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是”不是判断词(论文文献综述)
吕佩[1](2019)在《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文中认为附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不同类型语言中的现象。本文在附缀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构式化和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采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层面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包括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六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后附缀“是”。我们从共时平面的角度出发,结合世界不同类型语言归纳的附缀判定的相关标准或原则,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进行了判定,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后附缀“是”与判断词、副词或词缀。我们还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后附缀“是”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并试着从语音、韵律、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归纳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除了共时平面之外,我们从历时层面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不同来源,分析了“是”附缀化的相关动因和机制,以及后附缀“是”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相关制约因素等。后附缀“是”除了可以单个依附之外,还可以出现叠加依附的情况,后附缀“是”的有无,对于句法和语义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但会在语用上有所差异,属于基本功能羡余成分,随着附缀化程度的增强,后附缀“是”会发展成为完全羡余成分。下编六章分析了不同类型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情况。后附缀“是”依附的宿主可以是“杂乱无章”的,从词类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名词、动词、区别词、副词或连词等;从词语的性质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单词、短语或结构等。本编从构式化、语篇衔接、主观凸显、情态对比、意外范畴、肯定否定和独用陈述等不同角度出发,分别有侧重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附缀结构“X是”进行考察,既描写了附缀结构“X是”的共时表现,又追溯了部分“X是”的演化来源;不仅定性分析了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功用,而且定量统计了不同时期“X是”的使用频率。通过附缀结构“X是”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把握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及其功用,也能够认识到宿主“X”与后附缀“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挖掘。现当代汉语中的“是”具有多样性,除了判断词、副词和词缀之外,还存在着后附缀的用例。本文充分描写了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挖掘了与之有关的众多用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后附缀“是”的判定标准。第二,对附缀化等理论的完善。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后附缀“是”,一方面对现当代汉语中的“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包括附缀化在内的语法化、词汇化、构式化等相关理论做了一定的完善。第三,对不同范畴的融合。本文植根于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实际用例,择取情态范畴、意外范畴、肯定否定范畴等范畴中的合理成分,对后附缀“是”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和考察。第四,对语言使用的推动。本文的研究除了可以从理论方面有所促进之外,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运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为相关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等。
