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应用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化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高林,吴智泉[1](2008)在《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的变革,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为我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社会亟需高校培养出大批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性人才,而传统高校定位于学术性教育,在培养新型应用性人才方面并没有优势。这项任务历史性地落在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新建本科院校肩上。笔者提出并回答了应用性教育的产生发展、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应用型大学的学科建设等关系到应用性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对发展应用性教育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以及学科的分类划分等做了理论尝试,为建设应用型大学提供了依据。
孔繁敏[2](2006)在《发展应用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办学类型也日趋多样化,教育形势的发展提出了标准分类和准确定位的要求。我院是在全国较早探索由研究型向应用型办学方向转变的高校之一,办学28年来,走过了一条探索如何适应首都需要,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道路,其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五个方面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和业绩上。
刘红[3](2014)在《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说明纵观近代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翻译自始至终参与了推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进程。可以说,教育翻译对近代中国每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过重大的历史性贡献。教育翻译及其成就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引导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教育翻译活动主体的中国留学生则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翻译者和传播者,也是新式教育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正是留学生的教育翻译促使西学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引入,使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在中国得以更好的传播与吸收,从而加快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由是可见,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学科体系的创立以及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深远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如何兴起和发展?翻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式?对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这种教育翻译及其成果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有何影响?这些翻译者们在各个发展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为了回答此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翻译目的论”和“多元系统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作出下述层次有序的探讨: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确定了研究范围并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选题所处领域的研究现状;阐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第一章探讨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的兴起。包括留学生教育翻译兴起的历史背景、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机构以及主要传播载体。第二章阐述了1895~1937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运行轨迹。包括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教育翻译动机模式的演变、教育翻译方式的选择与变衍、教育翻译成果展现形式的演化以及教育翻译过程中留学生多重角色的扮演,从而勾画出甲午战争后至抗日战争前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演进轨迹。第三章主要梳理了1895~1937年40余年间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内容,借以探寻在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留学生通过翻译向西方教育引进和借鉴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口头、笔头文献资料,如教育制度、教育着作及讲义、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演讲以及教育小说等内容的翻译。第四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诸如教育制度的翻译为中国新型教育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蓝本,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的翻译使得德国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等得以在中国传播与接受,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嬗变、教育宗旨的更新,从而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科书的翻译为新式学校提供了丰富而切用的教学材料,使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学知识得以传播与推广,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译介使得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得以在中国传播与实践,从而使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第五章论述了留学生的教育翻译对教育中国化的影响,包括留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始了教育中国化的早期探索,试图通过借鉴来创建中国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学科体系,在结合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特色进行总体性的归纳总结,肯定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历史贡献,指出教育翻译存在的主要不足之点,并对今日中外教育交流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翻译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韩永辉,李子文[4](2019)在《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战略转型——兼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提升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迫切需要高层次外语人才,应将高等外语教育上升至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前高等外语教育存在二元结构状态、教学模式单向性、过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外语教育文化失衡严重等问题。当下需要从顶层战略规划到具体教学方法实施战略转型,加强高等外语教育的综合性、精准性规划,缩减外语的工具性教育,增加外语的应用性教育,强化中国文化与外语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适应全球经济治理需要的国际化创新人才,这才是高等外语教育的转型方向。
程宇[5](2020)在《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并发挥着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初步搭建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长期存在着供需失衡、政策实践异化、结构不尽合理、布局亟需优化、政府市场职责不清、企业主体缺位、整体办学条件薄弱和体制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瓶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动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生产方式、需求结构、技术环境都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亟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趋势、矛盾、功能和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认识。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改革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出发,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不同,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围绕产业社会需求办专业等方针,使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属性”。