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维国[1](1992)在《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同志们:全省体育系统软科学学习班今天进入了第四天,前三天同志们听取了北京体院副院长田麦久讲授的"关于软科学的研究方法",听取了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理论处副处长梁晓龙同志讲授的"关于大型活动亚运会的网络图",以及昨天田鸿璋副主任讲授的"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我今天讲授的题目为:"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本来这
李博[2](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陈志喜,郭瑞平[3](2012)在《现代科技对体育的异化》文中认为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大致分为辅助、主导、依赖三个阶段,科技在体育中的无孔不入意味着人的主体地位丧失。科技在帮助人类超越一个又一个身体极限之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究竟是人类自身的极限超越还是科技的主宰?当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使得体育的不公平竞争、科技依赖、违背体育宗旨等现象日渐凸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工具理性价值遮蔽了体育的人文价值,在人类效率意识的极力推崇下,当代体育科技逐渐走上异化之路。
蔡广[4](2019)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既是社会演进的逻辑,又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更是足球革新的源泉。当下是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足球的节点,参透真义,顺势实现校园足球平衡充分地发展,进而促成中国校园足球优秀发展模式的愿景,最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步入新时代,但校园足球的文化制约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文化分层理论考察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揭示制约的原因,有助于政府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参与治理,继而促进青少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以上海市足球特色小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田野观察五角场小学,从文化分层的视角展开辨析:一是剖析五角场小学,探索现状,归纳特征,凝炼文化层级的内在关系;二是探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公共因子、存在问题、解析原因、消解路径;三是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治理,论及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过程、运行机制、保障及评估。通过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及实证分析,得出下列结果与结论:(1)五角场小学校园足球,依靠能人治理,高规格、高关心地领导,利用个体成熟的人格品质推动;教练员有一般、权威、先进三类;家长为学习、专业、随意三种;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模式,校领导亲历支持校园足球;推演出文化四个层级的内部逻辑。(2)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互联网+、物质流动、足球场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公共因子的认识没有显着性差异;供给侧未能及时调整供给,需求侧对供给结果被动接受,双方信息不畅;新中国以来上海注重产品生产,而忽略消费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足球场地的配套设计和建设。(3)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制度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评估制度;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形成呼应;制度合法但不合情理而滋生懒政,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多有不足,信息不对称。(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行为环境、参与情境、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发展理念;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断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行为越轨。(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偏态、教育宗旨、自我实现;精神取向断裂抑或融合;伦理趋向为两极化;价值偏向急功近利。(6)树立“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多元治理主体,履职各异,政府引导协调、社会共建共享、学校协同育人、家庭参与支持;治理方式有合作、协作、协商、协同等;运行过程有规划、决策、投资、操作、评估和反馈六个环节,运行机制包括协商、竞争平衡、监督评估等机制;治理保障为主体健全、常态化制度、法律制度等,评估以体育院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为主。合而言之,校园足球既受制于文化,又反哺现代文化。研究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引导;社会自我孵化、自觉反思、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多元并存、组织动员、营造文化、协同教育;家庭正确认识、全程参与、在场支持、亲身陪伴。
龚惠群[5](2015)在《基于原始培育能力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或区域的竞争能力。在当前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正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主要依靠自主力量培育和发展原创性新兴产业,对于自主掌控技术和经济命脉、极大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具有战略意义。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市场、政策和外部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当前我国一些重要新兴产业领域并不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另一方面,一批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却难以顺利实现产业化,难以形成我国原创性的新兴产业。因此,迫切需要系统地研究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有效地培育原创性新兴产业。本文针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提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并以此概念为核心,分析了影响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众多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培育原创性新兴产业的有效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如下:首先,论文提出并界定了原创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等概念,明确了它们的内涵。论文提出了原创性新兴产业的概念,通过对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等概念的分析对比,基于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具备培育发展原创性新兴产业的能力。为此,论文提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指出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是为了满足市场隐性需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行为组织集成运用各种资源和服务,使得国家或者区域能够在全球、本国或本区域范围内首次培育出具有全新产业形态的原创性新兴产业的能力。并从其目的、行为主体和支撑基础等角度详细讨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内涵。其次,论文构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测量模型,详细讨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内涵。基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本文构建了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测量模型。本文认为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不是单一某个方面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具体由8个方面的能力综合形成。这8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市场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演进方向判断能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论文详细讨论了这8个方面能力的内涵,分别在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再次,论文构建了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了模型中各个构念的测量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实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以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企业能力、产业创新系统等理论为基础,基于论文所提出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等概念,本文构建了包含隐性需求、资源和服务、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原创技术突破、领先市场、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环境和环境不确定性等众多因素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假设。进一步,讨论了模型中的各个构念的测量项的设计,完成了原创性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企业调查问卷的设计。接着。