肖娅曼[2](2003)在《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系词“是”的来源及成因问题是汉语研究上的重大问题,此问题首先由王力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提出。系词“是”含有确认义,因而在语义上与形容词“是’’有关系,而在语法上与指代词“是”有关系。即它们处于这样一种关系中: 但上古指代词“是”和形容词“是”被认为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不同的词。为此,在系词“是”的来源及成因问题上,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争论至今。 在系词“是”的来源问题上,主要有“代词说”、“形容词说”等观点。在系词“是”的成因问题上,影响最大的是“位置说”和“同形影响说”。“位置说”认为代词“是”因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产生出系词性质:“同形影响说”认为,代词“是”受到同形的形容词“是”的影响而演变为系词。两种观点都以来源上的“代词说”为出发点。 来源上的“代词说”和成因上的“位置说”被认为是定论,但这种观点会遇到一系列难题:第一,上古有“兹”“斯”“之”“此”“是”一组近指代词,为什么是“是”而不是其他近指代词发展成判断词?如果用“位置说”解释这一问题,又会产生下面的问题:第二,“此”与“是”可处于同一语法位置,“此”为什么没有变成判断词,“是”却变成了判断词?第三,为什么语法位置更为有利的“为”和“乃”没有发展为判断词,“是”却发展成了判断词?如果用形容词“是”影响代词“是”来解释,又会引出下面的问题:第四,如果土古表示指代的“是”和表示正确的形容词“是”本身在语义l:毫无关系,就像燃烧的“然”不能影响然诺的“然”一样,表示正确的“是”又怎么可能影响表示指代的“是”?词义外来不可能,“是”如何能发展为具有确认义的系词? “代词说”或“形容词说”都是一种单性说,它必然引发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系词“是”的前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词?系词“是”的前身与指代词“是”和形容词“是”究竟是什么关系?它究竟是怎样发展为系词的? 一种观点正确与否,以它的解释力为依据,“代词说”和“位置说”面临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说明它有缺陷。新的观点必须在语法、语义上都给出圆满自洽的合理解释。为此,论文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从对17部上古文献和西周春秋金文的调查中取得了准确的数据,并通过对比法、替换法等,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系词“是”的确认义不是外来的,而是源于自身。 1、“是”产生之初不是一个今天意义上的纯粹指代词,而是一个含有神圣意义的实义指代词。 通过对西周春秋金文“是”“之”的对比,《诗经》的《雅》《颂》中“是” “此”的对比,发现“是”最初主要用于指代神圣者和神圣正义的态度方式等。例如,“是”主要指代神灵、祖先、君王、祭器、祭品等,不指代否定性事物,其他指代词则可指代否定性事物。这恰与《说文》“是”从“日正”,和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日”就是神)相符。 2、系词的前身与所谓形容词“是”是同一个词。 原初的“是”有神圣、法则、正确、判断、指代等义素,“日”是神本时代的最高的法则,“是”的法则义是退去神性后的“日”,这与《尔雅》说“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相符。 原初“是”后来退去神性,语义主要向两个方问分化:其一,表示肯定性判断和指代,即系词的前身,论文称作断指代词;其二,分化出正确义,即所谓形容词。这两个意义均直接源于“则”,因而都与“则”有密一切的内在联系:断指“是”必定是根据“则”所做的断定;正确“是”不过是根据“则”断定后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它们都统一于判断。 3、“是”发展为系词,是通过摆脱指代性发展断定性,并进一步摆脱肯定性(标志是能够带“不”),发展为判断标记(隐含确认义)而来。 系词的确认义与“是”的准则(名词性)、正确(形容词性)三个意义之间也都统一于判断,即: 判断标准—准则(名词性) 判断结果一一正确(形容词性) 判断标记—确认(系词性) 二、系词的前身不是一个单性词,而是一个双性词,它同时兼有指代词和判断词的语法功能,同时占据着主语和系词的语法位置。 1、“是”“此”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 表面看上去,“是”“此”都可处于句首与其后的成分直接构成判断句。但上古的判断句有甲式A+B式和乙式A+(X十B)式,甲式为名词判断句的结构形式,乙式为“非”“为”“乃”判断句的结构形式,X处于系词位置。“是”“此”究竟是处于甲式A的位置,还是乙式X的位置,要由它们后面的直接成分B的性质决定。 甲式为主谓结构,B具有单性特征一一只能是名词性的;乙式为主述宾结构,B具有双性特征一一一可为谓词性或体词性的。“是”“此”构成的判断句结构仿佛都是指代词+判断语3,但对17部上古文献的调查发现:“此”判断句的判断语B是单性的(体词性),而“是”判断句的判断语B则是双性的(近8既为谓词性、2溅为体词性)。因此,“此”处于甲式A的位置,为主语,是纯粹指代词:“是”处于X的位置,即系词
李悦[3](2020)在《“S+Vj+什么+O”构式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反问判断构式“S+Vj+什么+O”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构式的构件特征、构式特性,并从历时角度探索其源形、演变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对“S+Vj+什么+O”构式的构件特征和构式特性进行分析。其中构件特征包括主语论元S、判断动词Vj和宾语中心语O的类型及其特征。构式特性包括该构式的构式义、适用场景和语用动因。本文根据有无引语源区分了该构式的引述性用法和描述性用法,并构拟了构式层级网络。第三章探索“S+Vj+什么+O”的构式源形、构式的阶段性发展,从能产性、图式性、组构性三方面分析“S+Vj+什么+O”构式的构式化过程。第四章考察判断反问构式“S+Vj+什么+O”与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列举了该构式的承继来源,绘制了其承继网络。具体来说,该构式的承继来源主要有三种:1.在句法结构上对特指疑问构式“S+Vj+什么+O”和反问构式“X什么”的承继。2.在音韵形式上对反问图式构式的重音和语调的承继。3.在语义上对反问图式构式、判断构式、归类图式“S算O”、命名图式“S称为O”的承继。第五章分析该构式演变的动因、条件和机制。“S+Vj+什么+O”构式的演变动因是类比思维,演变条件主要有高频使用和语境触发,演变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
