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酸生产分析测定修改规程草案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于浩[1](2021)在《《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及行业标准修订》文中研究指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粘弹性和低免疫原性,是目前最常用的注射微整手术填充材料之一。现行行业标准YY/T 0962-2014《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从发布到现在,有些内容和指标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标准中缺少成品中蛋白质含量的限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同时重金属总量、溶胀度、游离透明质酸钠含量、注射器芯杆推挤力、交联剂残留量等项目的检验方法需要完善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红外鉴别的样品干燥方法:探讨了乙醇沉淀后干燥法、直接干燥法和现行标准的样品处理方法(冷冻干燥法)对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定性鉴别的影响,实验表明三种处理方法均适用于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鉴别。2)粒径分布检测方法:显微镜法压片时可能使颗粒性状发生改变从而使粒径发生变化,结果判断主观性较强,并且操作时样品褪色较快,影响观察,故删除了显微镜法检测。确定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直接从图谱读出样品D50,D90的数值。3)游离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为解决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单相产品离心处理后上清液界限不明显的问题,增加300目筛网、500目筛网、慢速滤纸、中速滤纸以及0.45μm滤膜过滤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慢速滤纸过滤的方式较适用于所有产品的预处理。4)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酸解法处理样品,确定样品用0.5 mol/L硫酸溶液,在(95±5)℃条件下处理45 min,样品完全溶解后可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成品中蛋白质含量。5)重金属测定: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不溶于水,样品需要加酸进行消解,依次用硫酸、硝酸,盐酸处理,消解液用比色法测定重金属含量。6)BDDE交联剂含量测定:对现行标准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酶标仪检测技术进行了适当修订。为使BDDE更好的从凝胶内部释放出来,在气相色谱测定之前增加样品的酶解处理步骤,然后对BDDE进行萃取,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测定。对于酶标仪检测法,在标准溶液中添加与酶解样品相同量的透明质酸酶,从而扣除透明质酸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7)溶胀度测定:现行标准的测定方法无法有效除去多余水分,试验操作主观性强。本研究采用500目筛网过滤样品溶液,明确了去除多余水分的方法。8)推挤力测定:以确定的推挤速度推动注射器芯杆,获得力的曲线。推挤力的波动幅度广,表明样品有分布不均匀或者是聚集浓缩的现象,会对实际操作有干扰。通过不同速度推挤力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30 mm/min的速度读取最大、最小及平均推挤力。该文章所有内容将为行业标准的修订提供实验及技术支撑,该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给予企业借鉴指导作用,并促进了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的健康发展。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刘璐[3](2021)在《滴灌施肥系统滴头堵塞机理及堵塞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及养分,难以完全滤除,由此造成滴头堵塞的高风险性和复杂的诱发机制。因此,探明滴灌施肥系统中水质、水温、肥料类型、肥料浓度与滴头堵塞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防治滴头堵塞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内镶贴片斜齿形迷宫流道滴头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固定周期的滴头抗堵塞性能测试,研究人工配制浑水滴灌条件下(泥沙粒径<0.1 mm,含沙量0.8 g/L)不同泥沙级配、灌水温度(夏季平均温度23℃,冬季平均温度5℃)、肥料类型(尿素:[CO(NH2)2];磷肥:Ca(H2PO4)2·H2O;钾肥:K2SO4;复合肥:[CO(NH2)2]+KH2PO4+KNO3)、施肥浓度(0、0.25、0.5、0.75、1.0、5.0、10.0、20.0和30.0 g/L)组合对滴头平均相对流量(Discharge of Relative Average,Dra)和灌水均匀度(Irrigation Uniformity,Cu)的影响。并结合肥料在泥沙颗粒上的吸附试验、泥沙颗粒的静水絮凝沉降试验、堵塞物微生物数量计数以及堵塞物表面形貌和其化学组分的微观表征,揭示物理-化学-生物交互作用下滴头堵塞机理,并确定基于系统较优抗堵性能的滴灌肥液浓度阈值,最终建立适应典型区的滴头堵塞风险综合评价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灌水温度显着影响有效灌水次数以及滴头堵塞对泥沙颗粒粒径和肥料浓度的敏感性。夏季(平均温度23℃)滴头有效灌水次数是冬季(平均温度5℃)的1.26~1.43倍,其抗堵塞性能高于冬季。冬季水中粗颗粒(粒径:0.067~0.1 mm)含量越多,肥料浓度对滴头堵塞的影响越敏感;夏季水中细颗粒(粒径:0~0.034 mm)含量越多,肥料浓度对堵塞的影响越敏感。(2)肥料特性是决定滴灌施肥系统中滴头堵塞风险和堵塞类型的重要因素。当肥料浓度为30.0 g/L时,诱发滴头堵塞的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磷肥>钾肥>尿素>复合肥。尿素滴灌施肥系统以物理和生物混合堵塞为主,主要考虑分子态尿素析出物与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团聚沉降,以及由于放线菌繁殖导致的堵塞物加速生长;磷肥滴灌施肥系统以物理堵塞为主,主要考虑浑水泥沙颗粒对磷肥的高吸附率引发的强沉降;钾肥滴灌施肥系统以化学生物混合堵塞为主,主要考虑钾离子与水中钙、镁离子置换形成的沉淀物在滴头流道壁面的淤积,以及由于细菌繁殖导致的堵塞物加速生长;复合肥滴灌施肥系统主要考虑长期灌水过程中由于可溶性氮磷钾促进微生物生长引起的生物堵塞。(3)肥料浓度对浑水施肥滴灌系统滴头堵塞风险及其诱发主导因子有显着影响。当尿素浓度为0.25~1.0 g/L时,细小絮团提高了泥沙的跟随性,降低了滴头堵塞风险;当尿素浓度为5.0~20.0 g/L时,粗大絮团降低水体粘滞性及其对团聚结构的拖曳能力和浮力,加速泥沙在流道内的沉降淤积,滴头堵塞风险高。当磷肥浓度为0.25~0.75 g/L时,絮团的拖曳能力和浮力随泥沙颗粒絮凝沉降速度的减小而增加,此时细菌数量基本降至最低,滴头堵塞风险低;磷肥浓度在1.0~20.0g/L区间为堵塞高风险区。当钾肥浓度在0.25~5.0 g/L时,泥沙颗粒快速达到絮凝平衡,沉速稳定且相比未施肥具有抑制絮凝沉降的作用,为堵塞低风险区,而钾肥浓度在10.0~20.0 g/L区间为堵塞高风险区。