论文应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相关新兴产业领域29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论是所提出的假设中有7个假设是成立的,即原创技术突破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正相关、领先市场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正相关、领先市场与原创技术突破正相关、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与原创技术突破正相关、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与领先市场正相关、隐性需求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正相关、资源和服务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正相关,而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以及资源和服务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正相关的2个假设不成立。实证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通过直接支持原创技术突破的实现和支持领先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到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形成,而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培育又依赖于隐性需求和资源与服务的获取。然后,实证研究了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的负向调节作用。针对本文构建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在分析研究时,具体将环境不确定性分为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原创技术突破和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领先市场和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的关系,当不确定性较高时,将不利于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极大地降低原创技术突破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推动作用,甚至无法由领先市场去拉动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最后,实证研究了创新制度政策、创新文化等创新环境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正向调节作用。针对本文构建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创新环境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影响和调节作用。在分析研究时,具体将创新环境分为创新制度政策、创新文化两个方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环境的提升能够显着提高隐性需求、资源和服务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支持,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能够显着提高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对领先市场的支持,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应用产生积极影响。
卢玲[6](2010)在《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文中认为女性体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女性与体育,而且关系到女性与社会、女性地位、女性价值观等问题。在举国体制下,我国女性竞技体育已展现出大国风貌,取得的成绩另人刮目相看,令其他领域的女性为之一振,但我国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深层次参与,在平等分享资源等方面,结果并不是很理想。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地是女性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身份,研究很少关注竞技体育中的女性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与发展,很少关注她们除运动员之外的其他社会身份或背景,跨学科研究更是比较少。如果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还不加以重视,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竞技发展的效率和公平,从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很有必要以一些新的视角将竞技体育中的女性呈现出来,让人们体会她们的世界,听到她们的声音,以促进女性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较系统地掌握本专题的概貌及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与发展状况、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文献资料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将量化的社会调查法和质化的访谈法结合运用,不仅希望通过对一线队伍和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准确把握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的状况和主要特征,而且也希望通过考察正在参与和参与过我国竞技体育的女性运动员以及女性管理人员,以开放性问题进行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了解了她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了解当事人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们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并且了解她们对这些事件的意义解释。通过这种趋于量化的实证与质化的思辨可能的融合,试图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女性在竞技体育参与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女性参与的策略,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研究发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在竞技体育的参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令世人瞩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女性竞技体育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党和国家对女性竞技体育的重视、男性的支持与合作是我国女性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指导我国的女性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也同时存在参与的主体单一、女性竞技体育优势在弱化、女性的竞技体育参政与运动参与存在差距等不足的问题。针对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从社会性别分析入手,对女性运动员和女性管理人员参与竞技体育运动经历进行了考察,发现在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性别逻辑对我国女性在竞技体育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坚持使用两性社会划分的同时,本研究还同时从社会学如政治、经济、家庭、主体意识、社会资本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在促进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女性竞技体育的发展。政治方面,有利的方面是民族解放、阶级解放与女性解放三者的互动推动着中国女性竞技体育的参与,不利的方面就是政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与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对竞技体育的参与。经济方面,经济的发展对女性竞技体育有着推动作用,但是女性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家庭方面,家庭环境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对女性参与竞技体育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主体意识方面,虽然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基础,对女性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整体上来说我国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主体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社会资本方面,我国竞技体育中女性的社会资本还是欠缺的。大众传媒方面,虽然传媒在改善女性观念,提高女性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众传媒充满着男性话语,这对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还是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推动女性更深层、更全面参与到我国竞技体育中,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女性全面参与竞技体育的策略:明确女性全面参与竞技体育的主体、构建新的社会性别文化、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家庭功能发展、加强女性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构建女性社会资本。
赵道静[7](2012)在《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在体育科研队伍建设、科研机构设置、科研规划制定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体育科技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的历史时期下建设体育强国要求体育科技成果不仅要向竞技体育运动成绩转化,更要服务于群众体育,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改革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保障体育科技成果向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顺利转化是新时期下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目标对体育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首先对我国体育科技成果、科研人员相关信息进行了整理。基于科技成果库、专利库以及科技人才库对当前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查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机制设计模型,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当前我国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现状分析和理论分析,系统提出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针对体育科技管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成果库以及专利库信息,分析得出我国2000-2009年体育科技成果应用率为17.76%,其中竞技体育科技成果应用率34.4%,群众体育科技成果应用率7.4%,体育产业科技成果应用率32.54%。同期我国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为46%。