职业教育属性的界定为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供给上应当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供给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与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出发,总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视野相结合,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和切实对策,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清晰界定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领域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现代产权理论延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边界,教育经济学理论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支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实问题。本部分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逻辑和宏观发展特征,以及详细阐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问题导向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运用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估算,并使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因子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效应的综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主体共治能力,增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得出实证结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其次为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原则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等相关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再进一步强化学校具体实施的执行力,建立基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人才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并完善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李玉峰[6](2005)在《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走向及借鉴》文中指出应用性教育课程在我国教育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中亟待充实和完善的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动向,并对我国应用性教育课程的结构性变革提出一些建议。
高林,仲计水[7](2007)在《论北京联合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体系》文中研究表明办学指导思想体系是大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北京联合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系,是二十多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和凝炼,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这一办学指导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提升,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系的内容、办学指导思想体系确立的原因及其意义,对于促进北京联合大学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刊编辑部[8](2017)在《201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文中认为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一年。教育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教育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坚持立德树人
柳贡慧,徐静姝,鲍洁,唐少清[9](2008)在《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为生产领域培养各种一线技术人才的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与原有以工程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并存,使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范畴大为延伸。培养"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为"应用型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应用型大学"是对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以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作为学校分类的主要依据,将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改变了原有分类方式导致的类型定位重学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的局面。应用型大学是新建地方大学众多选择中的现实选择,北京联合大学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史健勇[10](2012)在《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末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和多层次的办学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复旦大学苏东水首席教授为代表的东方管理学派,坚持管理和实践创新,探索与研究东方管理学,迄今已近四十年了。融合了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东方管理学理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东方管理学的“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核心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管理思想的精髓,它不仅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较强的指导价值,而且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发展中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论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其理论价值,对东方管理学理论的“三为”核心思想,以及所对应的“人本管理、人德管理、人为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将东方管理学理论与应用型大学的竞争力管理进行了逻辑上的关联。以“主体人”的基本假设为前提,论证了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四个基本因素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人为决策”的办学模式、“重在谋略”的资源整合、“天人合一”的管理机制,同时分析了市场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对大学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应用型大学的竞争力管理机制,并构建了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战略模型构架,以及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基本策略。论文运用所建构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选择教育部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实证评价典型案例,实证检验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深入分析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东方管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管理实践创新,揭示了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管理的普遍规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资源整合、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创新策略。
二、加强应用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应用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化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发展应用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与应用型办学定位 |
1.1 国际高等教育层次类型的划分 |
1.2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类型的划分 |
1.2.1 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的研究概况 |
1.2.2 对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的思考 |
1.3 应用型办学定位 |
2 应用型办学道路的发展历程 |
2.1 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办学思路形成阶段 (1978年分校建立至1994年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与文法学院合并前) |
2.2 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办学思路发展阶段 (1994年应用文理学院成立至1999年扩大办学规模前) |
2.3 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办学思路深化阶段 (1999年扩大办学规模至今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
