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论文文献综述)
周嫦娥[1](1977)在《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文中认为 一九六四年,根据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担任了民办小学教师。由于我在为贫下中农办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大的荣誉,多次推选我出席县、地、省的先进工作者和学习毛主席着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一九六五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在这年五月底,我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华国锋同志和省委其他领导同志接见了我们,并亲自主持召开了部分优秀教师和办学积极分子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当一位领导同志介绍我的名字时,华国锋同志立即健步走向前来和我亲切握手,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离他不远的藤椅上。然后,他象和亲人谈话一样,问这问那,启发我们汇报自己学习毛主席着作和教学工作的情况。在听取我们汇报过程中,华国锋
周师师[2](2018)在《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脉络。阿城与莫言等作家在民间/官方的二元对立中寻找非制度化的儒家“父子”认同,它们是“伤痕-反思”小说“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叙事模式的延展;而韩少功和王安忆对“传统家族”两副面孔的描写则折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主体表述的深层困境。第四章勾勒先锋文学中存在的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指出其与“伤痕-反思”小说中革命/家庭二元对立的一致图景,并重点考察从“暴力型家庭”(历史)中走出来的“去历史化”个人的精神结构及其局限性。第五章以1980年代极具典型性的路遥为研究个案,剖析作家建构“理想现代化家庭”的话语实践方式,而其“理想型家庭”与“现实性家庭”之间的冲突则蕴含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第六章重点辨析海外新移民女作家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小说中的“新家梦”与“家庭创伤”深深根植于19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杨素秋[3](2010)在《“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文革”到“新时期”这一过渡期,既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文学更新的重要节点。文学界对此的研究一般可分为两类观点。一类是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断裂论。持论者大多强调“文革”后文学对“文革文学”的颠覆,很少讲到他们的联系和演变。上世纪90年代,随着对“文革”文学多层面的认知推进,另一类关联式的研究兴起。这类论者充分发掘了“文革”地下文学中孕育的积极因素,关注地下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隐秘联系。在今天,对“文革”中“潜流”的关注远远大过了对公开文学的关注,从“文革”到新时期的“纯文学”线索也已经得到有效梳理。一个显在的缺失是:“文革”公开文学得到讨论不多,从“文革”到“新时期”的左翼线索也被忽视。而实际上,有许多在“文革”中已公开发表文学的作者,在“新时期”继续创作,对他们作品的流变研究将非常有意义。梳理“左翼”线索也将能有效地还原文学的全貌。另外,还有一些边缘作品虽然被发掘,但仍然处于“禁毁”的地位,它们也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拙文将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新批评”、叙事学等“内部研究”理论,避免脱离文本的高度抽象结论或是过于孤立的文本分析。上篇考察过渡时期的历史语境。这一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纠结盘杂。政治场内部,高层力量角逐的变化导致了政治环境的一张一弛,文学环境也随之宽松或紧张。文学场内部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展开的争论颇为激烈,有作品与政治亲和,亦有作品刻意背离。在知识场内,“文革”期间的知识分子分裂为失语与爱智两大类型,后者在高压下的坚持为文化维持着一线生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整体形象在意识形态、媒体和自身的合力重塑下跃变为精英:评论者欠缺宽容和理性,文学批评时常裹挟着政治的因子,这样的状态在1985年前后才有所改善;文学史家的观点则经历了两次大的变迁,最终,“纯文学”和“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左翼和现实主义造成了一定贬抑。下篇展示文学内部的冲突、延伸与裂变。过渡时期的作品既有显在的分层,又有层间对流。载道、言志、现代主义等文学传统在作家身上形成异质碰撞,创作者内心的分裂、矛盾、和成长在作品中体现的歧异让问题更加复杂。食指、高晓声、梁小斌等作家的心路历程矛盾重重。这一时期的文学变革首先从内容层面开始,进而波及到形式层面。从总体上来看,文学的主题由单一走向复杂化和日常化,由直白宣教变为朦胧多义;人物塑造起初单薄激进,壁垒分明,后来逐渐增强立体感,形成参差对照;古旧的线性进展模式和情节中心的结构模式在粉碎情节的潮流中被解构。除了存在上述的线性发展和文学差异之外,不同时段的文学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的逆向线索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部分“文革”地下小说已经相当熟练地运用了心理中心的结构模式,一些地下诗歌的现代主义锋芒极其锐利,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许多新时期文学。而新时期之初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等流派在主题、情节、人物、语言诸方面突破都不大,事实上沿袭了“文革”主流文学的创作模式。韩少功、莫言、王安忆、张洁等作家身上均显现了这种渐变与突变。
黄飞[4](2014)在《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湖北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三十年来,湖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将湖北青年运动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全景式地再现了广大湖北青年在各个历史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足迹。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回顾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过程,深入总结其特点、作用和历史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为湖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绪论:主要对选题做详细说明,分析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界定相关概念,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再加上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了。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等一批进步青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湖北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使湖北青年运动从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革命阶段。