2、利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回归拟合出索罗余值法体育产业科技贡献率测算模型,得出我国1999-2009年科技贡献率为44.32%。3、我国体育科技存在以下问题:科技成果总量少、水平低;科技资源在体育事业内部、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科技成果知识扩展途径少;科技资源中硬资源不硬、软实力不够;体育科技经费在体育事业费中比重低且出现下降趋势;科研经费渠道单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中科学灵魂人物和技术创新人才缺乏。4、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缺失、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5、国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经验有:政府重视基础研究;具有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科技成果的来源基地。6、基于协同管理理论,在机制设计中,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应以“需求和利益”为重点,据此设计了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应选择“规模”做为序参数进行制度设计;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重点解决供给、需求、服务支持三个层面的问题。根据研究提出主要的对策建议如下:1、重视科技成果管理,加强科技成果的收集、整理、分类和评价。建立纳入专利的科技成果管理新机制。基于协同管理的思想,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实行分类下的序参量管理,各有侧重,力求突破。2、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制定自主知识产权的鉴定、管理办法。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建立志愿者推广的新制度。加强对产学研联合体的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联合的引导机制。3、整合科技资源,制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机制。加强研究,科学论证,建立适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保障体系。
张仁开[8](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姜庆志[9](2015)在《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场国家规划性变迁,它内在地要求实现政府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升级,从传统城镇化的“政府主导”转向新形势下的“合作治理”,由此创造的“制度红利”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县域地处我国城乡经济结合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传统城镇化引发的社会结构及社会利益的变迁与调整已映射到县域治理领域,县域治理模式需要朝着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治理方向调适,以应对公共事务复杂化和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挑战。然而,正如一切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步履维艰一样,县域合作治理在发展之中常常陷入“合作失灵”的窘境。如何矫正合作治理失灵、取得最佳的合作治理绩效,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种理论关怀,本文着眼于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希冀透过打开这一“黑箱”来探究县域合作治理绩效提升的种种面向,进而开掘县域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的糅合之道,以回应实践需要和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此,本文基于合作治理过程,以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为核心构建解释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借助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对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诸多假设进行验证、总结与延伸讨论。本文的写作框架由“一绪论、五章、一结语”七个模块构成。模块一:研究缘起及相关阐释。该模块主要阐明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背景和动因,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梳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合作治理绩效的研究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厘定合作治理、合作治理绩效、县与县域治理、新型城镇化等概念;同时,在确定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原则后展示和说明本项研究的逻辑结构、创新意图及局限之处。模块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该模块围绕县域合作治理这一主题,在充分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合作治理”、“城镇化与治理”、“县域治理”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此判明与本主题相关研究的特点和状况,厘定本项研究的独特价值和切入方位。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治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协商民主理论,以为本文选题立意的确定、研究假设的提出和研究结果的讨论提供学术支持。模块三:解释框架及研究假设。该模块依循合作进程的研究逻辑,结合县域治理的特质,构建“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合作治理绩效”的中介模型和“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任务复杂性—合作治理绩效”的调节模型,并以此作为本项研究的解释框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模块四:研究设计及资料搜集。该模块根据前文确定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框架,选择本项研究的资料搜集工具及数据分析工具,完成多组变量的操作化及测量,并陈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得相关资料的情况。模块五:数据分析及假设验证。该模块使用Lisre18.8和SPSS20.0两个统计软件,利用SEM和多层次回归模型,对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中提出的三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此外,还结合问卷数据及访谈资料,对所调查地区政府横向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合作治理的主要特点,以辅助理解和分析量化研究结果。模块六:研究总结及政策建议。该模块结合调研整理和搜集的案例,对实证检验所得结论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延伸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得理论认知,针对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模块七:结语。该模块从总体上概括了本项研究过程,并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选题的创新。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发现,学术界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探讨“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这一前沿性议题的,相当鲜见。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的选题,具有鲜明的创新性。(2)解释模型的创新。本文秉持科学理念,基于合作治理进程,以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为核心构建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尝试将现有实证研究中多变量“直接模型”发展为含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过程模型”,这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同样鲜见,具有开拓性。(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合作治理参与者和知情者搜集了问卷数据,并利用Lisrel8.8和SPSS20.0两个统计软件,通过SEM、层次回归等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揭示潜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尝试在国内公共管理学界也不多见。(4)学术观点的创新。本文基于本土化的研究立场和实证性的研究范式,对合作治理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度开掘,形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如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体现了“转型”的时代特质、当前政府横向合作以“资源交换类”为主、合作治理前情要素对合作治理绩效具有显着正向作用、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在合作前情要素与合作治理绩效间起着中介作用、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有助于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升、任务复杂性在政府合作网络管理对合作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等。这些命题和见解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