3 应用型办学道路的具体体现 |
3.1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促进协调发展 |
3.1.1 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
3.1.2 以科学研究推动学科专业的特色建设 |
3.1.3 坚持为地方服务的专业培养方向 |
3.1.4 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3.2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应用型教学基础平台 |
3.2.1 确立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管理机制 |
3.2.2 适时修订教学计划, 加强应用性课程建设 |
3.2.3 注重实践教学, 探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
3.3 坚持开放办学,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
3.4 加强应用性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应用性教育教学水平 |
3.5 应用性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
4 毕业生就业及工作情况 |
4.1 应用文理学院成立以来毕业生就业情况 |
4.2 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调查 |
(3)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及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的兴起 |
第一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一、甲午战前教育翻译前人的实践基础 |
二、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认识基础 |
三、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的现实诉求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
一、留欧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
二、留日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
三、留美教育与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翻译机构和翻译传播媒介 |
一、留学生为主体创立的翻译机构 |
二、留学生为主体创办的教育翻译刊物 |
第二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行动轨迹 |
一、留学生教育翻译意识的形成期和行动的开启期(1895~1900) |
二、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繁荣期(1901~1914) |
三、以留欧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翻译全盛期(1915~1937)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动机模式演变 |
一、启蒙思想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
二、服务教学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
三、服务研究型的留学生教育翻译动机模式 |
第三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方式的选择与变衍 |
一、从节译到全译 |
二、从自由翻译到忠实于原文的翻译 |
三、由转译或间接翻译到直接翻译 |
四、从转译或直接翻译到重译或复译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成果展现形式的变化 |
一、连载于报刊 |
二、发行单行本 |
三、出版系列丛书 |
第五节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群体的多重行动角色 |
一、教育翻译活动的组织者 |
二、教育翻译行为的践行者 |
三、教育翻译理论的研究者 |
第三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外国教育制度的译介 |
一、留学生对日本教育制度的译介 |
二、留学生对欧美教育制度的译介 |
第二节 对外国教育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
一、基础性教育学科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
二、应用性教育学科着作及讲义的翻译 |
三、名家经典教育着作的翻译 |
四、反映欧美教育革新运动论着的翻译 |
第三节 对新式教科书的翻译 |
一、对基础教育教科书的翻译 |
二、对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翻译 |
第四节 对名家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
一、对杜威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
二、对孟禄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
三、对其他人物来华教育演讲的翻译 |
第五节 对教育小说的翻译 |
一、以教育救国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
二、以少年励志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
三、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
四、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的翻译 |
第四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与中国教育改革 |
第一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制度的嬗变 |
一、借鉴与移植:《癸卯学制》的出台 |
二、借鉴与融合:《壬子·癸丑学制》的确立 |
三、借鉴与变通:《壬戌学制》的制定 |
第二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宗旨的演变 |
一、进化论的启示与近代“德智体”三育论的形成 |
二、西方哲学观的吸纳与近代“德智体美”四育论的提出 |
三、西方哲学观的借用与近代“五育并举”教育宗旨的确立 |
第三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学内容的革新 |
一、教育翻译成果更新了新式教育的教学内容 |
二、教育翻译成果缓解了新式学校的教材匮乏 |
三、教育翻译成果推进了新知教材的更新发展 |
四、教育翻译引入了新的词汇、思想和观念 |
第四节 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
一、五段教授法在中国的运用 |
二、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 |
三、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实验 |
第五章 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与教育中国化 |
第一节 中国留学生教育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
一、教育中国化意识的萌生 |
二、教育中国化意识的强化 |
三、教育中国化路径的思考 |
第二节 借鉴与创建——近代中国教育学及学科体系的创建 |
一、教育翻译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创立提供了范式 |
二、教育翻译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在中国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
第三节 借鉴与创新——近代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构建 |
一、教育翻译与多种教育思潮的涌现 |
二、教育翻译与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结语 |
一、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总体特征 |
二、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历史贡献 |
三、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主要不足 |
四、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现实借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战略转型——兼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高等外语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 高等外语教育的规模扩张 |
(二) 高等外语教育的二元结构 |
(三) 高等外语教育模式的单向性 |
三、从全球经济治理视角透析高等外语教育的发展问题 |
(一) 提升制度性话语权与高等外语教育的内在联系 |
(二) 高等外语教育的发展问题 |
1. 过分强调外语的工具性 |
2. 外语的应用性教育欠缺精准规划 |
3. 外语教育文化失衡严重 |
四、高等外语教育战略转型和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对策 |
(一) 强化高等外语教育的综合规划 |
(二) 强化外语应用性教育的精准设计 |
(三) 强化中国文化与外语教育的有机融合 |
(四) 强化外语文化研究和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意识 |
(五) 强化全球经济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六) 强化国家外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
(七) 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五、结语 |
(5)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产业发展 |
2.1.3 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1 中国职业教育探索与恢复时期(1977-1984) |
3.1.2 中国职业教育粗放发展时期(1985-1998) |
3.1.3 中国职业教育优化调整时期(1999-2012) |
3.1.4 中国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时期(2012—至今) |
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规律 |
3.2.1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 |
3.2.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形态变迁 |
3.2.3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 |
