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杨芳,毛建仁,袁馨,赵希林[1](2012)在《水库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的毒性,汞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污染物。水库是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新建水库而引起的鱼的甲基汞污染问题已经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是水库大国,随着西部开发水电建设的深入,还有很多水库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因此,加强水库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对于评价和防治水库汞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此就汞在水库生态系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的几个方面,论述整理了水库中各形态汞的迁移转化、来源、输出、甲基化进程及其质量平衡研究现状。
朱纯[2](2019)在《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较难消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可在生态系统中进行长距离输运和循环,对环境产生持久性污染,而且具有不可逆的生物神经毒性,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引起全球日益广泛的关注。煤的燃烧是大气人为汞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因此在汞污染物的防治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从脱除效率、设备改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吸附剂喷射技术是最具竞争力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其中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但其运行成本较高。研发价廉高效的新型脱汞吸附剂仍然是当前燃煤汞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通过热解、活化和卤化铵盐改性制备具有高效脱汞性能的生物质焦基吸附剂。遵循从实验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路,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结构的演化行为以及汞在生物质焦表面吸附的形态转化机制,定量评估生物质焦吸附剂在实际燃煤烟气条件下的喷射脱汞性能,运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和计算量子化学方法,揭示卤化铵盐改性提效机理,并构建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以期对生物质焦基脱汞吸附剂和脱汞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工业应用参考。以稻壳、椰壳、杏壳等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基于热重分析探究生物质的热解成焦特性,并运用遗传算法建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分布活化能模型;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表面官能团、微晶生长、孔隙分布等理化特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度研究。通过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脱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生物质焦脱汞性能与其理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以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三种生物质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为参照,建立了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与天然生物质理化特性和热解演化行为的本构关系。生物质焦表面含氧官能团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递减的变化趋势表明其对汞的吸附作用可能被高估。较高热解温度下逐渐生长的局部有序石墨微晶结构一方面提供了以边缘不饱和碳原子为特征的汞吸附活性位,另一方面由脱氧反应所形成的单/多重空穴缺陷也对汞在固相表面的吸附产生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附势的微孔结构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脱汞性能起主导作用,在600 ℃热解温度下各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达到较高水平,起吸附扩散通道作用的中孔和大孔孔径则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从而有效降低浸渍过程活性组分和脱汞过程吸附质在颗粒内的传质阻力。木质素对生物质热解焦炭产率的贡献程度较高,而半纤维素则有利于生物质热解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孔径更小的微孔结构。多峰分布活化能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和区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高分子裂解致挥发性产物生成、通过芳构化和缩合作用致焦炭生成等多种反应机制。由于生物质热解焦对汞的吸附脱除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卤化铵盐化学浸渍改性和H3PO4/CO2活化的脱汞提效思路。在固定床装置上对改性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多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对比。结合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表征技术,探究了物理孔隙结构和表面元素分布特性对改性前后生物质焦和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机制。使用汞在线分析设备和安大略湿化学法对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汞吸附过程中吸附态汞Hgads、逸出的气相元素态汞Hg0(g)和气相氧化态汞Hg2+(g)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程序升温脱附对吸附态汞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的吸附构型及热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手段,建立了汞在吸附过程中的形态转化模型。经较低质量分数NH4Cl/NH4Br溶液浸渍改性后,生物质焦的脱汞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其汞吸附效率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8090%,与商业活性炭脱汞性能相当。H3PO4和CO2活化主要通过改善通道孔的孔隙结构以利于改性组分在颗粒深层担载,从而进一步提高汞的吸附效率。未改性样品对汞的脱除以物理吸附为主,超细微孔的缺乏显着限制其物理吸附能力,改性后样品对汞的脱除以化学吸附为主。在一定温度和O2浓度条件下,NH4Br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固化的吸附态汞达80%,逸出的Hg0(g)和Hg2+(g)则分别为10%左右。汞在O2作用下经HgO、HO-Hg-Br等中间产物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形成稳定的HgBr吸附构型,逸出的Hg2+(g)主要由HgBr的歧化反应产生。降低吸附温度或减少O2浓度均可增加汞的吸附并降低逸出气相汞中Hg2+(g)的份额,O2浓度较高时,与汞的竞争吸附以及对表面溴分子的消耗可造成脱汞效率的降低。为进一步验证改性生物质焦在实际燃煤烟气环境中的脱汞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小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装置,并进行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的试验研究;基于安大略湿化学法建立和完善了烟气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分析和评估机制;对烟气喷射脱汞的运行参数展开优化,同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对SO2、NO及有害痕量元素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特性。