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比喻的喻体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玉[1](2018)在《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比喻研究》文中提出杨明坤口述的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演出本,是在继承历代曲艺艺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再创新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更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皮五辣子》中蕴含着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修辞现象。其中,又属比喻的运用最为突出,数量庞大且独具特色。本文以杨明坤的演出本《皮五辣子》中的比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穷尽性统计,并结合现当代语言学理论来分析和考察,作比喻的专题研究。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了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的发展演变,分析了该评话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空白,继而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章运用传统修辞学的比喻理论分析描写了《皮五辣子》中的比喻现象。对比喻类型的分类着眼于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词句类比喻和篇章类比喻两大类。进而又在词句类比喻下又按照比喻的基本型与特殊型作详细的小类划分,并选择语例辅以描写,从而归纳概述了《皮五辣子》比喻的特色:通俗质朴、诙谐凝练、生动贴切。第三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的建构与理解。首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建构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本体和喻体事物之间的多样关联性,即对于二者相似性的显现展开分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小的事物,建构比喻时着重抓住它们显而易见的相似点,从形似、神似或理似这几个方面建立起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大的事物,通过思维的建构打通异域的屏障实现不同空间的映射与整合,从而发现相似点建构比喻。其次,运用关联理论对《皮五辣子》比喻理解的过程进行了认知分析,即探寻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物理相似性、心理相似性、事理相似性这三个方面。第四章从语用角度分析了制约《皮五辣子》中比喻的各因素。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主客观语境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地分析,探讨了上下文语境,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地点语境,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以及人物身份、职业、性格等因素对于比喻建构及理解的影响。第五章作《皮五辣子》比喻的相关比较分析。从比喻的类型、喻体的语法形式、比喻的特色三个层面将杨版《皮五辣子》的比喻与余版《皮五辣子》的比喻进行比较。杨版《皮五辣子》在喻体取材,比喻表现形式与表现风格上更加精巧独到,说明杨版《皮五辣子》中的比喻具有多样性、生动性、平实性、典型性、新奇性的特点,这也使得其总体呈现出泼辣、明快、繁丰,更通俗和口语化的风格特征,与余版温和、含蓄、简洁的语言叙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异,彰显出不同评话艺人不同的言语修养和思维方式。
彭澄[2](2016)在《从赖斯文本类型探究汉英交传比喻翻译策略》文中认为比喻是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方式,说理明白生动,创造特殊的感染力,使读者得到直观感受。发言人使用比喻,往往伴随着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或具有深厚中国文化特色,或涉及生活常识、专业背景,对译员的语言水平、灵活应对技巧和知识储备都带来不小考验。本文通过实验,选用九段包含比喻的中到英交替传译材料,考察初级译员比喻翻译技巧的应用,分析译员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所达到的效果。本文旨在发现比喻翻译的难点与问题,引起译员的注意;总结比喻翻译值得推而广之的应对策略,帮助译员克服比喻翻译中的困难。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以赖斯文本类型分类为基础,注重口译信息传递的效果,而不拘泥于字词的对应。研究发现译员最经常采用的翻译策略可以归结为三类,直译,避形就意和逻辑加强。翻译中最大的障碍在于不理解原文喻旨,以及词汇和表达。