何亚南[4](2004)在《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人们的认知心理和判断句的语用情况两方面探讨了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 ,同时论述了有判断词句发展的层级性。在此基础上 ,文中对目前通行的判断词成熟与否的鉴别标准提出了商榷
石毓智[5](2005)在《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概念基础》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让步、转折等关系的连词多包含一个来自判断词“是”的语素,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的情况。本文尝试从判断词“是”的语义结构入手,来确定它构成这些连词的概念基础,并探讨所形成连词的语法性质。
丁京京[6](2020)在《“X不是”与其省形结构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X不是”的构式,而大多数这种“X不是”结构都有其对应的隐省形式“X不”或“X是”。在原型结构与隐省结构之间有几个值得研究的方面。其一为隐省结构“X是”与原型“X不是”在形式上是肯否对立的关系,但在表义方面却无太大差异;另一方面,“X不是”的隐省结构并不一致,有“不”的隐省也有“是”的隐省,如“怕不是”的隐省结构为“怕是”,而“可不是”的隐省结构为“可不”。本文选取了四组词——“可不是/可不”“这不是/这不”“怕不是/怕是”“别不是/别是”,通过分组,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原型结构及其对应的隐省结构进行探究,试图通过探究二者的差异来考察“X不是”结构的隐省规律。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范围、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交代语料来源和研究采用的方法。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可不是”和“可不”这组词。分别通过探究二者在语篇中的连接功能和在语篇中的作用,得出了词内成分“是”和“不”所起到的作用,最后从历时角度考察了“是”的功能变化。第三章研究的是“这不是”和“这不”。作为平行章节,这组词也分为定位研究对象、二者的连接功能和在语篇中的作用、从历时角度探究固化历程。第四章为“怕不是”和“怕是”的研究。在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后,分别从二者的句法位置、句末语气词的共现、二者的后接内容比较、句式变换、用法比较以及构式省形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最后从历时角度研究了二者的固化历程。第五章的研究对象是“别不是”和“别是”。分别从二者的句法位置、后接成分、用法比较以及构式省形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最后探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发现二者的发展轨道在清朝时期才开始交集。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对隐省“是”和隐省“不”的“X不是”结构进行了总结归纳,得出了“X不是”结构的隐省规律。
鹿钦佞[7](2014)在《先秦汉语“也”字判断句的由来——来自语言接触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始汉藏语早在炎黄时代就开始分化了,羌(藏)人最早分化出去。周、商语言同出原始汉藏语,但由于周人在夏末殷初时"窜于戎狄"500年之久,待周人建国回归中原时,羌人语言已经独立发展了2500年至3000年。周人的语言必定深受羌人语言的影响。"也"字判断句不见于甲骨文和《尚书》,在西周时期爆发式出现,最大的可能就是它通过周人借自羌人语言。从音韵上看,"也"的上古音韵表现(*laɡ)与藏文中的判断词lags是对应的;从形式上看,典型的"也"字判断句的类型和藏缅语的类型也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认为,"也"字判断句来源于上古时代的羌人语言,它不是汉语内部自发形成的,也并非汉藏同源现象,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现象。