3.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3.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异化问题 |
3.3.3 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3.3.4 中国职业教育布局不优化与发展不平衡 |
3.3.5 社会环境缺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 |
第4章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1.2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1.3 职业教育投出产出指标选取 |
4.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演进分析 |
4.2.1 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2.2 分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证过程 |
4.3.4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 |
5.1.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现实基础 |
5.1.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特点 |
5.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 |
5.2.1 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5.2.2 促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4 实现创新驱动的快速转变 |
5.2.5 推进扶贫助困效果提升 |
5.3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5.3.1 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
5.3.2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5.3.3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
5.3.4 经济结构调整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
5.4 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经济效应的现存问题 |
5.4.1 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 |
5.4.2 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性较差 |
5.4.3 校企合作机制仍不完善 |
5.4.4 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建立 |
5.5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5.1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3 综合指标值测定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5.4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5.5.5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度测评结果 |
5.5.6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质量 |
第6章 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6.1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1.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
6.1.2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特点与问题 |
6.1.4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2.1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2.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特点与面临问题 |
6.2.3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3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3.1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3.2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第7章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
7.1.1 政府主体及其功能 |
7.1.2 行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
7.1.3 企业主体及其功能 |
7.1.4 学校主体及其功能 |
7.2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
7.2.2 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原则 |
7.2.3 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原则 |
7.2.4 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原则 |
7.3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
7.3.1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 |
7.3.2 坚持政府引导职业教育治理 |
7.3.3 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
7.3.4 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
7.3.5 强化学校实施的自主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走向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动向 |
(一)推出教师教育专业新的培养标准,对师资生是否掌握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技能加以测量 |
(二)基于教学专业的独特性,设计应用性教育课程的结构 |
(三)应用性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态势 |
1. 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状况,并且要通过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构成的双主体来实施和评价。 |
2.应用性课程的实施由“训练模式”转为“开发模式”, 重视训练和培养师资生面向各种背景的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技能。 |
3. 专业学科与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对立走向了融合。 |
4.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
二、启示与借鉴 |
1.改革和完善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是实施教师专业化战略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障。 |
2.应用性教育课程的设计必须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实际,其实施必须从过去的以高等院校为代表的单一主体转向由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构成的复合主体。 |
3.应用性教育课程当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以提高师资生的专业能力。 |
4.将学术知识与教育知识融为一炉,引导教学新手尽快进入教学专家的实践共同体。 |
(7)论北京联合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联大办学指导思想体系的内容 |
二、联大办学指导思想体系确立的原因 |
(一) 办学为民,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
(二) 应用为本, 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
(三) 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
(四) 积极改革创新, 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 |
三、联大办学指导思想体系确立的意义 |
第一, 它是联大教育事业发展的旗帜。 |
第二, 它是联大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总纲。 |
第三, 它是联大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力量源泉。 |
第四, 它是联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问题。 |
(8)201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二)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
(三)教师是立德树人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
二、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
(一)全面把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内涵 |
(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 |
(三)多方位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
三、促进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
(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
(三)关注学校内部教育公平和随迁子女教育 |
四、“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 |
(一)“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二)“互联网+教育”的关键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 |
(三)“互联网+”时代教育实践应有的改革与创新 |
五、“双一流”建设的理念深化与路径探析 |
(一)“双一流”建设理念日趋深化 |
(二)“双一流”建设中的关系探讨 |