程朝晖[3](2015)在《以虚喻实比喻句喻体选择的审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虚喻是比喻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它是以玄妙的抽象,比喻具体的事物,即以虚喻实。为进一步探讨虚喻这一特殊比喻形式的艺术表达效果,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对虚喻在喻体选择上的美学意义,以及虚喻产生和存在的审美心理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结合实例,运用美学相关知识,如美感、审美心理、艺术美、意境等,对虚喻成为文学审美对象的美学成因,进行较全面深入的闸释,进一步证明虚喻是一个新颖、奇美、飘逸、幽深的比喻体系,是人类文学艺术创作智慧的结晶,是作者最钟爱的修辞表达方式,也是文学欣赏者永恒的最富魅力的审美对象。
阳婷[4](2014)在《莫言小说比喻构素研究》文中认为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多产的一位作家,其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有许多研究者都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角度和文艺批评角度。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眼球,关于作家本身及其作品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扩展,出现了一些语言学、修辞学的研究成果,但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比喻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立足于比喻辞格,选取莫言五部小说中的比喻语料,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细致的分类及数据统计,以期比较系统地总结出莫言小说比喻的本体、喻体和喻底的类型及其特点。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了课题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对莫言小说比喻的本体的研究,从人物本体、事物本体两个大的方面展开论述,其中人物本体又分为人称本体和名称本体,事物本体分为自然事物本体、社会事物本体和身体器官本体三个层面,分类进行论述,并总结出比喻本体的特点——简明化、抽象化和细微化。第三部分是对莫言小说比喻的喻体的研究,也是从人物喻体、事物喻体两个大的层面展开,且把事物喻体分为自然事物(动植物及其他)喻体、社会事物(具体社会事物喻体和抽象社会事物喻体)喻体和身体器官喻体三类,分别进行论述,并总结出比喻喻体的特点——具体化、平常化和粗俗化。第四部分是对莫言小说比喻的喻底的研究,从形似、神似、声似、行似、功能相似、性质相似、事件相似、感觉相似和综合相似九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比喻喻底的特点——丰富多样性、新颖奇特性和错综复杂性。最后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
刘灿忠[5](2012)在《余光中散文的比喻研究》文中指出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同诗歌一样,其散文也闻名海内外。本论文以余光中的散文为研究语料,通过对其散文的阅读和整理,研究作者在运用比喻时的特点。在研究中,结合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并做详细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余光中散文中的比喻种类多样。本文通过对散文选集《左手的掌纹》中比喻类别的数量统计,说明余光中散文的比喻种类多样,包括比喻的基本类型和比喻的其他变式中的多个种类。联喻的大量使用是作者使用比喻类别时的一个特点,简短的联喻,成段的联喻、段落之间的联喻都在余光中散文中大量出现。另外比喻与其他辞格的综合运用也十分广泛,包括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三种情况。在对喻词的分析中,本文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将《左手的掌纹》一书中各类喻词的数量用表格统计出来。从统计中得出结论,余光中散文中的喻词具有多样性和书面色彩强烈的特点。动词在比喻句中的灵活运用为余光中散文的比喻增添了动态美,本文主要研究其中的动词的特殊运用情况,包括单个动词直接做喻体、不成词语素单独用作动词和其他词活用为动词三种情况。多样化的句式为余光中散文中的比喻创作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本文重点研究其中的特殊句式。一是比况短语放在句尾做谓语,在单句中表现为比况短语在主谓谓语句中充当谓语中的谓语,在复句中表现为比况短语放在分句的句尾作谓语。本文通过变换分析的方法,详细说明了这种句式在余光中散文比喻中的运用。二是四字格式的短句比喻,主要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和主谓结构三种。三是无标点的比喻句,分为省略标点的比喻句和通过反复形成的比喻句两种类型。根据相似点和喻解的理论,本文刘余光中散文比喻中的相似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余光中散文比喻中的相似点常通过大量喻解揭示,相似点明显时,通过喻解强化,相似点不明显时,就通过喻解明确相似点。同时也揭示了在他的散文比喻中,大量相似点是动态的,本体和喻体之间也常存在多个相似点。在对喻体特点研究时,结合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的观点,本文拿余光中和朱自清与二人的散文作比较,通过二者喻体特点的鲜明对比,说明余光中散文中的喻体具有阳刚、多样性、系统性强、动感强烈的特点。本论文还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分析,研究作者的主观情感、知识背景和外部环境与上下文语境对喻体的影响。余光中拥有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再加上他漂泊离散的人生经历和对中国大陆的乡愁,对其喻体的形象的创作均有多方面的影响。另外,作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上下文语境都影响到他对喻体的创作