于跃[10](2019)在《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美国IBM公司于2010年提出智慧城市愿景并将之推向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展开智慧城市实践,并以此推动智慧社会乃至智慧国家建设,使得智慧类实践热潮空前炙热,智慧化建设需求日益攀升。当城市、社会和国家治理由智能化转向智慧化,必然要求它们的管理者——政府所提供的管理、决策和服务也能从智能化提升至智慧化,由此引发的对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需求,必然要求电子政府由智能政府向智慧政府转型,同时要求其电子政务由智能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化。因之,智慧政府建构成为电子政府适应智慧化建设需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政府基于电子政府已有成果建设,实践才刚刚起步,成果也只是初步的。在建的智慧政府和智慧政务成果是否名副其实?应该如何评判它们是否符合“智慧”的原则要求?未来的智慧政府及其政务系统建设和发展到底应往哪儿去、该怎样走?这些都取决于人们能否对智能与智慧、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做出正确理解和合理区分。为正确理解智慧政府,明确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第一章从语义、哲学、科学、技术等维度辨析“智能”与“智慧”的区别与关联,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中析取智慧元素,在归纳已有的智慧政府概念的要点的基础上,厘定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满足公众需求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府职能清单为基本构架,以智慧决策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和政府内外部合作共建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政务系统,从而主动精准、优质高效地推送令公众满意甚至超出公众期望的政务服务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还在分析智慧政府的特质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政府的属性主要表现为智能性与智慧性、集聚性与延展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自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以此为确定智慧政府的评判原则提供初步素材,为摆正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的关系与界线提供考据。之后,探究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及以何区分,指出二者区别不在于比对它们的智能高低,而在于运行中注入、融汇、融会智慧的多少和程度,应以此促进两者相互转化,而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人类智慧的持续融入。智慧政府唯有依靠人民的智慧这一根本性的要素,才能追求智慧,进而更多地具有智慧,更好地应用智慧,从而推动电子政府向智慧政府晋阶。关于电子政府应该以智慧政府为发展方向的观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很多国家已将智慧政府写入国家电子政府规划或专门制定的智慧政府规划,并已开始付诸行动。各国筹划的或在建的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各有不同,并不一定符合本文提出的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但是,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领先国家也很少有电子政府能够达到基本符合智慧政府的衡量标准和表征标识的情况下,各国的智慧政务建设在它们的目标规划的引导下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说明各国有关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建设规划中所设计的目标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至少,它们在努力建设智慧政府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一行动本身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原则性地给出了电子政府应“往哪儿去”的答案。在智慧政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下,借助智能技术、机器和系统支撑智慧政府具备高度智能固然重要,令智慧政府至少具有与其智能程度相匹配的“智慧”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建设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对其目标做出规划的原因或初衷。第二章从明确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入手,考查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规划中设计的目标及其启示和借鉴,在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包括: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主要目的是明确中国智慧政府的发展方向,带领各级政府和全体人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做到不仅力促智慧政府追求智慧,还能够更多地具有智慧和更好地应用智慧。针对智慧政府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求,着眼于建构具有更高定位——“以人民为中心”和更智安排——“数据驱动、精准对接的智能型政务系统与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及更多智慧的相互融合”的智慧政府,第三章探讨智慧政府的生成和演进的逻辑规律,寻求智能生成和智慧演进所需依靠的资源要素和支持智慧政府具有智慧的逻辑模型,旨在获取使智慧政府具有高度智能和更多智慧的应然建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厘清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探寻智慧政府的机器或系统的“智能”究竟应该依靠哪些资源要素来生成,即解决“智能化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应以数据资源为核心,借助数据、信息和知识等资源要素的递进关系逐步生成智能;其次研究智慧政府的“智慧”可以依靠哪些知识要素、采取怎样的逻辑进路来实现由“智能”向“智慧”的演进,即解决“智慧化往哪里去”的问题,提出可以将人类生成智慧的资源要素作为智慧政府的智慧生成需要依靠的基本要素,通过具体运用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技术手段和工具以及其他智慧元素,实现逐层管理资源、持续融入智慧、递进实现晋阶的效果,旨在为维持智慧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模式和方法。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采取将人工智能向政府不断渗入的模式建构智慧政府。本文主张与之相向而行,即智慧政府通过将人的智慧嵌入政务系统之中使之事实上具有智能,再借助政务系统应用中的人机交互环节,将智信人的智慧持续注入系统之中,经由政务系统对其智慧进行融汇,继而再由智信人完成融会的工作,使得政务系统因为融入智慧而具有智慧,实现智慧的动态建构,推进智慧政府由智能向智慧晋阶。已有的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实践为智慧政府建设积累了实践基础和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在电子政府和智慧城市已有成果之上的智慧政府而言,其研究重点显然不在技术基础、管理基础和体制机制上,凡此种种固然重要,但这却是电子政府分内应该解决或早该解决的问题。智慧政府所应具有的“智慧”之处,才是它更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第四章主要探索如何借助政务系统的智能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实现以智慧武装智慧政府头脑的目的,并探讨了如何为之提供可能与可行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具体地讲,就是从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需求出发,首先,提出要进行主体间性思想建设、包容性文化建设、伦理道德教育、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等思想条件建设,借以提高智慧政府的软实力;其次,从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建设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以及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提出智慧政府应用智慧的实践条件,以便为智慧政府硬实力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
二、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现代科技对体育的异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的内涵及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 |
1.1 科技的内涵 |
1.2 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应用 |
1.2.1 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辅助阶段 |
1.2.2 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主导阶段 |
1.2.3 现代科技在体育中的依赖阶段 |
2 体育科技的当代异化 |
2.1 异化探源 |
2.2 当代科技在体育中的异化表征 |
2.2.1 不公平竞争 |
2.2.2 科技依赖症 |
2.2.3 违背体育宗旨 |
3 竞技体育科技运用异化之规避 |
(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
1.1.2 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
1.1.3 青少儿足球事业的内外动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 |
1.4.2 国外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3 上海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
1.4.4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现代足球的历史演进 |
2.2 概念界定 |
2.2.1 校园足球 |
2.2.2 文化 |
2.2.3 文化结构 |
2.2.4 制约 |
2.2.5 文化制约 |
2.2.6 治理 |
2.3 需求理论 |
2.4 制约理论 |
2.5 治理理论 |
2.6 共生理论 |
2.7 小结 |
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制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3.1 问卷的理论框架 |
3.2 确定问卷内容 |
3.3 效度检验 |
3.4 条目分析 |
3.5 重测信度检验 |
3.6 小结 |
4 个案:五角场小学 |
4.1 研究法 |
4.1.1 参与观察 |
4.1.2 个案访谈 |
4.1.3 个案资料的整理 |
4.2 五角场小学的概况 |
4.3 足球演进历程 |
4.4 校园足球的文化结构 |
4.4.1 物质文化 |
4.4.2 制度文化 |
4.4.3 行为文化 |
4.4.4 精神文化 |
4.5 校园足球发展的特征 |
4.5.1 需求趋同 |
4.5.2 能人治理 |
4.5.3 教练员和家长多元 |
4.5.4 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关系发展模式 |
4.6 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
4.6.1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4.6.2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4.6.3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4.6.4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4.7 校园足球文化结构的内在逻辑 |
4.8 小结 |
5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
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5.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文化因素探微 |
5.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互联网+” |
5.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流动” |
5.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场地” |
