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论文文献综述)
伏修锋,干福熹,马波,顾冬红[1](2007)在《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和无破损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光拉曼光谱(LRS)技术对个来自中国新疆、俄罗斯、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的软玉样品的进行了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和微观织构方面比了各地软玉的不同特征。实验结果显示了软玉作为透闪石质玉石,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逐步向阳起石过渡。中国和田以其特有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形成了均匀细腻、油脂光泽的表面特征。无破损成分分析方法为研究贵重的古玉样品提了技术支持。
孔富安[2](2007)在《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制玉技术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代末期。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玉技术也从无到有、由简到繁、从小大大,绵延不断,形成了一门独具民族特色传统手工业。但是,由于古代制玉需要采用“水凳”加“解玉砂”才能进行琢磨,属于体力性劳动,使得玉工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玉雕艺术的创造者不能像文人墨客那样登上大雅之堂,加之古代制玉是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使得制玉技术在历史文献上很少留下记载,为后世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根据大量考古出土玉器资料,参照零星的历史文献,运用技术史等研究方法,从玉石原料、制玉工具、工艺和技术入手,在总结我国古代制玉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分析古代制玉技术思想,探索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本论文分为八章五个部分,即绪言、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工具、制玉技术及工艺部分、制玉技术演进部分、制玉技术思想和技术发展规律部分、结语。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原料要素部分,主要对玉、玉石、玉器的概念进行了解释,认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玉是指在历史上长期被用来琢磨玉器的那些质密、色美、物稀、贵重的材料和玉器的总称,包含有天然自然属性、人工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美石和玉器。随后对我国古代比较常用的二十多种玉石,从物理化学特征、颜色和质地、分级标准、主要产地和工艺特征等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部分,根据石质工具、青铜工具、铁质工具三个发展阶段,对古代制玉的雕刻工具、打孔工具、抛光工具等加工工具,磨料、抛光粉等加工辅料,锯切设备、雕刻设备、钻孔设备、抛光设备等加工设备及制玉作坊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并选配了一些调研所得的古代制玉工具和实物的照片;在古代玉器制作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部分,把古代制玉技术过程分为采集、设计、加工三个程序,比较详细介绍了玉石采集的几种方式,古代玉石采玉的历史。进行了玉雕设计概念解释,介绍了玉雕设计过程、设计技术。比较系统介绍了制玉工艺的捣砂和研浆、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对常用的平雕技术、浮雕技术、圆雕技术、镂雕技术等制玉技术进行了论述,对俏色技术、薄胎技术、镶嵌技术、环链技术、内画技术、球磨技术等特殊制玉技术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附录了一些图片标本作为佐证。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一章,论文先对制玉技术概念进行了解释,介绍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制玉技术,主要论述古代制玉技术的进步过程,详细介绍了石器时代的制玉技术、青铜时代的制玉技术、铁器时代的制作技术。重点考证了新石器时代在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发明了用解玉砂制玉的方法,在制玉技术史上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对从战国时代开始,铁制工具广泛运用到制玉手工业,促使制玉工具发生重大变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进行了论述。特别对在汉代玉工发明了制玉专用设备——水凳,使我国古代制玉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跃做了详细讨论。同时对隋唐时期的玉工对水凳进行的改进,不断完善衍生出开料、雕刻、抛光的相应功能的加工设备以及宋代以后水凳基本定形,制玉技术基本完善也给与说明。为了能直观的说明问题,在本部分选配了大量出土玉器标本;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六章古代制玉技术思想,从对玉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角度讨论了制玉技术思想的起源,分析了古代玉雕设计观念及演变过程,重点是总结出玉雕设计阶段主要技术思想,粗雕阶段和细雕阶段的主要技术思想;在古代制玉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征部分,总结出:制玉技术历史的悠久性与发展的波浪性、制玉工具的专门化与雕琢技法的多样性、制玉工具的领先性与制玉设备的先进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独立性与玉器功能的齐全性、玉雕设计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制玉技术发展的缓慢性与技术思想的针对性等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分析了制玉技术进步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影响作用。在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做出整体性总结。
王宁[3](2012)在《罗甸玉与和田玉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比研究了罗甸玉与和田玉的成分、物理特征、结构构造、种类和地质成因。两种玉石均为软玉,特征相似,在颜色和温润感上有一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形成玉石的岩浆岩类型不同,罗甸玉是基性的辉绿岩,和田玉是中酸性的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
高晶,彭蔚兰,郑荣[4](2009)在《软玉的鉴定》文中认为从玉石的定义、种类、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仅能帮助我们真正了解、认识和田玉,也能成为区别和田玉及其它玉石的理论依据。
王静纯[5](1996)在《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地域辽阔,矿藏丰富,尤以宝玉石久负盛名,拥有"宝玉之乡"的美称。和田玉已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特别是其中的羊腊玉,自古以来饮誉中外,至今仍是世界罕见的玉石品种。由于玉石属工艺美术原料矿产,尤其是上等玉料价格昂贵,快速无破损鉴定尤为重要。根据初步研究,总结出和田玉的主要鉴定特征。