李艳红[8](2020)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不是”在现代汉语中高频出现,存在多种使用情况。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该不是”的存在形式进行判定,然后选择高频使用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它的成词过程和机制,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考察,最后将其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怕不是”放在同一平面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求客观掌握其个性特征。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以及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并且从语气副词的研究和“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两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为本文“该不是”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考察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对“该不是”的性质进行判定。该部分主要依据杨爱娇(2005)有关三音节词和三音节短语区分的标准对现代汉语中“该不是”的几种存在形式进行判定,并且对不同性质的“该不是”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确定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是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历时成词探究。该部分通过检索并分析“该不是”的相关语料,梳理了可能性的成词路径,并解释说明促使其形成的动因机制。第四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共时分析。该部分利用三平面理论从共时的角度对“该不是”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论述,较全面分析了其使用情况。第五部分是表揣测义语气副词“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莫不是”“别不是”和“怕不是”的对比考察。该部分主要从语义特征、主语人称的搭配、时态选择、表达倾向、篇章衔接功能几方面分析了四个词的异同点,有利于完善我们对“该不是”个性特征的认知,同时也使我们对表揣测义的语气副词“X不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六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反思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尹冰倩[9](2020)在《“是”语法化的路径、动因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是"的语法化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语法化路径大致经历了回指用法的出现、句法格式的建立、重要特征的产生和典型特征的成熟这四个阶段。在"是"语法化的过程中,其动因主要是普通动词的类推和句法环境的具备。"是"的语法化对整个汉语语法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强化了动词居中的格式,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焦点标记,进而导致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淘汰。
周洋[10](2019)在《水磨房话判断句的混合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水磨房话是一种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水磨房自然村内使用的汉藏混合语,其词汇和语音系统皆继承于西南官话,但其语法系统体现出高度的藏语化特征。水磨房话判断句具有强烈的汉藏混合特征,主要体现在判断词的来源、判断句的语序、判断词"是"的焦点标记手段、判断句的示证表达等四个方面。
二、“就是”不是判断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就是”不是判断词(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预期目标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评述 |
2.1 汉语附缀研究现状 |
2.2 后附缀“是”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
3.1 术语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3 行文框架 |
3.4 内容安排 |
3.5 语料来源 |
3.6 体例说明 |
上编:后附缀“是”研究 |
第一章 后附缀“是”的判定、性质及其典型度 |
一、引言 |
二、判定标准 |
2.1 后附缀“是”的判定 |
2.2 与判断词或副词的区分 |
三、后附缀“是”的典型度 |
四、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后附缀“是”的演化、动因、机制及其发展 |
一、引言 |
二、“是”附缀化的动因与机制 |
2.1 后附缀“是”的来源 |
2.2 动因与机制 |
三、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 |
3.1 发展趋势 |
3.2 制约因素 |
3.3 “是”脱落后对宿主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最是”的词汇化看后附缀与词缀的区分 |
一、引言 |
二、“最是”的词汇化历程 |
2.1 词汇化历程及其表现特征 |
2.2 后附缀“是”与词缀“是”的区分 |
三、“最是4”的表达功用 |
3.1 表达功用 |
3.2 “最是4”不被认可为词的原因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类比语法化的角度看后附缀“是” |