5.3 物质文化制约的原因解析 |
5.3.1 物质文化制约的供需问题 |
5.3.2 物质文化制约的历史追问 |
5.4 消解物质文化供给平衡的新思路 |
5.4.1 保障物质文化供给侧高效供给 |
5.4.2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侧充分需求 |
5.4.3 解放思想,创建物质文化自信 |
5.5 小结 |
6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
6.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文化因素 |
6.2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的描述 |
6.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制度” |
6.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 |
6.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制度” |
6.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估制度” |
6.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的原因剖析 |
6.3.1 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达成相互呼应 |
6.3.2 制度造成的情理法彼此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
6.3.3 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不足,未形成上下共鸣 |
6.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度文化弥合的思考 |
6.4.1 顶层与基层之间纵横贯通,形成制度互动社会网 |
6.4.2 培育社会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实现多元协商治理 |
6.4.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培育人的制度自觉 |
6.5 小结 |
7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
7.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
7.2 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解析 |
7.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环境” |
7.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情境” |
7.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方式” |
7.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行为” |
7.2.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发展理念” |
7.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的因由探赜 |
7.3.1 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或断裂 |
7.3.2 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 |
7.3.3 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人文异化、物理污染、行为越轨 |
7.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认同的路径 |
7.4.1 面向上海未来,重塑人文精神,净化生态足球 |
7.4.2 正视球场暴力,塑造校园明星,建立诚信机制 |
7.4.3 多阶有机衔接,各层角色明确,横向资本共享 |
7.5 小结 |
8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
8.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
8.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子厘清 |
8.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立德树人” |
8.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偏态” |
8.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教育宗旨” |
8.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自我实现” |
8.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的缘由探骊 |
8.3.1 社会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取向或断或合 |
8.3.2 现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伦理趋向为两极化 |
8.3.3 时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价值偏向急功近利 |
8.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养成的进路 |
8.4.1 文质文化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自我实现 |
8.4.2 和合文化伦理塑造小学生的立德树人 |
8.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海小学生的价值观 |
8.5 小结 |
9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主体治理 |
9.1 “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利益目标厘定 |
9.1.1 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目标 |
9.1.2 “海派足球文化”公共利益目标的解析 |
9.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的主体廓清 |
9.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实然 |
9.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主体 |
9.2.3 上海市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分工 |
9.3 构建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方式 |
9.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及运行机制 |
9.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及评估 |
9.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 |
9.5.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评估 |
9.5.3 创建上海校园足球多元主体治理的保障与评估模式 |
9.6 小结 |
10 结论、建议、创新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10.3 创新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介绍信 |
附件二:家长访谈提纲 |
附件三: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四:问卷 |
附件五:上教育部公示海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
附件六:个案调查部分记录 |
附件七:学习、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
(5)基于原始培育能力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 |
1.1.1 国外新兴产业发展背景 |
1.1.2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因 |
1.2.2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
1.2.3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1.2.4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所需的能力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1.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4.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新兴产业 |
2.1.1 新兴产业的概念 |
2.1.2 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 |
2.2 企业能力 |
2.2.1 能力及企业能力理论 |
2.2.2 自主创新能力 |
2.2.3 原始创新能力 |
2.3 产业创新系统 |
2.3.1 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 |
2.3.2 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 |
第三章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及构成要素 |
3.1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3.1.1 原创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3.1.2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3.2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构成 |
3.3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3.3.1 知识创新能力 |
3.3.2 产品创新能力 |
3.3.3 工艺创新能力 |
3.3.4 协同创新能力 |
3.3.5 市场创新能力 |
3.3.6 制度创新能力 |
3.3.7 演进方向判断能力 |
3.3.8 规模化生产能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的构建及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2 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 |
4.3 原创性新兴产业条件域 |
4.3.1 原创技术突破 |
4.3.2 领先市场 |
4.4 原创性新兴产业能力域 |
4.4.1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对原创技术突破的影响 |
4.4.2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对领先市场的影响 |
4.4.3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对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影响 |
4.5 原创性新兴产业基础域 |
4.5.1 隐性需求 |
4.5.2 资源和服务 |
4.6 环境不确定性 |
4.7 创新环境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表和调查问卷设计 |
5.1 量表开发 |
5.1.1 量表开发的过程 |
5.1.2 量表开发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
5.2 构念的初始测量项 |
5.2.1 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初始测量项 |
5.2.2 原创技术突破的初始测量项 |
5.2.3 领先市场的初始测量项 |
5.2.4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初始测量项 |