复合肥浑水滴灌滴头抗堵塞性普遍较优,浓度范围0.25~1.0 g/L与5.0~20.0 g/L分别为堵塞的低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不同肥料滴灌适宜浓度区间分别为:尿素1.0~5.0g/L、磷肥0.75~1.0 g/L、钾肥5.0~10.0 g/L、复合肥1.0~5.0 g/L。(4)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滴头堵塞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充分发挥了两种数学方法综合评判的优势,将定性因子定量化,对滴头堵塞发生的复杂性和风险程度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滴头流道结构、水质、运行管理模式和灌水环境对滴头堵塞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056、0.678、0.171和0.095。水质是影响滴头堵塞发生的首要因子,滴灌施肥系统滴头堵塞风险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浑水滴灌<复合肥浑水滴灌<尿素浑水滴灌<钾肥浑水滴灌<磷肥浑水滴灌。模型评价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高效滴灌施肥技术、削减肥料成本、降低滴头堵塞风险以及延长滴灌设备寿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王丽梅[4](2021)在《至灵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文中指出至灵胶囊是由冬虫夏草幼虫分离的孢霉属真菌(Mortierella SP)经人工培养发酵的菌丝体加工制成的胶囊。作为野生虫草的重要替代产品,至灵胶囊有补肺益肾的功效。多用于肺肾两虚所致咳喘、浮肿等症,亦可用于各类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肝炎及肿瘤的辅助治疗。与之类似的发酵虫草菌丝体类产品众多,且至灵胶囊非独家品种,其标准仍收录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WS3-B-2312-97)。检查项目包括性状、胶囊剂常规检查、两个理化鉴别、一个腺苷的薄层鉴别及腺苷和甘露醇的含量测定,质量标准相对较为粗放。为提高其市场竞争性,本课题通过实验对其展开全面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原标准收载于1997年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本课题首先对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原标准一致,为棕褐色颗粒;然后对其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进行了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标准项下对胶囊剂的规定。鉴别研究中,本课题在原标准的基础上,首先复核了甘露醇类物质、游离氨基酸两项理化鉴别,其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通过涂片法用水合氯醛试液固定样品粉末,完成了 15批至灵胶囊中淡黄色亚棱形细胞和虫草菌丝的显微观察。其次在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别中,改进了原标准中腺苷的薄层鉴别方法,利用纯水提取并将展开条件变为氯仿-乙酸乙酯-异丙醇-水-浓氨试液(8:2:6:0.3:0.15)及磷酸氢二钠硅胶GF254薄层板,结果15批样品与对照品腺苷、尿苷在254nm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此外,实验添加了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三种游离氨基酸的薄层鉴别。通过以正丁醇-水-冰醋酸(4:1:1)为展开剂,连续展开两次,喷以茚三酮试液,105℃加热显色得以实现。最后,在麦角甾醇的鉴别中,通过甲醇超声提取制备样品溶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后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所有批次在日光和365nm下都与对照品在相对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而甘露醇类物质的薄层鉴别研究由于斑点不清晰未能完成。含量测定研究中,原标准中含量测定仅有腺苷、甘露醇类物质两项,在此基础上,本实验增加了鸟苷、尿苷两种核苷类物质及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并探索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虫草素和甘露醇类物质的含量。就腺苷而言,本课题通过优化提取和检测条件,使得15批至灵胶囊中腺苷的含量从原标准的不少于0.25mg/粒提升至0.65~0.98mg/粒。然后通过石油醚去脂、5%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以甲醇-三乙胺溶液做流动相,256nm下完成了鸟苷的含量测定,最终含量范围在0.10~0.55mg/粒之间。其次,尿苷的提取方法同鸟苷,但流动相变更为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体系,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15批次至灵胶囊中尿苷的含量范围在0.06~0.48mg/粒之间。原标准中无任何关于麦角甾醇的研究,实验通过甲醇超声提取,以纯甲醇为流动相在283nm下完成了检测,并在15批次至灵胶囊中得到0.38~0.95mg/粒的良好结果。甘露醇类物质的含量测定原标准用滴定法,本实验尝试性的利用糖柱和示差检测器,将水浴制得的样品以超纯水为流动相,在柱温80℃和检测池温度55℃时测定其含量,结果在方法学考察后期多次重复结果不佳,最终放弃用HPLC改用滴定法。新的滴定法中,本课题将原来的回流2h简化为超声提取30min,结果其含量由不少于18mg/粒提升为18.40~26.23mg/粒。同时,本课题还对另外一种重要的核苷类物质——虫草素的含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在5种不同的提取条件下,虫草素都显示出极低的色谱峰,故放弃了对其的含量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已经成为国际认可度较高的中药质控技术,在2020版《中国药典》中已有多种中药及中成药制剂增加指纹图谱项,并将其作为质量控制新手段。但在发酵虫草菌丝体产品及冬虫夏草中均未使用。本课题对14批至灵胶囊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及相似度比对,结果相似度均不低于0.854,且共有色谱峰达7个。并对其中腺苷、尿苷、鸟苷三个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和确证,并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色谱适应性结果良好。综上,本课题建立的质量标准提升较为全面、系统、重复性好,能更好的反映至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情况,可增加其市场竞争能力。
