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议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梁芳芳[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塑造品格及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同时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要求:“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通过探究与解决问题以获得相关知识。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却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使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方法,从四个部分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运用:第一部分,在梳理导论部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及实施流程。第二部分,阐释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三部分,采用课堂观察、课堂教学实施和问卷调查方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情境创设脱离学生、提问方式、提问对象及类型较为固定、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缺乏有效性引导与针对性评价的问题。第四部分,紧紧围绕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评价反馈这几个环节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多样化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实现问答双向“发声”;优化问题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提升课堂引导能力,做好课堂引导者;完善评价机制,开展有针对性评价的有效运用路径。本文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将理论分析和实践教学案例相结合,真实有效地打造一堂以问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动起来、乐起来。
张岚[2](2021)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想的建立和认知一直是物理教师致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乡村中学,由于实验资源相对不足,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更直观、更具启发性、前沿性地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物理思想,是近年来物理教师们关注并不断探索的领域。本文提出了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方案,通过访谈乡村物理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制定了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形成物理思想的实施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STSE教育理念,对乡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后,结合人教版初中物理两节重点课程,制定了引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方案,并在实际乡村物理课堂教学中完成了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教学实践。通过比较教学实践前后学生听课状态和对教师进行课后回访,师生对科普视频的应用得到一致好评,认为对于中学生建立物理思想、激发学习前沿知识的渴望、树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念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也为乡村中学物理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案例参考。
闫芳源[3](2021)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数学是一门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多数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最终也能应用到生活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中。基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笔者首先系统的研读了数学生活化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专着,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生活化教学和数学生活化教学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基于现实数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等方面分析其理论基础,最终确定以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其中,课堂是依据观察量表来观察的,而观察量表的维度则是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制定的;访谈法则是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运用、对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来具体展开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在生活化教学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教学评价唯成绩论等。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教师提出以下措施: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等。通过本研究,希望对一线教师以及师范生提供思路和建议。
尹昊[4](2021)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基础结构的学科,也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现代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物理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物理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平台。“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讲解和师生沟通的信息载体,是学生学习、领悟和交流的内化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的知识是前提,但表达是关键,优秀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要点,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关于“语言”、“语言艺术”以及“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相关研究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师生对“语言艺术”的了解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并将调查分析结果与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原则——科学性、启发性、简明性、教育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整体性以及针对“教学口头语”、“教学体态语”和“教学书面语”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并根据“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期望本研究能够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价值,将“语言艺术”更好地融入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于锐宸[5](2020)在《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视频技术的成熟和开放共享学习理念的实施,微课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促进了各学校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的发展,为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因音乐微课的出现发生了改变。由于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传统的音乐教学难以做到兼顾,教学内容无法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音乐微课作为教育资源的新形势,以其时长短、内容精炼的特点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微课,音乐教师可以对每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呈现出“碎片化”的微课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音乐微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微课形式进行主动学习,有效地辅助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音乐微课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成为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观看音乐教学视频时的主要资源。