NH4Br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效率达80%,与改性活性炭90%的脱汞效率相近;延长停留时间可显着提升吸附剂的喷射脱汞效率;两种吸附剂对SO2的脱除效率均为35%左右,改性生物质焦对NO的脱除效率约为改性活性炭的40%,体现了SO2和NO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不同脱除机制。有害痕量元素在灰相中的分配特性以及在飞灰和吸附剂表面的富集特性主要受其赋存形态、热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吸附剂喷入后烟气中颗粒相表面富集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提高了20%360%,半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普遍高于非挥发性痕量元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计算量子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碳簇分子模型和吸附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并从电子结构的角度系统探究了汞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机制。通过分子平面二维自旋布居分析对比了不同自旋多重度限制下电子自旋结构的差异性,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直观地展示了原子壳层结构、化学键、孤对电子等特征,通过静电场分析和范德华表面相互穿透距离对弱相互作用展开定量分析。结合分子轨道成分分析、键级分析和原子电荷分析,明确了汞与“锯齿”型碳边缘的共价键合作用以及与“扶手椅”型碳边缘的弱相互作用本质。首次构建了汞在碳簇模型上的多原子吸附路径,揭示了“σ空穴”的产生对汞的持续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卤素原子通过改变其同环邻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以提高该位点的脱汞活性。吸附能的显着提高与改性实现碳基吸附剂脱汞性能增效的实验现象相互印证。以碳正离子和氯自由基为中间产物,建立和完善了卤化物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对汞的氧化和吸附机制。基于微晶结构表征结果,合理构建了含缺陷和杂原子修饰的碳簇基体模型,并对汞吸附作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
程柳[3](2018)在《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政污水已被确定为环境中汞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作为污水传播中汞的“汇”,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仍未明确。论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40个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计算了市政污泥携带总汞和甲基汞的质量及归趋,通过淋溶实验研究了汞的释放特征,进而评价了污泥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40个城市市政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几何均值分别为2.02±2.84 mg·kg-1和3.07±5.32 ng·g-1。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全国市政污泥中汞的质量及归趋。市政污泥中总汞含量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经对数转化后,市政污泥中甲基汞与总汞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市政污泥中甲基汞占总汞的比例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范围是0.01%0.77%,几何均值为0.15%±0.21%。(2)对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析发现,市政污泥中的汞主要以硫化物态(F5)和有机络合态(F3)形式存在,二者之和占总汞的比例达到86%,生物可利用态(水溶态F1+胃酸溶解态F2)所占总汞的比例不足1%。污泥中F3、元素汞/强络合态汞(F4)和F5与总汞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F3、F4和F5汞含量随总汞含量升高而升高。另外,F2和F4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F3与F5、F4与F5之间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市政污泥中甲基汞与水溶态汞和有机络合态汞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淋溶液作用下,淋出液中总汞的浓度范围分别是12.02718.56 ng·L-1和5.49260.42 ng·L-1;溶解态总汞的浓度范围分别在1.45360.55 ng·L-1和1.0371.71 ng·L-1之间波动。淋出液中甲基汞的浓度范围分别是0.018.22 ng·L-1和0.0115.08 ng·L-1;溶解态甲基汞浓度范围分别在0.013.03ng·L-1和0.017.92 ng·L-1之间。淋出液中溶解态总汞与总汞、溶解态甲基汞与甲基汞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淋出液中甲基汞/总汞范围分别是0.01%44.58%和0.01%50.80%。对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释放过程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得出,抛物线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其释放过程。在模拟雨水和去离子水作用下,甲基汞的质量平衡闭合分别为135%和137%,表现为淋溶后>淋溶前。据此推断,污泥在淋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无机汞的甲基化。(4)以我国各省会城市土壤汞背景值为参比,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显示,约90%的市政污泥中汞含量达到中度富集水平以上;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我国40个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累积指数范围在0.27.3之间,表现出轻微到极强富集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评价结果显示,87.5%的市政污泥中汞含量达到很高潜在生态风险。
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何天容,李平,王少锋[4](2009)在《环境汞污染》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的毒性,汞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污染物。本文对目前大气汞的来源、汞在大气中的形态分布及在全球大气分布的特点和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提出了大气汞研究的展望。评述了近年来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对汞甲基化机理认识的研究要进一步加强的观点。对汞矿开采和混汞法炼金区环境汞污染及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地评述,指出矿区居民汞暴露的主要途径。最后,本文还总结了目前人体暴露不同形态汞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最新进展。