刘元元[5](2020)在《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简称KMPS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体消毒剂,在国内外畅销30多年,因技术垄断及行政保护的原因,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无类似产品上市。由于粉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涨袋,流动性不佳,水产应用中不易沉入水底,影响了粉剂的使用。颗粒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小,稳定性更好,因此更安全和更方便临床使用。本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临床试验等研究,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现对其总结如下:1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的验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稳定性,确定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六偏磷酸钠20.9%,包被氯化钠2%,氨基磺酸8.0%,TX-10 4%,苋菜红指示剂0.1%,酸碱成分分开制粒后混合,中试成品率可达95%以上,质量稳定,可用于大生产。2质量研究开展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产品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和起草说明。通过对三批次中试产品的质量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药物稳定性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同时遵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放置6个月,长期放置24个月,性状、p H值和溶解性基本无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部符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表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2年。4临床试验与评价4.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验证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可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灭;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可达100.0%;1:600以及1:8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及以上杀菌率可达90.0%。试验结果证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与virkon基本一致,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4.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抗有机物干扰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内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消毒剂杀灭含有机干扰物的悬液中细菌繁殖体所需剂量,以验证其实际不受有机物干扰杀菌剂量。由试验结果可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杀菌效果可不受有机物干扰,1:400稀释浓度作用30 min不受有机物干扰。同稀释度的杀菌效果优于卫可和自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4.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对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4.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畜禽舍的地面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min后,中浓度(1:200)消毒3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溶液(1:200)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99%以上;对畜禽舍的空气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配成的溶液(1:200)消毒1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史晓玲[6](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严勉[7](2020)在《艾地普林原料药中试生产工艺(含三废处理)及产品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艾地普林(Aditoprim,ADP)是一种新型苄胺嘧啶类抗菌增效剂,与同类兽药相比安全性更高、抗菌效果更好,而且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目前国内外都没有上市。对艾地普林进行药学研究是保证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前期工艺研究和质量研究基础上,按照兽药制备和质量研究指导原则,开展艾地普林原料药的中试工艺研究,并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进行三批中试生产,在对中试产品进行全面质量研究基础上建立质量标准,同时对艾地普林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为艾地普林制剂的研制及后期临床试验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1. 艾地普林原料药工艺研究艾地普林原料药合成工艺是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4-dimethylaminobenzaidehyde,PDBA)为原料,经还原、溴代、甲氧基取代、氰基还原-还原胺化、缩合、环合等六步反应而得到目标产物。本课题组前期已完成了艾地普林原料药实验室合成工艺,但是在缩合、环合反应这两步存在杂质多、产率低的问题。为更好的适应中试生产、提高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本研究针对这两步进行优化。参考同类药物TMP(Trimethoprim,TMP)、溴莫普林(Brodimoprim,BDP)等合成工艺,分别采用正交试验对这两步反应进行优化,确定缩合工艺为:丙烯腈∶甲醇钠∶第四步中间体(ADP4)投料比为1.1∶2.5∶1.0,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6.5 h;环合工艺为:硝酸胍∶甲醇钠∶第五步中间体(ADP5)投料比为1.3∶2.0∶1.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8 h。优化后的两步反应收率分别提高到75.9%~82.8%和84.4%~87.5%。对艾地普林的精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重结晶方法,从结晶溶剂选择,溶剂使用量和结晶温度等因素对精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精制工艺为:采用60%的甲醇/水做溶剂,溶剂使用量按照1.2 g/m L,回流1 h,趁热过滤,-10℃静置析晶,过滤后得到的结晶在60℃真空干燥12 h即得到产品。工艺验证三批放大,精制收率为91.1%~93.4%,外观由淡黄色粉末变为白色晶片,含量由92.8%~95.2%提升至98.8%~99.3%,单个杂质含量分别在0.11%~0.23%、0.12%~0.20%、0.14%~0.25%之间,杂质总量不超过1.0%。