第二章: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为积极贯彻党的“三大”精神,广大湖北青年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迅速投入到帮助国民党改组工作之中,并与各种反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不仅全面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在湖北的建立,更提高了青年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湖北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区域,青年运动随之全面高涨,形成汹涌澎湃的大革命洪流。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湖北青年运动陷入低潮。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八七会议后,湖北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积极参加党领导的秋收暴动,与人民群众一道创建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政权等建设,不断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与封锁,为党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广大青年英勇地走在时代前列,将湖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建立最广泛的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湖北共青团被改造成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参加了波澜壮阔的武汉保卫战。武汉沦陷后,广大湖北青年按照党的工作方针的指引,在坚持鄂西后方国统区合法斗争的同时,积极创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全面走上抗日战场,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卖国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促进了敌后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湖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五章: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武汉作为华中重镇,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要地。广大湖北青年组成湖北的“第二条战线”,举行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搬迁、反破坏”等一系列爱国运动,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军事斗争,为解放大武汉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湖北开始试建共青团组织,经过试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湖北青年运动由此在党、团组织领导下,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结束语: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从理论上深刻阐明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认真总结这一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努力为党做好新时期的湖北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使广大青年按照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努力续写当代湖北青年运动新篇章。
戴志红[5](2007)在《尽心育人:江西泰和一个乡村老师的教学经历与生活史》文中指出本文以江西泰和乡村教师戴熙乾先生(1921- )的个人资料及教育工作手记为中心,进行文献整理和个案研究。运用叙事法,叙述其地方文化传统、学生时代、教书工作、家庭与婚姻、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等。通过对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生活轨迹的勾画,展现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中国乡村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线索,努力为这段艰难曲折而又重要的历史留下若干生动而清晰的记忆。并由此认识和理解:教师个人生活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里,教师在其生活与教育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它不仅具有个体发展的意义,而且可以通过它观察到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信息,感受到普通岗位上教师的理想和追求,启发和拓宽我们对教师个人生命信念的理解。
向玉珍[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血脉和精神家园。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生成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理论渊源;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潮流,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构建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呈现出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从主要内容来看,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主要包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观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生成基础和主要内容,它是传承性与创新性、党性与人民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从时代价值来看,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涵盖社会、国家、国际三个层面的价值。其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社会层面价值;丰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国家层面价值;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国际层面价值。