白薇扬[5](2015)在《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汞及其有机化合物(甲基汞)具有强神经毒性、脂溶性和高生物富集性特征。自日本发生“水俣病”事件后,环境中汞污染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上世纪70年,Smith首次发现了新建水库鱼体中甲基汞含量升高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食用卫生标准(≤1.0 mg kg-1,湿重)的现象。之后的一系列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新建水库环境中,汞会通过活化、甲基化、食物链吸收传递,逐级放大。鱼体对水体中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通常在104107范围内,即水体中的甲基汞浓度低,但通过水生食物链传递放大以后,鱼类等高营养层次生物体内可能出现很高的甲基汞污染。由此,水库被认为是典型的“汞敏感生态系统”。我国是“水库大国”,到2013年初,仅长江流域就已经建成各类水库4.7万座,其中大型水库173座,总库容量1978亿m31)长寿湖水库水体不同季节总汞、总甲基汞浓度在表层和垂直空间表现出明显差异。总,占长江水库总库容的78%。同时,三峡水库属于长江高山峡谷蓄水形成的特大调节型水库,库区汞本底值相对较高,流域山高坡陡,土地垦殖率高,且人为农业活动(耕地种植、网箱养鱼)频繁活跃等因素,使得库区流域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对库区水环境汞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三峡水库由一系列水域构成,开展小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是了解流域环境对水体汞影响的突破口。基于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一重要支流水库——长寿湖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汞在长寿湖水库水体的分布、水体-大气界面、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特征,鱼体汞富集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水库汞的质量平衡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三峡库区支流水库区域汞循环模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探讨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可能引起的汞活化效应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ii汞浓度平均值为(14.77±12.24)ng·l-1,总甲基汞浓度平均值为(0.41±0.47)ng·l-1。表层水体各形态汞的块金效应值表明各形态汞的分布一方面受水温、ph、氧化还原环境等水库内在属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人为活动外源输入有关;溶解态甲基汞主要来源于水库水体内部汞的甲基化;而颗粒态甲基汞则主要来源于流域地表径流带入的外源输入。长寿湖水库水体mehg/thg的比例总体较高,而dmehg/mehg的比例绝大部分均高于50%,这一结果表明长寿湖水体内在环境条件利于汞的甲基化。适宜的水温有利于提高长寿湖水库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汞的甲基化作用,较低温度抑制汞的甲基化或者有利于汞脱甲基化进程。夏秋季采样点垂直剖面上溶解态甲基汞浓度在表层下48m出现峰值,随之其值降低近湖底部再次跃增。颗粒态甲基汞浓度峰值出现表层下820m而非在沉积物-水体界面处,主要与上层水体颗粒物吸附甲基汞的沉降有关。夏季、春季水体dmehg浓度与do相关关系(r=-0.482**,p<0.05;r=-0.339*,p<0.01),秋季和冬季不具有相关性。2)长寿湖水库溶解气态汞受到水环境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全年溶解气态汞范围为585pg·l-1,平均浓度26pg·l-1,其中夏季、春季浓度高于秋季浓度和冬季浓度。在全年绝大多数时间长寿湖水库表层水溶解气态汞呈过饱和状态,意味着富营养化条件利于水体中hg0的生成和向大气释放。全年采样期间长寿湖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平均为(2.1±6.0)ng·m-2·h-13)长寿湖水库沉积物总汞平均值(44.8±16.9)ng·g。汞交换通量最高发生在夏季。通径分析发现影响水-气界面释汞通量直接效应主要为水体汞浓度、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间接效应主要为紫外线强度、光照强度、风速,其中风速通过紫外线间接作用高于风速本身对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影响。因此,水气界面交换通量受到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光照强度、紫外线强度、水体汞浓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水体溶解气态汞的生成;另一方面风速大小影响着水面上方大气汞浓度扩散梯度,从而影响着水-气界面交换通量。-1,接近于我国土壤中汞的几何平均值,低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含量平均值。长寿湖水库沉积物甲基汞平均值(0.38±0.41)ng·g-1。间隙水中无机汞浓度季节趋势: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沉积物/间隙水总汞固液分配系数kdthg平均值4.8×103l·kg-1。各季节沉积物/间隙水总汞固液分配系数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沉积物甲基汞固液分配系数kdmehg平均值7.1×102l·kg-1,各季节甲基汞固液分配系数分别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全年间隙水dmehg/dhg(%)平均值为23.1%±7.5%,属于中等甲基汞产率湖泊。水库垂直剖面间隙水甲基汞峰值出现在表层下16cm和28cm,可能硫酸盐还原细菌活动扩展到更深的区域,从而导致了沉积物深处甲基化率的提高。间隙水溶解态甲基汞在秋季和夏季向上覆水体扩散通量远高于冬季。4)长寿湖水库不同营养级别鱼类、不同鱼体器官的总汞、甲基汞差异性明显。鱼体总汞平均值为(55.9±29.6)ng·g-1,甲基汞平均值(26.3±19.6)ng·g-1,远远低于食用水产品标准、和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没有发现类似北欧、美国水库鱼体汞普遍超标现象。不同营养级别鱼类总汞大小依次为:鳜鱼>鲶鱼>黄颡鱼>翘嘴红鲌>胭脂鱼>鲫鱼>团头舫>鲤鱼>草鱼。鱼体器官中总汞含量高低依次为:鱼体肌肉>心脏>肝>鳃>脂肪>鱼鳔>卵>脑。不同营养级别鱼类甲基汞大小顺序依次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鱼体器官中甲基汞含量高低依次为:心脏>脂肪>肝>肌肉>脑>鱼鳔>鳃>卵。鱼体甲基汞占总汞比例为(47.3±17.8)%。鱼体肌肉总汞的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心脏。鱼体心脏甲基汞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肝脏。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年龄段人群食用长寿湖鱼类HQ(RfD230)均小于1,表明不存在甲基汞暴露的风险,食用长寿湖水库鱼类是安全的。5)根据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估算出长寿湖水库是总汞的“汇”,每年长寿湖水库截留净总汞量为4103g;长寿湖水库是甲基汞的“源”,每年水库产生净甲基汞量331g。长寿湖水库中总汞输入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入>间隙水扩散>大气湿沉降>沉积物再悬浮。其中,河流输入是水库总汞的极其重要来源。总汞输入的主要转移过程为:上一环境系统→水相转移、间隙水扩散→水相转移。水库总汞输出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出>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水气界面挥发>鱼体吸收>沉积物掩埋。总汞输出主要过程:水相→下一环境系统转移、水相→固相转移、水相→气相转移。长寿湖水库甲基汞输入年通量顺序依次为:间隙水扩散>河流输入>湿沉降>沉积物再悬浮。其中,间隙水的扩散是水库甲基汞的首要来源,河流输入长寿湖水库甲基汞的第二大来源。甲基汞输入的主要转移过程为:上一环境系统→水相转移、沉积物相→水相转移。甲基汞输出年通量顺序依次为:河流输出>鱼体吸收>水体悬浮颗粒物沉降>沉积物掩埋。甲基汞输出的主要转移过程为水相→下一环境系统转移、水相→生物相转移。
唐以剑,章申[6](1983)在《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几年来在蓟运河下游对汞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综合研究的结果.通过箱式模型的方法,利用质量平衡公式对各流量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排入河流的汞,绝大部分很快沉积入水底沉积物中;而存在于河水中的汞,水迁移是最主要的,气迁移很少,生物迁移微乎其微.本文提出了水体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汞循环途径主要有两条:无机汞被生物甲基化后的生物小循环和汞在水体与大气之间的地球化学循环.这两种循环主要是由沉积物中的无机泵被生物转变成甲基汞或元素汞之后完成的.因此,存在于沉积物中的无机汞的甲基化能力与转化为元素汞的量,决定了这两种循环过程的汞通量问题.