工艺优化后对艾地普林合成的完整工艺进行验证,首先在实验室完成了从200 g到4000 g逐步放大生产,结果表明:各批次产品外观色泽为白色粉末晶体,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查符合质量标准。然后按照新药报批要求,于2018年9月在京山瑞生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连续三批艾地普林原料GMP中试,分别得到艾地普林原料28.27kg、26.17 kg、26.95 kg,批号分别为20180915、20180920、20180925。2. 艾地普林原料药中试产品质量研究本课题组前期已经对艾地普林进行了初步的质量研究,建立了质量标准草案。本研究主要对工艺验证产品,特别是中试产品按照质量标准草案进行检验,重点考察外观、有关物质和含量。通过对实验室不同批次产品和GMP中试产品的有关物质分析,进一步分析杂质谱,确定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非水滴定法对批次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按照优化后的工艺生产的不同批次艾地普林原料中,有关物质主要有3个,保留时间分别为8.4 min、16.0 min、27.2min,与前期质量研究的有关物质相同,单个杂质含量分别在0.10%~0.22%、0.15%~0.25%、0.15%~0.20%之间。采用非水滴定法对三批GMP中试产品进行含量测定,分别为99.05%、98.76%、99.28%;采用高效液相法以外标法对三批GMP中试产品进行含量测定,分别为99.13%、98.82%、99.31%。按照艾地普林质量标准草案,对三批GMP中试产品的熔点,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进行检查,结果表明熔点分别为215.4℃~216.7℃、217.3℃~218.4℃和215.4℃~216.7℃,干燥失重均小于1.0%,炽灼残渣均小于0.3%。在以上对艾地普林原料药中试产品质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艾地普林原料药的质量标准。3. 艾地普林原料药稳定性研究按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对艾地普林原料药GMP中试产品开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采用20180915批次原料药为影响因素试验供试品,分别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高温)、相对湿度为90±5%的条件下(高湿)、光照强度为4500±500 lx的条件下(光照)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高温条件下,有关物质增加0.12%,含量降低0.13%;在强光照条件下有关物质增加0.49%,含量降低0.40%;在高湿条件下有关物质增加0.36%,水分增加0.42%,含量降低0.85%。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证明艾地普林原料药高温相对稳定,光照及高湿条件下含量下降明显,故应当干燥避光保存;加速试验采用三批GMP中试原料,按暂定包装(所用外包装采用模拟小桶,内置锡箔纸包装),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条件之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考察稳定性重点检测项目,三批样品在各项检测指标第6个月结果与0个月结果相比,外观色泽无变化,有关物质含量及种类无明显变化,含量降低分别为0.18%、0.12%、0.15%;三批长期试验按暂定包装(所用外包装采用模拟小桶,内置锡箔纸包装),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条件之下放置,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个月,取样考察稳定性重点检测项目,目前已进行了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考察,三批样品在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与0个月初始结果相比,外观色泽无变化,有关物质含量及种类无变化,含量降低分别为0.11%、0.09%、0.12%。长期稳定性考察仍在继续。4.艾地普林原料药三废处理研究艾地普林原料药生产工艺中的三废主要是废液和废渣。其中用到的主要溶剂包括甲苯、甲醇、甲酸和乙二醇单甲醚,为减少污染同时降低成本,对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其中甲醇和乙二醇单甲醚由于含水量的要求,需精制除水后再套用,其余溶剂则直接套用。回收溶剂经过3次反复套用后对产品收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套用溶剂对工艺无明显影响;各步萃取水洗液废水、固体产品水洗液废水集中处理,实验室三批中试废水处理前p H值为10.71~11.23、色度为61~73、悬浮物为16.6~25.9、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为219~263、化学需氧量(CODcr)为3906~4512、总有机氮量(TON)为39~42、总有机碳量(TOC)为176~186,经过蒸发除盐、调p H凝聚、芬顿氧化、微生物处理四步处理后,三批废水p H值为6.97~7.68、色度为7、悬浮物为0.0、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为11~15、化学需氧量(CODcr)为11~14、总有机氮量(TON)为6~7、总有机碳量(TOC)为10~12,三批废水四步处理后各个指标均符合《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固体废渣主要是氯化亚铜、溴化钠、雷尼镍。其中第三步反应产生的废渣经过溶解和精制可得到不同品级的铜和溴化钠;第四步雷尼镍用30%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24 h进行活化,并进行活性测定为51 m LH2/g-Raney-Ni,高于质量标准(42 m LH2/g-Raney-Ni)要求,可重复活化套用。以上三废处理措施对废渣、溶剂充分回收利用,既可以降低成本也避免了污染;针对艾地普林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设计四步处理,达到了排放标准,避免环境污染。以上研究对艾地普林原料药的工业化生产中三废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首次研究了艾地普林原料的中试生产工艺并进行了GMP中试生产,对中试产品进行质量研究,并对三批GMP中试产品进行了稳定性试验,进一步完善了艾地普林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研究了艾地普林生产的三废处理工艺,保证了艾地普林原料生产经济安全、绿色环保。通过以上研究完善了艾地普林原料的药学研究,为艾地普林制剂生产及临床研究提供合格的原料,为艾地普林的新药创制及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覃稔[9](2020)在《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化学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化学学科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分别将“化学与社会发展”和“化学与社会”作为必修课程的5大主题之一和选修课程的3大系列之一,以实现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满足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化学与社会”内容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情况,认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编写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的文献,对国内外“化学与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综述,了解国内化学教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研究现状。