5.2.5 隐性需求的初始测量项 |
5.2.6 资源及服务的初始测量项 |
5.2.7 环境不确定性的初始测量项 |
5.2.8 创新环境的初始测量项 |
5.2.9 控制变量的初始测量项 |
5.3 初始问卷的形成与样本收集描述 |
5.3.1 初始问卷形成 |
5.3.2 样本收集 |
5.3.3 预测试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正态性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1 正态性检验 |
5.4.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5 项目分析检验 |
5.5.1 非参数检验 |
5.5.2 同质性检验 |
5.6 信度检验 |
5.7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
5.8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
5.8.1 结构方程模型 |
5.8.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结构 |
5.8.3 测量模型概念 |
5.8.4 LISREL和PLS两种建模技术的选择 |
5.8.5 基于PLS的结构方程模型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研究 |
6.1 大规模问卷发放 |
6.1.1 研究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
6.1.2 研究样本的基本描述 |
6.1.3 应答偏差(Response Bias)检验 |
6.1.4 同源性偏差 |
6.1.5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6 正态性检验 |
6.1.7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2 测量模型评价 |
6.2.1 信度检验 |
6.2.2 聚合效度 |
6.2.3 辨识效度 |
6.3 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1 隐性需求一阶模型 |
6.3.2 资源和服务一阶模型 |
6.3.3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二阶模型 |
6.3.4 原创技术突破二阶模型 |
6.3.5 领先市场一阶模型 |
6.3.6 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一阶模型 |
6.3.7 创新环境二阶模型 |
6.3.8 环境不确定性二阶模型 |
6.4 结构模型评价 |
6.4.1 模型解释力的评价 |
6.4.2 假设检验 |
6.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6.5.1 环境不确定性对原创技术突破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5.2 环境不确定性对领先市场与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6 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 |
6.6.1 创新环境对隐性需求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6.2 创新环境对资源和服务与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6.3 创新环境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与原创技术突破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6.4 创新环境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与领先市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
7.1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有效性 |
7.2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理 |
7.2.1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理 |
7.2.2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有效途径 |
7.3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7.3.1 对原创技术突破和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3.2 对领先市场和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3.3 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机理的调节作用 |
7.4 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
7.4.1 对隐性需求和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4.2 对资源和服务和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4.3 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和原创技术突破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4.4 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和领先市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7.4.5 对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促进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机理的调节作用 |
7.5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作用 |
7.5.1 资源和服务影响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理 |
7.5.2 考虑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的资源和服务影响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理 |
7.5.3 考虑创新环境影响的资源和服务影响原创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机理 |
7.5.4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作用探讨 |
7.6 新兴产业原始培育能力的形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8.2.1 理论意义 |
8.2.2 实践价值 |
8.3 研究局限和待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预测试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附录B——初始量表的同质性检验结果 |
附录C——正式问卷量表 |
附录D——调查问卷 |
附录E——正式问卷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假设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数理统计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竞技体育"之界定 |
2.2 "参与"之界定 |
2.3 关于"参与"的研究 |
2.4 关于女性理论的研究 |
2.5 关于女性竞技体育的研究 |
2.5.1 女性竞技体育研究简述 |
2.5.2 研究涉及到的主要内容 |
2.6 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3 国外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历史进程 |
3.1 女性解放运动的历程 |
3.2 女性参与体育的进程 |
3.3 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进程与特点 |
3.3.1 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进程 |
3.3.2 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历史 |
4.1 古代社会中国女性与体育 |
4.2 近代中国女性与体育 |
4.2.1 近代中国的女性解放 |
4.2.2 近代中国女性的体育参与 |
4.2.3 近代中国女性的竞技体育参与 |
4.3 本章小结 |
5 当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5.1 当代中国女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参与 |
5.1.1 对女性竞技体育运动参与的考察 |
5.1.2 对女性竞技体育运动参与的思考 |
5.2 当代中国女性的竞技体育参政 |
5.2.1 女性竞技体育参政的界定 |
5.2.2 当代中国女性的竞技体育参政现状 |
5.3 本章小结 |
6 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经验与不足 |
6.1 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经验 |
6.2 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不足 |
6.2.1 促进参与的主体单一 |
6.2.2 女性竞技体育优势在弱化 |
6.2.3 女性的竞技体育参政与运动参与存在差距 |
6.3 本章小结 |
7 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理论范式及解析 |
7.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1.1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
7.1.2 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社会性别分析 |
7.2 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社会学分析 |
7.2.1 政治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2.2 经济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2.3 家庭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2.4 女性主体意识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2.5 社会资本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2.6 大众传媒与竞技体育的女性参与 |
7.3 本章小结 |
8 促进中国女性全面参与竞技体育的策略 |
8.1 明确女性全面参与竞技体育的主体:发展的前提 |
8.2 构建新的社会性别文化:发展的基础 |
8.2.1 提高决策者对社会政策的性别分析能力,推进性别平等主流化进程 |
8.2.2 建立体育系统的性别统计数据库 |
8.2.3 优化传媒环境,更新社会传统观念 |
8.3 体制改革:发展的保障 |
8.3.1 多元化发展竞技体育功能 |
8.3.2 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益整合措施 |
8.3.3 建立积极的女性竞技体育参政的工作机制 |
8.4 促进家庭功能发展:发展的关键 |
8.5 加强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培养:发展的重要环节 |
8.6 建构女性社会资本:发展的必要条件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主要参阅文献 |
(7)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
1.2.2 关于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与启示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背景 |
2.1 科技创新与强国建设 |
2.2 体育科技创新与体育强国建设 |