巫洪亮[7](2011)在《“十七年”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七年诗歌”不仅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研究不可或缺的“发力点”。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学理化研究依然十分薄弱。本文力图从“诗学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争鸣”、“诗歌经典”和“主体整形”五个方面问题入手,切入“十七年诗歌”生成与发展的具体现实,深入探察当代诗人为实现“新的人民诗歌”对既往已存的中外诗歌传统实施审美超越的诗歌理想,所采取的系统而复杂的文化策略,以及在具体诗歌实验中这一理想展开的可能与限度。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的演进进程里,“十七年诗歌”置身于“文化—政治”相互胶着与叠合的历史场域中,她从诞生伊始就肩负着“新中国”文化重构与文学(诗歌)重塑的历史重任,就以全新的姿态和独特的特性面向不断展开的未来。为了构筑一种能够彰显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理想的诗歌范式,建构和确立与传统诗歌相异的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展示“新的人民诗歌”的新气象和超越传统的新魄力,当代诗坛的主持者及诗人们始终围绕着诗歌资源、诗歌生产、诗歌传播与阅读、诗歌批评等关乎当代诗歌超越式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紧张而严肃地探索和大胆地实验。就实现情形而言,“新的人民诗歌”的资源选择与重构不仅是确保当代诗歌“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略,同时也是推进当代诗歌试验的力量和源泉;诗歌生产方式不仅受当代政治文化运动的深层影响,同时还与当代诗歌阅读和传播方式紧密关联;诗歌争鸣不仅是人们对诗歌传统实施“祛魅”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建构理想诗歌范式的一种重要方式;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不仅重建了当代诗歌发展的新秩序,同时也在多重的关系网络中打造了一批当代诗歌经典;主体“整形”不仅使创作主体在多维的压力下主动或被迫转变诗歌理念和诗歌实践,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心理承压能力。由于“新的人民诗歌”在一种异常复杂的传统文化网络和极为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展开诗歌超越的梦想,因而不论是诗学资源的选择与重构,还是诗歌争鸣机制的建立,不论是诗歌经典秩序的重建,还是创作主体的“整形”,都必须经历一系列相当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也将遭遇许多难以“逆料”的问题。
二、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论文提纲范文)
(2)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
第一节 “救救孩子” |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3)“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过渡时期的历史语境 |
第一章 政治之于文学 |
第一节 政治环境:对立思维的冲突与消长 |
第二节 政策松动:各项制度的恢复与健全 |
第三节 行政权威:政治对文学的干预与控制 |
第二章 知识界的调整 |
第一节 言说主体:失语与爱智 |
第二节 批评环境:宽容与理性 |
第三节 文学思潮:评述与接纳 |
第三章 文学之于政治 |
第一节 重建尺度:工具论与自主论 |
第二节 向心力:文学与政治肌理相连 |
第三节 离心力:"纯文学"的剥离与强化 |
下篇:文学内部的冲突、延伸、裂变 |
第四章 繁复的文学样态 |
第一节 显性分层:多元共生之剖面 |
第二节 隐性对流:层间映照与个体矛盾 |
第三节 源头解读:文学传统之异质碰撞 |
第五章 主题与内容 |
第一节 禁区界定:异端母题的艰难突围 |
第二节 主题分檗:多元化与日常化 |
第三节 功能预设:教益性与审美性的角力 |
第六章 人物谱系和人物塑造 |
第一节 对比度:壁垒分明与参差对照 |
第二节 饱和度:扁平与圆整 |
第三节 内心描摹:视角的选择 |
第七章 情节与结构 |
第一节 故事编织:理念与生活的比例 |
第二节 情节导向:线性进程与尴尬雷同 |
第三节 结构搭建:淡化情节 |
结论:多线隐现与深层关联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4)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湖北青年团的建立(1915年—1923年) |
一、五四运动中的湖北青年 |
(一) 湖北新青年群体的形成和青年的早期活动 |
(二) 新文化运动的涌动和新文化团体的诞生 |
(三) 五四运动在湖北的展开 |
(四) 五四爱国运动在湖北的持续和发展 |
(五) 五四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历史意义 |
二、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
(一) 各种新思潮在湖北地区的传播 |
(二)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历史条件 |
(三) 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 |
(四) 从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到团湖北区委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革命洪流中的湖北青年运动(1923年—1927年) |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
(一) 团湖北区委的恢复和全省青年团体的建立 |
(二) 大力协助党实现国共合作方针 |
(三) 湖北青年踊跃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 |
(四) 汉口“六·——”惨案掀起湖北青年运动高潮 |
(五) 湖北青年支援和参加北伐战争 |
二、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年运动 |
(一) 湖北青年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
(二) 劳动童子团的成立及其活动 |
(三) 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青年运动的艰难行进(1927年—1937年) |
一、跟党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
(一) 白色恐怖下的共青团湖北省委 |
(二) 八七会议与武汉暴动 |
二、湖北青年参加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一) 在反“围剿”中英勇斗争的鄂豫皖苏区青年 |
(二) 湘鄂西苏区青年参加革命政权建设 |
(三) 湘鄂赣苏区青年投身根据地经济文化建设 |
(四) 鄂豫边根据地青年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
三、湖北青年运动在曲折的革命斗争中艰难发展 |
四、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初步展开 |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湖北青年运动 |
(二) 湖北青年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 |
(三) 中共湖北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和湖北青年运动走向复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北青年运动(1937年—1945年) |
一、湖北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一) 湖北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二) 在青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团结广大青年 |
(三) 保卫大武汉和“青救团”、“民先队”、“蚁社”等团体的解散 |
二、湖北抗日根据地的青年运动 |
(一) 组织青年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 |
(二) 动员青年站在保家卫国的前列 |
(三) 帮助青年提高革命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
(四) 领导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开展工作 |
(五) 党的自身建设与湖北青年运动的发展 |
三、鄂西后方国统区的青年运动 |
(一) 国民党加强对湖北青年运动的管制 |
(二) 党在国统区青年工作方针的转变和湖北青年运动的新特点 |