杨骊,段宇衡[6](2015)在《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文中指出文章对以往关于三星堆及金沙遗址玉器的玉石来源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四重证据法分析其理路不足之处。同时采用田野踏勘的方式寻找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对以往的论证进行补充,对三星堆以及金沙玉器的玉源问题做出初步判断,即与汶川当地的龙溪玉矿有关。
王静纯[7](1996)在《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剑[8](2020)在《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的考古出土实物资料表明,藏羌彝走廊地区史前先民对本地自然资源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并在生产生活中予以充分的利用。如对河流水资源、土壤状况、地质特征等诸多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均有着深入的了解,定居地点的选择既取水便利,又避免洪水灾害;聚落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川西黄土不仅为陶器生产提供优质原材料,也为粟作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资源。对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尤其是玉石器资源(龙溪玉)的认知与利用,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也为当代提供了较多的启示与借鉴,如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选址,应考虑经受历史的检验;阿坝州的沙棘产业及红豆杉种植的历史悠久,当代能够再造辉煌;龙溪玉是岷江上游地区极具开发利用的历史品牌。
彭印(石昆)[9](2004)在《吴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日益丰富的考古新资料表明,长江流域是商时期又一个文明中心,吴城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商时期长江以南唯一的文明中心,因而吴城文化研究还可以深化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研究,对中国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吴城文化是指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樟树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确立了江南商代考古的时代标尺,使得湮没三千余年的江西商代文明重见天日,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的发掘,则揭开了江西商代文明的新篇章。汉代以前的江西历史,古代文献中无直接记载,因而依靠考古发现来重构江西古史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吴城文化是江西古代文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探索江西古代文明诞生的历史进程具有关键作用。但目前对吴城文化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在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分歧,因此,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吴城文化进行整体考察,确立其年代序列,辩明其区、系、类型,归纳其文化特征,寻找这一地区文明进程的规律,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首先,本文以吴城文化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考古学研究为基本方法,依据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理论,对已发现的200多处吴城文手匕遗址考古材料,从时、空两条线索进行细致的梳理,采用己公布的各个不同遗址的典型地层单位,选择典型的器物组合,对诸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文化内涵与类型及其文化性质作系统研究,在对高、豆、盆、折肩罐、折肩瓮、折肩尊、器盖、敲形器等8种典型陶器进行分型分式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对陶器进行分群研究,归纳出各自特征,通过各种器物产生、发展、消长的习U变,寻找考古学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将原有的三期说完善为四期五段说,并划分出吴城类型与石灰山类型。 其次,翻门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社会经济各个角度来复原吴城文化的图景。吴城文化是一支以经营农业为主业的商代文化,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颇有创造,发明了犁、来、耙、侄等一整套适合于南方水田稻作农业生产的青铜农具,并在当时率先普遍使用青铜农具,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家禽家畜饲养业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来源,使得家畜饲养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 吴城文化农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分工和发展,有了陶瓷烧制业、青铜冶铸业、琢玉业、竹木加工业和纺织业等众多手工业门类,青铜开采、冶炼和铸退列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吴城先民在商代早期就发现、开采了赣北瑞昌铜岭的铜矿,发明了先进的铜矿开采、矿石冶炼技术;石范与陶范并用,用石范铸造工具和武器,用陶范铸造容器和乐器,在块范分铸工艺和铜蕊撑技术方面颇有创新,所铸青铜器,配方独待,工艺精湛,造型奇巧,纹饰瑰丽,足以与中原商王朝的同头护艺品媲美。陶瓷制逞剑上在新石器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器物种类、制作工艺、装饰艺术,还是烧造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两项引人注目的技术成就,其技术和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周边地区,给周边地区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产生影响,以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业、陶瓷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为吴城文化的决速崛起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商业贸易迅速繁荣。吴城文化先民凭借发达的内河航运系统,以舟代步,往来于赣江及其支流沿岸各村镇、墟集,使用青铜斧币,进行集市贸易。恻门还与周边诸考古学文化间保持着密切的边境贸易,输出铜块、硬陶和原始瓷器,输入当地稀缺的锡块、玉材等。 最后,本文还利用相关考古材料,结合有关文献一记载,考定吴城文化的主要居民有本地的袅阳氏和夏代以来不断南迁的三苗以及夏末商初迫于商人追剿的夏人支系虎氏、戈氏,也门共同创造了吴城文化。吴城文化也建立起了巨大的都邑,出现了城乡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发达,各阶层有了明显分化,有一整套以青铜礼器、玉礼器为核心,由上层贵够洞f控制的宗教祭祀礼仪,具备了国家形态的基本特征,步入了文明社会。吴城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与周边诸考古学文化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化本身是由于以铜为中心的贸易与中原殷商文化发生关系,在向商文化学习礼仪制度的基础上步入了文明社会。当然,文化交流是双向的,繁荣强大的吴城文化,在接受、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作为当时唯一的产铜区和印纹硬陶、原始瓷暑剐尧造中心,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陶器折肩、圆底内凹的作风影响到东部的万年文化、马桥文化高祭台类型,东南部的黄土仑类型,南部的浮滨类型、石峡类型,西部的费家河文?