冯新斌,陈玖斌,付学吾,胡海燕,李平,仇广乐,闫海鱼,尹润生,张华,朱伟[7](2013)在《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削减人为汞排放和汞产品使用的国际汞公约将于2013年10月在日本的水俣市签订实施。本文从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大气汞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水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污染场地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汞与硒相互作用、微生物与汞相互作用、人体汞暴露的危害和汞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等方面获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了当前开展汞在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着的缺乏全球尺度对大气的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气候变暖条件下大气汞沉降对汞甲基化影响与生物甲基汞累积机制、微生物与汞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长期低剂量汞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薄弱环节,并对新兴的非传统汞同位素技术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江曼语[8](2020)在《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是连接大气和水生环境的重要景观单元,也是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大气汞进行长距离传输后,沉降在偏远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汞富集,给邻近生态系统带来健康风险。由于多样化植被、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影响,亚高山森林流域受其可能成为大气汞的重要集聚区,但这一地理单元的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还未受到特别的关注。为了解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规律及时空特点,本文运用森林水文的研究手段,通过对亚高山森林流域不同空间上的自然降水、林冠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水(溪流)、凋落物等进行长期观测,分析汞沉降的组分特征和时空变化,弄清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规律,认识亚高山森林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高山森林土壤THg和MeHg平均浓度分别为110.76±11.05 ng/g、0.79±0.18 ng/g,而林下腐殖层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115.59±7.76 ng/g、0.52±0.06 ng/g;土壤和林下腐殖层的THg浓度均没有显着的空间差异(p>0.05),但低海拔针叶林下的土壤MeHg显着高于其他样地(p=0.047)。溪水THg浓度为5.00±1.14ng/L,MeHg浓度为0.07±0.01ng/L,溪水中的汞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0.05)。自然降水中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2.91±0.54ng/L、0.04±0.01ng/L。(2)亚高山森林大气汞输入途径中,穿透水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14.90±1.17 ng/L和0.10±0.01ng/L,两者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0.01)。树干茎流THg浓度为23.30±2.08 ng/L且季节性变化明显(p=0.02),MeHg浓度为0.59±0.10 ng/L,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p=0.29)。凋落物中THg和MeHg浓度分别为58.98±4.44 ng/g和0.46±0.03 ng/g,两者均具有显着的时间变化特征(p£0.001)。THg年沉降通量为23.80μg/m2/yr,MeHg年沉降通量为0.19μg/m2/yr。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THg沉降通量分别为11.57μg/m2/qtr、4.91μg/m2/qtr、7.11μg/m2/qtr、0.32μg/m2/qtr,MeHg沉降通量分别为0.11μg/m2/qtr、0.03μg/m2/qtr、0.05μg/m2/qtr、0.002μg/m2/qtr,THg和MeHg沉降通量有显着的季节性变化。(3)大气汞沉降的空间特征明显。针叶林中穿透水的THg浓度(18.77±2.69ng/L)(p=0.017)和THg沉降通量(19.12±1.35μg/m2/yr)显着高于亚高山灌丛和针阔混交林(p=0.011),而MeHg浓度和沉降通量均无空间差异;在针叶林中凋落物的THg(26.16±2.15μg/m2/yr)和MeHg(0.21±0.02μg/m2/yr)(p£0.005)沉降通量均高于其他林分类型。亚高山灌丛、针阔混交林、高海拔针叶林以及低海拔针叶林的THg沉降通量分别为22.88μg/m2/yr、21.97μg/m2/yr、39.50μg/m2/yr和43.15μg/m2/yr;MeHg沉降通量分别为0.24μg/m2/yr、0.19μg/m2/yr、0.29μg/m2/yr以及0.33μg/m2/yr。在研究的空间上,大气汞沉降随海拔升高而下降。主要结论:九寨沟亚高山森林土壤存在轻微的汞富集现象,可能反映了该地区大气汞沉降的特点。林下层腐殖质和苔藓植物为汞的甲基化提供了便利的微环境,可能促成腐殖质层和土壤层MeHg含量相较于其他区域的森林相对较高。亚高山森林大气汞沉降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THg和MeHg浓度在暖季高于冷季,THg和MeHg沉降通量均以春季最高,依次是秋、夏、冬。亚高山森林大气汞沉降具有空间变化的特征,THg输入水平空间特征明显,而MeHg的空间特征较弱。针叶林样地中凋落物和穿透雨对THg和MeHg的输入量和贡献率总是高于针阔混交林和灌丛。汞年沉降通量也表现为针叶高于混交林和灌丛,在研究的空间尺度内,并有随海拔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归因于针叶对大气汞具有很强的捕获能力。
王利娜[9](2016)在《内蒙古燃煤电厂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与汞同位素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论文根据美国环保局(EPA)的烟气汞采样方法—Ontario Hydro Method(OHM)方法,采用美国环保供应公司(ESC)生产的C-5000烟气采样仪,采集和研究了内蒙古两种不同燃煤类型的三个典型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不同形态汞、入炉煤和燃煤副产物(底灰、飞灰、石膏等)中的汞含量,估算了中国最大产煤省—内蒙古燃煤电厂的汞排放量;详细探讨了其中一个褐煤热电厂燃烧烟气中不同形态汞和燃煤副产物中的汞同位素组成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燃煤过程的汞同位素分馏机制,取得了以下有意义的成果:(1)在目前的高效脱硝+除尘+湿法脱硫设施运行下,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主要以原子态汞(>85%)释放,颗粒态汞(<2%)与氧化态汞(<15%)只占排放烟气中总汞(Hgt)含量的一小部分。(2)内蒙古烟煤和褐煤中汞含量相差不大,其中烟煤含汞量为0.16±0.04μg/g(1SD),褐煤汞含量为0.19±0.05μg/g(1SD);煤中汞经过高温燃烧大部分释放进入烟气中,底灰中汞含量(占煤中汞的1.111%)较低;煤中汞经过高温燃烧主要富集于飞灰中,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飞灰(0.64±0.08μg/g,1SD)富集汞程度远高于静电除尘器(0.22±0.03μg/g,1SD);湿法脱硫系统对氧化态汞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8794%),脱硫石膏中的汞与煤中汞含量基本相当。