一、引言 |
二、类比语法化的相关判定标准 |
2.1 突变性 |
2.2 低频率 |
2.3 可类比 |
三、“X双+是”类推依附之个案分析 |
3.1 “幸亏是” |
3.2 “甭说是” |
3.3 “加之是” |
3.4 “只要是” |
3.5 “虽说是” |
3.6 “就算是” |
四、附缀结构“X双+是3”的词汇化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与后附缀“是”有关的附缀叠加式 |
一、引言 |
二、后附缀“是”和附缀“说”的叠加 |
2.1 叠加的原因 |
2.2 叠加的表达功用 |
2.3 “X+说+是”与“X+是+说”的差异及其原因 |
三、后附缀“是”和附缀“上”的叠加 |
3.1 句法位置分布和后接成分性质 |
3.2 “X+上+是”的表达功用 |
3.3 “X+上+是”的进一步演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音节连词有无后附缀“是”的功用差异 |
一、引言 |
二、有无后附缀“是”的表达效果差异 |
2.1 句间系连与命题真实 |
2.2 主观强调与传信功能 |
2.3 标记功能与肯定语气 |
三、后附缀“是”的羡余性 |
3.1 基本功能羡余成分 |
3.2 完全羡余成分 |
四、本章小结 |
下编:附缀结构“X是”研究 |
第七章 凝固型构式“N+是”的成因与发展 |
一、引言 |
二、“N+是”的来源及其构式化历程 |
2.1 “形似”的“N+是”的出现 |
2.2 “N+是”的构式化 |
2.3 构件成分“是”的附缀化 |
三、“N+是”的构式化程度 |
3.1 “N+是”是否是构式的判定标准 |
3.2 构式化程度的高低 |
四、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附缀结构“似乎是”“好像是”“仿佛是”的表达功用 |
一、引言 |
二、“似乎是”等的基本表达功用 |
2.1 元语用法 |
2.2 揣测与确信共现 |
2.3 独用陈述 |
三、“似乎是”等的语用否定功用 |
3.1 有标式否定与无标式否定 |
3.2 “似乎是”等无法删去 |
四、“似乎是”等表达功用的相关阐释 |
4.1 “似乎是”等本身具有的传疑评价 |
4.2 特定语境激活否定义 |
五、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附缀结构“应该是”和“可能是” |
一、引言 |
二、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共性 |
2.1 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
2.2 共现连用的配合性 |
2.3 命题层面的外围性 |
2.4 词汇化的倾向性 |
三、语用方面的共性 |
3.1 非现实或主观性较强的语境 |
3.2 回溯推理的原因小句 |
3.3 篇章衔接的顺畅连贯 |
四、情态用法的差异 |
五、情态异同的原因 |
5.1 情态类型的同中有异 |
5.2 情态强度的高低不同 |
六、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附缀结构“主要是”的特征及其表达功用 |
一、引言 |
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
2.1 表现特征 |
2.2 形成机制 |
三、表达功用 |
3.1 语篇衔接 |
3.2 主观凸显 |
四、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独用的附缀结构“简直是”的功用及其成因 |
一、引言 |
二、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 |
2.1 分布与结论 |
2.2 共现与糅合 |
2.3 肯定与否定 |
2.4 夸张与委婉 |
2.5 交互主观化 |
三、“简直是”的形成过程 |
四、“简直是”的形成原因 |
4.1 “简直”的高谓语性 |
4.2 相关的语用原则 |
4.3 话语规约 |
五、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意外范畴话语标记“X的是”的特征、来源与发展 |
一、引言 |
二、“X的是”的特征 |
2.1 句法表现 |
2.2 语义特征 |
2.3 语用特征 |
三、来源及其发展 |
3.1 来源及其相关机制 |
3.2 进一步发展演化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附录 :前附缀“是”置于关联连词宿主“因为”和“由于” |
一、引言 |
二、“是因为/是由于”是否成词的相关理论阐述 |
2.1 成词的可能性 |
2.2 成词的不利因素 |
三、语料调查与统计 |
3.1 语料库统计分析 |
3.2 问卷调查分析 |
四、“是因为/是由于”性质与功用 |
4.1 “是因为”与“是由于”的性质 |
4.2 “是由于”与“是因为”的区别 |
4.3 有无前附缀“是”的表达功用差异 |
五、前附缀“是”与后附缀“是”的异同 |
六、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2)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
1.1 对“是”的讨论的回顾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难点 |
1.5 论文的结论 |
2 “是”判断句与其他判断句的出现及语法概况 |
2.1 “是”的出现时代及文献的保存情况 |
2.2 “是”判断句出现前的判断形式 |
2.3 “是”判断句及其他各类判断句的出现 |
2.4 “是”判断句与其他判断句的语法构成 |
2.5 小结 |
3 “是”与其他相关词构成判断句的能力 |
3.1 上古近指代词构成判断句的能力 |
3.2 上古“是”构成判断句的能力 |
3.3 上古“为”“乃”构成判断句的能力 |
3.4 小结 |
4 对系词“是”的前身的语法考察 |
4.1 “是”“此”判断句的语法构成 |
4.2 系词前身的“兼性说”的提出 |
4.3 “兼性说”在语法上的解释力 |
4.4 小结 |