在充分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以及高中化学教科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根据普适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原则,选取7套共计16册高中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化学与社会”相关内容作为“化学与社会”内容类目表的主体框架,并参照相关文献进行补充和完善。接着根据类目表对研究对象中的“化学与社会”内容进行统计,并从内容数量、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3个维度分析不同时期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情况,归纳和总结出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特点与趋势。最终通过分析,总结出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特点与趋势:(1)“化学与社会”的内涵逐渐变得丰富,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2)内容总量先降后升,内容主题由单一变得多元,呈现方式趋于多样化;(3)内容的选取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具有中国特色;(4)内容的编排特点逐渐由“介绍性”向“参与性、体验性和开放性”转变。初步得出如下结论:一直以来,我国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均较为重视“化学与社会”教育,不断践行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化学与社会”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由此得出其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主题的编写和教学启示。由于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以及研究者自身精力、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更为全面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研究有待日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张玉环[10](2020)在《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教学内容“具化”的形态,既是不同时期社会对培养人要求的缩影,也是教育回应社会需求的集中表现。对教科书的研究,不仅能够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也能为现在及以后的基础教育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随着2017年化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新一轮的教材编写也已应运而生。新中国70年来,教科书中实验有“变”与也有“不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70年的演变史,从历史的角度溯本求源,立足于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教科书中实验的编写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演变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望为以后教科书实验内容选取与编写,还有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中国70年逐渐加强实验要求。由关注实验对知识的验证性到更加注重实验过程的探究性、综合性,由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到更加关注实验的设计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2)新中国70年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演变过程中不断对实验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充,有些实验内容在演变过程中从教科书中删掉,也有些实验以其特有的实验价值却历久弥新。(3)新中国70年实验呈现方式逐渐多样化。实验栏目由单一转变为多样化,实验仪器由简易娇小的玻管转变为复杂的大型仪器,实验插图由黑白的结构图转变为彩色的实物图等。
二、硫酸生产分析测定修改规程草案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酸生产分析测定修改规程草案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及行业标准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透明质酸的概述 |
1.1.1 透明质酸的结构 |
1.1.2 透明质酸的交联 |
1.1.3 HA在整形手术行业的应用 |
1.1.4 注射整形发展历史 |
1.2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 |
1.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2.3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1.2.4 交联剂残留量的测定 |
1.2.5 溶胀度的测定 |
1.2.6 注射技术 |
1.2.7 分子量的测定 |
1.3 《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行业标准及其修订 |
1.3.1 标准及标准化的概念 |
1.3.2 行业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和意义 |
1.3.3 行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背景 |
1.3.4 行业标准的主要修订过程 |
1.3.5 行业标准的修订内容 |
2 《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行业标准中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2.1 红外吸收图谱鉴别 |
2.1.1 材料与设备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粒径分布 |
2.2.1 材料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小结 |
2.3 游离透明质酸钠含量 |
2.3.1 材料与设备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小结 |
2.4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蛋白质含量 |
2.4.1 材料与设备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小结 |
2.5 重金属含量 |
2.5.1 材料与设备 |
2.5.2 实验方法 |