(3)三个研究电厂的汞质量平衡结果均较好,表明研究方法可靠,由此获得了燃煤电厂随烟气释放到大气中的直接释汞因子和随燃煤副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的间接释汞因子,估算了2007-2014年内蒙古乃至全国燃煤电厂年排汞量。内蒙古燃煤电厂汞排放量最高为2012年的24.22t,推算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实施以来每年直接向大气的年排汞量约100t;2012年内蒙古燃煤电厂随飞灰和石膏的排汞量分别为80.49t和10.56t,全国燃煤电厂随飞灰和石膏排汞量分别为300t和40t。(4)燃煤电厂排放的飞灰和石膏为建材行业的原料,赋存于飞灰和石膏中的汞在利用过程的高温燃烧工段几乎全部二次释放到大气中,由此推算,在目前的高效脱硝、除尘和脱硫设施运行下,燃煤电厂并不是排放到大气中汞的最大释放源,最大的大气排汞源可能是以粉煤灰和石膏作为原材料的工业行业。(5)首次实测了燃煤烟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同位素信息。煤燃烧过程及尾气污染控制设施使入炉煤中的汞同位素产生了显着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MDF),而未产生非质量分馏(MIF)。烟气经喷氨还原脱硝(SCRs)和静电除尘(ESPs),烟气中氧化态汞和原子态汞的δ202Hg值与入炉煤相比分别富集0.7‰和1.45‰的重同位素;燃煤烟气进一步经湿式脱硫系统(WFGDs),烟气中氧化态汞及原子态汞更进一步富集汞的重同位素,δ202Hg富集程度与入炉煤相比分别为1.7‰和2.6‰,复杂的褐煤燃烧过程使最终释放到大气中的原子态汞呈正的δ202Hg值。(6)统计分析(p<0.05)表明煤(δ202Hg=-2.04±0.50‰,2SD)、底灰(δ202Hg=-0.41±0.06‰,2SD)、尾气污染控制设施副产物(δ202Hg=-2.20±0.24‰,2SD,包括飞灰与石膏)和烟气中不同形态的汞同位素组成差异明显,并可以从汞同位素组成上明显分辨出来。(7)入炉煤及燃烧副产物的所有样品(包括底灰、飞灰、石膏、循环水及脱硫前、后烟气中的氧化态汞和原子态汞)中Δ199Hg均表现为显着负值,且在燃烧和尾气处理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8)褐煤热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子态汞δ202Hg值显着偏正(变化范围从0.300.85‰)及显着的Δ199Hg负值特征可用来示踪和量化大气、陆地生态系统中来自于褐煤燃烧排放的汞。(9)瑞利分馏可能是燃煤系统汞同位素分馏的主要机制之一。
冯新斌,王训,林哲仁,付学吾[10](2015)在《亚热带与温带森林小流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分馏》文中指出汞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物质循环最为活跃的地方,但其对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认识还不清楚.同时,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对全球大气汞同位素组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制约了对全球尺度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化规律的把握.本课题组拟在我国温带和亚热带选择3个森林小流域,首先系统开展森林小流域汞的质量平衡研究工作,深入刻画森林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流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汞同位素的分馏特征研究,最终建立流域尺度森林系统汞及其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该项目将极大推进对森林流域尺度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汞交换过程对全球尺度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对大气汞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为最终建立基于汞同位素的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二、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水库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汞的理化性质和危害 |
2 水库中各形态汞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 |
2.1 总汞 |
2.2 可溶性气态汞 (Dissolved gaseous mercury, DGM) |
2.3 活性汞 |
2.4 有机汞 |
3 水库中汞的甲基化 |
3.1 甲基汞的形成 |
3.2 甲基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
3.3 汞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
4 水库汞的来源和输出 |
4.1 水库中汞的来源 |
4.2 水库中汞的输出 |
5 水库汞质量平衡 |
5.1 水库汞质量平衡及其研究意义 |
5.2 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
6 结论 |
(2)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汞的性质与危害 |
1.1.2 燃煤汞污染现状 |
1.1.3 燃煤汞污染防治法规 |
1.1.4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
1.2 汞污染防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煤中汞的分布和赋存状态 |
1.2.3 燃煤汞的迁移和转化 |
1.3 燃煤脱汞技术进展 |
1.3.1 煤炭提质协同脱汞技术 |
1.3.2 炉内添加剂脱汞技术 |
1.3.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脱汞技术 |
1.3.4 烟气调质脱汞技术 |
1.3.5 吸附剂脱汞技术 |
1.4 计算量子化学汞吸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
1.4.1 汞与金属/合金的相互作用 |
1.4.2 汞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催化氧化 |
1.4.3 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焦的结构演化行为及其脱汞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 |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2 固定床汞吸附实验系统 |
2.2.3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
2.3 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 |
2.3.1 热重分析 |
2.3.2 生物质的组分解析 |
2.3.3 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2.4 生物质焦的结构演化特性 |
2.4.1 元素分析 |
2.4.2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4.3 微晶结构分析 |
2.4.4 孔隙结构分析 |
2.5 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脱汞的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2 固定床实验系统 |
3.2.3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系统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理化特性 |
3.3.1 粒径分析 |
3.3.2 孔隙结构分析 |
3.3.3 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
3.4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特性 |