2.3 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
2.3.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2.3.2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 |
2.4 机制设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体育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增加,素质不断提高 |
3.2 体育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日益加大 |
3.3 体育科研条件逐步改善 |
3.4 体育科技成果日渐丰富 |
3.5 体育科技的知识传播渠道逐步增多 |
3.5.1 体育科技期刊 |
3.5.2 体育科学学会 |
3.5.3 体育科技学术会议 |
3.5.4 其它知识传播手段 |
3.6 我国体育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
3.6.1 体育科研立项制度创新 |
3.6.2 体育科技组织呈矩阵式分布 |
3.6.3 面向竞技体育开展体育科技服务和体育科研攻关活动 |
3.7 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7.1 体育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
3.7.2 体育科研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实践结合依然不太紧密 |
3.7.3 体育科技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
3.7.4 体育科技资源依然匮乏 |
3.7.5 体育科技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
3.7.6 体育科技人才数量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分析 |
4.1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总量及属性 |
4.1.1 分析样本的选择 |
4.1.2 体育科技成果总量随奥运周期而规律性变化 |
4.1.3 体育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 |
4.1.4 体育科技成果的实际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
4.1.5 基础理论类研究成果比重较低 |
4.1.6 竞技体育的科技成果占很大比重 |
4.1.7 体育科教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体育科研的主要承担单位 |
4.1.8 体育科技成果大部分表现为文献形式 |
4.1.9 体育科技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大 |
4.1.10 发明专利比重低 |
4.2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率 |
4.2.1 基于成果库的我国体育科技成果应用率 |
4.2.2 基于调研的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率 |
4.3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特征、方式、动力及影响因素 |
4.3.1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出现复杂化特征 |
4.3.2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 |
4.3.3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动力 |
4.3.4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4.4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4.4.1 体育科技成果总量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量更少 |
4.4.2 体育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缺位或落后 |
4.4.3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4.4.4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健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
5.1 美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法制保障 |
5.1.1 三院一会 |
5.1.2 国立科研机构 |
5.1.3 创新型大学 |
5.1.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5.1.5 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及大科技的体育科研 |
5.2 德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应用,精益求精 |
5.2.1 德国科学的巨大成就成为技术创新的基础 |
5.2.2 与工程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5.2.3 科研与生产结合,通过技术实现进步 |
5.2.4 社团管理下的德国体育科研 |
5.3 日本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政府主导,民办官助 |
5.3.1 科技创新立国法制化 |
5.3.2 政府主导下的官产学结合 |
5.3.3 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创新 |
5.3.4 日本体育科技成果转化 |
5.4 国外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
5.4.1 政府重视基础研究,并承担基础研究的资助 |
5.4.2 具有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
5.4.3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大学是体育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 |
5.4.4 政府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及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
6.1 我国群众体育科技活动发展历程 |
6.1.1 群众体育科技活动的萌芽期(1952—1965)——《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的体育制度》 |
6.1.2 群众体育科技活动的停滞期(1966-1977) |
6.1.3 群众体育科技活动的恢复发展期(1978—1994)——《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
6.1.4 群众体育科技活动的全面发展期(1995—2008)——《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6.1.5 群众体育科技活动的变革发展期(2009 至今)——《全民健身条例》 |
6.2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及存在的问题 |
6.2.1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 |
6.2.2 我国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6.3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计 |
6.3.1 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
6.3.2 机制设计模型 |
6.3.3 群众体育成果转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 |
6.3.4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 |
6.3.5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类型 |
6.3.6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协同价值预判断 |
6.3.7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序参数选择 |
6.3.8 围绕序参数管理的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设计 |
6.4 小结 |
第7章 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
7.1 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发展历程 |
7.1.1 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初现期(1958 年以前) |
7.1.2 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建立并停滞期(1958-1977 年) |
7.1.3 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恢复发展期(1978-1994) |
7.1.4 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改革活跃期(1995-2008 年) |
7.1.5 竞技体育科技活动的起飞裂变期(2008 年至今) |
7.2 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经验 |
7.2.1 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7.2.2 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经验 |
7.3 我国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7.3.1 科研与实践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7.3.2 项目申报单位数量少,缺乏足够的竞争 |
7.3.3 科技成果转化目标金牌化 |
7.3.4 科研周期安排不合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
7.3.5 缺少知识产权管理 |
7.4 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设计 |
7.4.1 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
7.4.2 竞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 |
7.5 小结 |
第8章 我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
8.1 我国体育产业科技活动发展历程 |
8.1.1 萌芽阶段(1978-1991 年) |
8.1.2 起步阶段(1992-2000 年) |
8.1.3 起飞阶段(2001-2008 年) |
8.1.4 快速发展阶段(2009 年以后) |
8.2 我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
8.2.1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状况 |
8.2.2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其特征 |
8.2.3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潜力评估 |
8.3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8.3.1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
8.3.2 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
8.4 我国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设计 |
8.4.1 加强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 |