2.5.3 结果与讨论 |
2.5.4 小结 |
2.6 BDDE交联剂残留量 |
2.6.1 材料与设备 |
2.6.2 实验方法-气相法 |
2.6.3 结果与讨论-气相法 |
2.6.4 实验方法-酶标仪检测法 |
2.6.5 结果与讨论-酶标仪检测法 |
2.6.6 小结 |
2.7 溶胀度 |
2.7.1 材料与设备 |
2.7.2 实验方法 |
2.7.3 结果与讨论 |
2.7.4 小结 |
2.8 推挤力 |
2.8.1 材料与设备 |
2.8.2 实验方法 |
2.8.3 结果与讨论 |
2.8.4 小结 |
3 结论及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项目验证汇总 |
附录三 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行业标准(修订稿)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滴灌施肥系统滴头堵塞机理及堵塞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滴灌滴头堵塞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滴头堵塞类型和程度 |
1.2.2 滴头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3 滴头堵塞过程和诱发机制 |
1.2.4 滴灌滴头堵塞评价方法 |
1.2.5 滴头堵塞控制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温度对浑水施肥滴灌滴头抗堵性能研究 |
2.2.2 肥料特性对浑水滴灌滴头抗堵性能研究 |
2.3 试验方法 |
2.4 滴头堵塞评价与堵塞物组分测试方法 |
2.4.1 滴头堵塞评价标准 |
2.4.2 堵塞物质干重分析 |
2.4.3 堵塞物质微生物数量分析 |
2.4.4 堵塞物质化学组成分析 |
2.4.5 滴头流道内含沙水流流态分析 |
2.4.6 泥沙颗粒对不同肥力因子吸附量计算 |
2.4.7 泥沙沉速计算 |
第三章 灌水温度对施肥滴灌滴头堵塞的影响 |
3.1 试验因素的方差分析 |
3.2 温度对不同泥沙级配浑水滴灌滴头堵塞的影响 |
3.3 温度对不同施肥浓度浑水滴灌滴头堵塞的影响 |
3.4 温度对泥沙颗粒絮凝行为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肥料类型对滴头堵塞的影响 |
4.1 浑水施肥滴灌滴头堵塞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2 浑水施肥滴灌堵塞物质形貌及组分分析 |
4.3 泥沙颗粒对肥料的吸附特性 |
4.4 泥沙颗粒的静水絮凝沉降特性 |
4.5 浑水施肥滴灌滴头流道水流流动特性分析 |
4.6 滴头堵塞程度随微生物数量增长变化特征 |
4.7 讨论 |
4.7.1 尿素浑水滴灌滴头堵塞诱发机理 |
4.7.2 磷肥浑水滴灌滴头堵塞诱发机理 |
4.7.3 钾肥浑水滴灌滴头堵塞诱发机理 |
4.7.4 复合肥浑水滴灌滴头堵塞诱发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肥料合理浓度阈值的确定 |
5.1 肥料浓度对滴头相对流量的影响 |
5.2 泥沙颗粒对肥料吸附特性的影响 |
5.3 肥料浓度对泥沙颗粒静水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 |
5.4 肥料浓度对毛管内微生物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尿素滴灌滴头堵塞发生机理及合理施肥浓度 |
5.5.2 磷肥滴灌滴头堵塞发生机理及合理施肥浓度 |
5.5.3 钾肥滴灌滴头堵塞发生机理及合理施肥浓度 |
5.5.4 复合肥滴灌滴头堵塞发生机理及合理施肥浓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滴头堵塞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
6.1 施肥滴灌滴头堵塞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
6.1.1 滴头堵塞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1.2 滴头堵塞风险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6.1.3 滴头堵塞风险评价因子模糊矩阵的确定 |
6.1.4 滴头堵塞风险综合评价 |
6.2 不同肥料类型施肥滴灌滴头堵塞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
6.2.1 灌水概况 |
6.2.2 权值的确定 |
6.2.3 特征向量矩阵的确定 |
6.3 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
6.3.1 二级初判结果分析 |
6.3.2 一级初判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至灵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处方及制备工艺 |
1.2 生产厂家情况 |
1.3 活性成分研究 |
1.3.1 核苷类物质 |
1.3.2 氨基酸类物质 |
1.3.3 甾醇类物质 |
1.3.4 多糖类物质 |
1.3.5 微量元素 |
1.4 药理作用研究 |
1.4.1 保护肝脏 |
1.4.2 滋补肾脏 |
1.4.3 保护肺脏 |
1.4.4 辅助肿瘤治疗 |
1.5 标准收载情况 |
1.6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
1.7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1 鉴别研究 |
1.8.2 胶囊剂常规检查 |
1.8.3 含量测定研究 |
1.8.4 指纹图谱研究 |
2 基原及样品收集情况 |
2.1 基原 |
2.2 样品收集情况 |
3 性状及检查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性状 |
3.3 检查 |
3.3.1 水分 |
3.3.2 装量差异 |
3.3.3 崩解时限 |
3.4 小结与讨论 |
4 鉴别标准提升研究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理化鉴别研究 |
4.3 显微鉴别标准提升研究 |
4.3.1 试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薄层色谱鉴别标准提升研究 |
4.4.1 氨基酸类成分 |
4.4.2 核苷类成分 |
4.4.3 麦角甾醇 |
4.4.4 甘露醇类物质 |
4.5 小结与讨论 |
5 含量测定提升研究 |
5.1 仪器与试药 |
5.2 腺苷的含量测定 |
5.2.1 前期摸索 |
5.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5.2.3 溶液的制备 |
5.2.4 方法学考察 |
5.2.5 样品测定结果 |
5.3 鸟苷的含量测定 |
5.3.1 前期摸索 |
5.3.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5.3.3 溶液的制备 |
5.3.4 方法学考察 |
5.3.5 样品测定结果 |
5.4 尿苷的含量测定 |
5.4.1 前期摸索 |
5.4.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
5.4.3 溶液的制备 |
5.4.4 方法学考察 |
5.4.5 样品测定结果 |
5.5 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
5.5.1 前期摸索 |
5.5.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5.5.3 溶液的制备 |
5.5.4 方法学考察 |
5.5.5 样品测定结果 |
5.6 HPLC测定甘露醇类物质的含量 |
5.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5.6.2 溶液的制备 |
5.6.3 方法学考察 |
