二、对名物典章的考据 |
三、对礼法谶纬的阐发 |
四、对人名解诂的考证 |
第二节训释方法 |
一、因声求义 |
二、以形索义 |
三、依义推义 |
四、据境证义 |
五、明修辞以求词义 |
六、通虚词以求文义 |
七、利用古书旧注 |
第三节训释价值 |
一、训诂方法和理论的突破 |
二、词义训释范围广泛 |
第四章 《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得失 |
第一节考据的成功 |
一、相对朴学的考据独创 |
二、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 |
三、严谨有据的条目结构 |
第二节论证的缺失 |
一、过分疑古,强改经典 |
二、训诂含混,前後相悖 |
结语 |
王引之勘考《春秋》条目集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守正创新 引领学界——张政烺先生治学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勤奋读书 |
二打好基础 |
三薪火相传 |
四厚积薄发 |
五史学理论 |
(一)重视史料和考据 |
(二)关於史学改革、史学与政治、社会学的关系 |
(三)关於“基础历史学”“应用历史学” |
(四)关於注释古籍 |
六研究方法 |
(一)博与精的结合 |
(二)旧文献与新史料的结合 |
(三)考证深入,以小见大 |
(四)不迷信权威,怀创新理念 |
(五)用民族学材料作佐证 |
(六)重视汉人、宋人、清人对先秦史的研究 |
(七)关於古文字研究 |
(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以实践为导向 |
(三) 坚持综合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四言史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上编 综合篇 |
第一章 四言咏史诗发展流变考 |
第一节 先秦汉魏时期 |
一、肇始于先秦之《诗经》 |
二、汉魏赓续之 |
第二节 唐宋时期 |
第三节 明清时期 |
第二章 四言咏史诗集《诗史》《四言史徵》作者版本考述 |
第一节 葛震与《诗史》 |
一、葛震生平考 |
二、《诗史》版本考 |
第二节 曹荃与《四言史徵》 |
一、曹荃生平简述 |
二、《四言史徵》版本考 |
第三章 《四言史徵》内容探析 |
第一节 《诗史》内容概述 |
第二节 《四言史徵》对《诗史》的内容注释和增补概述 |
一、释义、释地名、注音 |
二、眉批 |
第四章 《四言史徵》注释文献采摭考述 |
第一节 先秦及秦 |
一、作者自注文献书目 |
二、作者未注文献考察 |
第二节 汉魏到元代 |
一、非正史类的编年体文献 |
二、非编年体类的相关文献 |
第三节 明代 |
第五章 《四言史徵》修订《诗史》诗文探微 |
第一节 直接修改文字内容 |
一、修订後的韵与不韵 |
二、纪年有异 |
第二节 增补续写 |
一、增加诗句贯通诗意 |
二、增补历史人物 |
第三节 删减移位 |
一、删减诗文 |
二、诗文移位 |
第六章 《四言史徵》的编纂创作思想 |
第一节 言正统的编纂思想 |
一、正统王朝 |
二、正统帝王 |
第二节 褒善贬恶的创作思想 |
一、褒誉良善 |
二、贬抑奸恶 |
第七章 《四言史徵》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对前代历史的总结 |
一、以史为鉴 |
二、经世致用 |
第二节 史学思想的嬗变 |
结语 |
下编 校勘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古文献学家杨伯峻的学术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今译理论研究百年史[D]. 陈小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2]马骕《绎史》文献学研究[D]. 唐滟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D]. 赵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王树民史学研究[D]. 尹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五行大义》引纬书研究[D]. 张书侨.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经义述闻》中的《春秋》三传研究[D]. 刘泽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守正创新 引领学界——张政烺先生治学浅谈[J]. 陈绍棣. 简帛研究, 2019(02)
- [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四言史徵》研究[D]. 黑金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