黄静宜[10](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二、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和无破损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样品与测试 |
2.1 样品 |
2.2 实验 |
3 形貌与织构 |
4 化学成分 |
4.1 PIXE分析结果 |
4.2 XRD分析结果 |
4.3 激光拉曼光谱结果 |
5 结论 |
(2)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论文选题的起因 |
1.1.1.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需要 |
1.1.2.古代制玉技术史自身发展的需要 |
1.1.3.适应技术研究转向的需要 |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对我国古代制玉技术史的作用 |
1.2.2.对我国古代技术史研究的作用 |
1.2.3.对技术哲学研究的作用 |
1.2.4.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解的作用 |
1.3.研究的历史背景 |
1.3.1.古代对制玉技术的研究 |
1.3.2.近代以来对制玉技术的研究 |
1.4.研究取得的成果 |
1.5.尚未解决的问题 |
1.5.1.古代玉矿和产地研究 |
1.5.2.制玉技术试验研究 |
1.5.3.与国外比较研究 |
1.6.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1.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创新之处 |
1.6.3.主要难点 |
1.7.研究的基本设想 |
1.7.1.研究思路 |
1.7.2.技术线路 |
1.8.研究的基本方法 |
1.8.1.技术史学的分析方法 |
1.8.2.考古学的分析方法 |
1.8.3.历史学的分析方法 |
1.8.4.技术哲学的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材料要素 |
2.1.玉石与玉器 |
2.1.1.玉与玉石界定 |
2.1.2.玉器的定义 |
2.2.玉石原料 |
2.2.1.矿物集合体类玉料 |
2.2.2.矿物单晶体类玉料 |
2.2.3.有机质类玉料 |
第三章 古代制玉技术构成的工具要素 |
3.1.玉雕加工工具 |
3.1.1.雕琢工具 |
3.1.2.打孔工具 |
3.1.3.抛光工具 |
3.2.玉雕辅助材料 |
3.2.1.磨料 |
3.2.2.抛光粉 |
3.3.玉雕加工设备 |
3.3.1.锯切设备 |
3.3.2.雕刻设备 |
3.3.3.钻孔设备 |
3.3.4.抛光设备 |
3.4.玉雕加工作坊 |
第四章 古代玉器制作技术构成的工艺要素 |
4.1.玉石采集 |
4.1.1.玉石存在形态 |
4.1.2.玉石采集方式 |
4.1.3.古代采玉 |
4.2.玉雕设计 |
4.2.1.玉雕设计概念 |
4.2.2.玉雕设计过程 |
4.2.3.设计技术 |
4.3.制玉工艺程序 |
4.3.1.捣砂和研浆 |
4.3.2.选料和开料 |
4.3.3.粗雕 |
4.3.4.细雕 |
4.3.5.精细修整 |
4.3.6.抛光 |
4.3.7.上蜡 |
4.3.8.装潢 |
4.4.常用制玉技术 |
4.4.1.平雕技术 |
4.4.2.浮雕技术 |
4.4.3.圆雕技术 |
4.4.4.镂雕技术 |
4.5.特殊制玉技术 |
4.5.1.俏色技术 |
4.5.2.薄胎技术 |
4.5.3.镶嵌技术 |
4.5.4.环链技术 |
4.5.5.内画技术 |
4.5.6.球磨技术 |
第五章 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 |
5.1.制玉技术概念 |
5.2.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制玉技术 |
5.2.1.《诗经》中的制玉技术 |
5.2.2.《周礼·考工记》中的制玉技术 |
5.2.3.《天工开物》中的制玉技术 |
5.2.4.《玉作图说》中的制玉技术 |
5.3.古代制玉技术的演进 |
5.3.1.石质工具阶段的制玉技术 |
5.3.2.青铜工具阶段的制玉技术 |
5.3.3.铁质工具阶段的制作技术 |
5.4.古代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1.原始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2.奴隶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5.4.3.封建社会制玉的组织管理 |
第六章 古代制玉的技术思想 |
6.1.制玉技术思想的起源 |
6.1.1.制玉技术思想源自对玉的认识 |
6.1.2.制玉技术思想源自于对美的追求 |
6.2.玉雕设计技术思想 |
6.2.1.古代玉雕设计观念 |
6.2.2.玉雕设计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雕琢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1.粗雕阶段的技术思想 |
6.3.2.细雕阶段的技术思想 |
第七章 古代制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
7.1.制玉技术历史的悠久性与发展的波浪性 |
7.2.制玉工具的专门化与雕琢技法的多样性 |
7.3.制玉工具的领先性与制玉设备的先进性 |
7.4.制玉技术发展的独立性与玉器功能的齐全性 |
7.5.玉雕设计的人文性与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
7.6.制玉技术发展的缓慢性与技术思想的针对性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罗甸玉与和田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成分 |
1.1 化学成分 |
1.2 矿物成分 |
2 物理特征 |
3 结构构造 |
4 种类 |
5 地质成因 |