音乐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成为多数音乐教师关注的热点,将高质量的音乐微课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也成为教师们的选择倾向。高中音乐微课的制作,要求制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了解高中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研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熟悉制作软件等。这也对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以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例,将音乐微课制作与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析、阐述了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应用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论文提出了高中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原则,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优化策略,讲授式微课、画外音式微课、互动式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音乐微课、特点、类型进行概念界定;制定了微课的制作原则;以EDIUS剪辑软件为例,介绍了音乐微课制作流程。第三部分介绍了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对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及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介绍了音乐微课类型和音乐微课制作步骤,并对其在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以西安市育才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喜欢的微课类型进行调研并分析。阐述讲授式微课、画外音式微课、互动式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第五部分介绍了音乐微课视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优化策略。第六部分概述了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不足,并对之后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肖玉婷[6](2020)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问题研究 ——以G市A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生态学主要关注人·教育·环境之间的联系,其研究对象不仅涵盖整个教育系统,还包含对学校与课堂等小型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教育生态学理论与语文课堂相融合,以跨学科视角来审视初中语文课堂管理问题并提出生态化的管理策略,有助于初中语文课堂管理视角的更新,促进语文课堂管理生态智慧生成,增强语文课堂管理的实效。首先,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厘清初中语文课堂生态的影响因子,环境特征和管理原则。其次,选择G市具有代表性的A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出该校语文课堂管理现存问题。从语文课堂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环境、教学、评价五个维度,总结出A校语文课堂管理问题并归纳原因。其问题主要有:课桌形制动态性弱,环境科学性未突显;教师权威性强,学生主体性不突出;课堂气氛营造欠佳,体悟式学习难实现;教学内容和方式局限,应用性开放性不显着;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发展性被忽略。而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以教育生态学中“限制因子定律、教育生态位、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原理为指导,提出生态化的语文课堂管理策略。旨在为G市初中语文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并对建立和谐生态的初中语文课堂提供借鉴作用。
董杨[7](2020)在《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有关法律明确提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始终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项重要任务。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最高效的地点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汉语课堂。汉语课程的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具有多重功能,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沟通的基础,也是连接多民族之间的纽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突出地表现在其教学行为上。因此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深刻意义。本研究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施良方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S小学为个案,选择8名汉语教师并观察其汉语课堂教学情况并对课堂录音,通过对录音的转录分析统计数据,揭示课堂教学行为现状,总结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点,找到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问题成因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统计分析,发现S小学朝鲜族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呈示行为与对话行为存在一些问题,指导行为的表现良好。具体体现为呈示行为中的导入行为、讲述行为、板书行为、声像呈示行为存在问题;对话行为中的问答行为与讨论行为皆存在问题。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探究并归纳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2.师范生职前教育实践性教学与新教师职前培训不足;3.教师备课时间不足,压力较大;4.教师教学反思与自主发展不足。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与成因从整体与具体两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整体策略包括:1.充分备课,对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2.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3.提升教师语言文字能力;4.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平台;5.减轻教师负担,合理分配时间。具体策略包括:1.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注意灵活变换方式;2.讲授语言要简洁、富有感染力;3.讲授内容应结构紧凑、逻辑性强;4.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5.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6.扩大叫答范围,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7.重视小组讨论活动。
张文萍[8](2020)在《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国家应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项重大的使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形式不断变革与创新。CourseLab是一款集交互性与直观性于一体的课件制作类教学软件,具有模拟情景、创建交互性课堂活动和测试题、添加导航和触发器等特色功能。该软件能够依据教学需要制作具有互动性、实用性、多样性的交互式课件。本研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视听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梳理了当前交互式课件及CourseLab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空白。并在充分挖掘CourseLab软件功能及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制作原则与思路。同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三个章节为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交互式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以供一线教师借鉴参考。此外,本研究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将利用CourseLab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检验该教学资源的教学效果并分析该软件在教学上的应用可行性,以丰富交互式课件的制作途径,优化高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对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将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应用于课前预习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满足教学需要。