黄琼英[6](2007)在《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文中指出鲁迅的汉语书写时期正值汉语文白交替之际,这个时期鲁迅所留下的作品,既有文言写成的,也有白话写就的,还有一种是文言、古白话、外来语等杂合而成的语言。在这些作品里呈现出许多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语言变化的节点。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以前,鲁迅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文言,但其间已现出了现代白话的因子。《狂人日记》发表以后,鲁迅的语言构成更为复杂。在对汉语发展路向的探索中,鲁迅的翻译强调“直译”、“硬译”,强调对西方语言的吸收,其带有明显西方语言特征的翻译语言让人们看到了汉语弹性的极限所在。他的文学创作实际是在对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形态的磨合式运用中进行的。他博采西方语言资源,同时又十分强调汉语本身的历史继承性。他对各种或新或旧的语言规则都有所偏离,通过适当的间隔和“陌生化”,使其语言充满了张力和活力。这种自觉地在历史大潮中改造语言的努力,使得鲁迅的语言发生了历史性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对于鲁迅具体语言变化的研究和描述,为我们更细致、确切地认识现代汉语的转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包罗万象的宝库。本文试图通过鲁迅作品语言变化的细致研究来考察现代汉语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为人们进一步厘清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以及参与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把握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规范性研究、文学语言的发展路向以及现代汉语信息化处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参照。另一方面,鲁迅的翻译语言与创作语言的整体研究能较为具体、客观地展现翻译在鲁迅现代语言形成中的作用,把人们忽视已久的,鲁迅在翻译实践中对语言所作的实验、创造,以及蕴藏在语言形式里的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本文是以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向,对鲁迅一生的创作语言和翻译语言的历时考察。首先从语言哲学的层面考察了鲁迅语言观的变化,然后从语言——语义层、认知层、语用层三个层面对鲁迅作品中的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描述鲁迅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分析语言变化的历史缘由和文化内涵,进而探讨语言变化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深刻的文化演变以及语用主体认知的变化。从语言是“载道”的工具到语言是“民族心理的指向标”观念的转变,标志着鲁迅语言观的质变。这一变化影响了鲁迅翻译以及文学创作中语言使用的策略,具体地说,就是影响到他选词、造句、构篇、修辞等语言行为。鲁迅作品中词的变化体现在字母词的大量涌现以及字形和语素组合的不稳定、义位的变化上,但总的发展趋向还是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词语的使用上,主导语言影响着鲁迅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句子语序出现了文白交替的过渡形态,欧化的书面语特征比较明显,语序变得更灵活。句法方面出现了文言、古白话句法的沉淀,以及新、旧句法成分合并而形成的句法“杂合”现象,同时还有“性数体”等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主语的频繁使用以及新结构的产生,出现了句法严密化、情感化的发展趋向。句式方面有新旧句式的叠架、句式多样化等特点。鲁迅文言时期的作品与现代白话时期的作品相比,篇章的衔接机制、篇章话题结构、篇章的宏观构建机制都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书写体式标记、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微观篇章衔接机制的变化,以及话题结构推进模式、篇章结构建构机制的变化上。在修辞层面,鲁迅文言时期作品在整体上缺乏创新精神,而在现代白话时期,作家在观念上打破了许多禁忌,在语言的使用上强化了主体意识,修辞面貌也焕然一新,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传统比喻、用典、仿拟等辞格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体现了其哲理化思考的色彩、音韵节奏、梦、空白、梯级修辞等方面的运用上。从以上几方面的论述中,我们看到,鲁迅的语言出现了由文言时期相对“纯粹”到现代白话时期“杂合”的发展趋势。鲁迅语言的“杂合”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鲁迅身份认同与文化心理中的巨大矛盾,以及鲁迅试图整合和超越这种矛盾的努力。所以鲁迅语言上的杂糅,是一种有意识的整合,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各种语言资源的兼收并蓄和创造性转换。鲁迅语言的“杂合”性体现了转型时期语言的复杂性以及语用主体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转型时期社会文化的深重矛盾在语言上的映射。