3.4.1 生物质热解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2 生物质活化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4.3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
3.5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机理 |
3.5.1 孔隙结构作用机制 |
3.5.2 卤化铵盐改性机制 |
3.5.3 固定床汞吸附过程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烟气改性生物质焦喷射脱汞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燃煤流化床及吸附剂管道喷射脱汞装置 |
4.2.2 燃煤流化床的调试与运行 |
4.2.3 烟气汞取样和分析方法 |
4.2.4 实验工况及参数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煤质分析 |
4.3.2 燃烧特性 |
4.3.3 吸附剂烟气喷射脱汞特性 |
4.3.4 吸附剂烟气喷射协同脱硫脱硝特性 |
4.3.5 有害痕量元素在吸附剂和飞灰表面的富集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基吸附剂脱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分析方法和碳基吸附剂模型构建 |
5.2.1 计算分析方法 |
5.2.2 碳基吸附剂模型的构建 |
5.3 汞在未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3.1 基态的选择 |
5.3.2 分子尺寸和边缘结构的影响 |
5.3.3 电子的定域性分析 |
5.3.4 分子轨道成分分析 |
5.3.5 弱相互作用分析 |
5.3.6 汞在碳表面的多原子吸附 |
5.4 汞在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
5.4.1 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
5.4.2 氯化氢自由基氧化机制 |
5.4.3 表面吸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3)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市政污泥的来源与组成 |
1.2.2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
1.2.3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1.2.4 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5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市政污泥中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 |
2.3.2 污泥中总汞的分析方法 |
2.3.3 污泥中甲基汞的分析方法 |
2.3.4 污泥中汞地球化学形态分析方法 |
2.4 污泥淋溶实验设计 |
2.4.1 供试污泥 |
2.4.2 实验装置 |
2.4.3 模拟雨水的配制 |
2.4.4 淋溶方法 |
2.5 实验室质量控制 |
2.6 数据处理 |
3 市政污泥中汞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市政污泥的基本性质 |
3.2 市政污泥中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
3.2.1 总汞 |
3.2.2 甲基汞 |
3.3 市政污泥中汞含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
3.4 市政污泥中汞排放量及归趋 |
3.4.1 2016 年市政污泥中总汞和甲基汞排放量及归趋 |
3.4.2 市政污泥中总汞历史排放量及归趋 |
3.5 本章小结 |
4 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分析 |
4.1 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形态 |
4.2 汞地球化学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市政污泥中汞的淋溶实验研究 |
5.1 污泥淋溶过程中淋出液理化指标的变化特征 |
5.1.1 污泥淋出液pH的变化 |
5.1.2 污泥淋出液中悬浮物的变化 |
5.2 污泥淋溶过程中汞的释放特征 |
5.2.1 淋出液中总汞和溶解态总汞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2 淋出液中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3 污泥中汞的累积释放动力学模型 |
5.3 汞在污泥淋溶过程中的质量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6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6.1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评价方法 |
6.2 市政污泥中汞污染评价结果 |
6.2.1 污染程度评价结果 |
6.2.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
6.3 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环境汞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汞污染研究进展 |
1.1 大气汞的来源 |
1.2 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特征 |
1.2.1 全球大气汞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
1.2.2 我国大气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1.3 大气不同形态汞的迁移转化行为 |
1.3.1 汞在气相的形态转化 |
1.3.2 汞在液相中形态转化 |
1.3.3 颗粒物对汞的吸附和解吸附 |
1.4 大气汞的干湿沉降 |
1.5 总结与展望 |
2 水生生态系统中汞污染研究进展 |
2.1 水体中各种汞形态的源、汇及分布特征 |
2.2 水体中汞的甲基化 |
2.3 水生生物对汞的富集 |
2.4 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质量平衡模型 |
3 矿山环境汞污染研究进展 |
3.1 矿山环境汞的污染现状 |
3.1.1 矿山大气汞污染 |
3.1.2 矿山水体汞污染 |
3.1.3 矿区土壤汞污染 |
3.2 矿山环境汞的形态分布 |
3.2.1 炉渣汞形态 |
3.2.2 土壤汞形态 |
3.3 矿山环境汞的甲基化 |
3.3.1 炉渣汞甲基化 |
3.3.2 土壤汞甲基化 |
3.3.3 水体汞甲基化 |
3.4 矿山环境生物汞暴露及人体健康风险 |
3.4.1 生物体汞暴露 |
3.4.2 矿区居民汞暴露的健康风险 |
4 人体汞暴露及危害研究进展 |
4.1 无机汞人体汞暴露及健康危害 |
4.2 甲基汞人体汞暴露及健康危害 |
(5)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写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汞的基本性质、毒性及全球循环 |
1.1.1 汞的基本性质 |
1.1.2 汞的毒理性 |
1.1.3 全球循环 |
1.2 水环境中汞迁移转化及生物与非生物进程研究进展 |
1.2.1 水环境中不同价态汞迁移转化研究 |
1.2.2 水环境中汞的生物与非生物进程研究 |
1.3 水环境中界面汞交换研究现状 |
1.3.1 水-大气界面汞交换水平及特征的研究进展 |
1.3.2 水体-沉积物界面汞交换通量原理及计算方法 |
1.4 水环境中汞的甲基化进程研究 |
1.4.1 水环境中汞甲基化进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
1.4.2 影响水环境中汞甲基化进程的因素 |
1.5 水环境中水生生物的汞富集研究进展 |
1.5.1 水环境(江河、水库)的鱼汞富集现状 |
1.5.2 水环境中鱼体汞富集原理、途径 |
1.6 水环境中汞的质量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水库水体汞分布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2 水库水体-大气界面汞的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3 水库沉积物中汞/甲基汞分布迁移特征及沉积物-水体汞交换通量 |