(三) 国统区鄂西地下党领导下的青年进步团体及其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湖北青年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年—1949年) |
一、第二条战线在湖北境内的开辟 |
(一) 湖北青年对国民党幻想的破灭 |
(二) 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的湖北青年 |
(三) 湖北青年运动向纵深发展 |
二、湖北试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
(一) 关于重建青年团的讨论与准备 |
(二) 中共武汉市委领导的建团工作 |
(三) 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湖北试建青年团 |
(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工委的成立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湖北全境的胜利 |
(一) 湖北青年积极参加“反搬迁、反破坏”斗争 |
(二) 党带领青年参与统战策反工作 |
(三) 党领导湖北青年迎解放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湖北青年运动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青年运动大事记(1919年一1949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尽心育人:江西泰和一个乡村老师的教学经历与生活史(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概念界定:“日常生活”与“教育叙事”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吉泰盆地文化传统与戴熙乾先生的求学历程 |
一、吉泰文化传统与戴村文风 |
二、塾童时代 |
三、保学时代 |
四、中学时代 |
第二章 执教生涯 |
一、亦师亦农——民国末期的辗转流离 |
1. 求职经历 |
2. “父子班房” |
3. 初为人师 |
二、尽心育人 |
1.1949 年——1956 年的教书生活 |
2.1957 年——1965 年的教书生活 |
3. 在学习中教育,在教育中学习 |
三、“文革”中的经历 |
1. “政治批判”中的教师 |
2. 关于“入党” |
3. “下放”与“改造” |
4. “路线教育”时光 |
5. 深山执教七年 |
四、育人生涯的最后驿站 |
1、因病而退 |
2、退而不休 |
第三章 孝道、婚姻与家庭 |
一、祖荫下的家庭 |
二、婚姻 |
三、解放后的家庭生活 |
第四章 人际交往及个人生活习惯 |
一、友人及同里教师 |
1. “革命战友” |
2. 良师益友 |
3. 与下乡知青的往来 |
二、生活习惯 |
1. 衣食住行 |
2. 文化生活 |
结语 |
附录 |
一、戴熙乾先生大事年表 |
二、戴先生个人材料及其收藏书籍简目 |
1. 各类相片 |
2. 往来信件 |
3. 个人自传、鉴定、申请书 |
4. 各类证书 |
5.1950 年代工作资料 |
6.1960 年代工作资料 |
7. “文革”期间工作资料 |
8.1977 ——1982 年工作资料 |
9. 其他杂类资料 |
10. 各类学习文件与印刷物 |
11. 所藏各类书籍简目 |
三、戴先生制订的樟塘小学1960 届毕业班班级工作计划 |
四、戴先生1964 年写的《自我鉴定》 |
五、戴先生的来往信件(节选) |
六、戴先生参编乡志的一些文字记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路和方法 |
(一)研究理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形成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时代背景 |
(一)客观诉求:顺应经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潮流 |
(二)现实需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构建文化强国 |
(三)战略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三、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发展脉络 |
(一)萌芽阶段 |
(二)形成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
一、社会层面的价值 |
(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
(二)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
二、国家层面的价值 |
(一)丰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三、国际层面的价值 |
(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 |
(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十七年”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十七年”诗歌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意义 |
二、深化“十七年”诗歌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十七年"诗歌的诗学资源 |
第一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多维指涉 |
第二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的系统构成与复杂生成 |
第三节 "十七年"诗学资源选择与重构的问题与意义——以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为例 |
第二章 "十七年"诗歌生产现象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运动"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二节 诗歌传播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三节 "工农兵"的"审美趣味"与当代诗歌生产 |
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争鸣"现象 |
第一节 时代语境规约中的"诗歌争鸣" |
第二节 "诗歌争鸣"与传统"祛魅" |
第三节 "诗歌争鸣"与诗歌范式建构 |
第四节 "诗歌争鸣"机制的形成与诗歌范式的确立——以《星星》"诗歌事件"为例 |
第四章 "十七年"诗歌经典的"解构"与"建构" |
第一节 现代诗歌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
第二节 艰难的建构:当代诗歌经典的打造 |
第三节 "新经典"成长中的文化"摩擦"与"压力" |
第五章 "十七年"诗人的主体"整形" |
第一节 穆旦:主体"整形"与别样"抗争" |
第二节 艾青:想象的"他者"与"主体"建构 |
第三节 郭小川:多维焦虑与"主体"重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论文参考文献)
- [1]华主席对人民教师的关怀情深似海[J]. 周嫦娥. 湖南教育, 1977(12)
- [2]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D]. 周师师. 厦门大学, 2018(07)
- [3]“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 杨素秋. 苏州大学, 2010(07)
- [4]1919-1949:中国共产党与湖北青年运动研究[D]. 黄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5]尽心育人:江西泰和一个乡村老师的教学经历与生活史[D]. 戴志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07(05)
- [6]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观研究[D]. 向玉珍.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7]“十七年”诗歌研究[D]. 巫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