其交互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问卷和访谈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CourseLab制作的交互式课件评价较高,愿意在今后的生物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交互式课件。但是由于教学实践时间短、应用章节少、硬件设施配备受限等因素,交互式课件的优势并不明显。笔者相信随着软件的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普及,CourseLab将会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认可,交互式课件将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交互式课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教学中。本研究旨在填补国内交互式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空白,丰富交互式课件的制作途径,为一线教师开发交互式课件提供一套范本样例。希望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充分发挥该软件的优势,切实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另外,笔者也会积极采纳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继续研究,进一步完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提高CourseLab软件的适用性,充分发挥交互式课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谭梦君[9](2019)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认为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基本理念中,关于“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归类法,将高中地理活动进行归类,统计问卷数据,得出其利用现状,并对结果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教师进行活动教学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针对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分类,提出对应的活动教学设计策略,并提出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与电影、纪录片、综艺相融合的拓展性策略。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案。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区分“活动”与“活动教学”;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分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第三部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与成因分析。本章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根据活动题的要求、活动形式,对教材中的活动题进行分类,使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活动题的使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法,得出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及成因。第四部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设计原则探究。本章首先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的六大类活动题进行探究,分别研究其设计原则,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同时,还提出了活动教学的拓展性策略。第五部分:本章选用三个课堂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参照《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征,选择与之适合的活动教学方式,并付诸实践,通过学习效果、课堂活跃程度,检验其可行性,并总结归纳,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式。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活动教学宜采用不同的策略,教师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希望广大教师能参与到活动教学的研究中来,将地理课堂打造成一门艺术。
张姝婷[10](2019)在《“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留白”艺术,最初是应用在绘画领域,目的是为了留出空白,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意境感受,随后又在书法、建筑、文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从艺术领域到教学领域的转变,“留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出了一定的效果。“留白”艺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和个性化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给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但“留白”艺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教材“留白”艺术价值的淡化问题、“留白”时间长短和程度深浅的问题以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问题。通过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课程停留于教材知识点,缺乏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留白程度难以把握,针对性不够明显;学生缺乏参与兴趣,知识的储备和能力欠缺等。问题需要策略的解决,因此“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要遵循求实性、适度性和针对性的具体原则,做好构建起活动型学科课程,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准备,并针对“留白”艺术在教学中的多方面应用进行分类,辅助于人教版教材思想政治必修一《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设计实例进行说明,展现“留白”艺术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魅力。
二、小议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
1.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内涵 |
2.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特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理论 |
2.发现学习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
1.情境创设 |
2.提出问题 |
3.探究问题 |
4.解决问题 |
5.评价反馈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 |
1.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 |
2.改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
3.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 |
(二)高中思想政治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 |
1.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自身特点提供了可行性 |
2.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性 |
3.网络技术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现状调查 |
1.调查的准备 |
2.调查的实施 |
3.调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取得的成效 |
1.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 |
2.学生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
3.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存在的问题 |
1.情境创设:部分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生活 |
2.提出问题:提问方式、对象及类型较为固定 |
3.探究问题: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
4.解决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有效性引导 |
5.评价反馈:部分教师缺乏针对性评价 |
(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难度较大 |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
3.教师课堂提问能力不足 |
4.教师课堂引导意识不强 |