5.6.4 实验结果 |
5.7 滴定法测定甘露醇类物质的含量 |
5.7.1 溶液的制备 |
5.7.2 系统适应性实验 |
5.7.3 方法学考察 |
5.7.4 样品测定结果 |
5.8 虫草素含量测定 |
5.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
5.8.2 提取条件摸索 |
5.9 小结与讨论 |
6 指纹图谱提升研究 |
6.1 仪器与试药 |
6.2 条件摸索 |
6.2.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6.2.2 梯度洗脱条件的考察 |
6.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
6.4 溶液的制备 |
6.5 指纹图谱中主要特征峰的鉴定 |
6.5.1 液质联用方法鉴定指纹图谱中主要色谱峰 |
6.5.2 至灵胶囊与对照品的叠加实验方法 |
6.6 方法学考察 |
6.6.1 精密度实验 |
6.6.2 重复性实验 |
6.6.3 稳定性实验 |
6.6.4 色谱适用性实验 |
6.7 对照指纹图谱的生成和多批产品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分析 |
6.7.1 对照指纹图谱的生成 |
6.7.2 多批次至灵胶囊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 |
6.8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性状及检查 |
7.1.2 鉴别标准提升研究 |
7.1.3 含量测定提升研究 |
7.1.4 指纹图谱研究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显微鉴别 |
附录B: 至灵胶囊质量标准提升草案及起草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消毒剂概述 |
1.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方法 |
2.各种消毒剂的发展历程及功能概述 |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发展展望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消毒剂研究概况 |
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概述 |
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的抗菌作用 |
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的抗菌作用机制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安全性 |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国外应用现状 |
6.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
7.开发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研究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模拟杀菌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表面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艾地普林原料药中试生产工艺(含三废处理)及产品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抗菌增效剂概况 |
1.1.2 艾地普林概况 |
1.2 苄胺嘧啶类抗菌增效剂药学研究进展 |
1.2.1 合成工艺研究 |
1.2.2 质量研究 |
1.2.3 稳定性研究 |
1.2.4 中试及三废处理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仪器与设备 |
2.2 原料与试剂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溶液配制 |
2.3 艾地普林原料药工艺研究 |
2.3.1 工艺优化 |
2.3.2 工艺验证 |
2.3.3 GMP中试 |
2.4 艾地普林原料药产品质量研究 |
2.4.1 有关物质的检测 |
2.4.2 含量测定 |
2.4.3 其他检测项目 |
2.5 艾地普林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研究 |
2.5.1 影响因素试验 |
2.5.2 加速试验 |
2.5.3 长期试验 |
2.6 艾地普林原料药三废处理研究 |
2.6.1 各步溶剂和催化剂回收套用 |
2.6.2 废水处理 |
2.6.3 废渣处理 |
3 结果 |
3.1 艾地普林原料药工艺研究结果 |
3.1.1 工艺优化结果 |
3.1.2 工艺验证及放大实验结果 |
3.1.3 GMP中试结果 |
3.2 艾地普林原料药产品质量研究结果 |
3.2.1 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
3.2.2 含量测定结果 |
3.2.3 其他质量检测项目结果 |
3.2.4 质量标准 |
3.3 艾地普林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结果 |
3.3.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3.3.2 加速试验结果 |
3.3.3 长期试验结果 |
3.4 艾地普林原料药三废处理结果 |
3.4.1 试剂回收套用结果 |
3.4.2 废水处理结果 |
3.4.3 废渣处理结果 |
4 讨论 |
4.1 缩合(ADP_5)、环合(ADP)合成工艺的优化 |
4.2 精制工艺的建立 |
4.3 与前期工艺产品的对比 |
4.4 小试工艺向中试工艺的过渡 |
4.5 三废处理方案的建立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个人简介 |
附录Ⅱ 艾地普林原料药GMP中试标准操作规程(SOP) |
附录Ⅲ 工艺流程 |
附录Ⅳ 艾地普林原料药质量标准 |
附录Ⅴ 答辩委员主要问题及回答 |
(9)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视化学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化学领域科学发展的趋势 |
1.1.2 认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立足于未来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外“化学与社会”教育的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化学教材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化学教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及流程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高中化学教科书 |
2.1.2 化学与社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情境认知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STSE教育理论 |
3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分析框架的建构 |
3.1 类目表的编制 |
3.1.1 “化学与社会”的内涵 |
3.1.2 类目表的编制及其操作定义 |
3.1.3 确定内容分析单元 |
3.1.4 类目表的信度分析 |
3.2 “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分析维度 |
3.2.1 内容数量 |
3.2.2 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 |