2.3.4 水库汞在鱼体累积与健康风险评估 |
2.3.5 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水库水体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地点 |
3.1.2 水样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表层水不同形态汞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垂直剖面水体各形态汞水平及季节变化 |
3.2.3 影响水体甲基汞分布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体溶解气态汞及水-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地点 |
4.1.2 溶解气态汞采样与分析方法 |
4.1.3 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4.1.4 环境参数及水体阴阳离子的测定方法 |
4.1.5 水相理论饱和溶解气态汞的计算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水体基本理化性质 |
4.2.2 水体溶解气态汞水平及理论DGM估算 |
4.2.3 水体-大气界面释汞交换通量 |
4.2.4 水体-大气界面释汞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库沉积物汞分布及扩散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地点 |
5.1.2 沉积物间隙水、沉积物样采集 |
5.1.3 水样、沉积物样分析、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
5.1.4 沉积物孔隙水中的汞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库沉积物基本性质 |
5.2.2 水库沉积物汞剖面分布特征 |
5.2.3 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态汞与溶解态甲基汞季节分布 |
5.2.4 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态汞向上覆水体扩散通量及对水体贡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库鱼体汞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 |
6.1.2 样品制备及分析 |
6.1.3 质量控制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水库鱼体汞分布 |
6.2.2 水库鱼体汞的生物富集系数 |
6.2.3 水库鱼类汞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寿湖水库汞质量平衡模型 |
7.1 水库质量平衡模型建立 |
7.1.1 前提和假设 |
7.1.2 水气界面汞交换通量 |
7.1.3 大气湿沉降年通量 |
7.1.4 河流汞输入输出年通量 |
7.1.5 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汞扩散年通量 |
7.1.6 颗粒物汞沉降、再悬浮年通量 |
7.1.7 水体汞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年通量 |
7.1.8 生物富集汞量 |
7.2 水库总汞/甲基汞输入、输出年通量、所占比例及净通量 |
7.2.1 总汞/甲基汞输入年通量及所占比例 |
7.2.2 总汞/甲基汞输出年通量及所占比例 |
7.2.3 总汞/甲基汞的年输入输出净通量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7)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气汞研究进展 |
1.1 大气汞基本形态和性质 |
1.2 大气汞的来源 |
1.3 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特征 |
1.3.1 全球大气汞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
1.4 大气汞的干湿沉降 |
2 自然过程排汞研究进展 |
2.1 地-气间汞交通通量测定方法 |
2.2 自然过程汞排放的驱动机制 |
3 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的研究进展 |
3.1 汞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3.2 汞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机理研究 |
3.3 汞在水生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与传输研究 |
3.4 汞与其它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研究 |
3.5 水环境汞的传输模型与环境风险预测 |
4 污染场地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4.1 汞矿冶炼 |
4.2 混汞采金 |
4.3 铅锌冶炼 |
4.4 其它 |
5 汞硒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5.1 自然条件环境下硒汞相互作用及机理 |
5.2 哺乳动物 (及人体) 的硒汞相互作用及机理 |
6 微生物与汞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6.1 微生物对二价汞的还原 |
6.2 微生物对单质汞的氧化 |
6.3 微生物对汞的甲基化 |
6.4 微生物对甲基汞的去甲基化 |
7 人体汞暴露及对健康的影响 |
7.1 无机汞人体暴露及健康危害 |
7.2 甲基汞人体暴露及健康危害 |
7.2.1 暴露途径 |
7.2.2 代谢动力学 |
7.2.3 暴露标记物 |
7.2.4健康效应 |
7.2.5 风险评价 |
8 汞的同位素地球化学 |
8.1 汞同位素测试技术及表示方法 |
8.2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汞同位素分馏 |
8.3 自然界样品汞同位素组成 |
8.4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 |
8.4.1 示踪汞污染物来源 |
8.4.2 研究汞污染历史 |
8.4.3 示踪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9 展望 |
(8)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汞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 |
1.2 大气中汞的来源、形态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2.1 大气汞的来源 |
1.2.2 大气汞的形态以及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3 山地环境中的汞沉降及生态效应 |
1.3.1 山地环境中的汞沉降 |
1.3.2 山地环境中汞的生态效应 |
1.4 亚高山环境汞研究存在的不足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2.2 研究区域的概况 |
2.2.1 九寨沟地质概况 |
2.2.2 九寨沟气候概况 |
2.2.3 九寨沟水文概况 |
2.2.4 九寨沟土壤概况 |
2.2.5 九寨沟植被概况 |
2.3 采样设计 |
2.4 样品处理与分析 |
2.4.1 水样处理及分析 |
2.4.2 凋落物样品处理及分析 |
2.4.3 土壤样品分析 |
2.5 通量计算方法 |
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 亚高山森林流域主要环境介质的汞浓度 |
3.1 亚高山森林流域中土壤汞的浓度 |
3.2 亚高山森林腐殖质层的汞含量 |
3.3 亚高山森林溪流中汞的浓度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亚高山森林流域汞沉降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 大气汞湿沉降的时间变化 |
4.1.1 湿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其通量的时间趋势 |
4.2 大气汞干沉降的时间变化 |
4.2.1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时间变化趋势 |