8.4.2 激励并释放有效需求 |
8.4.3 建立和完善支撑与保障体系 |
8.5 小结 |
第9章 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建议 |
9.1 重视科技成果管理,加强科技成果的收集、整理、分类和评价 |
9.2 建立纳入专利的科技成果管理新机制 |
9.3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制定自主知识产权的鉴定、管理办法 |
9.4 基于协同管理的思想,对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实行分类下的序参数管理,各有侧重,力求突破 |
9.5 创新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建立志愿者推广的新制度 |
9.6 加强对产学研联合体的研究,制定促进产学研联合的引导机制 |
9.7 整合科技资源,制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机制 |
9.8 加强对科技及科技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吸收,结合体育事业发展特点,科学制定体系完整的体育科技管理制度 |
9.9 加强研究,科学论证,建立适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保障体系 |
9.10 小结 |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3 存在的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1 体育科技管理及创新问题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 |
附录 2 群众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因素调查表 |
附录 3 协同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 |
附录 4 协同要素调查问卷处理 |
附录 5 体育科技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名称及使用状况 |
附录 6 体育科技示范园授牌及管理办法(草拟) |
(8)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
1.4.1 内容框架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2.4.3 CAS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
3.3.2 科技进步因素 |
3.3.3 社会经济因素 |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
3.3.6 自然环境要素 |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技术拉动 |
3.4.2 市场推动 |
3.4.3 政策促动 |
3.4.4 环境扰动 |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1 知识生产群落 |
5.2.2 知识应用群落 |
5.2.3 知识扩散群落 |
5.2.4 创新环境要素 |
5.2.5 创新人才要素 |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
5.3.1 知识性产出 |
5.3.2 技术性产出 |
5.3.3 经济性产出 |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过程 |
7.2.3 指标构成 |
7.2.4 权重确定 |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方法与步骤 |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研究缘起及相关阐释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合作治理 |
(二) 合作治理绩效 |
(三) 县与县域治理 |
(四) 新型城镇化 |
(五) 影响机制 |
三、本项研究的方法及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逻辑结构 |
四、本文的创新及局限 |
(一) 创新意图 |
(二) 局限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本项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合作治理研究综述 |
(二) 城镇化与治理研究综述 |
(三) 县域治理相关研究综述 |
二、合作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治理理论 |
(二) 社会网络理论 |
(三) 资源基础理论 |
(四) 协商民主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解释框架及研究假设 |
一、合作治理的前情要素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资源依赖性 |
(二) 主体间信任 |
(三) 合作治理认同 |
(四) 社会参与能力 |
二、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合作规则 |
(二) 合作领导 |
(三) 资源整合 |
(四)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的中介作用 |
三、任务复杂性与合作治理绩效 |
(一) 任务复杂性 |
(二) 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资料搜集 |
一、研究工具 |
(一) 资料收集工具的选择 |
(二) 数据分析工具的选择 |
二、变量测量 |
(一) 因变量的测量 |
(二) 自变量的测量 |
三、资料搜集 |
(一) 问卷设计 |
(二)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三) 访谈资料的搜集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验证 |
一、调研地区政府横向合作活动的基本情况 |
(一) 调研地区政府横向合作的类型分析 |
(二) 调研地区横向合作活动的特征分析 |
二、合作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 |
(一) 合作治理前情要素对合作治理绩效作用的检验结果 |
(二)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 |
(三) 任务复杂性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及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与延伸讨论 |
(一) 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特质 |
(二) 县域合作治理绩效的提升有赖合作前情要素的成长 |
(三) 合作治理在县域层面上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建构特质 |
(四) 合作治理前情要素有助于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升 |
(五) 政府合作网络管理的作用受到任务复杂性的负向调节 |
二、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
(一) 明确合作治理网络的作用限度 |
(二) 提升县域政府合作网络管理能力 |
(三) 增强非政府治理主体的合作能力 |
(四) 保持合作治理与科层治理的张力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新型城镇化与地方政府治理”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一)智慧政府的相关概念谱系 |
(二)智慧政府的前提条件准备 |
(三)智慧政府的基本策略安排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资源 |
一、核心概念 |
(一)“智能”与“智慧”辨析 |
(二)智慧政府的基本涵义 |
(三)智慧政府的特质和属性 |
二、智能政府与智慧政府区分 |
(一)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为何区分 |
(二)智能政府和智慧政府以何区分 |
三、理论资源 |
(一)合作治理理论 |
(二)数据管理理论 |
(三)信息管理理论 |
(四)知识管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考量 |
一、中国政府和社会的价值追求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
(二)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公众的现实诉求 |
二、国外电子政府和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一)国外电子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二)国外智慧政府的目标规划及其启示借鉴 |
三、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取向 |
(一)开放透明的治理环境 |
(二)共商共议的合作氛围 |
(三)共建共享的基础资源 |
(四)精准高效的政务服务 |
(五)平等包容的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和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逻辑进路 |
(一)智慧政府的生成逻辑 |
(二)智慧政府的演进逻辑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支持模型 |
(一)智慧政府的数据管理模型 |
(二)智慧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型 |
(三)智慧政府的知识管理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和实施路径 |
一、智慧政府建构的思想条件 |
(一)主体间性思想建设 |
(二)包容性文化建设 |
(三)伦理道德教育 |
(四)思维观念转变和知识能力培养 |
二、智慧政府建构的实施路径 |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 |
(二)优化基础资源和政务系统 |
(三)改善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件 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集 |
后记 |
四、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软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在体育中的发展前景[A]. 张维国. 《体育科研》一九九二年第四期(总第48期), 1992(总第48期)
- [2]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3]现代科技对体育的异化[J]. 陈志喜,郭瑞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 [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D]. 蔡广.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基于原始培育能力的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理论及实证研究[D]. 龚惠群. 东南大学, 2015(08)
- [6]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 卢玲.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7]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 赵道静. 武汉体育学院, 2012(12)
- [8]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县域合作治理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山东、安徽、内蒙古三省(区)的调查与分析[D]. 姜庆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10]中国智慧政府的价值目标追求及其实现研究[D]. 于跃.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