3.2.3 内容呈现方式 |
4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分析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发展概况 |
4.1.1 由暂用旧教材到参照苏联经验编译或编写高中化学教科书(1949-1957) |
4.1.2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编写的高中化学教科书(1958-1976) |
4.1.3 探索编写符合我国实际的高中化学教科书(1977-1990) |
4.1.4 编写立足于学生未来,落实育人目标的高中化学教科书(1991-2003) |
4.1.5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高中化学教科书(2004-2019) |
4.2 不同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求 |
4.2.1 1950-1963年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求 |
4.2.2 1978-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求 |
4.2.3 2003和2018年课程标准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要求 |
4.3 不同时期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主题内容数量的变化 |
4.3.1 不同时期“化学与社会”内容数量总数的变化情况 |
4.3.2 不同时期不同“化学与社会”主题内容数量的占比变化情况 |
4.4 不同时期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的变化 |
4.4.1 1951年版和1958年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 |
4.4.2 1983年版和1995年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 |
4.4.3 2003年版和2007年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 |
4.4.4 2019年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的内容选择及组织结构 |
4.5 不同时期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
4.5.1 “正文”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
4.5.2 “栏目”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
4.5.3 “图表”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
4.5.4 “习题”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
5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特点与趋势 |
5.1 “化学与社会”的内涵逐渐变得丰富,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 |
5.2 内容总量先降后升,内容主题由单一变得多元,呈现方式趋于多样化 |
5.3 内容的选取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具有中国特色 |
5.4 内容的编排特点逐渐由“介绍性”向“参与性、体验性和开放性”转变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主题的编写启示 |
6.2.2 对高中化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主题的教学启示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 文献综述 |
0.4.1 国内研究 |
0.4.2 国外研究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
1.1 新中国70年 |
1.2 教科书 |
1.3 实验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前苏联的教育理论 |
2.2 毛泽东教育思想 |
2.3 建构主义理论 |
2.4 核心素养理念 |
第三章 教科书指导思想与实验要求的演变 |
3.1 仿苏和探索时期(1949-1965) |
3.2 文革时期(1966-1976) |
3.3 改革开放后时期(1978-2002) |
3.4 新课改时期(2003-2019) |
第四章 教科书中硫及其化合物实验内容的演变 |
4.1 仿苏和探索时期 |
4.2 文革时期 |
4.3 改革开放后 |
4.4 新课改时期 |
第五章 教科书实验呈现方式的演变 |
5.1 实验数量的变化 |
5.2 实验栏目和类型的变化 |
5.3 实验装置和插图上的变化 |
第六章 教科书中实验演变影响因素的分析 |
6.1 社会大背景的变化 |
6.2 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变化 |
6.3 实验内容本身的特点 |
6.4 教学资源的变化 |
6.5 考试等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
6.6 实验观念的变化 |
6.7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
第七章 建议与启示 |
7.1 要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吸收国外经验 |
7.2 注重实验内容取材的生活性和时代性 |
7.3 注意把握教科书知识的深广度 |
7.4 注意语言文字表述 |
7.5 注重实验编写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
7.6 加强实验过程的探究性 |
7.7 注重实验结果呈现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7.8 实验教学应合理使用多媒体资源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关于新中国70年化学教科书实验变革的访谈问题》 |
致谢 |
四、硫酸生产分析测定修改规程草案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及行业标准修订[D]. 于浩. 烟台大学, 2021(09)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滴灌施肥系统滴头堵塞机理及堵塞风险评价研究[D]. 刘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至灵胶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D]. 王丽梅.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刘元元. 吉林大学, 2020(03)
-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7]艾地普林原料药中试生产工艺(含三废处理)及产品质量研究[D]. 严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化学与社会”内容的变迁研究(1949-2019)[D]. 覃稔.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新中国7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演变研究 ——以“硫及其化合物”为例[D]. 张玉环.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