4.2.2 THg和 Me Hg干沉降通量及时间趋势 |
4.3 汞沉降的相对贡献及时间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亚高山森林流域汞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 大气汞干沉降的空间变化 |
5.1.1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浓度及空间趋势 |
5.1.2 干沉降中THg和 Me Hg通量及空间变化趋势 |
5.2 大气汞沉降的空间变化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内蒙古燃煤电厂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与汞同位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1.1 煤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和排汞量研究立题依据 |
1.1.2 煤燃烧烟气中汞同位素研究立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研究现状 |
2.1 汞的物理化学性质 |
2.2 环境中汞的研究进展简述 |
2.2.1 大气环境中汞的含量及迁移转化 |
2.2.2 水体环境中汞的含量及迁移转化 |
2.2.3 土壤环境中汞的含量及迁移转化 |
2.2.4 生物环境中汞的含量及迁移转化 |
2.3 煤中汞的研究进展 |
2.4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 |
2.5 汞排放量研究进展 |
2.6 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
2.6.1 汞同位素的分馏机制、表示方法及分馏过程 |
2.6.2 煤中汞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
2.6.3 环境介质中汞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
2.6.4 燃煤烟气中的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
2.7 小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与同位素研究的采样方法及原理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采样方法及原理 |
3.3 样品的采集 |
3.4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3.4.1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及含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 |
3.4.2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及含量分析方法 |
3.4.3 汞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前处理 |
3.4.4 MC-ICP-MS汞同位素分析方法 |
3.5 实验的质量控制 |
3.5.1 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采样与汞含量分析质量控制 |
3.5.2 汞同位素分析的质量控制 |
4 内蒙古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形态及释汞量 |
4.1 河南省主要聚煤期煤中总汞及有机结合态汞 |
4.1.1 采样矿井的地质 |
4.1.2 采样方法 |
4.1.3 样品的前处理及分析方法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 |
4.2.1 烟煤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 |
4.2.2 褐煤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 |
4.2.3 烟煤、褐煤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对比 |
4.3 入炉煤燃烧后副产物中的汞含量 |
4.4 燃煤电厂汞的质量平衡及排汞因子 |
4.4.1 实测电厂的汞质量平衡计算 |
4.4.2 实测电厂的排汞因子 |
4.5 内蒙古燃煤电厂汞的排放量 |
4.6 小结 |
5 褐煤电厂燃烧烟气排放汞的同位素特征 |
5.1 燃烧系统中汞同位素组成总体特征 |
5.1.1 燃烧系统中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信息 |
5.1.2 燃烧系统中的非质量分馏信息 |
5.2 汞同位素通量平衡 |
5.3 入炉煤(褐煤)中的汞同位素 |
5.4 底灰中的汞同位素 |
5.5 静电除尘设施副产物飞灰中的汞同位素 |
5.6 湿法脱硫系统前烟气中的汞同位素 |
5.7 湿法脱硫系统副产物与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的汞同位素 |
5.8 燃煤烟气与大气中的汞同位素比较 |
5.9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亚热带与温带森林小流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分馏(论文提纲范文)
1 汞是国际关注的全球污染物 |
2 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对汞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贡献还远未认识清楚 |
3 汞同位素地球化学为探索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提供新契机 |
4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建立为研究流域尺度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同位素分馏提供了保障 |
5 拟开展研究及展望 |
四、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库生态系统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J]. 刘凯,杨芳,毛建仁,袁馨,赵希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 [2]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D]. 朱纯. 东南大学, 2019
- [3]市政污泥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风险研究[D]. 程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4]环境汞污染[J]. 冯新斌,仇广乐,付学吾,何天容,李平,王少锋. 化学进展, 2009(Z1)
- [5]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水库长寿湖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D]. 白薇扬. 西南大学, 2015(04)
- [6]区域水体中汞的质量平衡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J]. 唐以剑,章申. 环境科学学报, 1983(04)
- [7]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冯新斌,陈玖斌,付学吾,胡海燕,李平,仇广乐,闫海鱼,尹润生,张华,朱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5)
- [8]九寨沟亚高山流域大气汞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D]. 江曼语.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内蒙古燃煤电厂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与汞同位素特征研究[D]. 王利娜.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2)
- [10]亚热带与温带森林小流域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同位素分馏[J]. 冯新斌,王训,林哲仁,付学吾. 环境化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