(三)“双一流”建设的原则 |
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定位、原则与目标 |
(二)提高对社会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三)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范式和架构方式 |
七、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愿景与变革 |
(一)人才需求变化与职业教育的应对 |
(二)体系完善与职业教育的功能演变 |
(三)质量提升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 |
八、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一)核心素养引领课程规划 |
(二)课程实施的考察与监测 |
(三)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 |
九、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一)教育扶贫的机理 |
(二)教育扶贫的政策创新 |
(三)职业教育改革与教育扶贫 |
十、教育科研的创新与发展 |
(一)教育行动的逻辑与教育理论创新 |
(二)教育理论的实践化改造 |
(三)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 |
(10)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章 |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
1.2.2 市场经济催生多元化社会需求 |
1.2.3 经济全球化趋势呼唤创新人才 |
1.2.4 现代科技革命加剧人才竞争 |
1.3 应用型大学界定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7 小结 |
第二章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 |
2.1 应用型大学研究综述 |
2.1.1 应用型大学定位 |
2.1.2 应用型大学特征 |
2.2 大学竞争力研究概述 |
2.2.1 大学竞争力内涵 |
2.2.2 大学竞争力要素 |
2.2.3 大学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差异 |
2.3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现状 |
2.3.1 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模式 |
2.3.2 应用型大学的竞争要素 |
2.3.3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
2.4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比较研究 |
2.4.1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国内比较 |
2.4.2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2.5 大学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
2.5.1 国内关于大学竞争力的研究进展 |
2.5.2 大学竞争力与大学排名之间的关系 |
2.5.3 国内大学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 |
2.5.4 国外大学竞争力评价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东方管理理论在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管理中的应用 |
3.1 东方管理理论概况 |
3.1.1 东方管理学 |
3.1.2 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
3.1.3 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 |
3.2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
3.2.1 人本管理的内涵 |
3.2.2 人本管理的理念 |
3.2.3 人本管理的当代价值 |
3.3 以德为先—人德管理 |
3.3.1 人德管理的内涵 |
3.3.2 人德管理的要义 |
3.3.3 人德管理的当代价值 |
3.4 人为为人——人为管理 |
3.4.1 人为管理的内涵 |
3.4.2 人为管理的哲学思想 |
3.4.3 人为管理的当代价值 |
3.5 东方管理理论与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管理 |
3.5.1 以人为本思想是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前提 |
3.5.2 以德为先思想是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保证 |
3.5.3 人为为人思想是提升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的目标 |
3.6 东方管理理论在应用型大学竞争力中应用研究 |
3.6.1 从管理哲学的角度来研究 |
3.6.2 从管理原理的角度来研究 |
3.6.3 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战略模型构架 |
3.7 小结 |
第四章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 |
4.1 应用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概述 |
4.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
4.2 应用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
4.2.3 指标观测点的权重计算 |
4.3 小结 |
第五章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实证演算 |
5.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1.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1.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2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评价实例 |
5.2.1 评价因素集与权重集 |
5.2.2 评价对象与参与评价者 |
5.2.3 评价数据的获取与统计 |
5.2.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计算 |
5.2.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误差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1 学校的办学理念创新 |
6.1.1 “四个主动纳入”的办学理念 |
6.1.2 提升竞争力的六项工程 |
6.1.3 学校的文化价值引领 |
6.2 学校的办学模式创新 |
6.2.1 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
6.2.2 “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 |
6.2.3 学校与地区良性互动 |
6.3 学校的资源整合创新 |
6.3.1 整合校企双方管理资源 |
6.3.2 整合一批社会教育资源 |
6.3.3 整合一支复合教师队伍 |
6.4 学校的服务能力提升 |
6.4.1 学校综合实力增强 |
6.4.2 国际交流能力提高 |
6.4.3 学校声誉不断提升 |
6.5 小结 |
第七章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
7.1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提升的科学定位 |
7.2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提升的基本原则 |
7.2.1 战略与战术相结合 |
7.2.2 竞争与合作相结合 |
7.2.3 谋略与道德相结合 |
7.2.4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7.3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
7.3.1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创新 |
7.3.2 人为决策的办学模式创新 |
7.3.3 重在谋略的资源整合创新 |
7.3.4 天人合一的服务机制创新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价值 |
8.3 研究创新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应用型大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加强应用性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 高林,吴智泉.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5)
- [2]发展应用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孔繁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2006(S1)
- [3]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泽研究(18951937)[D]. 刘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4]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战略转型——兼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之提升路径[J]. 韩永辉,李子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01)
- [5]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D]. 程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6]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走向及借鉴[J]. 李玉峰. 高教探索, 2005(05)
- [7]论北京联合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体系[J]. 高林,仲计水.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3)
- [8]201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本刊编辑部. 教育研究, 2017(02)
- [9]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J]. 柳贡慧,徐静姝,鲍洁,唐少清.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0]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D]. 史健勇. 复旦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