(6)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吴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吴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
一、吴城文化的三次重大考古发现 |
二、吴城文化的研究现状 |
三、吴城文化研究前瞻 |
四、吴城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灿烂的吴城文化 |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 |
一、典型遗址的分期及相互对应关系 |
二、典型陶器及其组合关系 |
三、分期与年代 |
第二节 文化特征与类型 |
一、文化特征 |
二、文化类型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 |
一、农业生态环境 |
二、农业起源 |
三、农业生产工具 |
四、农作物种类 |
第二节 畜牧业 |
一、畜牧业概貌 |
二、家禽家畜种类 |
第三章 手工业 |
第一节 青铜铸造业 |
一、先进的铜矿开采技术 |
二、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 |
第二节 陶瓷制造业 |
一、繁多的陶器种类 |
二、精良的陶瓷原料 |
三、多变的拉坯成形技术 |
四、独特的装饰艺术 |
五、先进的陶瓷烧造技术 |
六、独步一时的原始瓷 |
第三节 加工工业 |
一、玉器琢制业 |
二、竹木加工业 |
三、纺织业 |
第四节 建筑业 |
一、地面建筑 |
二、地下建筑 |
第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道路交通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商品流通 |
一、境内集市贸易 |
二、边境贸易外贸 |
第五章 吴城文化的政治结构与居民 |
第一节 吴城文化的政治结构 |
一、分散的村落 |
二、吴城古城 |
三、社会等级结构 |
四、强制性的社会公共权力机关 |
五、社会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吴城文化的居民 |
一、吴城人口的考察 |
二、三苗 |
三、枭阳 |
四、虎氏 |
五、戈氏 |
第六章 吴城文化与周边诸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 |
第一节 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赣江鄱阳湖东岸地区诸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与赣江中、上游及其以南地区诸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 |
第四节 与湘江、洞庭湖东岸诸考古学文化间的关系 |
附录一:参考文献 |
附录二:吴城文化30年研究论着目录(略)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入学前取得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简介 |
关于本论文学术原创性的声明 |
致谢 |
(10)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
1.2.1 震例统计法 |
1.2.2 模拟方法 |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
2.1.1 强震的概念 |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
小结 |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
3.1.1 历史地震记载 |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
4.2.1 影响因子 |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
4.3.2 参数估计方法 |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
4.4.3 实例验证 |
小结 |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
5.3 震级与位错 |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
小结 |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
6.1.2 评估流程 |
6.2 活断层判定 |
6.2.1 活断层的鉴别 |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
6.4 工程应用实例 |
6.4.1 孤店断裂 |
6.4.2 安宁河断裂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和无破损成分分析[J]. 伏修锋,干福熹,马波,顾冬红. 岩石学报, 2007(05)
- [2]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 孔富安. 山西大学, 2007(06)
- [3]罗甸玉与和田玉的比较研究[J]. 王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5)
- [4]软玉的鉴定[J]. 高晶,彭蔚兰,郑荣. 新疆有色金属, 2009(03)
- [5]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J]. 王静纯. 矿床地质, 1996(S1)
- [6]三星堆及金沙玉器的玉源初探——四重证据法的实验[J]. 杨骊,段宇衡. 百色学院学报, 2015(03)
- [7]和田玉鉴定特征初析[J]. 王静纯. 矿床地质, 1996(S2)
- [8]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J]. 陈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9]吴城文化研究[D]. 彭印(石昆). 四川大学, 2004(02)
- [10]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