胡邦岳[7](2006)在《影响和制约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变化的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变化的制约因素的考察,可以看到,外在时代环境和内在文化心理等都对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产生了影响。
胡邦岳[8](2006)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古今中外,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比喻都是人们乐意运用的一种辞格,因而受到了古今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比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已经不单单停留在比喻要素、比喻构成成分等方面的单一研究,语言学家更多地把研究视野投入到交叉学科的研究上,把比喻这种辞格与文学、心理、文化、哲学等结合起来,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的研究领域,从而把比喻研究引向一个更高更广更深的天地。 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时期文学作品为蓝本,纵观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考察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并对之加以归类整理,指出其类型,探讨其特征,从而去分析社会、时代对文学比喻的影响,把握其变化的时代因素,即透过文学比喻句的分析来看其时代性的体现。这是从个性特征的角度来研究比喻的,把比喻研究与文学、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现了外部因素对比喻的影响。本论文截取新时期这个断代为研究点,系统而全面地考察文学比喻,这将对比喻个性的研究是一个全面而系统地阐释。
胡邦岳[9](2005)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喻体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考察具有代表性的新时期以来的作品,指出其中比喻喻体具有新奇化、自然化、人文化、实用化、感觉化、通俗化、丑化的特征。
李文莉[10](2004)在《比喻的“镜像对称”及语用效果的认知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当代语用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倒喻,认为倒喻这一概念是无法成立的,根本就不存在比喻本体和喻体的颠倒,传统修辞学所谓的倒喻的“颠倒”实际上是语言运用时人们理解的颠倒,也即人们的理解与文本形式构成了一种“镜像对称”。本文同时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所谓倒喻能产生特殊效果的根本原因。
二、论比喻的喻体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比喻的喻体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简介 |
1.2 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2章 传统比喻理论下的《皮五辣子》比喻分析 |
2.1 中国传统比喻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 《皮五辣子》比喻的类型 |
2.2.1 词句类比喻 |
2.2.2 篇章类比喻 |
2.3 《皮五辣子》比喻的特色 |
2.3.1 通俗质朴 |
2.3.2 诙谐凝练 |
2.3.3 生动贴切 |
第3章 《皮五辣子》比喻的建构与理解的认知分析 |
3.1 比喻建构过程的认知分析 |
3.1.1 概念整合理论对比喻建构的解释 |
3.1.2 本体和喻体的多样关联性 |
3.2 比喻理解过程的认知分析 |
3.2.1 物理相似性 |
3.2.2 心理相似性 |
3.2.3 事理相似性 |
第4章 《皮五辣子》比喻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语言语境的制约 |
4.2 非语言语境的制约 |
4.2.1 客观语境因素的制约 |
4.2.2 主观语境因素的制约 |
第5章 杨版和余版《皮五辣子》比喻的比较分析 |
5.1 比喻类型的比较 |
5.1.1 比喻基本类型的比较 |
5.1.2 比喻特殊类型的比较 |
5.1.3 小结 |
5.2 喻体语法形式的比较 |
5.2.1 余版喻体语法形式的特点 |
5.2.2 杨版喻体语法形式的特点 |
5.2.3 小结 |
5.3 比喻特色的比较 |
5.3.1 比喻喻体取材的比较 |
5.3.2 比喻表现形式的比较 |
5.3.3 比喻表现风格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从赖斯文本类型探究汉英交传比喻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1 导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目的论 |