5.既有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有效运用路径探寻 |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多样化情境 |
1.直观型情境 |
2.探究型情境 |
3.启发型情境 |
4.合作型情境 |
(二)培养问题意识,实现师生问答双向“发声” |
1.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想问”提供动力 |
2.给予思考时间,为学生“能问”提供保障 |
3.保护求知欲,为学生“敢问”提供支撑 |
4.营造提问氛围,为学生“会问”提供条件 |
(三)优化问题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参与 |
1.优化课前导入环节的问题设计 |
2.优化新课讲授环节的问题设计 |
3.优化课堂小结环节的问题设计 |
(四)提升课堂引导能力,做好课堂引导者 |
1.转变教师角色 |
2.提升专业素养 |
3.加强教学反思 |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多元化评价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2.评价标准多元化 |
3.评价方式多样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调査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类科普视频概述及调查分析 |
2.1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概念 |
2.1.1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定义与特征 |
2.1.2 实验类科普视频的发展与作用 |
2.2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理论支撑 |
2.2.1 直观教学法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STSE教育理念 |
2.3 实验类科普视频引入乡村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
2.3.1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运用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的原则 |
2.3.2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高效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方法 |
2.3.3 乡村中学生正确汲取实验类科普视频价值的原则 |
第3章 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乡村教师对物理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情况的访谈及分析 |
3.2 乡村中学生对物理实验类科普视频认识的现状调查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目的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章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方案 |
4.1 适用于乡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类科普系列视频汇总 |
4.2 实验类科普视频在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
4.2.1 导入新课环节应用高趣味性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2 新课讲授环节应用讲解基础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3 课堂总结环节应用贴近生活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4.2.4 课后作业环节应用高端前沿的实验类科普视频 |
第5章 乡村中学物理教学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的案例设计 |
5.1 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杠杆》教学案例设计 |
5.2 应用实验类科普视频《液体的压强》教学案例设计 |
5.3 教学案例实践效果检验与分析 |
5.4 对所遇问题进行的归纳、调整与解决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
1.1.2 教学实践改革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生活化教学 |
1.3.2 数学生活化教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研究现状 |
1.4.2 关于数学与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
1.4.3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
1.5 理论依据 |
1.5.1 现实数学教育思想 |
1.5.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
1.5.3 建构主义理论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与观察量表的制定 |
2.1 开发过程 |
2.1.1 林良富对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特征的论述 |
2.1.2 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
2.1.3 其他学科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
2.2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
2.3 观察量表维度的确定 |
第三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 |
3.2 调查方法 |
3.3 访谈结果 |
3.3.1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认知 |
3.3.2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
3.3.3 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 |
3.4 课堂观察结果 |
3.4.1 教师倾向于照搬书上情境或创设形式化的情境 |
3.4.2 教学氛围偏严肃、刻板 |
3.4.3 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上风 |
3.4.4 教学应用环节几乎与生活脱钩 |
3.4.5 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
第四章 生活化教学在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1 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 |
4.2 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 |
4.3 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 |
4.4 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 |
4.5 教学评价唯成绩论 |
第五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策 |
5.1 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
5.2 创造性使用教材 |
5.2.1 发挥榜样示范,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
5.2.2 关注时事热点与地方文化 |
5.2.3 加工与改造素材 |
5.3 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 |
5.3.1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
5.3.2 加强合作探究中的交流互动 |
5.3.3 在恰当时机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
5.3.4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
5.4 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 |
5.4.1 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
5.4.2 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学业评价 |
5.5 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 |
5.5.1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做实做细 |
5.5.2 家校合作,融入生活化数学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物理与高中物理 |
2.课堂教学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
3.语言与课堂教学语言 |
4.语言艺术与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二)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实施过程 |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1.学生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2.教师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 |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
1.科学性原则 |
2.启发性原则 |
3.简明性原则 |
4.教育性原则 |
5.针对性原则 |
6.生动性原则 |
7.整体性原则 |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 |
1.教学口头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