5 “是”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1 名词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2 “是”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3 “此”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4 “为”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5 “乃”判断句的表意功能 |
5.6 小结 |
6 “是”发展为系词的语义根据 |
6.1 原初的“是”及其指代性问题 |
6.2 原初的“是”与尊天崇日 |
6.3 系词的前身及系词的来源 |
6.4 系词萌芽、产生、成熟的时代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科研成果 |
声明 |
(3)“S+Vj+什么+O”构式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意义 |
(三)理论背景 |
1.构式承继关系 |
2.构式化与构式变化 |
(四)研究现状 |
1.已有研究成果 |
2.现存主要问题与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语料来源 |
二、“S+Vj+什么+O”的构式解析 |
(一)“S+Vj+什么+O”构式的内部构件特征 |
1.S的构件特征 |
2.判断动词Vj的构件特征 |
3.O的构件特征 |
(二)“S+Vj+什么+O”构式的构体特征 |
1.“S+Vj+什么+O”构式的构式义 |
2.适用场景 |
3.语用动因 |
三、“S+Vj+什么+O”的构式化与构式变化 |
(一)“S+Vj+什么+O”构式的来源 |
1.言语类实体性构式“是何言也”的构式化 |
2.言语类实体性构式“是何言也”的构式演变 |
(二)“S+Vj+什么+O”构式的阶段性发展 |
1.身份类微观构式 |
2.道理类微观构式 |
3.事体类微观构式 |
(三)“S+Vj+什么+O”的构式化 |
1.能产性 |
2.图式性 |
3.组构性 |
四、“S+Vj+什么+O”构式的承继关系 |
(一)对特指疑问构式“S+Vj+什么+O”的承继 |
(二)对反问图式构式的承继 |
(三)对判断构式的承继 |
(四)对反问构式“X什么”的承继 |
(五)对归类图式“S算O”的承继 |
(六)对命名图式“S称为O”的承继 |
五、“S+Vj+什么+O”构式演变的动因、条件和机制 |
(一)构式演变动因 |
(二)构式演变条件 |
1.高频使用 |
2.语境触发 |
(三)构式演变机制 |
1.重新分析 |
2.类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 |
1.1 有判断词句产生的认知心理基础 |
1.2 有判断词句产生的语用基础 |
二、有判断词句发展的层级 |
2.1 “是”受副词修饰——层级之一 |
2.2 “非是、不是”的产生——层级之二 |
2.3 “是”受助动词修饰——层级之三 |
三、余论 |
3.1 判断词成熟与否的判别标准 |
3.2 判断词“是”的最后成熟时代 |
(6)“X不是”与其省形结构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和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2)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采用的方法 |
(1)语料来源 |
(2)采用的方法 |
第2章 “可不是”和“可不”研究 |
2.1 同形异构的“可不是” |
2.1.1 几种同形异构的“可不是” |
2.1.2 同形异构现象引起的歧义问题 |
2.2 同义异形的“可不是”与“可不” |
2.2.1 “可不是”与“可不”的连接功能 |
2.2.2 “可不是”与“可不”在语篇中的作用 |
2.3 构式省形 |
2.4 小结 |
第3章 “这不是”和“这不”研究 |
3.1 同形异构的“这不是” |
3.2 同义异形的“这不是”与“这不” |
3.2.1 “这不是”与“这不”的连接功能 |
3.2.2 “这不是”与“这不”在语篇中的作用 |
3.3 构式省形 |
3.4 小结 |
第4章 “怕不是”和“怕是”研究 |
4.1 同形异构的“怕不是”与“怕是” |
4.1.1 几种同形异构的“怕不是”和“怕是” |
4.1.2 同形异构现象引起的歧义问题 |
4.2 同义异形的“怕不是”与“怕是” |
4.2.1 “怕不是”与“怕是”的句法位置 |
4.2.2 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3 “怕不是”与“怕是”的后接内容比较 |
4.2.4 “怕不是”与“怕是”的句式变换 |
4.2.5 “怕不是”与“怕是”的用法比较 |
4.3 构式省形 |
4.3.1 羡余否定成分“不” |
4.3.2 “怕不是”与“怕是”的固化历程 |
4.4 小结 |
第5章 “别不是”和“别是”研究 |
5.1 同形异构的“别不是” |
5.2 同义异形的“别不是”与“别是” |
5.2.1 “别不是”与“别是”的句法位置 |
5.2.2 “别不是”与“别是”的后接成分 |
5.2.3 “别不是”与“别是”的用法比较 |
5.3 构式省形 |
5.3.1 羡余否定成分“不” |
5.3.2 “别不是”和“别是”的固化历程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先秦汉语“也”字判断句的由来——来自语言接触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汉语“也”字判断句概说 |
1. 先秦汉语判断句类型及其历史层次 |
2.“也”是判断词而非语气词 |
3. VO型语言与判断词后置之间的矛盾 |
二、周语、古藏缅语与上古汉语 |
1. 周、羌两族同源 |
2. 周人“窜于戎狄”对汉语的影响 |
3. 基本结论 |
三、判断词“也”是古藏缅语的语言成分 |
1.“也”与藏语的laɡs |
2.“也”字判断句的典型形式与藏缅语判断句同构 |
四、结论与余语 |
1. 结论 |