2.1.1 目的论发展和弗米尔“目的论三法则” |
2.1.2 赖斯“文本类型”与实验材料选择 |
2.2 翻译策略研究 |
2.3 本文特色之处 |
3 实验设计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实验步骤和过程 |
3.5 实验材料 |
4 实验分析 |
4.1 翻译策略 |
4.2 实验分析 |
4.2.1 材料一 |
4.2.2 材料二 |
4.2.3 材料三 |
4.2.4 材料四 |
4.2.5 材料五 |
4.2.6 材料六 |
4.2.7 材料七 |
4.2.8 材料八 |
4.2.9 材料九 |
5 结论 |
5.1 策略运用 |
5.2 难点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以虚喻实比喻句喻体选择的审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性喻体选择的审美意义 |
(一) 虚性喻体产生的语言张力之美 |
(二) 虚性喻体营造的意境朦胧之美 |
二、虚喻产生及存在的审美心理分析 |
三、结语 |
(4)莫言小说比喻构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课题来源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0.4.1 研究目的 |
0.4.2 研究意义 |
0.5 语料来源 |
第1章 莫言小说中比喻本体的类型及其特点 |
1.1 比喻本体的类型 |
1.1.1 人物本体 |
1.1.2 事物本体 |
1.2 比喻本体的特点 |
1.2.1 简明化 |
1.2.2 抽象化 |
1.2.3 细微化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莫言小说中比喻喻体的类型及其特点 |
2.1 比喻喻体的类型 |
2.1.1 人物喻体 |
2.1.2 事物喻体 |
2.2 比喻喻体的特点 |
2.2.1 具体化 |
2.2.2 平常化 |
2.2.3 粗俗化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莫言小说中比喻喻底的类型及其特点 |
3.1 喻底的类型 |
3.1.1 声似 |
3.1.2 形似 |
3.1.3 行似 |
3.1.4 神似 |
3.1.5 性质相似 |
3.1.6 事件相似 |
3.1.7 功能相似 |
3.1.8 感觉相似 |
3.1.9 综合相似 |
3.2 喻底的特点 |
3.2.1 丰富多样性 |
3.2.2 新颖奇特性 |
3.2.3 错综复杂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余光中散文的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余光中散文的比喻类别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比喻种类多样 |
一、比喻的基本类型 |
二、比喻的其他变式 |
第二节 联喻的大量使用 |
一、简短的联喻 |
二、成段的联喻 |
三、段落之间的联喻 |
第三节 比喻与其他辞格的综合运用 |
一、辞格的连用 |
二、辞格的兼用 |
三、辞格的套用 |
第三章 余光中散文比喻的喻词分析 |
第一节 喻词种类多样 |
第二节 喻词书而语色彩强烈 |
第四章 余光中散文比喻中的动词特殊运用分析 |
第一节 单个动词直接做喻体 |
第二节 不成词语素单独用作动词 |
第三节 其他词活用为动词 |
第五章 余光中散文比喻中的特殊句式分析 |
第一节 比况短语放在句尾充当谓语 |
一、在单句中 |
二、在复句中 |
第二节 四字格结构的比喻句 |
一、并列结构 |
二、主谓结构 |
三、偏正结构 |
第三节 无标点比喻句 |
一、省略标点的比喻句 |
二、通过反复形成的标点比喻句 |
第六章 余光中散文比喻的相似点分析 |
第一节 通过大量喻解揭示的相似点 |
一、相似点明显时,通过喻解强化 |
二、相似点不明显时,通过喻解明确 |
第二节 具有动态特征的相似点 |
第三节 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多个相似点 |
第七章 余光中散文比喻的喻体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朱自清散文喻体阴柔,余光中散文喻体阳刚 |
第二节 朱自清散文喻体单调,余光中散文喻体多样 |
第三节 朱自清散文喻体零故,余光中散文喻体系统性强 |
第四节 朱自清散文喻体静态,余光中散文喻体动感强烈 |
第八章 主客观因素对余光中散文喻体的影响 |
第一节 主观因素对喻体的影响 |
一、作者的情感 |
二、作者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客观因素对喻体的影响 |
一、外部环境 |
二、上下文语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鲁迅语言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鲁迅语言观的变化 |
2.1 语言:从“载道”的工具到民族心理的“指向标” |
2.2 鲁迅的语言观与翻译的政治 |
2.3 鲁迅的语言观与语言的构建策略 |
第三章 鲁迅作品词汇的发展变化 |
3.1 词形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
3.1.1 词形的时尚化及功能的多样化 |
3.1.2 字形的不稳定与规范趋向 |
3.1.3 语素组合的多变与规范趋向 |
3.2 词义的生成与消失 |
3.2.1 义域义位的变化 |
3.2.2 同形异实词的生成 |
3.3 语境与词汇的语用策略 |
3.3.1 文言文本语境与新事物、新现象的表达 |
3.3.2 现代白话文本语境与词汇的“杂合” |
第四章 鲁迅作品语法的发展变化 |
4.1 句子语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