2.教学体态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
3.教学书面语艺术的实施策略 |
五、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设计案例 |
(一)理论课——《牛顿第一定律》 |
(二)习题课——《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
六、总结和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B 调查问卷(教师版) |
致谢 |
(5)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音乐微课的制作 |
第一节 音乐微课的特征与类型 |
一、音乐微课概念 |
二、音乐微课的特征 |
三、音乐微课类型 |
第二节 音乐微课的制作原则 |
一、紧凑性原则 |
二、短而精原则 |
三、趣味性原则 |
四、目标性原则 |
五、内容完整原则 |
第三节 音乐微课的制作要求及方法 |
一、音乐微课制作要求 |
二、音乐微课制作步骤及方法 |
第二章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 |
一、高中音乐课程内容 |
二、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 |
三、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一、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音乐微课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三章 音乐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以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例 |
第一节 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与分析 |
一、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 |
二、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分析 |
第二节 讲授式微课——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 |
一、《孟姜女哭长城》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三节 画外音式微课——以《沂蒙山小调》为例 |
一、《沂蒙山小调》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四节 互动式微课——以《锦鸡出山》为例 |
一、《锦鸡出山》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四章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及优化策略 |
第一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
一、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
三、强化师生互动与学生协作 |
四、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二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丰富教学内容策略 |
二、增强学生自主能力策略 |
三、提升音乐课堂策略 |
四、课中展示策略 |
五、因材施教策略 |
六、注重交流与学习策略 |
七、规范系列发展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存在的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问题研究 ——以G市A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相关政策对语文学科的关注和要求 |
(二)和谐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
(三)语文课堂管理中生态理念的缺失 |
(四)教育生态学为语文课堂管理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育生态学 |
(二)初中语文课堂管理 |
(三)生态课堂管理 |
五、研究综述 |
(一)课堂管理的研究综述 |
(二)教育生态学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内容创新 |
第一章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理论概述 |
一、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理论依据 |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内涵 |
(二)教育生态学对语文课堂管理的理论借鉴 |
二、初中语文课堂生态的影响因子 |
(一)初中语文课堂物理环境 |
(二)初中语文课堂心理环境 |
(三)初中语文课堂人际关系 |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
(五)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
三、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生态环境特征 |
(一)整体联系性 |
(二)开放发展性 |
(三)体验生成性 |
四、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原则 |
(一)动态性与互助性相结合 |
(二)平等性与权威性相结合 |
(三)适切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
(五)发展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
第二章 G市A校初中语文课堂管理问题现状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与描述 |
二、调查的设计、实施与统计 |
(一)问卷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调查实施 |
(五)调查统计 |
三、教师访谈的实施与统计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统计与结论 |
第三章 G市A校语文课堂管理问题总结及原因分析 |
一、G市A校语文课堂管理问题归纳 |
(一)课桌形制动态性弱,环境科学性未突显 |
(二)教师权威性强,学生主体性不突出 |
(三)课堂气氛营造欠佳,体悟式学习难实现 |
(四)教学内容和方式局限,应用性开放性不显着 |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发展性被忽略 |
二、G市A校语文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
(一)学校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生因素 |
第四章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重视限制因子作用,营造科学合理的物理环境 |
(一)课桌形制动态编排,呈现互助性 |
(二)教室布置融入文学色彩,突显人文性 |
二、强化教育生态位原理,建构平等共生的教育主体 |
(一)建立双主体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
(二)打造合作共生的生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合作竞争 |
三、把握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创设和谐适宜的心理环境 |
(一)重视课堂心理环境建设,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
(二)打造生命语文课堂,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
四、克服“花盆效应”,塑造应用型开放型课堂教学 |
(一)延伸扩展教材内容,开放化语文课堂 |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趣味化语文课堂 |
五、关注可持续发展,形成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
(一)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二)优化课堂生态,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多元丰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
(二) 汉语教学在民族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三) 朝鲜族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 |
(二) 课堂教学行为 |
(三) 呈示行为 |
(四) 对话行为 |
(五) 指导行为 |
第一章 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 |
二、施良方教学理论 |
第二节 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内深逻辑 |
一、课堂教学行为的内涵 |
二、课堂教学行为的要素 |
三、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 |
第二章 朝鲜族小学汉语课堂教师教学行为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个案点介绍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节 朝鲜族小学汉语课堂样态 |
一、朝鲜族小学汉语课堂的双语特征 |
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三节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结果 |
一、呈示行为 |
二、对话行为 |
三、指导行为 |
第四节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分析 |
一、不同类型教师讲述行为的比较分析 |
二、不同类型、不同情境中教师板书行为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类型教师叫答行为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
一、呈示行为 |
二、对话行为 |