2. 余语 |
(8)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语气副词的研究 |
(一)语气副词的归属 |
(二)语气副词的次类划分 |
(三)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与语用研究 |
(四)语气副词的历时研究 |
二、“该不是”及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一)“该不是”的研究 |
(二)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不是”的性质及归类 |
第一节 “该不是1”的判定 |
第二节 “该不是2”的判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该不是”的形成分析 |
第一节 表揣测义的“该”与“不是” |
一、“该”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二、“不是”的语法化及其揣测义的形成 |
第二节 “该不是”的固化路径及动因机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该不是”的共时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的句法分析 |
一、句法位置 |
(一)位于句首 |
(二)位于句中 |
(三)单独使用 |
二、与其他词的共现情况 |
(一)与能愿动词共现 |
(二)与句末语气词共现 |
(三)与叹词共现 |
(四)与副词共现 |
三、句类选择 |
(一)用于陈述句 |
(二)用于疑问句 |
(三)用于感叹句 |
第二节 “该不是”的语义分析 |
一、语义特征 |
(一)言者指向性 |
(二)揣测性 |
(三)不确定性 |
二、语义背景 |
(一)模式1:A+该不是B+C |
(二)模式2:A+该不是B |
(三)模式3:A+该不是+(C) |
(四)模式4:该不是B+C |
(五)模式5:该不是B |
三、语义辖域 |
第三节 “该不是”的语用分析 |
一、主观揣度功能 |
二、突出焦点功能 |
三、委婉表达功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对比考察 |
第一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历时对比 |
一、形成过程 |
(一)“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别不是”的成词过程 |
(三)“怕不是”的成词过程 |
二、形成机制 |
(一)“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二)“别不是”的成词机制 |
(三)“怕不是”的成词机制 |
第二节 “该不是”与相关结构词“X不是”的共时对比 |
一、语义对比分析 |
二、句法对比分析 |
(一)主语人称搭配 |
(二)时态选择 |
三、语用对比分析 |
(一)表达倾向 |
(二)篇章衔接功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是”语法化的路径、动因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是”语法化的路径 |
(一)回指用法的出现 |
(二)句法格式的建立 |
(三)重要特征的产生 |
1.语气词“也”的失落 |
2.副词的前移 |
(四)典型特征的成熟 |
二、“是”语法化的动因 |
(一)普通动词的类推 |
(二)句法环境的具备 |
三、“是”语法化的影响 |
(一)强化动词居中的格式 |
(二)发展为焦点标记 |
四、结语 |
(10)水磨房话判断句的混合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磨房话判断词及其来源 |
二水磨房话判断句的语序类型和基本功能 |
(一) 说明身份或性质的判断句 |
(二) 表达等价关系的判断句 |
(三) 表达分类或领属的判断句 |
(四) 表达存在或方位的判断句 |
三水磨房话判断系统的其他混合特征 |
(一) 汉语型特征:判断词“是”焦点标记功能的混合特征 |
(二) 藏语型特征:判断句的示证标记手段 |
四结论 |
四、“就是”不是判断词(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D]. 吕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D]. 肖娅曼. 四川大学, 2003(02)
- [3]“S+Vj+什么+O”构式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研究[D]. 李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层级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 何亚南. 古汉语研究, 2004(03)
- [5]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概念基础[J]. 石毓智. 汉语学习, 2005(05)
- [6]“X不是”与其省形结构的对比分析[D]. 丁京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先秦汉语“也”字判断句的由来——来自语言接触的证据[J]. 鹿钦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8]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该不是”的多维研究[D]. 李艳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是”语法化的路径、动因及其影响[J]. 尹冰倩. 文化学刊, 2020(09)
- [10]水磨房话判断句的混合特征[J]. 周洋. 语言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