4.1.1 引语组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化 |
4.1.2 组合方式的过渡形态与创新 |
4.2 句法的“杂合”与创新 |
4.2.1 句法的“杂合”与严密化、情感化 |
4.2.2 “性数格”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 |
4.3 句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 |
4.3.1 句长与长句组构成分的变化 |
4.3.2 句式的叠架与多样化 |
第五章 鲁迅作品篇章的发展变化 |
5.1 篇章衔接机制的显性化 |
5.1.1 作为衔接标记的书写体式 |
5.1.2 语法衔接的显性化 |
5.1.3 词汇衔接的显性化和多样化 |
5.2 篇章结构的多样性 |
5.2.1 话题结构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
5.2.2 话题转换的蒙太奇化 |
5.2.3 篇章结构深层隐喻性语法的建构 |
第六章 鲁迅作品修辞的发展变化 |
6.1 语言成规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凸现 |
6.1.1 比喻的主观化、虚化倾向 |
6.1.2 用典、仿拟与新意韵的灌注 |
6.2 感性化的语言与哲理化的所指 |
6.2.1 色彩的组合与生命的阐释 |
6.2.2 音韵节奏的灵动与情感的体验 |
6.2.3 梦的书写与现实世界的映射 |
6.3 婉曲、空白与语言的张力 |
6.3.1 梯级修辞:从绝端走向婉曲 |
6.3.2 言的满格到诗意的空白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影响和制约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变化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环境 |
二、政治经济环境 |
三、文化心理 |
(一) 自然化的事物作喻体 |
(二) 人文化的事物作喻体 |
四、结语 |
(8)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比喻的可变性及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 |
1.1 比喻的可变性 |
1.2 新时期前后比喻的整体差异 |
2. 新时期文学比喻喻体的类型 |
2.1 用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作喻体 |
2.1.1 用近年来行销走俏的新商品作喻体 |
2.1.2 用科技新成果作喻体 |
2.1.3 用宇宙奥秘的新事物作喻体 |
2.2 用文化生活事物作喻体 |
2.2.1 用文化典籍中的人物作喻体 |
2.2.2 用具有文化色彩的动物作喻体 |
2.2.3 用贵重的物品作喻体 |
2.2.4 用各种专业术语作喻体 |
2.2.5 用抽象或虚幻的事物作喻体 |
2.3 用社会生活事物作喻体 |
2.3.1 用现实生活中的时兴的事物作喻体 |
2.3.2 用新时代才涌现出来的人物作喻体 |
2.3.3 用日常生活用品作喻体 |
2.4 用自然界的事物做喻体 |
2.4.1 用植物做喻体 |
2.4.2 用自然界其它事物做喻体 |
2.5 用政治色彩的事物作喻体 |
3. 新时期文学比喻喻体的特征 |
3.1 喻体新奇化 |
3.2 喻体自然化 |
3.3 喻体人文化 |
3.4 喻体实用化 |
3.5 喻体感觉化、虚化 |
3.6 喻体通俗化 |
3.7 喻体丑化 |
4. 制约比喻变化的时代因素 |
4.1 文化环境 |
4.2 政治经济环境 |
4.3 文化心理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喻体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喻体新奇化 |
(二)喻体自然化 |
(三)喻体人文化 |
(四)喻体的实用化 |
(五)喻体感觉化 |
(六)喻体通俗化 |
(七)喻体丑化 |
四、论比喻的喻体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比喻研究[D]. 张红玉. 扬州大学, 2018(01)
- [2]从赖斯文本类型探究汉英交传比喻翻译策略[D]. 彭澄.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3]以虚喻实比喻句喻体选择的审美分析[J]. 程朝晖.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5)
- [4]莫言小说比喻构素研究[D]. 阳婷. 湘潭大学, 2014(06)
- [5]余光中散文的比喻研究[D]. 刘灿忠. 扬州大学, 2012(07)
- [6]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 黄琼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影响和制约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变化的因素[J]. 胡邦岳. 新余高专学报, 2006(03)
- [8]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时代特征[D]. 胡邦岳.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4)
- [9]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比喻喻体的特征[J]. 胡邦岳. 语文学刊, 2005(17)
- [10]比喻的“镜像对称”及语用效果的认知阐释[J]. 李文莉. 修辞学习,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