第二节 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课程与教学论乃至有效教学理论知识欠缺 |
二、师范生职前教育实践性教学与新教师职前培训不足 |
三、备课时间不足,教师压力较大 |
四、教师教学反思与自主发展不足 |
第四章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整体优化策略 |
一、充分备课,对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
二、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
三、提升教师语言文字能力 |
四、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平台 |
五、减轻教师负担,合理分配时间 |
第二节 具体优化策略 |
一、呈示行为 |
(一) 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注意灵活变换方式 |
(二) 讲授语言要简洁、富有感染力 |
(三) 讲授内容应结构紧凑、逻辑性强 |
(四) 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
二、对话行为 |
(一) 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 |
(二) 扩大叫答范围,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
(三) 重视小组讨论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 |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
(三)CourseLab软件的教学优势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CourseLab |
(二)交互式课件 |
二、理论基础 |
(一)视听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第三章 CourseLab软件简介 |
一、CourseLab软件的下载与安装 |
(一)下载安装包 |
(二)安装 |
二、CourseLab软件的界面介绍 |
(一)起始界面介绍 |
(二)操作界面介绍 |
第四章 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与制作 |
一、基于CourseLab的交互式课件设计原则 |
(一)互动性原则 |
(二)多样性原则 |
(三)适用性原则 |
(四)艺术性原则 |
二、基于CourseLab的交互式课件设计与开发流程 |
(一)确定设计内容 |
(二)构思教学设计 |
(三)撰写脚本 |
(四)制作课件 |
(五)教学应用 |
(六)评价修改 |
三、教学设计 |
四、撰写脚本 |
五、交互式课件制作 |
(一)素材的搜集与处理 |
(二)课件制作 |
六、课件的审定与修改 |
七、反思与完善 |
第五章 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 |
一、交互式课件的应用实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客观问题分析 |
(二)主观问题分析 |
三、一线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四、教学效果定量分析 |
(一)前测成绩分析 |
(二)后测成绩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五、结论 |
六、使用建议 |
(一)制作建议 |
(二)实施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一)理论成果 |
(二)实践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附录 Ⅳ |
附录 Ⅴ |
致谢 |
(9)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活动 |
2.1.2 活动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
2.2.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
3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与成因分析 |
3.1 活动分类 |
3.1.1 计算类 |
3.1.2 观察观测实验演示类 |
3.1.3 展示交流类 |
3.1.4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类 |
3.1.5 作业检验类 |
3.1.6 知识补充类 |
3.2 调查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数据分析 |
3.4.1 使用活动的目的 |
3.4.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4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设计探究 |
4.1 基于湘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
4.1.1 计算类活动设计 |
4.1.2 观察观测实验演示类活动设计 |
4.1.3 展示交流类活动设计 |
4.1.4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类活动设计 |
4.1.5 作业检验类活动设计 |
4.1.6 知识点补充类活动设计 |
4.2 湘教版教材的拓展活动设计 |
4.2.1 与电影纪录片相融合 |
4.2.2 与益智类综艺节目相融合 |
5 课堂实践与总结 |
5.1 课堂实践案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5.2 课堂实践案例—“密度流规律探究” |
5.3 课堂实践案例—“一站到底之学考复习抢答赛” |
5.4 课堂实践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
第一节 “留白”艺术探源 |
一、“留白”理念的起源 |
二、“留白”的涵义 |
三、“留白”的应用轨迹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留白”艺术的理论渊源和概念界定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留白”艺术的理论渊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留白”艺术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义 |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三、调节课堂的教学节奏,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 |
四、顺应新课标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留白”艺术的问题和成因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留白”艺术的问题 |
一、教材“留白”艺术价值淡化的问题 |
二、“留白”时间长短和程度深浅的问题 |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问题的成因 |
一、课程层面:停留教材知识点,缺少社会实践参与 |
二、教师层面:程度难以把握,针对性不够明显 |
三、学生层面:缺乏参与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欠缺 |
第三章 “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一节 应用“留白”艺术的具体原则 |
一、求实性原则 |
二、适度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第二节 应用“留白”艺术的前提准备 |
一、课程层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 |
二、教师层面: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三、学生层面: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
第三节 明确“留白”艺术的分类 |
一、根据主体划分 |
二、根据时机划分 |
三、根据环节划分 |
第四节 应用“留白”艺术的教学设计实例 |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教学设计 |
二、《面对经济全球化》“留白”艺术说明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现状访谈(教师版) |
附录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艺术应用现状访谈(学生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小议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运用研究[D]. 梁芳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乡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类科普视频应用的实践研究[D]. 张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D]. 闫芳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研究[D]. 尹昊.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D]. 于锐宸.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管理问题研究 ——以G市A校为例[D]. 肖玉婷.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7]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个案研究[D]. 董杨.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基于CourseLab的高中生物学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D]. 张文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D]. 谭梦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10]“留白”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姝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